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61664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4333.1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号:

CN104055807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195申请日:2014070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195; A61K36/315

主分类号:

A61K36/195

申请人:

河北万通金牛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郝秋实; 郝炳水

地址:

073000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兴华中路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陈建民;李志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改进传统工艺,淀粉酶用来水解板蓝根细胞组织中富含的淀粉及部分多糖,糖化酶将淀粉酶水解后产生的麦芽糖和糊精再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有效地避免了醇沉法时易出现糊化而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的问题,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醇沉步骤,较传统工艺大大节约了成本且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大幅提高,出膏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600~10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5.5~7.5后加热至55℃~7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600U~9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400~8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0~5.5,加热至50℃~6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0000U~3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
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700~9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5~7.0后加热至65℃~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700U~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500~7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5~4.5,加热至55℃~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5000U~25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
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8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0后加热至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6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4.0,加热至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2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
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α-淀粉酶、耐高温α-淀粉酶或β-淀粉酶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α-淀粉酶。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滤过操作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进行连续循环过滤。

7.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冷置温度为10℃。

8.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浓缩过程采用双效浓缩器进行浓缩。

说明书

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效,用于瘟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
多年来,人们对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探索出了许多中药的提取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为水提取醇沉淀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即通过向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多糖等呈絮状沉淀析出。然而,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影响药效、成本高、成品稳定性差、生产周期长等。
板蓝根富含淀粉,利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时易出现糊化、出膏率低、溶化性不合格等问题,亟待对传统工艺进行优化。
目前,生物酶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年四辉等在2013年第3期的《中成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多指标淀粉酶法提取板蓝根有效成分工艺初步探讨》的论文,考察了淀粉酶的最优酶解条件。该文以精氨酸、脯氨酸、水杨酸的提取质量为评价指标,对淀粉酶酶解步骤做了论述,但淀粉经淀粉酶酶解后产生的糊精在制取板蓝根浸膏的浓缩过程中依然容易引起糊化,导致最终产品的溶化性不合格。因此,需要对淀粉酶酶解液的后续处理工艺条件做进一步的探究,即给出完整可行的板蓝根浸膏的提取工艺。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即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改进传统工艺方法,淀粉酶用来水解板蓝根细胞组织中富含的淀粉及部分多糖,糖化酶将第一步水解后产生的麦芽糖和糊精再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解决了传统工艺方法中,淀粉含量过高易发生焦糊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以及操作成本高、出膏率低等问题。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600~10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5.5~7.5后加热至55℃~7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600U~9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400~8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0~5.5,加热至50℃~6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0000U~3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
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700~9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5~7.0后加热至65℃~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700U~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500~7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5~4.5,加热至55℃~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5000U~25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
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8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0后加热至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6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4.0,加热至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2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
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α-淀粉酶、耐高温α-淀粉酶或β-淀粉酶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α-淀粉酶。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滤过操作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进行连续循环过滤。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6)中的冷置温度为10℃。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6)中浓缩过程采用双效浓缩器进行浓缩。
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在1.30(20℃)以上,出膏率高于50%,而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在1.25(20℃)以上,出膏率在20%~25%,相比之下,本发明的方法较传统工艺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大幅提高,出膏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此外,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传统的水提工艺中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将板蓝根水提液中的淀粉最终水解为葡萄糖,不仅省去了醇沉步骤,每公斤浸膏可节约乙醇3.53kg,同时也可减少向药物成品中加入糖粉的用量,节省了糖粉和工时,还能有效地避免使用醇沉法或单一的淀粉酶解法时易出现糊化而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总之,本发明的方法较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来说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所提取到的板蓝根浸膏的质量、收率也均有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是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600~10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5.5~7.5后加热至55℃~7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600U~9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400~8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0~5.5,加热至50℃~6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0000U~3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
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本发明的方法中,板蓝根的原料预处理可参照中药常规提取方法,比如清洗等。
本发明的方法中,调节pH时所用的试剂为醋酸和碳酸钠。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加入的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α-淀粉酶、耐高温α-淀粉酶或β-淀粉酶中的一种,优选中温α-淀粉酶。所述酶的用量为: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600U~900U,优选800U。使用酶时需要控制操作条件,本发明优选的中温α-淀粉酶,其最适温度为55℃~75℃,最适pH为5.5~7.5,优选的温度为70℃,优选的pH为6.0。
本发明的方法中,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其能将经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淀粉的水解产物进一步水解变为葡萄糖。其用量为每100重量份板蓝根加入10000U~30000U,优选20000U。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65℃,最适pH为3.0~5.5,优选的温度为60℃,优选的pH为4.0。
本发明的方法中,反应容器及其内部搅拌方式的选择不受限制,本技术领域人员可根据生产规模选用相应反应器,如反应釜、提取罐等。
本发明的方法中,滤过操作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进行连续循环过滤。
本发明的方法中,冷置温度为10℃。
本发明的方法中,浓缩过程采用双效浓缩器进行浓缩,所得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0~1.35。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仅代表本发明的某些优选的实施方案,尽管有些实施方案没有取得显著的有益效果,但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或其实施。
结果通过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溶化性以及相对密度来进行表征,其测定方法如下:
(1)板蓝根浸膏出膏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2)板蓝根浸膏溶化性判定方法如下:
取供试品5g,加热水200mL,搅拌溶解,供试品全部融化(或轻微浑浊)且无焦屑等,判定为溶化性合格。
(3)板蓝根浸膏相对密度的测定如下:
比重瓶:选用规格容量为25mL的比重瓶,测定时比重瓶要干燥、洁净。水:新鲜煮沸后放冷的水。
a. 比重瓶质量的测定:将洁净、干燥的比重瓶精密测定其质量。
b. 供试品质量的测定:将已测定质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小心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于20℃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过多的液体从塞孔溢出,立即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时,迅速将比重瓶从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擦干瓶壁外的水,迅速测定比重瓶的质量。用此时比重瓶的质量减去先前测得的空比重瓶的质量,既得供试品的质量。
c. 水的质量的测定:按上述求得供试品质量的方法,用同一比重瓶,装满新鲜煮沸后放冷的水,在同一温度下,精密测定水的质量。
d. 利用公式计算相对密度。

实施例
板蓝根饮片(产地为河北安国)、中温α-淀粉酶(购于山东省安丘市酶制剂厂,食品级,≥2000U/mL)、耐高温α-淀粉酶(购于山东省安丘市酶制剂厂,食品级,≥20000U/mL)、β-淀粉酶(国内分装,生物试剂级,≥50U/mg)、糖化酶(购于山东省安丘市酶制剂厂,食品级,≥100000U/mL)。
实施例1
1)向提取罐中投放板蓝根饮片100kg,随后加入800L的饮用水浸润1小时,用碳酸钠和醋酸调整溶液pH为6.0后加热至70℃,此时加入中温α-淀粉酶400mL(即80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液,得到药汁;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600L的饮用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液,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并将其投入双效浓缩罐,用碳酸钠和醋酸调整其pH为4.0,加热至60℃,此时加入糖化酶200mL(即2000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汁;
6)步骤5)得到的药汁于10℃下冷置16小时,取上清液,用双效浓缩罐将药汁浓缩成板蓝根浸膏。
浓缩后收得板蓝根浸膏53.1kg,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为53.1%,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5(20℃时测得),浸膏的溶化性合格。
实施例2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溶液的pH,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pH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5.552.4合格1.316.552.6合格1.337.051.8合格1.307.551.3合格1.31

实施例3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温度(℃)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5550.3合格1.306051.6合格1.316552.3合格1.327551.0合格1.31

实施例4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中温α-淀粉酶的用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温α-淀粉酶的用量(m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30051.3合格1.3035052.2合格1.3145053.0合格1.32

实施例5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4)中的溶液pH,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pH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3.052.0合格1.313.552.6合格1.334.552.3合格1.335.051.0合格1.325.550.5合格1.30

实施例6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4)中的加热温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温度(℃)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5052.1合格1.305552.6合格1.316551.5合格1.30

实施例7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4)中的糖化酶的用量,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糖化酶的用量(m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10051.5合格1.3215052.1合格1.3225053.0合格1.3330052.9合格1.33

实施例8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加水量,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加水量(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60052.2合格1.3170052.5合格1.3090053.0合格1.33100052.9合格1.33

实施例9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3)中的加水量,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加水量(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40052.4合格1.3150052.5合格1.3270052.9合格1.3480053.0合格1.34

实施例10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将其步骤1)中的中温α-淀粉酶改为耐高温α-淀粉酶,浓缩后收得板蓝根浸膏45.1kg,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为45.1%,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0(20℃),浸膏的溶化性合格。
实施例11
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将其步骤1)中的中温α-淀粉酶改为β-淀粉酶,浓缩后收得板蓝根浸膏38.5kg,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为38.5%,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0(20℃),浸膏的溶化性合格。
对比实施例1
1)向提取罐中投放板蓝根饮片100kg,随后加入800L的水,加热至料液沸腾,煎煮2小时;
2)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步骤1)得到的药液,得到药汁和药渣;
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加入600L的饮用水,加热至料液沸腾,煎煮1小时,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液,得到药汁;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并将其投入双效浓缩罐,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0(50℃)的浓缩药汁;
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移入醇沉罐,并向罐中加入95%乙醇240kg使药汁中的乙醇含量达到60%,于10℃下冷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得到158.1kg乙醇并得到药汁,药汁继续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5(20℃)的板蓝根浸膏23.2kg,出膏率为23.2%,溶化性合格。
结合对比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传统的水提工艺中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将板蓝根细胞中的淀粉及部分多糖进行水解,最终水解为工艺所需的葡萄糖,有效地避免了醇沉法时易出现糊化而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的问题,另外还省去了醇沉步骤,每公斤浸膏可节约乙醇3.53kg,同时也节省了糖粉和工时。
综合上述实施例1~10,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在1.30(20℃)以上,出膏率高于50%,相比传统工艺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有了大幅提高,出膏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807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5807A21申请号201410314333122申请日20140704A61K36/195200601A61K36/31520060171申请人河北万通金牛药业有限公司地址073000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兴华中路25号72发明人郝秋实郝炳水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代理人陈建民李志民54发明名称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改进传统工艺,淀粉酶用来水解板蓝根细胞组织中富含的淀粉及部分多糖,糖化酶将淀粉酶水解后产。

2、生的麦芽糖和糊精再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有效地避免了醇沉法时易出现糊化而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的问题,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醇沉步骤,较传统工艺大大节约了成本且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大幅提高,出膏率提高了一倍以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807ACN104055807A1/2页21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60010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5575后加热至557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600。

3、U9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4008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055,加热至506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0000U3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板蓝根饮。

4、片100重量份,加入7009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570后加热至65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700U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5007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545,加热至55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5000U25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6)将步骤5)得到的。

5、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8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0后加热至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6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40,加热至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2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6、;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淀粉酶、耐高温淀粉酶或淀粉酶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淀粉酶。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权利要求书CN104055807A2/2页32)、步骤3)和步骤4)中滤过操作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进行连续循环过滤。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

7、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冷置温度为10。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浓缩过程采用双效浓缩器进行浓缩。权利要求书CN104055807A1/7页4一种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效,用于瘟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0003多年来,人们对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探索出了许多。

8、中药的提取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为水提取醇沉淀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即通过向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多糖等呈絮状沉淀析出。然而,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影响药效、成本高、成品稳定性差、生产周期长等。0004板蓝根富含淀粉,利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时易出现糊化、出膏率低、溶化性不合格等问题,亟待对传统工艺进行优化。0005目前,生物酶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年四辉等在2013年第3期的中成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多指标淀粉酶法提取板蓝根有效成分工艺初步探讨的论文,考察了淀粉酶的最优酶解条件。该文以精氨酸、脯氨酸、水杨酸的提取质量为评价指标,对淀粉酶酶解步骤做了论述,但淀粉经淀粉酶酶解后产生。

9、的糊精在制取板蓝根浸膏的浓缩过程中依然容易引起糊化,导致最终产品的溶化性不合格。因此,需要对淀粉酶酶解液的后续处理工艺条件做进一步的探究,即给出完整可行的板蓝根浸膏的提取工艺。发明内容0006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即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改进传统工艺方法,淀粉酶用来水解板蓝根细胞组织中富含的淀粉及部分多糖,糖化酶将第一步水解后产生的麦芽糖和糊精再水解,最终得到葡萄糖。解决了传统工艺方法中,淀粉含量过高易发生焦糊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以及操作成本高、出膏率低等问题。0007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60010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

10、PH为5575后加热至557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600U9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4008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055,加热至506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0000U3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说明书CN104055807A2/7页5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

11、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0008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7009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570后加热至65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700U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5007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545,加热至55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5000U25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

12、;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0009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8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60后加热至7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8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6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40,加热至60,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

13、加入糖化酶2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0010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淀粉酶、耐高温淀粉酶或淀粉酶中的一种。0011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1)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淀粉酶。0012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滤过操作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进行连续循环过滤。0013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6)中的冷置温度为10。0014在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步骤中,步骤6)中浓缩过程采用双效浓缩。

14、器进行浓缩。0015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在130(20)以上,出膏率高于50,而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在125(20)以上,出膏率在2025,相比之下,本发明的方法较传统工艺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大幅提高,出膏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此外,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传统的水提工艺中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将板蓝根水提液中的淀粉最终水解为葡萄糖,不仅省去了醇沉步骤,每公斤浸膏可节约乙醇353KG,同时也可减少向药物成品中加入糖粉的用量,节省了糖粉和工时,还能有效地避免使用醇沉法或单一的淀粉酶解法时易出现糊化而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总之,本发明的方。

15、法较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来说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所提取到的板蓝根浸膏的质量、收率也均有显著提高。说明书CN104055807A3/7页6具体实施方式0016本发明方法是一种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板蓝根浸膏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取板蓝根饮片100重量份,加入6001000重量份的水浸润1小时,调整溶液PH为5575后加热至557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淀粉酶600U9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40080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滤过,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

16、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调整其PH为3055,加热至5065,以每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糖化酶10000U3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滤过;6)将步骤5)得到的药汁冷置16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成板蓝根浸膏。0017本发明的方法中,板蓝根的原料预处理可参照中药常规提取方法,比如清洗等。0018本发明的方法中,调节PH时所用的试剂为醋酸和碳酸钠。0019本发明的方法中,所加入的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0020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淀粉酶为中温淀粉酶、耐高温淀粉酶或淀粉酶中的一种,优选中温淀粉酶。所述酶的用量为以每。

17、100G板蓝根饮片计,加入600U900U,优选800U。使用酶时需要控制操作条件,本发明优选的中温淀粉酶,其最适温度为5575,最适PH为5575,优选的温度为70,优选的PH为60。0021本发明的方法中,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其能将经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淀粉的水解产物进一步水解变为葡萄糖。其用量为每100重量份板蓝根加入10000U30000U,优选20000U。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65,最适PH为3055,优选的温度为60,优选的PH为40。0022本发明的方法中,反应容器及其内部搅拌方式的选择不受限制,本技术领域人员可根据生产规模选用相应反应器,如反应釜、提取罐等。0023本发。

18、明的方法中,滤过操作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进行连续循环过滤。0024本发明的方法中,冷置温度为10。0025本发明的方法中,浓缩过程采用双效浓缩器进行浓缩,所得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0135。0026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仅代表本发明的某些优选的实施方案,尽管有些实施方案没有取得显著的有益效果,但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或其实施。0027结果通过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溶化性以及相对密度来进行表征,其测定方法如下(1)板蓝根浸膏出膏率的计算方法如下(2)板蓝根浸膏溶化性判定方法如下说明书CN104055807A4/7页7取供试品5G,加热水200ML,搅拌溶解,供试品全部融化(或轻。

19、微浑浊)且无焦屑等,判定为溶化性合格。0028(3)板蓝根浸膏相对密度的测定如下比重瓶选用规格容量为25ML的比重瓶,测定时比重瓶要干燥、洁净。水新鲜煮沸后放冷的水。0029A比重瓶质量的测定将洁净、干燥的比重瓶精密测定其质量。0030B供试品质量的测定将已测定质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小心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于20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过多的液体从塞孔溢出,立即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时,迅速将比重瓶从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擦干瓶壁外的水,迅速测定比重瓶的质量。用此时比重瓶的质量减去先前测得的空比重瓶。

20、的质量,既得供试品的质量。0031C水的质量的测定按上述求得供试品质量的方法,用同一比重瓶,装满新鲜煮沸后放冷的水,在同一温度下,精密测定水的质量。0032D利用公式计算相对密度。实施例0033板蓝根饮片(产地为河北安国)、中温淀粉酶(购于山东省安丘市酶制剂厂,食品级,2000U/ML)、耐高温淀粉酶(购于山东省安丘市酶制剂厂,食品级,20000U/ML)、淀粉酶(国内分装,生物试剂级,50U/MG)、糖化酶(购于山东省安丘市酶制剂厂,食品级,100000U/ML)。0034实施例11)向提取罐中投放板蓝根饮片100KG,随后加入800L的饮用水浸润1小时,用碳酸钠和醋酸调整溶液PH为60后加。

21、热至70,此时加入中温淀粉酶400ML(即80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2)将步骤1)的操作温度升至100,煎煮1小时后,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液,得到药汁;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600L的饮用水,加热至100,煎煮1小时后,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液,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并将其投入双效浓缩罐,用碳酸钠和醋酸调整其PH为40,加热至60,此时加入糖化酶200ML(即20000000U),于上述温度下恒温搅拌1小时;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加热至100,于该温度下保温10分钟,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汁;6)步骤5)得到的药汁于10下冷置16小时,取上。

22、清液,用双效浓缩罐将药汁浓缩成板蓝根浸膏。0035浓缩后收得板蓝根浸膏531KG,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为531,浸膏的相对密度说明书CN104055807A5/7页8为135(20时测得),浸膏的溶化性合格。0036实施例2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溶液的PH,结果如表1所示。0037表1PH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55524合格13165526合格13370518合格13075513合格131实施例3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结果如表2所示。0038表2温度()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55503合格13060516合。

23、格13165523合格13275510合格131实施例4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中温淀粉酶的用量,结果如表3所示。0039表3中温淀粉酶的用量(M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300513合格130350522合格131450530合格132实施例5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4)中的溶液PH,结果如表4所示。0040表4PH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30520合格13135526合格13345523合格13350510合格13255505合格130实施例6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4)中的加热温度,结果如表5所示。00。

24、41表5温度()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50521合格13055526合格13165515合格130实施例7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4)中的糖化酶的用量,结果如表6所示。0042表6说明书CN104055807A6/7页9糖化酶的用量(M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100515合格132150521合格132250530合格133300529合格133实施例8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1)中的加水量,结果如表7所示。0043表7加水量(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600522合格131700525合格130900530合格13310。

25、00529合格133实施例9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改变其步骤3)中的加水量,结果如表8所示。0044表8加水量(L)出膏率()溶化性相对密度(20)400524合格131500525合格132700529合格134800530合格134实施例10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将其步骤1)中的中温淀粉酶改为耐高温淀粉酶,浓缩后收得板蓝根浸膏451KG,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为451,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30(20),浸膏的溶化性合格。0045实施例11依照实施例1中的工艺步骤及条件,仅将其步骤1)中的中温淀粉酶改为淀粉酶,浓缩后收得板蓝根浸膏385KG,板蓝根浸膏的出膏率为385,浸膏。

26、的相对密度为130(20),浸膏的溶化性合格。0046对比实施例11)向提取罐中投放板蓝根饮片100KG,随后加入800L的水,加热至料液沸腾,煎煮2小时;2)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步骤1)得到的药液,得到药汁和药渣;3)向步骤2)得到的药渣加入600L的饮用水,加热至料液沸腾,煎煮1小时,用硅藻土过滤机滤过药液,得到药汁;4)合并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汁并将其投入双效浓缩罐,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20(50)的浓缩药汁;5)将经步骤4)得到的药汁移入醇沉罐,并向罐中加入95乙醇240KG使药汁中的乙醇含量达到60,于10下冷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得到1581KG乙醇并得到药汁,药汁继续浓缩。

27、得到相对密度为125(20)的板蓝根浸膏232KG,出膏率为232,溶化性合格。0047结合对比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传统的水提工艺中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将板蓝根细胞中的淀粉及部分多糖进行水解,最终水解为工艺所需的葡萄糖,有效地避免了醇沉法时易出现糊化而导致的溶化性不合格的问题,另外还省去了醇沉步骤,每公斤浸说明书CN104055807A7/7页10膏可节约乙醇353KG,同时也节省了糖粉和工时。0048综合上述实施例110,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在130(20)以上,出膏率高于50,相比传统工艺得到的板蓝根浸膏的相对密度有了大幅提高,出膏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说明书CN104055807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