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帷幕堵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水帷幕堵漏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87400A43申请公布日20120718CN102587400ACN102587400A21申请号201210063244522申请日20120308E02D19/18200601E02D29/1620060171申请人天津建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地址300000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联通综合大楼A31072发明人林威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代理人高文迪54发明名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效果好,步骤简单,消耗少,能够快速完成堵漏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本方法包括渗漏点勘探和渗漏治理两个过程,渗漏点勘探采用在基坑内渗水区域钻多个。
2、勘探孔,根据勘探孔岩心结构的疏松程度确定渗漏区域位置,岩心结构较为疏松处为渗漏区域位置;治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在位于止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的渗漏区域竖直上方,自施工地面向下钻至少一个孔至该渗漏区域;2在钻孔内放入塑胶管道;3将内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沿着塑胶管道内壁滑至管道底部;4将塑胶管道底部的塑料包击破。采用本发明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直接向渗漏区域内部投放堵漏材料,从根本上一步完成堵漏,堵漏效果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位于止。
3、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的渗漏区域位置;2在该渗漏区域竖直上方,自施工地面向下钻至少一个孔至该渗漏区域;3在钻孔内放入塑胶管道;4将内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沿着塑胶管道内壁滑至管道底部;5将塑胶管道底部的塑料包击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基坑内侧靠近相邻支撑桩的间隙位置钻数个勘探孔,直至勘探孔内有水溢出,以确定基坑内侧渗漏点位置;该渗漏点外侧的位于止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区域为渗漏区域。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的直径大于120MM;塑胶管道的直径大于100MM,并小于钻孔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4、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是将堵漏材料填入直径小于塑胶管道直径的筒状塑料袋内并将该筒状塑料袋两端扎紧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材料为水泥、石子、砂子、生石灰、早凝剂、干豆以及干海带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塑料包击破的装置为一圆柱状铁锤,该铁锤被竖直置入塑胶管道内,并沿着管道方向进入到塑胶管道底部,将塑料包击破。7如权利要求6所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管道,在使用前在其靠近底端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便于管道壁受力破裂的刻痕线,所述刻痕线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管道壁厚。8如权利要求2所述止水帷幕堵漏方法。
5、,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三通管的一端插入到溢出水的勘探孔内,所述三通管的该插入端与该勘探孔过盈配合,三通管的第二端向上延伸至地下水位以上高度,三通管的第三端安装有阀门。权利要求书CN102587400A1/4页3止水帷幕堵漏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防水抗渗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止水帷幕堵漏方法。背景技术0002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在施工时需要采取放排地下水措施,当含水层水量丰富难以输干,或降水可能引起周围建筑物变形等危害时,常采用帷幕止水方案。0003止水帷幕作为地下基坑防水设施,是工程主体外围止水系列的总称。有些不是很深大的基坑,它的基坑围护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挡土桩部。
6、分,其作用主要的起到挡土墙的作用,形式可能有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或其它形式的桩,桩与桩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但是能挡土。二部分是止水帷幕部分,其作用是使挡土墙后的土体固结,阻断基坑内外的水层交流,形式可能是水泥土搅拌桩或者压密注浆。三部分是支撑。而地下连续墙是基坑围护的另一种形式,多用于深大的基坑。常见的止水帷幕有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近来出现了螺旋钻机素砼或压浆止水帷幕。如果基坑底面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降水有困难时,基本都需要设置止水帷幕,以防止地下水的渗漏。0004图1为现有技术中止水帷幕及支撑桩建筑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止水帷幕的堵漏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止水帷。
7、幕1由若干个直径为1M左右的止水柱2相互间距小于其直径从而两两部分重叠地连接组成,设置于若干支撑桩3外围。在止水帷幕1的建造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由于受到复杂的环境影响,两两部分重叠的止水桩2之间易出现渗漏,从而使止水帷幕1外围的高压水土混合物进入到止水帷幕1与支撑桩3之间形成渗漏区域6,由于支撑桩3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不具有止水功能,因此止水帷幕1与支撑桩3之间的水土混合物继会续向基坑内渗漏,图2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0005目前的止水帷幕堵漏作业中,由于基坑外部的水土混合物处于高压状态,因此在基坑内渗漏点4处进行堵漏作业不得不采取在内部加压的方式,即在基坑内渗漏点4处堆积水泥,并且在已填好。
8、的水泥上填土,直至明显看到没有水流从土里冒出来,即表示内部压重已完全抵抗基坑外水土压力;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再对基坑外渗漏点5部位进行注浆,注双液浆水泥水玻璃。现有技术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消耗巨大,并且堵漏效果不好,当在基坑内部进行堵漏处理时,如果进入的水量较大,流速快,投入的添堵物会瞬间被冲走,需要大量的水泥进行添堵;在基坑外部进行堵漏处理时,复杂的建筑结构会给堵漏增加难度,使用水泥与水玻璃的混合物作为防水材料无法适应不同的地下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无法克服不同气体以及地下水的腐蚀性,从而不能长时间保证堵漏效果,容易出现二次渗漏。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好,步骤简单,消。
9、耗少,能够快速完成堵漏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说明书CN102587400A2/4页400081确定位于止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的渗漏区域位置;00092在该渗漏区域竖直上方,自施工地面向下钻至少一个孔至该渗漏区域;00103在钻孔内放入塑胶管道;00114将内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沿着塑胶管道内壁滑至管道底部;00125将塑胶管道底部的塑料包击破。0013所述步骤1中,在基坑内侧靠近相邻支撑桩的间隙位置钻数个勘探孔,直至勘探孔内有水溢出,以确定基坑内侧渗漏点位置;该渗漏点外侧的位于止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区域为渗漏区域。0014所述钻孔。
10、的直径大于120MM;塑胶管道的直径大于100MM,并小于钻孔直径。0015所述内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是将堵漏材料填入直径小于塑胶管道直径的筒状塑料袋内并将该筒状塑料袋两端扎紧而成。0016所述堵漏材料为水泥、石子、砂子、生石灰、早凝剂、干豆以及干海带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0017所述步骤5中,将塑料包击破的装置为一圆柱状铁锤,该铁锤被竖直置入塑胶管道内,并沿着管道方向进入到塑胶管道底部,将塑料包击破。0018所述塑胶管道,在使用前在其靠近底端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便于管道壁受力破裂的刻痕线,所述刻痕线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管道壁厚。0019所述步骤1中,将三通管的一端插入到溢出水的勘探孔内,所述三。
11、通管的该插入端与该勘探孔过盈配合,三通管的第二端向上延伸至地下水位以上高度,三通管的第三端安装有阀门。0020采用本发明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对渗漏区域的封堵,节约作业时间,减少工期浪费;作业环境简单,只需在施工地面进行操作,便于作业;使用设备较少,堵漏材料消耗少,堵漏材料进入到渗漏区域的有限空间内,遇水迅速膨胀,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避免了堵漏材料被水流冲走,堵漏材料利用率高,节省建设成本;直接向渗漏区域内部投放堵漏材料,从根本上一步完成堵漏,堵漏效果好。附图说明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止水帷幕及支撑桩建筑结构的俯视图。0022图2为现有技术中止水帷幕的堵漏过程中的结。
12、构俯视图。0023图3为本发明中止水帷幕的堵漏过程中的结构俯视图。0024图4为本发明中止水帷幕的堵漏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6参见图3、4所示,本发明的止水帷幕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71探明位于止水帷幕1与支撑桩3之间的渗漏区域6的位置。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专用仪器对渗漏区域6进行探测定位,例如地下水探测仪或者听漏仪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基坑内侧靠近相邻支撑桩之间的间隙位置钻数个勘探孔11勘探孔11的直径可说明书CN102587400A3/4页5以为10CM左右,获。
13、取勘探孔11内的岩心结构并比对其疏松程度,岩心结构较为疏松的勘探孔则更靠近基坑内侧渗漏点位置,然后在该岩心结构较为疏松的勘探孔附近继续钻勘探孔,直至勘探孔内有水溢出,以确定基坑内侧渗漏点位置;该渗漏点外侧的位于止水帷幕与支撑桩之间区域为渗漏区域6。0028将三通管12的一端插入到溢出水的勘探孔11内,所述三通管的该插入端12A与该勘探孔11过盈配合,及该插入端12A的直径比勘探孔11直径大12CM,通过向三通管12向下施加压力的方式使其插入端12A进入到勘探孔11内,从而使插入端12A的外壁与勘探孔11的内壁紧密配合,防止水从其缝隙中流出。0029三通管12的第二端12B向上延伸至地下水位以上。
14、高度,在地下水位无法快速测定时,可以讲第二端12B延伸至地面以上高度。基坑内渗水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基坑外地下水位高度过高,导致地下水压力过大,同时基坑内的土方被挖出,导致基坑内压力减小,一旦止水帷幕出现瑕疵,则水必定会从瑕疵部位渗入基坑内部。因此,通过将三通管12的第二端12B向上延伸至地下水位以上高度,则根据虹吸原理,基坑内、外水位持平,压力均等,则渗漏区域6内部的水流相对缓和,有利于堵漏操作的顺利进行。0030三通管12的第三端12C安装有阀门13。该阀门13在堵漏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当堵漏操作完成时,开启该阀门13一段时间后,如果不再有液体流出,则表明渗漏区域6已经被封堵完成;如果依然有液。
15、体流出,则表明依然存在渗漏现象,应继续进行堵漏操作。通过该方式,可以有效检验堵漏效果。00312通过地面打孔设备在位于止水帷幕1与支撑桩3之间的渗漏区域6竖直上方,自施工地面向下钻多个孔至该渗漏区域6,钻孔7的直径大于120MM。钻孔7的数量可以根据步骤1中探明的渗漏区域6的大小具体确定,如果渗漏区域6过大,则可以钻多个钻孔7同时对渗漏区域6进行填补。0032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使用止水帷幕及桩基础处理技术,多用于地基软弱的地区,在此地区进行地面打孔难度低,施工速度快;钻多个钻孔7,目的是为了避免当探明的渗漏区域6存在未知偏差时,能够起到良好的修正作用,确保能够将堵漏物料正确地投放至渗漏区域6内;。
16、另外,如果渗漏区域6过大时,可以通过多个钻孔7同时对其内部投入堵漏物料,快速完成堵漏;00333由于施工地区地基软弱,钻孔7的内壁强度不足,在潮湿环境中钻孔7内壁上的土层容易脱落,当通过钻孔7向渗漏区域6输送堵漏材料时,如果堵漏材料较长,则容易横挡或斜档在钻孔7内,从而造成堵漏材料的堆积堵塞。0034鉴于此,在钻孔7内放入塑胶管道8,使塑胶管道8的顶端位于地面之上,其底端探入到渗漏区域6内,一方面,保证了较长的堵漏材料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进行下落,另一方面,塑胶管道8内壁光滑,从而更好地避免堵漏材料的堆积堵塞。0035所述塑胶管道8为直径大于100MM,并小于钻孔7直径的ABS塑胶管道、UPVC塑。
17、胶管道或者CPVC塑胶管道,当然,不限于上述所述几种类型。0036该塑胶管道8,在靠近其底端的侧壁上轴向开设有的刻痕线,所述刻痕线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管道壁厚,当在塑胶管道8的内部向外施加挤压力时,便于管道壁受力破裂,从而使塑胶管道8内部的堵漏材料顺利落入渗漏区域6内;00374将内部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9沿着塑胶管道8内壁滑至管道底部;该内部说明书CN102587400A4/4页6封闭有堵漏材料的塑料包9,是将堵漏材料填入直径小于塑胶管道8直径的筒状塑料袋内并将该筒状塑料袋两端扎紧而成。0038所述堵漏材料可以为水泥、石子、砂子、生石灰、早凝剂、干豆以及干海带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0039所述塑。
18、料包9的长度为12M,可以在塑胶管道8内放入多个塑料包9,使其堆积在塑胶管道8底部。0040由于塑料包9的长度较长,并且整体重量较大,因此落入渗漏区域6内后不易被水流冲走;00415将一圆柱状铁锤10沿竖直方向放入塑胶管道8内,使其并沿着管道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直至塑胶管道底部,将塑料包9击破;铁锤10上端面与一锁链相连,通过锁链能够将铁锤10在塑胶管道8底部拉起。0042该铁锤10为直径略小于塑胶管道8的直径,一方面使其能够在管道内自由移动;另一方面,铁锤10与塑胶管道8的内壁之间缝隙较小,在铁锤10将塑胶管道8底部的塑料包9击破后能够起到封堵塑胶管道8的作用,进而避免塑料包9内的堵漏材料遇水急剧膨胀后沿着塑胶管道8向上溢,保证堵漏材料在渗漏区域6内迅速凝固,完成堵漏过程。0043本发明的通过在渗漏区域上方进行打孔,向渗漏区域内输送堵漏材料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地下连续墙进行堵漏。当对地下连续墙进行堵漏时,首先查找位于地下连续墙体外侧的渗漏区域,在该渗漏区域上方进行打孔,然后进行步骤3、4、5操作。说明书CN102587400A1/2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87400A2/2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5874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