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式窨井盖.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615048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30822.2

申请日:

2012.04.30

公开号:

CN102628279A

公开日:

2012.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14申请日:2012043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14

主分类号:

E02D29/14

申请人:

无锡市南泉环保工程设备厂

发明人:

濮其南

地址:

214218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南泉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代理人:

郭丰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其特点是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推杆、螺杆、电机和控制器,螺杆下端与底座间呈可旋转状配合。电机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螺杆下端和电机转轴上分别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间有第二齿轮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上配有螺母,螺母外面有导套。导套与螺母在竖向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推杆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推杆下端伸入导套内并抵在所述螺母上。通过电机旋转可带动推杆上移,实现盖体的自动打开或关闭。适用于道路、广场等场合的地下管沟的窨井口上。

权利要求书

1.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12)、推杆(9)、螺杆(16)、电机(11)和控制器,底座(12)上有竖向杆孔,螺杆(16)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电机(11)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11)的转轴(19)与螺杆(16)平行,螺杆(16)下端和电机(11)的转轴(19)上分别有第一齿轮(13)和第三齿轮(14),第一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间有第二齿轮(15)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16)上配有螺母(18),螺母(18)外面有导套(10),导套(10)内腔形状与螺母(18)外侧面形状相适配;导套(10)内侧面上和螺母(18)外圆上分别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9)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10),推杆(9)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推杆(9)下端伸入导套(10)内并抵在所述螺母(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含有不锈钢底板(8),不锈钢底板(8)上有混凝土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底板(8)的四周均有上凸边(5),混凝土层(4)上面有砖层(3),砖层(3)的上表面与上凸边(5)的上边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边(5)的上边有横向外凸边(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凸边(6)的外边有竖向下凸边(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螺杆(16)下端与竖向杆孔间借助轴承呈可旋转状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由电控箱(1)和遥控器(2)组成。

说明书

自动升降式窨井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具体说,是通过遥控器进行远距离自动控制升降的井盖,适用于道路、广场等场合的地下管沟的窨井口上。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主要道路、广场等场合的地下都开挖有管沟,以用于布置自来水管、污水管、供电电缆和通信电缆等各种管网。为便于人员进出管沟进行检修,在所述管沟上方的地面上都设置有与管沟相通的窨井,窨井口部都配有窨井盖。这些窨井盖都是传统窨井盖。这种窨井盖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用混凝土直接浇浇铸而成的窨井盖,这种窨井盖呈自由状盖在窨井口上。另一种为铸铁窨井盖,这种窨井盖的一边铰接在窨井口的一侧。由于上述两种窨井盖都比较笨重,且检修人员进入管沟作业时,需借助设备才能将窨井盖打开,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检修人员进入管沟后,无法自动将窨井盖关闭,只能待检修结束检修人员返回到被打开的那个井口走出地面后,才能将窨井盖盖上,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了危险。由于检修结束检修人员需返回到被打开的那个井口才能走出地面后,检修过程中,管沟内一旦出现火灾等意外情况,检修人员很难迅速逃出,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这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容易操作。采用这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对行人、车辆和检修人员都无不安全因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推杆、螺杆、电机和控制器,底座上有竖向杆孔,螺杆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电机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的转轴与螺杆平行,螺杆下端和电机转轴上分别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间有第二齿轮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上配有螺母,螺母外面有导套,导套内腔形状与螺母外侧面形状相适配;导套内侧面上和螺母外圆上分别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推杆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推杆下端伸入导套内并抵在所述螺母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不锈钢底板上有混凝土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不锈钢底板的四周均有上凸边,混凝土层上面有砖层,砖层的上表面与上凸边的上边平齐。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凸边的上边有横向外凸边。

本发明的更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向外凸边的外边有竖向下凸边。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在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推杆、螺杆、电机和控制器,底座上有竖向杆孔,螺杆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电机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的转轴与螺杆平行,螺杆下端和电机转轴上分别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间有第二齿轮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上配有螺母,螺母外面有导套,导套内腔形状与螺母外侧面形状相适配。导套内侧面上和螺母外圆上分别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为管状,其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其下端伸入导套内并抵在所述螺母上。工作时,由电机的转轴旋转,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带动螺杆旋转,再由螺杆的旋转使螺母沿着所述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推动推杆上下移动,实现盖体的关闭或打开。不需手工操作,就可实现窨井盖的打开或关闭,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又由于通过控制器可实现盖体的自动打开或关闭,检修人员进入管沟后,即可通过控制器自动将窨井盖关闭,与传统窨井盖相比,避免了对行人和车辆带来的危险。由于通过控制器自动关闭或打开窨井盖,检修结束检修人员不需返回到被打开的那个井口就能走出地面,检修过程中,管沟内一旦出现火灾等意外情况,检修人员可利用控制器就近打开窨井盖迅速逃出,很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含有不锈钢底板8,不锈钢底板8上浇注有混凝土层4。所述不锈钢底板8的四周均加工有上凸边5,混凝土层4上面铺有砖层3,砖层3的上表面与上凸边5的上边平齐。其中,所述上凸边5的上边加工有横向外凸边6。横向外凸边6的外边加工有竖向下凸边7。这样,通过在窨井口部四周设置与竖向下凸边7相适配的凹槽,可使竖向下凸边7卡入该凹槽内,以避免雨水进入窨井。盖体底下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12、推杆9、螺杆16、电机11和控制器。底座12上加工有竖向杆孔,螺杆16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借助轴承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电机11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11的转轴19与螺杆16平行,螺杆16下端和电机11的转轴19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齿轮13和第三齿轮14,第一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间设置有第二齿轮15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其中第一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间设置有短轴17,短轴17的上下端分别与底座12的顶板和底板相连,所述第二齿轮15借助轴承呈可旋转状安装在短轴17上。螺杆16上配有螺母18,该螺母为圆形,其外面设置有导套10。导套10内侧面上和螺母18外圆上分别加工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9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10,推杆9上端与下表面相连,推杆9下端伸入导套10内并抵在所述螺母18上。所述控制器由电控箱1和遥控器2组成。安装或维修人员使用遥控器2可控制电机11的启闭。当需要打开窨井盖时,由安装或维修人员借助遥控器2使电机11工作,由电机11的转轴19通过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5和第三齿轮14带动螺杆16旋转,在螺杆16的旋转作用下,使螺母18沿着导套10向上移动,并带动推杆9上移,从而将盖体向上推起,实现了窨井盖的打开。当需要关闭窨井盖时,只要使电机11的转轴19反向旋转即可。

自动升降式窨井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动升降式窨井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动升降式窨井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升降式窨井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升降式窨井盖.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28279A43申请公布日20120808CN102628279ACN102628279A21申请号201210130822222申请日20120430E02D29/1420060171申请人无锡市南泉环保工程设备厂地址214218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南泉镇72发明人濮其南74专利代理机构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32002代理人郭丰海54发明名称自动升降式窨井盖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其特点是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推杆、螺杆、电机和控制器,螺杆下端与底座间呈可旋转状配合。电机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螺杆下端和电机转轴上分。

2、别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间有第二齿轮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上配有螺母,螺母外面有导套。导套与螺母在竖向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推杆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推杆下端伸入导套内并抵在所述螺母上。通过电机旋转可带动推杆上移,实现盖体的自动打开或关闭。适用于道路、广场等场合的地下管沟的窨井口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12)、推杆(9)、螺杆(16)、电机(11)和控制器。

3、,底座(12)上有竖向杆孔,螺杆(16)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电机(11)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11)的转轴(19)与螺杆(16)平行,螺杆(16)下端和电机(11)的转轴(19)上分别有第一齿轮(13)和第三齿轮(14),第一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间有第二齿轮(15)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16)上配有螺母(18),螺母(18)外面有导套(10),导套(10)内腔形状与螺母(18)外侧面形状相适配;导套(10)内侧面上和螺母(18)外圆上分别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9)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10)。

4、,推杆(9)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推杆(9)下端伸入导套(10)内并抵在所述螺母(1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含有不锈钢底板(8),不锈钢底板(8)上有混凝土层(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底板(8)的四周均有上凸边(5),混凝土层(4)上面有砖层(3),砖层(3)的上表面与上凸边(5)的上边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边(5)的上边有横向外凸边(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凸边(6)的外边有竖向下凸边(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

5、,其特征在于螺杆(16)下端与竖向杆孔间借助轴承呈可旋转状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由电控箱(1)和遥控器(2)组成。权利要求书CN102628279A1/2页3自动升降式窨井盖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具体说,是通过遥控器进行远距离自动控制升降的井盖,适用于道路、广场等场合的地下管沟的窨井口上。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一些主要道路、广场等场合的地下都开挖有管沟,以用于布置自来水管、污水管、供电电缆和通信电缆等各种管网。为便于人员进出管沟进行检修,在所述管沟上方的地面上都设置有与管沟相通的窨井,窨井口部都配有窨井盖。这些窨井盖都是传统。

6、窨井盖。这种窨井盖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用混凝土直接浇浇铸而成的窨井盖,这种窨井盖呈自由状盖在窨井口上。另一种为铸铁窨井盖,这种窨井盖的一边铰接在窨井口的一侧。由于上述两种窨井盖都比较笨重,且检修人员进入管沟作业时,需借助设备才能将窨井盖打开,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检修人员进入管沟后,无法自动将窨井盖关闭,只能待检修结束检修人员返回到被打开的那个井口走出地面后,才能将窨井盖盖上,给行人和车辆带来了危险。由于检修结束检修人员需返回到被打开的那个井口才能走出地面后,检修过程中,管沟内一旦出现火灾等意外情况,检修人员很难迅速逃出,很不安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

7、这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容易操作。采用这种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对行人、车辆和检修人员都无不安全因素。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推杆、螺杆、电机和控制器,底座上有竖向杆孔,螺杆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电机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的转轴与螺杆平行,螺杆下端和电机转轴上分别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间有第二齿轮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上配有螺母,螺母外面有导套,导套内腔形状与螺母外侧面形状相适配;导套内侧面上和螺母外圆上分别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

8、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推杆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推杆下端伸入导套内并抵在所述螺母上。0005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不锈钢底板上有混凝土层。0006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不锈钢底板的四周均有上凸边,混凝土层上面有砖层,砖层的上表面与上凸边的上边平齐。000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凸边的上边有横向外凸边。0008本发明的更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向外凸边的外边有竖向下凸边。0009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在盖体底下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推杆、螺杆、电机和控制器,底座上有竖向杆孔,螺杆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呈可旋转。

9、状配说明书CN102628279A2/2页4合。所述电机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的转轴与螺杆平行,螺杆下端和电机转轴上分别有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间有第二齿轮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螺杆上配有螺母,螺母外面有导套,导套内腔形状与螺母外侧面形状相适配。导套内侧面上和螺母外圆上分别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为管状,其上端与盖体下表面相连,其下端伸入导套内并抵在所述螺母上。工作时,由电机的转轴旋转,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带动螺杆旋转,再由螺杆的旋转使螺母沿着所述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推动推杆上下移动,实现盖体的。

10、关闭或打开。不需手工操作,就可实现窨井盖的打开或关闭,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又由于通过控制器可实现盖体的自动打开或关闭,检修人员进入管沟后,即可通过控制器自动将窨井盖关闭,与传统窨井盖相比,避免了对行人和车辆带来的危险。由于通过控制器自动关闭或打开窨井盖,检修结束检修人员不需返回到被打开的那个井口就能走出地面,检修过程中,管沟内一旦出现火灾等意外情况,检修人员可利用控制器就近打开窨井盖迅速逃出,很安全。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升降式窨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含有不锈钢底板8,不锈钢底板8上。

11、浇注有混凝土层4。所述不锈钢底板8的四周均加工有上凸边5,混凝土层4上面铺有砖层3,砖层3的上表面与上凸边5的上边平齐。其中,所述上凸边5的上边加工有横向外凸边6。横向外凸边6的外边加工有竖向下凸边7。这样,通过在窨井口部四周设置与竖向下凸边7相适配的凹槽,可使竖向下凸边7卡入该凹槽内,以避免雨水进入窨井。盖体底下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含有底座12、推杆9、螺杆16、电机11和控制器。底座12上加工有竖向杆孔,螺杆16下端伸入竖向杆孔内且二者间借助轴承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电机11借助导线与控制器相连,电机11的转轴19与螺杆16平行,螺杆16下端和电机11的转轴19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齿轮1。

12、3和第三齿轮14,第一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间设置有第二齿轮15且三者间啮合在一起。其中第一齿轮13与第三齿轮14间设置有短轴17,短轴17的上下端分别与底座12的顶板和底板相连,所述第二齿轮15借助轴承呈可旋转状安装在短轴17上。螺杆16上配有螺母18,该螺母为圆形,其外面设置有导套10。导套10内侧面上和螺母18外圆上分别加工有竖向凸筋和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凸筋卡入竖向导槽内且二者间呈滑动配合。所述推杆9为管状,其直径小于导套10,推杆9上端与下表面相连,推杆9下端伸入导套10内并抵在所述螺母18上。所述控制器由电控箱1和遥控器2组成。安装或维修人员使用遥控器2可控制电机11的启闭。当需要打开窨井盖时,由安装或维修人员借助遥控器2使电机11工作,由电机11的转轴19通过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5和第三齿轮14带动螺杆16旋转,在螺杆16的旋转作用下,使螺母18沿着导套10向上移动,并带动推杆9上移,从而将盖体向上推起,实现了窨井盖的打开。当需要关闭窨井盖时,只要使电机11的转轴19反向旋转即可。说明书CN102628279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28279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2827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