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90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N 103969015 A (21)申请号 201410145076.3 (22)申请日 2014.04.11 G01M 7/08(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 府北路 8 号 (72)发明人 郝青彪 陆雅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2228 代理人 孙力坚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牵引单元驱动牵引绳实。
2、现童车在机架内的移动, 所述牵引单元由控制柜控制, 于所述童车上还装 置用于模拟儿童重量的假人 ; 牵引单元的布置避 免了牵引绳在同一方向上的卷绕卡死现象发生, 调节单元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 保证与童车连接 的牵引绳位于同一直线上, 机架缓冲网的设置有 效避免了童车冲出损坏器械及误伤操作人员的情 况发生, 同时下导轨的调节更为灵活方便, 轨道小 车使童车在形式过程中的平衡、 稳定性更优, 用于 吊运假人的滑块与吊钩始终与假人的形式保持同 步, 从而使测试数据更为精确, 防止假人在受碰撞 及冲击力影响飞出, 有效实现了对童车整体性能、 及零件在受冲击时结构强度、 及变形量的测试。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9015 A CN 103969015 A 1/2 页 2 1. 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牵引单元 (2) 驱动牵引绳 (5) 实现童车 (9) 在机架 (4) 内的移动, 所述牵引单元 (2) 由控制柜 (1) 控制, 于所述童车 (9) 上还装置用 于模拟儿童重量的假人 (6) ; 所述牵引单元 (2) 包括装置于安装架 (202) 内的牵引轮 (201) ; 安装架 (202。
4、) 与第一螺 杆 (203) 螺接 ; 所述机架 (4) 包括互为对称、 并间隔布置的第一纵架 (401) 、 第二纵架 (403) 、 第三纵架 (407) , 上导轨 (404) 贯穿所述第二纵架 (403) 并与第一纵架 (401) 及第三纵架 (407) 连接, 下导轨 (418) 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纵架 (403) 并连接第三纵架 (407) , 另一端与撞击挡板 (409) 滑动连接 ; 所述假人 (6) 包括本体 (603) , 位于所述本体 (603) 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用于螺接砝 码 (7) 的第三螺杆 (616) , 位于所述本体 (603) 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臂杆 (60。
5、6) 及第二臂杆 (609) , 所述第一臂杆 (606) 及第二臂杆 (609) 互为铰接, 在所述第二臂杆 (609) 的端部还连 接第一夹持臂 (610) , 所述第一夹持臂 (610) 与第二夹持臂 (612) 互为铰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调节单元 (3) , 所述调节单元 (3) 包括壳体 (305) , 第二螺杆 (302) 装置于所述壳体 (305) 内, 所述第二 螺杆 (302) 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 (305) 并与手轮 (301) 连接 ; 在所述壳体 (305) 上开有腰形 开孔 (304) , 滑轮 (30。
6、3) 与所述第二螺杆 (302) 螺接。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轨道小车 (8) , 所述轨道小车 (8) 包括底板 (805) , 位于底板 (805) 的下部装置多个万向轮 (806) , 于所 述底板 (805) 的上部装置多个轨道轮 (801) , 第四螺杆 (802) 对称装置于所述底板 (805) 的 上部, 在所述第四螺杆 (802) 上螺接连接板 (804) 及第二锁紧螺母 (803)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滑轮 (303) 由 两个互为对称、 并同轴布置的内轮体 (。
7、3031) 及外轮体 (3032) 连接构成, 在至少一个外轮体 (3032) 的一侧延伸形成连接块 (3033) , 连接块 (3033) 上开有第一螺纹孔 (3034) 。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位于两第一纵架 (401) 之间分别连接第一横架 (411) 、 第二横架 (412) 及第三横架 (414) , 所述上导轨 (404) 位于第一横架 (411) 及第二横架 (412) 之间并通过紧固件 (413) 固定 ; 于两第一纵架 (401) 之间, 位于所述第三横架 (414) 的上部装置第一缓冲网 (415) , 在所述第三横架 。
8、(414) 的下 部延伸形成连接板 (417) , 于连接板 (417) 与第一纵架 (401) 之间装置第二缓冲网 (416) 。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于所述撞击挡板 (409) 上开有第一腰形孔 (419) , 第一锁紧螺母 (420) 的一端贯穿所述下导轨 (418) 的一端 并伸入所述第一腰形孔 (419) 内。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第一臂杆 (606) 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凸台 (605) , 第一凸台 (605) 上开有第三销孔 (619) , 位于第一臂 杆 (606)。
9、 的另一端及第二臂杆 (609) 的一端, 均延伸形成第二凸台 (608) ; 所述第一夹持臂 (610) 由连接形成一体的长杆体 (618) 及 “U” 形端 (617) 组成, 在所述长杆体 (618) 上开有 第二销孔 (614) , 于所述第一夹持臂 (610) 的外还套接连接套 (615) , 位于第二夹持臂 (612) 上还开有第二腰形孔 (611) 及第一销孔 (613) 。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位于所述上导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9015 A 2 2/2 页 3 (404) 上装置缓冲器 (402) 及滑块 。
10、(405) , 在所述滑块 (405) 上装置吊钩 (406) ; 位于所述第 一纵架 (401) 及第二纵架 (403) 之间还连接安装板 (421) , 在安装板 (421) 上间隔布置第一 传感器 (408) 及第二传感器 (41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9015 A 3 1/4 页 4 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童车产品的品种、 质量、 产能、 出口均有了长足的发展。 年龄限制了儿童的 认知度, 她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差, 反映齿环, 往往容易受到事故伤害。碰。
11、撞和冲击试验能够 检测童车整体性能以及零件在受到冲击时的结构强度及变形量, 属于国家强制性 A 类极重 要检测项目。在童车的碰撞试验中不仅要求模拟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重量, 同时还需要不断 的调整童车的前进速度, 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组合式结构。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 进行了研究改进, 提供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 备, 不仅能模拟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重量, 同时还能有效调节童车前进速度, 有效实现了对童 车整体性能、 及零件在受冲击时结构强度、 及变形量的测试。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牵引单元驱动牵引绳实现。
12、童车在机架内的移动, 所述 牵引单元由控制柜控制, 于所述童车上还装置用于模拟儿童重量的假人 ; 所述牵引单元包括装置于安装架内的牵引轮 ; 安装架与第一螺杆螺接 ; 所述机架包括互为对称、 并间隔布置的第一纵架、 第二纵架、 第三纵架, 上导轨贯穿所 述第二纵架并与第一纵架及第三纵架连接, 下导轨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纵架并连接第三纵 架, 另一端与撞击挡板滑动连接 ; 所述假人包括本体, 位于所述本体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用于螺接砝码的第三螺杆, 位 于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臂杆及第二臂杆, 所述第一臂杆及第二臂杆互为铰接, 在 所述第二臂杆的端部还连接第一夹持臂, 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
13、互为铰接。 0005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还包括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壳体, 第二螺杆装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二螺杆 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并与手轮连接 ; 在所述壳体上开有腰形开孔, 滑轮与所述第二螺杆螺 接 ; 还包括轨道小车, 所述轨道小车包括底板, 位于底板的下部装置多个万向轮, 于所述底 板的上部装置多个轨道轮, 第四螺杆对称装置于所述底板的上部, 在所述第四螺杆上螺接 连接板及第二锁紧螺母 ; 所述滑轮由两个互为对称、 并同轴布置的内轮体及外轮体连接构成, 在至少一个外轮 体的一侧延伸形成连接块, 连接块上开有第一螺纹孔 ; 位于两第一纵架之间分别连接第一横架、 第二横架。
14、及第三横架, 所述上导轨位于第一 横架及第二横架之间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 于两第一纵架之间, 位于所述第三横架的上部装 置第一缓冲网, 在所述第三横架的下部延伸形成连接板, 于连接板与第一纵架之间装置第 说 明 书 CN 103969015 A 4 2/4 页 5 二缓冲网 ; 于所述撞击挡板上开有第一腰形孔, 第一锁紧螺母的一端贯穿所述下导轨的一端并伸 入所述第一腰形孔内 ; 在所述第一臂杆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凸台, 第一凸台上开有第三销孔, 位于第一臂杆 的另一端及第二臂杆的一端, 均延伸形成第二凸台 ; 所述第一夹持臂由连接形成一体的长 杆体及 “U” 形端组成, 在所述长杆体上开有第二销。
15、孔, 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外还套接连接 套, 位于第二夹持臂上还开有第二腰形孔及第一销孔 ; 位于所述上导轨上装置缓冲器及滑块, 在所述滑块上装置吊钩 ; 位于所述第一纵架及 第二纵架之间还连接安装板, 在安装板上间隔布置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牵引单元的布置有效避免了牵引绳在同一方向上的卷绕 卡死现象发生, 调节单元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 保证与童车连接的牵引绳位于同一直线上, 机架缓冲网的设置有效避免了童车冲出损坏器械及误伤操作人员的情况发生, 同时下导轨 的调节更为灵活方便, 轨道小车使童车在形式过程中的平衡、 稳定性更优,。
16、 用于吊运假人的 滑块与吊钩始终与假人的形式保持同步, 从而使测试数据更为精确, 防止假人在受碰撞及 冲击力影响飞出, 有效实现了对童车整体性能、 及零件在受冲击时结构强度、 及变形量的测 试。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 2 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3 为本发明中牵引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4 为本发明中假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5 为本发明中轨道小车的主视图。 0012 图 6 为本发明中轨道小车在调节轨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其中 : 1、 控制柜 ; 2、 牵引单元 ; 201、 牵引轮 ; 202、 。
17、安装架 ; 203、 第一螺杆 ; 3、 调节 单元 ; 301、 手轮 ; 302、 第二螺杆 ; 303、 滑轮 ; 304、 腰形开孔 ; 305、 壳体 ; 3031、 内轮体 ; 3032、 外轮体 ; 3033、 连接块 ; 3034、 第一螺纹孔 ; 4、 机架 ; 401、 第一纵架 ; 402、 缓冲器 ; 403、 第二 纵架 ; 404、 上导轨 ; 405、 滑块 ; 406、 吊钩 ; 407、 第三纵架 ; 408、 第一传感器 ; 409、 撞击挡板 ; 410、 第二传感器 ; 411、 第一横架 ; 412、 第二横架 ; 413、 紧固件 ; 414、 第三。
18、横架 ; 415、 第一缓 冲网 ; 416、 第二缓冲网 ; 417、 第一连接板 ; 418、 下导轨 ; 419、 第一腰形孔 ; 420、 第一锁紧螺 母 ; 421、 安装板 ; 5、 牵引绳 ; 6、 假人 ; 601、 第二螺纹孔 ; 602、 吊耳 ; 603、 本体 ; 604、 螺纹杆 ; 605、 第一凸台 ; 606、 第一臂杆 ; 607、 转动销 ; 608、 第二凸台 ; 609、 第二臂杆 ; 610、 第一夹持 臂 ; 611、 第二腰形孔 ; 612、 第二夹持臂 ; 613、 第一销孔 ; 614、 第二销孔 ; 615、 连接套 ; 616、 第三螺杆 。
19、; 617、“U” 形端 ; 618、 长杆体 ; 619、 第三销孔 ; 7、 砝码 ; 8、 轨道小车 ; 9、 童车 ; 901、 童车手柄 ; 801、 轨道轮 ; 802、 第四螺杆 ; 803、 第二锁紧螺母 ; 804、 第二连接板 ; 805、 底板 ; 806、 万向轮 ; 807、 第三锁紧螺母 ; 808、 弧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969015 A 5 3/4 页 6 0014 下面结合附图, 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 1 所示, 一种用于童车碰撞试验的设备, 牵引单元 2 驱动牵引绳 5 实现童车 9 在机架 4 内的移动, 牵。
20、引单元 2 由控制柜 1 控制, 在牵引单元 2 及机架 4 之间, 还装置用于 调节牵引绳 5 高度的调节单元 3, 于童车 9 上还装置用于模拟儿童重量的假人 6。 0016 如图 1 所示, 牵引单元 2 包括装置于安装架 202 内的牵引轮 201, 安装架 202 与第 一螺杆 203 螺接, 第一螺杆 203 的转动由外接动设备驱动。 0017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机架 4 包括互为对称、 并间隔布置的第一纵架 401、 第二纵架 403、 第三纵架 407, 上导轨 404 贯穿第二纵架 403 并与第一纵架 401 及第三纵架 407 连接, 下导轨 418 的一端贯穿。
21、第二纵架 403 并连接第三纵架 407, 另一端与撞击挡板 409 滑动连 接。于撞击挡板 409 上开有第一腰形孔 419, 第一锁紧螺母 420 的一端贯穿下导轨 418 的一 端并伸入所述第一腰形孔419内。 通过松开第一锁紧螺母420, 可以使下导轨418自由更换 间距, 调节灵活。位于两第一纵架 401 之间分别连接第一横架 411、 第二横架 412 及第三横 架 414, 上导轨 404 位于第一横架 411 及第二横架 412 之间并通过紧固件 413 固定 ; 于两第 一纵架 401 之间, 位于第三横架 414 的上部装置第一缓冲网 415, 在第三横架 414 的下部延。
22、 伸形成第一连接板 417, 于第一连接板 417 与第一纵架 401 之间装置第二缓冲网 416。位于 上导轨 404 上装置缓冲器 402 及滑块 405, 在滑块 405 上装置吊钩 406。位于第一纵架 401 及第二纵架403之间还连接安装板421, 在安装板421上间隔布置第一传感器408及第二传 感器 410。 0018 如图 4 所示, 假人 6 包括本体 603, 位于本体 603 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用于螺接砝 码 7 的第三螺杆 616, 位于本体 603 的上部开有第二螺纹孔 601, 第二螺纹孔 601 内装置吊 耳 602。位于本体 603 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杆 60。
23、4 连接第一臂杆 606 及第二臂杆 609, 第一 臂杆 606 及第二臂杆 609 互为铰接, 在第二臂杆 609 的端部还连接第一夹持臂 610, 第一夹 持臂 610 与第二夹持臂 612 互为铰接。 0019 如图 4 所示, 在第一臂杆 606 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凸台 605, 第一凸台 605 上开有 第三销孔 619, 通过第三销孔 619 与螺纹杆 604 螺纹连接, 位于第一臂杆 606 的另一端及第 二臂杆 609 的一端, 均延伸形成第二凸台 608, 两第二凸台 608 通过转动销 607 实现第一 臂杆 606 与第二臂杆 609 的铰接 ; 第一夹持臂 610 由。
24、连接形成一体的长杆体 618 及 “U” 形 端 617 组成, 在长杆体 618 上开有第二销孔 614, 于所述第一夹持臂 610 的外还套接连接套 615, 通过销子贯穿连接套615及第二销孔614, 从而实现了第一夹持臂610在连接套615内 的转动, 同时位于第二夹持臂 612 上还开有第二腰形孔 611 及第一销孔 613, 第一销孔 613 实现了第一夹持臂 610 与第二夹持臂 612 的铰接, 第二腰形孔 611 使第二夹持臂 612 相对 于第一夹持臂 610 能更好的进行调节, 满足不同直径的童车手柄 901 的装夹。 0020 如图 1、 图 3 所示, 调节单元 3 。
25、包括壳体 305, 第二螺杆 302 装置于所述壳体 305 内, 第二螺杆 302 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 305 并与手轮 301 连接 ; 在壳体 305 上开有腰形开孔 304, 滑轮 303 由两个互为对称、 并同轴布置的内轮体 3031 及外轮体 3032 连接构成, 牵引绳 5 缠绕于两内轮体 3031 的连接处, 在至少一个外轮体 3032 的一侧延伸形成连接块 3033, 连 接块 3033 上开有第一螺纹孔 3034, 上述连接块 3033 伸入腰形开孔 304 内并通过第一螺纹 孔 3034 与第二螺杆 302 螺接。 0021 如图5、 图6所示, 还包括轨道小车8, 轨道。
26、小车8包括底板805, 底板805的两端向 说 明 书 CN 103969015 A 6 4/4 页 7 内凹陷形成弧线部 808, 位于底板 805 的下部装置多个万向轮 806(图 5 因视图关系只显示 出两个, 实际应该为四个) , 于底板 805 的上部装置多个轨道轮 801, 各轨道轮 801 分布在底 板 805 的四个角部并通过第三锁紧螺母 807 锁紧 (该锁紧状态只是防止轨道轮 801 脱出, 并 不妨碍轨道轮 801 的旋转) , 第四螺杆 802 对称装置于底板 805 的上部, 在第四螺杆 802 上 螺接第二连接板 804 及第二锁紧螺母 803。 0022 本发明的。
27、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 第一步 : 如图 1 所示, 首先在假人 6 的本体 603 的第三螺杆 616 上螺纹连接与儿童体重 相等的砝码 7, 然后通过吊耳 602、 吊绳与装置在滑块 405 上的吊钩 406 连接, 将带有砝码 7 的假人 6 的本体 603 装置在童车 9 上, 假人 6 的第一夹持臂 610 与第二夹持臂 612 与童车 手柄 901 相接触。然后将轨道小车 8 的第二连接板 804 与童车 9 的底部相接触, 同时两第 四螺杆 804 伸入童车 9, 从而实现了第二连接板 804 与童车底板的连接, 并通过第二锁紧螺 母 803 锁紧, 然后如图 6 所示, 将轨道小。
28、车 8 的轨道轮 801 与下导轨 418 相接触。 0023 第二步 : 然后通过旋转手轮 301, 使滑轮 303 在第二螺杆 302 上实现上下滑移, 保 证连接童车 9 的牵引绳 5 处于直线状态, 然后通过控制柜 1 控制牵引单元 2 的牵引速度, 通 过外接驱动设备驱动第一螺杆 203 转动, 由于安装架 202 与第一螺杆 203 螺纹连接, 由此 驱动安装架 202 与牵引轮 201 不断的在第一螺杆 203 的轴线方向上来回位移 (该位移具有 位移行程, 由外接传感器控制行程) , 防止使牵引绳 5 过渡缠绕, 保证牵引绳 5 缠绕在牵引轮 201 上的不同位置。 0024 。
29、第三步 : 童车 9 受牵引绳 5 的驱动力开始前进, 如图 6 所示, 轨道轮 801 与下导轨 418 接触, 更好的保证了童车 9 前进的稳定性, 当童车 9 经过第一传感器 408 或第二传感器 410 时, 产生急停, 童车 9 与撞击挡板 409 接触后冲出, 并与第二缓冲网 416 接触, 同时位于 上导轨 404 的滑块 405 也与缓冲期 402 相接触, 通过上述吊绳防止带有砝码 7 的假人 6 冲 出, 防止误伤实验人员, 最后检查碰撞后的童车的损坏情况来测试童车各零部件的质量。 0025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不是对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 要求,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说 明 书 CN 103969015 A 7 1/3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69015 A 8 2/3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69015 A 9 3/3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69015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