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13763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7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73958.0

申请日:

2014.04.26

公开号:

CN103918547A

公开日:

2014.07.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33/00申请日:20140426|||公开

IPC分类号:

A01G33/00; A01G33/02

主分类号:

A01G33/00

申请人:

宁波大学

发明人:

骆其君; 杨锐; 徐佳丽; 陈海敏; 严小军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有:一)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二)海带的养殖的步骤,本发明充分利用坛紫菜、海带的高效养殖前近一个月的育苗暂养的时间,作为对接的缓冲期,实现相互配合,坛紫菜采收完成结束前15天,在仅仅占10%的育苗筏架上,开始培育海带苗,达到10-15cm,进行夹苗,逐步放置到养殖筏架上,扩展到全部的筏架。等到6月份,海带完成养殖。这样大致有20-30天的调整时间。坛紫菜的出苗一般采用5-10层暂养,20-30天后,能够见到幼苗,逐步放置到养殖筏架上,扩展到全部的筏架。这样也有20-30天的调整时间。通过确立缓冲期,解决了二者轮养在时间上可能的矛盾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一)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利用自由丝状体或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丝状体的培育,产生贝壳丝状体,经过培育后,使贝壳丝状体充分生长,布满整个贝壳;
在贝壳丝状体培育四个月后,添加磷肥使海水中的P的浓度达到5-15ppm;且将P/N的浓度比变为1:5-10;缩短光照时间到8-10小时,减弱光照强度到300-500Lx;保持培养一个月使壳孢子成熟;
将成熟的贝壳丝状体放置在采苗容器中,用流速为3.5-5.0cm/s的海水进行流水刺激;在流水刺激后,将水温降低2-4℃促进壳孢子放散,其中海水的溶解氧的含量为7-9ppm;且在海水中添加氯化钙;
在采苗容器中加入网片,调节水流的流速为1.2-3.0cm/S,调节光照的强度从500Lx增加到5000-8000Lx,2小时后完成采苗;将网片通过吊绳(7)挂在轮养装置的两条或多条绠缆(4)上;该绠缆(4)上安装有浮子(1),且绠缆(4)通过桩缆(5)固定在养殖海区;
坛紫菜在8月开始养殖,12月份养殖结束;
二)海带的养殖;在坛紫菜结束养殖的一个月前,酱海带出库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在坛紫菜养殖结束后,将养殖坛紫菜的网片(6)撤下,将海带培育后的苗夹到养殖绳制成养殖苗绳(2),将养殖苗绳(2)彼此平行挂到绠缆(4)上,养殖海带在第二年5月开始采收,6月结束;在8月份再开始坛紫菜的养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利用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丝状体的培育,是将带有坛紫菜果孢子囊的叶状体,作为种菜,阴干后制备果孢子液,将该果孢子液移植到贝壳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利用自由丝状体来培育,将丝状体通过捣碎,形成0.15-0.35mm长度的丝状体片段,移植到贝壳中,产生贝壳丝状体,并进行培育。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磷肥为磷酸氢二钾。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氯化钙的添加浓度为0.2-0.5ppm。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绠缆(4)之间的距离为4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藻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海带、坛紫菜是我国二大主要养殖的经济海藻,均作为人们生活必需的营养食品,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丰富,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碘等矿物营养,对预防心脏病、癌症、便秘、降低胆固醇有良好的功能。
由于海藻人工育苗养殖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促进了坛紫菜、海带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坛紫菜自然分布在潮间带,人工养殖也在潮间带进行,采用半浮动筏式养殖、插杆式养殖。随着诸如围垦和潮间带贝类养殖的发展,潮间带可以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发展浅海养殖成为重要的方向,浅海全浮流坛紫菜,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而海带不能干露,需要在浅海养殖。相应地,在浅海与潮间带相比,远离岸线,需要船只进行运输,投入大,能耗大,管理困难,效益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浅海养殖的效益,成为发展的关键。
坛紫菜作为暖温性的种类,多分布在浙江与福建,也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养殖海藻。坛紫菜养殖的时期选择在相对高温的阶段,特别是幼苗需要高温,而成菜的生长需要较低的温度,因此一般在每年的9月到12月进行养殖。海带作为冷水性的种类,养殖的时期选择在相对低温的阶段,特别是幼苗需要低温,而成菜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需要较高温度,养殖的时期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5-6月。这样,在浙江与福建海区,开展轮养不存在着时间上的严格重叠。但现在还没有实现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装置与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与装置,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一)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利用自由丝状体或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丝状体的培育,产生贝壳丝状体,经过培育后,使贝壳丝状体充分生长,布满 整个贝壳;
在贝壳丝状体培育四个月后,添加磷肥使海水中的P的浓度达到5-15ppm;且将P/N的浓度比变为1:5-10;缩短光照时间到8-10小时,减弱光照强度到300-500Lx;保持培养一个月使壳孢子成熟;
将成熟的贝壳丝状体放置在采苗容器中,用流速为3.5-5.0cm/s的海水进行流水刺激;在流水刺激后,将水温降低2-4℃促进壳孢子放散,其中海水的溶解氧的含量为7-9ppm;且在海水中添加氯化钙;
在采苗容器中加入网片,调节水流的流速为1.2-3.0cm/S,调节光照的强度从500Lx增加到5000-8000Lx,2小时后完成采苗;将网片通过吊绳7挂在轮养装置的两条或多条绠缆4上;该绠缆4上安装有浮子1,且绠缆4通过桩缆5固定在养殖海区;
坛紫菜在8月开始养殖,12月份养殖结束;
二)海带的养殖;在坛紫菜结束养殖的一个月前,酱海带出库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在坛紫菜养殖结束后,将养殖坛紫菜的网片6撤下,将海带培育后的苗夹到养殖绳制成养殖苗绳2,将养殖苗绳2彼此平行挂到绠缆4上,养殖海带在第二年5月开始采收,6月结束;在8月份再开始坛紫菜的养殖。
其中绠缆4之间的距离优选为4m。
本发明操作简单、经济投入少,能够产生良好的收益,因此,坛紫菜海带轮养这种生产模式具有缓解海区负荷,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海带养殖时的轮养装置的结构图;
图2:紫菜养殖时的轮养装置的结构图;
图3:海带养殖时轮养装置的布局;
图4:改进后的海带养殖时轮养装置的布局;
其中:1、浮子2、养殖苗绳3、海带苗4、绠缆5、桩缆6、网片7、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充分利用坛紫菜、海带的高效养殖前近一个月的育苗暂养的时间,作为对接的缓冲期,实现相互配合,坛紫菜采收完成结束前15天,在仅仅占10% 的育苗筏架上,开始培育海带苗,达到10-15cm,进行夹苗,逐步放置到养殖筏架上,扩展到全部的筏架。等到6月份,海带完成养殖。这样大致有20-30天的调整时间。坛紫菜的出苗一般采用5-10层暂养,20-30天后,能够见到幼苗,逐步放置到养殖筏架上,扩展到全部的筏架。这样也有20-30天的调整时间。通过确立缓冲期,解决了二者轮养在时间上可能的矛盾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装置与方法,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按照不同环境所采用的装置具有不同质量的组成要素,如绠缆粗细、浮子大小等,确定适宜的养殖设施后,按照不同的装置,采用相应的养殖技术,并且结合适当的养殖、管理方法,实现高效轮养管理。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利用自由丝状体或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丝状体的培育,产生贝壳丝状体,经过培育后,使贝壳丝状体充分生长,布满整个贝壳;具体如下:
1)促熟前的贝壳丝状体培育
筛选健壮的、并具有明显坛紫菜果孢子囊的叶状体,作为种菜,阴干,制备果孢子液,将该果孢子液直接移植到贝壳;
或是利用自由丝状体来培育,将丝状体通过捣碎,形成0.15-0.35mm长度的丝状体片段,移植到贝壳中,产生贝壳丝状体,并进行培育,育苗海水N、P的浓度分别为0.34ppm、0.013ppm,温度的范围15-28℃、利用自然日照,在顶窗和侧窗增加窗帘,以遮光,使贝壳丝状体表面的光照在2000-3000Lx,在四月初开始培育,使贝壳丝状体充分生长,布满整个贝壳。
2)贝壳丝状体的促熟
贝壳丝状体培育近3个月后,贝壳丝状体生长七月底,需要改变营养盐的成分,不添加或添加少量的尿素,减少水体中N的浓度。添加适量的磷酸氢二钾,使水体中的P的浓度达到5-15ppm。增加了P/N的浓度比,从原来的5-10:1,改变为1:5-10。从下午4-5点到次日8-9点在育苗池表面用黑幕布遮光,缩短光照时间到8-10小时,减弱光照强度到300-500Lx。通过这样大致一个月的培育,可以至成熟或者接近成熟。此时,壳孢子囊的长度多达9-12个细胞,出现双分细胞,表明了壳孢子囊内的壳孢子初步成熟。
按照上述的操作,壳孢子囊内的壳孢子发育同步性更好,壳孢子的放散基本上在一天中出现。而已有的方法丝状体发育不同步,一般需要2天,有时需要3-4天。
3)壳孢子的放散
育苗池中建立流水刺激方法,将成熟的贝壳丝状体放置在原池,或者将丝状体贝壳集中放置在网袋中,放置在育苗池中的中间。放入海水,开动水泵,引发水流,流速为3.5-5.0cm/S。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换成水流刺激2-4小时后,开展降温措施,育苗池中降温方法可以是将冰块放置在密封的塑料袋中,控制温度在比较降温前低2-4℃,,促进壳孢子同步放散,此时海水的溶解氧的含量为7-9ppm。同时在水体中添加0.2-0.5ppm的氯化钙进一步促进壳孢子的放散,每枚贝壳的壳孢子的放散达到60-140万。而不添加氯化钙的每枚贝壳的壳孢子的放散达到40-80万。
4)壳孢子采苗
实现原池采壳孢子苗,流速为1.2-3.0cm/S,光照刺激:调节光照的强度,从500Lx增加到5000-8000Lx。等壳孢子出现放散高峰,按照壳孢子的数量,放入待采苗的网帘,2小时后,完成了采苗。等移出苗网,换入新海水,检测苗网上的密度,显微镜下观测,每10×10倍的视野,达到20-40个孢子。
在采苗容器中加入网片,调节水流的流速为1.2-3.0cm/S,调节光照的强度从500Lx增加到5000-8000Lx,2小时后完成采苗;将网片通过吊绳7挂在轮养装置的两条或多条绠缆4上;该绠缆4上安装有浮子1,且绠缆4通过桩缆5固定在养殖海区;
坛紫菜在8月开始养殖,12月份养殖结束;
二)海带的养殖;在坛紫菜结束养殖的一个月前,酱海带出库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在坛紫菜养殖结束后,将养殖坛紫菜的网片6撤下,将海带培育后的苗夹到养殖绳制成养殖苗绳2,将养殖苗绳2彼此平行挂到绠缆4上,养殖海带在第二年5月开始采收,6月结束;在8月份再开始坛紫菜的养殖。
在海带养殖装置中,每一台海带养殖筏架是由二条绠缆的间距为4米,并张挂4米长的养殖苗绳组成,每条绠缆二端通过桩缆固定在适当的海区(图1)。主要组成单元有浮子1、养殖苗绳2、海带苗3、绠缆4、桩缆5;
需要转换为养殖坛紫菜时,浮子1、绠缆4、桩缆5保持不变,养殖苗 绳2和海带苗3在采收时,脱离该养殖设施。鉴于坛紫菜的标准网帘的宽度为1.8米,发明了双标准网帘并联的方式,利用吊绳7将二张紫菜的网片6并排放置,形成并联的方式;代替海带养殖装置养殖苗绳(2)、海带苗(3)。保持二条绠缆的间距4米,实现在养殖单位之间的对接(图2)。这样解决了4米宽海带养殖筏架与1.6—1.8米宽坛紫菜标准网之间的互相转换的问题,在横向上解决了海带与坛紫菜养殖的对接问题。
在上述海带养殖筏架中,桩缆之间的绠缆中,其长度一般在144米,按照间隔0.50米挂一条养殖苗绳,可以张挂289条。海带采收后,去掉了养殖苗绳,立即张挂18米长的坛紫菜网,每3米系上吊绳,与绠缆相接。使坛紫菜网平铺在水面上,在纵向上解决了海带与坛紫菜养殖的对接问题。
通过分段张挂的方式,部分海带吊绳可以直接用在坛紫菜养殖中,这样解决了海带养殖苗绳与坛紫菜养殖标准网之间的互相转换的问题。
牵涉到海区布局的问题。海带的养殖为单台的链状的结构,可以称为蜈蚣架式(图3),而坛紫菜采用的是网格状的结构,因此需要调整海带养殖的布局,在相邻的二台筏架设置时,形成联体的结构(图4),这样提高了海区的利用率,按照5台联体,相当于能够养殖9台,提高了80%的海域利用率。原先5台转换为坛紫菜养殖,原先能够养殖10亩坛紫菜,现在能够养殖18亩坛紫菜。
坛紫菜养殖从每年的8月下旬开始,45天采收第一次,以后,每间隔15-25天采收一次。而海带开始养殖的时间是在12月下旬开始,一般在5月开始采收,到次年的6月结束。其中11月底需要引进出库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达到10厘米长度时,将苗夹到养殖绳,得到养殖苗绳,挂到养殖筏架,养殖。海带采收时,留部分吊绳,用于坛紫菜网帘的张挂。从时间上,轮养比单养海带,时间利用率提高70%,轮养比单养坛紫菜,时间利用率则增加到1.5倍。

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185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16 CN 103918547 A (21)申请号 201410173958.0 (22)申请日 2014.04.26 A01G 33/00(2006.01) A01G 33/02(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大学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 818 号 (72)发明人 骆其君 杨锐 徐佳丽 陈海敏 严小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发明名称 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 装置 (57) 摘。

2、要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 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方法, 包括有 : 一 ) 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 : 二 ) 海带的养殖的步 骤, 本发明充分利用坛紫菜、 海带的高效养殖前近 一个月的育苗暂养的时间, 作为对接的缓冲期, 实 现相互配合, 坛紫菜采收完成结束前 15 天, 在仅 仅占 10的育苗筏架上, 开始培育海带苗, 达到 10-15cm, 进行夹苗, 逐步放置到养殖筏架上, 扩展 到全部的筏架。等到 6 月份, 海带完成养殖。这样 大致有 20-30 天的调整时间。坛紫菜的出苗一般 采用 5-10 层暂养, 20-30 天后, 能够见到幼苗, 逐 步放置到养殖筏。

3、架上, 扩展到全部的筏架。 这样也 有20-30天的调整时间。 通过确立缓冲期, 解决了 二者轮养在时间上可能的矛盾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18547 A CN 103918547 A 1/1 页 2 1. 一种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 一 ) 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 : 利用自由丝状体或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丝状体的培育, 产 生贝壳丝状体, 经过培育后, 使贝壳丝状体。

4、充分生长, 布满整个贝壳 ; 在贝壳丝状体培育四个月后, 添加磷肥使海水中的 P 的浓度达到 5-15ppm ; 且将 P/N 的 浓度比变为 1 : 5-10 ; 缩短光照时间到 8-10 小时, 减弱光照强度到 300-500Lx ; 保持培养一 个月使壳孢子成熟 ; 将成熟的贝壳丝状体放置在采苗容器中, 用流速为 3.5-5.0cm/s 的海水进行流水 刺激 ; 在流水刺激后, 将水温降低 2-4促进壳孢子放散, 其中海水的溶解氧的含量为 7-9ppm ; 且在海水中添加氯化钙 ; 在采苗容器中加入网片, 调节水流的流速为 1.2-3.0cm/S, 调节光照的强度从 500Lx 增 加到。

5、 5000-8000Lx, 2 小时后完成采苗 ; 将网片通过吊绳 (7) 挂在轮养装置的两条或多条绠 缆 (4) 上 ; 该绠缆 (4) 上安装有浮子 (1), 且绠缆 (4) 通过桩缆 (5) 固定在养殖海区 ; 坛紫菜在 8 月开始养殖, 12 月份养殖结束 ; 二 ) 海带的养殖 ; 在坛紫菜结束养殖的一个月前, 酱海带出库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 在 坛紫菜养殖结束后, 将养殖坛紫菜的网片 (6) 撤下, 将海带培育后的苗夹到养殖绳制成养 殖苗绳 (2), 将养殖苗绳 (2) 彼此平行挂到绠缆 (4) 上, 养殖海带在第二年 5 月开始采收, 6 月结束 ; 在 8 月份再开始坛紫菜的养。

6、殖。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 1) 中利用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 丝状体的培育, 是将带有坛紫菜果孢子囊的叶状体, 作为种菜, 阴干后制备果孢子液, 将该 果孢子液移植到贝壳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1)中利用自由丝状体来培育, 将 丝状体通过捣碎, 形成 0.15-0.35mm 长度的丝状体片段, 移植到贝壳中, 产生贝壳丝状体, 并进行培育。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 2) 中的磷肥为磷酸氢二钾。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 3) 中氯化钙的添加浓度为 。

7、0.2-0.5ppm。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绠缆 (4) 之间的距离为 4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18547 A 2 1/4 页 3 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海藻养殖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 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海带、 坛紫菜是我国二大主要养殖的经济海藻, 均作为人们生活必需的营养食品, 不仅蛋白质含量高, 而且膳食纤维、 维生素含量丰富, 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碘等矿物营养, 对预防心脏病、 癌症、 便秘、 降低胆固醇有良好的功能。 0003 由于海藻人。

8、工育苗养殖技术的提高与普及, 促进了坛紫菜、 海带养殖业的迅速发 展。坛紫菜自然分布在潮间带, 人工养殖也在潮间带进行, 采用半浮动筏式养殖、 插杆式养 殖。 随着诸如围垦和潮间带贝类养殖的发展, 潮间带可以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 发展浅海养 殖成为重要的方向, 浅海全浮流坛紫菜, 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而海带不能干露, 需要 在浅海养殖。 相应地, 在浅海与潮间带相比, 远离岸线, 需要船只进行运输, 投入大, 能耗大, 管理困难, 效益较低, 因此, 如何提高浅海养殖的效益, 成为发展的关键。 0004 坛紫菜作为暖温性的种类, 多分布在浙江与福建, 也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养殖海 藻。 坛紫。

9、菜养殖的时期选择在相对高温的阶段, 特别是幼苗需要高温, 而成菜的生长需要较 低的温度, 因此一般在每年的 9 月到 12 月进行养殖。海带作为冷水性的种类, 养殖的时期 选择在相对低温的阶段, 特别是幼苗需要低温, 而成菜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需要较高温度, 养殖的时期在每年的 12 月到次年 5-6 月。这样, 在浙江与福建海区, 开展轮养不存在着时 间上的严格重叠。但现在还没有实现浅海全浮流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装置与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与装置, 从而弥 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 本发明的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方法, 包括如下的步骤。

10、 : 0007 一 ) 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 : 利用自由丝状体或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丝状体的培 育, 产生贝壳丝状体, 经过培育后, 使贝壳丝状体充分生长, 布满整个贝壳 ; 0008 在贝壳丝状体培育四个月后, 添加磷肥使海水中的P的浓度达到5-15ppm ; 且将P/ N的浓度比变为1 : 5-10 ; 缩短光照时间到8-10小时, 减弱光照强度到300-500Lx ; 保持培养 一个月使壳孢子成熟 ; 0009 将成熟的贝壳丝状体放置在采苗容器中, 用流速为 3.5-5.0cm/s 的海水进行流 水刺激 ; 在流水刺激后, 将水温降低 2-4促进壳孢子放散, 其中海水的溶解氧的含量为 7-。

11、9ppm ; 且在海水中添加氯化钙 ; 0010 在采苗容器中加入网片, 调节水流的流速为 1.2-3.0cm/S, 调节光照的强度从 500Lx 增加到 5000-8000Lx, 2 小时后完成采苗 ; 将网片通过吊绳 7 挂在轮养装置的两条或 多条绠缆 4 上 ; 该绠缆 4 上安装有浮子 1, 且绠缆 4 通过桩缆 5 固定在养殖海区 ; 说 明 书 CN 103918547 A 3 2/4 页 4 0011 坛紫菜在 8 月开始养殖, 12 月份养殖结束 ; 0012 二 ) 海带的养殖 ; 在坛紫菜结束养殖的一个月前, 酱海带出库的幼苗经过海区培 苗, 在坛紫菜养殖结束后, 将养殖坛。

12、紫菜的网片 6 撤下, 将海带培育后的苗夹到养殖绳制成 养殖苗绳 2, 将养殖苗绳 2 彼此平行挂到绠缆 4 上, 养殖海带在第二年 5 月开始采收, 6 月结 束 ; 在 8 月份再开始坛紫菜的养殖。 0013 其中绠缆 4 之间的距离优选为 4m。 0014 本发明操作简单、 经济投入少, 能够产生良好的收益, 因此, 坛紫菜海带轮养这种 生产模式具有缓解海区负荷, 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 海带养殖时的轮养装置的结构图 ; 0016 图 2 : 紫菜养殖时的轮养装置的结构图 ; 0017 图 3 : 海带养殖时轮养装置的布局 ; 001。

13、8 图 4 : 改进后的海带养殖时轮养装置的布局 ; 0019 其中 : 1、 浮子 2、 养殖苗绳 3、 海带苗 4、 绠缆 5、 桩缆 6、 网片 7、 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充分利用坛紫菜、 海带的高效养殖前近一个月的育苗暂养的时间, 作为对 接的缓冲期, 实现相互配合, 坛紫菜采收完成结束前 15 天, 在仅仅占 10的育苗筏架上, 开 始培育海带苗, 达到 10-15cm, 进行夹苗, 逐步放置到养殖筏架上, 扩展到全部的筏架。等 到 6 月份, 海带完成养殖。这样大致有 20-30 天的调整时间。坛紫菜的出苗一般采用 5-10 层暂养, 20-30 天后, 能够见到。

14、幼苗, 逐步放置到养殖筏架上, 扩展到全部的筏架。这样也有 20-30 天的调整时间。通过确立缓冲期, 解决了二者轮养在时间上可能的矛盾问题。 002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坛紫菜与海带轮养的装置与方法, 并根据实际的情 况, 按照不同环境所采用的装置具有不同质量的组成要素, 如绠缆粗细、 浮子大小等, 确定 适宜的养殖设施后, 按照不同的装置, 采用相应的养殖技术, 并且结合适当的养殖、 管理方 法, 实现高效轮养管理。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 实施例 1 0024 一 ) 坛紫菜的采苗及养殖 : 利用自由丝状体或健康的种菜开展贝壳丝状体的培 。

15、育, 产生贝壳丝状体, 经过培育后, 使贝壳丝状体充分生长, 布满整个贝壳 ; 具体如下 : 0025 1) 促熟前的贝壳丝状体培育 0026 筛选健壮的、 并具有明显坛紫菜果孢子囊的叶状体, 作为种菜, 阴干, 制备果孢子 液, 将该果孢子液直接移植到贝壳 ; 0027 或是利用自由丝状体来培育, 将丝状体通过捣碎, 形成 0.15-0.35mm 长度的丝 状体片段, 移植到贝壳中, 产生贝壳丝状体, 并进行培育, 育苗海水 N、 P 的浓度分别为 0.34ppm、 0.013ppm, 温度的范围 15-28、 利用自然日照, 在顶窗和侧窗增加窗帘, 以遮光, 使贝壳丝状体表面的光照在 20。

16、00-3000Lx, 在四月初开始培育, 使贝壳丝状体充分生长, 布 满整个贝壳。 说 明 书 CN 103918547 A 4 3/4 页 5 0028 2) 贝壳丝状体的促熟 0029 贝壳丝状体培育近 3 个月后, 贝壳丝状体生长七月底, 需要改变营养盐的成分, 不 添加或添加少量的尿素, 减少水体中 N 的浓度。添加适量的磷酸氢二钾, 使水体中的 P 的 浓度达到 5-15ppm。增加了 P/N 的浓度比, 从原来的 5-10:1, 改变为 1 : 5-10。从下午 4-5 点到次日 8-9 点在育苗池表面用黑幕布遮光, 缩短光照时间到 8-10 小时, 减弱光照强度到 300-500。

17、Lx。通过这样大致一个月的培育, 可以至成熟或者接近成熟。此时, 壳孢子囊的长 度多达 9-12 个细胞, 出现双分细胞, 表明了壳孢子囊内的壳孢子初步成熟。 0030 按照上述的操作, 壳孢子囊内的壳孢子发育同步性更好, 壳孢子的放散基本上在 一天中出现。而已有的方法丝状体发育不同步, 一般需要 2 天, 有时需要 3-4 天。 0031 3) 壳孢子的放散 0032 育苗池中建立流水刺激方法, 将成熟的贝壳丝状体放置在原池, 或者将丝状体贝 壳集中放置在网袋中, 放置在育苗池中的中间。放入海水, 开动水泵, 引发水流, 流速为 3.5-5.0cm/S。打开门窗, 通风降温 ; 换成水流刺激。

18、 2-4 小时后, 开展降温措施, 育苗池中降 温方法可以是将冰块放置在密封的塑料袋中, 控制温度在比较降温前低 2-4, , 促进壳孢 子同步放散, 此时海水的溶解氧的含量为7-9ppm。 同时在水体中添加0.2-0.5ppm的氯化钙 进一步促进壳孢子的放散, 每枚贝壳的壳孢子的放散达到 60-140 万。而不添加氯化钙的每 枚贝壳的壳孢子的放散达到 40-80 万。 0033 4) 壳孢子采苗 0034 实现原池采壳孢子苗, 流速为 1.2-3.0cm/S, 光照刺激 : 调节光照的强度, 从 500Lx 增加到 5000-8000Lx。等壳孢子出现放散高峰, 按照壳孢子的数量, 放入待采。

19、苗的网帘, 2 小 时后, 完成了采苗。等移出苗网, 换入新海水, 检测苗网上的密度, 显微镜下观测, 每 1010 倍的视野, 达到 20-40 个孢子。 0035 在采苗容器中加入网片, 调节水流的流速为 1.2-3.0cm/S, 调节光照的强度从 500Lx 增加到 5000-8000Lx, 2 小时后完成采苗 ; 将网片通过吊绳 7 挂在轮养装置的两条或 多条绠缆 4 上 ; 该绠缆 4 上安装有浮子 1, 且绠缆 4 通过桩缆 5 固定在养殖海区 ; 0036 坛紫菜在 8 月开始养殖, 12 月份养殖结束 ; 0037 二 ) 海带的养殖 ; 在坛紫菜结束养殖的一个月前, 酱海带出。

20、库的幼苗经过海区培 苗, 在坛紫菜养殖结束后, 将养殖坛紫菜的网片 6 撤下, 将海带培育后的苗夹到养殖绳制成 养殖苗绳 2, 将养殖苗绳 2 彼此平行挂到绠缆 4 上, 养殖海带在第二年 5 月开始采收, 6 月结 束 ; 在 8 月份再开始坛紫菜的养殖。 0038 在海带养殖装置中, 每一台海带养殖筏架是由二条绠缆的间距为4米, 并张挂4米 长的养殖苗绳组成, 每条绠缆二端通过桩缆固定在适当的海区 ( 图 1)。主要组成单元有浮 子 1、 养殖苗绳 2、 海带苗 3、 绠缆 4、 桩缆 5 ; 0039 需要转换为养殖坛紫菜时, 浮子 1、 绠缆 4、 桩缆 5 保持不变, 养殖苗绳 2 。

21、和海带苗 3 在采收时, 脱离该养殖设施。鉴于坛紫菜的标准网帘的宽度为 1.8 米, 发明了双标准网帘 并联的方式, 利用吊绳 7 将二张紫菜的网片 6 并排放置, 形成并联的方式 ; 代替海带养殖装 置养殖苗绳 (2)、 海带苗 (3)。保持二条绠缆的间距 4 米, 实现在养殖单位之间的对接 ( 图 2)。这样解决了 4 米宽海带养殖筏架与 1.61.8 米宽坛紫菜标准网之间的互相转换的问 题, 在横向上解决了海带与坛紫菜养殖的对接问题。 说 明 书 CN 103918547 A 5 4/4 页 6 0040 在上述海带养殖筏架中, 桩缆之间的绠缆中, 其长度一般在 144 米, 按照间隔 。

22、0.50 米挂一条养殖苗绳, 可以张挂 289 条。海带采收后, 去掉了养殖苗绳, 立即张挂 18 米长的坛 紫菜网, 每 3 米系上吊绳, 与绠缆相接。使坛紫菜网平铺在水面上, 在纵向上解决了海带与 坛紫菜养殖的对接问题。 0041 通过分段张挂的方式, 部分海带吊绳可以直接用在坛紫菜养殖中, 这样解决了海 带养殖苗绳与坛紫菜养殖标准网之间的互相转换的问题。 0042 牵涉到海区布局的问题。海带的养殖为单台的链状的结构, 可以称为蜈蚣架式 ( 图 3), 而坛紫菜采用的是网格状的结构, 因此需要调整海带养殖的布局, 在相邻的二台筏 架设置时, 形成联体的结构(图4), 这样提高了海区的利用率。

23、, 按照5台联体, 相当于能够养 殖 9 台, 提高了 80的海域利用率。原先 5 台转换为坛紫菜养殖, 原先能够养殖 10 亩坛紫 菜, 现在能够养殖 18 亩坛紫菜。 0043 坛紫菜养殖从每年的 8 月下旬开始, 45 天采收第一次, 以后, 每间隔 15-25 天采收 一次。而海带开始养殖的时间是在 12 月下旬开始, 一般在 5 月开始采收, 到次年的 6 月结 束。其中 11 月底需要引进出库的幼苗, 经过海区培苗, 达到 10 厘米长度时, 将苗夹到养殖 绳, 得到养殖苗绳, 挂到养殖筏架, 养殖。 海带采收时, 留部分吊绳, 用于坛紫菜网帘的张挂。 从时间上, 轮养比单养海带, 时间利用率提高 70, 轮养比单养坛紫菜, 时间利用率则增加 到 1.5 倍。 说 明 书 CN 103918547 A 6 1/1 页 7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1854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