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部分慢性疾病预警系统和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和人体部分慢性疾病预防技术,特别是一种人体
部分慢性疾病预警系统和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随着经
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影响在逐步增大,危害到人类的日
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
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报道称,每年约有1700万人因慢性病的全球流行过早死亡。由于观念
的问题,慢性病防治工作长期以来处于在第三级预防上,即发病后进行治疗以
防止失能和早亡,仍然停留在零碎处置和事后救治上,其模式是重治轻防;其
结果是防治失衡。绝大部分慢性病病例是数量不多的已知和可预防的危险因素
造成的。
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针对此类问题的预警系统和方法,与之最相近的
技术目的在于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疾病进行预警,尤其是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
此技术通过采集人群的生理信息,将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通过远程服务器
的分析,发布相应预警信息。此技术的服务对象是公共卫生领域,对于个人没
有针对性。
由上所述,当下慢性病的预防与预警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提供一种可以
对部分慢性病进行预警的系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设计一种既能够采集准确的疾
病相关信息、提前进行疾病预警,又能对个人的慢性疾病预警具有针对性和有
效性的人体部分慢性疾病预警系统和预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体部分慢性疾病预警
系统,包括微型芯片装置、数据分析仪和用户物联网手机,所述的数据分析仪
通过无线网络与微型芯片装置和用户物联网手机连接;
所述的微型芯片包括多个传感器、一个无线信号传输设备、一个电力交换
系统和一个微型细胞计数器,所述的传感器上覆盖着一种酶类,根据酶活性的
增高或降低来预测相应疾病的发展趋势;
所述的无线信号传输设备与数据分析仪之间采用点对点信号传输方式,将
采集好的用户生理数据发送到数据分析仪;
所述的电力交换系统用来维持微型芯片正常工作时的耗能;
所述的微型细胞计数器用来计算出单位面积或浓度内细胞的数量;
所述的数据分析仪具有以下功能:
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所述的信号是用户的生理数据;
具有一个人体生理数据正常值数据库、一个疾病发病体征数据库和一
个疾病发病的紧急应对方法数据库;
将用户的生理数据进行整合,并分别与正常生理数据指标与相邻时间
段内的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将满足预警条件的生理数据发送至用户物联网手机;
发送至用户手机的信息包括满足预警条件的用户生理数据、特别突出
超出或低于正常数据指标的数据、此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发生的疾病以及相应紧
急应对的方法;
所述的用户物联网手机具有以下功能:
接收来自于数据分析仪的用户生理数据;
利用铃声及震动方式提醒用户。
一种人体部分慢性疾病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移植在用户身上的微型芯片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理数据;
B、将采集的用户生理数据发送到数据分析仪;数据分析仪比较当前生理数
据与正常生理数据指标或比较当前生理数据与相邻时间段的生理数据,将满足
预警条件的生理数据发送至用户物联网手机;
C、用户物联网手机接受到来自于数据分析仪的用户生理数据,将数据进一
步整合,并利用手机自带的铃声及震动对用户做出提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微型芯片装置对用户的生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发送至数
据分析仪对所述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的分析处理
结果,根据分析处理结果提前进行疾病的预警。此外,通过佩戴在用户身上的
微型芯片装置采集准确、详细的生理数据,能够保证后续分析处理结果的准确
性。用户在预警之后可以提前进行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2、由于本发明使用了通过移植在用户皮肤之下的微型芯片采集用户生理数
据的方法,实现了用户生理数据的实时更新。
3、由于本发明采取了数据分析仪无间断接收来自于微型芯片的用户生理数
据,并及时分析处理,一旦发现某些数据满足预警条件,即将信息发送到用户
物联网手机,保证了预警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4、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使用用户手机铃声及振动进行预警,使预警变得更加
方便,同时,用户手机端显示的预警信息在数据分析仪的分析处理后,更加简
洁明了。
5、由于本发明的数据收集装置采用了微型芯片,此装置体积小,质量轻,
而且仅移植于用户皮肤下(具体部位可根据用户意愿决定)从而使由微型芯片
带给用户的不舒适感降为最低,甚至没有感觉。
6、由于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式采用了点对点传输机制(微型芯片---数据分
析仪---用户手机),使得数据的传输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一性。
7、由于本发明的数据分析阶段采用了专门的数据分析仪,其中的3个大型
数据库和分析仪快速的运算对比功能确保了数据分析的快速与准确。
8、由于本发明的预警端是用户的手机,使得预警变得更加及时。(用户的
手机一般情况下是不离身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2张,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人体慢性疾病预警方法和系统,能够对人体部分慢性疾
病做出预警并提示用户。可以随时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
明:
步骤A:通过移植在用户身上的微型芯片装置采集用户的生理数据。
为了提前对某种疾病进行预警,需要通过一微型芯片装置采集用户的相关
生理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微型芯片可以佩戴在人体的腕部、臂部、颈部、
腰部或者腿部等人体部位,以便于数据的采集。
该微型芯片为一连体式集成装置。当然,也可以为分立式,一部分也可以
采用电极等方式置于人体上采集相关数据,另一部分可以放置在桌子上或其他
地方,以离开人体,用于存储所采集的数据或者发送所采集的数据。分置的方
式可以提高检测精度,但是由于无法直接佩戴,移动性和便利性较差。
所述微型芯片采集的生理数据可以包括:血糖、血脂、血流变、红细胞、
血红蛋白、白细胞等,各种酶的活性中的一项或多项数据组合。
例如,其中一个传感器表面覆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是体
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酶。此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
心肌、骨骼肌、胰腺和肺中为最多。这些组织中的LDH的活力比血清中高得多。
所以当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即释放血而使其他血液中的活力升高。测定此酶
常用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其正常参考值为速率法
(LDH-L法):100~240U/L,速率法(LDH-L法):100~240U/L。根据其酶
活性的变化,可以预知以下疾病的发生: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后9~20h开始上升,36~60h达到高峰,持续6~10
天恢复正常(比AST、CK持续时间长),因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期的辅助
诊断指标。
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
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中LDH往往也升高。
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等,LDH升高。
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等。
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胸、腹水中乳酸脱氢酶活力往往升高。
由于测定LD的特异性较差,目前临床上多用于心肌梗塞、肿瘤、肝病等的
诊断。
又如,传感器上覆盖葡萄糖氧化酶,用来测定血糖的浓度变化: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
男:Glu<50mg/dl(<2.78mmol/L),女:Glu<45mg/dl(<2.5mmol/L)(饥饿72小
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
高血糖的诊断标准为:
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7.8mmol/L。
空腹血糖正常值:
对于血糖的检测,正常指标定为空腹血浆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
时小于7.8mmol/L。糖尿病指标的预警条件定为空腹血浆血糖大于7.0mmol/L
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若采集到该用户的空腹血浆血糖
9.8mmol/L,符合糖尿病指标的预警条件,将该血糖值发送至用户物联网手机。
用户还可以设置采集周期,即在数据分析仪上人为地设置定期的采集从几
秒到几个小时的采集周期,由用户端根据设定的采集周期进行特征生理数据的
采集、监测和上传。
步骤B:将采集的用户生理数据发送到数据分析仪;数据分析仪比较当前生
理数据与正常生理数据指标或比较当前生理数据与相邻时间段的生理数据,将
满足预警条件的生理数据发送至用户物联网手机。
还可以在数据分析仪上设置电子血压计,用以检测血压数据。该用户端装
置的佩戴可以采用臂式、腕式或者手指式,对于臂式装置,则直接测得人体体
表大血管的血压,对于腕式和手指式装置,测量人体末端小血管的血压,然后
再通过换算,得出大血管的血压。
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将当前采集的生理数据与相邻时间段的生理数据进
行比较。例如,正常人的脉搏为60~100次/分,一些用户的脉搏次数偏少或
脉搏次数偏多,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前一段时间监测
的脉搏数据进行比较,设定前后时间段,脉搏变化不能超过15次/分。假设该
用户当前的脉搏为70次/分,如果对比近半年的脉搏记录,其测定值在70次/
分左右变化不大,则判断该用户的脉搏保持正常,如果近半年的脉搏记录在85
次/分左右,而近三个星期内脉搏突然下降为70次/分左右,则判断满足预警
条件,需要将其脉搏数据发送至远程预警服务器。
进一步,对生理数据的比较判断在数据分析仪执行,所述数据分析仪通过
微型芯片采集用户的生理数据,通过存储组件存储正常的生理数据指标、以及
当前相邻时间段的生理数据,例如只存储近三个月内的生理数据,其相邻时间
段根据不同的生理数据具有不同的设置。所述数据分析仪通过比较组件对当前
生理数据与正常生理数据指标或当前生理数据与相邻时间段的生理数据进行比
较,判断是否满足预警条件。通过通讯组件将满足预警条件的生理数据上传至
用户物联网手机
根据接收到的生理数据,数据分析仪对所述生理数据进一步分析,从而为
疾病的预警提供相关的数据参考。后将满足预警条件的用户生理数据发送至用
户物联网手机。
步骤C:用户物联网手机接受到来自于数据分析仪的用户生理数据,将数据
进一步整合,并利用手机自带的铃声及震动对用户做出提醒。
用户手机接收到来自于数据分析仪的用户异常生理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归
纳整合,将发病几率最大的疾病名称及相应紧急应对措施提取出来,形成一个
完整的预警报告,同时对用户做出预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
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照即可。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疾病预警的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
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
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
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