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13025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8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08642.1

申请日:

2011.12.09

公开号:

CN102518462A

公开日:

2012.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08

主分类号:

E21F1/08

申请人: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郑晋丽; 阎正才; 瞿立; 张文斌

地址: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通风消防类,尤其是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方法为:在所述排热小室相邻于候车站台区的一侧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连接有一控制阀,当站台发生火灾时,关闭所述排热风管与排热小室之间的控制阀,开启所述排烟口的控制阀利用所述排热风机系统进行排烟。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设置的排烟口或排烟管对屏蔽门内的站台区域辅助排烟,使站台形成原车站排风管均匀排烟与排热风机集中排烟相接合的联合排烟方式,既满足站台常规的排烟要求,又满足楼梯口1.5m/s的风速要求,对车站规模影响不大,又可将烟气局限在车站候车区范围内,不增加烟气的扩散范围以及开启屏蔽门可能引发的二次灾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 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排热风管和排热 小室及其排热风机系统, 所述排热风管和所述排热小室通过控制阀连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排烟方法为 : 在所述排热小室的一侧开设有排烟口, 所述排烟口连接有一控制阀, 当站台发 生火灾排烟时, 关闭所述排热风管与排热小室之间的控制阀, 开启所述排烟口的控制阀利 用所述排热风机系统进行排烟。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排烟口位于排热小室在候车站台区的一侧, 并且设置若干所述排烟口均匀分布在侧表 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排烟口通过一排烟管连通候车站台区。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控制阀可以为风阀。

说明书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通风消防类, 尤其是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台发性火灾时, 除了保持正常的 60m3/min.m2 的排烟要 求, 还需要保持站台与站厅的楼梯口部有 1.5m/s 的向下风速, 这样站台排烟量由常规的 3 4 3 4 3 4 3 8×104m /h ~10 m /h 增加到 20×10 m /h~30×10 m /h。
     一种处理方法是, 选用对应的排烟风机, 通过站台排烟管排烟, 这样排烟管的断面 积很大, 需要车站整个站台的高度加大, 增加车站的造价。 第二种做法是打开车站屏蔽门或 屏蔽门的开可启闭的风口, 利用设在区间的事故风机或排热风机开启, 间接将站台候车区 的烟气引至车站区间排走, 这样人为加大了烟气扩散范围, 开启屏蔽门增加了二次灾害的 风险。 第三种方法是将楼梯口设成类同于封闭楼梯间的方式, 减少排烟量, 这种方式使站台 的建筑空间感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 铁站台排烟方法, 在既定的车站规模内, 巧妙地通过本专利方法使排热风机直接对站台候 车区区域排烟, 大大增加车站候车区的排烟量, 又不需开启屏蔽门, 避免了二次灾害的可能 性、 又阻止了烟气向区间扩散。
     本发明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 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排热风管和排热小 室及其排热风机系统, 所述排热风管和所述排热小室通过控制阀连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 烟方法为 : 在所述排热小室相邻于候车站台区的一侧开设有排烟口, 所述排烟口连接有一 控制阀, 当站台发生火灾时, 关闭所述排热风管与排热小室之间的控制阀, 开启所述排烟口 的控制阀利用所述排热风机系统进行排烟。
     所述的排烟口位于排热小室在候车站台区的一侧, 并且设置若干所述排烟口均匀 分布在侧表面上。
     所述的排烟口通过一排烟管连通候车站台区。
     所述的控制阀可以为风阀。
     本发明的优点是 : 通过设置的排烟口或排烟管对屏蔽门内的站台区域辅助排烟, 使站台形成原车站排风管均匀排烟与排热风机集中排烟相接合的联合排烟方式, 既满足站 台常规的排烟要求, 又满足楼梯口 1.5m/s 的风速要求, 对车站规模影响不大, 又可将烟气 局限在车站候车区范围内, 不增加烟气的扩散范围以及开启屏蔽门可能引发的二次灾害。附图说明
     图 1 是实施例一静压小室墙上直接开口方式示意图 ; 图 2 是实施例二排热小室接管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便 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 如图 1 ~ 2 所示, 图中标记分别为 : 轨道 1、 排热风管 2、 站台候车区 3、 排热风管 4、 轨道 5、 集中排烟口 6、 排热小室 7、 风阀 8、 风阀 9、 排烟管 10、 风阀 11、 屏蔽门 12、 屏蔽门 13、 集中 排烟口 14。
     实施例一 : 如图 1 所示, 轨道 1 和轨道 5 为上下行地铁的轨道, 位于站台候车区 3 的两侧。屏蔽门 12、 13 位于站台候车区 3 的两侧。站台候车区 3 靠近轨道的上方分别设有 排热风管 2 和排热风管 4, 两根排热风管分别连通位于站台候车区一侧的排热小室 7 及其排 热风机系统。排热风管 2、 4 与排热小室 7 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风阀 8、 9, 用以控制排风热管 2、 4 的工作状态。排热小室 7 在临近候车站台区的一侧面上开有集中排烟口 6, 即集中排烟 口 6 的开口通向站台候车区 3。
     实施例二 : 如图 2 所示, 集中排烟口 6 上连通一排烟管 10, 排烟管 10 与排热小室 7 的连接处设有风阀 11, 风阀 11 控制排烟管 10、 集中排风口 14 的工作状态。
     上述实施例是在既有车站排热风机系统上引出一路支管设在排热风机邻近站端 的屏蔽门端门处, 或在排热小室 7 与站台候车区毗邻的墙面上设置集中排烟口 6, 利用风阀 启闭进行工况转换。 当正常工况下, 排热小室 7 用于排热的功能, 此时风阀 8、 9 打开, 利用排热小室 7 及其排热风机和排热风管 2 和 4 分别工作, 进行轨道区域内的排热风工作。 此时风阀 11、 集 中排烟口 6 关闭, 排烟管 10 或者集中排烟口 14 闲置。
     当站台发生火灾, 需要排除烟气时, 关闭风阀 8、 9, 打开风阀 11(见实施例二中) 或 4 3 集中排烟口 6(见实施例一中) , 利用排热小室 7 及其排热风机 (总风量约 30×10 m /h) 通过 设置的集中排烟口 6 或排烟管 10、 集中排风口 14 对屏蔽门内的站台区域辅助排烟, 此时的 排热小室 7 关闭了其排热的功能, 临时起到辅助排烟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的实现, 使得原有设施不改变的前提下, 增加了原设施的抗险排烟能 力, 使站台区域发生火灾, 需要迅速排烟时, 可迅速形成原车站排风管均匀排烟与排热风机 集中排烟相接合的联合排烟方式, 既满足站台常规的排烟要求, 又满足楼梯口 1.5m/s 的风 速要求, 对车站规模影响不大, 又可将烟气局限在车站候车区范围内, 不增加烟气的扩散范 围以及开启屏蔽门可能引发的二次灾害。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18462A43申请公布日20120627CN102518462ACN102518462A21申请号201110408642122申请日20111209E21F1/08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地址200235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999号72发明人郑晋丽阎正才瞿立张文斌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4代理人徐小蓉54发明名称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通风消防类,尤其是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方法为在所述排热小室相邻于候车站台区的一侧开设有排烟口,所述。

2、排烟口连接有一控制阀,当站台发生火灾时,关闭所述排热风管与排热小室之间的控制阀,开启所述排烟口的控制阀利用所述排热风机系统进行排烟。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设置的排烟口或排烟管对屏蔽门内的站台区域辅助排烟,使站台形成原车站排风管均匀排烟与排热风机集中排烟相接合的联合排烟方式,既满足站台常规的排烟要求,又满足楼梯口15M/S的风速要求,对车站规模影响不大,又可将烟气局限在车站候车区范围内,不增加烟气的扩散范围以及开启屏蔽门可能引发的二次灾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

3、站台排烟方法,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排热风管和排热小室及其排热风机系统,所述排热风管和所述排热小室通过控制阀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方法为在所述排热小室的一侧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连接有一控制阀,当站台发生火灾排烟时,关闭所述排热风管与排热小室之间的控制阀,开启所述排烟口的控制阀利用所述排热风机系统进行排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烟口位于排热小室在候车站台区的一侧,并且设置若干所述排烟口均匀分布在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烟口通过一排烟管连通候车站台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4、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可以为风阀。权利要求书CN102518462A1/2页3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通风消防类,尤其是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背景技术0003地下轨道交通车站的站台发性火灾时,除了保持正常的60M3/MINM2的排烟要求,还需要保持站台与站厅的楼梯口部有15M/S的向下风速,这样站台排烟量由常规的8104M3/H104M3/H增加到20104M3/H30104M3/H。0004一种处理方法是,选用对应的排烟风机,通过站台排烟管排烟,这样排烟管的断面积很大,需要车站整个站台的。

5、高度加大,增加车站的造价。第二种做法是打开车站屏蔽门或屏蔽门的开可启闭的风口,利用设在区间的事故风机或排热风机开启,间接将站台候车区的烟气引至车站区间排走,这样人为加大了烟气扩散范围,开启屏蔽门增加了二次灾害的风险。第三种方法是将楼梯口设成类同于封闭楼梯间的方式,减少排烟量,这种方式使站台的建筑空间感不良。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在既定的车站规模内,巧妙地通过本专利方法使排热风机直接对站台候车区区域排烟,大大增加车站候车区的排烟量,又不需开启屏蔽门,避免了二次灾害的可能性、又阻止了烟气向区间扩散。0006本发明的实现由。

6、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屏蔽门系统兼用的地铁站台排烟方法,包括沿轨道方向布置的排热风管和排热小室及其排热风机系统,所述排热风管和所述排热小室通过控制阀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方法为在所述排热小室相邻于候车站台区的一侧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连接有一控制阀,当站台发生火灾时,关闭所述排热风管与排热小室之间的控制阀,开启所述排烟口的控制阀利用所述排热风机系统进行排烟。0007所述的排烟口位于排热小室在候车站台区的一侧,并且设置若干所述排烟口均匀分布在侧表面上。0008所述的排烟口通过一排烟管连通候车站台区。0009所述的控制阀可以为风阀。0010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设置的排烟口或排烟管对屏蔽门内的站台区。

7、域辅助排烟,使站台形成原车站排风管均匀排烟与排热风机集中排烟相接合的联合排烟方式,既满足站台常规的排烟要求,又满足楼梯口15M/S的风速要求,对车站规模影响不大,又可将烟气局限在车站候车区范围内,不增加烟气的扩散范围以及开启屏蔽门可能引发的二次灾害。说明书CN102518462A2/2页4附图说明0011图1是实施例一静压小室墙上直接开口方式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排热小室接管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2所示,图中标记分别为轨道1、排热风管2、站台候车区3、排热风管4、轨道5、集中排烟口6、排。

8、热小室7、风阀8、风阀9、排烟管10、风阀11、屏蔽门12、屏蔽门13、集中排烟口14。0013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轨道1和轨道5为上下行地铁的轨道,位于站台候车区3的两侧。屏蔽门12、13位于站台候车区3的两侧。站台候车区3靠近轨道的上方分别设有排热风管2和排热风管4,两根排热风管分别连通位于站台候车区一侧的排热小室7及其排热风机系统。排热风管2、4与排热小室7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风阀8、9,用以控制排风热管2、4的工作状态。排热小室7在临近候车站台区的一侧面上开有集中排烟口6,即集中排烟口6的开口通向站台候车区3。0014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集中排烟口6上连通一排烟管10,排烟管10与排热小室。

9、7的连接处设有风阀11,风阀11控制排烟管10、集中排风口14的工作状态。0015上述实施例是在既有车站排热风机系统上引出一路支管设在排热风机邻近站端的屏蔽门端门处,或在排热小室7与站台候车区毗邻的墙面上设置集中排烟口6,利用风阀启闭进行工况转换。0016当正常工况下,排热小室7用于排热的功能,此时风阀8、9打开,利用排热小室7及其排热风机和排热风管2和4分别工作,进行轨道区域内的排热风工作。此时风阀11、集中排烟口6关闭,排烟管10或者集中排烟口14闲置。0017当站台发生火灾,需要排除烟气时,关闭风阀8、9,打开风阀11(见实施例二中)或集中排烟口6(见实施例一中),利用排热小室7及其排热。

10、风机(总风量约30104M3/H)通过设置的集中排烟口6或排烟管10、集中排风口14对屏蔽门内的站台区域辅助排烟,此时的排热小室7关闭了其排热的功能,临时起到辅助排烟的作用。0018上述实施例的实现,使得原有设施不改变的前提下,增加了原设施的抗险排烟能力,使站台区域发生火灾,需要迅速排烟时,可迅速形成原车站排风管均匀排烟与排热风机集中排烟相接合的联合排烟方式,既满足站台常规的排烟要求,又满足楼梯口15M/S的风速要求,对车站规模影响不大,又可将烟气局限在车站候车区范围内,不增加烟气的扩散范围以及开启屏蔽门可能引发的二次灾害。说明书CN102518462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518462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184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