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12198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27908.0

申请日:

2012.06.04

公开号:

CN103917297A

公开日:

2014.07.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3C 3/00申请日:20120604|||公开

IPC分类号:

B03C3/00; F24F3/16

主分类号:

B03C3/00

申请人:

罗瑞真; 陈耀伟

发明人:

罗瑞真; 陈耀伟; 陈耀明

地址: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科学园科技大道西5号企业广场5楼542室

优先权:

2011.06.07 HK 11105631.1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何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了一个壳体,至少一个入风口;于所述壳体里至少一个出风口;于所述壳体里,位于所述入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当气流于所述壳体里从所述入风口的上游流至所述出风口的下游时,流经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所述气流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其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气流里的的微粒状污染物被集结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其中一个电压极组件。由于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风阻低,所以可以同时配合力矩的较低吹风或抽风机马达,结果,整个空气净化装置运作时产生较低的噪音,高压静电集尘装置亦可以以较低的电压运作,亦能达至本来的集尘净化效果,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系统的设计更灵活,体积更轻巧,高压静电集尘装把灰尘去除。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包含了:
一个壳体;
至少一个入风口;于所述壳体里至少一个出风口;
于所述壳体里,位于所述入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静电集尘装置;当气流于所述壳体里从所述入风口的上游流至所述出风口的下游时,流经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所述气流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其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气流里的的微粒状污染物流经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时被集结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其中一个电压极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包括了至少一个正电压及至少一个负电压的两个电压极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气流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包括了:
(a)相对原有气流向前流动的路径,至少一次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x轴-y轴坐标(横面)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b)相对以上所述的x轴-y轴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后的流动路径,至少一次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或y轴-z轴坐标(纵度或高度)的方向改变。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的高度位置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为低。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是由所述的中一个电压极组件的排列方向及方位所导向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集尘装置以外的其他过滤装置,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用作净化或过滤微粒状污染物及气体状污染物,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设置于所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上游、下游、或与其并联排列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还包括了以下其中任何一个设备:一个风机、抽风机或可以循环转动的设备,所述设备使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空气净化的装置连接至另外一台含抽风机或吹风机的另一个环境装置;所述装置入风口或装置出风口的部份或全部连接至该另一个环境装置的入风口或出风口。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还带有一个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所述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是一个平面或是一个设有波浪纹的凹凸面,作增加集尘的总面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利用一个接合组件把至少两个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接合成一个三维正电压极组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接合组件是金属或导电性材料。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是带有以下的特征的组件:
(a)至少一支或多支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针或针状导电性材料;
(b)至少一条或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线或线状导电性材料;
(c)至少一个条或多个由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线状金属线结集成的金属网或网状导电性材料;
(d)同时带有以上二项或多项特征的组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设于负电压极组件的下游位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与负电压极组件平行排列。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多个正电压极组件置与的多个负电压极组件平行交织排列,成一重或多重“三文治”式结构。

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入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及角度,必须跟出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相距大于30o。

1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还可以以下的组件代替:
(a)中性电压极组件;
(b)相对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较低负电压的组件。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是有关一种可以智能净化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分两个形态组成,微粒状污染物及气体状污染物。微粒状污染物就是含有明显体积的污染物,包括了灰尘、细菌、霉菌。它们由由多种不同的物质或成份结合而成;气体状污染物就是含简单化学元素组成的污染物,气体状污染物且十分细小,只有埃米至纳米的大小。
其中,要处理微粒类型的污染物,传统的有用过滤纸,甚至是高效能过滤纸(HEPA Filter)过滤带污染物的空气,也有利用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或有放出负离子使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微粒得以带负电荷,再使其于较中性或正电荷的地方结集的方法。
一般高效能过滤纸的除尘效能较利用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的为高,但由于损耗量很高,且并不能循环再用;再加上其风阻较高,需要使用很大力矩的吹风机马达,所消耗的能源也较大,甚不环保。
一般的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或集尘装置的风阻虽然较低,要达较高除尘效能,往往要调高电压,虽然电压高、电流低,调高电压还是较耗能的,过往,已有多个专利披露了提高效能的高压电子线路特别设计。提高电压或缩减正负电压组件的距离可以加强除尘效能,但亦容易产生臭氧,对人体有害。除此以外,于空气净化机的设计上,使用较高电压的静电集尘装置的安全要求比较严谨,减低了空气净化机设计的自由度,使产品设计者难以设计体积细小的空气净化机。
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820120906.7)显示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高压静电发生单元利用多个静电腔体和贯穿该静电腔体的放电针以提高除尘的效能,该专利披露的是一个只可使气流单向向前流动的一维方向,要提高除尘的效能,便要使用长长的静电腔体。 此设计对用者的清理上造成不便,因为当长的圆形静电腔体的内腔积满灰尘时,很难清洁。也减低了空气净化机的设计的自由度。
法国专利FR2623424(A1)公开了于电离装置的下游位置,放置金属集尘器,所述的金属集尘器的方向与风流向成直角,这样可以把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行平面方向的改变,提高了除尘的效能,虽然如此,多个孤型的金属集尘器亦大幅增加了生产时的工序及成本,也造成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820120906.7)的清理上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存在于传统的空气净化方法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创新和新的方法和设备,以用于分离净化空气和/或流体里的微粒状污染物。所述方法和设备是特别合适的和适用于空气净化系统和装置里。本发明的系统和装置,其具特别的特征有:(1)于整个装置里运作时,作过滤、消除、沉淀及减少微粒污染物时,产生较低的风阻的特性,(2)通过本发明,利用高电压组件及其电路作静电沉淀的方法,沉淀消除微粒污染物,相对比较使用传统的静电除尘器作去除相同颗粒尺寸大小的微粒污染物时,所述高电压组件的功率值和所消耗的电能值,为较传统的低,并能达到相同或甚至更好的效能,(3)使通过静电沉淀方法作去除空气的微粒污染物,相对操作传统的静电除尘器,以去除颗粒尺寸大小的微粒污染物,能以较低的空气流速进行,并能于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把污染物的水平降低。由于以上的特征,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还可以同时配合力矩的较低吹风或抽风机马达,达至减低噪声,提高效能的目的。由于使用以较低电压,亦能达至本来的集尘净化效果,产品的安全要求及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要求亦相对较容易达到,因此,产品的设计可以更灵活,体积更轻巧。本发明亦解决了传统上高压静电集尘器用者难以清理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包含了一个壳体;至少一个入风口;至少一个出风口;至少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包括了至少一个正电压及至少一个负电压的两个电压极组件,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还置设于所述入风口及出风口之间。当气流从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的上游流至下游时,流经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其中,当所述气流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其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所述的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包括了:
首先,相对原有气流向前流动的路径,至少一次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x轴-y轴坐标(横面)的平面式方向改变;及
然后,相对以上所述的x轴-y轴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后的流动路径,至少一次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或y轴-z轴坐标(纵度或高度)的方向改变。
气流里的微粒状污染物流经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时被集结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其中一个电压极组件。
微粒状污染物经过负电压极组件时,会被电离化并被使带负电荷,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经过正电压极组件时,会被吸引至正电压极组件,并被吸附及结集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上。
若正电压极组件被排列成一条长长的通道时,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经过正电压极组件时,就会跟据其重量及电荷比例(mass-charge ratio)以抛物线的路径(如图1示),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若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经过了长长的正电压极组件通道时还未被吸附,则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致:
(a)正电压极组件通道太短;
(b)气流速度太快,连带含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速度也太快;
(c)正电压极组件及负电压极组件的电压不够高,使微粒状污染物未带有足够的负电荷及或正电压极组件未有足够的引力使吸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
(d)气流里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太重;向前移动的动量太大,正电压极组件未有足够的引力使其改变移动方向;
针对以上的原因,可以利用以下的方针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效果:
(1)加长正电压极组件通道;
(2)减低气流速度;
(3)提升正电压极组件及负电压极组件的电压相差。
由于(3)提升正电压极组件及负电压极组件的电压相差会引起更严峻的产品设计要求,以配合安全规定,所以本发明不就此方向作详细研究。相反,本发明主要针对(1)及(2)所述,改善及加强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净化及集尘效果。
本发明所述气流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其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除间接加长正电压极组件通道外,更带出以下的效果:
(1)每次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还可以减低气流速度,亦同时直接地消耗及减低气流里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三维速度及三维动能。所述的三维速度,包括了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速度,三维自转速度,三维旋转速度等。所述的三维动能,包括了由三维速度引起的多个方向的动力能量。能由于气流里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动能被减低了,所述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图1显示了所述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三维自转及三维旋转的方向。
(2)第一次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时(即所述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x轴-y轴坐标(横面)的平面式方向改变),撞向障碍物后,部份或全部撞向障碍物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平移的速度会减慢,并产生旋转或自转,产生旋转及或自转速度。所述障碍物包括(a)向前移动但速度已减慢、但却未能被吸附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或(b)因撞向转方向的正电压极组件而反弹的气流或所产生的湍流及紊流等。使更多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平移的速减慢,使其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
(3)通过惯性定律,带有惰性的微粒状污染物,不需要外部的非平衡力,总是随气流是向前移动的。当形状弯曲的带正电压极组件(或正电压极组件不是一个平面时,或者带正电压极组件是一个三维物体)被用时,并当气流路径的方向被所述弯曲形状和结构强制改变,该带负电荷的微粒撞向并被吸附于导向气流改变方向的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上
(4)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的高度位置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为高。每次气流进行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y轴-z轴(纵度或高度)坐标的方向改变还会消耗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位能,加强集尘的效果。
为免造成气流短路,即避免已净化的空气容易再次被抽进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所述入风口及出风口最好还要附合以下条件:如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及其出风口邻接时,相对原有进入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及角度,必须跟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相距大于30°。
所述的有待净化的空气、或气流,包含了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PM2.5、燃易点香烟时引起的烟尘、及去除空气中的细菌量的其中一样或多样的微粒状污染物。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是由所述的一个电压极组件的排列方向及方位所导向而成。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以外的其他过滤装置,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用作净化或过滤微粒状污染物及气体状污染物。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设置于所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上游、下游、或与其并联排列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位置。
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包括了:
(a)可以隔除体积较大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置过滤网;
(b)含活性碳、光催化材料或分子筛、沸石材料的颗粒状材料、或以任何比例混有以上一类或多类颗粒状混合物,所述的颗粒状材料,以任何的透风容器盛载的除气体状污染物滤芯;
(c)黏附含活性碳、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材料,所述材料是透风材料,并可在过滤时除气体状污染物;
(d)黏附含活性碳、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一类或多类的的蜂窝状材料的除气体状污染物滤芯;
(e)高效能过滤纸(HEPA Filter);
(f)紫外光杀菌过滤层。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还包括了使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或及方法,所述的设备可以是一个风机或可以循环转动的设备;所述的使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方法可以是连接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至另外一台含抽风机或吹风机的另一个环境装置;所述连接方法是所述的装置入风口或装置出风口的部份或全部连接至该另一个环境装置的入风口或出风口。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机,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抽风机,所述的抽风机设置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下游位置。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送风机,
所述的送抽风机设置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上游位置。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是一个带有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所述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是一个平面或是一个设有波浪纹的凹凸面,以加大集尘面的面积,并连接至正电压极。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是一个带有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时,至少一个接合组件(如U型接合组件)被利用并把多个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接合成一个三维正电压极组件,以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利用金属制或导电的接合组件比的非导电或胶制的接合组件更为理想。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是带有以下的特征的组件:
(a)至少一支或多支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针或针状导电性材料;
(b)至少一条或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线或线状导电性材料;
(c)至少一个条或多个由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线状金属线结集成的金属网或网状导电性材料;
(d)同时带有以上二项或多项特征的组件。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设于负电压极组件的下游位置。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与负电压极组件平行排列,所述的平行排列方向跟气流流动方向相同。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多个正电压极组件与的多个负电压极组件平行交织排列,并成一重或多重“三文治”式结构。由于气流是通过平行排列的正电压极组件排列而成的平行通道(即气流是通过一条 度平均的正电压通道),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不会产生如旋流器(cyclone)所发出的高频的硝子式噪声。
以上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还可以以下的组件代替:
(a)中性电压极组件;
(b)相对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较负电压极组件;较低负电压、中性或带正电荷的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当作任何装置于空气净化装置里高压静电集尘单元用,这样,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入风口相等于高压静电集尘单元的入风口,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出风口相等于高压静电集尘单元的出风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所述的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时抛物线路径,三维自转及三维旋转的方向。
图2显示了本专利申请,装置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里的其中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一个结构图;
图3显示了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压极组件的外观图;
图4显示了如高压静电集尘装的入风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邻接时,方向及角度方向相距大于30°的条件。
图5显示(1)经过本发明所述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及(2)只有一次气流方向改变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效果比较。
附图详解
图1显示了所述的微粒状污染物101随气流401向前移进时,经过负电压极组件时,被电离化并被使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会经过正电压极组件300的长通道,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会跟据其重量及电荷比例(mass-charge ratio)以抛物线的路径201,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300的表面。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的除了本身的前进移动方向(即平移方向)202,还包括了旋转移动方向203、x-y轴自转移动方向204a、z-y轴自转移动方向204b或x-z轴自转移动方向204c。所述气流401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气流401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减低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向前202,旋转203、x-y轴自转204a、z-y轴自转204b或x-z轴自转方向的速度,从而减低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的动量,使其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300的表面。
另外,第一次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时(即所述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x轴- y轴坐标(横面)的平面式方向改变),部份或全部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撞向障碍物,所述的障碍物包括向前移动速度已减慢,但却未能被吸附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或因撞向转方向的正电压极组件而反弹的气流或所产生的湍流及紊流等;部份或全部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的平移的速度(translational velocity)202会因而转化为旋转速度(angular velocity)203及204a,204b,204c。因此,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于正电压组件的通道里向前移动速度202被减慢,使其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组件的表面。另外再一次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时(即所述的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或y轴-z轴坐标(纵度或高度)的方向改变),更使那些已以某方向进行旋转203或自转204a,204b,204c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会慢下来,转向以另外一个方向进行旋转,使其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
图2显示了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里的其中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里的结构图。在此实施例里,四块如300形状的金属片正或导电性材料 成一个立体,次序为300A–300B–300C–300D,每层相距15mm,第一层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300A及第三层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300C的末端由转向U型接合组件310连接。第二层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300B及第四层金属片300D的始端由另一转向U型接合组件320连接。每层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还可以夹着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负电压极组件跟上层及下层的正电压极组件的距离是相同并且是平均平行交织排列的,正负电压极组件的距离平均以防此引起地区性高电压近距离短路或出现跳火现象。所述的负电压极组件,包含了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线状导电性材料(然而在其它的实施例里,网状或针状导电性材料用作负电压极组件)。于此实施例里,正负电压可以调节,电压相差的可调范围为2KVolt至6K volt。气流流向如下:
(1)未经净化的气流401从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被抽进第一层金属面300A及第二层金属面300B的夹层里,气流401里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被吸附于相对正电压极并经过相对正电压极的的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的表面。于这个夹层里,原有气流向前流动的路径,进行了第一次的x轴-y轴(横轴)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402;
(2)于连接第一层300A及第三层300C正电压极组件里的的转向U型接合组件310里,气流的方向第二次被改变403,所改变的方向为:进行了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y轴-z轴(纵度或高度)坐标的方向改变403。
(3)于第二层300B及第三层300C正电压极组件夹层里,亦进行了第二次x轴-y轴(横 轴)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404;
(4)于连接第二层300B及第四层300D正电压极组件里的的转向U型接合组件320里,气流方向第四次被改变,所改变的方向跟第二次相同,都是进行了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y轴-z轴(纵度或高度)坐标的方向改变405;
(5)于第三层300C及第四层300D正电压极组件夹层里,亦进行了第三次x轴-y轴(横轴)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406;
(6)最后,已净化的气流直往407在立体正电压极组件的出口304并被排出。如利用金属制或导电性材料制的U型接合组件,所述的集尘效果更为理想。
于本实施例里,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304高,如相反起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304高低倒转,即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304低,每次气流进行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y轴-z轴(纵度或高度)坐标的方向改变还会消耗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位能,集尘的效果更理想。
图3显示了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300的其中一款外观图;所述正电压极组件连接至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所述正电压压极组件是一个带波浪纹301的凹凸面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以加大集尘面的面积。波浪纹的方向跟气流流动路径200的方向相同。波浪纹301的方向是还可以被改变,以配合正电压极组件的外观型状。
图4显示了如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的入风口303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的出风口304邻接时,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304的气流流动路径407的方向及角度,必须跟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的气流流动路径401的方向及角度相距大于30o以防造成气流短路901,即避免已净化的空气容易再次被抽进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并防碍周遭环境的有待净化的空气被抽进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
图5显示经过本发明所述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及未有经过方向改变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2的效果比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2是没有安装U型接合组件的,因此,气流只经过一次的方向改变。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及502的集尘面积是相同的,但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比502有更长的正电压通道予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 物经过。两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放置于两个同一个结构的空气净化机里进行比较,空气净化机里的气流速度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电压被调至相同大小,然后分别被放于两个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约为500μg/m3的1m x2m x4m箱子里,含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的空气净化机里可于5分钟后把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水平下降至25μg/m3,含高压静电集尘装置为502的空气净化机里于5分钟后把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水平下降至160μg/m3。可见本发明所述至少两次气流流动改变的有效降低信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水平,把升洁净空气率(clean air delivery rate)。相同实验于去除除花粉、去除可吸入悬浮粒子PM2.5、去除燃易点香烟时引起的烟尘、及去除空气中的细菌量测试亦达相同或接近的效果。
本专利申请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专利申请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专利申请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专利申请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申请的范围。因此,本专利申请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172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9 CN 103917297 A (21)申请号 201280027908.0 (22)申请日 2012.06.04 11105631.1 2011.06.07 HK B03C 3/00(2006.01) F24F 3/16(2006.01) (71)申请人 罗瑞真 地址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科学园科技大道西 5 号企业广场 5 楼 542 室 申请人 陈耀伟 (72)发明人 罗瑞真 陈耀伟 陈耀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何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空气。

2、净化装置及方法 (57) 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包括了一个壳体, 至少一 个入风口 ; 于所述壳体里至少一个出风口 ; 于所 述壳体里, 位于所述入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设 置至少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 当气流于所述壳 体里从所述入风口的上游流至所述出风口的下游 时, 流经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 所述气流于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 其流动路径的 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 ; 气流里的的微粒状污染物 被集结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其中一个电压 极组件。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风阻低, 所以可 以同时配合力矩的较低吹风或抽风机马达, 结果, 整个空气净化装置运作时产生较低的噪音, 高。

3、压 静电集尘装置亦可以以较低的电压运作, 亦能达 至本来的集尘净化效果,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系 统的设计更灵活, 体积更轻巧, 高压静电集尘装把 灰尘去除。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12.09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CN2012/076442 2012.06.04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67716 EN 2012.12.1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1。

4、0)申请公布号 CN 103917297 A CN 103917297 A 1/2 页 2 1. 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包含了 : 一个壳体 ; 至少一个入风口 ; 于所述壳体里至少一个出风口 ; 于所述壳体里, 位于所述入风口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设置至少一个静电集尘装置 ; 当 气流于所述壳体里从所述入风口的上游流至所述出风口的下游时, 流经所述的高压静电集 尘装置 ; 所述气流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 其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 ; 气流里的的微粒状污染物流经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时被集结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其 中一个电压极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所述的静电。

5、集尘装置包括了至少一个正电压及至少一 个负电压的两个电压极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所述气流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包括了 : (a) 相对原有气流向前流动的路径, 至少一次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 x 轴 -y 轴坐 标 ( 横面 ) 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 (b) 相对以上所述的 x 轴 -y 轴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后的流动路径, 至少一次上下方 向的 x 轴 -z 轴及或 y 轴 -z 轴坐标 ( 纵度或高度 ) 的方向改变。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的高度位置 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为低。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6、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 变, 是由所述的中一个电压极组件的排列方向及方位所导向而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静电集尘装置以外的其他 过滤装置, 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用作净化或过滤微粒状污染物及气体状污染物, 所述的其 他过滤装置设置于所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上游、 下游、 或与其并联排列的其中一个或多个 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以下其中任何一个设备 : 一个风 机、 抽风机或可以循环转动的设备, 所述设备使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空气净化的。

7、装置连接至另外一台含抽 风机或吹风机的另一个环境装置 ; 所述装置入风口或装置出风口的部份或全部连接至该另 一个环境装置的入风口或出风口。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还带 有一个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 ; 所述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是一个平面或是一个 设有波浪纹的凹凸面, 作增加集尘的总面积。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利用一个接合组件把至少两个二维面积 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接合成一个三维正电压极组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接合组件是金属或导电性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

8、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是 带有以下的特征的组件 : (a) 至少一支或多支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针或针状导电性材料 ; (b) 至少一条或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线或线状导电性材料 ; (c) 至少一个条或多个由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线状金属线结集成的金属网或网状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17297 A 2 2/2 页 3 电性材料 ; (d) 同时带有以上二项或多项特征的组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 设于负电压极组件的下游位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静。

9、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 与负电压极组件平行排列。 1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多个正电压极组件 置与的多个负电压极组件平行交织排列, 成一重或多重 “三文治” 式结构。 1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入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及角 度, 必须跟出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相距大于 30o。 1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还可 以以下的组件代替 : (a) 中性电压极组件 ; (b) 相对所述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 较低负电压的组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172。

10、97 A 3 1/7 页 4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利是有关一种可以智能净化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分两个形态组成, 微粒状污染物及气体状污染物。微粒状 污染物就是含有明显体积的污染物, 包括了灰尘、 细菌、 霉菌。它们由由多种不同的物质或 成份结合而成 ; 气体状污染物就是含简单化学元素组成的污染物, 气体状污染物且十分细 小, 只有埃米至纳米的大小。 0003 其中, 要处理微粒类型的污染物, 传统的有用过滤纸, 甚至是高效能过滤纸 (HEPA Filter) 过滤带污染物的空气, 也有利用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 或有放出负离子使。

11、悬浮在 空气中的灰尘微粒得以带负电荷, 再使其于较中性或正电荷的地方结集的方法。 0004 一般高效能过滤纸的除尘效能较利用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的为高, 但由于损耗 量很高, 且并不能循环再用 ; 再加上其风阻较高, 需要使用很大力矩的吹风机马达, 所消耗 的能源也较大, 甚不环保。 0005 一般的高电压产生的静电除尘或集尘装置的风阻虽然较低, 要达较高除尘效能, 往往要调高电压, 虽然电压高、 电流低, 调高电压还是较耗能的, 过往, 已有多个专利披露了 提高效能的高压电子线路特别设计。 提高电压或缩减正负电压组件的距离可以加强除尘效 能, 但亦容易产生臭氧, 对人体有害。 除此以外, 于。

12、空气净化机的设计上, 使用较高电压的静 电集尘装置的安全要求比较严谨, 减低了空气净化机设计的自由度, 使产品设计者难以设 计体积细小的空气净化机。 0006 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820120906.7)显示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高压静 电发生单元利用多个静电腔体和贯穿该静电腔体的放电针以提高除尘的效能, 该专利披露 的是一个只可使气流单向向前流动的一维方向, 要提高除尘的效能, 便要使用长长的静电 腔体。 此设计对用者的清理上造成不便, 因为当长的圆形静电腔体的内腔积满灰尘时, 很难 清洁。也减低了空气净化机的设计的自由度。 0007 法国专利 FR2623424(A1) 公开了于。

13、电离装置的下游位置, 放置金属集尘器, 所述 的金属集尘器的方向与风流向成直角, 这样可以把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行平面方向的改变, 提高了除尘的效能, 虽然如此, 多个孤型的金属集尘器亦大幅增加了生产时的工序及成本, 也造成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 ( 专利号 ZL200820120906.7) 的清理上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8 为了解决存在于传统的空气净化方法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创新和新的方法和设 备, 以用于分离净化空气和 / 或流体里的微粒状污染物。所述方法和设备是特别合适的和 适用于空气净化系统和装置里。本发明的系统和装置, 其具特别的特征有 :(1) 于整个装置 里运作时, 作过滤、 消。

14、除、 沉淀及减少微粒污染物时, 产生较低的风阻的特性,(2) 通过本发 明, 利用高电压组件及其电路作静电沉淀的方法, 沉淀消除微粒污染物, 相对比较使用传统 说 明 书 CN 103917297 A 4 2/7 页 5 的静电除尘器作去除相同颗粒尺寸大小的微粒污染物时, 所述高电压组件的功率值和所消 耗的电能值, 为较传统的低, 并能达到相同或甚至更好的效能, (3) 使通过静电沉淀方法作 去除空气的微粒污染物, 相对操作传统的静电除尘器, 以去除颗粒尺寸大小的微粒污染物, 能以较低的空气流速进行, 并能于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把污染物的水平降低。由于以上的 特征, 所述空气净化系统还可以同时配。

15、合力矩的较低吹风或抽风机马达, 达至减低噪声, 提 高效能的目的。 由于使用以较低电压, 亦能达至本来的集尘净化效果, 产品的安全要求及爬 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要求亦相对较容易达到, 因此, 产品的设计可以更灵活, 体积 更轻巧。本发明亦解决了传统上高压静电集尘器用者难以清理的问题。 0009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一个空气净化的装置, 包含了一个壳体 ; 至少一个入风口 ; 至少一个出风口 ; 至少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0010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包括了至少一个正电压及至少一个负电压的两个电压 极组件,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还置设于所述入风口及出风口之间。

16、。当气流从所述的空 气净化的装置的上游流至下游时, 流经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0011 其中, 当所述气流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 其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 次被改变, 所述的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包括了 : 0012 首先, 相对原有气流向前流动的路径, 至少一次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 x 轴 -y 轴坐标 ( 横面 ) 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 及 0013 然后, 相对以上所述的 x 轴 -y 轴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后的流动路径, 至少一次 上下方向的 x 轴 -z 轴及或 y 轴 -z 轴坐标 ( 纵度或高度 ) 的方向改变。 0014 气流里的微粒状污染物流经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时被。

17、集结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 置的其中一个电压极组件。 0015 微粒状污染物经过负电压极组件时, 会被电离化并被使带负电荷, 带负电荷的微 粒状污染物经过正电压极组件时, 会被吸引至正电压极组件, 并被吸附及结集于正电压极 组件的表面上。 0016 若正电压极组件被排列成一条长长的通道时, 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经过正电 压极组件时, 就会跟据其重量及电荷比例 (mass-charge ratio) 以抛物线的路径 ( 如图 1 示), 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 若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经过了长长的正电压极组 件通道时还未被吸附, 则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致 : 0017 (a) 正电压极组件通道。

18、太短 ; 0018 (b) 气流速度太快, 连带含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速度也太快 ; 0019 (c) 正电压极组件及负电压极组件的电压不够高, 使微粒状污染物未带有足够的 负电荷及或正电压极组件未有足够的引力使吸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 ; 0020 (d) 气流里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太重 ; 向前移动的动量太大, 正电压极组件未 有足够的引力使其改变移动方向 ; 0021 针对以上的原因, 可以利用以下的方针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 效果 : 0022 (1) 加长正电压极组件通道 ; 0023 (2) 减低气流速度 ; 0024 (3) 提升正电压极组件及负电压极组件。

19、的电压相差。 说 明 书 CN 103917297 A 5 3/7 页 6 0025 由于 (3) 提升正电压极组件及负电压极组件的电压相差会引起更严峻的产品设 计要求, 以配合安全规定, 所以本发明不就此方向作详细研究。相反, 本发明主要针对 (1) 及 (2) 所述, 改善及加强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净化及集尘效果。 0026 本发明所述气流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流动时, 其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 被改变, 除间接加长正电压极组件通道外, 更带出以下的效果 : 0027 (1) 每次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还可以减低气流速度, 亦同时直接地消耗及减 低气流里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三维速度及三。

20、维动能。所述的三维速度, 包括了带负 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速度, 三维自转速度, 三维旋转速度等。所述的三维动能, 包括 了由三维速度引起的多个方向的动力能量。 能由于气流里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动能 被减低了, 所述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图 1 显示 了所述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 三维自转及三维旋转的方向。 0028 (2) 第一次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时 (即所述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 x 轴 -y 轴坐标 ( 横面 ) 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 撞向障碍物后, 部份或全部撞向障碍物的带负电 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平移的速度会减慢, 并产生旋转。

21、或自转, 产生旋转及或自转速度。 所述 障碍物包括 (a) 向前移动但速度已减慢、 但却未能被吸附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 或 (b) 因撞向转方向的正电压极组件而反弹的气流或所产生的湍流及紊流等。使更多带负电 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平移的速减慢, 使其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 0029 (3) 通过惯性定律, 带有惰性的微粒状污染物, 不需要外部的非平衡力, 总是随气 流是向前移动的。 当形状弯曲的带正电压极组件 (或正电压极组件不是一个平面时, 或者带 正电压极组件是一个三维物体) 被用时, 并当气流路径的方向被所述弯曲形状和结构强制 改变, 该带负电荷的微粒撞向并被吸附于导向气流。

22、改变方向的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上 0030 (4)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的高度位置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 为高。每次气流进行上下方向的 x 轴 -z 轴及 y 轴 -z 轴 ( 纵度或高度 ) 坐标的方向改变还 会消耗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位能, 加强集尘的效果。 0031 为免造成气流短路, 即避免已净化的空气容易再次被抽进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 风口, 所述入风口及出风口最好还要附合以下条件 : 如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及其出 风口邻接时, 相对原有进入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及角度, 必 须跟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相距大于 30。 。

23、0032 所述的有待净化的空气、 或气流, 包含了可吸入悬浮粒子 PM10、 PM2.5、 燃易点香烟 时引起的烟尘、 及去除空气中的细菌量的其中一样或多样的微粒状污染物。 0033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 是由所述 的一个电压极组件的排列方向及方位所导向而成。 0034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以外的其他过滤装 置, 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用作净化或过滤微粒状污染物及气体状污染物。所述的其他过滤 装置设置于所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上游、 下游、 或与其并联排列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位置。 0035 所述的其他过滤装置包括了 : 003。

24、6 (a) 可以隔除体积较大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置过滤网 ; 0037 (b) 含活性碳、 光催化材料或分子筛、 沸石材料的颗粒状材料、 或以任何比例混有 以上一类或多类颗粒状混合物, 所述的颗粒状材料, 以任何的透风容器盛载的除气体状污 说 明 书 CN 103917297 A 6 4/7 页 7 染物滤芯 ; 0038 (c) 黏附含活性碳、 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 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材料, 所述材料 是透风材料, 并可在过滤时除气体状污染物 ; 0039 (d) 黏附含活性碳、 光催化或分子筛沸石、 或以混有任何比例以的一类或多类的的 蜂窝状材料的除气体状污染物滤芯 ; 0040 (e) 。

25、高效能过滤纸 (HEPA Filter) ; 0041 (f) 紫外光杀菌过滤层。 0042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了使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设备或及方法, 所述 的设备可以是一个风机或可以循环转动的设备 ; 所述的使气流从上游流至下游的方法可以 是连接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至另外一台含抽风机或吹风机的另一个环境装置 ; 所述连接方 法是所述的装置入风口或装置出风口的部份或全部连接至该另一个环境装置的入风口或 出风口。 0043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机, 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抽风机, 所述的抽风机设置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下游位置。所述的风机还可以是一个送风 机, 0。

26、044 所述的送抽风机设置于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上游位置。 0045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是一个带有二 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 ; 所述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是一个平面或是一个设有波浪 纹的凹凸面, 以加大集尘面的面积, 并连接至正电压极。 0046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是一个带有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时, 至少一 个接合组件 ( 如 U 型接合组件 ) 被利用并把多个二维面积的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接合成一 个三维正电压极组件, 以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利用金属制或导电的接合组件比的非导电 或胶制的接合组件更为理想。 0047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

27、置,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是带有以下的 特征的组件 : 0048 (a) 至少一支或多支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针或针状导电性材料 ; 0049 (b) 至少一条或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金属线或线状导电性材料 ; 0050 (c) 至少一个条或多个由多条连接至负电压极的线状金属线结集成的金属网或网 状导电性材料 ; 0051 (d) 同时带有以上二项或多项特征的组件。 0052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设于负电压 极组件的下游位置。 0053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置与负电压极 组件平行排列, 所述的平行排列。

28、方向跟气流流动方向相同。 0054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多个正电压极组件与的多个负 电压极组件平行交织排列, 并成一重或多重 “三文治” 式结构。由于气流是通过平行排列的 正电压极组件排列而成的平行通道 ( 即气流是通过一条 度平均的正电压通道 ), 所述的 空气净化的装置不会产生如旋流器 (cyclone) 所发出的高频的硝子式噪声。 0055 以上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 所述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还可以以下 说 明 书 CN 103917297 A 7 5/7 页 8 的组件代替 : 0056 (a) 中性电压极组件 ; 0057 (b) 相对所述高压静电。

29、集尘装置的较负电压极组件 ; 较低负电压、 中性或带正电 荷的组件。 0058 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还可以当作任何装置于空气净化装置里高压静电集 尘单元用, 这样, 所述的空气净化的装置入风口相等于高压静电集尘单元的入风口, 所述的 空气净化的装置出风口相等于高压静电集尘单元的出风口。 附图说明 0059 图 1 显示了所述的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的前进时抛物线路径, 三维自转及三维 旋转的方向。 0060 图 2 显示了本专利申请, 装置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里的其中一个高压静电集尘 装置的一个结构图 ; 0061 图 3 显示了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压极组件的外观图 ; 0062 图。

30、 4 显示了如高压静电集尘装的入风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邻接时, 方向 及角度方向相距大于 30的条件。 0063 图 5 显示 (1) 经过本发明所述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及 (2) 只有一次气流方向改变 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效果比较。 0064 附图详解 0065 图 1 显示了所述的微粒状污染物 101 随气流 401 向前移进时, 经过负电压极组件 时, 被电离化并被使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 102, 会经过正电压极组件 300 的长通道, 带 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会跟据其重量及电荷比例(mass-charge ratio)以抛物线的路 径201, 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300的表。

31、面。 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102的除了本身的前 进移动方向 (即平移方向) 202, 还包括了旋转移动方向 203、 x-y 轴自转移动方向 204a、 z-y 轴自转移动方向 204b 或 x-z 轴自转移动方向 204c。所述气流 401 于所述的高压静电集尘 装置流动时, 气流 401 流动路径的方向至少两次被改变, 减低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向 前 202, 旋转 203、 x-y 轴自转 204a、 z-y 轴自转 204b 或 x-z 轴自转方向的速度, 从而减低带 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 102 的动量, 使其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 300 的表面。 0066 另外, 第一次气。

32、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时 (即所述的左右方向或及前后方向的 x 轴 -y 轴坐标 ( 横面 ) 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 部份或全部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 102 撞向 障碍物, 所述的障碍物包括向前移动速度已减慢, 但却未能被吸附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 染物 102, 或因撞向转方向的正电压极组件而反弹的气流或所产生的湍流及紊流等 ; 部份 或全部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 102 的平移的速度 (translational velocity)202 会因 而转化为旋转速度 (angular velocity)203 及 204a,204b,204c。因此, 带负电荷的微粒 状污染物于正电压组件的通道。

33、里向前移动速度 202 被减慢, 使其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组 件的表面。另外再一次的气流流动路径的方向改变时 ( 即所述的上下方向的 x 轴 -z 轴及 或 y 轴 -z 轴坐标 ( 纵度或高度 ) 的方向改变 ), 更使那些已以某方向进行旋转 203 或自转 204a,204b,204c 的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会慢下来, 转向以另外一个方向进行旋转, 使 其更容易被吸附于正电压极组件的表面。 说 明 书 CN 103917297 A 8 6/7 页 9 0067 图 2 显示了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里的其中一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一个 实施例里的结构图。在此实施例里, 四块如 300 形状。

34、的金属片正或导电性材料 成一个立 体, 次序为 300A300B300C300D, 每层相距 15mm, 第一层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 300A 及 第三层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 300C 的末端由转向 U 型接合组件 310 连接。第二层金属片或 导电性材料 300 及第四层金属片 300 的始端由另一转向 U 型接合组件 320 连接。每层 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还可以夹着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负电压极组件, 负电压极组件跟上层 及下层的正电压极组件的距离是相同并且是平均平行交织排列的, 正负电压极组件的距离 平均以防此引起地区性高电压近距离短路或出现跳火现象。所述的负电压极组件, 包含了 多条连接至负电。

35、压极的线状导电性材料(然而在其它的实施例里,网状或针状导电性材料 用作负电压极组件)。 于此实施例里, 正负电压可以调节, 电压相差的可调范围为2KVolt至 6K volt。气流流向如下 : 0068 (1)未经净化的气流401从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 被抽进第一层金属面 300A及第二层金属面300B的夹层里, 气流401里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物被吸附于相对正 电压极并经过相对正电压极的的金属片或导电性材料的表面。于这个夹层里, 原有气流向 前流动的路径, 进行了第一次的 x 轴 -y 轴 ( 横轴 ) 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402 ; 0069 (2)于连接第一层300A及第三。

36、层300C正电压极组件里的的转向U型接合组件310 里, 气流的方向第二次被改变403, 所改变的方向为:进行了上下方向的x轴-z轴及y轴-z 轴 ( 纵度或高度 ) 坐标的方向改变 403。 0070 (3) 于第二层 300B 及第三层 300C 正电压极组件夹层里, 亦进行了第二次 x 轴 -y 轴 ( 横轴 ) 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404 ; 0071 (4)于连接第二层300B及第四层300D正电压极组件里的的转向U型接合组件320 里, 气流方向第四次被改变, 所改变的方向跟第二次相同, 都是进行了上下方向的x轴-z轴 及 y 轴 -z 轴 ( 纵度或高度 ) 坐标的方向改变 4。

37、05 ; 0072 (5) 于第三层 300C 及第四层 300D 正电压极组件夹层里, 亦进行了第三次 x 轴 -y 轴 ( 横轴 ) 坐标的平面式方向改变 406 ; 0073 (6)最后, 已净化的气流直往407在立体正电压极组件的出口304并被排出。 如利 用金属制或导电性材料制的 U 型接合组件, 所述的集尘效果更为理想。 0074 于本实施例里, 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 303 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 304高, 如相反起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304高低 倒转, 即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303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304低, 每次气流。

38、进 行上下方向的 x 轴 -z 轴及 y 轴 -z 轴 ( 纵度或高度 ) 坐标的方向改变还会消耗带负电荷的 微粒状污染物的位能, 集尘的效果更理想。 0075 图 3 显示了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极组件 300 的其中一款外观图 ; 所述正电 压极组件连接至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正电压。所述正电压压极组件是一个带波浪纹 301 的 凹凸面金属面或导电性材料, 以加大集尘面的面积。波浪纹的方向跟气流流动路径 200 的 方向相同。波浪纹 301 的方向是还可以被改变, 以配合正电压极组件的外观型状。 0076 图 4 显示了如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501 的入风口 303 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501。

39、 的出 风口 304 邻接时, 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出风口 304 的气流流动路径 407 的方向及角度, 必须 跟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 303 的气流流动路径 401 的方向及角度相距大于 30o 以防造 说 明 书 CN 103917297 A 9 7/7 页 10 成气流短路 901, 即避免已净化的空气容易再次被抽进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 并防碍 周遭环境的有待净化的空气被抽进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入风口 0077 图5显示经过本发明所述至少两次的方向改变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及未有经 过方向改变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502 的效果比较。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502 是没有安装 U 型 。

40、接合组件的, 因此, 气流只经过一次的方向改变。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501 及 502 的集尘面积 是相同的, 但高压静电集尘装置 501 比 502 有更长的正电压通道予带负电荷的微粒状污染 物经过。两个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放置于两个同一个结构的空气净化机里进行比较, 空气净 化机里的气流速度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电压被调至相同大小, 然后分别被放于两个可吸入 悬浮粒子PM10约为500g/m3的1m x2m x4m箱子里, 含高压静电集尘装置501的空气净化 机里可于5分钟后把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水平下降至25g/m3,含高压静电集尘装置为 502 的空气净化机里于 5 分钟后把可吸入悬浮粒子 。

41、PM10 的水平下降至 160g/m3。可见本 发明所述至少两次气流流动改变的有效降低信可吸入悬浮粒子 PM10 的水平, 把升洁净空 气率 (clean air delivery rate)。相同实验于去除除花粉、 去除可吸入悬浮粒子 PM2.5、 去除燃易点香烟时引起的烟尘、 及去除空气中的细菌量测试亦达相同或接近的效果。 0078 本专利申请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 在不脱离本专利申请范围的情况 下, 还可以对本专利申请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 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 可以 对本专利申请做各种修改, 而不脱离本专利申请的范围。 因此, 本专利申请不局限于所公开 的具体实施例, 而应当包括落入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917297 A 10 1/4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17297 A 11 2/4 页 12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17297 A 12 3/4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17297 A 13 4/4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17297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用液体或用风力摇床或风力跳汰机分离固体物料;从固体物料或流体中分离固体物料的磁或静电分离;高压电场分离〔5〕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