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239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23997 A (21)申请号 201410101692.9 (22)申请日 2014.03.18 G06F 19/00(2011.01) (71)申请人 青岛大学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 308 号 (72)发明人 蒋静 张继稳 殷宪振 门霞 潘振宽 宋明玉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代理人 张世功 (54) 发明名称 一种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 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
2、分析评价方法, 先通过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设置项目路径并创建新项目 ; 再通过试验数据读入模块将保存在 Excel 文件单 元格中的试验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内存中, 试验数 据导入后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对试验数 据进行计算, 然后试验数据写入模块将混合物物 质组释放过程的计算结果以 Excel 文件的方式存 放到项目路径中, 最后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 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通过 FusionCharts 图 表工具, 将混合物物质组的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 形成的折线图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 其使用的系 统结构简单, 组成原理可靠, 分析与评价速度快, 数据准确, 应用操作灵便, 可视性好, 使。
3、用环境友 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23997 A CN 103823997 A 1/2 页 2 1. 一种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分析评价系统实现, 其 具体分析评价的步骤为 : (1) 、 设置项目路径并创建新项目 : 通过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其执行步骤如下 : 新建项目路径, 判定该项目路径是否已存在, 若已存在则进入, 否则返回重新建立项目路 径 ; 在项目路径下创建文件目。
4、录后进入 ; 新建项目, 判定项目是否已存在, 若已存在 则进入, 否则返回 ; 若是新建项目, 保存项目信息, 输入时间轴数据, 标准谱数据和样 本数据三个试验参数, 三个试验参数不能为空, 否则提示再次输入 ; 参数设置完毕, 完成 项目路径的设置和新项目的创建 ; (2) 、 导入试验数据 : 通过试验数据读入模块将保存在 Excel 文件单元格中的试验数据 导入到计算机内存中, 执行步骤为 : 先判定是否是最后一行, 若不是则进入 ; 若是则将 数据全部读入内存, 导入试验数据结束 ; 若不是最后一行, 则读入该行后, 确定该单元格 的列数并判断是否为空行, 若不是空行, 则进入, 否。
5、则返回 ; 读取一个单元格, 判定是 否为数字或文本, 并进行相应转换, 转换结束进入, 重复步骤 - , 直到最后一个单元 格 ; 读入完毕, 完成试验数据的导入 ; (3) 、 计算释放度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 依次校验时间 轴、 标准谱和样本数据后分别计算并输出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样本的释放度、 累计释 放度、 平均释放度 ; (4) 、 输出计算结果 :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将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计算结果以 Excel 文件的方式存放到项目路径中, 执行步骤为 : 判定输出的文件名是否已存在, 若是则打开 已存在的文件, 进入, 否则创建一个新文件并打。
6、开文件后进入 ; 判定是否是文件的最 后一行, 若不是则进入, 若是则试验数据输出结束 ; 写入一行的单元格中, 进入 ; 判定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的单元格是否已写入, 若是则试验数据输出结束 ; 若不是则重复 执行 - ; (5) 、 显示可视化计算结果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通过现 有的FusionCharts图表工具, 将L个样本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形成的折线图显示在计算机 屏幕上, 执行步骤为 : 先判定计算结果文件是否已存在, 若存在, 则删除旧文件并创建新 文件后进入 ; 若不是旧文件, 则直接进入 ; 添加文件内容, 进入 ; 计算机屏幕显 示各种计算分析评。
7、价结果的可视化折线图 ; 完成分析评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涉及的 分析评价系统的硬件组成主体结构由试验数据读入模块、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以及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 模块电信息连通组合构成 ;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管理项目存放路径, 存放项目信息和项目输 入输出文件, 实现项目信息类管理、 项目信息初始化和项目信息显示操作, 项目信息类管理 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 根据项目特性抽象出项目信息类, 项目信息类的属性包括项目存放 路径、 项目名称、 样本数目、 取样时间点数、 混。
8、合物物质组组分数、 释放介质体积和取样体 积, 项目信息初始化是通过新建项目功能, 设置包括项目名称、 样本数目、 取样时间点数、 混 合物物质组组分数、 释放介质体积和取样体积的项目信息, 将设置的项目信息保存到可扩 展标记语言 XML 文件中, 并记录项目创建时间, XML 使用统一方法描述, 数据交换独立于应 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 ; 项目信息显示是利用树形控件, 在树上添加项目信息、 输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23997 A 2 2/2 页 3 信息和输出信息节点, 点击不同的节点, 显示不同的内容, 点击项目信息显示项目名称、 创 建时间和各种试验条件 ; 点击输。
9、入信息展示时间轴、 标准谱和样本数据 ; 点击输出信息展 示样本释放度和显示结果 ; 试验数据读入模块采用 Excel 方式存储试验数据, 将 Excel 中 的试验数据读取到计算机内存中, 读入的试验数据包括根据设定的取样时间点数 N 从时间 轴文件中读取相应个数的时间轴数据, 根据混合物物质组的组分数 M 从标准谱文件中读取 相应个数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以及根据设定的样本数目 L 和取样时间点数 N 分别从 L 个样 本文件中读取 N 个试验样本数据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实现混合物多组分的指标 量化评价功能, 先根据释放介质中测量和计算的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再计算混合物 物质。
10、组的释放度以及混合物物质组的释放度, 计算混合物物质组浓度时采用现有的 Kalman 滤波法, 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紫外标准谱的顺序作为波长, 混合物物质组浓度标准谱作为 标准谱, 计算获得各释放度测定点的混合物中该组分的浓度, 用以评价混合物物质组释放 度 ;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将计算结果从计算机内存中输出到 Excel 文件中保存, 以备查阅时 使用, 写入的试验数据包括 L 个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累计释放量、 释放度、 平均释放 度和平均释放度的折线图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通过现有的 FusionCharts 图表工具实现, 将 L 个样本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
11、形成的折线图显示在计算机 屏幕上, 并将可视化结果保存成文件, 存放在项目存放路径中, 以备查阅。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 其特征在于涉及的 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的计算方法为 : 选择常规的 Kalman 滤波法, Kalman 滤波法为适 于计算机上实现的递推算法, 用如下两个数学模型描述 : 状态模型 : Zi=IiZi-1+i; 量测模型 : Ci=kiZi+vi; 其中, Zi为 i 各测量点组分的浓度, i为测定点组分的过程噪声, Ci为 i 个测定点组 分响应值, i为测定点组分的量测噪声 ; 设 i和 i都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
12、分别用 一个服从 (0,1) 高斯白噪声分布的随机数函数实现, 且 i和 i互不相关, Ii为测定点的 系统状态转移矩阵, k i为 Ci和 Zi的比值, 在混合物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中, ki的含义为 各组分释放度, 设混合物物质组标准谱由 m 个组分组成, m 取值范围是根据释放实验过程中 测出的混合物物质组所含的组份数量确定 ; 按照混合物物质组浓度计算原理, 将混合物物 质组标准谱视为状态模型中的各测量点组分的浓度 Z i的集合, 即 : |Z1 Z2 Z3Zm-1 Zm| 将混合物物质组样本谱视为量测模型中各测定点组分响应值 Ci的集合, 即 : |C1 C2 C3 Cm-1 Cm|。
13、 根据 Kalman 状态递推公式 : Ci,i=Ci,i-1+Bi 其中, Bi为每个估算点增益矩阵和预报残差的乘积, 那么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G=Cm,m。其 中, G 为所求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值, Cm,m是求解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值 G 的递归计算表达式 的最终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23997 A 3 1/6 页 4 一种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使用计算机分析评价系统实现对制药 传统剂型与释药系统多组分物质组释放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工艺, 特别是一种混合物物 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
14、: 0002 目前, 药物制剂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具有单一或少数成分的化学药缓 控释制剂 ; 另一种是复方多组分、 多环节、 多靶向的以中成药复方制剂为代表的药物缓控释 制剂, 近年来, 在药物制剂的相关研究领域, 多数方法还是参照传统的单一或少数指标成分 的缓控释制剂的化学药研究模式, 而这种方法不适合处理具有多组分和多药效功能的复方 药物制剂, 通常复方药物制剂外形多以药片丸剂为主, 一般固体剂型均具有释放特征, 有利 于机体吸收, 我国对这类药片丸剂的释放度还没有做出直接的标准, 2005年出版的 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 中列出的230多种丸剂均无制定释放度质量标准, 而复方制剂。
15、药物质组的浓 度和释放度指标能够体现该药物被机体吸收的难易程度, 因此对中药复方制剂的多组分物 质组的释放度的分析评价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点方向。 0003 药物物质组是指特定的药物或药物复方制剂里物质的集合, 例如中药复方丹参片 物质组, 是指复方丹参片所含的多种药效物质能够被有机体吸收的物质集合, 而单味药材 丹参中所含的物质是丹参物质组, 显然这两种药物物质组的物质组成、 结构以及功能是不 相同的, 与化学药相比, 复方药物制剂是由多味药效植物组成, 其物质基础相对复杂, 中药 复方制剂物质组浓度测定的实验数据非常多, 采用人工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评价和 保存, 劳动强度非常大, 。
16、准确率和工作效率低。因此, 在药物复方制剂释药系统物质组释放 过程的评价方法学上需要突破单一组分逐个评价的传统方法的束缚, 建立计算机技术支持 的药物复方制剂多组分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价系统及方法, 用计算机可视化技 术显示药物复方制剂物质组释放度的量化指标, 提高传统医药的制药水平, 造福全人类。 发明内容 : 0004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设计提供一种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分析评 价方法, 使用计算机分析评价系统将实验测得的药物制剂的物质组释放过程的大量数据进 行分析和评价, 节省人力资源, 提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
17、发明涉及的分析评价系统的硬件组成主体结构由试验数据 读入模块、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以及物质 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电信息连通组合构成 ;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管 理项目存放路径, 存放项目信息和项目输入输出文件, 实现项目信息类管理、 项目信息初始 化和项目信息显示操作, 项目信息类管理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 根据项目特性抽象出项目 信息类, 项目信息类的属性包括项目存放路径、 项目名称、 样本数目、 取样时间点数、 混合物 物质组组分数、 释放介质体积和取样体积, 项目信息初始化是通过新建项目功能, 设置包括 说 明 书 CN 10。
18、3823997 A 4 2/6 页 5 项目名称、 样本数目、 取样时间点数、 混合物物质组组分数、 释放介质体积和取样体积的项 目信息, 将设置的项目信息保存到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文件中, 并记录项目创建时间, XML 使用统一方法描述, 数据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 ; 项目信息显示是利 用树形控件, 在树上添加项目信息、 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节点, 点击不同的节点, 显示不同 的内容, 点击项目信息显示项目名称、 创建时间和各种试验条件 ; 点击输入信息展示时间 轴、 标准谱和样本数据 ; 点击输出信息展示样本释放度和显示结果 ; 试验数据读入模块采 用 Excel 方式。
19、存储试验数据, 将 Excel 中的试验数据读取到计算机内存中, 读入的试验数 据包括根据设定的取样时间点数 N 从时间轴文件中读取相应个数的时间轴数据, 根据混合 物物质组的组分数 M 从标准谱文件中读取相应个数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以及根据设定的 样本数目 L(根据国家标准 2005, 一般设定为 6 个) 和取样时间点数 N 分别从 L 个样本文 件中读取 N 个试验样本数据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实现混合物多组分的指标量 化评价功能, 先根据释放介质中测量和计算的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再计算混合物物 质组的释放度以及混合物物质组的释放度, 计算混合物物质组浓度时采用现有的 Ka。
20、lman 滤波法, 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紫外标准谱的顺序作为波长, 混合物物质组浓度标准谱作为 标准谱, 计算获得各释放度测定点的混合物中该组分的浓度, 用以评价混合物物质组释放 度 ;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将计算结果从计算机内存中输出到 Excel 文件中保存, 以备查阅时 使用, 写入的试验数据包括 L 个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累计释放量、 释放度、 平均释放 度和平均释放度的折线图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通过现有的 FusionCharts 图表工具实现, 将 L 个样本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形成的折线图显示在计算机 屏幕上, 并将可视化结果保存成文件, 存放在项目存。
21、放路径中, 以备查阅。 0006 本发明涉及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的计算方法为 : 选择常规的 Kalman 滤 波法, Kalman 滤波法为适于计算机上实现的递推算法, 用如下两个数学模型描述 : 0007 状态模型 : 0008 Zi=IiZi-1+i; 0009 量测模型 : 0010 Ci=kiZi+vi; 0011 其中, Zi为 i 各测量点组分的浓度, i为测定点组分的过程噪声, Ci为 i 个测定 点组分响应值, i为测定点组分的量测噪声 ; 设 i和 i都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分 别用一个服从 (0,1) 高斯白噪声分布的随机数函数实现, 且 i和 i互不相关, I。
22、i为测定 点的系统状态转移矩阵, k i为 Ci和 Zi的比值, 在混合物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中, ki的含 义为各组分释放度, 设混合物物质组标准谱由 m 个组分组成, m 取值范围是根据释放实验过 程中测出的混合物物质组所含的组份数量确定 ; 按照混合物物质组浓度计算原理, 将混合 物物质组标准谱视为状态模型中的各测量点组分的浓度 Z i的集合, 即 : 0012 |Z1 Z2 Z3Zm-1 Zm| 0013 将混合物物质组样本谱视为量测模型中各测定点组分响应值 Ci的集合, 即 : 0014 |C1 C2 C3Cm-1 Cm| 0015 根据 Kalman 状态递推公式 : 0016 C。
23、i,i=Ci,i-1+Bi 0017 其中, Bi为每个估算点增益矩阵和预报残差的乘积, 那么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说 明 书 CN 103823997 A 5 3/6 页 6 G=Cm,m。其中, G 为所求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值, Cm,m是求解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值 G 的递归计 算表达式的最终解。 0018 本发明对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实现分析评价的具体步骤为 : 0019 (1) 、 设置项目路径并创建新项目 : 通过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其执行步骤如下 : 新建项目路径, 判定该项目路径是否已存在, 若已存在则进入, 否则返回重新建立项目 路径 ; 在项目路径下创建文件目录后进入 ; 新建。
24、项目, 判定项目是否已存在, 若已存 在则进入, 否则返回 ; 若是新建项目, 保存项目信息, 输入时间轴数据, 标准谱数据和 样本数据三个试验参数, 三个试验参数不能为空, 否则提示再次输入 ; 参数设置完毕, 完 成项目路径的设置和新项目的创建 ; 0020 (2) 、 导入试验数据 : 通过试验数据读入模块将保存在 Excel 文件单元格中的试验 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内存中, 执行步骤为 : 先判定是否是最后一行, 若不是则进入 ; 若是 则将数据全部读入内存, 导入试验数据结束 ; 若不是最后一行, 则读入该行后, 确定该单 元格的列数并判断是否为空行, 若不是空行, 则进入, 否则返回 。
25、; 读取一个单元格, 判 定是否为数字或文本, 并进行相应转换, 转换结束进入, 重复步骤 - , 直到最后一个 单元格 ; 读入完毕, 完成试验数据的导入 ; 0021 (3) 、 计算释放度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 依次校验 时间轴、 标准谱和样本数据后分别计算并输出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样本的释放度、 累 计释放度、 平均释放度 ; 0022 (4) 、 输出计算结果 :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将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计算结果以 Excel 文件的方式存放到项目路径中, 执行步骤为 : 判定输出的文件名是否已存在, 若是 则打开已存在的文件, 进入, 否则创建一。
26、个新文件并打开文件后进入 ; 判定是否是文 件的最后一行, 若不是则进入, 若是则试验数据输出结束 ; 写入一行的单元格中, 进入 ; 判定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的单元格是否已写入, 若是则试验数据输出结束 ; 若不是 则重复执行 - ; 0023 (5) 、 显示可视化计算结果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通 过FusionCharts图表工具, 将L个样本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形成的折线图显示在计算机屏 幕上, 执行步骤为 : 先判定计算结果文件是否已存在, 若存在, 则删除旧文件并创建新文 件后进入 ; 若不是旧文件, 则直接进入 ; 添加文件内容, 进入 ; 计算机屏幕显示。
27、 各种计算分析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折线图 ; 完成分析评价。 002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使用计算机分析评价对中药传统剂型与释药系统混合物 物质组释放 / 释放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建立中药缓控释制剂质量控制面向多组分的中药物 质组释放度评价方法, 既能表现药物复方制剂多组分、 整体药效高的特点, 又能够对药物复 方制剂安全性、 有效性、 稳定性和可控性进行调控 ; 其系统结构简单, 组成原理可靠, 分析与 评价速度快, 数据准确, 应用操作灵便, 可视性好, 使用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 0025 图 1 为本发明涉及的计算机分析评价系统的主体结构组成原理示意框图。 0026 图 2 为本发。
28、明涉及的计算机分析评价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7 图 3 为本发明涉及的项目信息管理模块执行流程图。 说 明 书 CN 103823997 A 6 4/6 页 7 0028 图 4 为本发明涉及的试验数据读入模块执行流程图。 0029 图 5 为本发明涉及的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执行流程图。 0030 图 6 为本发明涉及的试验数据写入模块执行流程图。 0031 图 7 为本发明涉及的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执行流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32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实施例 1 : 0034 本实施例涉及的计算机分析评价系统的。
29、硬件组成主体结构由试验数据读入模块 1、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 2、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 3、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 4 以及物质组 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 5 电信息连通组合构成 ;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 4 管理项目存放路径, 存放项目信息和项目输入输出文件, 实现项目信息类管理、 项目信息 初始化和项目信息显示操作, 项目信息类管理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 根据项目特性抽象出 项目信息类, 项目信息类的属性包括项目存放路径、 项目名称、 样本数目、 取样时间点数、 混 合物物质组组分数、 释放介质体积和取样体积, 项目信息初始化是通过新建项目功能, 设置 包括项目名称、 样本数目。
30、、 取样时间点数、 混合物物质组组分数、 释放介质体积和取样体积 的项目信息, 将设置的项目信息保存到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文件中, 并记录项目创建时间, XML 使用统一方法描述, 数据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 ; 项目信息显示 是利用树形控件, 在树上添加项目信息、 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节点, 点击不同的节点, 显示 不同的内容, 点击项目信息显示项目名称、 创建时间和各种试验条件 ; 点击输入信息展示时 间轴、 标准谱和样本数据 ; 点击输出信息展示样本释放度和显示结果 ; 试验数据读入模块 1 采用 Excel 方式存储试验数据, 将 Excel 文件中的试验数据读取到计。
31、算机内存中, 读入的 试验数据包括根据设定的取样时间点数 N 从时间轴文件中读取相应个数的时间轴数据, 根 据混合物物质组的组分数 M 从标准谱文件中读取相应个数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以及根据 设定的样本数目 L(根据国家标准 2005, 一般设定为 6 个) 和取样时间点数 N 分别从 L 个 样本文件中读取 N 个试验样本数据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 2 实现混合物多组分的 指标量化评价功能, 先根据释放介质中测量和计算的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再计算混 合物物质组的释放度, 计算混合物物质组浓度时采用现有的 Kalman 滤波法, 以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紫外标准谱的顺序作为波长, 混。
32、合物物质组浓度标准谱作为标准谱, 计算获得各释 放度测定点的混合物中该组分的浓度, 用以评价混合物物质组释放度 ;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 3 将计算结果从计算机内存中输出到 EXCEL 文件中保存, 以备查阅时使用, 写入的试验数据 包括 L 个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累计释放量、 释放度、 平均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的折线 图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5通过现有的FusionCharts图表工 具实现, 将 L 个样本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形成的折线图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并将可视化 结果保存成文件, 存放在项目存放路径中, 以备查阅。 0035 本实施例涉及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33、和释放度的计算方法为 : 选择常规的 Kalman 滤波法, Kalman 滤波法为适于计算机上实现的递推算法, 用如下两个数学模型描述 : 0036 状态模型 : 说 明 书 CN 103823997 A 7 5/6 页 8 0037 Zi=IiZi-1+i; 0038 量测模型 : 0039 Ci=kiZi+vi; 0040 其中, Zi为 i 各测量点组分的浓度, i为测定点组分的过程噪声, Ci为 i 个测定 点组分响应值, i为测定点组分的量测噪声 ; 设 i和 i都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分 别用一个服从 (0,1) 高斯白噪声分布的随机数函数实现, 且 i和 i互不相关, Ii。
34、为测定 点的系统状态转移矩阵, k i为 Ci和 Zi的比值, 在混合物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中, ki的含 义为各组分释放度, 设混合物物质组标准谱由 m 个组分组成, m 取值范围是根据释放实验过 程中测出的混合物物质组所含的组份数量确定 ; 按照混合物物质组浓度计算原理, 将混合 物物质组标准谱视为状态模型中的各测量点组分的浓度 Z i的集合, 即 : 0041 |Z1 Z2 Z3 Zm-1 Zm| 0042 将混合物物质组样本谱视为量测模型中各测定点组分响应值 Ci的集合, 即 : 0043 |C1 C2 C3 Cm-1 Cm| 0044 根据 Kalman 状态递推公式 : 0045 。
35、Ci,i=Ci,i-1+Bi 0046 其中, Bi为每个估算点增益矩阵和预报残差的乘积, 那么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G=Cm,m。其中, G 为所求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值, Cm,m是求解混合物物质组浓度值 G 的递归计 算表达式的最终解。 0047 本实施例对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实现分析评价的具体步骤为 : 0048 (1) 、 设置项目路径并创建新项目 : 通过项目信息管理模块 4 实现, 其执行步骤如 下 : 新建项目路径, 判定该项目路径是否已存在, 若已存在则进入, 否则返回重新建立 项目路径 ; 在项目路径下创建文件目录后进入 ; 新建项目, 判定项目是否已存在, 若 已存在则进入, 。
36、否则返回 ; 若是新建项目, 保存项目信息, 输入时间轴数据, 标准谱数 据和样本数据三个试验参数, 三个试验参数不能为空, 否则提示再次输入 ; 参数设置完 毕, 完成项目路径的设置和新项目的创建 ; 0049 (2) 、 导入试验数据 : 通过试验数据读入模块 1 将保存在 EXCEL 文件单元格中的试 验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内存中, 执行步骤为 : 先判定是否是最后一行, 若不是则进入 ; 若 是则将数据全部读入内存, 导入试验数据结束 ; 若不是最后一行, 则读入该行后, 确定该 单元格的列数并判断是否为空行, 若不是空行, 则进入, 否则返回 ; 读取一个单元格, 判定是否为数字或文本,。
37、 并进行相应转换, 转换结束进入, 重复步骤 - , 直到最后一 个单元格 ; 读入完毕, 完成试验数据的导入 ; 0050 (3) 、 计算释放度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模块 2 对试验数据进行核算, 依次校 验时间轴、 标准谱和样本数据后分别计算并输出样本的混合物物质组浓度、 样本的释放度、 累计释放度、 平均释放度 ; 0051 (4) 、 输出计算结果 : 试验数据写入模块 4 将混合物物质组释放过程的计算结果以 Excel 文件的方式存放到项目路径中, 执行步骤为 : 判定输出的文件名是否已存在, 若是 则打开已存在的文件, 进入, 否则创建一个新文件并打开文件后进入 ; 判定是。
38、否是文 件的最后一行, 若不是则进入, 若是则试验数据输出结束 ; 写入一行的单元格中, 进入 ; 判定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的单元格是否已写入, 若是则试验数据输出结束 ; 若不是 说 明 书 CN 103823997 A 8 6/6 页 9 则重复执行 - ; 0052 (5) 、 显示可视化计算结果 : 物质组浓度和释放度计算评价分析结果可视化模块通 过FusionCharts图表工具, 将L个样本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形成的折线图显示在计算机屏 幕上, 执行步骤为 : 先判定计算结果文件是否已存在, 若存在, 则删除旧文件并创建新文 件后进入 ; 若不是旧文件, 则直接进入 ; 添加文件内容,。
39、 进入 ; 计算机屏幕显示 各种计算分析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折线图 ; 完成分析评价。 0053 实施例 2 : 005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制剂多组份物质组释放过程的计算机分析评价系统及方 法, 采用独立客户端模式, 实现对药物复方制剂样本数据的分析, 给出基于 kalman 滤波 法的药物复方制剂多组分物质组累积释放量的计算结果, 并将结果输出到文件中保存, 也能够展示可视化结果 ; 系统的运行平台要求在配置双核微处理器或更高、 内存 2G 以上 (1G) 的 PC 兼容机上运行,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及以上版本, 系统必备软件为 Framework2.0, 采用面向对。
40、象程序语言与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编程实现, 系统支持不同项 目设定不同的存放路径, 能够满足根据不同项目设置不同的试验条件, 并根据设置的试验 条件自动判断需要导入的样本数据个数, 由设置的试验条件能自动从输入文件中准确读取 时间轴个数、 标准谱个数, 导入的时间轴、 标准谱、 样本数据能在软件系统中显示, 计算 N 个 样本的释放度、 累计释放度、 物质组浓度 / 释放度和平均释放度, 将输出释放度及物质组浓 度的计算结果保存到 EXCEL 文件中, 并直接对多组分物质组的物质组浓度和释放过程进行 计算机自动分析和评价, 用折线图进行可视化输出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 方便研究人员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工作。 说 明 书 CN 103823997 A 9 1/4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23997 A 10 2/4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23997 A 11 3/4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23997 A 12 4/4 页 13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23997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