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115943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17576.6

申请日:

2014.03.25

公开号:

CN103907458A

公开日:

2014.07.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40709|||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01G 1/00收件人:郑兴义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325|||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C05F17/00; C05F5/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郑兴义

发明人:

郑兴义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丽大厦丽梅阁5-A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醋糟基质生产: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合——堆制发酵——成品工序组成,在温室中做宽1米,长5米的平畦,畦埂高20厘米,每畦内撒30~40千克醋糟基质,整平耙实,灌透水;种子晾晒:播种前晒种1~2天,根据茬口,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育苗,2定植密度:采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主栽行的行距为1~1.2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保苗2200株左右。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醋糟基质生产: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合——堆制发酵——成品工序组成,原料配制工序中先将酿造食用醋生产过程得到的伴生副产品含水量72-75%的原始醋糟采用压滤机械压滤至含水量为60-65%的原料醋糟,滤出的醋糟水留置后续工序备用;采用占重量百分比90-92%的原料醋糟为主料,重量百分比8-10%的酸碱度pH高于9、钾含量高于7%的草木灰为辅料,混合均匀后组成酸碱度pH6.0-7.0的发酵物料;加菌混合工序中加入占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0.1-0.2%的发酵菌种;堆制发酵工序由一次主有氧发酵、二次后腐熟发酵组成;二次后腐熟发酵时加入重量百分比6-8%的蛭石、10-15%的珍珠岩、15-20%的菇渣以及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混合均匀后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38-42%,所述的一次主发酵是指在有顶棚覆盖、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厂房内,将加菌混合均匀后的发酵物料堆成堆顶高1-2米、堆底宽2-3米的长条条垛,当堆内温度达65-75℃时,夏秋季每天一次、冬春季隔天一次利用抛扬机械对发酵物料进行抛扬翻垛,夏秋季经15-25天、冬春季经25-35天,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开始下降、含水量下降为28-32%时为完成一次主发酵过程;所述的二次后发酵是指在在有顶棚覆盖、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厂房内,先加入占经一次主发酵后的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6-8%的蛭石、10-15%的珍珠岩、15-20%的菇渣;再加入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38-42%;混合均匀后将发酵物料堆成顶高2-3米、堆底宽4-5米的长条条垛,夏秋季经15-25天、冬春季经25-35天,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不再上升,与环境温度相同,且发酵物料堆高下降达三分之一时为止;
(2)种子处理:在温室中做宽1米,长5米的平畦,畦埂高20厘米,每畦内撒30~40千克醋糟基质,整平耙实,灌透水;种子晾晒:播种前晒种1~2天,促进种子复苏,黄瓜种子以55℃热水烫种20分钟,搓洗干净后,用5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小时,或500倍高锰酸钾药液浸种25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净,再以25~30℃水浸泡5~6小时后,进行催芽;沥干种子表面水分,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种子,黄瓜种子置于25~28℃的温度条件下催芽,24小时左右出齐芽。催芽过程巾,当部分种子显露胚根时,置于0~2℃条件下处理4~6小时,用井水浸泡10~20分钟,取出后甩净水分继续催芽,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3)黄瓜栽培::根据茬口,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1光温室和人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育苗,2定植密度:采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主栽行的行距为1~1.2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保苗2200株左右,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间,每亩栽植2000~2200株;当加行的黄瓜长至12片叶时,摘除顶心,控制生长使其矮化,矮化植株每株留3~4条黄瓜,支小架栽培管理,当这3~4条瓜采收后,要立即拔除加行;嫁接在育苗温室内进行,采用靠接法,黄瓜比砧木 提前5~6d播种,砧木2叶1心时进行嫁接,嫁接时首先去除南瓜生长点,并在离子叶节5~10mm处的胚轴上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切口深度为茎粗的3/5,然后将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处,用嫁接夹固定,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嫁接成活后切断接穗茎基部,嫁接后1周内要进行遮光缓苗,以后白天25℃~27℃,夜间为14℃~16℃,地温在20℃以上,第1片真叶到第5片真叶顶尖时,掌握日夜较大的温差,白天15℃~20℃,夜间由16℃逐渐降至后半夜8℃~12℃,在定植前7~10d进行秧苗低温锻炼,使其适应冬舂日光温室日夜温差大的环境,白天15℃~20℃,夜间10℃~12℃,临定植前3~5d,夜温可降到5℃~6℃,以至短时间的1℃~2℃低温锻炼,苗期可喷2~3次300倍液的多元复合二氢钾;
(4)结瓜期管理:温度管理,开始结瓜的20d黄瓜既要结瓜又要长秧,在管理上应稍偏向促秧,为盛瓜期打下基础,此时采用常温管理,晴天白天上午25℃~28℃,夜间16℃~14℃,盛瓜期按白天25℃~32℃,前半夜18℃~16℃,后半夜14℃~12℃管理,可使结瓜数量和速度明显加快,第1次追肥浇水的适期是在根瓜膨大时,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15cm左右,以后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6~7d浇1水,15~20d追1次肥,每667m2每次用硫酸铵20~30kg;最好7~10d喷1次多元复合二氢钾,提高抗病性;
(5)病害管理: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在栽培中要采用四段变温管理技术,进行生态防治;在发病初期,霜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或58%瑞毒锰锌,72.2%普力克水剂等药剂防治,也可用10%百菌清烟剂熏烟;灰霉病可用50%农利灵或50%速克灵等药剂防治;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或12.5%腈菌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等药剂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0%DT或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等,可在所有通风口设置30~40目防虫网,棚内悬挂捕虫扳进行诱杀,药剂可用10%吡虫啉或10%扑虱灵乳油等进行防治。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有机基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得到了较大的促进,日益成为设施园艺作物栽培的重要介质类型。有机基质性质稳定、缓冲能力强,有机基质栽培设备简单、投资少、技术容易掌握,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土传病害、克服连作障碍。 
近年来,随着有机基质无土栽培和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轻型栽培、育苗基质的需求日益增长,加之草炭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又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新型基质。醋糟是利用粮食原料(米、麦、高粱等)生产食醋后的残渣。江苏镇江作为米醋、糟醋之乡,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醋糟。近几年来,醋糟除可以作为饲料、食用菌栽培料,还可以开发用于园艺作物栽培的有机基质。然而利用醋糟基质和蛭石、草炭混配作为研究材料,探讨其在水果型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至今很少有入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为黄瓜嫩枝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成活率,缩短培育周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醋糟基质生产: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合——堆制发酵——成品工序组成,原料配制工序中先将酿造食用醋生产过程得到的伴生副产品含水量72-75%的原始醋糟采用压滤机械压滤至含水量为60-65%的原料醋糟,滤出的醋糟水留置后续工序备用;采用占重量百分比90-92%的原料醋糟为主料,重量百分比8-10%的酸碱度pH高于9、钾含量高于7%的草木灰为辅料,混合均匀后组成酸碱度pH6.0-7.0的发酵物料;加菌混合工序中加入占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0.1-0.2%的发酵菌种;堆制发酵工序由一次主有氧发酵、二次后腐熟发酵组成;二次后腐熟发酵时加入重量百分比6-8%的蛭石、10-15%的珍珠岩、15-20%的菇渣以及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混合均匀后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38-42%,所述的一次主发酵是指在有顶棚覆盖、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一房内,将加菌混合均匀后的发酵物料堆成堆顶高1-2米、堆底宽2-3米的长条条垛,当堆内温度达65-75℃时,夏秋季每天一次、冬春季隔天一次利用抛扬机械对发酵物料进行抛扬翻垛,夏秋季经15-25天、冬春季经25-35天,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开始下降、含水量下降为28-32%时为完成一次主发酵过程;所述的二次后发酵是指在在有顶棚覆盖、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厂房内,先加入占经一欠主发酵后的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6-8%的蛭石、10-15%的珍珠岩、15-20%的菇渣;再加入原料 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38-42%;混合均匀后将发酵物料堆成顶高2-3米、堆底宽4-5米的长条条垛,夏秋季经15-25天、冬春季经25-35天,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不再上升,与环境温度相同,且发酵物料堆高下降达三分之一时为止; 
(2)种子处理:在温室中做宽1米,长5米的平畦,畦埂高20厘米,每畦内撒30~40千克醋糟基质,整平耙实,灌透水;种子晾晒:播种前晒种1~2天,促进种子复苏,黄瓜种子以55℃热水烫种20分钟,搓洗干净后,用5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小时,或500倍高锰酸钾药液浸种25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净,再以25~30℃水浸泡5~6小时后,进行催芽;沥干种子表面水分,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种子,黄瓜种子置于25~28℃的温毒条件下催芽,24小时左右出齐芽。催芽过程中,当部分种子显露胚根时,置于0~2℃条件下处理4~6小时,用井水浸泡10~20分钟,取出后甩净水分继续催芽,可提高幼苗抗逆性;(3)黄瓜栽培:根据茬口,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育苗,2定植密度:采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主栽行的行距为1~1.2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保苗2200株左右,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间,每亩栽植2000~2200株;当加行的黄瓜长至12片叶时,摘除顶心,控制生长使其矮化,矮化植株每株留3~4条黄瓜,支小架栽培管理,当这3~4条瓜采收后,要立即拔除加行;嫁接在育苗温室内进行,采用靠接法,黄瓜比砧木提前5~6d播种,砧木2叶1心时进行嫁接,嫁接时首先去除南瓜生长点,并在离子叶节5~10mm处的胚轴上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刀,切口深度为茎粗的3/5,然后将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处,用嫁接夹固定,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嫁接成活后切断接穗茎基部,嫁接后1周内要进行遮光缓苗,以后白天25℃~27℃,夜间为14℃~16℃,地温在20℃以上,第1片真叶到第5片真叶顶尖时,掌握日夜较大的温差,白天15℃~20℃,夜间由16℃逐渐降至后半夜8℃~12℃,在定植前7~10d进行秧苗低温锻炼,使其适应冬春日光温室日夜温差大的环境,白天15℃~20℃,夜间10℃~12℃,临定植前3~5d,夜温可降到5℃~6℃,以至短时间的1℃~2℃低温锻炼,苗期可喷2~3次300倍液的多元复合二氢钾; 
(4)结瓜期管理:温度管理,开始结瓜的20d黄瓜既要结瓜又要长秧,在管理上应稍偏向促秧,为盛瓜期打下基础,此时采用常温管理,晴天白天上午25℃~28℃,夜间16℃~14℃,盛瓜期按白天25℃~32℃,前半夜18℃~16℃,后半夜14℃~12℃管理,可使结瓜数量和速度明显加快,第1次追肥浇水的适期是在根瓜膨大时,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15cm左右,以后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6~7d浇1水,15~20d追1次肥,每667m2每次用硫酸铵20~30kg;最好7~10d喷1次多元复合二氢钾,提高抗病性; 
(5)病害管理: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在栽培中要采用四段变温管理技术,进行生态防治;在发病初期,霜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或58%瑞毒锰锌,72.2%普力克水剂等药剂防治,也可用10%百菌清烟剂熏烟;灰霉病可用50%农利灵或50%速克灵等药剂防治;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或12.5%腈菌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等药剂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0%DT或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等,可在所有通风口设置30~40目防虫网,棚内悬挂捕虫板进行诱杀,药剂可用10%吡虫啉或10%扑虱灵乳油等进行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醋糟基质生产: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合——堆制发酵——成品工序组成,原料配制工序中先将酿造食用醋生产过程得到的伴生副产品含水量72-75%的原始醋糟采用压滤机械压滤至含水量为60-65%的原料醋糟,滤出的醋糟水留置后续工序备用;采用占重量百分比90-92%的原料醋糟为主料,重量百分比8-10%的酸碱度pH高于9、钾含量高于7%的草木灰为辅料,混合均匀后组成酸碱度pH6.0-7.0的发酵物料;加菌混合工序中加入占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0.1-0.2%的发酵菌种;堆制发酵丁序由一次主有氧发酵、二次后腐熟发酵组成:二次后腐熟发酵时加入重量百分比6-8%的蛭石、10-15%的珍珠岩、15-20%的菇渣以及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混合均匀后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38-42%,所述的一次主发酵是指在有顶棚覆盖、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厂房内,将加菌混合均匀后的发酵物料堆成堆顶高1-2来堆底宽2-3米的长条条垛,当堆内温度达65-75℃时,夏秋季每天一次、冬春季隔天一次利用抛扬机械对发酵物料进行抛扬翻垛,夏秋季经15-25天、冬春季经25-35天,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开始下降、含水量下降为28-32%时为完成一次主发酵过程;所述的二次后发酵是指在在有顶棚覆盖、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厂房内,先加入占经一次主发酵后的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6-8%的蛭石、10-15%的珍珠岩、15-20%的菇渣;再加入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38-42%;混合均匀后将发酵物料堆成顶高2-3米、堆底宽4-5米的长条条垛,夏秋季经15-25天、冬春季经25-35天,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不再上升,与环境温度相同,且发酵物料堆高下降达三分之一时为止; 
种子处理:在温室中做宽1米,长5米的平畦,畦埂高20厘米,每畦内撒30~40千克醋糟基质,整平耙实,灌透水;种子晾晒:播种前晒种1~2天,促进种子复苏,黄瓜种子以55℃热水烫种20分钟,搓洗干净后,用5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小时,或500倍高锰酸钾药液浸种25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净,再以25~30℃水浸泡5~6小时后,进行催芽;沥干种子表面水分,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种子,黄瓜种子置于25~28℃的温度条件 下催芽,24小时左右出齐芽。催芽过程中,当部分种子显露胚根时,置于0~2℃条件下处理4~6小时,用井水浸泡10~20分钟,取出后甩净水分继续催芽,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黄瓜栽培:根据茬口,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温室和人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育苗,2定植密度:采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主栽行的行距为1~1.2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保苗2200株左右,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间,每亩栽植2000~2200株;当加行的黄瓜长至12片叶时,摘除顶心,控制生长使其矮化,矮化植株每株留3~4条黄瓜,支小架栽培管理,当这3~4条瓜采收后,要立即拔除加行;嫁接在育苗温室内进行,采用靠接法,黄瓜比砧木提前5-6d播种,砧木2叶1心时进行嫁接,嫁接时首先去除南瓜生长点,并在离子叶节5~10mm处的胚轴上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切口深度为茎粗的3/5,然后将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处,用嫁接夹固定,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嫁接成活后切断接穗茎基部,嫁接后1周内要进行遮光缓苗,以后白天25℃~27℃,夜间为14℃~16℃,地温在20℃以上,第1片真叶到第5片真叶顶尖时,掌握日夜较大的温差,白天15℃~20℃,夜间由16℃逐渐降至后半夜8℃~12℃,在定植前7~10d进行秧苗低温锻炼,使其适应冬舂日光温室日夜温差大的环境,白天15℃~20℃,夜间10℃~12℃,临定植前3~5d,夜温可降到5℃~6℃,以至短时间的1℃~2℃低温锻炼,苗期可喷2~3次300倍液的多元复合二氢钾; 
结瓜期管理:温度管理,开始结瓜的20d黄瓜既要结瓜又要长秧,在管理上应稍偏向促秧,为盛瓜期打下基础,此时采用常温管理,晴天白天上午25℃~28℃,夜间16℃~14℃,盛瓜期按白天25℃~32℃,前半夜18℃~16℃,后半夜14℃~12℃管理,可使结瓜数量和速度明显加快,第1次追肥浇水的适期是在根瓜膨大时,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15cm左右,以后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6~7d浇1水,15~20d追1次肥,每667m2每次用硫酸铵20~30kg;最好7~10d喷1次多元复合二氢钾,提高抗病性; 
病害管理: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在栽培中要采用四段变温管理技术,进行生态防治;在发病初期,霜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或58%瑞毒锰锌,72.2%普力克水剂等药剂防治,也可用10%百菌清烟剂熏烟;灰霉病可用50%农利灵或50%速克灵等药剂防治;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或12.5%腈菌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等药剂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0%DT或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等,可在所有通风口设置30~40目防虫网,棚内悬挂捕虫板进行诱杀,药剂可用10%吡虫啉或10%扑虱灵乳油等进行防治。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745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9 CN 103907458 A (21)申请号 201410117576.6 (22)申请日 2014.03.25 A01G 1/00(2006.01) C05F 17/00(2006.01) C05F 5/00(2006.01) (71)申请人 郑兴义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丽大厦 丽梅阁 5-A (72)发明人 郑兴义 (54) 发明名称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57) 摘要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包括以下 步骤 : 醋糟基质生产 : 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 合堆制发酵成品。

2、工序组成, 在温室中做 宽 1 米, 长 5 米的平畦, 畦埂高 20 厘米, 每畦内撒 3040千克醋糟基质, 整平耙实, 灌透水 ; 种子晾 晒 : 播种前晒种 1 2 天, 根据茬口, 选择适宜的 播种期, 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 9 月下旬 至 10 月上中旬, 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 11 月中旬至翌年 1 月中旬播种育苗, 2 定植密度 : 采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 主栽行的行距为11.2 米, 株距 20 30 厘米, 每亩保苗 2200 株左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

3、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7458 A CN 103907458 A 1/2 页 2 1.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醋糟基质生产 : 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合堆制发酵成品工序组成, 原 料配制工序中先将酿造食用醋生产过程得到的伴生副产品含水量 72-75的原始醋糟采 用压滤机械压滤至含水量为 60-65的原料醋糟, 滤出的醋糟水留置后续工序备用 ; 采用 占重量百分比 90-92的原料醋糟为主料, 重量百分比 8-10的酸碱度 pH 高于 9、 钾含量 高于 7的草木灰为辅料, 混合均匀后组成酸碱度 pH6.0-7.。

4、0 的发酵物料 ; 加菌混合工序 中加入占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 0.1-0.2的发酵菌种 ; 堆制发酵工序由一次主有氧发酵、 二次后腐熟发酵组成 ; 二次后腐熟发酵时加入重量百分比 6-8的蛭石、 10-15的珍珠 岩、 15-20的菇渣以及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 混合均匀后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 38-42, 所述的一次主发酵是指在有顶棚覆盖、 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厂房内, 将加菌混 合均匀后的发酵物料堆成堆顶高 1-2 米、 堆底宽 2-3 米的长条条垛, 当堆内温度达 65-75 时, 夏秋季每天一次、 冬春季隔天一次利用抛扬机械对发酵物料进行抛扬翻垛, 夏秋季经 15-25 天、 冬春。

5、季经 25-35 天, 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开始下降、 含水量下降为 28-32时 为完成一次主发酵过程 ; 所述的二次后发酵是指在在有顶棚覆盖、 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 厂房内, 先加入占经一次主发酵后的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 6-8的蛭石、 10-15的珍珠岩、 15-20的菇渣 ; 再加入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 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 38-42; 混合 均匀后将发酵物料堆成顶高 2-3 米、 堆底宽 4-5 米的长条条垛, 夏秋季经 15-25 天、 冬春季 经 25-35 天, 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不再上升, 与环境温度相同, 且发酵物料堆高下降达三 分之一时为止 ; (2)种子处理 :。

6、 在温室中做宽1米, 长5米的平畦, 畦埂高20厘米, 每畦内撒3040千 克醋糟基质, 整平耙实, 灌透水 ; 种子晾晒 : 播种前晒种 1 2 天, 促进种子复苏, 黄瓜种子 以 55热水烫种 20 分钟, 搓洗干净后, 用 500 倍的 50多菌灵浸种 1 小时, 或 500 倍高锰 酸钾药液浸种 25 分钟, 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净, 再以 25 30水浸泡 5 6 小时后, 进行催 芽 ; 沥干种子表面水分, 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种子, 黄瓜种子置于 25 28的温度条件下 催芽, 24 小时左右出齐芽。催芽过程巾, 当部分种子显露胚根时, 置于 0 2条件下处理 4 6 小时, 用井水浸。

7、泡 10 20 分钟, 取出后甩净水分继续催芽, 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 (3) 黄瓜栽培 : 根据茬口,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 9 月下 旬至 10 月上中旬, 早春 1 光温室和人棚栽培通常在 11 月中旬至翌年 1 月中旬播种育苗, 2 定植密度 : 采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 主栽行的行距为 1 1.2 米, 株距 20 30 厘米, 每亩保 苗 2200 株左右, 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间, 每亩栽植 2000 2200 株 ; 当加行的黄瓜长至 12 片叶时, 摘除顶心, 控制生长使其矮化, 矮化植株每株留 3 4 条黄瓜, 支小架栽培管理, 当 这34条瓜采收后,。

8、 要立即拔除加行 ; 嫁接在育苗温室内进行, 采用靠接法, 黄瓜比砧木提 前 5 6d 播种, 砧木 2 叶 1 心时进行嫁接, 嫁接时首先去除南瓜生长点, 并在离子叶节 5 10mm 处的胚轴上按 35 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 切口深度为茎粗的 3/5, 然后将舌形楔插入砧 木的切口处, 用嫁接夹固定, 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 嫁接成活后切断接穗茎基部, 嫁接后 1 周内要进行遮光缓苗, 以后白天 25 27, 夜间为 14 16, 地温在 20以 上, 第 1 片真叶到第 5 片真叶顶尖时, 掌握日夜较大的温差, 白天 15 20, 夜间由 16 逐渐降至后半夜 8 12, 在定植前 。

9、7 10d 进行秧苗低温锻炼, 使其适应冬舂日光温 室日夜温差大的环境, 白天 15 20, 夜间 10 12, 临定植前 3 5d, 夜温可降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7458 A 2 2/2 页 3 5 6, 以至短时间的 1 2低温锻炼, 苗期可喷 2 3 次 300 倍液的多元复合二氢 钾 ; (4) 结瓜期管理 : 温度管理, 开始结瓜的 20d 黄瓜既要结瓜又要长秧, 在管理上应稍偏 向促秧, 为盛瓜期打下基础, 此时采用常温管理, 晴天白天上午 25 28, 夜间 16 14, 盛瓜期按白天 25 32, 前半夜 18 16, 后半夜 14 12管理, 可使结 瓜数。

10、量和速度明显加快, 第 1 次追肥浇水的适期是在根瓜膨大时, 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 15cm 左右, 以后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 6 7d 浇 1 水, 15 20d 追 1 次肥, 每 667m2每次用 硫酸铵 20 30kg ; 最好 7 10d 喷 1 次多元复合二氢钾, 提高抗病性 ; (5) 病害管理 : 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 灰霉病、 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 在栽培中要采 用四段变温管理技术, 进行生态防治 ; 在发病初期, 霜霉病可用 72杜邦克露或 58瑞毒 锰锌, 72.2普力克水剂等药剂防治, 也可用 10百菌清烟剂熏烟 ; 灰霉病可用 50农利 灵或 50速克灵等药剂防治。

11、 ; 白粉病可用 40杜邦福星或 12.5腈菌唑乳油、 10世高水 分散颗粒剂等药剂防治 ; 细菌性角斑病可用 30 DT 或农用链霉素、 新植霉素等药剂防治。 虫害主要是蚜虫、 白粉虱等, 可在所有通风口设置 30 40 目防虫网, 棚内悬挂捕虫扳进行 诱杀, 药剂可用 10吡虫啉或 10扑虱灵乳油等进行防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7458 A 3 1/4 页 4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种植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 有机基质的研究、 开发和应用也得到了较大的促进, 日 益成为。

12、设施园艺作物栽培的重要介质类型。 有机基质性质稳定、 缓冲能力强, 有机基质栽培 设备简单、 投资少、 技术容易掌握, 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土传病害、 克服连作障碍。 0003 近年来, 随着有机基质无土栽培和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轻型栽培、 育苗基质的需求日益增长, 加之草炭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 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来源广 泛、 价格低廉又便于规模化生产的新型基质。醋糟是利用粮食原料 ( 米、 麦、 高粱等 ) 生产 食醋后的残渣。江苏镇江作为米醋、 糟醋之乡, 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醋糟。近几年来, 醋糟 除可以作为饲料、 食用菌栽培料, 还可以开发用于园艺作物栽培的有机基质。 然而。

13、利用醋糟 基质和蛭石、 草炭混配作为研究材料, 探讨其在水果型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至今很少有 入报道。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为黄瓜嫩枝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提高成活率, 缩短培育周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是 :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5 (1) 醋糟基质生产 : 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合堆制发酵成品工序组 成, 原料配制工序中先将酿造食用醋生产过程得到的伴生副产品含水量 72-75的原始醋 糟采用压滤机械压滤至含水量为 60-65的原料醋糟, 滤出的醋糟水留置后续工序备用 ;。

14、 采用占重量百分比 90-92的原料醋糟为主料, 重量百分比 8-10的酸碱度 pH 高于 9、 钾 含量高于 7的草木灰为辅料, 混合均匀后组成酸碱度 pH6.0-7.0 的发酵物料 ; 加菌混合 工序中加入占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 0.1-0.2的发酵菌种 ; 堆制发酵工序由一次主有氧发 酵、 二次后腐熟发酵组成 ; 二次后腐熟发酵时加入重量百分比 6-8的蛭石、 10-15的珍 珠岩、 15-20的菇渣以及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 混合均匀后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 38-42, 所述的一次主发酵是指在有顶棚覆盖、 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一房内, 将加菌混 合均匀后的发酵物料堆成堆顶高 1-2 。

15、米、 堆底宽 2-3 米的长条条垛, 当堆内温度达 65-75 时, 夏秋季每天一次、 冬春季隔天一次利用抛扬机械对发酵物料进行抛扬翻垛, 夏秋季经 15-25 天、 冬春季经 25-35 天, 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开始下降、 含水量下降为 28-32时 为完成一次主发酵过程 ; 所述的二次后发酵是指在在有顶棚覆盖、 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 厂房内, 先加入占经一欠主发酵后的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 6-8的蛭石、 10-15的珍珠岩、 15-20的菇渣 ; 再加入原料 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 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 38-42 ; 混 合均匀后将发酵物料堆成顶高 2-3 米、 堆底宽 4-5 米的长条。

16、条垛, 夏秋季经 15-25 天、 冬春 季经 25-35 天, 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不再上升, 与环境温度相同, 且发酵物料堆高下降达 说 明 书 CN 103907458 A 4 2/4 页 5 三分之一时为止 ; 0006 (2) 种子处理 : 在温室中做宽 1 米, 长 5 米的平畦, 畦埂高 20 厘米, 每畦内撒 30 40 千克醋糟基质, 整平耙实, 灌透水 ; 种子晾晒 : 播种前晒种 1 2 天, 促进种子复苏, 黄瓜 种子以55热水烫种20分钟, 搓洗干净后, 用5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小时, 或500倍高 锰酸钾药液浸种 25 分钟, 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净, 再以 25 。

17、30水浸泡 5 6 小时后, 进行 催芽 ; 沥干种子表面水分, 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种子, 黄瓜种子置于 25 28的温毒条件 下催芽, 24小时左右出齐芽。 催芽过程中, 当部分种子显露胚根时, 置于02条件下处理 4 6 小时, 用井水浸泡 10 20 分钟, 取出后甩净水分继续催芽, 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 (3) 黄瓜栽培 : 根据茬口,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 中旬, 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 11 月中旬至翌年 1 月中旬播种育苗, 2 定植密度 : 采 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 主栽行的行距为 1 1.2 米, 株距 20 30 厘米, 每。

18、亩保苗 2200 株左 右, 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间, 每亩栽植 2000 2200 株 ; 当加行的黄瓜长至 12 片叶时, 摘除 顶心, 控制生长使其矮化, 矮化植株每株留 3 4 条黄瓜, 支小架栽培管理, 当这 3 4 条瓜 采收后, 要立即拔除加行 ; 嫁接在育苗温室内进行, 采用靠接法, 黄瓜比砧木提前 5 6d 播 种, 砧木 2 叶 1 心时进行嫁接, 嫁接时首先去除南瓜生长点, 并在离子叶节 5 10mm 处的胚 轴上按 35 角自下而上斜切刀, 切口深度为茎粗的 3/5, 然后将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处, 用 嫁接夹固定, 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 嫁接成活后切断接穗茎基部。

19、, 嫁接后 1 周内要 进行遮光缓苗, 以后白天2527, 夜间为1416, 地温在20以上, 第1片真叶到 第 5 片真叶顶尖时, 掌握日夜较大的温差, 白天 15 20, 夜间由 16逐渐降至后半夜 8 12, 在定植前 7 10d 进行秧苗低温锻炼, 使其适应冬春日光温室日夜温差大的环 境, 白天1520, 夜间1012, 临定植前35d, 夜温可降到56, 以至短时 间的 1 2低温锻炼, 苗期可喷 2 3 次 300 倍液的多元复合二氢钾 ; 0007 (4) 结瓜期管理 : 温度管理, 开始结瓜的 20d 黄瓜既要结瓜又要长秧, 在管理上 应稍偏向促秧, 为盛瓜期打下基础, 此时采。

20、用常温管理, 晴天白天上午 25 28, 夜间 16 14, 盛瓜期按白天 25 32, 前半夜 18 16, 后半夜 14 12管理, 可 使结瓜数量和速度明显加快, 第 1 次追肥浇水的适期是在根瓜膨大时, 即大部分定植株根 瓜有 15cm 左右, 以后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 6 7d 浇 1 水, 15 20d 追 1 次肥, 每 667m2每 次用硫酸铵 20 30kg ; 最好 7 10d 喷 1 次多元复合二氢钾, 提高抗病性 ; 0008 (5) 病害管理 : 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 灰霉病、 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 在栽培中 要采用四段变温管理技术, 进行生态防治 ; 在发病初期。

21、, 霜霉病可用 72杜邦克露或 58 瑞毒锰锌, 72.2普力克水剂等药剂防治, 也可用 10百菌清烟剂熏烟 ; 灰霉病可用 50 农利灵或 50速克灵等药剂防治 ; 白粉病可用 40杜邦福星或 12.5腈菌唑乳油、 10世 高水分散颗粒剂等药剂防治 ; 细菌性角斑病可用 30 DT 或农用链霉素、 新植霉素等药剂防 治。虫害主要是蚜虫、 白粉虱等, 可在所有通风口设置 30 40 目防虫网, 棚内悬挂捕虫板 进行诱杀, 药剂可用 10吡虫啉或 10扑虱灵乳油等进行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一种醋糟基质栽培黄瓜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0 醋糟基质生产 : 包括原料配制加菌混合堆。

22、制发酵成品工序组成, 原 说 明 书 CN 103907458 A 5 3/4 页 6 料配制工序中先将酿造食用醋生产过程得到的伴生副产品含水量 72-75的原始醋糟采 用压滤机械压滤至含水量为 60-65的原料醋糟, 滤出的醋糟水留置后续工序备用 ; 采用 占重量百分比 90-92的原料醋糟为主料, 重量百分比 8-10的酸碱度 pH 高于 9、 钾含量 高于 7的草木灰为辅料, 混合均匀后组成酸碱度 pH6.0-7.0 的发酵物料 ; 加菌混合工序 中加入占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 0.1-0.2的发酵菌种 ; 堆制发酵丁序由一次主有氧发酵、 二次后腐熟发酵组成 : 二次后腐熟发酵时加入重量百分。

23、比 6-8的蛭石、 10-15的珍珠 岩、 15-20的菇渣以及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 混合均匀后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 38-42, 所述的一次主发酵是指在有顶棚覆盖、 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厂房内, 将加菌混 合均匀后的发酵物料堆成堆顶高 1-2 来堆底宽 2-3 米的长条条垛, 当堆内温度达 65-75 时, 夏秋季每天一次、 冬春季隔天一次利用抛扬机械对发酵物料进行抛扬翻垛, 夏秋季经 15-25 天、 冬春季经 25-35 天, 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开始下降、 含水量下降为 28-32时 为完成一次主发酵过程 ; 所述的二次后发酵是指在在有顶棚覆盖、 有通风条件的发酵车间 厂房内, 。

24、先加入占经一次主发酵后的发酵物料重量百分比 6-8的蛭石、 10-15的珍珠岩、 15-20的菇渣 ; 再加入原料配制工序中滤出的醋糟水, 使发酵物料含水量达 38-42; 混合 均匀后将发酵物料堆成顶高 2-3 米、 堆底宽 4-5 米的长条条垛, 夏秋季经 15-25 天、 冬春季 经 25-35 天, 直到发酵物料堆内温度不再上升, 与环境温度相同, 且发酵物料堆高下降达三 分之一时为止 ; 0011 种子处理 : 在温室中做宽 1 米, 长 5 米的平畦, 畦埂高 20 厘米, 每畦内撒 30 40 千克醋糟基质, 整平耙实, 灌透水 ; 种子晾晒 : 播种前晒种 1 2 天, 促进种。

25、子复苏, 黄瓜种 子以 55热水烫种 20 分钟, 搓洗干净后, 用 500 倍的 50多菌灵浸种 1 小时, 或 500 倍高 锰酸钾药液浸种 25 分钟, 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净, 再以 25 30水浸泡 5 6 小时后, 进行 催芽 ; 沥干种子表面水分, 用干净的湿毛巾包裹种子, 黄瓜种子置于 25 28的温度条件 下催芽, 24 小时左右出齐芽。催芽过程中, 当部分种子显露胚根时, 置于 0 2条件下处 理 4 6 小时, 用井水浸泡 10 20 分钟, 取出后甩净水分继续催芽, 可提高幼苗抗逆性 ; 0012 黄瓜栽培 : 根据茬口,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 9。

26、 月下旬 至 10 月上中旬, 早春日光温室和人棚栽培通常在 11 月中旬至翌年 1 月中旬播种育苗, 2 定 植密度 : 采用黄瓜加行密植技术, 主栽行的行距为 1 1.2 米, 株距 20 30 厘米, 每亩保苗 2200 株左右, 加行栽于主栽行的中间, 每亩栽植 2000 2200 株 ; 当加行的黄瓜长至 12 片 叶时, 摘除顶心, 控制生长使其矮化, 矮化植株每株留 3 4 条黄瓜, 支小架栽培管理, 当这 3 4 条瓜采收后, 要立即拔除加行 ; 嫁接在育苗温室内进行, 采用靠接法, 黄瓜比砧木提前 5-6d 播种, 砧木 2 叶 1 心时进行嫁接, 嫁接时首先去除南瓜生长点,。

27、 并在离子叶节 5 10mm 处的胚轴上按 35 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 切口深度为茎粗的 3/5, 然后将舌形楔插入砧木的 切口处, 用嫁接夹固定, 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 嫁接成活后切断接穗茎基部, 嫁接 后1周内要进行遮光缓苗, 以后白天2527, 夜间为1416, 地温在20以上, 第 1 片真叶到第 5 片真叶顶尖时, 掌握日夜较大的温差, 白天 15 20, 夜间由 16逐渐降 至后半夜 8 12, 在定植前 7 10d 进行秧苗低温锻炼, 使其适应冬舂日光温室日夜温 差大的环境, 白天1520, 夜间1012, 临定植前35d, 夜温可降到56, 以至短时间的 1 2低温锻炼。

28、, 苗期可喷 2 3 次 300 倍液的多元复合二氢钾 ; 0013 结瓜期管理 : 温度管理, 开始结瓜的 20d 黄瓜既要结瓜又要长秧, 在管理上应稍偏 说 明 书 CN 103907458 A 6 4/4 页 7 向促秧, 为盛瓜期打下基础, 此时采用常温管理, 晴天白天上午 25 28, 夜间 16 14, 盛瓜期按白天 25 32, 前半夜 18 16, 后半夜 14 12管理, 可使结 瓜数量和速度明显加快, 第 1 次追肥浇水的适期是在根瓜膨大时, 即大部分定植株根瓜有 15cm 左右, 以后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 6 7d 浇 1 水, 15 20d 追 1 次肥, 每 667m2。

29、每次用 硫酸铵 20 30kg ; 最好 7 10d 喷 1 次多元复合二氢钾, 提高抗病性 ; 0014 病害管理 : 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 灰霉病、 白粉病、 细菌性角斑病, 在栽培中要采 用四段变温管理技术, 进行生态防治 ; 在发病初期, 霜霉病可用 72杜邦克露或 58瑞毒 锰锌, 72.2普力克水剂等药剂防治, 也可用 10百菌清烟剂熏烟 ; 灰霉病可用 50农利 灵或 50速克灵等药剂防治 ; 白粉病可用 40杜邦福星或 12.5腈菌唑乳油、 10世高水 分散颗粒剂等药剂防治 ; 细菌性角斑病可用 30 DT 或农用链霉素、 新植霉素等药剂防治。 虫害主要是蚜虫、 白粉虱等, 可在所有通风口设置 30 40 目防虫网, 棚内悬挂捕虫板进行 诱杀, 药剂可用 10吡虫啉或 10扑虱灵乳油等进行防治。 说 明 书 CN 10390745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