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1154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08441.1

申请日:

2011.12.09

公开号:

CN102409901A

公开日:

2012.04.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5B 15/00申请公布日:201204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15/00申请日:20111209|||公开

IPC分类号:

E05B15/00; E05B65/12; E05B65/08

主分类号:

E05B15/00

申请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丙战; 黄宗斌; 和丽梅

地址: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河西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代理人:

胡吉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其包括保险转臂和保险拉杆,所述保险转臂上设有转轴,所述保险转臂一端与保险拉杆铰接,所述保险转臂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本发明的只是增加了配重块,却可以达到装配方便,提高门锁的耐惯性等级(由30g提高到大于60g),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不增加门锁系统的操作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 其包括保险转臂 (101) 和保险拉杆 (102) , 所述保险 转臂 (101) 上设有转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险转臂 (101) 一端与保险拉杆 (102) 铰接, 所述 保险转臂 (101) 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 (103)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配重块 (103) 的 重量满足以下要求, 所述配重块 (103) 产生的惯性力与保险拉杆 (102) 产生的惯性力绕保 险转臂 (101) 引起的转矩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说明书


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制造领域, 尤其涉及汽车滑移门内开机构。背景技术 国家对门锁零部件的耐惯性力要求为 30g(g 为重力加速度) 加速度的要求, 很多 零部件的耐惯性力都是根据满足 30g 惯性加速度来设计的。目前很多轿车的正碰加速度 (从正面进行碰撞) 可以满足碰撞加速度小于 30g, 但是对于微车来讲, 汽车正碰加速度实际 超过了 60g, 远远超过了门锁耐惯性力的设计要求, 这样门锁设计的惯性加速度就不能满足 国家碰撞法规的要求。
     很多门锁是通过增加门锁的弹簧力来满足碰撞加速要求的, 这种方法只有在实际 加速度绝对在设计的惯性加速度之下, 才能保证有效, 一旦加速度超出设计范围, 门锁就失 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增加门锁的弹簧力, 这就增大了操作力, 进而造成装配困难, 所 以这种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门锁的耐惯性力等级 (由 30g 提高到大于 60g) , 不增加门锁系统的操作 力, 不增加装配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
     增加门锁系统的配重要求, 通过配装等效质量的配重来满足碰撞加速度的要求, 而非通过增大门锁系统的弹簧力。
     a) 通过配重块来平衡门锁碰撞时产生的惯性力 b) 减少弹簧对耐惯性等级的影响 c) 弹簧力主要由人机工程操作决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 其包括保险转臂和保险拉杆, 所述保险转 臂上设有转轴, 所述保险转臂一端与保险拉杆铰接, 所述保险转臂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配重块的重量满足以下要求, 所述配重块产生的 惯性力与保险拉杆产生的惯性力绕保险转臂引起的转矩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只是增加了配重块, 却可以达到装配方便, 提高门锁的耐惯性等级 (由 30g 提高到大于 60g) ,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不增加门锁系统的操作力。
     附图说明
     图 1 是现有滑移门内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现有滑移门内开装置门锁系统 ; 图 3 是本发明滑移门内开装置门锁系统。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 3 所示, 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 其包括保险转臂 101 和保险拉杆 102, 所述保险转臂 101 上设有转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险转臂 101 一端与保险拉杆 102 铰接, 所述保险转臂 101 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 103。所述配重块 103 的重量满足以下要求, 所述 配重块 103 产生的惯性力与保险拉杆 102 产生的惯性力绕保险转臂 101 引起的转矩大小相 等, 方向相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09901A43申请公布日20120411CN102409901ACN102409901A21申请号201110408441122申请日20111209E05B15/00200601E05B65/12200601E05B65/0820060171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45007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河西路18号72发明人张丙战黄宗斌和丽梅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44248代理人胡吉科54发明名称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其包括保险转臂和保险拉杆,所述保险转臂上设有转轴,所述保险转臂一。

2、端与保险拉杆铰接,所述保险转臂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本发明的只是增加了配重块,却可以达到装配方便,提高门锁的耐惯性等级(由30G提高到大于60G),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不增加门锁系统的操作力。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409907A1/1页21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其包括保险转臂(101)和保险拉杆(102),所述保险转臂(101)上设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转臂(101)一端与保险拉杆(102)铰接,所述保险转臂(101)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3、述配重块(103)的重量满足以下要求,所述配重块(103)产生的惯性力与保险拉杆(102)产生的惯性力绕保险转臂(101)引起的转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权利要求书CN102409901ACN102409907A1/2页3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车身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汽车滑移门内开机构。背景技术0002国家对门锁零部件的耐惯性力要求为30G(G为重力加速度)加速度的要求,很多零部件的耐惯性力都是根据满足30G惯性加速度来设计的。目前很多轿车的正碰加速度(从正面进行碰撞)可以满足碰撞加速度小于30G,但是对于微车来讲,汽车正碰加速度实际超过了60G,远远超过了门锁耐惯性力的。

4、设计要求,这样门锁设计的惯性加速度就不能满足国家碰撞法规的要求。0003很多门锁是通过增加门锁的弹簧力来满足碰撞加速要求的,这种方法只有在实际加速度绝对在设计的惯性加速度之下,才能保证有效,一旦加速度超出设计范围,门锁就失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增加门锁的弹簧力,这就增大了操作力,进而造成装配困难,所以这种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发明内容0004为了提高门锁的耐惯性力等级(由30G提高到大于60G),不增加门锁系统的操作力,不增加装配难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0005增加门锁系统的配重要求,通过配装等效质量的配重来满足碰撞加速度的要求,而非通过增大门锁系统的弹簧力。0006。

5、A通过配重块来平衡门锁碰撞时产生的惯性力B减少弹簧对耐惯性等级的影响C弹簧力主要由人机工程操作决定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其包括保险转臂和保险拉杆,所述保险转臂上设有转轴,所述保险转臂一端与保险拉杆铰接,所述保险转臂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块的重量满足以下要求,所述配重块产生的惯性力与保险拉杆产生的惯性力绕保险转臂引起的转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0008本发明的只是增加了配重块,却可以达到装配方便,提高门锁的耐惯性等级(由30G提高到大于60G),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不增加门锁系统的操作力。附图说明0009图1是现有滑移门内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

6、是现有滑移门内开装置门锁系统;图3是本发明滑移门内开装置门锁系统。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说明书CN102409901ACN102409907A2/2页40011如图3所示,一种高耐惯性滑移门内开机构,其包括保险转臂101和保险拉杆102,所述保险转臂101上设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转臂101一端与保险拉杆102铰接,所述保险转臂101的另一端设有配重块103。所述配重块103的重量满足以下要求,所述配重块103产生的惯性力与保险拉杆102产生的惯性力绕保险转臂101引起的转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001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409901ACN102409907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09901ACN102409907A2/2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0990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