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1125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70564.3

申请日:

2012.03.07

公开号:

CN102605754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B 15/10申请公布日:20120725|||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5/10

主分类号:

E02B15/10

申请人:

赵明

发明人:

赵明

地址:

325028 浙江省温州市隔岸路4号1-4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是配合《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申请号:201220042239.1而提供一个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的吸头,装在“收拾船”上,由真空泵产生吸力,将巳被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围困的油污层吸入船中,达高效、快速清除水面的油层,保护环境;因油层极稀薄,采用本特殊的“真空浮吸”油技术,设计“吸头”。在密闭外罩内设置真空管,经吸头的扩散减压,产生低真空度,刚好使微薄的油层被真空吸上,收于船中,而下层水不会大量涌入船中。“外罩”下浮环,支承“吸头”自重,达巧妙的“浮吸”;便于调节“真空吸距”提高吸油效果。有多只扩径不同的吸盘可供更换,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扩大应用可用于类似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总额高达78亿美元的赔偿,减少灾害损失,控制污染扩散的良效。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涉及配合《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
清理河面》(专利申请号:201220042239.1专利权人:赵悦妤郑广)而提供一个
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的吸头,它安装在该专利所述的“收拾船”上,由真空泵
产生吸力,将巳被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围困的油污层吸入船中,达高效、快速清除
水面的油层,保护环境;其特征在于:油污层是极稀薄,用普通以容器掏取油的办
法实难以奏效,必须采用特殊的“真空浮吸”技术,并设计制造本“吸头”,先在
污油面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密闭空间的外罩,再用设置其中心处的真空管,通过吸
头的扩散减压,产生低真空度,巧妙调节、控制扩散吸头下平面过滤网处与水上污
油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刚好使微薄的污油层被低真空度吸上,进入吸管,送至真空
泵收集于船中,而下层水不会大量涌入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其特征还在于:
“外罩”下方有浮环,用自浮力,支承“吸头”的自重,悬浮于水面,又通过调节“螺
栓组件”,控制真空扩散头上过滤网平面与水面之间的“真空吸距”,达最合适的
低真空度,吸取薄薄的水面浮油;有多只扩径不同的“真空吸盘”可供更换调节
真空度,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以获取最佳的吸油效果,而不必用变更真空泵能力
及诸配件,可达到节俭与实用。

说明书

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合《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申请号:201220042239.1专利权人:赵悦妤郑广)而提供一个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的吸头。它安装在该专利所述的“收拾船”上,由真空泵产生吸力,将巳被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围困的油污层吸入船中,达高效、快速清除水面的油层,保护环境。 

二、背景技术

公知,油类一旦混入水中,形成油膜,悬于上层快速扩散,很难回收,而重大的漏油污染环境可造成生态破坏.产生灾难性后果。例如,“英国石油公司2012年3月2日晚证实,巳就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集体诉讼与原告方达成和解协议,预计向事件影响的渔民、清理工人等个人支付总额大约78亿美元赔偿。(引自温州都市报2012.3.4A22)。《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的专利,有效用于水面油层的围困,著名环保专家陈莉玲看过实际试验,做出良好的初评,认为极具开发前景,并对相关吸油数据测试。用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来围困水面上漏油,形成诸多“小浮岛”,而浮岛内的浮油又如何回收?这是一个难题。目前没有一个巧妙的办法,本专利就是利用“真空浮吸”特殊技术,借造纸生产过程中用真空泵,吸取刚刚上铜网与毛毯复合层时,纸坯层还含大量水,浮于毛毯表面毫无强度可言!这时就是应用紧贴铜网之下的真空箱,吸真空,透过铜网与毛毯,使上层含大量水的极为难处理的纸坯逐渐吸出水份,有了初步强度才能上烘缸烘干燥。真空箱多达十来只。慢慢吸水才不破坏纸张。显然,只有从事造纸专业设计的人对此过程有所了解。今跨行业引入该技术,而设计本“吸头”,可达吸收浮于水面油层效率高,快速,节能。必须极认真调节其中真空吸头上“可调节器”的高度,控制“吸空间隙”,使附带所带入的水份最小,处理效果最佳。显然,像英国巨额天文数字的赔偿是任何石油公司难以忍受的.如果有防范意识,日常备有本专利所述的《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一旦出现不测灾难,立即紧急应用,控制事态所造成危害程度,进而认真坚持清理水面,也可减少赔偿数额,更重要是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三、本发明内容 

由上面背景技术可知,为高效清除巳被围困在《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技术所述的油层(也可能是极稀薄),用普通以容器掏取油的办法实难以奏效,必须采用特殊的“真空吸油”技术,并设计制造“吸头”。实际操作中还要有经专业训练人员来控制与调节,以求获取最佳的真空吸除效果。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先在油面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密闭空间的外罩,再用设置其中心处的真空管,通过吸头的扩散减压,产生低真空度,巧妙控制吸头下平面过滤网与水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刚好使微薄的油层被真空吸上,进入吸管,送至真空泵收集于船中,而下层水不会大量涌入船中。当然真空度控制不易,特别是吸头上过滤网平面与水面之间的间隙距离的控制,要很小,要处于一个稳定薄层距离的状态下吸油,是很不容易控制的。为此,在前述“外罩”下方设有园环,产生浮力,支承全部“吸头”的自重。换言之,“吸头”是悬浮于水面,外罩下方的园环约有2/3在水下,1/3在水面之上。从该水位线以上至过滤网平面的距离,即为“真空吸距”。此“真空吸距”极微为正值,不能为负值。正值表明有间隙吸油;负值表明沉水面之下,吸入为水,即不起任何清理作用。“真空吸距”间隙的调节,要视真空泵的能力大小及吸管扩散后负压测定值而定来调节。可先在小的试验池的静水中先测试吸油性能,即通过调节设在真空外罩管上与中心真空管上的调节螺纹机构,改变此“真空吸距”,获最佳的吸油效果。因为,这个“真空吸距”的实际调节,将涉及诸多结构因素,例如外罩尺寸大小,外罩下方的浮环能产生多大的浮力,真空泵的能力,真空管直径以及扩散减压的程度,各构件材料与自重等等都将影响这个间隙的变化。在批量生产使用下,只要有一只调试成功,其他的都有可参照调节,就很方便了。批量出厂应该先调好,使用过程中也要视吸油的效果,再现场适当调节。 

整个“吸头”是悬浮于水面,用钢丝绳连接在船吊杆上。吸油作业时,该钢丝索是松开呈自由状态。起吊使整个“吸头”移位,跳跃式前后左右移动,在前述《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巳经围拢的“浮岛”之内,移动吸油作业。此时,与《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中所述及的二艘拖带“拖网除油袋”的船作业无关。因该二船在完成围拢的“浮岛”之后,巳向前移位作业。如此,前后承接各有分工,能大大加速巨大水面清理的时间。事实上,要及时控制扩散与彻底清除类 似美国墨西哥湾漏油特大灾难性事件绝非易事!平常要有安全防范意识,物资储备能取来应急使用,对及时控制漏油初期的扩散,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巨额赔偿极为有利。 

四、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 

本发明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真空吸管(3)是主要的支承件,内孔供接真空泵的通路,外径上套有多只构件。其中吊环套(2)上有供吊索的焊接件,钢丝索(1)套在焊接件上,钢丝索与作业船上的吊杆相连,达升降整只“吸头”。紧定螺丝(8)用于将吊环套,定位在真空吸管上,还有二只紧定螺丝,其作用都相同。法兰盘(4)是用紧定螺丝固定在真空吸管上,通过法兰盘孔中螺栓组件(9)起承重真空外罩(5)上的法兰盘。真空外罩与真空吸管之间是轻动配合,并置有橡胶密封环(6)防止漏气,保证真空度。真空外罩外形呈园锥状,下侧连有园环状的浮环,起浮力作用。真空吸管的下端有扩散头(7),使真空吸面大而真空度相应降低,利于提高吸油效果。此外,螺栓组件(4)除承受扩散头重力之外,还可借调节h1,来改变图示“真空高度”h2。使h2是一个稍大于零的正值,吸油效果好,如为负值变成吸水即毫无吸油的作用。因吸力过大也会出现类似仅吸水的不利现象。设计上要使真空外罩与扩散头之间的结构空间小,减少真空气量的浪费。扩散头上有很方便更换的过滤网(10),防止吸入杂物,要经常换新清洗再用。 

从以上结构说明可以看出,本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很方便制造,只是调节时要求细致,以求获最好的吸油效果。结构实例如下:当选用直径为100毫米的真空吸管,扩散头外径为500毫米,即截面积扩大25倍,扩散头外径处真空度比真空吸管内的真空度下降至1/25。设真空外罩的外径为2米,即截面积以扩大16倍。从真空吸管到真空外罩合计截面积增大为400倍,即真空度变化也相差400倍。但吸头外径之外与真空罩内径之间的园环中,真空度在变化,形成锥面状的压差吸形。如果采用“旋转式鼓风机”(最通用是罗茨鼓风机Roots)不需要阀装置,结构简单,一般能能产生0.8个大气压(表压),也可以用离心式鼓风机取代。显然,使用时是反接,即吸入气体管上接上本真空吸管(3),即产生抽吸力。即将0.8个大气“正压”,换成“负压”,即吸力,吸程可高达8米之多!可按每小时抽气量和真空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型号的鼓风机。本实例选用HSR100 型罗茨鼓风机可获理想的效果。扩散头外径处真空度约在0.03~0.04大气压下吸油,油管路(包括与真空吸管相接的软管段)力求最短即入船中真空泵吸入口.如管道很长必须缩小扩散盘的直径,即加大吸力。总之,合理设计与反复试验才能获取理想的实际除油效果,达动力耗用省,长期保护环境又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试想要设计制造出一套能有效处理“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支付总额78亿美元赔偿额”的设备,要凝聚多少心血? 

附图中标注名称:钢丝索(1);吊环套(2);真空吸管(3);法兰盘(4);真空外罩(5);橡胶密封环(6);扩散头(7);紧定螺丝(8);螺栓组件(9);过滤网(10)。M油污层,K浮环,N真空罩,h1两法兰盘内距可供调节,h2可调真空吸距(略大于0的正值)。 

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05754A43申请公布日20120725CN102605754ACN102605754A21申请号201210070564322申请日20120307E02B15/1020060171申请人赵明地址325028浙江省温州市隔岸路4号1401室72发明人赵明54发明名称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57摘要本发明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是配合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申请号2012200422391而提供一个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的吸头,装在“收拾船”上,由真空泵产生吸力,将巳被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围困的油污层吸入船中,达高效、快速清除水面的油层,保护环境;因油层极。

2、稀薄,采用本特殊的“真空浮吸”油技术,设计“吸头”。在密闭外罩内设置真空管,经吸头的扩散减压,产生低真空度,刚好使微薄的油层被真空吸上,收于船中,而下层水不会大量涌入船中。“外罩”下浮环,支承“吸头”自重,达巧妙的“浮吸”;便于调节“真空吸距”提高吸油效果。有多只扩径不同的吸盘可供更换,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扩大应用可用于类似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总额高达78亿美元的赔偿,减少灾害损失,控制污染扩散的良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1页21本发明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涉及配合丙纶短纤拖网除。

3、油袋清理河面专利申请号2012200422391专利权人赵悦妤郑广而提供一个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的吸头,它安装在该专利所述的“收拾船”上,由真空泵产生吸力,将巳被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围困的油污层吸入船中,达高效、快速清除水面的油层,保护环境;其特征在于油污层是极稀薄,用普通以容器掏取油的办法实难以奏效,必须采用特殊的“真空浮吸”技术,并设计制造本“吸头”,先在污油面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密闭空间的外罩,再用设置其中心处的真空管,通过吸头的扩散减压,产生低真空度,巧妙调节、控制扩散吸头下平面过滤网处与水上污油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刚好使微薄的污油层被低真空度吸上,进入吸管,送至真空泵收集于船中,而下层水不。

4、会大量涌入船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其特征还在于“外罩”下方有浮环,用自浮力,支承“吸头”的自重,悬浮于水面,又通过调节“螺栓组件”,控制真空扩散头上过滤网平面与水面之间的“真空吸距”,达最合适的低真空度,吸取薄薄的水面浮油;有多只扩径不同的“真空吸盘”可供更换调节真空度,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以获取最佳的吸油效果,而不必用变更真空泵能力及诸配件,可达到节俭与实用。权利要求书CN102605754A1/3页3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配合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申请号2012200422391专利权人赵悦妤郑广而提供一个真空浮吸回。

5、收水面油污层的吸头。它安装在该专利所述的“收拾船”上,由真空泵产生吸力,将巳被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围困的油污层吸入船中,达高效、快速清除水面的油层,保护环境。二、背景技术0002公知,油类一旦混入水中,形成油膜,悬于上层快速扩散,很难回收,而重大的漏油污染环境可造成生态破坏产生灾难性后果。例如,“英国石油公司2012年3月2日晚证实,巳就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集体诉讼与原告方达成和解协议,预计向事件影响的渔民、清理工人等个人支付总额大约78亿美元赔偿。引自温州都市报201234A22。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的专利,有效用于水面油层的围困,著名环保专家陈莉玲看过实际试验,做出良好的初评,认为极。

6、具开发前景,并对相关吸油数据测试。用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来围困水面上漏油,形成诸多“小浮岛”,而浮岛内的浮油又如何回收这是一个难题。目前没有一个巧妙的办法,本专利就是利用“真空浮吸”特殊技术,借造纸生产过程中用真空泵,吸取刚刚上铜网与毛毯复合层时,纸坯层还含大量水,浮于毛毯表面毫无强度可言这时就是应用紧贴铜网之下的真空箱,吸真空,透过铜网与毛毯,使上层含大量水的极为难处理的纸坯逐渐吸出水份,有了初步强度才能上烘缸烘干燥。真空箱多达十来只。慢慢吸水才不破坏纸张。显然,只有从事造纸专业设计的人对此过程有所了解。今跨行业引入该技术,而设计本“吸头”,可达吸收浮于水面油层效率高,快速,节能。必须极认真调。

7、节其中真空吸头上“可调节器”的高度,控制“吸空间隙”,使附带所带入的水份最小,处理效果最佳。显然,像英国巨额天文数字的赔偿是任何石油公司难以忍受的如果有防范意识,日常备有本专利所述的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一旦出现不测灾难,立即紧急应用,控制事态所造成危害程度,进而认真坚持清理水面,也可减少赔偿数额,更重要是生态环境得到保护。0003三、本发明内容0004由上面背景技术可知,为高效清除巳被围困在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技术所述的油层也可能是极稀薄,用普通以容器掏取油的办法实难以奏效,必须采用特殊的“真空吸油”技术,并设计制造“吸头”。实际操作中还要有经专业训练人员来控制与调节,以求获取最佳的。

8、真空吸除效果。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先在油面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密闭空间的外罩,再用设置其中心处的真空管,通过吸头的扩散减压,产生低真空度,巧妙控制吸头下平面过滤网与水面之间的间隙距离,刚好使微薄的油层被真空吸上,进入吸管,送至真空泵收集于船中,而下层水不会大量涌入船中。当然真空度控制不易,特别是吸头上过滤网平面与水面之间的间隙距离的控制,要很小,要处于一个稳定薄层距离的状态下吸油,是很不容易控制的。为此,在前述“外罩”下方设有园环,产生浮力,支承全部“吸头”的自重。换言之,“吸头”是悬浮于水面,外罩下方的园环约有2/3在水下,1/3在水面之上。从该水位线以上至过滤网平面的距离,即为“真空吸距”。此“。

9、真空吸距”极微为正值,不能为说明书CN102605754A2/3页4负值。正值表明有间隙吸油;负值表明沉水面之下,吸入为水,即不起任何清理作用。“真空吸距”间隙的调节,要视真空泵的能力大小及吸管扩散后负压测定值而定来调节。可先在小的试验池的静水中先测试吸油性能,即通过调节设在真空外罩管上与中心真空管上的调节螺纹机构,改变此“真空吸距”,获最佳的吸油效果。因为,这个“真空吸距”的实际调节,将涉及诸多结构因素,例如外罩尺寸大小,外罩下方的浮环能产生多大的浮力,真空泵的能力,真空管直径以及扩散减压的程度,各构件材料与自重等等都将影响这个间隙的变化。在批量生产使用下,只要有一只调试成功,其他的都有可参。

10、照调节,就很方便了。批量出厂应该先调好,使用过程中也要视吸油的效果,再现场适当调节。0005整个“吸头”是悬浮于水面,用钢丝绳连接在船吊杆上。吸油作业时,该钢丝索是松开呈自由状态。起吊使整个“吸头”移位,跳跃式前后左右移动,在前述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巳经围拢的“浮岛”之内,移动吸油作业。此时,与丙纶短纤拖网除油袋清理河面专利中所述及的二艘拖带“拖网除油袋”的船作业无关。因该二船在完成围拢的“浮岛”之后,巳向前移位作业。如此,前后承接各有分工,能大大加速巨大水面清理的时间。事实上,要及时控制扩散与彻底清除类似美国墨西哥湾漏油特大灾难性事件绝非易事平常要有安全防范意识,物资储备能取来应急使用,对及时。

11、控制漏油初期的扩散,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巨额赔偿极为有利。0006四、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0007本发明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真空吸管3是主要的支承件,内孔供接真空泵的通路,外径上套有多只构件。其中吊环套2上有供吊索的焊接件,钢丝索1套在焊接件上,钢丝索与作业船上的吊杆相连,达升降整只“吸头”。紧定螺丝8用于将吊环套,定位在真空吸管上,还有二只紧定螺丝,其作用都相同。法兰盘4是用紧定螺丝固定在真空吸管上,通过法兰盘孔中螺栓组件9起承重真空外罩5上的法兰盘。真空外罩与真空吸管之间是轻动配合,并置有橡胶密封环6防止漏气,保证真空度。真空外罩外形呈园锥状,下侧连有园环状的浮环,。

12、起浮力作用。真空吸管的下端有扩散头7,使真空吸面大而真空度相应降低,利于提高吸油效果。此外,螺栓组件4除承受扩散头重力之外,还可借调节H1,来改变图示“真空高度”H2。使H2是一个稍大于零的正值,吸油效果好,如为负值变成吸水即毫无吸油的作用。因吸力过大也会出现类似仅吸水的不利现象。设计上要使真空外罩与扩散头之间的结构空间小,减少真空气量的浪费。扩散头上有很方便更换的过滤网10,防止吸入杂物,要经常换新清洗再用。0008从以上结构说明可以看出,本真空浮吸回收水面油污层吸头很方便制造,只是调节时要求细致,以求获最好的吸油效果。结构实例如下当选用直径为100毫米的真空吸管,扩散头外径为500毫米,即。

13、截面积扩大25倍,扩散头外径处真空度比真空吸管内的真空度下降至1/25。设真空外罩的外径为2米,即截面积以扩大16倍。从真空吸管到真空外罩合计截面积增大为400倍,即真空度变化也相差400倍。但吸头外径之外与真空罩内径之间的园环中,真空度在变化,形成锥面状的压差吸形。如果采用“旋转式鼓风机”最通用是罗茨鼓风机ROOTS不需要阀装置,结构简单,一般能能产生08个大气压表压,也可以用离心式鼓风机取代。显然,使用时是反接,即吸入气体管上接上本真空吸管3,即产生抽吸力。即将08个大气“正压”,换成“负压”,即吸力,吸程可高达8米之多可按每小时抽气量和真空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型号的鼓风机。本实例选用HS。

14、R100型罗茨鼓风机可获理说明书CN102605754A3/3页5想的效果。扩散头外径处真空度约在003004大气压下吸油,油管路包括与真空吸管相接的软管段力求最短即入船中真空泵吸入口如管道很长必须缩小扩散盘的直径,即加大吸力。总之,合理设计与反复试验才能获取理想的实际除油效果,达动力耗用省,长期保护环境又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试想要设计制造出一套能有效处理“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支付总额78亿美元赔偿额”的设备,要凝聚多少心血0009附图中标注名称钢丝索1;吊环套2;真空吸管3;法兰盘4;真空外罩5;橡胶密封环6;扩散头7;紧定螺丝8;螺栓组件9;过滤网10。M油污层,K浮环,N真空罩,H1两法兰盘内距可供调节,H2可调真空吸距略大于0的正值。说明书CN102605754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0575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