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与保健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
背景技术
牵引是颈腰椎疾病有效且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牵引治疗可以松弛肌肉,减轻对
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加速炎性水肿的消退,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的回纳,
解除肌肉痉挛。
现有的颈椎牵引一般采取坐位或卧位,用颈托或枕颌带套住患者颈部,只能延身体纵向
向上牵引,无法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弯曲。
现有的腰椎牵引多采取仰卧位,大致分为使用重锤、伸缩杆的手动牵引床,和采用了自
动控制装置的机动牵引床。使用者借助外力完成牵引,无法主动进行康复锻炼,而且结构复
杂,体积大,造价高,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牵引器材依靠外力,无法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弯曲,无法进行自主锻炼的
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该牵引床利用自身体重,不需加以外力就可以
达到对颈椎、腰椎的牵引效果,并且能够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弯曲,方便锻炼腰背肌力量,满
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包括可折叠支架,
支架上设有活动扶手和床体,床体上纵向依次设有牵引握杆、颈椎牵引带、颈枕、胸部固定
带、腰枕、角度调节板、连接固定旋钮、脚部固定带。
所述的支架上部设有折叠轴,下部设有保险绳。
所述的两侧扶手在支架内侧,横向贯穿于支架折叠轴上,两侧扶手分别与同侧支架两条
腿相连,扶手可绕轴在支架同侧两条腿所成角度范围内转动。
所述的颈椎牵引带采用额颌带,上端固定在牵引握杆上,两侧与颈枕相连,颈枕背面设
有一段弹性带,套在床体上,可沿床体纵向移动。
所述的胸部固定带上端固定在牵引握杆上,可沿床体纵向移动,胸部固定带上设有卡
扣。
所述的腰枕套在床体中部,可沿床体纵向移动。
所述的角度调节板位于床体背面,由三块板构成两个卡槽,支架折叠轴放置在不同的卡
槽里,床体即可与地面形成不同的牵引角度,中间的角度调节板上设有连接固定旋钮,避免
床体从支架折叠轴上滑脱。
所述的脚部固定带以螺钉固定在床体上,有三档可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患者自身体重,达到对颈椎、腰椎的牵引效果,并且能
够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弯曲,方便锻炼腰背肌力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牵引床床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折叠轴,3.保险绳,4.扶手,5.扶手角度控制绳,6.床体,7.牵引握杆,
8.颈椎牵引带,9.颈枕,10.胸部固定带,11.腰枕,12.脚部固定带,13,弹性带,
14.角度调节板,15.连接固定旋钮,1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包括可折叠支架1,支架1上设有活动扶
手4和床体6,床体6上纵向依次设有牵引握杆7、颈椎牵引带8、颈枕9、胸部固定带10、
腰枕11、角度调节板14、连接固定旋钮15、脚部固定带12。
所述的支架1上部设有折叠轴2,两侧下部分别设有保险绳3。支架1向上提起即可折叠,
支架1打开,保险绳3拉直,支架1打开角度即可固定。
所述的两侧扶手4在支架1内侧,横向贯穿于折叠轴2上,两侧扶手4通过扶手角度控制绳
5分别与同侧支架1的两条腿相连,扶手4可绕轴2在支架1同侧两条腿所成角度范围内转
动。
所述的颈椎牵引带8采用额颌带,上端固定在牵引握杆7上,两侧与颈枕9相连,颈枕
9在床体背面设有一段弹性带13,弹性带13使颈枕9与颈椎牵引带相对位置固定后可以继续
拉伸完成牵引,颈枕9上端固定在牵引握杆7上。
所述的胸部固定带10上端固定在牵引握杆7上,可沿床体纵向移动,胸部固定带上设有
卡扣16,可以开关,调节长短。
所述的腰枕11套在床体6中部,可延床体6纵向移动,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位置。
所述的角度调节板14位于床体6背面,由三块板构成两个卡槽,折叠轴2放置在不同的
卡槽里,床体6即可与地面形成不同的牵引角度,中间的角度调节板上设有连接固定旋钮15,
连接固定旋钮15转至床体6纵向方向,床体6即与支架1紧密相连,连接固定旋钮15转至
床体6横向方向,床体6可以从支架1上卸下,便于收纳。
所述的脚部固定带12以螺钉固定在床体6上,有三档可选,适应不同身高患者的需要。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
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
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患者平躺在床体6上,双脚放入合适位置的脚部固定带12固定好,调整好颈枕9和腰枕
11的位置。当需要对颈部进行牵引时,将颈椎牵引带8套在患者头部,双腿逐渐放松,重力
驱动下人体沿床体6纵向下滑,头部受到额颌带向后上方的拉力,至颈椎牵引带8拉紧达到
适合的牵引力度时双腿用力即保持在该状态进行牵引。也可以双手握住扶手4,扶手4拉向
头部方向,头部位置降低,脚部位置升高,扶手4推向脚部方向,头部位置升高,脚部位置
降低,床体6绕支架折叠轴小幅转动,牵引力随之改变,完成颈部的间歇式牵引。采用额颌
带使牵引力方向与颈椎生理弯曲一致,可逐渐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弯曲。
当需要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牵引时,可以双手握住扶手4,扶手4拉向头部方向,头部位
置降低,脚部位置升高,至床体6头端着地,患者头低脚高,依靠自重对腰椎反向牵引。也
可以将胸部固定带10固定在患者胸部上方,双腿逐渐放松,重力驱动下身体延床体6纵向下
滑,至胸部固定带10拉紧达到适合的牵引力度时双腿即保持该状态进行牵引。
当患者需要锻炼腰背肌力量时,可以双手握住牵引握杆7,双腿弯曲使上体伸直,向上
挺腹或者双脚离开脚部固定带12卷腹屈膝,也可以采用头低脚高体位做挺腹动作。亦可俯卧
于床体6上,双脚放入合适位置的脚部固定带12固定好,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手扶床体6
两侧,腰背用力使上身抬起离开床体6,放松回原位,如此反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本文较多的使用了支架1、折叠轴2、保险绳3、扶手4、扶手角度控制绳5、床体6、
牵引握杆7、颈椎牵引带8、颈枕9、胸部固定带10、腰枕11、脚部固定带12、弹性带13、
角度调节板14、连接固定旋钮15、卡扣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
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
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