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106629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84868.8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号:

CN106328340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F 17/04申请日:20160429|||公开

IPC分类号:

H01F17/04; H01F27/28

主分类号:

H01F17/04

申请人: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朴文秀; 严智铉; 崔才烈

地址: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

优先权:

2015.07.01 KR 10-2015-009403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代理人:

刘奕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线圈电子组件包括:线圈部,形成在支撑部的两个表面上;磁性主体,包围支撑部和线圈部。磁性主体包括:浸涂部,围绕线圈部而形成;芯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内部;外周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外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分别形成在线圈部之上和线圈部之下。浸涂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包括:
线圈部,形成在支撑部的两个表面上;
磁性主体,包围支撑部和线圈部,
其中,磁性主体包括:浸涂部,围绕线圈部而形成;芯部,形成在线圈
部的内部;外周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外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分别
形成在线圈部之上和线圈部之下,
浸涂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浸涂部通过将线圈部浸在
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料中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
粉末被布置为使得所述金属粉末的片状表面的一个轴指向由线圈部产生的磁
通量的流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浸涂部形成在线圈部的上
部和下部上,并且形成在线圈部的从线圈部的上部和下部延伸的侧部的部分
上或整个侧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在线圈部的上部和下部上,
浸涂部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被布置为使得所述金属粉末的
片状表面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的厚度方向,并且在线圈部的侧部上,浸涂
部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被布置为使得金属粉末的片状表面
的一个轴与线圈部的厚度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
粉末包含从由铁、硅、硼、铬、铝、铜、铌和镍或它们的合金组成的组中选
择的一种或更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
粉末分散且包含在热固性树脂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芯部、外周部以及第一覆
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
的金属粉末的芯部和外周部在长度-宽度平面上限定浸涂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所述线圈电子组件还包括包含
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将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彼此连接并且穿
透由线圈部包围的区域的第一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所述线圈电子组件还包括包含
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将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彼此连接并且设
置在线圈部的外部的第二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浸涂部呈环形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芯部和外周部中的至少
一个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芯部和外周部中的至少一个中包含
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被布置为使得所述金属粉末的片状表面的一
个轴与线圈部的厚度方向平行。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
部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
部中的至少一个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被布置为使得所述金
属粉末的片状表面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的厚度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
盖部中,仅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的与线圈部对应的区域中包含具有形状
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16.一种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方法,包括:
在支撑部的两个表面上形成线圈部;
形成包围支撑部和线圈部的磁性主体,
其中,磁性主体的形成包括通过将线圈部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
金属粉末的浆料中来形成围绕线圈部的浸涂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被
布置为使得所述金属粉末的片状表面的一个轴指向由线圈部产生的磁通量的
流动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磁性主体的形成还包括:在形成
浸涂部之后,在线圈部的内部形成芯部,在线圈部的外部形成外周部,通过
在线圈部之上和线圈部之下堆叠磁性片并对磁性片进行压制而在线圈部之上
和线圈部之下分别形成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磁性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
金属粉末。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芯部、外周部以及第一覆盖部
和第二覆盖部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磁性
片,然后堆叠磁性片并对磁性片进行压制。
21.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包括:
线圈部;
磁性主体,包围线圈部,
其中,磁性主体包括:浸涂部,呈覆盖线圈部的环形形状;芯部,形成
在线圈部的内部;外周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外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
外周部、线圈部、芯部和浸涂部设置在第一覆盖部与第二覆盖部之间,
浸涂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
属粉末被布置为使得所述金属粉末的片状表面的一个轴指向由线圈部产生的
磁通量的流动方向。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
性的金属粉末的芯部和外周部分别限定环形形状的浸涂部的内边缘和外边
缘。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其中,芯部和外周部还均包含
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所述线圈电子组件还包括包含
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将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彼此连接且穿透
由线圈部包围的区域的第一层。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线圈电子组件,所述线圈电子组件还包括包含
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将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彼此连接并且设
置在线圈部的外部的第二层。
27.一种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方法,包括:
在支撑部的背对的表面上形成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线圈导体;
将第一线圈导体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料中,以在
第一线圈导体上形成第一浸涂部的一个层;
在第一线圈导体上形成第一浸涂部之后,将第二线圈导体浸在包含具有
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料中,以在第二线圈导体上形成第二浸涂部的
一个层;
堆叠磁性片并对磁性片进行压制,以分别在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线圈导
体的内部形成芯部、在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线圈导体的外部形成外周部并且
形成覆盖第一浸涂部的第一覆盖部和覆盖第二浸涂部的第二覆盖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
线圈导体交替且重复地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料中,以
形成第一浸涂部和第二浸涂部的其它层。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浸涂部和第二浸涂部中的
每个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被布置为使得所述金属粉末的片状表
面的一个轴指向由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线圈导体产生的磁通量的流动方向。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与芯部和外周部对应
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其它磁性
片。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磁性片中包含的金属粉末仅具有
形状各向同性。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磁性片包括:
多个第一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
一个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具有与第一线圈导体的形
状对应的形状并且设置在用于形成第一覆盖部的所述多个第一片之间;
多个第二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
另一个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具有与第二线圈导体的
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设置在用于形成第二覆盖部的所述多个第二片之间。

说明书

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
10-2015-009403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
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感器(线圈电子组件)是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构成电子电路以去除
噪声的代表性无源元件。

电感器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制造:形成线圈部,使金属粉末和树脂彼此混
合的金属粉末树脂复合物硬化以制造包围线圈部的磁性主体,并且在磁性主
体的外表面上形成外电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通过实现高磁导率来提高电感(L)的线圈
电子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线
圈电子组件包括通过将线圈部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料
中而形成的浸涂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包括:线圈部,形成在支撑
部的两个表面上;磁性主体,包围支撑部和线圈部,其中,磁性主体包括:
浸涂部,围绕线圈部而形成;芯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内部;外周部,形成在
线圈部的外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分别形成在线圈部之上和线圈部
之下,浸涂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方法包括:在支撑部
的两个表面上形成线圈部;形成包围支撑部和线圈部的磁性主体,其中,磁
性主体的形成包括通过将线圈部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
料中来形成围绕线圈部的浸涂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包括:线圈部;磁性主体,
包围线圈部,其中,磁性主体包括:浸涂部,呈覆盖线圈部的环形形状;芯
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内部;外周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外部;第一覆盖部和第
二覆盖部,外周部、线圈部、芯部和浸涂部设置在第一覆盖部与第二覆盖部
之间,浸涂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方法包括:在支撑部
的背对的表面上形成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线圈导体;将第一线圈导体浸在包
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料中,以在第一线圈导体上形成第一浸
涂部的一个层;在第一线圈导体上形成第一浸涂部之后,将第二线圈导体浸
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浆料中,以在第二线圈导体上形成第
二浸涂部的一个层;堆叠磁性片并对磁性片进行压制,以分别在第一线圈导
体和第二线圈导体的内部形成芯部、在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线圈导体的外部
形成外周部并且形成覆盖第一浸涂部的第一覆盖部和覆盖第二浸涂部的第二
覆盖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
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以使
线圈电子组件的线圈部可见;

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A是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的放大透视图,图3B是具有形状
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的浸涂部围绕其形成
的线圈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6至图9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在长
度-厚度(L-T)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以使线圈电子组件的线圈部和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磁性片可
见;

图11A至图11C是顺序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线圈电
子组件的方法的示图;

图11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工
艺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在下面描述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

然而,本公开可按照多种不同的形式来举例说明,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
局限于在此阐述的特定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
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本公开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整个说明书中,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区域或晶圆(基板)的元件
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所
述元件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
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它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
“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
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元件或层。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
以及全部组合。

将明显的是,虽然可在此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
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
和/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
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示例
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论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
称作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描述的方便,可在此使用与空间相关的术语(例如,“在……之上”、
“上方”、“在……之下”和“下方”等),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
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与空间相关的
术语意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
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或“上方”的元件将被定位
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下”或“下方”。因此,术语“在……之
上”可根据附图的特定方向而包含“在……之上”和“在……之下”的两种
方位。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可对在此使用的
与空间相关的描述符做出相应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无意限制本发明构思。除
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于包括复数形
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时,
列举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而
并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构件、元
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了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示意图来描述本发明构
思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例如,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估计所示出的形
状的变型。因此,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受限于在此示出的区域
的特定形状,而是应被理解为例如包括由于制造导致的形状的改变。以下的
实施例也可由一个或它们的组合而构成。

下面描述的本发明构思的内容可具有多种构造,虽然在此仅提出需要的
构造,但不限于此。

线圈电子组件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具体
地讲,薄膜型电感器)。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不限于
此。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的透视图,以使线圈电
子组件的线圈部可见。

参照图1,将电源电路的电源线中所使用的薄膜型功率电感器作为线
圈电子组件的示例进行公开。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可包括:线圈部40,形成在支
撑部20的两个表面上;磁性主体50,包围支撑部20和线圈部40;第一
外电极81和第二外电极82,设置在磁性主体50的外表面上并且连接到线
圈部40。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长度”方向指的是图
1中的“L”方向,“宽度”方向指的是图1中的“W”方向,“厚度”方
向指的是图1中的“T”方向。

线圈部40可通过将形成在支撑部20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导体41
和形成在支撑部20的与支撑部20的所述一个表面背对的另一表面上的第
二线圈导体42彼此连接而形成。

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中的每个可具有形成在支撑部20
的同一平面上的平面线圈的形式。

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可呈螺旋形状。

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可通过电镀形成在支撑部20上,
但不限于此。

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可由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的金属
(例如,银(Ag)、钯(Pd)、铝(Al)、镍(Ni)、钛(Ti)、金(Au)、
铜(Cu)、铂(Pt)或它们的合金)形成。

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可涂覆有绝缘层(图1中未示出),
因此,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可不与形成磁性主体50的磁
性材料直接接触。

支撑部20可由例如印刷电路板、铁氧体基板、金属基软磁性基板等
形成。然而,支撑部20不限于此,并且可由其上可形成有第一线圈导体
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并支撑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的任何
板形成。

支撑部20可具有通过去除其中央部分而形成的通孔,其中,通孔可
填充有磁性材料,以在线圈部40的内部形成芯部55。

由于芯部55填充有磁性材料,因此可增大磁性主体的磁通量通过其
的区域,从而提高电感(L)。

然而,不一定包括支撑部20,在不包括支撑部的情况下,线圈部还可
由金属线形成。

包围线圈部40的磁性主体50可包含具有磁性质的任何磁性材料,例
如,铁氧体或金属粉末。

磁性主体50中包含的磁性材料的磁导率越高并且磁性主体50的磁通
量通过其的区域越大,电感(L)越高。

第一线圈导体41的一个端部可延伸,以形成暴露于磁性主体50的长
度L方向上的一个端表面的第一引出部41',第二线圈导体42的一个端部
可延伸,以形成暴露于磁性主体50的长度L方向上的另一端表面的第二
引出部42'。

然而,第一引出部41'和第二引出部42'不限于按照如上所述进行暴露,
并且可暴露于磁性主体50的至少一个表面。

第一外电极81和第二外电极82可形成在磁性主体50的外表面上,
以分别连接到暴露于磁性主体50的端表面的第一引出部41'和第二引出部
42'。

第一外电极81和第二外电极82可由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的金属(例如,
铜(Cu)、银(Ag)、镍(Ni)、锡(Sn)等或它们的合金)形成。

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磁性主体50可包
括围绕线圈部40形成的浸涂部53。浸涂部53可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
金属粉末61。

磁性主体50可包括:芯部55,形成在线圈部40的内部;外周部54
(见图4),形成在线圈部40的外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
分别形成在线圈部40之上和线圈部40之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芯部55、
外周部54以及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可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
的金属粉末71。

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和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
可由包含从由铁(Fe)、硅(Si)、硼(B)、铬(Cr)、铝(Al)、铜
(Cu)、铌(Nb)和镍(Ni)或它们的合金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或更
多种形成,并且可由晶态金属或非晶态金属形成。

例如,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或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
粉末71可由Fe-Si-Cr基非晶态金属形成,但不限于此。

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和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
可按照它们分散在热固性树脂中的形式而被包含在热固性树脂中。

热固性树脂可以是例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图3A是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的放大透视图,图3B是具有
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放大透视图。

参照图3A,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可被表示为球形。形状
各向同性意思是X、Y和Z轴方向中的所有方向上示出的性质相同。

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可在X、Y和Z轴方向中的所有方
向上表现出相同的磁导率。

相反地,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在X、Y和Z轴方向上
具有互不相同的性质。

如图3B所示,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以是例如片状金属
粉末。

通常,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表现出比具有形状各向同
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导率高的磁导率。因此,已使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
异性的金属粉末61(其磁导率比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导
率高)的片制成了线圈电子组件,从而提高了电感(L)。

然而,由于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磁导率在每个方向上
都改变,因此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总磁导率可比具有形状
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总磁导率高,但是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
末61在特定方向上的磁导率可能会很低,从而妨碍了由施加到线圈部的
电流产生的磁通量的流动。

例如,如图3B所示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在片状表面
61'上的X轴和Y轴方向上具有高磁导率,但是在与片状表面61'垂直的Z
轴方向上会具有非常低的磁导率。因此,如上所述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
金属粉末61会妨碍在Z轴方向上流动的磁通量的流动,因此会减小电感
(L)。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形成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浸涂部53,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
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
向,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由于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在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方向
上表现出高磁导率,因此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
得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从而使得磁通量的流动
平稳并且通过高磁导率来提高电感(L)。此外,可通过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的高饱和磁化强度值(Ms)来实现优良的品质(Q)因
数、优良的直流(DC)偏置特性等。

浸涂部53可通过将线圈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61的浆料中而形成。

按照惯例,由于使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来制
造线圈电子组件,因此在将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
61'的一个轴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时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在使用
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来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情况下,
大体上难以将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布
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具体地讲,在磁通量的流动方向改变大的一
些区域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没有
被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从而妨碍了磁通量的流动。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将线圈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以形成其中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被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的浸涂部53。

由于在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包含在浆料中的情况下具有
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比在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
末61包含在片中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此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
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可被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

这里,覆盖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的绝缘层30可形成
在形成线圈部40的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上,浸涂部53可
形成在绝缘层30上。

绝缘层30可包含聚合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光刻胶(PR)、金属氧化物等。然而,绝缘层30的材料不限于此,并且
可以是可包围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的任何绝缘材料,以防
止短路。

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
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

例如,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
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
部40的厚度(t)方向,并且在线圈部40的侧部上,浸涂部53中包含的
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
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平行。

因此,可防止由于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而妨碍磁通量流
动的现象,磁通量的流动可变得更平稳,从而实现更高的电感(L)。

具体地讲,由于浸涂部53围绕集中有磁通量的线圈部40而形成,因
此可更有效地提高电感(L)。

图4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4,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包含具有形
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浸涂部53可围绕线圈部40而形成,具有形
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可包含在芯部55、外周部54以及第一覆盖部
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芯部55可以是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
71、将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彼此连接并穿透由线圈部40包围
的区域的层。外周部54可以是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将
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彼此连接并设置在线圈部40的外部的另
一层。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芯部55和外周部54可
在长度-宽度平面上限定浸涂部53。虽然图1、图2和图4中未示出,但是
浸涂部53可具有环形形状。所述环形形状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可分别由芯
部55和外周部54限定。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形成:将线圈
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以形成浸涂部
53;然后堆叠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并对其进行
压制。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的浸涂部围绕其形成的线圈
部的放大截面图。

参照图5,覆盖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的绝缘层30可形
成在形成线圈部40的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上,浸涂部53
可形成在绝缘层30上。

浸涂部53可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可沿磁通量的流动方向布置。

也就是说,在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中
的形成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
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
在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中的形成在线圈部
40的侧部上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
面61'的一个轴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平行。

图6至图9分别是根据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在长度-厚度
(L-T)方向上的截面图。

参照图6,在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包含具
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浸涂部53可形成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
下部上,并且可形成在从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延伸的侧部的部分上。

也就是说,在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浸涂部53可形成在线
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并且可形成在线圈部40的从线圈部40的上部
和下部延伸的整个侧部上,而在图6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浸涂
部53可形成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并且可形成在线圈部40的从
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延伸的侧部的部分上。

当将线圈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
时,可调节线圈部40浸在浆料中的程度,也就是说,可调节线圈部40浸
在浆料中的深度,以改变浸涂部53的形状。

如上所述,根据图6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
的浸涂部53中包含的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还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
状表面61'的一个轴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

除了浸涂部53形成在线圈部40的侧部的部分上之外,根据图6中示
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具有与根据上面描述的示例性
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参照图7,在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包含具
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浸涂部53可围绕线圈部40而形成,具
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还可包含在芯部55中。

包含在芯部55中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
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平行,以指向磁通量
的流动方向。因此,与根据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芯部55中包含
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情况相比,还可通过在芯部55中形成高磁
导率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来进一步提高电感(L)。

同时,虽然图7中未示出,但是与芯部55相似,外周部54也可包含
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平行以
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虽然图7中未
示出,但是外周部54也可包括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将
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彼此连接并设置在线圈部40的外部的层。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形成:将线圈
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以形成浸涂部
53;在芯部55和/或外周部54中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61的磁性片;然后堆叠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并
对其进行压制。

除了芯部55中形成有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之外,根据图
7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具有与根据上面描述的示
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芯部55还可包括包
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将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
彼此连接并穿透由线圈部40包围的区域的层。

参照图8,在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包含具
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浸涂部53可围绕线圈部40而形成,具
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还可包含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
中。

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
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40的厚度(t)
方向,以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因此,与根据图2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
例的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
71的情况相比,还可通过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形成高磁导
率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来进一步提高电感(L)。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形成:将线圈
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以形成浸涂部
53;堆叠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并对其进行压制,
以形成芯部55;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
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磁性片;然后再次堆叠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
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并对其进行压制。

除了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形成有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
属粉末61之外,根据图8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
具有与根据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构造相同的构
造。

参照图9,在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包含具
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浸涂部53可围绕线圈部40而形成,在
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的部分中可包含被设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
61'的一个轴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
在磁通量的流动方向改变大的芯部55之上和芯部55之下的区域中可包含
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

如图8所示,在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按照其片状表面61'
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的方式布置在整个覆盖部上的
情况下,覆盖部的位于芯部55之上和芯部55之下的区域中包含的具有形
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会妨碍磁通量的流动。

因此,在根据图9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
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不被包含在整个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
盖部52中,而是可按照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40的厚度
(t)方向以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的方式布置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
盖部52的部分中,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可包含在磁通量的流
动方向改变大的芯部55之上和芯部55之下的区域中。

因此,可防止由于芯部55之上和芯部55之下的区域中的具有形状各
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妨碍磁通量流动的现象,磁通量的流动可变得更平
稳,从而实现更高的电感(L)。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形成:将线圈
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以形成浸涂部
53;堆叠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并对其进行压制,
以形成芯部55;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
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且呈环形形状的磁性片;然后再次堆叠包含具有形
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并对其进行压制。

除了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的与线圈部40对应的区域中形
成有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之外,根据图9中示出的另一示例
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可具有与根据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
电子组件100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的透视
图,以使线圈电子组件的线圈部和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的磁
性片可见。

参照图10,在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中,包含具
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磁性片60可围绕线圈部40设置(图10
中未示出围绕线圈部40形成的浸涂部53)。

如图10所示,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且呈环形形状的
磁性片60a可设置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以使具有形状各向异性
的金属粉末61包含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的与线圈部40对应
的区域中。

呈环形形状的磁性片60a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
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

此外,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磁性片60b可设置在
形成于线圈部40的内部的芯部55和形成于线圈部40的外部的外周部54
中,以使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包含在芯部55和外周部54中。
虽然图10中未标出,但是芯部55可包括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
末71、将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彼此连接并穿透由线圈部40包
围的区域的层。外周部54可包括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
将第一覆盖层51和第二覆盖层52彼此连接并设置在线圈部40的外部的
另一层。均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芯部55和外周部54
可在长度-宽度平面上限定浸涂部53。环形形状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可分别
由芯部55和外周部54限定。

设置在芯部55和外周部54中的磁性片60b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与线圈部40的
厚度(t)方向平行。

可将线圈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
以形成浸涂部53(图10中未示出),可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
属粉末61的磁性片60,并且可使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
的磁性片70来填充其余部分,从而形成包围线圈部40的磁性主体50。

当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且呈环形形状的磁性片60a
设置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时,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的
位于芯部55之上和芯部55之下的区域可填充有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
粉末71。

虽然图10中已示出了通过形成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
且呈特定形状的磁性片60来实现根据上面描述的各个其它示例性实施例
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结构的情况,但是根据各个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
圈电子组件100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使用可实现根据上面描述的各个
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结构的任何方法。

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方法

图11A至图11C是顺序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线圈
电子组件的方法的示图。

参照图11A,可在支撑部20的两个表面上形成线圈部40,可将线圈
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68中,以在线圈
部的一侧形成浸涂部53。

首先,可在支撑部20中形成通孔(未示出),可在支撑部20上形成
具有开口的阻镀剂(未示出),可使用导电金属通过镀覆来填充通孔和开
口,以形成用于形成线圈部40的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以
及将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彼此连接的过孔(未示出)。

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以及过孔可由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的导电金属(例如,银(Ag)、钯(Pd)、铝(Al)、镍(Ni)、钛(Ti)、
金(Au)、铜(Cu)、铂(Pt)或者它们的合金)形成。

然而,形成线圈部40的方法不局限于上述的镀覆。例如,线圈部40
可由金属线形成,或者可由可通过施加到其的电流而产生磁通量的任何材
料形成。

可在形成线圈部40的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上形成覆
盖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的绝缘层30。

绝缘层30可包含聚合物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光刻胶(PR)、金属氧化物等。然而,绝缘层30的材料不限于此,并且
可以是可包围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以防止短路的任何绝缘
材料。

绝缘层30可通过诸如丝网印刷方法、光刻胶(PR)的曝光和显影方
法、喷涂方法(spray applying method)、通过对线圈导体进行化学蚀刻的
氧化方法等的方法形成。

可在包围形成线圈部40的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体42的绝
缘层30上形成浸涂部53。

形成浸涂部53的浆料可通过将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热
固性树脂和有机材料(例如,粘合剂、溶剂等)彼此混合来制备。

按照惯例,由于使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来制
造线圈电子组件,因此在将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
61'的一个轴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时存在限制。也就是说,在使用
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来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情况下,
大体上难以将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布
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具体地讲,在磁通量的流动方向改变大的一
些区域中,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没有
被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从而妨碍了磁通量的流动。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将线圈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以形成其中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被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的浸涂部53。

由于在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包含于浆料中的情况下具有
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比在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
末61包含在片中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此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
金属粉末61的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可被布置为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

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
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指向磁通量的流动方向。

例如,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
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
40的厚度(t)方向,在线圈部40的侧部,浸涂部53中包含的具有形状
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与线圈部
40的厚度(t)方向平行。

因此,可防止由于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而妨碍磁通量流
动的现象,磁通量的流动可变得更平稳,从而实现更高的电感(L)。

具体地讲,由于浸涂部53围绕集中有磁通量的线圈部40而形成,因
此可更有效地提高电感(L)。

参照图11B,在线圈部40的一侧形成浸涂部53之后,可将线圈部40
的另一侧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68中,以在线
圈部的另一侧形成浸涂部53。

如上所述,可将线圈部40的两侧交替且重复地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
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以形成浸涂部53。在将线圈部40的两侧
浸在浆料中之后,可对线圈部40的浸在浆料中的两侧执行干燥、压制和
硬化。

浸涂部53可具有其中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分散在热固
性树脂中的形式。

热固性树脂可以是例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当将线圈部40浸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浆料中
时,可调节线圈部40浸在浆料中的程度(即,线圈部40浸在浆料中的深
度),以改变浸涂部53的形状。

例如,可将线圈部40深深地浸在浆料中,从而使得浸涂部53形成在
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以及线圈部40的从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延
伸的整个侧部上。可选地,可将线圈部40浅浅地浸在浆料中,从而使得
浸涂部53形成在线圈部40的上部和下部上以及线圈部40的从线圈部40
的上部和下部延伸的侧部的部分上。

接下来,参照图11C,在形成浸涂部53之后,可在线圈部40之上和
线圈部40之下堆叠磁性片70并对其进行压制,从而形成包括形成在线圈
部40的内部的芯部55、形成在线圈部40的外部的外周部54以及形成在
线圈部40之上的第一覆盖部51和形成在线圈部40之下的第二覆盖部52
的磁性主体50。

可通过去除支撑部20的其上未形成有第一线圈导体41和第二线圈导
体42的中央部分来形成芯部孔55'。

可通过机械钻孔、激光钻孔、喷砂、冲压等来去除支撑部20的中央
部分。

可在芯部孔55'中设置磁性片70,从而形成芯部55。

磁性片70可按照片状通过如下步骤制成:将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
属粉末71、热固性树脂、有机材料(例如,粘合剂、溶剂等)彼此混合以
制备浆料,然后在载体膜上通过刮刀方法(doctor blade method)涂敷几十
微米厚度的浆料并使其干燥。

磁性片70可按照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分散在诸如环氧树
脂、聚酰亚胺树脂等的热固性树脂中的形式而制成。

可对磁性片70进行堆叠、压制并硬化,从而制造根据示例性实施例
的线圈电子组件100,在该线圈电子组件100中,可在芯部55、外周部54
以及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中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
71。

同时,图11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线圈电子
组件的工艺的示图。

参照图11D,在形成浸涂部53之后,可围绕线圈部40(浸涂部53围
绕线圈部40形成)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磁性片60a
和60b。

磁性片60a和60b可按照片状通过如下步骤制成:将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热固性树脂和有机材料(例如,粘合剂、溶剂等)彼此
混合以制备浆料,在载体膜上通过刮刀方法涂敷浆料,然后使其干燥。

磁性片60a和60b可按照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分散在诸
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的热固性树脂中的形式而制成。

如图11D所示,可在线圈部40之上和线圈部40之下设置包含具有形
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且呈环形形状的磁性片60a,以使具有形状各向
异性的金属粉末61仅包含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52的与线圈部
40对应的区域中。

呈环形形状的磁性片60a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
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垂直于线圈部40的厚度(t)方向。

此外,可将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磁性片60b设置
在形成于线圈部40的内部的芯部孔55'中,以使芯部55中包含具有形状
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

虽然图11D中未示出,但是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
磁性片60b还可设置在形成于线圈部40的外部的外周部孔中,以使外周
部54中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

设置在芯部55和外周部54中的磁性片60b中包含的具有形状各向异
性的金属粉末61可被布置为使得其片状表面61'的一个轴与线圈部40的
厚度(t)方向平行。

同时,虽然图11D中已经示出了通过在第一覆盖部51和第二覆盖部
52的与芯部55和芯部孔55'对应的区域中设置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
属粉末61且呈特定形状的磁性片60a和60b来制造根据上面描述的示例
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情况,但是根据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的线圈电子组件100不限于此,并且可通过可实现根据上面描述的示例性
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结构的任何方法来制造。

接下来,可在线圈部40之上和线圈部40之下堆叠包含具有形状各向
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70、对其进行压制并使其硬化,从而形成磁
性主体50。

可在线圈部40之上和线圈部40之下堆叠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
属粉末71的磁性片70、对其进行压制并使其硬化,从而使用具有形状各
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来填充除了其中设置有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
属粉末61的磁性片60的部分之外的部分。

如图11D所示,在于线圈部40之上和线圈部40之下设置包含具有形
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且呈环形形状的磁性片60a之后,当形成包含
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71的磁性片70时,芯部55之上的第一覆
盖部51和芯部55之下的第二覆盖部52的区域可填充有具有形状各向同
性的金属粉末71。

同时,虽然已将围绕线圈部40形成浸涂部53然后堆叠包含具有形状
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61的磁性片60和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同性的金属粉末
71的磁性片70的工艺作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
方法进行了描述,但是制造线圈电子组件的方法不限于此,并且所述方法
可以是可形成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子组件100的结构的金属粉末-
树脂复合物的任何方法。

接下来,可在磁性主体50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外电极81和第二外电
极82,以连接到线圈部40。

除了上述描述之外,将省略与根据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电
子组件的特征重复的特征的描述。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实现高磁导率,从而提高电感(L)。

虽然已经在上面示出并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
楚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修
改和变型。

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了一种线圈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线圈电子组件包括:线圈部,形成在支撑部的两个表面上;磁性主体,包围支撑部和线圈部。磁性主体包括:浸涂部,围绕线圈部而形成;芯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内部;外周部,形成在线圈部的外部;第一覆盖部和第二覆盖部,分别形成在线圈部之上和线圈部之下。浸涂部包含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金属粉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