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翻板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翻板阀.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19199A43申请公布日20120801CN102619199ACN102619199A21申请号201210096097122申请日20120402E02B7/46200601E02B7/5420060171申请人吴超地址315000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握兰巷15号704室72发明人吴超54发明名称自动翻板阀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翻板阀,属于自动翻板阀技术领域,能达到自动控制山塘水库的库容的目的,它由阀板、左轴、右轴、坝体泄洪槽、左“U”型槽、右“U”型槽、左前挡块、右前挡块、左后挡块、右后挡块、楔形底板组成,随着水位的高低来改变阀板的受力,以阀板的左转轴和右。
2、转轴的轴线为中心,阀板随水位高低自动旋转,达到阀门自动开启或关闭,其有益效果是投资低,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能达到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库容的目的,实用性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自动翻板阀,它由阀板(1)、左轴(2)、右轴(3)、坝体泄洪槽(4)、左“U”型槽(5)、右“U”型槽(6)、左前挡块(7)、右前挡块(8)、左后挡块(9)、右后挡块(10)、锲形底板(11)组成,其特征在于阀板(1)的截面为不等边梯形,阀板(1)的两侧有左轴(2)和右轴(3),坝体泄洪槽(4)的左侧有左“。
3、U”型槽(5),坝体泄洪槽(4)的右边有右“U”型槽(6),在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的下方以及坝体泄洪槽(4)的底部有锲形底板(11),左“U”型槽(5)的前面的上部有左前挡块(7),右“U”型槽(6)的前面的上部有右前挡块(8),左“U”型槽(5)后面的下部有左后挡块(9),右“U”型槽(6)后面的下部有右后挡块(10),阀板(1)从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的开口插入安装,左“U”型槽(5)的槽底支承阀板的左轴(2),右“U”型槽(6)的槽底支承阀板的右轴(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左轴(2)和右轴(3)的轴线相同且轴线低于阀板(1)。
4、高度(H)的一半(1/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阀板(1)根据阀板(1)的左轴(2)和右轴(3)的轴线以下和轴线以上的重量之比调整上水位高低,重量比越大上水位高度越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以左轴(2)和右轴(3)支承阀板(1),轴线以下的重量大于轴线以上重量3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方向相对且在同一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阀板(1)的下平面和锲形底板(11)的上平面贴合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阀板(1)的左后下。
5、侧的轴线以下平面和左后挡块(9)的前表面密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阀板(1)的右后下侧的轴线以下平面和右后挡块(10)的前表面密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阀板(1)的左前上侧的轴线以上平面和左前挡块(7)的后表面密封。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阀,其特征在于阀板(1)的右前上侧的轴线以上平面和右前挡块(8)的后表面密封。权利要求书CN102619199A1/2页3自动翻板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翻板阀,尤其涉及一种水坝自动泄洪的自动翻板阀,属于自动翻板阀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为解决山塘、水库在无人值守的状态自动控制。
6、库容,达到当水位低时,水坝的阀门自动关闭,当水位超过预设水位时,水坝的阀门自动开启泄洪,当水位回落到安全库容时,水坝的阀自动关闭的目的,在本发明未作出之前,无有一种水坝自动泄洪的自动翻板阀使用,检索专利文献无该技术新的技术方案公开。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有一种水坝自动泄洪的自动翻板阀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水坝自动泄洪的自动翻板阀,该自动翻板阀投资低,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能达到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库容的目的。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阀板、左轴、右轴、坝体泄洪槽、左“U”型槽、右“U”型槽、左前挡块、右前挡块、左后挡块、右后挡块、锲形底板组成,其特征在于。
7、阀板的截面为不等边梯形,阀板的两侧侧有左轴和右轴,左轴和右轴的轴线相同且轴线低于阀板高度(H)的一半(1/2H),以左轴和右轴支承阀板,轴线以下的重量大于轴线以上重量3以上,根据轴线以下和轴线以上的重量之比调整上水位高低,重量比越大上水位高度越高,坝体泄洪槽的左侧有左“U”型槽,水坝泄洪槽的右边有右“U”型槽,左“U”型槽和右“U”型槽方向相对且在同一平面,在左“U”型槽和右“U”型槽的下方以及坝体泄洪槽的底部有锲形底板,左“U”型槽的前面的上部有左前挡块,右“U”型槽的前面的上部有右前挡块,左“U”型槽后面的下部有左后挡块,右“U”型槽后面的下部有右后挡块,阀板从左“U”型槽和右“U”型槽的。
8、开口插入安装,左“U”型槽的槽底支承阀板的左轴,右“U”型槽的槽底支承阀板的右轴,阀板的下平面和锲形底板的上平面贴合密封,阀板的左后下侧的轴线以下平面和左后挡块的前表面密封,阀板的右后下侧的轴线以下平面和右后挡块的前表面密封,阀板的左前上侧的轴线以上平面和左前挡块的后表面密封,阀板的右前上侧的轴线以上平面和右前挡块的后表面密封,使用时当水位处于低水位时,水对阀板产生压力,阀板受压后,更加紧密的密封,当水位上升后,阀板的轴线上部受到水的推力大于轴线以下阀板的压力以及阀板上部和阀板下部的重量差的总和时,阀板以左轴和右轴为中心,阀板整体以上部向后的方向旋转,阀板下部和锲形底板中间形成空间,水从空间排。
9、出,山洪暴发时,水同时从阀板上部泄洪,当水位下降后,阀板的轴线以下的压力以及阀板上部和阀板下部的重量差的总和大于阀板的轴线上部受到水的推力,阀板以左轴和右轴为中心,阀板整体以上部向前的方向旋转,阀板自动闭合。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投资低,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能达到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库容的目的,实用性较大。说明书CN102619199A2/2页4附图说明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0008图1中1阀板,2左轴,3右轴,4坝体泄洪槽,5左“U”型槽,6右“U”型槽,7左前挡块,8右前挡块,9左后挡块,10右后挡块,11锲形底板炉底口。0009图。
10、2是本发明的AA方向的左视图。1阀板,2左轴,3右轴。0010图2中1阀板,3右轴,4坝体泄洪槽,6右“U”型槽,8右前挡块,10右后挡块,11锲形底板炉底口。0011图3是本发明的阀板组件的示意图。0012图3中1阀板,2左轴,3右轴。具体实施方式0013本发明由阀板1、左轴2、右轴3、坝体泄洪槽4、左“U”型槽5、右“U”型槽6、左前挡块7、右前挡块8、左后挡块9、右后挡块10、锲形底板11组成,其特征在于阀板1的截面为不等边梯形,阀板1的两侧有左轴2和右轴3,左轴2和右轴3的轴线相同且轴线低于阀板1高度(H)的一半(1/2H),以左轴2和右轴3支承阀板1,轴线以下的重量大于轴线以上重量3。
11、以上,根据轴线以下和轴线以上的重量之比调整上水位高低,重量比越大上水位高度越高,坝体泄洪槽4的左侧有左“U”型槽5,坝体泄洪槽4的右边有右“U”型槽6,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方向相对且在同一平面,在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的下方以及坝体泄洪槽4的底部有锲形底板11,左“U”型槽5的前面的上部有左前挡块7,右“U”型槽6的前面的上部有右前挡块8,左“U”型槽5后面的下部有左后挡块9,右“U”型槽6后面的下部有右后挡块10,阀板1从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的开口插入安装,左“U”型槽5的槽底支承阀板的左轴2,右“U”型槽6的槽底支承阀板的右轴3,阀板1的下平面和锲形底板11的上。
12、平面贴合密封,阀板1的左后下侧的轴线以下平面和左后挡块9的前表面密封,阀板1的右后下侧的轴线以下平面和右后挡块10的前表面密封,阀板1的左前上侧的轴线以上平面和左前挡块7的后表面密封,阀板1的右前上侧的轴线以上平面和右前挡块8的后表面密封,使用时当水位处于低水位时,水对阀板1产生压力,阀板1受压后,更加紧密的密封,当水位上升后,阀板1的轴线上部受到水的推力大于轴线以下阀板1的压力以及阀板1上部和阀板1下部的重量差的总和时,阀板1以左轴2和右轴3为中心,阀板1整体以上部向后的方向旋转,阀板1下部和锲形底板11中间形成空间,水从空间排出,山洪暴发时,水同时从阀板1上部泄洪,当水位下降后,阀板1的轴线以下的压力以及阀板1上部和阀板1下部的重量差的总和大于阀板1的轴线上部受到水的推力,阀板1以左轴2和右轴3为中心,阀板1整体以上部向前的方向旋转,阀板1自动闭合。说明书CN102619199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19199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261919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