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1032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26931.7

申请日:

2012.04.27

公开号:

CN102635106A

公开日:

2012.08.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046申请日:20120427|||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046

主分类号:

E02D3/046

申请人: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德峰; 董武

地址: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大道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吊臂和背撑杆件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缓冲阻尼装置,缓冲阻尼装置的另一端起重机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缓冲阻尼装置包括切断阀和设置有双活塞的缓冲阻尼油缸,油缸的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切断阀联通,切断阀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可快速缓解强夯夯锤脱钩时吊臂的反弹动能对起重机的冲击,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起重机吊臂后侧设置背撑杆件,背撑杆件一端和吊臂连接,另一端和缓冲阻尼装置连接,缓冲阻尼装置的另一端和起重机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缓冲阻尼装置包括切断阀和设置有双活塞和缓冲弹簧的缓冲阻尼油缸,油缸的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切断阀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断阀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两油口分别与缓冲阻尼油缸的前腔和后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阻尼油缸为双活塞杆的等速油缸,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杆、前活塞、后活塞,缓冲弹簧,前活塞与活塞杆固定且在活塞上设有单向阀和阻力孔,后活塞活动套设在活塞杆上且能够沿活塞杆滑动;缓冲弹簧置于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起重机的三角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起重机的三角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吊臂变幅和起吊夯锤时,打开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前活塞前的前腔和后活塞后的后腔联通,油缸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夯锤提起后,准备脱钩前,关闭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进入缓冲阻尼的工作状态;在夯锤脱钩使得吊臂反弹时,允许吊臂绕根销向后摆动使得缓冲阻尼油缸缩短行程,活塞杆此时带动前活塞向后移动,后活塞不动,前活塞压缩缓冲弹簧,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自由进入前活塞前的前腔,此阶段,缓冲弹簧和吊臂重心向上位移势能的增量共同作用吸收反弹的动能,减少吊臂对机台的冲击力和吊臂承受的反作用力;压缩缓冲弹簧结束后,缓冲弹簧伸张,同时吊臂自重位能减少,活塞杆带动前活塞向前移动,液压油通过前活塞的阻尼孔进入两活塞之间使得前活塞缓慢向前移动,消耗缓冲弹簧和吊臂自重的势能。

说明书

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履带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减小履带式起重机用于强夯工况反弹冲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履带起重机用于地基处理的强夯,在起吊夯锤时,吊臂、机身结构的弹性变形会积蓄很大弹性势能,并且吊臂反弹使重心向上将产生位能。在夯锤脱钩时释放弹性变性的势能会造成吊臂强烈的反弹。吊臂反弹动能对吊臂和机台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并且吊臂和机身会反复振荡多次才能停止。这种冲击和振荡是非常有害的,可能会造成吊臂、机台焊缝和应力集中部位的裂纹以及回转支撑的过早损坏。

已有技术大多采用在吊臂头部对地面裝加门型支架,减小起吊夯锤时的弹性势能,但是每打一次夯锤就要用很大的工作量移动和调整一次门型支架,由于反复移动和调整门型支架,操作繁杂、效率低且对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同时由于门型支架占用场地,对起重器的适用场合有所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减小强夯脱钩时的反弹冲击对起重机吊臂、机台等部位的损坏,提供一种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占地小、适应性强的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起重机吊臂后侧设置背撑杆件,背撑杆件一端和吊臂连接,另一端和缓冲阻尼装置连接,缓冲阻尼装置的另一端和起重机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缓冲阻尼装置包括切断阀和设置有双活塞和缓冲弹簧的缓冲阻尼油缸,油缸的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切断阀联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切断阀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两油口分别与缓冲阻尼油缸的前腔和后腔连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阻尼油缸为双活塞杆的等速油缸,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杆、前活塞、后活塞,缓冲弹簧,前活塞与活塞杆固定且在活塞上设有单向阀和阻力孔,后活塞活动套设在活塞杆上且能够沿活塞杆滑动;缓冲弹簧置于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

按上述技术方案,缓冲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起重机的三角架。

按上述技术方案,当吊臂变幅和起吊夯锤时,打开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前活塞前的前腔和后活塞后的后腔联通,油缸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夯锤提起后,准备脱钩前,关闭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进入缓冲阻尼的工作状态;在夯锤脱钩使得吊臂反弹时,允许吊臂绕根销向后摆动使得缓冲阻尼油缸缩短行程,活塞杆此时带动前活塞向后移动,后活塞不动,前活塞压缩缓冲弹簧,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自由进入前活塞前的前腔,此阶段,缓冲弹簧和吊臂重心向上位移势能的增量共同作用吸收反弹的动能,减少吊臂对机台的冲击力和吊臂承受的反作用力;压缩缓冲弹簧结束后,缓冲弹簧伸张,同时吊臂自重位能减少,活塞杆带动前活塞向前移动,液压油通过前活塞的阻尼孔进入两活塞之间使得前活塞缓慢向前移动,消耗缓冲弹簧和吊臂自重的势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快速缓解强夯夯锤脱钩时吊臂的反弹动能对起重机的冲击,通过阻尼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相对于传统减少冲击方法,便捷高效、不需要反复移动和调整门型支架;同时由于缓冲阻尼设置在起重器吊臂和三角架的间的空间,结构简单、不需要另行占用支撑场地,使得起重器可以多场合适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缓冲阻尼装置在起重机上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缓冲阻尼油缸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弹簧自由伸展状态)。

图3为本发明缓冲阻尼油缸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弹簧回缩状态)。

图中各标记对应如下:1.夯锤,2.吊臂,3.背撑杆件,4.缓冲阻尼油缸,5.切断阀,6.三角架,7.活塞杆,8.缸体,9.前活塞,10.单向阀,11.后活塞,12.阻尼孔,1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背撑杆件3一端和吊臂2连接,另一端和缓冲阻尼油缸4连接,缓冲阻尼油缸4的另一端和起重机的三角架6连接;在油缸的前腔9和后腔11之间通过一个切断阀5联通,切断阀5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两油口分别与缓冲阻尼油缸4的前腔和后腔连通。

缓冲阻尼油缸4为双活塞杆的等速油缸,该油缸是由:缸体8、活塞杆7、前活塞9、后活塞11,缓冲弹簧13组成。前活塞9与活塞杆7固定,后活塞11可以在活塞杆7上滑动。缓冲弹簧13安装在前活塞9和后活塞11之间;前活塞9上有单向阀10和阻尼孔12。

当吊臂2变幅和起吊夯锤时,打开切断阀5,缓冲阻尼油缸4前活塞9的前面的前腔和后活塞11后面的后腔联通,油缸4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夯锤提起后,准备脱钩前,关闭切断阀5,缓冲阻尼油缸4进入缓冲阻尼的工作状态。

在夯锤脱钩吊臂反弹时,允许吊臂2绕根销向后摆动。使得缓冲阻尼油缸4缩短行程,活塞杆7带动前活塞9向后移动,后活塞11不动,前活塞9压缩缓冲弹簧13,前活塞9和后活塞11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10自由进入前活塞9的前部的前腔;缓冲弹簧13和吊臂2重心向上位移势能的增量共同作用吸收了反弹的动能,减少了吊臂2对机台的冲击力和吊臂2承受的反作用力。压缩缓冲弹簧13结束后,缓冲弹簧13伸张,吊臂2自重位能减少,活塞杆7带动前活塞9向前移动,液压油通过前活塞9的阻尼孔12使得前活塞9缓慢向前移动,消耗缓冲弹簧13和吊臂2自重的势能。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快速缓解强夯夯锤脱钩时吊臂的反弹动能对起重机的冲击,通过阻尼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相对于传统减少冲击方法,便捷高效、不需要反复移动和调整门型支架;同时由于缓冲阻尼设置在起重器吊臂和三角架的间的空间,结构简单、不需要另行占用支撑场地,使得起重器可以多场合适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如对工艺参数或装置做出的变动和改良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35106A43申请公布日20120815CN102635106ACN102635106A21申请号201210126931722申请日20120427E02D3/04620060171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30081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大道3号72发明人沈德峰董武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代理人唐万荣54发明名称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吊臂和背。

2、撑杆件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缓冲阻尼装置,缓冲阻尼装置的另一端起重机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缓冲阻尼装置包括切断阀和设置有双活塞的缓冲阻尼油缸,油缸的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切断阀联通,切断阀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可快速缓解强夯夯锤脱钩时吊臂的反弹动能对起重机的冲击,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

3、体和吊臂的冲击;起重机吊臂后侧设置背撑杆件,背撑杆件一端和吊臂连接,另一端和缓冲阻尼装置连接,缓冲阻尼装置的另一端和起重机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缓冲阻尼装置包括切断阀和设置有双活塞和缓冲弹簧的缓冲阻尼油缸,油缸的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切断阀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断阀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两油口分别与缓冲阻尼油缸的前腔和后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阻尼油缸为双活塞杆的等速油缸,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杆、前活塞、后活塞,缓冲弹簧,前活塞与活塞杆固定且在活塞上设有单向阀和阻力孔,后活塞活动套设在活塞杆上且能够沿活塞杆滑动;缓冲弹。

4、簧置于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起重机的三角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起重机的三角架。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吊臂变幅和起吊夯锤时,打开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前活塞前的前腔和后活塞后的后腔联通,油缸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夯锤提起后,准备脱钩前,关闭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进入缓冲阻尼的工作状态;在夯锤脱钩使得吊臂反弹时,允许吊臂绕根销向后摆动使得缓冲阻尼油缸缩短行程,活塞杆此时带动前活塞向后移动,后活塞不动,前活。

5、塞压缩缓冲弹簧,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自由进入前活塞前的前腔,此阶段,缓冲弹簧和吊臂重心向上位移势能的增量共同作用吸收反弹的动能,减少吊臂对机台的冲击力和吊臂承受的反作用力;压缩缓冲弹簧结束后,缓冲弹簧伸张,同时吊臂自重位能减少,活塞杆带动前活塞向前移动,液压油通过前活塞的阻尼孔进入两活塞之间使得前活塞缓慢向前移动,消耗缓冲弹簧和吊臂自重的势能。权利要求书CN102635106A1/3页3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履带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减小履带式起重机用于强夯工况反弹冲击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将履带起重机用于地基处理的强夯,在起吊夯锤时,吊臂、。

6、机身结构的弹性变形会积蓄很大弹性势能,并且吊臂反弹使重心向上将产生位能。在夯锤脱钩时释放弹性变性的势能会造成吊臂强烈的反弹。吊臂反弹动能对吊臂和机台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并且吊臂和机身会反复振荡多次才能停止。这种冲击和振荡是非常有害的,可能会造成吊臂、机台焊缝和应力集中部位的裂纹以及回转支撑的过早损坏。0003已有技术大多采用在吊臂头部对地面裝加门型支架,减小起吊夯锤时的弹性势能,但是每打一次夯锤就要用很大的工作量移动和调整一次门型支架,由于反复移动和调整门型支架,操作繁杂、效率低且对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同时由于门型支架占用场地,对起重器的适用场合有所限制。0004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

7、术问题是,为减小强夯脱钩时的反弹冲击对起重机吊臂、机台等部位的损坏,提供一种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占地小、适应性强的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起重机吊臂后侧设置背撑杆件,背撑杆件一端和吊臂连接,另一端和缓冲阻尼装置连接,缓冲阻尼装置的另一端和起重机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缓冲阻尼装置包括切断阀和设置有双活塞和缓冲弹簧的缓冲阻尼油缸,油缸的前腔和后腔之间通过切断阀联通。000。

8、7按上述技术方案,切断阀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两油口分别与缓冲阻尼油缸的前腔和后腔连通。0008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阻尼油缸为双活塞杆的等速油缸,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杆、前活塞、后活塞,缓冲弹簧,前活塞与活塞杆固定且在活塞上设有单向阀和阻力孔,后活塞活动套设在活塞杆上且能够沿活塞杆滑动;缓冲弹簧置于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0009按上述技术方案,缓冲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背撑杆件,另一端连接起重机的三角架。0010按上述技术方案,当吊臂变幅和起吊夯锤时,打开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前活塞前的前腔和后活塞后的后腔联通,油缸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夯锤提起后,准备脱钩前,关闭切断阀,缓冲阻尼油缸进入缓冲阻尼的工。

9、作状态;在夯锤脱钩使得吊臂反弹时,允许吊臂绕说明书CN102635106A2/3页4根销向后摆动使得缓冲阻尼油缸缩短行程,活塞杆此时带动前活塞向后移动,后活塞不动,前活塞压缩缓冲弹簧,前活塞和后活塞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自由进入前活塞前的前腔,此阶段,缓冲弹簧和吊臂重心向上位移势能的增量共同作用吸收反弹的动能,减少吊臂对机台的冲击力和吊臂承受的反作用力;压缩缓冲弹簧结束后,缓冲弹簧伸张,同时吊臂自重位能减少,活塞杆带动前活塞向前移动,液压油通过前活塞的阻尼孔进入两活塞之间使得前活塞缓慢向前移动,消耗缓冲弹簧和吊臂自重的势能。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快速缓解强夯夯锤脱钩时吊。

10、臂的反弹动能对起重机的冲击,通过阻尼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相对于传统减少冲击方法,便捷高效、不需要反复移动和调整门型支架;同时由于缓冲阻尼设置在起重器吊臂和三角架的间的空间,结构简单、不需要另行占用支撑场地,使得起重器可以多场合适用。0012附图说明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缓冲阻尼装置在起重机上的连接示意图。0015图2为本发明缓冲阻尼油缸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弹簧自由伸展状态)。0016图3为本发明缓冲阻尼油缸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弹簧回缩状态)。0017图中各标记对应如下1。

11、夯锤,2吊臂,3背撑杆件,4缓冲阻尼油缸,5切断阀,6三角架,7活塞杆,8缸体,9前活塞,10单向阀,11后活塞,12阻尼孔,13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19本发明的履带起重机强夯缓冲阻尼方法,在起重机吊臂的后侧设置缓冲阻尼装置,通过阻尼作用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背撑杆件3一端和吊臂2连接,另一端和缓冲阻尼油缸4连接,缓冲阻尼油缸4的另一端和起重机的三角架6连接;在油缸的前腔9和后腔11之间通过一个切断阀5联通,切断阀5为双向两位两通电磁阀,两油口分别与缓冲阻尼油缸4的前。

12、腔和后腔连通。0020缓冲阻尼油缸4为双活塞杆的等速油缸,该油缸是由缸体8、活塞杆7、前活塞9、后活塞11,缓冲弹簧13组成。前活塞9与活塞杆7固定,后活塞11可以在活塞杆7上滑动。缓冲弹簧13安装在前活塞9和后活塞11之间;前活塞9上有单向阀10和阻尼孔12。0021当吊臂2变幅和起吊夯锤时,打开切断阀5,缓冲阻尼油缸4前活塞9的前面的前腔和后活塞11后面的后腔联通,油缸4处于自由伸缩状态;当夯锤提起后,准备脱钩前,关闭切断阀5,缓冲阻尼油缸4进入缓冲阻尼的工作状态。0022在夯锤脱钩吊臂反弹时,允许吊臂2绕根销向后摆动。使得缓冲阻尼油缸4缩短行程,活塞杆7带动前活塞9向后移动,后活塞11不。

13、动,前活塞9压缩缓冲弹簧13,前活塞9和后活塞11之间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10自由进入前活塞9的前部的前腔;缓冲弹簧13说明书CN102635106A3/3页5和吊臂2重心向上位移势能的增量共同作用吸收了反弹的动能,减少了吊臂2对机台的冲击力和吊臂2承受的反作用力。压缩缓冲弹簧13结束后,缓冲弹簧13伸张,吊臂2自重位能减少,活塞杆7带动前活塞9向前移动,液压油通过前活塞9的阻尼孔12使得前活塞9缓慢向前移动,消耗缓冲弹簧13和吊臂2自重的势能。0023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快速缓解强夯夯锤脱钩时吊臂的反弹动能对起重机的冲击,通过阻尼缓慢释放吊臂的反弹动能和吊臂反弹重心向上的位能,并阻止吊臂反复振荡对机体和吊臂的冲击,相对于传统减少冲击方法,便捷高效、不需要反复移动和调整门型支架;同时由于缓冲阻尼设置在起重器吊臂和三角架的间的空间,结构简单、不需要另行占用支撑场地,使得起重器可以多场合适用。002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如对工艺参数或装置做出的变动和改良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635106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635106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63510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