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势振荡的杯子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杯子,尤其涉及一
种顺势振荡的杯子。
背景技术
顺势疗法是替代医学的一种。是由德国医生塞缪尔·哈内曼
18世纪创立的,哈内曼发明了一种利用物质制造非常稀释的制剂
的方法,他使用一些母酊剂通过用水反复的稀释和强烈的摇动,得
到最终的药剂。对于顺势疗法药物的制备和效力,每次稀释后,
都大力摇匀,摇匀这一过程能够将能量注入药物,增强药物的疗
效。
目前市场上杯子很多,在服用药膏、冲剂等药物和饮品时都
是通过手摇杯子来加速溶解,但是手摇振荡的效果不是很好,而
且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满足对于顺势疗法药物的制备的要求,上
述这些缺陷亟待得到解决,特别是对于能加强振荡效果的杯子来
说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是提供一种顺势振荡的杯子。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顺势振荡的杯子,包括杯盖、
杯体和底座,其中杯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振荡组件和连接件,
振荡组件包括振荡块和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底部周缘外延的卡合
部及中间向上凸起的限位本体,连接件包括纵向延伸的侧壁和向
下凹陷的连接本体,该连接件通过侧壁与杯体连接,限位件通过
卡合部抵接在连接件上,向上凸起的限位本体与向下凹陷的连接
本体形成容纳振荡块的空腔,振荡块可在空腔内活动,振荡块、
限位本体及连接本体分别设有振荡通孔群、限位通孔群及连接通孔
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地优选结构,振荡通孔群包括设置在振
荡块中心的振荡中心孔,以振荡中心孔为圆心,环设多圈振荡通
孔;处于同一圈上的振荡通孔均匀分布,且每隔一个振荡通孔沿
着振荡块上下端面的方向设有振荡延伸部;限位通孔群包括设置
在限位本体中心的限位中心孔,以限位中心孔为圆心,环设多圈
限位通孔;处于同一圈上的限位通孔均匀分布,且每隔一个限位
通孔沿着限位本体上下端面的方向设有限位延伸部;连接通孔群
包括设置在连接本体中心的连接中心孔,以连接中心孔为圆心,
环设多圈连接通孔;处于同一圈上的连接通孔均匀分布,且每隔
一个连接通孔沿着连接本体上下端面的方向设有连接延伸部;振
荡延伸部可套设到限位延伸部及连接延伸部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振荡延伸部、限位延伸部和连接延
伸部的高度为3-7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地地优选结构,带有振荡延伸部的振荡通
孔、带有限位延伸部的限位通孔及带有连接延伸部的连接通孔均
为圆台状,且通孔纵截面呈梯形,所述没有延伸部的振荡通孔、
限位通孔及连接通孔的纵截面均呈矩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地改进,杯子的底座也设有振荡组件,所
述限位件通过卡合部抵接在底座上,所述向上凸起的限位本体和
底座形成容纳振荡块的空腔,所述振荡块可在空腔内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地改进,杯体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所
述上杯体和下杯体通过连接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地改进,连接件的侧壁和连接本体之间
构造有径向延伸的横梁,所述限位件通过卡合部抵接在连接件的
横梁上。
连接件可以是一个,置于杯体中部,将杯体分成上杯体和下
杯体,并且其中间圆面上也分布有使杯体内液体流通的通孔,连
接件与上杯体、下杯体连接,其中连接件和限位件叠加在一起,
使振荡块在两者形成的空腔内可以自由活动,因此,当摇晃杯子
时可使杯内液体振荡效果达到最佳效果。连接件也可以是多个,
分别和多个振荡组件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杯盖和杯体之间通过防漏件连接,
防漏件中间拱起并在顶部形成有开口,该开口作为杯子的饮水口,
该防漏件和上杯体上部旋合,并和杯盖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杯盖中部嵌入有硅胶盖,该硅胶
盖沿着杯盖豁口处向下伸出,和防漏件的开口形成密封配合。
防漏件中间拱起并在顶部形成有开口,该开口作为杯子的饮
水口,由拱起的曲面围成的开口,和人的嘴型对应,方便引用,
也可以防止杯子内的水溅出。防漏件和杯盖为铰接,这样方便盖
子的开闭。而杯盖中部嵌入有硅胶盖,则是很好地对防漏件开口
处进行密封,保证杯子闭合状态下的防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两端面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杯体端面处均设置有密封圈,加强了杯子的防水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有:本发明的顺势振荡的
杯子拆装方便,防水效果好,安装在杯子内的震荡组件和连接件
可显著提高手摇杯子时杯内液体的振荡效果,振荡块、限位本体
及连接本体上的振荡通孔群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杯内液体的振荡
效果,提高手摇杯子使药膏等待溶物溶解的效率,适用于顺势疗
法药物的制备,可用于顺势疗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杯子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杯子的剖视图;
其中:1、杯盖,11、硅胶盖,2、杯体,21、上杯体,22、
下杯体,3、底座,4、振荡组件,41、振荡块,42、限位件,5、
连接件,6防漏件,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杯子包括杯盖1、杯体2和底座3,其中
杯子内部设置有两个振荡组件4和一个连接件5,显然,通过增加
和振荡组件匹配的连接件5数量,可继续增加振荡组件4的数量,
从而达到增强振荡效果的目的。其中,振荡组件4包括振荡块41
和限位件42,限位件42包括底部周缘外延的卡合部及中间向上凸
起的限位本体,连接件5包括纵向延伸的环形侧壁和向下凹陷的
连接本体,该连接件5通过侧壁与杯体2连接,限位件42通过卡
合部抵接在连接件5上,向上凸起的限位本体与向下凹陷的连接
本体形成容纳振荡块41的空腔,振荡块41可在空腔内活动,振
荡块41、限位本体及连接本体分别设有振荡通孔群、限位通孔群
及连接通孔群。
通过在杯子设置至少一个振荡组件4和连接件5,手摇使杯内
的液体上下流动时,杯内的液体就会穿过振荡块41和限位件42
的通孔并带动振荡块41在限位本体和连接本体形成的空腔内活动,
可以显著增强对杯内液体的振荡效果。
振荡通孔群包括设置在振荡块41中心的振荡中心孔,以振荡
中心孔为圆心,环设多圈振荡通孔,处于同一圈上的振荡通孔均
匀分布,且每隔一个振荡通孔沿着振荡块上下端面的方向设有振
荡延伸部;限位通孔群包括设置在限位本体中心的限位中心孔,
以限位中心孔为圆心,环设多圈限位通孔,处于同一圈上的振荡
通孔均匀分布,且每隔一个限位通孔沿着限位本体上下端面的方
向设有限位延伸部;连接通孔群包括设置在连接本体中心的连接
中心孔,以连接中心孔为圆心,环设多圈连接通孔;处于同一圈
上的连接通孔均匀分布,且每隔一个连接通孔沿着连接本体上下
端面的方向设有连接延伸部;振荡延伸部可套设到限位延伸部及
连接延伸部内。
如图1,振荡块41、限位本体及连接本体分别设有振荡通孔群、
限位通孔群及连接通孔群,为相同中心多圈通孔,每一圈随着半
径增大,通孔的数量增加。当然为了更好地加强振荡效果也可采
用更多圈数更多数量的通孔。带有振荡延伸部的振荡通孔、带有
限位延伸部的限位通孔及带有连接延伸部的连接通孔均为圆台状,
且通孔纵截面呈梯形,所述没有延伸部的振荡通孔、限位通孔及
连接通孔的纵截面均呈矩形,当然通孔的形状和并不是局限的,
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通孔的多种形状的存在使得当摇晃杯
子时可使杯内液体流动更不均匀,相互碰撞加剧,增强了振荡效
果。设有延伸部的通孔规则分布在通孔群中,这些设置都有利于
加强杯内液体在进出通孔、和通孔接触时的振荡效果。而振荡延
伸部可套设到限位延伸部及连接延伸部内,这样可以扩大了振荡
块41的活动空间,并且振荡延伸部与限位延伸部或连接延伸部接
触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杯子内液体的振荡效果。
其中,振荡延伸部、限位延伸部和连接延伸部的高度为3-7mm,
当延伸部的高度处在这个范围内,可以使杯子内的液体在杯子横
向面上流动时与延伸部加强碰撞从而加强振荡效果,同时,也可
满足振荡延伸部可套设到限位延伸部及连接延伸部内的条件。
其中,振荡块41优选为圆柱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杯体2包括上杯体21和下杯体22,上杯体21和下杯体22通
过连接件5连接。上杯体21的上下内壁均形成有外螺纹,下杯体
22的上下内壁也均形成有外螺纹,该连接件5环形侧壁内壁上形
成有与上杯体21、下杯体22分别配合的内螺纹,而通过连接件5
环形侧壁上、下部的内螺纹可以将杯体2的上杯体21、下杯体22
旋合为一体。
连接件5的侧壁和连接本体之间构造有径向延伸的横梁,限
位件42通过卡合部抵接在连接件5的横梁上。
杯子的底座3和下杯体22是通过螺纹方式密封连接的,振荡
组件4设置在底座3上部,通过卡合部和下杯体22抵接,其中,
向上凸起的限位本体和底座3形成容纳振荡块的空腔,所述振荡
块41可在空腔内活动。
在杯子底座3设置振荡组件4,充分利用了杯子的空间,节省
了连接件的使用,同时又能是杯子内的液体在杯子底部更充分的
振荡。
杯盖1和上杯体21之间通过防漏件6连接,防漏件6优选为
倒置圆筒状,且其顶壁中间拱起并在顶部形成有开口,该开口作
为杯子的饮水口,该防漏件6和上杯体21上部旋合,并和杯盖1
铰接。杯盖1中部嵌入有硅胶盖11,该硅胶盖11沿着杯盖1豁口
处向下伸出,和防漏件6的开口形成密封配合。
上杯体21和下杯体22的两端面处均设置有与杯体抵接的密
封圈7,加强了杯子的防水效果。
使用时,将杯体2在连接件5处拆开,取药膏等待溶物,放
入顺势振荡杯,再将杯子组装好,加入水并封盖,使用者翻转振
荡杯,待药膏溶解后,即可饮用,通过振荡,加强了药膏等待溶
物的疗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
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