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102643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38337.8

申请日:

2015.06.17

公开号:

CN106305129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50617|||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安徽省石台县七井山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玖瑛

地址:

247100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仁里镇和平南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所属领域为保健食品栽培加工技术领域,由农林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以麸皮、生石灰、石膏粉等作为辅料,外加有机或无机硒源栽培而成,所述原料所占比例为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石膏粉1%,生石灰0.5%,将棉籽壳切段或粉碎,外加木耳栽培辅料麦麸或米糠、石膏粉、生石灰等,按比例进行配比组合,形成代料栽培基质,使用本发明方法栽培富硒木耳,用棉杆或秸秆等农林废弃物部分代替当地木耳生产基料,木耳品质和产量没有下降,富硒木耳中有机硒的含量高而且批量生产后硒含量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由农林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以
麦麸或米糠、石膏粉、生石灰等作为辅料,外加有机或无机硒源栽培
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原料和辅料的比例为棉籽壳88.5%,麦
麸或米糠10%,石膏粉1%,pH值达到8.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拌料;2)加入外源硒;3)装袋;4)
灭菌;5)接种;6)发菌管理;7)场地选择与清洁;8)栽培季节与
模式;9)排场管理;10)出耳管理;11)采收、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装袋时每袋单重约0.55~0.65k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菌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4℃~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5%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黑木耳出耳最适温度为18℃~22℃,出幼耳到成耳如果温
度适宜,25~30天后采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菌采用层架式堆放,常压灭菌时要求猛火升温至80℃再放冷气,
等温度升至100℃时保持14~1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种应在料袋温度下降至30℃以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硒源为将亚硒酸钠配制成100ppm浓度的溶液,直接喷施到
基料上,硒总量控制在2mg/kg干料。

说明书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栽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硒木耳
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是谷光氨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
成分,硒有抗氧化的作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硒具有抗癌、保护
心脏、抗肝坏死、防治近视和白内障、解毒、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和增强生殖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寻找和开发富硒产品,以保
证人体摄入充足的硒,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木耳隶属于真菌门、
担子菌纲、伞菌目、木耳科、木耳属,可食用,质地脆,目前我国已
广泛栽培,木耳具有较高的药物价值,它具有滋阴强壮,清肺益气,
补血活血,止血止痛等功用,是纺织和矿山工人很好的保健食品,木
耳具有良好的富硒能力,“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010154424.5)、“用硒矿粉生产富硒木耳等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专
利申请号200910067120.2)、“含丰富有机硒的黑木耳生产方法”(专
利申请号201110099832.X)等技术方案中介绍的是黑木耳的富硒栽培
方法,上述方法都是采用培养基中混入亚硒酸钠溶液形成一定含硒浓
度的培养基培养富硒木耳,但采用这种方法培养的木耳其对硒的吸收
利用效率不高,子实体形成的硒含量也不高,硒形态中有机硒所占的
比例也不高。“丰富含硒的黑木耳菌丝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010555877.9)则是介绍的是采用液体发酵的形式培养木耳菌丝
体,但这种方法只能培养得到木耳菌丝体,其生长培育时间短,得到
的木耳菌丝体硒形态大部分是无机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传统栽培方法木耳其对硒的吸收利用效率不
高,硒形态中有机硒所占的比例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富硒木耳的栽
培方法,使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部分代替当地木耳生产基料,木耳品
质和产量没有下降,富硒木耳中有机硒的含量高而且批量生产后硒含
量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拌料:前一天晚上将各原料按一定比例称好料,使pH值达到
8.0-9.0,加水至含水量达到60%~65%,达到用手抓一把,指缝间有
水滴而不滴下为适,拌匀,使其吸足水。

2、加入外源硒:把亚硒酸钠配制成100ppm浓度的溶液,直接
喷施到基料上,硒总量控制在2mg/kg干料。

3、装袋:可采用装袋机或人工装袋,装入培养料的数量为袋高的
三分之二,而后放在光滑的板上,用手压平表面,再用布擦净袋口内壁
及整个袋的外部,再捏紧袋口,用绳子绑紧或折叠成三角形。

4、灭菌:装灶灭菌采用层架式堆放,常压灭菌时要求猛火升温至
80℃再放冷气,等温度升至100℃时保持14~16小时,同时装好接种
使用的棉花,棉花用筒袋装好放入灭菌。

5、接种:冷却后接种时间不宜长,抢温接种,当料袋温度下降至
30℃以下即可接种,一灶一般在1~2天内完成,适当加大接种量,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6、发菌管理:选择易通风换气的场所,每天通风1~2次,每次
30分钟,选择黑暗环境,避免早期出现耳芽,要掌握温湿度,待菌
丝发到离袋底1~2cm即可排场出耳。

7、场地选择与清洁:春耳宜选择在较阴凉、通风条件好、近水
源、排水方便、无污染的场地,秋耳宜选择在座北朝南、阳光充足、
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场地。

8、栽培季节与模式:代料黑木耳一年栽培两次,即春耳、秋耳,
春耳一般在上年12、1月份栽培,秋耳则在8~9月上旬栽培,据春秋
耳栽培季节不同,一般春耳采用棚架畦式,秋耳采用半地下式。

9、排场管理:在排场前首先处理栽培场,把整个栽培场进行全
面清理,并洒上生石灰或喷保菇神、敌敌畏等杀虫剂,然后消毒菌袋,
当菌丝长至离袋底1~2厘米时,将菌袋搬至栽培场地后,把菌袋放
入2%的石灰水溶液中清洗,晾干后割口。

10、出耳管理:“温度、空气、湿度”是影响代料黑木耳产量、
质量的三要素,其中温度是基础,空气是条件,湿度是关键。

11、采收、加工:采收前一天要停止喷水,采耳时不要将耳根留
在袋内,不要带培养料太大,采下的耳片要用水洗净耳片上的杂物,
太大的朵可以撕开,然后晾干,晾晒时耳片朝上,耳根朝下,未干
时不要随便翻动,若遇阴雨天,采用易于搬动的物体晾晒,避免未干
时造成拳耳,烘干温度要控制在40℃以下,采取慢火、强风、先强
后弱。

进一步地,所述各原料比例为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
石膏粉1%。

进一步地,所述装袋时每袋单重约0.55~0.65kg。

进一步地,所述发菌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4℃~25℃之间,空气相
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发菌速度快,菌丝粗壮。

进一步地,所述黑木耳出耳最适温度为18℃~22℃,出幼耳到
成耳如果温度适宜,25~30天后即可采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由农林废弃物作为主
要原料,以麸皮、生石灰、石膏粉等作为辅料,外加有机或无机硒源
栽培而成,使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部分代替当地木耳生产基料,木耳
品质和产量没有下降,富硒木耳中有机硒的含量高而且批量生产后硒
含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由农林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以麸皮、
生石灰、石膏粉等作为辅料,外加有机或无机硒源栽培而成。

实施例1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拌料:前一天晚上将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石膏
粉1%称好料,使pH值达到8.0-9.0,加水至含水量达到60%~65%,
达到用手抓一把,指缝间有水滴而不滴下为适,拌匀,使其吸足水。

2、加入外源硒:把亚硒酸钠配制成100ppm浓度的溶液,直接
喷施到基料上,硒总量控制在2mg/kg干料。

3、装袋:可采用装袋机或人工装袋,装入培养料的数量为袋高的
三分之二,(每袋单重约0.55~0.65kg),而后放在光滑的板上,用手压平
表面,再用布擦净袋口内壁及整个袋的外部,再捏紧袋口,用绳子绑紧
或折叠成三角形。

4、灭菌:装灶灭菌采用层架式堆放,常压灭菌时要求猛火升温至
80℃再放冷气,等温度升至100℃时保持14~16小时,同时装好接种
使用的棉花,棉花用筒袋装好放入灭菌。

5、接种:冷却后接种时间不宜长,抢温接种,当料袋温度下降至
30℃以下即可接种,一灶一般在1~2天内完成,适当加大接种量,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6、发菌管理:选择易通风换气的场所,每天通风1~2次,每次
30分钟,选择黑暗环境,避免早期出现耳芽,要掌握温湿度,培养室
温度保持在24℃~25℃之间,发菌速度快,菌丝粗壮,空气相对湿度
控制在65%左右,但不宜过湿,待菌丝发到离袋底1~2cm即可排场出
耳。

7、场地选择与清洁:春耳宜选择在较阴凉、通风条件好、近水
源、排水方便、无污染的场地,秋耳宜选择在座北朝南、阳光充足、
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场地。

8、栽培季节与模式:代料黑木耳一年栽培两次,即春耳、秋耳,
春耳一般在上年12、1月份栽培,秋耳则在8~9月上旬栽培,据春秋
耳栽培季节不同,一般春耳采用棚架畦式,秋耳采用半地下式。

9、排场管理:在排场前首先必须做好“两清”工作,一是栽培场
处理,把整个栽培场进行全面清理,并洒上生石灰或喷保菇神、敌敌
畏等杀虫剂,二是菌袋消毒,当菌丝长至离袋底1~2厘米时,将菌袋
搬至栽培场地后,把菌袋放入2%的石灰水溶液中清洗,晾干后割口。

10、出耳管理:“温度、空气、湿度”是影响代料黑木耳产量、
质量的三要素,其中温度是基础,空气是条件,湿度是关键,黑木耳
出耳最适温度为18℃~22℃,出幼耳到成耳如果温度适宜,25~30
天后即可采摘。

11、采收、加工:采收前一天要停止喷水,采耳时不要将耳根留
在袋内,不要带培养料太大,采下的耳片要用水洗净耳片上的杂物,
太大的朵可以撕开,然后晾干,晾晒时耳片朝上,耳根朝下,未干
时不要随便翻动,若遇阴雨天,采用易于搬动的物体晾晒,避免未干
时造成拳耳,烘干温度要控制在40℃以下,采取慢火、强风、先强
后弱。

实施例2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拌料:前一天晚上将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石膏
粉1%称好料,使pH值达到8.0-9.0,加水至含水量达到60%~65%,
达到用手抓一把,指缝间有水滴而不滴下为适,拌匀,使其吸足水。

2、加入外源硒:将小麦50%、大豆44%、玉米6%总量100kg
浸泡入400g亚硒酸钠(溶液浓度为2.5%)溶液中进行催芽,温度
25℃~30℃,避光48h~60h,露白至胚轴1cm~2cm后,低温烘干、
粉碎,加入基料中,此粉碎物硒含量≥2000mg/kg。每菌袋加入干粉
1g~2g。

3、装袋:可采用装袋机或人工装袋,装入培养料的数量为袋高的
三分之二,(每袋单重约0.55~0.65kg),而后放在光滑的板上,用手压平
表面,再用布擦净袋口内壁及整个袋的外部,再捏紧袋口,用绳子绑紧
或折叠成三角形。

4、灭菌:装灶灭菌采用层架式堆放,常压灭菌时要求猛火升温至
80℃再放冷气,等温度升至100℃时保持14~16小时,同时装好接种
使用的棉花,棉花用筒袋装好放入灭菌。

5、接种:冷却后接种时间不宜长,抢温接种,当料袋温度下降至
30℃以下即可接种,一灶一般在1~2天内完成,适当加大接种量,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6、发菌管理:选择易通风换气的场所,每天通风1~2次,每次
30分钟,选择黑暗环境,避免早期出现耳芽,要掌握温湿度,培养室
温度保持在24℃~25℃之间,发菌速度快,菌丝粗壮,空气相对湿度
控制在65%左右,但不宜过湿,待菌丝发到离袋底1~2cm即可排场出
耳。

7、场地选择与清洁:春耳宜选择在较阴凉、通风条件好、近水
源、排水方便、无污染的场地,秋耳宜选择在座北朝南、阳光充足、
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场地。

8、栽培季节与模式:代料黑木耳一年栽培两次,即春耳、秋耳,
春耳一般在上年12、1月份栽培,秋耳则在8~9月上旬栽培,据春秋
耳栽培季节不同,一般春耳采用棚架畦式,秋耳采用半地下式。

9、排场管理:在排场前首先必须做好“两清”工作,一是栽培场
处理,把整个栽培场进行全面清理,并洒上生石灰或喷保菇神、敌敌
畏等杀虫剂,二是菌袋消毒,当菌丝长至离袋底1~2厘米时,将菌袋
搬至栽培场地后,把菌袋放入2%的石灰水溶液中清洗,晾干后割口。

10、出耳管理:“温度、空气、湿度”是影响代料黑木耳产量、
质量的三要素,其中温度是基础,空气是条件,湿度是关键,黑木耳
出耳最适温度为18℃~22℃,出幼耳到成耳如果温度适宜,25~30
天后即可采摘。

11、采收、加工:采收前一天要停止喷水,采耳时不要将耳根留
在袋内,不要带培养料太大,采下的耳片要用水洗净耳片上的杂物,
太大的朵可以撕开,然后晾干,晾晒时耳片朝上,耳根朝下,未干
时不要随便翻动,若遇阴雨天,采用易于搬动的物体晾晒,避免未干
时造成拳耳,烘干温度要控制在40℃以下,采取慢火、强风、先强
后弱。

实施例3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拌料:前一天晚上将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石膏
粉1%称好料,使pH值达到8.0-9.0,加水至含水量达到60%~65%,
达到用手抓一把,指缝间有水滴而不滴下为适,拌匀,使其吸足水。

2、加入外源硒:把富硒紫云英干燥、粉碎至粒径为0.1mm以
下,均匀拌入基料中,使基料中硒含量达2mg/kg。

3、装袋:可采用装袋机或人工装袋,装入培养料的数量为袋高的
三分之二,(每袋单重约0.55~0.65kg),而后放在光滑的板上,用手压平
表面,再用布擦净袋口内壁及整个袋的外部,再捏紧袋口,用绳子绑紧
或折叠成三角形。

4、灭菌:装灶灭菌采用层架式堆放,常压灭菌时要求猛火升温至
80℃再放冷气,等温度升至100℃时保持14~16小时,同时装好接种
使用的棉花,棉花用筒袋装好放入灭菌。

5、接种:冷却后接种时间不宜长,抢温接种,当料袋温度下降至
30℃以下即可接种,一灶一般在1~2天内完成,适当加大接种量,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6、发菌管理:选择易通风换气的场所,每天通风1~2次,每次
30分钟,选择黑暗环境,避免早期出现耳芽,要掌握温湿度,培养室
温度保持在24℃~25℃之间,发菌速度快,菌丝粗壮,空气相对湿度
控制在65%左右,但不宜过湿,待菌丝发到离袋底1~2cm即可排场出
耳。

7、场地选择与清洁:春耳宜选择在较阴凉、通风条件好、近水
源、排水方便、无污染的场地,秋耳宜选择在座北朝南、阳光充足、
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场地。

8、栽培季节与模式:代料黑木耳一年栽培两次,即春耳、秋耳,
春耳一般在上年12、1月份栽培,秋耳则在8~9月上旬栽培,据春秋
耳栽培季节不同,一般春耳采用棚架畦式,秋耳采用半地下式。

9、排场管理:在排场前首先必须做好“两清”工作,一是栽培场
处理,把整个栽培场进行全面清理,并洒上生石灰或喷保菇神、敌敌
畏等杀虫剂,二是菌袋消毒,当菌丝长至离袋底1~2厘米时,将菌袋
搬至栽培场地后,把菌袋放入2%的石灰水溶液中清洗,晾干后割口。

10、出耳管理:“温度、空气、湿度”是影响代料黑木耳产量、
质量的三要素,其中温度是基础,空气是条件,湿度是关键,黑木耳
出耳最适温度为18℃~22℃,出幼耳到成耳如果温度适宜,25~30
天后即可采摘。

11、采收、加工:采收前一天要停止喷水,采耳时不要将耳根留
在袋内,不要带培养料太大,采下的耳片要用水洗净耳片上的杂物,
太大的朵可以撕开,然后晾干,晾晒时耳片朝上,耳根朝下,未干
时不要随便翻动,若遇阴雨天,采用易于搬动的物体晾晒,避免未干
时造成拳耳,烘干温度要控制在40℃以下,采取慢火、强风、先强
后弱。

本发明所公开的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使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部
分代替当地木耳生产基料,木耳品质和产量没有下降,富硒木耳中有
机硒的含量高而且批量生产后硒含量稳定。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
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
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
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所属领域为保健食品栽培加工技术领域,由农林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以麸皮、生石灰、石膏粉等作为辅料,外加有机或无机硒源栽培而成,所述原料所占比例为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石膏粉1,生石灰0.5,将棉籽壳切段或粉碎,外加木耳栽培辅料麦麸或米糠、石膏粉、生石灰等,按比例进行配比组合,形成代料栽培基质,使用本发明方法栽培富硒木耳,用棉杆或秸秆等农林废弃物部分代替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