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菌草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菌草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Aurcularia auricular-judae)是主产于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山区的一种
黑色胶质食用菌,菌状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
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等有益成分。我国古代医学名著《本草
纲目》记载,木耳“性平、味甘”,有补养益智、润肺补脑、活血补血等功效。是常见的食药用真
菌。多年来,国内外对木耳的研究、栽培和利用不断深入和广泛。木耳的人工栽培方式主要
有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长春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主编的专著《中国
黑木耳》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由张介驰等主编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栽培
技术丛书《黑木耳栽培实用技术》中提出,椴木栽培是区域性的和传统的人工栽培方式,是
选择直径在8-15cm的阔叶林木,采用砍伐-截段-堆晒-修整-接种-上堆-排场-起架-出耳管
理-采收的方式栽培,收获的木耳品质优良,但是由于消耗大量的森林木材而逐渐改为代料
栽培。代料栽培是近年来发展的栽培方法,是经过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菌-
排场-出耳管理。目前木耳代料栽培所用培养基中的主要原料,有杂木屑、棉籽壳、麸皮、米
糠等。由于代料栽培所使用的主料具有地域性,有些地区不能生产这些原料,加之运输和贮
存等费用从而使得栽培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和栽培成本提高,制约着木耳栽培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低、产量高的利用菌草栽培
黑木耳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菌草栽培黑木耳的方法,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先
制备栽培基质,将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装入聚丙烯料袋、灭菌、冷却待接种,再在菌包上接
种菌种,经过育种管理,采收种植的林芝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产量大幅度提高。
上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栽培基质制备:栽培基质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以固形物的餐厨
垃圾20-25份,菌草60-70份、鸡粪30-40份、菌渣20-30份、豆芽水30-40份、烟杆粉10-15份、
生石灰5-10份,加入适量的水,调节PH值至7.5-8,进行肥堆发酵,期间每六小时测量一次温
度,当温度超过65℃时,开启水雾进行降温,得到栽培基质;
步骤2:将栽培基质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
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
下摧耳,即为耳袋;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
下进行出耳管理。
进一步,所述菌草为菌草的草种为巨菌草、象草、皇竹草、芒箕、五节芒、斑茅、类
芦、香根草、菅、芦苇、芨芨草、拟高粱、芒、凤眼草、荻草、时芒草、雀稗草、互花草、野古草、五
月草、彼特草、柱花草、紫花苜蓿、大芒箕、苏丹草、狗尾草、稻草与玉米草中的一种或任意组
合。
进一步,所述培养料的灭菌处理方法为蒸汽消毒灭菌,蒸汽温度为95-100℃,消毒
时间为10-14小时。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还可加入富硒绿茶20-30份,富硒绿茶先粉碎40目,用1:2水
浸48小时,过滤,取出浸出液,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不仅以菌草、餐厨垃圾、鸡
粪和废菌渣为原料,代替传统技术中木材,节省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
染,同时加入烟杆粉具有杀虫的作用,而且生产的黑木耳具有质量好,营养丰富,具有显著
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硒含量满足日常所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廉、
节省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一种利用菌草种植黑木耳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栽培基质制备:栽培基质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以固形物的餐厨
垃圾20-25份,菌草60-70份、鸡粪30-40份、菌渣20-30份、豆芽水30-40份、烟杆粉10-15份、
生石灰5-10份,加入适量的水,调节PH值至7.5-8,进行肥堆发酵,,期间每六小时测量一次
温度,当温度超过65℃时,开启水雾进行降温,得到栽培基质;
步骤2:将栽培基质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
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
下摧耳,即为耳袋;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
下进行出耳管理。
进一步,所述菌草为菌草的草种为巨菌草、象草、皇竹草、芒箕、五节芒、斑茅、类
芦、香根草、菅、芦苇、芨芨草、拟高粱、芒、凤眼草、荻草、时芒草、雀稗草、互花草、野古草、五
月草、彼特草、柱花草、紫花苜蓿、大芒箕、苏丹草、狗尾草、稻草与玉米草中的一种或任意组
合。
进一步,所述培养料的灭菌处理方法为蒸汽消毒灭菌,蒸汽温度为95-100℃,消毒
时间为10-14小时。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还咳加入富硒绿茶20-30份,富硒绿茶先粉碎40目,用1:2水
浸48小时,过滤,取出浸出液,备用。
实施例1:
步骤1.栽培基质制备:栽培基质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以固形物的餐厨
垃圾20份,菌草60份、鸡粪30份、菌渣20份、豆芽水30份、烟杆粉10份、生石灰5份,加入适量
的水,调节PH值至7.5,进行肥堆发酵,,期间每六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当温度超过65℃时,开
启水雾进行降温,得到栽培基质;
步骤2:将栽培基质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
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
下摧耳,即为耳袋;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
下进行出耳管理。
所述菌草为菌草的草种为巨菌草、象草、皇竹草、芒箕、五节芒、斑茅、类芦、香根
草、菅、芦苇和芨芨草。
所述培养料的灭菌处理方法为蒸汽消毒灭菌,蒸汽温度为95℃,消毒时间为10小
时。
实施例2:
步骤1.栽培基质制备:栽培基质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以固形物的餐厨
垃圾25份,菌草70份、鸡粪40份、菌渣30份、豆芽水40份、烟杆粉15份、生石灰10份,加入适量
的水,调节PH值至7.5-8,进行肥堆发酵,,期间每六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当温度超过65℃时,
开启水雾进行降温,得到栽培基质;
步骤2:将栽培基质装袋,每袋装料2~3kg,即为料袋;将料袋灭菌、冷却,两头接
种,在20~26℃下发菌,即为菌袋;在菌袋上均匀刺孔,在18~24℃、空气湿度85~90%条件
下摧耳,即为耳袋;将耳袋首尾相接平放于耳场,在18~24℃、空气湿度为90~95%的条件
下进行出耳管理。
所述菌草为菌草的草种为巨菌草、象草、皇竹草、芒箕、五节芒、斑茅、类芦、香根
草、菅、芦苇和芨芨草。
所述培养料的灭菌处理方法为蒸汽消毒灭菌,蒸汽温度为95℃,消毒时间为10小
时。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