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93479A43申请公布日20120613CN102493479ACN102493479A21申请号201110422768422申请日20111215E02D27/44200601E04G15/0420060171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地址430081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大道3号72发明人王平夏春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代理人唐万荣54发明名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组装模具设备基础预留圆孔模具。
2、,它包括中心轴、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4个模板、4个补缝板;4个模板均为弧形,4个模板沿圆周均布,模板与模板之间插入有补缝板,4个模板和4个补缝板围成圆柱形的空间;第二步、支设模具;第三步、浇注混凝土;第四步、拆除模具,留下一圆孔洞;此时,圆孔洞中作为模板的保护层的塑料薄膜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早在初凝时脱落,便于清理;第五步、清理孔洞,得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该方法操作简单、拆模快,该模具可重复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1/2页21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
3、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组装模具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它包括中心轴2、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4个模板15、4个补缝板17;4个模板15均为弧形,4个模板15沿圆周均布,模板15与模板15之间插入有补缝板17,4个模板15和4个补缝板17围成圆柱形的空间,4个模板15的内侧面上均设有2个模板支座16,第一个模板支座位于模板15的上部,第二个模板支座位于模板15的下部;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均设在中心轴2上,4个模板15上的第一个模板支座16均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铰接,4个模板15上的第二个模板支座16均与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铰接;中心轴2。
4、的下部、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均位于4个模板15和4个补缝板17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空间内,中心轴2的上部位于圆柱形的空间的上方,中心轴2的上部设有外螺纹,中心轴2的上端设有手柄1;第二步、支设模具根据图纸调节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的上半径,旋松第四定位螺母13,将第二滑动调节座4向下移动,达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上半径的尺寸;旋松第二定位螺母11,将第一滑动调节座3向下移动,达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下半径的尺寸,然后旋紧第三定位螺母12、第一定位螺母10;将底板18安装在中心轴2的底端;将塑料薄膜作为模板的保护层,包裹在模板和补缝板的外壁上;将设备基础预留。
5、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安放在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设计位置,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下部和中间部位采用钢筋与基础钢筋连接,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上部采用钢管或木方固定;第三步、浇注混凝土下料时采用在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均匀下料浇注混凝土,同时振捣;第四步、拆除模具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可拆除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上部加固的钢管或木方,并及时进行基础表面的整平;待混凝土初凝时,抽出补缝板17,扭动手柄,使模板保护层的塑料薄膜与混凝土间进入空气;在终凝前,松开第一定位螺母10、第三定位螺母12,提拉第一滑动调节座3、第二滑动调节座4,使第一滑动调节座3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长,第二滑动调节座4与第一固定座之。
6、间的距离变长,4个模板15所围成圆柱形的直径就变小,旋转手柄1,使底板18与中心轴2分离,拔出模板,提拉底板18,留下一圆孔洞;此时,圆孔洞中作为模板的保护层的塑料薄膜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早在初凝时脱落,便于清理;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铁钩将圆孔洞内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将孔内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孔洞封口,得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包括第三定位螺母12、第四定位螺母13、第二滑动调节座4、活动联杆5、支撑杆6、第一固定座7;第二滑动调节座4套在中心轴2的上部,第三定位螺母12、第四定位螺母13分别旋在中。
7、心轴2的上部,第三定位螺母12位于第二滑动调节座4的上方,第四定位螺母13位于第二滑动调节座4的下方;活动联杆5的外端部设有用于铰接的孔,活动联杆5的外端部与模板15上的第一个模板支座16铰接,活动联杆5的内端部与第二滑动调节座4铰接,支撑杆6权利要求书CN102493479A2/2页3的上端部与活动联杆5的中部铰接,支撑杆6的下端部与第一固定座7铰接,所述的活动联杆5为4个,4个活动联杆5相邻之间相互成90布置,所述的支撑杆6为相应的4个;第一固定座7位于第四定位螺母13的下方,第一固定座7固定在中心轴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撑开。
8、与收缩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定位螺母11、第一滑动调节座3、连接杆14、第三滑动调节座8、第二固定座9、活动联杆、支撑杆;第一滑动调节座3套在中心轴2的上部,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定位螺母11分别旋在中心轴2的上部,第一定位螺母10位于第一滑动调节座3的上方,第二定位螺母11位于第一滑动调节座3的下方,且第二定位螺母11位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的第三定位螺母12的上方;第三滑动调节座8套在中心轴2的下部,第三滑动调节座8位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的第一固定座7的下方;第二固定座9固定在中心轴2上,第二固定座9位于第三滑动调节座8的下方;第一滑动调节座3与第三滑动调节座8由24个连接杆14固定。
9、连接;活动联杆的外端部设有用于铰接的孔,活动联杆的外端部与模板15上的第二个模板支座铰接,活动联杆的内端部与第三滑动调节座8铰接,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活动联杆的中部铰接,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第二固定座9铰接,所述的活动联杆为4个,4个活动联杆相邻之间相互成90布置,所述的支撑杆为相应的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补缝板17的上端设有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心轴的下端与底板18上的螺母螺纹连接,螺母的的两边各焊有U型提拉耳,底板18位于模板和补缝板的下方。权利要求书CN102493479A1/6页4设备基。
10、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设备基础施工中,混凝土基础上需预留设备的地脚螺栓孔,其预留方法一般采用支设钢波纹管、塑料管或者支设木模板等方法,待混凝土凝固后及时拆除。钢波纹管采用一端头带卡槽,另一端头带手柄的工具,将卡槽夹住钢波纹管,逐层剥离拆除,拆除效果不理想;塑料管采用高温烘烤,使其变软,然后整体拔出,其方法有时造成塑料管断离,直接影响地脚螺栓孔的二次灌浆的强度;木模板采用上口大下口小的四棱锥形木盒结构,支设截面小,深度较深的孔洞,在拆除时会出现用力困难、空间受限制等种种困难。为了提高螺栓的抗拔承载能力,常采。
11、用下口略比上口大的结构,钢波纹管和塑料管为标准材料,无法满足,上口小下口大的四棱锥形木盒即使能满足尺寸要求,也无法拆除。即地脚螺栓孔的特点是长径比大的狭长空间,因此对拆除带来极大的不便,其模板在拆除过程中均不能再重复使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拆模快,该模具可重复使用。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0005第一步、组装模具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它包括中心轴、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4个模板、4个补缝板;4个模板均为弧形。
12、,4个模板沿圆周均布,模板与模板之间插入有补缝板,4个模板和4个补缝板围成圆柱形的空间,4个模板的内侧面上均设有2个模板支座,第一个模板支座位于模板的上部,第二个模板支座位于模板的下部;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均设在中心轴上,4个模板上的第一个模板支座均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铰接,4个模板上的第二个模板支座均与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铰接;中心轴的下部、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均位于4个模板和4个补缝板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空间内,中心轴的上部位于圆柱形的空间的上方,中心轴的上部设有外螺纹,中心轴的上端设有手柄;0006第二步、支设模具根据图纸调节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的。
13、上半径,旋松第四定位螺母,将第二滑动调节座向下移动,达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上半径的尺寸;旋松第二定位螺母,将第一滑动调节座向下移动,达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下半径的尺寸,然后旋紧第三定位螺母、第一定位螺母;将底板安装在中心轴的底端;将塑料薄膜作为模板的保护层,包裹在模板和补缝板的外壁上;0007将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安放在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设计位置,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下部和中间部位采用钢筋与基础钢筋连接,模板和补缝板的说明书CN102493479A2/6页5外侧的上部采用钢管或木方固定;0008第三步、浇注混凝土下料时采用在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均匀下料浇注混。
14、凝土,同时振捣;0009第四步、拆除模具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可拆除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上部加固的钢管或木方,并及时进行基础表面的整平;待混凝土初凝时,抽出补缝板,扭动手柄,使模板保护层的塑料薄膜与混凝土间进入空气;在终凝前,松开第一定位螺母、第三定位螺母,提拉第一滑动调节座、第二滑动调节座,使第一滑动调节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长,第二滑动调节座与第一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长,4个模板所围成圆柱形的直径就变小,旋转手柄,使底板与中心轴分离,拔出模板,提拉底板,留下一圆孔洞;此时,圆孔洞中作为模板的保护层的塑料薄膜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早在初凝时脱落,便于清理;0010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铁钩将圆孔。
15、洞内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将孔内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孔洞封口,得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0011所述的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包括第三定位螺母、第四定位螺母、第二滑动调节座、活动联杆、支撑杆、第一固定座;第二滑动调节座套在中心轴的上部,第三定位螺母、第四定位螺母分别旋在中心轴的上部,第三定位螺母位于第二滑动调节座的上方,第四定位螺母位于第二滑动调节座的下方;活动联杆的外端部设有用于铰接的孔,活动联杆的外端部与模板上的第一个模板支座铰接,活动联杆的内端部与第二滑动调节座铰接,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活动联杆的中部铰接,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第一固定座铰接,所述的活动联杆为4个,4个活动联杆相邻之间相互成90布置,所。
16、述的支撑杆为相应的4个;第一固定座位于第四定位螺母的下方,第一固定座固定在中心轴上。0012所述的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螺母、第二定位螺母、第一滑动调节座、连接杆、第三滑动调节座、第二固定座、活动联杆、支撑杆;第一滑动调节座套在中心轴的上部,第一定位螺母、第二定位螺母分别旋在中心轴的上部,第一定位螺母位于第一滑动调节座的上方,第二定位螺母位于第一滑动调节座的下方,且第二定位螺母位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的第三定位螺母的上方;第三滑动调节座套在中心轴的下部,第三滑动调节座位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的第一固定座的下方;第二固定座固定在中心轴上,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三滑动调节座的下方;第一滑动调节座与第。
17、三滑动调节座由24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活动联杆的外端部设有用于铰接的孔,活动联杆的外端部与模板上的第二个模板支座铰接,活动联杆的内端部与第三滑动调节座铰接,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活动联杆的中部铰接,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第二固定座铰接,所述的活动联杆为4个,4个活动联杆相邻之间相互成90布置,所述的支撑杆为相应的4个。0013补缝板的上端设有孔。0014中心轴的下端与底板上的螺母螺纹连接,螺母的的两边各焊有U型提拉耳,底板位于模板和补缝板的下方。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61、该方法操作简单、拆模快调整滑动调节座,能灵活、快速的完成模板的支设与拆除。00172、提高质量模板的撑开和收缩结构适合上口大下。
18、口小、上口小下口大或直筒结构,有利于提高螺栓的抗拔承载能力。模板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次脱模方法,既保护了预留说明书CN102493479A3/6页6设备的地脚螺栓孔也保护了模板免受损坏。00183、节约功效快速完成拆模,省去了以往拆模时困难的过程,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模板能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0019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在预留地脚螺栓孔时使用。附图说明0020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0021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的正视图。0023图中1手柄;2中心轴;3第一滑动调节座;4第二滑动调节座;5活动联杆;6支撑杆;7第一固定座;8。
19、第三滑动调节座;9第二固定座;10第一定位螺母;11第二定位螺母;12第三定位螺母;13第四定位螺母;14连接杆;15模板;16模板支座;17补缝板;18底板。具体实施方式002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0025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0026第一步、组装模具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它它包括中心轴2、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4个模板15、4个补缝板17;4个模板15均为弧形本实施例4个模板的大小相同,4个模板15沿圆周均布,模板15与模板15之间插入有补缝板17本实施。
20、例4个补缝板的大小相同,4个模板15和4个补缝板17围成圆柱形的空间截面为圆形,4个模板15的内侧面上均设有2个模板支座16分别为第一个模板支座、第二个模板支座,第一个模板支座位于模板15的上部,第二个模板支座位于模板15的下部;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均设在中心轴2上,4个模板15上的第一个模板支座16均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铰接,4个模板15上的第二个模板支座16均与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铰接;中心轴2的下部、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均位于4个模板15和4个补缝板17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空间内,中心轴2的上部位于圆柱形的空间的上方,中心轴2的上部设有外螺纹,中心轴2的上端。
21、设有手柄1焊接固定。0027所述的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包括第三定位螺母12、第四定位螺母13、第二滑动调节座4、活动联杆5、支撑杆6、第一固定座7;第二滑动调节座4套在中心轴2的上部第二滑动调节座可上下滑动,第三定位螺母12、第四定位螺母13分别旋在中心轴2的上部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母12、第四定位螺母13可旋转,作用是调节第二滑动调节座4的位置后,定位,第三定位螺母12位于第二滑动调节座4的上方,第四定位螺母13位于第二滑动调节座4的下方;活动联杆5的外端部设有用于铰接的孔,活动联杆5的外端部与模板15上的第一个模板支座16铰接,活动联杆5的内端部与第二滑动调节座4铰接,支撑杆6的上端部与活动。
22、联杆5的中部铰接,支撑杆6的下端部与第一固定座7铰接,所述的活动联杆5为4个,4个活动联杆5相邻之间相互成90布置,所述的支撑杆6为相应的4个;第说明书CN102493479A4/6页7一固定座7位于第四定位螺母13的下方,第一固定座7固定在中心轴2上焊接固定。0028所述的第二撑开与收缩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定位螺母11、第一滑动调节座3、连接杆14、第三滑动调节座8、第二固定座9、活动联杆、支撑杆;第一滑动调节座3套在中心轴2的上部第一滑动调节座可上下滑动,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定位螺母11分别旋在中心轴2的上部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定位螺母11可旋转,作用是调节第一滑动。
23、调节座3的位置后,定位,第一定位螺母10位于第一滑动调节座3的上方,第二定位螺母11位于第一滑动调节座3的下方,且第二定位螺母11位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的第三定位螺母12的上方;第三滑动调节座8套在中心轴2的下部第三滑动调节座8可上下滑动,第三滑动调节座8位于第一撑开与收缩装置的第一固定座7的下方;第二固定座9固定在中心轴2上焊接固定,第二固定座9位于第三滑动调节座8的下方;第一滑动调节座3与第三滑动调节座8由24个连接杆14固定连接;活动联杆的外端部设有用于铰接的孔,活动联杆的外端部与模板15上的第二个模板支座铰接,活动联杆的内端部与第三滑动调节座8铰接,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活动联杆的中部铰接,。
24、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第二固定座9铰接,所述的活动联杆为4个,4个活动联杆相邻之间相互成90布置,所述的支撑杆为相应的4个。0029补缝板17的上端设有孔。0030中心轴的下端与底板18上的螺母螺纹连接,螺母的的两边各焊有U型提拉耳,底板18位于模板和补缝板的下方。0031第二步、支设模具根据图纸调节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的上半径,旋松第四定位螺母13,将第二滑动调节座4向下移动,达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圆柱形孔的上半径的尺寸;旋松第二定位螺母11,将第一滑动调节座3向下移动,达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圆柱形孔的下半径的尺寸,然后旋紧第三定位螺母12、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滑动调节。
25、座4与第一固定座7之间的距离变短包括第三滑动调节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短,4个模板15所围成圆柱形的直径就变大;将底板18安装在中心轴2的底端,插入补缝板17;将塑料薄膜作为模板的保护层,包裹在模板和补缝板的外壁上;0032将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模具安放在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设计位置,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下部和中间部位采用钢筋与基础钢筋连接钢筋不与模板和补缝板焊接,只是将模具定位,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上部采用钢管或木方固定钢管不与模板和补缝板焊接,只是将模具定位;0033第三步、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注,下料时采用在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均匀下料,同时振捣;0034第四步、拆除模。
26、具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可拆除模板和补缝板的外侧的上部加固的钢管或木方,并及时进行基础表面的整平;待混凝土初凝时,抽出补缝板17,扭动手柄,使模板保护层的塑料薄膜与混凝土间进入空气;在终凝前,松开第一定位螺母10、第三定位螺母12,提拉第一滑动调节座3、第二滑动调节座4,使第一滑动调节座3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长,第二滑动调节座4与第一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长,4个模板15所围成圆柱形的直径就变小,旋转手柄1,使底板18与中心轴2分离,拔出模板,提拉底板18,留下一圆孔洞圆柱形孔;此时,圆孔洞中作为模板的保护层的塑料薄膜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早说明书CN102493479A5/6页8在初凝时脱落,。
27、便于清理;0035第五步、清理孔洞用铁钩将圆孔洞内的混凝土面拉毛,并将孔内垃圾清理干净,再将孔洞封口,得到设备基础预留圆形地脚螺栓孔。0036本实施例中,手柄1和中心轴2采用圆钢制作,手柄1与中心轴2的一端焊接成“T”字型;中心轴2的中部焊有第一固定座7,距离下端300MM处焊有第二固定座9;中心轴的上部到第一固定座7之间加工有丝扣外螺纹,以便安装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定位螺母11、第三定位螺母12和第四定位螺母13;中心轴的下端加工有丝扣外螺纹,以便与底板18连接;0037第一滑动调节座3、第二滑动调节座4和第三滑动调节座8均采用内空直径略大于中心轴2,长约40MM的圆管,在圆管的0、90、。
28、180和270处焊有钢板;钢板的一端钻有孔,以便与活动联杆5铰接;滑动调节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短,4个模板15和4个补缝板17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直径就变大;滑动调节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变长,4个模板15和4个补缝板17所围成的圆柱形的直径就变小;0038活动联杆5采用厚6MM的扁钢制作,扁钢的两端钻有孔,一端与第二滑动调节座4上的钢板铰接,另一端与模板支座16铰接;活动联杆的中部偏下处也钻有孔,与支撑杆6铰接;活动联杆5四个为一组,将四个模板15组成一个圆柱形模板;活动联杆5有两组,另一组的一端与第三滑动调节座8铰接,另一端与模板15下部的模板支座16铰接;0039支撑杆6采用厚6MM的扁钢制。
29、作,扁钢的两端钻有孔;支撑杆四个为一组,有两组,一组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7铰接,另一端与活动联杆5中部偏下处的孔铰接,通过移动第一滑动调节座3调整模板15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向下调整为增大模板15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向上调整为缩小模板15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以达到快速拆除模板15的效果。支撑杆另一组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9铰接,另一端与活动联杆5中部偏下处的孔铰接,通过移动第三滑动调节座8调整模板15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向下调整为增大模板15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向上调整为缩小模板15组成的圆柱形的直径,以达到快速拆除模板15的效果;通过调整第一滑动调节座3和第三滑动调节座8的高度可实现模板15组成的。
30、圆柱形的直径的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小下口大或直筒结构的圆柱;0040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9分别套穿在中心轴2上的中部和距离轴下端的300MM处,均采用内空直径略大于中心轴2,长约40MM的圆管,并与中心轴2焊接成整体,在圆管的0、90、180和270处焊有钢板;钢板的一端钻有孔,以便与支撑杆6铰接;0041第一定位螺母10、第二定位螺母11、第三定位螺母12和第四定位螺母13采用六角螺母,在六角螺母的其中两个相对平面上钻孔,以便在孔中插入铁钎,可在狭窄的空间里旋转螺母;0042连接杆14采用直径8MM圆钢制作,形状为“”型;此“”型圆钢有两个,两端头分别与第一滑动调节座3、第三滑动调节座8固。
31、连,形成一个整体,以便调整第一滑动调节座3时,第三滑动调节座8一起移动;0043模板15由厚5MM弧弯钢板、四层弧弯角钢和一根直角钢焊接而成;四层弧弯角钢均匀分布在弧弯钢板上,最下一层弧弯角钢的平面朝下,以便压住底板18;直角钢与四层弧弯角钢垂直焊接,以增加弧弯钢板强度,直角钢平面上焊有模板支座16;四个模板15组成一个圆柱形的模板;说明书CN102493479A6/6页90044模板支座16采用厚6MM的扁钢制作,一端焊在模板15的直角钢平面上,另一端钻有孔,以便与活动联杆5铰接;每个模板15的直角钢平面上焊有两个模板支座16;0045补缝板17为四个,每个由两块钢板焊接成T字型,以便一直边。
32、插在四个模板15组成的一个圆柱形模板的四条缝隙里;补缝板17与模板表面接触的钢板,应加工成弧面,使其能紧贴模板表面;补缝板17的上端有孔,以便拆除时安装提拉钩;0046底板18采用钢板制作,其中心位置焊有螺母,以便与中心轴2连接;螺母的的两边各焊有U型提拉耳,以便提拉底板15时,底板一头朝上,减少阻力。0047应用实例表明在设备基础施工中,混凝土基础上需预留设备的圆形地脚螺栓孔时,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后,能灵活、快速的完成模板的支设与拆除,能实现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小下口大或直筒结构的圆柱形设备地脚螺栓孔的预留,有利于提高螺栓的抗拔承载能力,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模板能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效果显著。0048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493479A1/3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93479A102/3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93479A113/3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93479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