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097349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74383.2

申请日:

2016.07.19

公开号:

CN106258299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C1/08; A01C21/00; C05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昝家乾; 李伟; 徐平

地址:

21115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狮山路4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整地施肥、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防病杀虫五个步骤,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区别在于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了苗木病害,肥料配方合理,见效快,满足紫苏子树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整地过程中加施微生物菌肥,可以调整土壤结构、通透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并能将板结在土壤中的磷、钾溶解活化,同时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氮肥被植物吸收,促进了植株的营养生长,进一步提高了紫苏的产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2500-3000千克的农家肥及
200-300千克的微生物菌肥,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畦;
步骤二、选种育苗
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
穴;
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地撒入穴内,覆薄土,浇水,播后5-7天即可出苗。
步骤三、定植
苗高12-20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1-2株。
步骤四、田间管理
苗高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1000-1500千克的
人畜粪,配施15-20千克的尿素及8-12千克的过磷酸钙,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步骤五、防病杀虫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生物菌肥由以下组份制成,按重量份数计,腐叶土50-80份、草木
灰40-90份、尿素10-20份、硫酸铵5-10份、磷酸二氢钾2-5份、粪肥5-1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
0.05-0.2份及过磷酸钙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肥
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菌菌粉、侧孢芽孢杆菌菌粉及哈茨木霉菌菌粉所组成的复合
菌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种
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1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剂由重
量百分数为1.5%-2%的壳聚糖,重量百分数为0.5%-1.5%的KMnO4,重量百分数为10-
15%的乙醇及蒸馏水混合而成。

说明书

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等。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
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
紫苏芽苗具有特殊的芳香味,是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十分畅销的芽苗菜,也是出口香港、台
湾等地区的特色品种。紫苏芽苗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
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

目前,紫苏的种植方法一般为在大田或大棚中,采用常规方法种植,即经过育苗、
定植,按常规方法进行肥水管理,这些方法没有根据紫苏的生长特性合理配置营养元素,导
致紫苏的产量低且品质差,且种植的幼苗成活率不是很高、容易受到害虫的侵蚀。现有技术
中也开始倡导使用复合肥料满足紫苏生长过程中所需养分,但鲜有关于紫苏微生物复合菌
肥的披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来提高紫苏产量的
种植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施肥

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2500-3000千克的农家肥
及200-300千克的微生物菌肥,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畦;

步骤二、选种育苗

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
米开穴;

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地撒入穴内,覆薄土,浇水,播后5-7天即可出苗。

步骤三、定植

苗高12-20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1-2株。

步骤四、田间管理

苗高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1000-1500千
克的人畜粪,配施15-20千克的尿素及8-12千克的过磷酸钙,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步骤五、防病杀虫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生物菌肥由以下组份制成,按重量份数计,腐叶土50-80份、
草木灰40-90份、尿素10-20份、硫酸铵5-10份、磷酸二氢钾2-5份、粪肥5-10份、复合微生物
菌剂0.05-0.2份及过磷酸钙1-10份。

所述微生物菌肥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解磷菌菌粉、侧孢芽孢杆菌菌粉及哈茨
木霉菌菌粉所组成的复合菌粉。

所述步骤二中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10小时。

所述消毒剂由重量百分数为1.5%-2%的壳聚糖,重量百分数为0.5%-1.5%的
KMnO4,重量百分数为10-15%的乙醇及蒸馏水混合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采用的消毒剂成分简单,消毒效果显著,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
少了苗木病害,提高成活率;

2、本发明播种时施基肥,在紫苏子树幼芽初齐时,进行追肥,肥料配方合理,见效
快,植株可以直接吸收,满足紫苏子树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

3、本发明在传统种植方法的基础上加施微生物菌肥,可以调整土壤结构、通透性,
提高土壤的肥力,并能将板结在土壤中的磷、钾溶解活化,同时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氮肥被
植物吸收;

4、本发明加施微生物菌肥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拮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减轻
植物病害的功效,增加水分的吸收能力,有利于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抗高温,进而达到稳
产、高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种植时,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2500千克的农家
肥200千克的微生物菌肥,其中,生物菌肥由以下组份制成,按重量份数计,腐叶土50-80份、
草木灰40-90份、尿素10-20份、硫酸铵5-10份、磷酸二氢钾2-5份、粪肥5-10份、复合微生物
菌剂0.05-0.2份及过磷酸钙1-10份。随后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畦;
随后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10小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0.8-1
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穴内,覆薄土,
浇水,播后6天出苗。

当苗高12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2株。当苗高
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10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
15-20千克的尿素及8千克的过磷酸钙,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最后在生长过程中,注
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例二

种植时,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3000千克的农家
肥及300千克的微生物菌肥,其中,生物菌肥由以下组份制成,按重量份数计,腐叶土50-80
份、草木灰40-90份、尿素10-20份、硫酸铵5-10份、磷酸二氢钾2-5份、粪肥5-10份、复合微生
物菌剂0.05-0.2份及过磷酸钙1-10份。随后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
畦;随后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12小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
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穴内,覆
薄土,浇水,播后5天出苗。

当苗高15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2株。当苗高
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
15-20千克的尿素及12千克的过磷酸钙,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最后在生长过程中,注
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例三

种植时,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每亩施3000千克的农家
肥及250千克的微生物菌肥,其中,生物菌肥由以下组份制成,按重量份数计,腐叶土50-80
份、草木灰40-90份、尿素10-20份、硫酸铵5-10份、磷酸二氢钾2-5份、粪肥5-10份、复合微生
物菌剂0.05-0.2份及过磷酸钙1-10份。随后耕翻15-20厘米深、耙平,作成90-100厘米宽的
畦;随后选取饱满的紫苏种子进行消毒处理12小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55厘米开
0.8-1厘米的浅穴,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将种子拌上细抄,均匀地撒入穴内,覆
薄土,浇水,播后6天出苗。

当苗高20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45-50厘米进行定苗,每穴留2株。当苗高
30厘米后,定期除草,保证田间无杂草,同时进行追肥,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
15-20千克的尿素及12千克的过磷酸钙,地旱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最后在生长过程中,注
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实施例种植出的紫苏,病虫害发病率低于5%;亩产比现有技术的种植方法种植
的产量提高15-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
的范围仅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紫苏产量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整地施肥、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防病杀虫五个步骤,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区别在于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了苗木病害,肥料配方合理,见效快,满足紫苏子树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整地过程中加施微生物菌肥,可以调整土壤结构、通透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并能将板结在土壤中的磷、钾溶解活化,同时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氮肥被植物吸收,促进了植株的营养生长,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