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0970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90417.X

申请日:

2011.11.30

公开号:

CN102493430A

公开日:

2012.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12申请日:2011113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12; C09K17/10; C09K103/00(2006.01)N

主分类号:

E02D3/12

申请人:

方文盛

发明人:

邓云; 杜联祥

地址: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北秀峰路219号兰山四季18座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罗文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属于地质危害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将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溶于水中,以水溶液按比例浇入土壤中,或者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反应10小时~24小时。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广泛的土体山坡和路基地基以及河堤,大坝,沟渠和堰塘土壤的应急处理,预防处理和永久修复处理。可应用在应急加固稳定在崩塌边缘的土堤山坡和大坝,修复公路,铁路,机场,和建筑结构的土基,也可以应急或永久预防和处理/修复土基中因环境因素变化而生成钙矾石或类似矿物质对基础设施的破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1) 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 石灰、 水泥和粉煤灰, 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 比为 : (1-2)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 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溶于水中, 以水溶液按比 例浇入土壤中 ; (1-3) 反应 10 小时~ 24 小时。
2: 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2-1) 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 石灰、 水泥和粉煤灰, 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 比为 : (2-2) 将上述各组分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 ; (2-3) 反应 10 小时~ 24 小时。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氟化剂为以下三种形式中的 任何一种 : a: 氟化钠 b: 氟化钾 c: 氟化钠或氟化钾与氟化钙的混合物, 混合的重量百分比为 : ( 氟化钠或氟化钾 ) ∶氟 化钙= 70%∶ 30%。

说明书


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属于地质危害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膨胀土和软土的分布十分广泛, 世界上 40 多个国家均有分布, 我国每个省, 市, 自 治区都有膨胀土和软土存在。我国每年由于膨胀土地基损坏而致害的建筑面积达 1000 万 平方米以上, 公路及铁路受其危害的程度尤为严重。 因膨胀土对天然环境、 社会以及基础建 设设施的破坏作用 ( 如滑坡, 泥流, 路面的开裂、 隆起或沉陷, 建筑物基础因膨胀土季节性 胀缩而移位和断裂, 进而引起建筑物墙面开裂等等 ) 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潜在危害性, 据不 完全统计, 仅中国每年因膨胀土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 150 亿美元。因此, 治理膨胀土的危 害, 以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一直困扰着工程界, 是世界公认的重大技术难题。 常见的地质危 害包括 : a. 河堤和土坝由于水流的冲刷而引起的坍塌崩溃 ; b. 大雨和地震后的山体滑坡 ; c. 公路, 铁路, 机场和建筑物下的土基的损坏。
     膨胀土和软土常常引发上述的地质危害。 膨胀土吸水则体积膨涨, 密度变小, 失水 则变干, 收缩, 变硬。这一特性使富含膨胀土和软土的地带 / 土体成为容易带来地质灾害的 发生地。基建设施常因其存在而发生开裂, 沉陷, 坍塌等破坏。我国每个省, 市, 自治区都有 膨胀土和软土存在, 每年汛期来临时, 常常出现山体或道路基础的土壤流失带来的灾害或 破坏损失, 给当地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个常见危害是勘探中漏掉 的软土, 其微弱的承载力常常带来局部损坏。解决治理膨胀土 / 软土这一世界公认的重大 技术难题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是十分重要和紧 急的。
     膨胀土路基处理方法通常采用以下三种 : (1) 改性土壤 ; (2) 控制湿度 ; (3) 换土。 一般来说, 必须对土壤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才能满足工程需要。人类的绝大多数的建筑土 木结构都是建立在土壤上的。 然而, 土壤本身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建筑材料, 因为土壤本身 没有较高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而且土壤本身的体积稳定性也较差, 因此环境的变化, 包括各 种自然灾害, 会给土壤带来破坏。物理改性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的密度来改善土壤的力学 性能 ; 化学改性是在土壤中加入改性材料通过化学反应以改变土壤颗粒的结构, 物理和化 学性能。 利用石灰、 水泥类或其他固化材料, 通过与膨胀土进行物理化学作用来实现对膨胀 土的改性处理, 以达到增强膨胀土强度, 降低遇水膨胀的体积不稳定性的目的。目前, 使用 石灰对膨胀土固化稳定处理的方法, 在施工实践中较为普遍且受欢迎, 但是, 用石灰来处理 膨胀土时也有难题, 当土壤硫酸盐含量高过 8000ppm 时, 使用石灰会引起比不用时更大的 膨胀。这种情况下, 现在在国外 ( 如美国 ) 的实践是禁止使用石灰来稳定富含硫酸盐的土 壤。另外, 石灰在土壤被水浸泡时容易流失, 效果不易持久。由于在工程实践中不可能完全 了解把握相关土壤的全部特性, 地质危害仍不断发生。其它的化学改性方法也不太适合地 质危害的应急处理。控制湿度方法, 包括预湿土壤以及试图控制和稳定土壤的含水量, 或
     者, 试图阻拦土壤颗粒与周围水分的接触, 以减少土壤的膨胀, 例如聚合物稳定剂的使用。 聚合物稳定剂需要和土壤拌合 ; 酸性稳定剂没有长期稳定效果。当石灰和磨细高炉矿渣一 起使用时相对有效, 但是所需的反应时间过长, 并不适用于应急处理。 膨胀土路基建设中换 土处理是相对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换土就是挖除原有的膨胀土, 填充沙砾土或其他非膨胀 土, 换土深度则需要根据原生膨胀土的物化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
     另一类常见的例子是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当河堤, 大坝, 沟渠, 堰塘中的土壤在 长期的水流冲刷, 浸泡和虫蚁吞噬之下, 密度会降低, 而且其中的部分的粘合剂 (cementing agent), 如硫酸钙, 也会流失。当暴雨和洪水来临时, 倒塌现象就可能会发生。目前常采用 的方法是添土加固。但添土加固的缺点在于费用大, 工期长, 不适合用于紧急情况, 而且施 工安全不能保障。同样, 修补地基时的灌浆等方法花费比较大。
     当房屋大楼地基建立在膨胀土 / 软土上时, 如果地下水位发生变化, 可使土壤承 载力下降, 或者天然环境条件造成土壤中生成高膨胀性的钙矾石, 即可能引起基础移动倾 斜, 进而引起房屋建筑物发生倾斜, 使建筑物墙体损坏, 严重的时候会使得房屋不能使用。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灌浆等方法来修补基础地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利用无机化学反 应, 使用储量丰富的矿物质或是只需简单工艺生产的无机化合物, 以快速稳定和增强地基 土壤, 使基础或地基恢复原位, 防止房屋倾斜或结构性开裂的继续发展 ; 或者预防和应急处 理防止地表土壤 ( 包括山体 ) 流失,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危害的方法, 对于稳定和增强地基土壤处理, 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1) 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 石灰、 水泥和粉煤灰, 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 分比为 :
     (2)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 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溶于水中, 以水 溶液或悬浮液浇入土壤中 ;
     (3) 反应 10 小时~ 24 小时。
     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对于土工结构如河堤、 大坝、 沟渠、 堰塘和土坡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 或者对于发生一次或再生土壤流失地质灾害的 危机应急处理, 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1) 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 石灰、 水泥和粉煤灰, 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 分比为 :
     (2) 将上述各组分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 ;
     (3) 反应 10 小时~ 24 小时。
     上述两种方法中, 所加的氟化剂可以为以下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 :
     a: 氟化钠
     b: 氟化钾
     c: 氟化钠或氟化钾与氟化钙的混合物, 混合的重量百分比为 : ( 氟化钠或氟化 钾 ) ∶氟化钙= 70%∶ 3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拌入、 渗入或注入可提 供自由氟离子的含氟化合物添加剂, 迅速提高粘土类土壤或膨胀土壤的强度, 以消除膨胀 土的遇水膨胀性。 控制浓度的氟离子的体积小, 因而可以快速迁移, 与土壤中相关成分快速 反应, 使土壤提高承载能力和体积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 对大型机械器材的依赖非常少。 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广泛的土体山坡和路基地基以及河堤, 大坝, 沟渠和堰塘土壤的应 急处理, 预防处理和永久修复处理。 可应用在应急加固稳定在崩塌边缘的土堤山坡和大坝,
     修复公路, 铁路, 机场, 和建筑结构的土基, 也可以应急或永久预防和处理 / 修复土基中因 环境因素变化而生成钙矾石或类似矿物质对基础设施的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危害的方法, 对于稳定和增强地基土壤处理, 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1) 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 石灰、 水泥和粉煤灰, 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 分比为 :
     (2)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 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溶于水中, 以水 溶液或悬浮液浇入土壤中 ;
     (3) 反应 10 小时~ 24 小时。
     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对于土工结构如河堤、 大坝、 沟渠、 堰塘和土坡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 或者对于发生一次或再生土壤流失地质灾害的 危机应急处理, 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1) 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 石灰、 水泥和粉煤灰, 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 分比为 :
     (2) 将上述各组分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 ;
     (3) 反应 10 小时~ 24 小时。
     上述两种方法中, 所加的氟化剂可以为以下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 :
     a: 氟化钠
     b: 氟化钾
     c: 氟化钠或氟化钾与氟化钙的混合物, 混合的重量百分比为 : ( 氟化钠或氟化 钾 ) ∶氟化钙= 70%∶ 30%。
     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可释放氟离子的化 合物添加剂, 例如氟化钠, 用以除去在膨胀土壤中因环境 ( 如水分含量 ) 变化所生成的钙矾 石或类似矿物质, 以减少在富含硫酸盐的土层的膨胀或损坏。本发明方法可应用于预防或 应急修复或翻新公路、 机场跑道、 建筑物等基础损坏引起的表面的开裂、 隆起或损坏, 以及 类似的建筑的基层或次基层由于钙矾石或类似矿物质的生成而引起基础局部抬起而损坏 的情况。本发明方法也适用于维修已遭破坏的现有建筑的基础。对于用石灰或不用石灰稳 定处理的土层, 都可通过引入设定数量的释放氟离子的化合物添加剂来预防, 减少或消除 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因膨胀引起的损坏或破坏。
     本发明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遍使用性, 即使土壤种类不同, 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方 法。本发明是将特定的材料添加到土壤中, 添加方法可以是通过固体化合物或化合物溶液 把氟离子释放到土壤中去, 产生化学反应, 从而达到加固土壤的目的。 本发明方法中的氟化 剂包括含氟无机化合物或者含氟无机化合物与其它常用的土壤稳定剂的混合物。 常用的土 壤稳定剂包括石灰, 粉煤灰, 水泥等。
     以下介绍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 碰到一段软土需要拌和降塑和增强处理。 经测试, 土壤的塑 性指标为 18, 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 20%, 硫酸盐含量为 0.1%, 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几种 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
     1、 将氟化钠直接与土壤拌和, 氟化钠用量为土壤重量的 0.5%。掺水拌和后, 进行 分层夯实, 每层厚度可达 15 厘米。在 12 小时后, 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2、 混合使用含氟化合物和石灰, 氟化物中, 氟化钠和氟化钙的质量比为 : 氟化钠∶ 氟化钙= 4 ∶ 1, 石灰的用量为土壤的重量的 5%, 含氟化合物添加剂的用量为土壤重量的 0.5%。掺水拌和后, 进行分层夯实, 每层厚度可达 15 厘米。在 24 小时后, 可以进行下一步 施工。
     3、 混合使用氟化钾添加剂和水泥, 水泥的用量为土壤重量的 10%, 氟化钾的用量 为土壤重量的 0.5%。掺水拌和后, 进行分层夯实, 每层厚度可达 15 厘米。在 24 小时后, 可 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实施例二
     在修建土坝的过程中, 碰到一段软土需要拌和降塑和增强处理。 经测试, 土壤的塑 性指标为 18, 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 29%, 硫酸盐含量为 0.08%, 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方 法之一进行处理 :
     1、 将氟化钠直接与土壤拌和, 用量为土壤重量的 0.7%。掺水拌和后, 进行分层压 实, 每层厚度可达 15 到 45 厘米。在 12 小时后, 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2、 混合使用氟化钠和石灰, 石灰的用量为土壤的重量的 6%, 氟化钠的用量为土壤 重量的 0.6%。掺水拌和后, 进行分层压实, 每层厚度可达 15 到 45 厘米。在 24 小时后, 可 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3、 混合使用氟化钾和水泥, 水泥的用量为土壤的重量的 10%, 氟化钾的用量为土 壤重量的 1.0%。掺水拌和后, 进行分层压实, 每层厚度可达 15 到 45 厘米。在 24 小时后, 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4、 混合使用含氟化合物添加剂和粉煤灰, 含氟化合物中, 氟化钾和氟化钙的质量 比为 : 氟化钾∶氟化钙= 6 ∶ 1, 粉煤灰用量为土壤重量的 20%, 氟化合物添加剂用量为土 壤重量的 0.5%。掺水拌和后, 进行分层压实, 每层厚度可达 15 到 45 厘米。在 12 小时后, 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实施例三 在修复房屋基础的过程中, 碰到一段基础下的膨胀土需要稳定和增强处理。经测 试, 土壤的塑性指标为 25, 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 20%, 硫酸盐含量为 0.06%, 可以用本发 明的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
     1、 钻单孔或多孔, 将饱和氟化钠溶液分次直接注入到膨胀土中, 氟化物总用量为 估计的膨胀土重量的 1%。每次注入含氟化合物后 (0.3% ) 封孔, 观察房屋的向下沉降的 程度。每两周一次, 直到沉降稳定下来, 或者用量达到了 1.0%。
     2、 钻单孔或多孔, 将氟化钠添加剂和石灰饱和溶液分次分别直接注入到膨胀土 中, 氟化钠为膨胀土重量的 1%, 石灰的用量为膨胀土重量的 10%。每次先注入氟化物后 (0.3% ) 封孔, 一周后再注入石灰溶液 (3% ), 观察房屋的向下沉降的程度。 每两周一循环, 直到沉降稳定下来, 或者氟化物用量达到了 1.0%以及石灰的用量达到 10%。
     实施例四
     在稳固出现裂缝、 频临滑坡危险的山体时, 需要对山体中的软土或膨胀土进行稳 定和增强处理。经测试, 土壤的塑性指标为 15, 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 30%, 硫酸盐含量为 0.01%, 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
     1、 仔细观察山体的开裂情况, 记录下各个裂缝的位置和深度。选择深度大于 30cm 的裂缝注入氟化钾添加剂饱和溶液, 直到溶液从裂缝中溢出为止。 停止灌注, 连续观测山体 移动的情况。两周后再次注浆, 直到山体移动稳定或是停止。
     2、 仔细观察山体的开裂情况, 记录下各个裂缝的位置和深度。选择深度大于 30cm 的裂缝分次注入氟化钠和石灰饱和溶液。先注入氟化钠添加剂饱和溶液, 直到溶液从裂缝 中溢出为止。一周后, 再注入氟化钠和石灰饱和溶液, 直到溶液从裂缝中溢出为止。停止灌 注, 连续观测山体移动的情况。一周后再次开始注浆过程, 直到山体移动稳定或是停止。
     实施例五
     膨胀土等因素引起的路面鼓起或塌陷不仅会带来驾驶的不舒适, 而且会威胁行车
     安全。 目前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只能是把鼓起的路面磨平, 但是这样会减少路面的使用寿 命。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
     1、 在路面鼓起的部分钻孔, 孔径为 1 厘米, 间距约 1 米。 钻孔要钻透软土或膨胀土, 或者至少要钻到两米深。注入氟化钠饱和溶液, 直到路面高度。用铁板或其它承载物盖住 钻孔, 恢复通车。一周后测量路面高度的变化。如果变化不大, 移开铁板, 继续注入氟化钠 饱和溶液的操作。
     2、 在路面鼓起的部分钻孔, 孔径为 1 厘米, 间距约 1 米。 钻孔要钻透软土或膨胀土, 或者至少要钻到两米深。注入氟化合物添加剂和石灰的饱和混合溶液, 直到路面高度。氟 化物中, 氟化钾和氟化钙的质量比为 : 氟化钾∶氟化钙= 8 ∶ 1, 用铁板或其它承载物盖住 钻孔, 恢复通车。一周后测量路面高度的变化。如果变化不大, 移开铁板, 继续注入注入氟 化合物添加剂和石灰的混合溶液的操作。8

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93430A43申请公布日20120613CN102493430ACN102493430A21申请号201110390417X22申请日20111130E02D3/12200601C09K17/10200601C09K103/0020060171申请人方文盛地址350013福建省福州市五四北秀峰路219号兰山四季18座103室72发明人邓云杜联祥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代理人罗文群54发明名称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属于地质危害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土壤中加入。

2、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将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溶于水中,以水溶液按比例浇入土壤中,或者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反应10小时24小时。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广泛的土体山坡和路基地基以及河堤,大坝,沟渠和堰塘土壤的应急处理,预防处理和永久修复处理。可应用在应急加固稳定在崩塌边缘的土堤山坡和大坝,修复公路,铁路,机场,和建筑结构的土基,也可以应急或永久预防和处理/修复土基中因环境因素变化而生成钙矾石或类似矿物质对基础设施的破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1/1页21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

3、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比为12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溶于水中,以水溶液按比例浇入土壤中;13反应10小时24小时。2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1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比为22将上述各组分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23反应10小时24小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氟化剂为以下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A氟化钠B氟化钾C氟化钠或氟化钾与氟化钙的混合物,混。

4、合的重量百分比为氟化钠或氟化钾氟化钙7030。权利要求书CN102493430A1/6页3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属于地质危害处理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膨胀土和软土的分布十分广泛,世界上4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我国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膨胀土和软土存在。我国每年由于膨胀土地基损坏而致害的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以上,公路及铁路受其危害的程度尤为严重。因膨胀土对天然环境、社会以及基础建设设施的破坏作用如滑坡,泥流,路面的开裂、隆起或沉陷,建筑物基础因膨胀土季节性胀缩而移位和断裂,进而引起建筑物墙面开裂等等具有反复性和。

5、长期潜在危害性,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每年因膨胀土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50亿美元。因此,治理膨胀土的危害,以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一直困扰着工程界,是世界公认的重大技术难题。常见的地质危害包括A河堤和土坝由于水流的冲刷而引起的坍塌崩溃;B大雨和地震后的山体滑坡;C公路,铁路,机场和建筑物下的土基的损坏。0003膨胀土和软土常常引发上述的地质危害。膨胀土吸水则体积膨涨,密度变小,失水则变干,收缩,变硬。这一特性使富含膨胀土和软土的地带/土体成为容易带来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基建设施常因其存在而发生开裂,沉陷,坍塌等破坏。我国每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膨胀土和软土存在,每年汛期来临时,常常出现山体或道路基础的土。

6、壤流失带来的灾害或破坏损失,给当地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个常见危害是勘探中漏掉的软土,其微弱的承载力常常带来局部损坏。解决治理膨胀土/软土这一世界公认的重大技术难题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是十分重要和紧急的。0004膨胀土路基处理方法通常采用以下三种1改性土壤;2控制湿度;3换土。一般来说,必须对土壤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才能满足工程需要。人类的绝大多数的建筑土木结构都是建立在土壤上的。然而,土壤本身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建筑材料,因为土壤本身没有较高的抗拉和抗压强度,而且土壤本身的体积稳定性也较差,因此环境的变化,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会给土壤带来破坏。。

7、物理改性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的密度来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能;化学改性是在土壤中加入改性材料通过化学反应以改变土壤颗粒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能。利用石灰、水泥类或其他固化材料,通过与膨胀土进行物理化学作用来实现对膨胀土的改性处理,以达到增强膨胀土强度,降低遇水膨胀的体积不稳定性的目的。目前,使用石灰对膨胀土固化稳定处理的方法,在施工实践中较为普遍且受欢迎,但是,用石灰来处理膨胀土时也有难题,当土壤硫酸盐含量高过8000PPM时,使用石灰会引起比不用时更大的膨胀。这种情况下,现在在国外如美国的实践是禁止使用石灰来稳定富含硫酸盐的土壤。另外,石灰在土壤被水浸泡时容易流失,效果不易持久。由于在工程实践中不可能。

8、完全了解把握相关土壤的全部特性,地质危害仍不断发生。其它的化学改性方法也不太适合地质危害的应急处理。控制湿度方法,包括预湿土壤以及试图控制和稳定土壤的含水量,或说明书CN102493430A2/6页4者,试图阻拦土壤颗粒与周围水分的接触,以减少土壤的膨胀,例如聚合物稳定剂的使用。聚合物稳定剂需要和土壤拌合;酸性稳定剂没有长期稳定效果。当石灰和磨细高炉矿渣一起使用时相对有效,但是所需的反应时间过长,并不适用于应急处理。膨胀土路基建设中换土处理是相对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换土就是挖除原有的膨胀土,填充沙砾土或其他非膨胀土,换土深度则需要根据原生膨胀土的物化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特点确定。0005另一类常见。

9、的例子是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当河堤,大坝,沟渠,堰塘中的土壤在长期的水流冲刷,浸泡和虫蚁吞噬之下,密度会降低,而且其中的部分的粘合剂CEMENTINGAGENT,如硫酸钙,也会流失。当暴雨和洪水来临时,倒塌现象就可能会发生。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添土加固。但添土加固的缺点在于费用大,工期长,不适合用于紧急情况,而且施工安全不能保障。同样,修补地基时的灌浆等方法花费比较大。0006当房屋大楼地基建立在膨胀土/软土上时,如果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可使土壤承载力下降,或者天然环境条件造成土壤中生成高膨胀性的钙矾石,即可能引起基础移动倾斜,进而引起房屋建筑物发生倾斜,使建筑物墙体损坏,严重的时候会使得房屋不能。

10、使用。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灌浆等方法来修补基础地基。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利用无机化学反应,使用储量丰富的矿物质或是只需简单工艺生产的无机化合物,以快速稳定和增强地基土壤,使基础或地基恢复原位,防止房屋倾斜或结构性开裂的继续发展;或者预防和应急处理防止地表土壤包括山体流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0008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危害的方法,对于稳定和增强地基土壤处理,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00091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00112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按。

11、比例溶于水中,以水溶液或悬浮液浇入土壤中;00123反应10小时24小时。0013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对于土工结构如河堤、大坝、沟渠、堰塘和土坡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或者对于发生一次或再生土壤流失地质灾害的危机应急处理,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00141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比为0015说明书CN102493430A3/6页500162将上述各组分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00173反应10小时24小时。0018上述两种方法中,所加的氟化剂可以为以下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0019A氟化钠0020B氟化钾0021C氟化。

12、钠或氟化钾与氟化钙的混合物,混合的重量百分比为氟化钠或氟化钾氟化钙7030。002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拌入、渗入或注入可提供自由氟离子的含氟化合物添加剂,迅速提高粘土类土壤或膨胀土壤的强度,以消除膨胀土的遇水膨胀性。控制浓度的氟离子的体积小,因而可以快速迁移,与土壤中相关成分快速反应,使土壤提高承载能力和体积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对大型机械器材的依赖非常少。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广泛的土体山坡和路基地基以及河堤,大坝,沟渠和堰塘土壤的应急处理,预防处理和永久修复处理。可应用在应急加固稳定在崩塌边缘的土堤山坡和大坝,修复公路,铁路,机场,和建筑结构的土基,也可以应急。

13、或永久预防和处理/修复土基中因环境因素变化而生成钙矾石或类似矿物质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具体实施方式0023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危害的方法,对于稳定和增强地基土壤处理,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00241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比为0025002600272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与土壤相拌合,或者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溶于水中,以水溶液或悬浮液浇入土壤中;00283反应10小时24小时。0029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对于土工结构如河堤、大坝、沟渠、堰塘和土坡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或者对于发生一次或再生土壤流失地质灾害的危机应急处理,其。

14、过程包括以下步骤00301在土壤中加入氟化剂、石灰、水泥和粉煤灰,其中加入各组分占土壤的重量百分比为说明书CN102493430A4/6页6003100322将上述各组分以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压力注入受损土体中;00333反应10小时24小时。0034上述两种方法中,所加的氟化剂可以为以下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0035A氟化钠0036B氟化钾0037C氟化钠或氟化钾与氟化钙的混合物,混合的重量百分比为氟化钠或氟化钾氟化钙7030。0038本发明提出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土壤地质危害的方法,通过引入可释放氟离子的化合物添加剂,例如氟化钠,用以除去在膨胀土壤中因环境如水分含量变化所生成的钙矾石或类似矿物质,以。

15、减少在富含硫酸盐的土层的膨胀或损坏。本发明方法可应用于预防或应急修复或翻新公路、机场跑道、建筑物等基础损坏引起的表面的开裂、隆起或损坏,以及类似的建筑的基层或次基层由于钙矾石或类似矿物质的生成而引起基础局部抬起而损坏的情况。本发明方法也适用于维修已遭破坏的现有建筑的基础。对于用石灰或不用石灰稳定处理的土层,都可通过引入设定数量的释放氟离子的化合物添加剂来预防,减少或消除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因膨胀引起的损坏或破坏。0039本发明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遍使用性,即使土壤种类不同,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是将特定的材料添加到土壤中,添加方法可以是通过固体化合物或化合物溶液把氟离子释放到土壤中去,产生化。

16、学反应,从而达到加固土壤的目的。本发明方法中的氟化剂包括含氟无机化合物或者含氟无机化合物与其它常用的土壤稳定剂的混合物。常用的土壤稳定剂包括石灰,粉煤灰,水泥等。0040以下介绍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0041实施例一0042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碰到一段软土需要拌和降塑和增强处理。经测试,土壤的塑性指标为18,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20,硫酸盐含量为01,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几种方法之一进行处理00431、将氟化钠直接与土壤拌和,氟化钠用量为土壤重量的05。掺水拌和后,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可达15厘米。在12小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00442、混合使用含氟化合物和石灰,氟化物中,氟化钠和氟化钙的。

17、质量比为氟化钠氟化钙41,石灰的用量为土壤的重量的5,含氟化合物添加剂的用量为土壤重量的05。掺水拌和后,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可达15厘米。在24小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00453、混合使用氟化钾添加剂和水泥,水泥的用量为土壤重量的10,氟化钾的用量为土壤重量的05。掺水拌和后,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可达15厘米。在24小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说明书CN102493430A5/6页70046实施例二0047在修建土坝的过程中,碰到一段软土需要拌和降塑和增强处理。经测试,土壤的塑性指标为18,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29,硫酸盐含量为008,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处理00481、将。

18、氟化钠直接与土壤拌和,用量为土壤重量的07。掺水拌和后,进行分层压实,每层厚度可达15到45厘米。在12小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00492、混合使用氟化钠和石灰,石灰的用量为土壤的重量的6,氟化钠的用量为土壤重量的06。掺水拌和后,进行分层压实,每层厚度可达15到45厘米。在24小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00503、混合使用氟化钾和水泥,水泥的用量为土壤的重量的10,氟化钾的用量为土壤重量的10。掺水拌和后,进行分层压实,每层厚度可达15到45厘米。在24小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00514、混合使用含氟化合物添加剂和粉煤灰,含氟化合物中,氟化钾和氟化钙的质量比为氟化钾氟化钙61,粉煤。

19、灰用量为土壤重量的20,氟化合物添加剂用量为土壤重量的05。掺水拌和后,进行分层压实,每层厚度可达15到45厘米。在12小时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实施例三0052在修复房屋基础的过程中,碰到一段基础下的膨胀土需要稳定和增强处理。经测试,土壤的塑性指标为25,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20,硫酸盐含量为006,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处理00531、钻单孔或多孔,将饱和氟化钠溶液分次直接注入到膨胀土中,氟化物总用量为估计的膨胀土重量的1。每次注入含氟化合物后03封孔,观察房屋的向下沉降的程度。每两周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下来,或者用量达到了10。00542、钻单孔或多孔,将氟化钠添加剂和石灰饱和溶。

20、液分次分别直接注入到膨胀土中,氟化钠为膨胀土重量的1,石灰的用量为膨胀土重量的10。每次先注入氟化物后03封孔,一周后再注入石灰溶液3,观察房屋的向下沉降的程度。每两周一循环,直到沉降稳定下来,或者氟化物用量达到了10以及石灰的用量达到10。0055实施例四0056在稳固出现裂缝、频临滑坡危险的山体时,需要对山体中的软土或膨胀土进行稳定和增强处理。经测试,土壤的塑性指标为15,而粉粒和粘粒的含量为30,硫酸盐含量为001,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处理00571、仔细观察山体的开裂情况,记录下各个裂缝的位置和深度。选择深度大于30CM的裂缝注入氟化钾添加剂饱和溶液,直到溶液从裂缝中溢出为止。

21、。停止灌注,连续观测山体移动的情况。两周后再次注浆,直到山体移动稳定或是停止。00582、仔细观察山体的开裂情况,记录下各个裂缝的位置和深度。选择深度大于30CM的裂缝分次注入氟化钠和石灰饱和溶液。先注入氟化钠添加剂饱和溶液,直到溶液从裂缝中溢出为止。一周后,再注入氟化钠和石灰饱和溶液,直到溶液从裂缝中溢出为止。停止灌注,连续观测山体移动的情况。一周后再次开始注浆过程,直到山体移动稳定或是停止。0059实施例五0060膨胀土等因素引起的路面鼓起或塌陷不仅会带来驾驶的不舒适,而且会威胁行车说明书CN102493430A6/6页8安全。目前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只能是把鼓起的路面磨平,但是这样会减少。

22、路面的使用寿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本发明的以下方法之一进行处理00611、在路面鼓起的部分钻孔,孔径为1厘米,间距约1米。钻孔要钻透软土或膨胀土,或者至少要钻到两米深。注入氟化钠饱和溶液,直到路面高度。用铁板或其它承载物盖住钻孔,恢复通车。一周后测量路面高度的变化。如果变化不大,移开铁板,继续注入氟化钠饱和溶液的操作。00622、在路面鼓起的部分钻孔,孔径为1厘米,间距约1米。钻孔要钻透软土或膨胀土,或者至少要钻到两米深。注入氟化合物添加剂和石灰的饱和混合溶液,直到路面高度。氟化物中,氟化钾和氟化钙的质量比为氟化钾氟化钙81,用铁板或其它承载物盖住钻孔,恢复通车。一周后测量路面高度的变化。如果变化不大,移开铁板,继续注入注入氟化合物添加剂和石灰的混合溶液的操作。说明书CN10249343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