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树穴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化园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树穴路面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前述 树穴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
在广场、 街道等硬质路面中种植乔木树穴时, 一般都采用在树穴中设置树穴盖板 的技术方案。目前常见的树穴盖板结构上都留有比较多的间隙。在树穴盖板上设置这些间 隙的技术目的主要有二 :
一是保证树穴中土壤的透水、 透气性。
二是增加树穴盖板在用于不同胸径的树木、 同一树木的不同生长阶段的适用性。
但这种树穴盖板结构有以下缺点 :
1、 占用了道路面积。由于上述间隙的存在, 行人, 尤其是穿高跟鞋的行人, 一般不 会从其上走过。如此一来, 一些通行面积偏小的道路就愈发拥挤, 道路的通行率被降低。
2、 树穴内的土壤裸露, 景观效果差, 在冬季还容易扬尘。
3、 这些间隙中容易藏污纳垢, 无法实施机械化的清理, 不利于环境保护。
若采用全封闭的树穴盖板结构, 虽然有利于提高道路的通行率, 也便于实施机械 化清理, 但不利于土壤的透气、 透水, 又降低了树穴盖板的适用性。
因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通行率好、 同时又保障土壤良好透气、 透 水性的人行树穴路面结构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行率好、 同时又保障土壤良好透气、 透水性的人行树穴路面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行树穴路面结构, 包括设置在种植土上的 碎石层, 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有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树穴面层 ; 所述树穴面层的中心区域开设 有树径孔, 所述树径孔中设置有弹性塑料材料的树径环。
较佳地, 所述树穴面层的周边设置有侧石。
较佳地, 所述侧石、 所述树穴面层、 所述树径环与路面平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人行树穴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包括 : 步骤一, 在人行树穴中 放置树木, 并在树木土球表面铺装种植土 ; 步骤二、 在所述种植土上铺装碎石层 ; 步骤三, 在所述碎石层上铺设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树穴面层 ; 所述树穴面层的中心区域预留一树径 孔; 步骤四, 在所述树径孔中铺设弹性塑料材料的树径环。
进一步地, 步骤二中还在所述碎石层的周边设置侧石。
进一步地, 步骤三中所述树穴面层的厚度在所述碎石层厚度的 1/3 至 1/2 之间。
进一步地, 步骤三中所述树径孔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 步骤四之后, 还包括平整环节, 使所述树穴面层、 所述树径环与路面平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人行树穴面层结构由于与路面平整且基本不留间隙, 既可以让行人能够 轻松通过, 提高人行道、 集散广场等场所的人流通行效率 ; 还保持了土壤的透水、 透气, 为树 穴内的乔木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本发明的人行树穴面层结构还由于其平整性, 不会藏污 纳垢, 可以实现机械化清理。另外, 由于透水混凝土和弹性塑料均可选择不同色彩, 因而可 以容易地与环境色彩搭配, 改善景观效果。
本发明的人行树穴面层结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步骤简单, 容易掌握, 便于推广等 有益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 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以 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 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图 1 中 A-A 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人行树穴路面结构主要用于在广场、 道路中种植树木 1。在一具体实施例, 该人行树穴路面结构主要包括碎石层 11、 带树径孔的树穴面层 12, 以 及设置在树径孔中的树径环 13。
在树木土球 4 上铺设种植土 2 后, 碎石层 11 设置在种植土 2 上。本实施例中, 种 植土 2 的顶面低于周边铺装标高约 210 毫米, 种植土 2 上的碎石层 11 厚度约 150 毫米。
在碎石层 11 上, 铺设有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树穴面层 12。树穴面层 12 的厚度约 60 毫米。在树穴面层 12 的周边设置有侧石 14。
在不同实施例中, 根据施工环境和土壤情况, 树穴面层 12 的厚度可以控制在碎石 层 11 厚度的 1/3 至 1/2 之间, 以在保持足够强度的同时保证良好的透水、 透气性。
在树穴面层 12 的中心区域开设有树径孔 ( 参见图 2 中填充树径环 13 的空间 )。 树径孔可以为圆形, 或方形, 或椭圆形等, 本实施例中, 树径孔为圆形。 在树径孔中设置有弹 性塑料材料的树径环 13。
最后, 通过后续整理或施工控制, 使侧石 14、 树穴面层 12、 树径环 13 与路面 3 保持 平齐。
另外, 透水混凝土和弹性塑胶都有多种颜色, 根据树穴周边的铺装情况进行选择, 景观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人行树穴路面结构尤其适用于人行通道面积小但人流量又较大的人行 道或广场。
实施例 2 :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人行树穴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参见图 2, 包括 :
步骤一, 在人行树穴中放置树木 1, 并在树木 1 的土球 4 表面铺装种植土 2, 土球 4上表面低于周边铺装标高约 300 毫米并进行平整种植土 2, 使种植土 2 低于周边铺装标高约 210 毫米。进一步地, 还在碎石层 11 的周边设置侧石 14, 侧石 14 围合出树穴的范围。
步骤二, 在种植土 2 上铺装 150 毫米厚的碎石层 11。
步骤三, 在碎石层 11 上铺设 60 毫米厚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树穴面层 12。透水混凝 土能承受一定强度的荷载, 可以让行人轻松通过, 同时透水混凝土自身的性能有透水、 透气 的作用, 为树穴内树木 1 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不同实施例中, 根据施工环境和土壤情况, 树穴面层 12 的厚度在碎石层 11 厚度 的 1/3 至 1/2 之间。
树穴面层 12 的中心区域预留一树径孔。根据种植树木 1 胸径的大小预留的圆形 洞 ( 直径为 300-500 毫米 ) 或者方形洞 ( 长度为 300-500 毫米 ), 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椭圆形 洞。
步骤四, 在树径孔中铺设弹性塑料材料的树径环 13( 设 50 毫米厚的碎石层, 上方 填充 160 毫米厚的弹性塑胶 ), 树径环 13 为树木 1 主干的生长提供了弹性空间。
进一步地, 步骤四之后, 还包括平整环节, 使侧石 14、 树穴面层 12、 树径环 13 与路 面 1 之间没有高差, 方便行人通行。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 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 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 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 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 技术方案, 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