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包括有多个相邻窗的窗装置的方法以及这样的窗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包括多个窗的窗装置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
涉及一种通过该方法提供的窗装置。
这种窗装置可以形成为一列并置的窗,该列并置的窗的端部支承在
相对的竖立构件上,所述竖立构件通常处于不同的高度;或者这种窗装
置包括多组相对的窗,也称为脊状格局。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这样的形成脊状格局的窗装置中,两个窗顶对顶地接触,
窗的顶部支承在屋脊梁上,屋脊梁与屋脊平行地延伸,窗的底部支承在
相对的壁上或者正面构件上,或者于在基本上平坦的屋顶上安装的情况
下,窗的底部支承在相对的竖立构件上。
这样的窗装置在不同的情况下安装在很多不同的屋顶结构中。这适
用于将窗装置自身紧固到下面的屋顶结构或者周围的屋顶结构,并且还适
用于该屋顶结构与可同所讨论的窗并排安装或者相对安装的其他窗系统
或者窗装置的关联。
在大多数这样的窗装置中,窗的顶部和底部对于特定安装条件来说
是定制的,例如,与支承结构的固有特性对应。这又增加了形成为本发
明的目的的窗装置所需的不同元件的数量。
单个窗的安装在本质上可能是麻烦的。现有技术中对这个事实进行
了详细的说明,国际申请No.WO 88/04348公开了示例,在该国际申
请中,窗通过多个角形安装支架固定在屋顶结构中。这些支架的一个腿
部紧固至窗框架的侧部构件,然后窗被安装在屋顶开口中并且通过第二
腿部、通过螺钉紧固至下面的屋顶结构、椽、顺水条或板条。然而,为
了确定正确的定位,需要进行各种测量,而测量是明显的误差源并且可
能成为在装配期间显著拖延的原因,这是因为错误的测量意味着在已经
将窗安装在屋顶开口中之后需要移除装配支架。
在公开的国际申请No.WO 99/35355中,该问题以如下方式解
决:将安装支架形成为角配件,在该角配件中,第一腿部形成为基
本上彼此垂直的两个腿节段,以在两个腿节段的接合处与相邻的框
架构件连接。该文件还提供了将窗定位成与其他窗相邻且并排的解
决方案。然而,即使这种安装原理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基本
上更加容易的安装,但是在该文件中公开的安装支架就其应用领域
来说灵活度有限。
在公开的国际申请No.WO 00/65171中公开了涉及增加的灵活性的
一项现有技术,在该申请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将面板的框架结构与支承元
件连接的多用途配件。该文件描述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进步,其中,用
于固定的面板的特别设计的配件通常被设计成具有限定面板的可能倾
斜的斜部的支承配件。在可打开式面板中,连接是由专门设计的铰接配
件实现的,该文件解决了下述问题:取决于面板将是可打开式的还是固
定的以及取决于面板的倾斜,由于已知配件的结构,所以在用于构造例
如倾斜表面的面板中使用的这种类型的配件必须生产为几种不同的形
式。通过该文件的多用途配件,面板的倾斜角通过单独的安装铰接配件
而得以调节,支承元件可以被生产成标准产品,而根据所期望的倾斜对
配件的调节可以在任意时间实施,例如在进行最终安装的建筑现场。因
为配件还用作为可打开式面板的铰接配件,所以实现了额外的标准化,
这是因为所有面板因而都可以被准备好用于打开并且仅在项目期间相
对较晚的阶段时才需要决定单个面板将是可打开式的还是固定的。
在这样的窗系统中,相对于框架结构打开或者关闭窗扇结构通常通
过合适的操作器来进行。在传统的屋顶窗以及其他安装在屋顶中的屋顶
穿透结构例如舱口和面板系统中,一种类型的操作器是链式操作器,另
外的类型是剪式操作器。这样的装置的示例在例如DE 10126395C1以
及WO 2009/076952中进行了描述。由于期望使得操作器尽可能的不引
人注意,所以操作器本身或者其壳体嵌在框架结构中,通常嵌在底部框
架构件中。
然而,这种解决方案要求将操作器容置在框架构件中所需的空间可
以设置在框架构件中。在某些窗中,由于窗部件的几何限制,这不是一
个选择,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也不能期望这能够在框架结构中为操作器
提供空间。操作这样的窗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在底部框架构件处安装压力
介质操作的缸,并且将活塞的自由端连接至底部窗扇构件。公开这样的
装置的现有技术的一个示例是EP0692640A1。
增加的建筑学需求已经提出期望为彼此并排布置或者彼此相对布
置的窗或者面板提供一致的外观。涉及这样的面板的一致外观的一个文
献是公开的国际申请No.WO 00/65172,其中,为可打开式面板和固定
式面板提供相似的外观。然而,在该文献中,没有框架结构,也没有任
何与如何提供相对于固定结构不引人注意的打开和关闭面板有关的解
决方案。
这种窗系统的重量可能很大。这部分地取决于所选择的材料,部分
地取决于窗系统的尺寸。由于窗格而使大部分重量集中于窗扇结构。特
别是在大窗中,窗格的面积相对于窗扇以及框架结构而言非常大,这部
分地引起对窗扇和框架结构的设计的特别要求。这种影响因对绝缘性能
的要求而增加,意味着常常在一个窗格内具有两个或甚至三个玻璃板或
其它玻璃材料板。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采取措施以增加窗扇和框架构件的刚性,国际申
请No.WO 00/65172公开了一个示例。在该公开中,容置在框架构件中并
基本上在框架构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构件使得可以改变框架构件的惯
性矩并因此优化面板系统的构型。然而,这个解决方案不能直接适用于所
有类型的面板系统,特别地不适用于那些包括框架和窗扇两者的面板系
统,在这种面板系统中,当经由框架传递来自窗扇的载荷并进一步到达屋
顶结构下方的支承时,必须特别注意。
此外,固定窗和窗系统使其免受天气的干扰是关键的问题。因此必
须设置遮盖和防雨装置(flashing)。在现有技术的防雨装置中,防雨装
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防雨构件,每个防雨构件具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
第一腿部用于靠着窗框架的外表面设置,第二腿部相对于第一腿部成角
度地设置,使得第二腿部从窗框架突出。第二腿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
和第二边缘以及两个端部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连接至第一腿部,而两个
端部边缘使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互连接。
屋顶窗防雨装置通常包括一组防雨构件或者防雨框架,该组防雨构
件或者防雨框架以重叠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附接至窗框架,从而在窗与
屋顶防雨装置之间进行联接。这样的防雨装置的示例可以在例如
DK82857C、EP0087647A1和EP1038078B1中找到。
需要注意,在本发明中,名称“防雨构件”使用其传统含义,即,
设置成接合屋顶与窗框架的构件,然而,为了简单,使用一般术语“防
雨装置”用于整个一组构件,该组构件用于对窗与屋顶之间的联接进行
防水保护,包括覆层构件和遮盖构件。
传统上,防雨构件通过螺钉附接至窗框架。这在具有木制框架或塑
料框架的窗的情况下工作非常好,其中,螺钉可以在任意点处实际进入
框架并且与框架形成稳定接合。
特别地,在生产过程期间,需要尽可能保持适应各种最终使用的标
准的平台。因此,希望提供尽可能标准化的窗,然而,其中,供应和安
装条件仍然尽可能地灵活并且不复杂。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前言中陈述的种类的窗装
置的方法,其中,产品的增强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是可行的,并且便于在
建筑现场进行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这是通过一种安装包括多个相邻的窗的窗
装置的方法来获得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包括竖立构件的支承结构;
ii)提供具有多个预定的连接点的一个窗;
iii)提供另一个窗,所述另一个窗具有与所述一个窗的所述预定的
连接点对应的多个预定的连接点;
iv)将所述另一个窗紧邻所述一个窗放置;
v)在所述预定的连接点处将所述一个窗与所述另一个窗连接。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窗装置的方法,该窗装置包括一组
山墙元件和多组相对的窗。在本发明的第一个这样的另外的方面中,这是
通过一种提供窗装置的方法来实现的,该窗装置包括一组山墙元件和多组
相对的窗,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支承结构;
b)提供一组山墙元件中的第一山墙元件;
c)将所述第一山墙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承结构上;
d)提供所述一组山墙元件中的第二山墙元件;
e)在距所述第一山墙元件基本上对应于窗的宽度的距离处,将所述第
二山墙元件以暂时的以及可脱开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承结构;
f)提供第一组相对的窗中的第一窗;
g)将所述第一窗与所述第一山墙元件和所述第二山墙元件连接、以及
与所述支承结构连接;
h)提供所述第一组相对的窗中的第二窗;
i)将所述第二窗与所述第一窗连接、以及与所述支承结构连接;
j)将所述第二山墙元件与所述第一窗脱开、以及与所述支承结构脱开;
k)在距所述第一组相对的窗基本上对应于窗的宽度的距离处,将所述
第二山墙元件以暂时的以及可脱开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承结构;
由此,除了将所述第二山墙元件永久地连接至最后一组所述窗的步骤
k)之外,重复步骤f)至k),重复次数与相对的窗的预定组数相对应,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l)将相邻组的相对的窗中的所述窗在所述连接点彼此连接;
m)将所述第一组相对的窗中的所述窗在所述连接点连接至所述第一
山墙元件,以及将最后一组相对的窗中的所述窗在所述连接点连接至所述
第二山墙元件。
以这种方式,可提供一种窗装置,该窗装置通过使用仅两个山墙元件
形成脊状格局,从而使屋脊梁变为多余的。一旦已经安装了一组或一对相
对的窗中的两个窗,则所述一组或者一对相对的窗中的相对的窗就是自支
承的。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窗装置。该窗装置包括自支承的
多组或多对相对的窗。从而,山墙元件在安装过程中仅形成支承结构的一
部分。一旦已经安装了所有窗,则留下山墙元件,以形成窗装置的各个端
部,并且山墙元件可以由此形成用于完成细节的基础。
然而,辅助椽或者安装梁也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取代第二山墙元件用来
暂时支承所述窗。
在本发明的又一另外的方面,提供了这样的窗装置的窗。根据本发明,
窗包括基本上为矩形的框架结构以及支架装置,该框架结构具有四个角
部,该支架装置包括一组支架单元,每个支架单元包括安装在框架结构的
每个角部处的基部元件,每个支架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元件,该至少
一个辅助元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基部元件。
相邻的窗在连接点处的实际连接可以通过一组连接支架来实现,每
组连接支架优选地包括:一对第一部件,一对第一部件中的每个分别附
接至相邻的侧部框架构件;以及第二部件,第二部件连接至所述一对第
一部件中的每个第一部件。为了便于安装,所述一组支架优选地被制成
为使得第二部件将被从窗装置的外侧附接至第一部件。
为了提供防水作用,本方法可以包括另外的步骤:提供盖构件和防
雨构件。盖构件的附接可以通过将每个侧部框架构件设置成不与具有多
个盖支架的相邻的窗的侧部框架构件面对而得以实现。这些盖支架优选
地定位在所述预定的连接点处并且可以应用在一组连接支架的预先安
装的第一部件的顶部。
所附权利要求中提出了另外的实施方式和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方式的示例来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
明,附图中,
图1至5示出了在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窗系统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步
骤期间的、根据本发明的窗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窗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窗的实施方式的细节;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窗的透视图;
图9是图8中示出的窗的左下侧角部的更大比例的部分透视图;
图10是图8中示出的窗的右下侧角部的更大比例的部分透视图;
图11是在移除了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窗的某些部分的情况下的另
一状态中的、与图10对应的视图;
图12是图8中示出的窗系统的顶部的更大比例的部分透视图;
图13是从不同角度所见的、与图12对应的视图;
图14是在移除了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窗的某些部分的情况下的另
一状态中的、更大比例的部分透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中的窗的透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窗的更大比例的透视图;
图17是在移除了窗系统的某些部分的情况下的、与图16对应的视
图;
图18是不同角度所见的、在移除了窗系统的某些部分的情况下的、
与图16对应的视图;
图19是在移除了窗系统的某些部分的情况下的、与图18对应的视
图;
图20是基本上沿着图15中的线VI-VI的透视截面图;
图21是基本上与沿着图15的线VII-VII的截面对应的、实施方式
的截面图;
图22是基本上沿着图15中的线VIII-VIII的截面透视图,截面图
旋转至不同的角度;
图23和24是根据本发明并且包括防雨系统的窗的实施方式的透视
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窗的截面图,示出了并排嵌入的两个窗;
图26和27是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的窗系统的部分透视图;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窗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的截面视图;
图29示出了图28的实施方式中的窗系统的、仍然更大比例的细节;
图30和31示出了以另外的斜度安装的窗系统的实施方式的、与图
28对应的视图;
图32和3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窗和窗系统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细
节的视图;
图3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另外的方面的窗系统的细节的透视
图;
图34b是图34a中示出的细节的替代性实施方式的更大比例的部分
透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窗的透视图;
图36是图35的细节的、更大比例的部分透视图;
图37是图35和3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细节;
图38是图35和3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另外的细节;
图39示出了在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窗系统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一个
步骤期间的、根据本发明的窗装置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40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窗装置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41是在移除了某些部分的情况下的、与图40对应的视图;
图42至44示出了图41的细节B的、更大比例的部分透视图;
图45是与图25对应的、但是是另外的实施方式的且示出了图35
至38的细节的视图;
图46是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47是替代性实施方式的细节的透视图;
图48是处于已安装状态的图47的细节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特别地参照图1至5描述提供窗装置的发明方法。窗装置
可以安装在任意适当的支承结构上,包括墙壁和其他正面元件,并且,
窗装置在附图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是竖立构件,该竖立构件总体以200
标示并且被建造在基本平坦的屋顶结构(未示出)中。
竖立构件200可以例如形成为混凝土成分铸件作为粘附件,或者竖
立构件200可以由多个部分组装而形成:与窗装置的脊部的方向平行地
延伸的两个纵向部分、以及两个横向部分,所述两个纵向部分和两个横
向部分一起构成开口或空部205。在每个纵向部分的顶部,设置有梁元
件211、212。梁元件211和212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例如通过规
格为2×4的软木木材——来形成,或者梁元件211和212可以是金属或
其他合适的材料的梁,诸如将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详细描述的I
型梁。
在发明方法的第一步中,提供了一组山墙元件221和222。山墙元
件221和222可以形成为相同的部件,该相同的部件由选定尺寸的木材
制成并且限定窗装置的斜率或斜度。每个山墙元件221、222的尺寸为
使得长度基本上与竖立构件200的横向部分的长度相对应并且桥接梁
元件211和212之间的距离。
每个山墙元件221、222可以由未详细示出的抵接装置来提供,抵
接装置从山墙元件的下面突出到由相对的梁元件和/或竖立构件200的
纵向部分所限定的空部中,以防止山墙元件沿横向方向的运动。高度由
窗装置的期望斜度确定。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斜度大约是45°,但是
该斜度可以改变。
随后,将一个山墙元件221紧固至支承结构,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
因此将一个山墙元件221紧固至竖立构件200的一个横向部分,以及例
如通过将山墙元件221的纵向端部拧入梁元件211和212中而将山墙元
件221紧固至梁元件211和212。在距所述一个山墙元件221基本上对
应于将要用在窗装置中的窗的宽度的距离处,另外的山墙元件222也连
接至梁元件211和212并且还可能连接至竖立构件200的相对的纵向部
分。
在两个相对的窗具有相同的宽度的情况下,窗装置的窗不必全都具
有相同的特性或者具有相同的宽度;例如,一个或多个窗可以被形成为
具有不同的特性的面板元件。
然而,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窗装置的所有窗231、232;233、234;
以及235、236都具有以下将要详细描述的类似的结构。另外的山墙元
件222与梁元件211、212以及可能与竖立构件200的纵向部分之间的
连接是可脱开的,这表示该连接可以被分开,而对所涉及的任何元件都
没有实质性损坏。现在已经达到了图1中示出的状态。
在两个山墙元件221、222竖起之后,将第一对窗中的第一窗231
安装至并置的山墙元件221、222的一侧。这是通过将存在于窗231的
顶部处的配件连接至山墙元件221、222来实现的,例如通过连接至每
个山墙元件的顶端的支架(未示出)来实现。位于窗的顶部处的配件的
实施方式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窗231被手动地或者通过起重机提升到
位。随后,窗231绕位于顶部处的配件向下转动,使得其底部可以连接
至梁元件211。这个操作的细节在之后描述。接着,第一对窗中的第二
窗232被提升到位,并且第二窗232的顶部被定位成与第一窗231的顶
部相对。第二窗232的配件连接至第一窗231的配件,并且已经达到图
2中示出的状态。
第二窗232被转动至就位,并且该窗的底部紧固至梁元件212。由
于现在窗装置的第一对窗中的第一窗231和第二窗232的顶部通过相应
的配件之间的连接而彼此抵靠,所以由于结构原因,山墙元件221和222
基本上是多余的,因为装置的窗是自支承的。
所述一个山墙元件221通过其与位于山墙元件221的顶端处的支架
的连接而保持连接至第一窗231,而另外的山墙元件222从其与第一窗
231的接合脱开,并且与梁元件211、212脱开,以及可能与竖立构件
200的纵向部分脱开。另外的山墙元件222随后移动至与第一对窗中的
窗231、232的与所述一个山墙元件221相对的一侧间隔开的位置。在
此,另外的山墙元件222被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可脱开地重新连接至梁元
件211和212、以及可能重新连接至相对的纵向部分。随后,窗装置的
第二对窗中的第一窗233在其顶部处连接至第一窗231的配件、并且连
接至位于所述另外的山墙元件222的顶端处的支架,以达到图3中示出
的状态。
在将第二对窗中的第一窗233的底部紧固至梁元件211以及可能紧
固至竖立构件200的纵向部分之后,第二对窗中的第二窗234通过其位
于顶部处的配件连接至第一窗233,以达到图4的状态。在图4中示出
的状态之后,第二窗234的底部也固定至竖立构件200上的梁元件212。
重复将另外的山墙元件222从其与第一窗的接合中移除以及从梁
元件211上移除的步骤,同样地重复将另外的山墙元件222定位在距窗
装置的前一对窗中的第一窗和第二窗的侧部一定距离处的步骤。在图5
中,另外的山墙元件222已经定位在与所述一个山墙元件221定位所在
的横向部分相对的横向部分204处。在该点处,另外的山墙元件222永
久性地紧固至梁元件211和212以及可能紧固至竖立构件200的另外的
横向部分。
永久性连接可能与图1和图2的状态中示出的暂时性连接相同,
或者根据需要或者具体规定包括另外的紧固装置。在图5中,示出了窗
装置的第三对也就是最后一对窗中的第一窗235如何连接至之前的一
对窗即第二对窗中的第一窗233,以及如何连接至另外的山墙元件222。
此外,第二窗示出为如下状态:其中,第二窗236的顶部连接至第一窗
235的顶部并且通过其底部连接至梁元件212。
在将窗装置的最后一对窗中的第二窗236紧固至梁元件212之后,
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窗装置的原理。由此,窗装置包括多对自支承的窗。
然而,通常提供呈位于各个山墙元件211和212处的端部件的形
式的终饰件,如防雨装置和遮盖装置。与这样的方面有关的细节将在下
面进行描述。
在附图中的若干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窗装置的窗的实施
方式。窗包括基本上为矩形的、总体用1标示出的框架结构;除这个特
征之外,窗的设计是任意的并且可以例如采用包括有框架和窗扇组合的
面板系统的形式,其中,窗扇承载有窗格并且可以为了空气流通或者排
烟目的而打开,或者窗扇可以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窗扇不能够相对于
框架结构打开。其他可构思的设计包括非透明或部分透明的面板元件,
诸如太阳能电池板。
无论什么时候使用附图标记,都应当理解为这样的:总体对特定
的特征进行参考,并且在两个窗之间没有实质区别。
根据本发明的窗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几何构型,例如,作为抵接
的竖立构件的结构天窗,如形成光带和脊状格局的一列长光源。下面,
将对与如以上参照图1和5所述的窗装置中的用途有关的实施方式以及
构成其他构型的元件进行描述。
首先参照对如图8至12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窗的框
架结构1的总体描述,框架结构1具有四个角部1a、1b、1c以及1d并
适于安装在屋顶结构中(未示出)。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1
由在相应的角部之间延伸的四个框架构件2、3、4和5构成;然而,框
架结构还可以是结合成整体的结构。此外,窗还包括支架装置,支架装
置包括一组支架单元6a、6b、6c以及6d。根据本发明的这个方面的主
要原理,每个支架单元包括安装在框架结构1的相应的角部1a、1b、
1c和1d处的基部元件10a、10b、10c和10d。
另外,每个支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元件,该至少一个辅助元
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至基部元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示出的实施方式的
每个支架单元的各自的构型。在本说明书中,诸如“下”,“上”,“左”,
“右”,“侧”,“顶”,“底”等用语仅仅涉及窗的示出位置,而不应解释
为将窗局限于用在特定的位置。
特别地,参照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窗的特定用途,也
就是在窗装置中的用途,例如通过发明的方法来提供的窗装置。在图6
中,仅示出了一个窗;这个窗与图1至5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组相
对的窗中的第一窗231对应。为了清楚,省略了其他窗,其他窗与第一
对窗中的第二窗232对应并且与第二对窗中的第一窗233和第二窗234
对应。如所示出的,支架单元6c示出为处于基本状态,即仅包括基部
元件10c,该基部元件10c包括其接合装置13c。
接合装置13c适于:连接至由被定位成与示出的窗相对的另一窗
也就是第二窗的基部元件110d构成的辅助元件的接合装置113c;连接
至与第一窗紧邻的第三窗的基部元件310d;并且连接至与第三窗相对
并且紧邻第二窗的第四窗的基部元件210c,从而可使四个窗能够相互连
接。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相应的接合装置彼此互补。
原则上,每个基部元件可以被形成为如图7中所示的那样,并且
可以与任意的面板元件接合,该任意的面板元件不必是窗,而原则上可
以是任意面板元件,如没有开窗的面板、太阳能面板等。基部元件因而
可与合适的辅助元件组合。
现在特别参照图8至图12,一种这样的辅助元件在所示实施方式
中包括有腿部元件20a、20b、20c以及20d,该腿部元件20a、20b、20c
以及20d在所示出的状态下以可旋转的且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相应的
基部元件10a、10b、10c以及10d,也就是说,腿部元件可以通过合适
的连接装置与基部元件连接和分开,并能够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基部元件
旋转。
在定位在框架结构的左下角中的角部1a中的支架单元6a中,在
底部框架构件2与一个侧部构件5之间的交汇处,基部元件10a由两个
基本上为板形的部件11a、12a形成,使得它们一起围绕角部1a中的交
汇处并且在与框架侧部构件5的平面基本平行的平面中从框架结构突
出。基部元件10a还可以形成为单件式元件。在距底部框架构件2一定
距离处,腿部构件20a以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至基部元件10a,该铰链
连接包括螺栓21a和基部元件10a中匹配的孔口(未示出)以及腿部元
件20a的铰接部分22a。腿部元件20a还包括用于连接至屋顶结构的紧
固装置。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包括形成为从抵接部分23a悬
置的折叠部分的两个部分24a和25a、以及在折叠的悬置部分中的多个
孔口。该实施方式在涉及梁——例如定位在为此而在屋顶中制成的竖立
构件上——的安装条件下特别有用。
如图10所示,右下角的支架单元6b的基部元件10b和腿部元件
20b以与支架单元6a的构型方式相对应的方式构造。在图9和图10中,
窗被示出为处于存储状态,在该状态中,窗适于定位在叠置的相似的窗
中,例如六个以下的窗。为此,分别包括有间隔元件40a和40b的辅助
元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例如通过螺栓(不详细介绍)——连接至相应
的基部元件10a和10b。间隔元件40a、40b——与位于窗的顶部处的对
应的间隔元件一起——提供了彼此叠置定位的窗之间所需的间隔,并且
通过将上部的一个或多个窗的重量经由支架单元的基部元件传递到下
部的一个或多个下窗来保护窗,而不使框架结构的部件或者窗的其他部
件彼此接触。每个间隔元件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左下侧角部1a的间
隔元件40a的上端部41a和下端部42a设置有接合装置,位于上端部和
下端部处的相应的接合装置彼此互补。位于右下侧角部1b处的间隔元
件40b可以具有相似的构型,或者如所示的,具有在基部元件10b处终
止的下端部42b。间隔元件40a和40b通过合适的配件46a、46b通过
横向杆构件45a彼此连接。
在示出了窗的右下角的图11中,窗被示出为处于交付状态,在该
状态中,间隔元件40a和40b已经从相应的基部元件10a和10b上拆除。
在该图中示出了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基部元件10b的另一个辅助元
件,即提升元件50b。与位于窗的其他角部中的对应的提升元件一起,
使得可通过合适的起重装置而将整个窗从交付地点(通常是在建筑现场
的地面上)或者直接从运送卡车提升到达屋顶。
基本上,窗的所有基部元件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形成并且可设置有
一个或多个辅助元件以使得支架单元适于其具体用途。然而,在所示的
实施方式中,位于窗的底部处的支架单元6a、6b是基本相同的,位于
顶部处的支架单元6c、6d彼此对应但是与位于底部处的支架单元6a、
6b有些微不同。现参照图12-14和图6-7,将对窗的实施方式的顶部部
件进行详细描述。
在这些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支架单元6c、6d彼此对应,
仅对支架单元6c进行详细描述。基部元件10c包括两个板型部件11c、
12c,并且基部元件10c连接至腿部元件20c。然而,与位于窗的底部处
的支架单元6a、6b相对比,腿部元件20c通过适配元件60c连接至基
部元件10c。适配元件60c设置有与基部元件10c的接合装置13c互补
的接合装置61c。可以设置另外的紧固装置,例如呈可拆卸的螺栓62c
和62d的形式。腿部元件20c设置有通过螺栓31c以铰接的和可拆卸的
方式连接至适配元件60c的铰接部分22c,并且设置有呈抵接部分23c
和多个适当的孔口的形式的紧固装置。
如在窗的底部处那样,位于顶部处的支架单元6c、6d在横向杆
45c的每个端部处都设置有间隔元件40c、40d。
参照示出了处于交付状态下的窗的图13,间隔元件40c、40d以
及横向杆45c已经被移除,可看见提升元件50c、50d。当窗已经由此被
交付并被提升到安装地点时,将提升元件50c以及其余的提升元件移除,
由此得到图8中的状态,在该状态中,窗准备好要被紧固至下方的屋顶
结构并且到达其使用的嵌入位置。在对下方的屋顶结构进行适配的过程
中,将腿部元件20a-20d相对于基部元件10a-10d进行调节以适应倾
斜、公差等。
现在参照图15至27,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特别专注于操作器和铰
接的实施方式。对于表示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本实施方式的附
图标记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窗的框架结构1具有四个角部1a、1b、1c和1d并
且适于安装在屋顶结构(未示出)中。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
1包括四个框架构件2、3、4和5,这四个框架构件在相应的角部之间
延伸。窗进一步包括支架装置,支架装置包括一组支架单元6a、6b、
6c和6d。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架单元包括基部元件10a、10b
(仅示出于所示实施方式中的窗的底部处——图26中可见左上角的基
部元件10d),基部元件10a、10b安装在框架机构1的相应的角部1a、
1b、1c和1d处。此外,每个支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元件,该辅助
元件适于可拆卸地连接至基部元件。
下面将稍微详细地描述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每个支架单元各自的构
型。在本说明书中,诸如“下”、“上”、“左”、“右”、“侧”、“顶”、“底”
等用语仅涉及窗的示出的位置,而不应理解为将窗限制为仅用在特定的
位置。
支架单元可设置有多个辅助元件。如仅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的窗的
底部所示,一个这样的辅助元件例如可以包括腿部元件20a、20b,该
腿部元件20a、20b在示出状态下以可旋转且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相应
的基部元件10a、10b,也就是说,腿部元件可以通过合适的连接装置
与基部元件连接和分开,并能够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基部元件旋转。另外
的可想到的辅助元件包括适配元件、间隔元件以及提升元件。窗通过支
架装置紧固至支承结构,因此将由于窗的重量产生的载荷传递至屋顶支
承结构。
窗还包括:窗扇结构,窗扇结构承载窗格元件21并包括多个窗扇
构件12、13、14、15;以及操作器31,操作器31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
二端并适于在框架结构与窗扇结构之间延伸的操作器构件32。在示出
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器31安装在由底部框架构件2构成的第一框架构
件的外侧。如所述的,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操作器是链式操作器,并且
操作器构件32因此是能够在窗扇结构相对于框架结构的打开和关闭期
间分别传递压力和张力的链。
以下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操作器和操作器相对于框架和窗扇结构的
连接及定位。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在于:操作器安装在第一框
架构件的外侧。
在本文中,用语“外”用于背向由窗框架限定的开口的表面,而
用语“外部”和“内部”分别用于表示面向建筑的外侧或内侧的表面。
这意味着定位在外侧——即,位于框架构件2的从内侧不可见的
侧面上——的操作器31对于站在窗下方的房间内的观察者是不显眼的
和隐蔽的。
在示出的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器31连接至窗的支架装置,
也就是连接至位于窗的底部处的支架单元6a和6b。这使得可以将由于
窗扇的重量、铰接件内的摩擦等产生的载荷直接地传递至支架装置并进
一步向外传递至支承结构,而不会由框架本身吸收任何载荷。这增加了
框架结构的设计中的自由度。特别地,应当指出,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
的操作器容置于壳体33内,该壳体33基本上在支架装置的两个相邻的
支架单元6a与6b之间延伸。壳体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可旋转且可拆卸地
连接至支架单元6a和6b,例如,通过连接至每个支架单元的基部元件
的铰接销进行连接。这使得操作器在相对于框架打开窗扇时跟随窗扇的
运动。
操作器构件32的第一端容置于操作器本身内,而操作器构件32
的第二端连接至横向元件41,该横向元件41在靠近与第一框架构件相
对的窗扇构件——即,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为靠近与底部窗扇构件12
相邻的窗扇构件15和13——之间延伸。通过这种方式,经由操作器构
件传送至窗扇的力不会集中到单个点或有限区域上——这可能导致所
讨论的窗扇构件弯曲,而相反,力被分配到相邻的窗扇构件。横向元件
41设置成在窗扇结构的窗格构件21外部延伸,并且在机械上简单的进
一步开发中,通过配件41a将横向元件41紧固至靠近与第一框架构件
相对的窗扇构件的窗扇构件(图18和图19中只有左侧配件可见)。
操作器形成了定位在外侧的内含式(contained)单元并且因此从
内部看是隐藏的。在需要进一步掩蔽操作器、使其部分地免于被看到并
且还要免于直接暴露于天气环境的情况下,在窗的安装状态中,操作器
可以至少部分地隐蔽于安装在框架结构1上——即,通过连接元件71
安装在框架结构1上——的防雨装置72和盖板35的下方。在另外的实
施方式中详细描述了防雨装置和连接元件。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器是链式操作器并且操作器构件是链。
这提供了特别紧凑的设计,但也可以想到其它类型的操作器,如剪式操
作器和液压介质操作的开/关器。
根据本发明的窗可用于许多不同的几何构型,例如形成光带和脊
部的一列长光源。
图25示出了一种可想到的安装情况,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窗并
排嵌入。因此左侧窗可以如上所述,由此示出了右侧框架构件3、右侧
窗扇构件13以及窗格元件21。在窗的右侧具有另一个窗,示出了所述
另一个窗的左侧框架构件105和窗扇构件115。窗扇构件115连同其它
窗扇构件一起承载窗格构件121。排水元件51和151定位成与相应的框
架构件3和105连接,使得排水元件形成两个并排定位的排水槽。共用
的盖构件61跨越相邻的窗扇构件13与115之间的间隙并稍微延伸到相
应的窗格元件21和121的边界部分中。
原则上框架和窗扇结构的构件可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形成,但可优
选地形成为薄壁型材,如通过拉挤成型制成的玻璃纤维加强型材。在另
外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详细描述了这种型材的细节以及特别是通过玻
璃镶装条(glazing lists)紧固窗格元件21和121的细节。
窗扇结构与框架结构之间的铰接连接原则上可以任意合适的方式
形成以在窗的顶部、或在顶部与底部之间或两侧之间的其它位置设置铰
接轴线。然而,位于窗的顶部的铰接轴线是优选的。铰接连接可以例如
包括与窗扇结构连接的铰接销以及与框架结构连接的轴颈。然而,一种
可能的设计是将窗扇结构与框架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容置于支架装置内。
这在图26和图27中详细示出。
由于窗扇结构的重量——因此主要是由于窗格元件的重量——产
生的载荷传递至支承结构内,即,传递至紧固有支架装置的固定建筑结
构内。第一铰接部件91连接至窗扇结构而第二铰接部件81连接至支架
装置,即,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铰接部件81连接至位于窗顶部
处的支架单元6c和6d。在示出框架结构的左上侧角部1d的图26的实
施方式中,第二铰接部件81包括在板形元件84内形成为弧形凹部的第
一引导部82和形成为弧形轨道的第二引导部83。第二铰接部件81的板
形元件84连接至支架单元6d,其中第二铰接部件81的折叠部分85连
接至支架单元6d的基部元件10d。折叠部分85可以与板形元件84一
体地形成或以任意合适方式——例如通过铆钉或螺钉——连接。
相应地,如示出窗扇结构的左上侧角部的图27所示,第一铰接部
件91包括第一弧形臂92,用于与第二铰接部件81的第一引导部82协
作。第一铰接部件与第二铰接部件之间的另外的连接由止动销93提供,
在安装位置中止动销93与轨道83协作。臂92和止动销93形成在板形
元件94上,板形元件94通过合适的紧固装置95——其可以是螺钉或铆
钉——连接至窗扇侧部构件15。在相对于框架结构的打开和关闭窗扇
结构期间,第一铰接部件的臂和止动销在第二铰接部件的引导部内滑
动。
现在参照图28至31,描述了专注于根据本发明的窗装置的内部
盖的实施方式。在图28中,示出了图1至5的实施方式的窗装置中的
第一组相对的窗中的两个窗231和232。如上所述,支架单元6c示出为
处于基本状态,即包括仅基部元件10c,基部元件10c包括其接合装置
13c。
接合装置13c适于连接至由被定位成与第一窗231相对的第二窗
232的基部元件110d所构成的辅助元件的接合装置113c。在根据本发
明的窗装置的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总体以300标示的内部盖装置纵向延
伸。
盖装置300包括型材301,型材301由例如铝制成,由隔离材料
制成的条302粘附至型材301。型材301具有轨道303,轨道303形成
在型材301的顶端的附近并且通过带有螺母305、垫圈306和卡盘307
的螺栓304紧固至相对的窗231和232。螺栓304例如从型材301的一
端插入轨道303、并且插入由紧固至相应的窗231和232的相对的凸缘
20和120所提供的缝隙中。垫圈306和螺母305随后与螺栓304接合。
可以沿着型材301的长度以合适的间隔设置多个螺栓。盖装置300可以
基本上在窗装置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或者可以使用多个较短的盖装置。
在图30和31中,示出了盖装置300的另外的特征,也就是说,
其可以适应处于大角度区间内的斜度。
现在,特别地,参照图32和33,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根据另外
的方面的窗的实施方式。
可以是例如图1至5的窗装置的窗231-236中的一个的窗的框架
1支承在屋顶表面(未示出)上的竖立构件400上。如上所述,框架1
通过连接至腿部元件420a的支架单元61连接至周围的屋顶结构,即竖
立构件400。在竖立构件400上,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安装具有上凸缘402、
腹板403和下凸缘404的I形梁401。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单元6c示
出为具有与腿部元件420a联接的枢转接头,然而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
类型的支架单元。
腿部元件420a通过夹持装置连接至I形梁401,夹持装置包括两
个部分421和422,所述两个部分421和422通过与I形梁401的上凸
缘402接合而将腿部元件420a夹持在I形梁401上。此外,示出了竖
立构件400的隔离部分410,如从连接至框架1的凸缘150延伸至I形
梁401的下凸缘404的隔障元件430。
图33示出了以上实施方式的替代性方案,其中,具有隔离部分
410的竖立构件400被由诸如沥青毯之类的屋顶用材料制成的层440覆
盖。隔障元件430从与框架1连接的凸缘150延伸至层440。在本实施
方式中,I形梁用另外的类型的梁元件450取代,梁元件450以合适的
方式(未示出)连接至竖立构件400。
最后,图34a和34b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的细节的实施
方式。
在具有小斜度——例如5°——的脊状格局的情况下,特别的装置
可能是期望的或者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由于窗的重量而且特别
地由于风力载荷而产生的窗装置上的载荷可能是实质性的,使得仅使用
由两个相对的窗提供的自支承特征是不期望的。
因而,可以在相邻的多组或多对窗之间使用如图34a中示出的单
独的椽或桁架元件500。
椽元件500可以由合适的材料例如钢制成为焊接的中空型材。
在图34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在椽元件500的每个纵向端部处,
设置有具有两个突出凸缘502的基座凸缘(foot flange)501。基座凸缘
501及其突出凸缘502适于抵接在支承结构上的梁元件和/或竖立构件
上,并且确保椽元件500在安装期间不倾斜。将椽元件500紧固至竖立
构件和/或梁元件可以通过将螺钉插入穿过突出凸缘中的开口(未详细
示出)来实现。
在图34b中示出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基座凸缘505在将被定位
在竖立构件上并且通过夹持构件507来固定的任一侧上具有阶梯状部
分506。
在椽元件500的中央处,形成有沟槽状凹部503,用于被定位成
彼此相对并且彼此紧邻的窗的相应顶部的抵接。沟槽状凹部503可以设
置有接合及对中装置,例如呈突出的钉子(未示出)的形式以与窗协作。
椽元件500可以定位在每对相邻的成对的窗之间,或者椽元件可
以仅定位在所选择的成对的窗之间。
安装窗装置的一种替代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支承结构;然
后安装多个椽元件,窗连接至椽元件。
在安装窗装置的另外的替代性方法中,使用安装梁装置代替可移
动的山墙元件。
在安装窗装置的第三替代性方法中,提供了一列相邻的窗,以形
成长光源配置。
在所有以上安装方法中,重要的是:相邻的窗彼此连接,这一点
将在以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每个窗设置有多个预定的连接点。在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中,预定的连接点包括支架单元和沿着侧部框架构件的长度的多个连接
点。
在窗已经连接至支承结构并且每组相对的窗已经彼此连接的情况
下,相邻的组中的窗彼此连接。这优选地是通过多组连接支架来进行的,
如图36-38中所示,图36和38示出了图35中的细节A。多组连接支
架定位在沿着侧部框架构件的长度均匀地分布的连接点中。每组连接支
架包括将要附接至框架的一对第一部件和将要与所述一对第一部件中
的每个第一部件相连接的第二部件。
如可以看到的,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每组连接支架包括:两个
凹式部件601,每个窗的框架——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为侧部框架构件
中的凹部600中——附接一个凹式部件601;还包括凸式部件602。图
中,凸式部件为U形,两个腿部向下突出。在窗紧密地并排布置且凸式
部件的腿部插入凹式部件中对应的开口中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窗移动而
彼此离开。
如果窗具有大的长度,如大于1m(米),则可能不能触及或者难
以触及连接点以安装凸式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如图39中示出的
那样,放置梯子700,之后,可以容易地触及被定位成远离底部(例如
用细节A所指示)的凸式部件。
凸式部件的一个腿部或者两个腿部优选地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
部适于锁定至一个或两个凹式部件中的匹配的凹部中。凸式部件和/或
凹式部件可以被制成为至少部分地有弹性,使得其可以屈曲并因而与其
他部分卡合。这优选地是通过用弹性材料制成连接支架并且使得弱化区
域将弯曲集中至支架的预定的区域来实现的。
在图37和38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凸式部件在使腿部互连的部
分处相对较弱,这意味着当凸式部件的腿部受力进入凹式部件中的开口
中时,则腿部被强行分离,使相互连接的部分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
凹式部件中的开口是向下开放的通道,其比凸式部件的腿部略短,凸式
部件的腿部在他们的远端处稍微向内弯曲。这些远端突出穿过凹式部件
中的通道的最下部开口,并且一旦被安装,则所述弯曲有助于将凸式部
件保持就位。
提供所需的弹性的优选材料包括塑料——诸如聚乙烯——以及金
属——诸如铝,然而也可以使用合成物。
要使用的连接支架的组数取决于窗的尺寸,然而,优选的是使用
至少两组连接支架。例如,图35中的窗设置有五个凹式部件,这五个
凹式部件沿着窗框架的侧部构件的长度基本均匀地分布。
凹式部件优选地附接至处于交付状态的窗,然而,凹式部件也可
以在安装现场处附接至窗。
现在转向图40-44,安装在一列窗的端部处的总体以1标示的窗
设置有防雨构件、盖构件900和适于附接它们的盖支架801。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底部处所使用的防雨装置是单件式的并且
对其不再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而沿着窗的侧部使用了两个防雨构
件。这使防雨构件的尺寸保持相对较一致并且使得防雨构件相对较易于
处理、运输和储存。相邻的窗之间的盖构件形成为与位于端部处的盖构
件900稍微不同的构件,并且,对相邻的窗之间的盖构件不再进行进一
步详细的描述。对于所有盖构件来说共有的是:他们在窗格与窗的其他
部分之间提供防风雨过渡。
如在示出了图41的细节B的图43中可见,盖支架801在预先安
装的凹式连接支架601的顶部上附接至窗1的框架的侧部构件5,侧部
构件5将不被使用,这是因为窗的这一侧不与另一个窗相互连接。凹式
连接支架可以有利地有助于盖支架的附接,虽然在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情
况下不是这样。
盖支架801包括多个从主部分806延伸的部分。盖支架801的下
凸缘802突出到框架侧部构件5中的槽800中,槽800另外用于保持密
封带。这种附接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抵抗支架旋转的阻力,这在强风影响
盖构件时是特别重要的。另外,减少了对于刺穿框架侧部构件以附接支
架的螺钉的需求,这在使用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框架构件时是特
别有利的。
优选的是,所有窗都制成为相同的并且去除将要用在端部处的这
些窗上的安装位置处的密封条。然而,也可以提供一些没有密封条或者
带有密封的障碍物的窗。其他替代性方案包括:使用没有凸缘的盖支架,
或者提供与标准窗相比具有不同的侧部构件的特别的窗、和/或具有用
于在端部处使用的预先安装的盖支架的特别的窗。
垂直于框架的侧部构件5向外突出的凸缘803用于与用在竖立构
件的顶部上的隔离构件或板条799相互连接(参见图48)。
在顶部处,盖支架801具有偏移部段804,偏移部段804用于盖
构件的附接,盖构件具有竖直部段,该竖直部段稍后由图42中示出的
盖装置来覆盖。部段是偏移的表示在盖与框架侧部构件之间形成有间
隙。该间隙可以是开放的、填充有隔离材料或者用于技术安装如太阳能
电池用接线等。此外,凸缘805用作用于盖装置900的抵接和固定装置。
在图45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窗是并排嵌入的。因而,
左侧窗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因此示出了右侧框架构件3,、右侧窗扇构件
13和窗格元件21。窗的右侧,具有另一个窗,示出了该另一个窗的左
侧框架构件105和窗扇构件115。窗扇构件115承载窗格元件121连同
其它窗扇构件。还示出了连接支架601。共用的盖构件61跨越相邻的窗
扇构件13和115之间的间隙并且稍微延伸至相应的窗格元件21、121
的边界部分中。在框架构件3、105的下部中,安装有密封件620。
现在,转向图46至48,示出了两个相邻的窗之间的连接的另外
的细节。在此,底部防雨构件72通过靠在安装支架711上的连接器支
架79而被附接。如可见的,连接器支架具有基本上为H形的截面形状,
具有在安装支架的两侧延伸的两个下腿部和形成沟槽791的两个上腿
部。然而,应当理解,连接器支架不需要靠在安装支架上,而是也可以
直接附接至窗框架。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雨构件72的第二腿部722具有弯曲的端部边
缘727,端部边缘727与形成在连接器支架79的上表面中的沟槽791
接合。这种接合阻止防雨构件72移动而离开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器支架
79,在沟槽的中央处有升起的部分793,该升起的部分793防止沟槽沿
相反方向移动。沟槽在连接器支架的端部处具有开放端部,其离窗最远,
以使得其能够用于排水目的,这将在以下进行描述,然而,如果不是这
样,则也将阻止防雨构件移动离开窗。
防雨构件72的第一腿部721定位在连接器支架79上的突出部792
下方,连接器支架79具有倒置的J形,其向上突出。J的本体的高度基
本上与第一腿部721的高度对应,使得第一腿部的上边缘位于J的内角
处,在该处,臂部与本体相遇,第一腿部抵接J的本体。在这种情况下,
第一腿部721具有弯曲的边缘728,这对于这种类型的防雨构件来说是
普遍的,J的臂部在尺寸与形状方面与这个弯曲边缘对应。突出部792
可以是有弹性的,使得其可以稍微弯曲,以方便防雨构件72的引入。
防雨构件72与突出部792之间的接合防止防雨构件沿着竖直方向
移动,防雨构件72与突出部792之间的接合和弯曲端部边缘727与沟
槽791之间的接合的组合使得防雨构件因此得以固定。
当具有与底部防雨构件72基本相同的截面形状的盖构件(未示
出)随后被附接以覆盖沟槽的情况下,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固定。这可以
通过使用穿透突出部792和升起部分793的螺钉794来完成。
防雨构件72与连接器支架79的附接在通常情况下将是足够的,
这表示能够完全消除对于为了附接防雨构件而刺穿窗框的需要。
可以通过使用突出部792支承遮盖构件和覆层构件(未示出)—
—包括那些用在窗的侧部处的遮盖构件和覆层构件——来实现另外的
最优化。
然而,也可以使用没有突出部的连接器支架790,连接器支架790
的示例在图47和48中示出,其中,为类似的元件提供与在图46中相
同的附图标记。这种连接器支架还设置有一对壁部797,这一对壁部797
沿沟槽79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将沟槽791分成三段。这些壁部用作为
升起部分793的替代性方案并且具有以下优点:即使在沿着沟槽的长度
移动的情况下,螺钉也将得到良好的保持。他们也可以用作防雨构件的
引导件或者抵接件。
图47和48示出了仅单个防雨构件72,但是应当理解,可以设置
第二防雨构件,诸如相邻的窗的底部防雨构件,其中,弯曲的端部边缘
与沟槽791的相对的纵向边缘接合。
另外,虽然之前参照底部防雨构件的固定描述了连接器支架79、
790的使用,但是,应当理解,类似的原理适用于顶部防雨构件的固定
和相互连接。
为了确保接合同一连接器支架79、790的两个防雨构件对准,在
从上方来看时,沟槽呈矩形。这还有助于形成窄的联接,这对于紧度和
美观二者来说都是有利的。然而,如果期望相邻的防雨构件之间成角度,
则这可以通过彼此成角度地设置纵向沟槽边缘来实现。
如上所述,图46-48中的连接器支架79、790支承在用于将窗与
屋顶结构互连的安装支架711上。示出的安装支架基本上与窗框架的侧
部构件的外侧平齐,这表示在并排地安装两个窗时,他们的安装支架将
沿着彼此紧密地保持。为了使得连接器支架79、790能够跨越两个安装
支架从而保持在两个安装支架之间的联接部的中央处,其两个壁部之间
的空间C应当比安装支架的本体的厚度的两倍略大。
连接器支架79、790的居中定位必然使得相邻的防雨构件之间的
联接部也居中,这将产生美观优点,然而,当然也可以在各个安装支架
处提供连接器支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离的构件来覆盖相邻的窗的
两个连接器构件之间的空间或联接部,而这可以通过用于覆盖如上所述
的沟槽的盖构件的超宽版本来实现。
可替代地,防雨构件可以在他们的内侧上设置有凸缘,该凸缘适
于与沟槽接合,并且防雨构件可以使其端部部分在凸缘之上突出以到达
相邻的防雨构件并且可能与其重叠。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公知的,窗通常在窗框架的侧部构件处设置
有排水通道(未示出),以收集冷凝水以及可能穿透覆层和盖构件的系
统的任何水。连接器支架79、790的居中定位使得其能够被用于将通过
这样的排水通道收集的水排出,甚至可能用于接收来自盖构件的水。
当连接器支架79、790具有如图46至48中示出的中空设计时,
其可以整个或者部分填充有隔离材料,以使得连接器支架形成不希望的
热桥梁的风险最小化。在交付的状态下,连接器支架可以基本上整个填
充有隔离材料,然后,该隔离材料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被移除,以便为
安装支架或者附接的其他装置提供空间。
本发明不应被视为局限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和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
式。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实施各种修改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