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094420 上传时间:2019-04-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85169.8

申请日:

2015.07.05

公开号:

CN106327046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Q 10/06申请公布日:20170111|||公开

IPC分类号:

G06Q10/06(2012.01)I; G06Q50/06(2012.01)I

主分类号:

G06Q10/06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新疆电力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李剑昭; 李义岩; 李允昭; 夏新茂; 柏青; 刘晓华; 窦桑; 王涌; 冯润; 刘陶; 柳立慧; 苏晓云; 阿卜杜艾尼; 马红; 潘霞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代理人:

何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是指当某一供电区域理论线损率偏高时,对该区域不正常的运行参数或者非正常运行设备进行分析并还原,分析其对该区域理论线损的影响程度,当某一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被确定为引起该区域理论线损不正常的敏感源时,提出针对该不正常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的治理方案,从而使得该区域理论线损恢复正常。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法提高了线损治理的针对性,降低了线损治理的资金投入,缩短了线损治理的决策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某一供电区域理论线损率偏高时,对该区域不正常的运行参数或者非正常运行设备进行分析并还原,分析其对该区域理论线损的影响程度,当某一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被确定为引起该区域理论线损不正常的敏感源时,提出针对该不正常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的治理方案,从而使得该区域理论线损恢复正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宏观定位高损区域:采用DF线损“四分”分析管理应用软件计算线路理论线损率,宏观定位理论线损率最高的线路为高损线路;步骤2:查找该高损线路上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步骤3:敏感源分析:将步骤2中查找到的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通过调整物理参数后再次进行计算理论线损率,与步骤1中的理论线损率进行对比,确定具有最大差值数据的设备为造成理论线损率较高的敏感源;步骤4:降损决策:将高损区域位置向供电区域方向前移,可有效降低线路理论线损率。

说明书

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电力单位线损评估中,将理论线损与技术线损有效结合的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网企业在线损治理中,没有对相应区域的特定设备参数或运行参数等敏感源进行分析的方法;存在理论线损和技术线损联系不紧密、配网线损与主网线损联系不紧密等现状,供电营业区间线损治理联系不紧密等现状,使得线损治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造成线损治理不到位、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将理论线损和技术线损、配网线损与主网线损,供电营业区间线损有效整合,进而进行针对性线损治理的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是指当某一供电区域理论线损率偏高时,对该区域不正常的运行参数或者非正常运行设备进行分析并还原,分析其对该区域理论线损的影响程度,当某一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被确定为引起该区域理论线损不正常的敏感源时,提出针对该不正常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的治理方案,从而使得该区域理论线损恢复正常。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法提高了线损治理的针对性,降低了线损治理的资金投入,缩短了线损治理的决策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某一0.4kV低压供电线路为例,采用宏观定位-微观分析的方法,确定引起理论线损偏高的敏感源,为线损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宏观定位高损区域:采用DF线损“四分”分析管理应用软件V1.0,计算该0.4kV线路理论线损率,宏观定位该线路为高损线路。

该0.4kV线路月供电量为5200kWh,功率因数为0.88,线路1型号为LGJ-50,为三相四线制供电,长度1200m,电流12.47A,单位长度电阻率为0.65Ω/km;线路2型号为LGJ-50,为单相二线制供电,长度60m,电流3.49A,单位长度电阻率为0.65Ω/km;线路3型号为LGJ-35,为三相四线制供电,长度90m,电流11.3A,单位长度电阻率为0.85Ω/km;线路4型号为LGJ-25,为单相二线制供电,长度40m,电流3.5A,单位长度电阻率为1.38Ω/km;线路5型号为BLV-16,为三相四线制供电,长度50m,电流10.14A,单位长度电阻率为1.98Ω/km。按照0.4kV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计算该条线路理论线损率为7.01%。

所述DF线损“四分”分析管理应用软件V1.0指用于线损计算和管理的软件,于2010年6月2日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0214635号”。

步骤2:查找该线路上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

1)线路5电流为10.14A,型号为BLV-16,线径较小。

2)配电变压器距离供电区域较远,线路1长度达1200m。

步骤3:敏感源分析:将步骤2中查找到的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通过调整物理参数后再次进行计算理论线损率:

1)将线路5型号调整为LGJ-25,单位长度电阻率由1.98Ω/km减小为1.38Ω/km,其它参数不变,经计算理论线损率为6.86%,下降0.15%,理论线损率降幅较小;

2)将线路1长度调整为300m,其它参数不变,经计算理论线损率为2.52%,下降4.49%,理论线损下降幅度较大。

通过以上两种计算分析,得知虽然线路5线径较小,但不是引起理论线损率较高的敏感源;而线路1过长才是造成理论线损率较高的敏感源。

步骤4:降损决策:可通过台区位置优化,将台区位置向供电区域方向前移,可有效降低线路理论线损率。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涉及一种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是指当某一供电区域理论线损率偏高时,对该区域不正常的运行参数或者非正常运行设备进行分析并还原,分析其对该区域理论线损的影响程度,当某一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被确定为引起该区域理论线损不正常的敏感源时,提出针对该不正常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的治理方案,从而使得该区域理论线损恢复正常。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法提高了线损治理的针对性,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