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0916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2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23775.0

申请日:

2010.04.01

公开号:

CN102449241A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F 3/36申请日:20100401|||公开

IPC分类号:

E02F3/36

主分类号:

E02F3/36

申请人:

卡特彼勒工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D·J·卢扬戴克; O·扎伊曼

地址:

荷兰斯海尔托亨博斯

优先权:

2009.04.01 US 61/165,537; 2010.02.02 US 12/698,41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吴鹏;马江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用于将原动机(114)固定到作业工具(190)上的联接装置(10)可以包括第一联接体(110)和第二联接体(112),这些联接体可以互连以形成第一连接界面和与该第一连接界面间隔开的第二连接界面。该联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该旋转式楔形构件附装到第一联接体上,并且可旋转以便逐渐地强制使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 包括 : 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该第一和第二联接体能互连以形成第一连接界面和与该第一连接 界面间隔开的第二连接界面 ; 和 旋转式楔形构件, 该旋转式楔形构件附装到第一联接体上并且可旋转以便逐渐地强制 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到一起。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能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 以便在第一连接界面和第二连接界面处逐渐且同时将第一联接体和第二联接体紧固在一 起。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该旋转式楔形构件包括拱形楔表面, 该拱形楔 表面构造成当该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逐渐旋转时在第二联接体上施加逐渐 地增大的紧固压力, 由此强制第二联接体朝向第一联接体逐渐地进入更紧固的接合。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旋转式楔形构件的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 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一角位置时以第一紧固压力接合第二联接体, 并且当 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到第二角位置中时以增加的第二紧固压力接合第 二联接体。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 20°。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 60°。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 80°。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旋转式楔形构件的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 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三角位置时以比第二紧固压力高的第三紧固压力接 合第二联接体。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旋转式楔形构件的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 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四角位置时以比第三紧固压力高的第四紧固压力接 合第二联接体。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 20° ; 和 第三角位置与第二角位置相差至少 20°。
11: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拱形楔表面能绕轴线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 ; 和 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一角位置时, 该拱形楔表面以大致螺旋的 关系绕该轴线设置, 以使该拱形楔表面至少部分地在逐渐远离该轴线的径向位置处环绕中 心轴线。
12: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第二联接体上具有耳轴 ; 和 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逐渐旋转时在耳轴上施加逐渐 增加的紧固压力, 由此推动第二联接体朝向第一联接体进入逐渐更紧固的接合。
13: 一种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 包括 : 第一联接体, 该第一联接体包括相对向前的部分、 相对向后的部分、 相对右侧部分和相 对左侧部分, 该第一联接体构造成能与第二联接体互连以便形成 : (i) 第一连接界面, 该第 2 一连接界面在第一联接体上第一相对向前的左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第一 配对连接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第二相对向前的右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 二配对连接 ; 和 (ii) 第二连接界面, 该第二连接界面在第一联接体上第三相对向后的左面 位置处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三配对连接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第四相对向后的右面位 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四配对连接 ; 和 旋转式楔形构件, 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联接到第一联接体上, 并能旋转以将第一和第二 联接体固定在一起, 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能绕位于第三和第四位置的至少一个的相对后面的 轴线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第一连接界面包括第一耳轴装置 ; 第二连接界面包括第二耳轴装置, 该第二耳轴装置与该第一耳轴装置间隔开第一距 离; 和 旋转式楔形构件, 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能与第二联接体互连以形成包括第三耳轴装置的 第三连接界面, 该第三耳轴装置与该第一耳轴界面间隔开一第二距离 ; 和 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第一连接界面包括第一耳轴装置, 该第一耳轴装置形成在第一联接体上并且能与第二 联接体上的第一槽装置接合 ; 和 第二连接界面包括第二耳轴装置, 该第二耳轴装置形成在第一联接体上并且能与第二 联接体上的第二槽装置接合 ; 和 第三连接界面包括第三耳轴装置, 该第三耳轴装置形成在第二联接体上并且能与旋转 式楔形构件上的第三槽装置接合。
16: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该联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旋转式液压致动器, 该旋转式液压致动器连接到第一联接体 和旋转式楔形构件上 ; 该旋转式液压致动器包括旋转输出轴, 该旋转输出轴能在对旋转式液压致动器施加液 压压力时旋转 ; 和 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该旋转式液压致动器的旋转输出轴上, 以使该旋转式楔形构件 与该旋转输出轴一前一后地旋转。
17: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第一连接界面包括第一耳轴装置 ; 第二连接界面包括第二耳轴装置, 该第二耳轴装置与第一耳轴装置间隔开第一距离 ; 和 旋转式液压致动器, 该旋转式液压致动器与第一耳轴界面间隔开第二距离 ; 和 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18: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该联接装置包括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 这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与第一联接体联接并且 可操作成接合第二联接体 ; 和 该至少一个液压致动器共线地设置在这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之间。 3
19: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该联接装置包括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和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 这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 与第一联接体连接并且可操作成接合第二联接体 ; 该联接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联接体和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之间的第一旋转液压致动 器; 该第一旋转液压致动器包括第一旋转输出轴, 该第一旋转输出轴能在对第一旋转式液 压致动器施加液压压力时旋转 ; 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第一旋转液压致动器的第一旋转输出轴上, 以便第一旋转 式楔形构件与第一旋转输出轴一前一后地旋转 ; 该联接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联接体和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之间的第二旋转液压致动 器; 该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包括第二旋转输出轴, 该第二旋转输出轴能在对第二旋转液压 致动器施加液压压力时与第一旋转输出轴无关地旋转 ; 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的第二旋转输出轴上, 以便第二旋转 式楔形构件与第二旋转输出轴一前一后地旋转。
20: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联接装置, 其中 : 旋转式楔形构件上包括拱形楔表面, 该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 一联接体逐渐旋转时在第二联接体上施加逐渐增加的紧固压力, 由此推动第二联接体朝向 第一联接体进入逐渐更紧固的接合。

说明书


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联接器, 例如用于将作业工具联接到原动机上的快速联接器。背景技术 快速联接器通常用来将作业工具例如铲斗可拆卸地连接到原动机例如反铲挖土 机、 挖掘机或装载机的作业臂上。 快速联接器是有利的, 因为它们可以使机械操作者能快速 地从一个作业工具改变到另一个作业工具。因此, 快速联接器的使用可以增加效率和多用 性。
     在过去已经公开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联接器。 2000 年 12 月 12 日授予 Albert T.Wilt 等人的标题为 “Excavator Coupling” 的 US 专利 6,158,950 中公开了一种联接器。该’ 950 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挖掘机的铰接臂连杆附装到铲斗或其它作业机具上的联接器。 “该 联接器具有转子, 该转子装在一对主体部件之间并可相对于该对主体部件旋转。该转子具 有用于容纳作业机具的销钉的细长通道并承载曲柄, 该曲柄可以通过液压缸手动转动或移 动以便驱动转子。 在一个位置中, 该通道敞开以便使销钉能进入和取出, 而在另一些位置中 该通道关闭以便锁紧销以防止移出。该联接器包括另一容纳销钉的槽, 以便可以容纳作业 机具的第二销钉。转子的槽和通道在敞开位置中彼此相对倾斜。 ”
     1999 年 4 月 6 日授予 Gary R.Woerman 的标题为 “Latching Mechanism for a Quick Coupler” 的 US 专利 5,980,871 中公开了另一种联接器。该’ 871 专利公开了一种用 于可拆卸地将作业工具联接到挖掘机或反铲挖土机的操纵杆上的联接器。 “该快速联接器 具有闩锁机构, 该闩锁机构由单作用缸提供动力以使联接器解锁, 并由弹簧装置与充气储 存装置二者提供动力以将联接器闩锁到铲斗上。 ”
     1997 年 12 月 2 日 授 予 Kazuteru Kuzutani 的 标 题 为 “Attachment Detaching Apparatus for Hydraulic Shovel” 的 US 专利 5,692,325 中公开了又一种联接器。该’ 325 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铲的附件拆卸设备。 该设备 “包括托架, 该托架分别通过臂销和连 杆销在液压铲的臂的尖头端上枢转。导槽设有开切口进入托架的开口部分, 在与导槽相对 的部位中设置摆臂, 此处开口部分具有位于与导槽或滑动滑块相对的一侧上的切口。设置 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摆臂或滑动滑块的开关设备, 该开关设备通过附件的销钉 A 与托架的导 槽的接合及第二销钉 B 与摆臂或滑动滑块的切口的接合被朝接合方向驱动以便保持附件。 能夹紧销钉 A 的旋转钩在托架上通过旋转轴枢转, 该旋转轴设在其中当销 A 沿着其使该销 A 沿导槽分开的方向操作销 A 时朝闭合旋转钩的方向施加一旋转力的位置。用于液压铲的 附件拆卸设备具有由旋转钩、 摆臂或滑动滑块组成的开关设备。 ”
     1996 年 8 月 27 日授予 Rifka Cholakon 等人的标题为 “Fast-Make Coupler for Attaching a Work Implement to a Prime Mover” 的 US 专利 5,549,440 中公开了又一种 联接器。该’ 440 专利公开了 “一种适合于将作业机具连接到原动机上的改进的联接器组 件。该联接器组件的主体部分具有横向间隔开的侧板, 每个侧板都包括第一和第二容纳安 装销钉的槽, 所述槽具有敞开口和顶点。敞开口因此适合于容纳固定到作业机具上的安装
     销钉。 第一槽比第二槽长, 第一槽集成有定位结构, 该定位结构适于在第二安装销钉能容纳 于第二槽的敞开口内之前使第一安装销钉保持在第一槽的敞开口内。 具有转子构件的锁紧 分组件在第一槽的顶点之间横向延伸。转子安装成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转子 适合于当转子处于其第一位置中时接合第一安装销钉, 以便将第一安装销钉保持在第一槽 的顶点内。 转子还适合于当处于其第二位置中时选择性地使第一安装销钉能在第二安装销 钉处于在第二槽上方基本上垂直对准之后沿着第一槽滑动。 ”
     尽管现有联接器可以令人满意地执行它们预定的任务, 但希望该领域中的一些改 进。例如, 在该领域中也许理想情况是利用使作业臂和联接到其端部的作业工具之间分离 距离最小的联接器, 以便由作业臂加到作业工具上的杠杆作用可以最大化并且可以提高作 业工具的效率。另外, 在该领域中也许理想情况是利用适应其不同部件之间的磨损的联接 器。另外也许理想情况是提供具有较少部件的联接器。
     本发明针对改进的联接设备的不同实施例。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 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可以包括第 一和第二联接体, 该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可互连以形成第一连接界面和与该第一连接界面间 隔开的第二连接界面。该联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式楔形构件, 该旋转式楔形构件附装到 第一联接体上并可旋转以便逐渐地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楔接 ( 楔牢 ) 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 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联接体, 该第一联接体具有相对向前的部分、 相对向后的部分、 相对右侧部分和相对左 侧部分。第一联接体可以与第二联接体互连以便形成 : (i) 第一连接界面, 该第一连接界面 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一相对向前右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一配对连接 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二相对向前左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二配对连 接; 及 (ii) 第二连接界面, 该第二连接界面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三相对向后右面位置处具 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三配对连接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四相对向后左面位置处 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四配对连接。该联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式楔形构件, 该 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第一联接体上并可旋转以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固定在一起。 旋转式 楔形构件可以绕位于第三和第四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相对后面的轴线相对于第一联接 体旋转。
     应该理解, 上述一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不限制 要求保护的发明。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或特 征, 所述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用来阐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
     图 1 是具有部分地互连的第一和第二联接体的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侧视图 ;
     图 2 是图 1 的联接体的局部示意透视图 ;
     图 3 是图 1 的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侧视图, 其中第一和第二联接体进一步互 连;
     图 4 是图 1 的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透视图, 其中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不互连 ;
     图 5 是图 1 的联接体的局部示意透视部件分解图 ;
     图 6 是图 1 的楔形构件的视图 ;
     图 6A 是沿着图 6 的线 6A-6A 所取的剖视图 ;
     图 6B 是图 1 的楔形构件的第一侧视图 ;
     图 6C 是图 1 的楔形构件的第二侧视图 ; 和
     图 7 是替代性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透视图。
     尽管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或特征, 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出, 并且某 些特征可以放大以便更好示出和解释本发明。 本文所给出的例证举例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 实施例或特征, 这些例证不被认为用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特征, 它们的一些例子在附图中示出。 整体上, 附 图中相同或相应的标号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
     现在参考图 1、 2、 3 和 5, 其中为说明起见示出不同的相对方向, 如向前的方向 184、 向后的方向 186、 向左的方向 180( 图 2 和 5) 和向右的方向 182( 图 2 和 5)。如可以理解的, 各方向不是必须涉及机械或工具的 “前” 、 “后” 、 “左侧” 或 “右侧” , 而是表示各部件或特征的 相对位置, 如下面将说明的。 现在参见图 1, 其中示出用于将原动机 114 固定到作业工具 190 上的联接器 10。 该联接器 10 可以包括第一联接体 110, 该第一联接体 110 具有第一和第二耳轴装置 144a、 148a 及旋转式楔形装置 300, 它们都适于与第二联接体 112 互连。该第二联接体 112 可以 具有第一和第二槽装置 146a、 150a 及第三耳轴装置 152a, 它们都可以与第一联接体 110 互 连。
     联接体中的一个 110 可以附装到原动机 114 上, 例如以便使该原动机 114 可以通 过联接器 10 给作业工具 190 提供动力。 如图 1 中所示, 原动机 114 可以例如为挖掘机、 反铲 挖土机、 装载机等的作业臂 114。图 1 的联接体 110 可以通过第一销连接 168 在联接体 110 的向前部分 185 处接合到作业臂 114 上。例如, 第一销 198 可以穿过联接体 110 中一对向 前开口 202- 左侧向前开 202a 和右侧向前开口 202b- 及作业臂 114 中的开口与联接体 110 和作业臂 114 接合, 以保持作业臂 114 处于与联接体 110 作业接合。
     联接体 110 可以在联接体 110 的向后部分 187 处通过第二销连接 172 接合到连杆 176 上。例如, 第二销 200 可以穿过联接体 110 中一对向后开口 204- 左侧向后开口 204a 和 右侧向后开口 204b- 及连杆 176 中的开口与联接体 110 接合, 以便保持连杆 176 处于与联 接体 110 作业接合。连杆 176 可以附装到作业臂 114 上, 并可以进一步附装到液压缸上以 用于通过联接器 10 给作业工具 190 施加额外的、 选择性地受控的作业力。
     第一耳轴装置 144(144a、 144b) 可以在联接体 110 的相对向前部分 185 处与联接 体 110 结合。例如, 在一个实施例中, 向前销 194 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而连接到联接体 110 的向前部分 185 上, 以便销 114a 的左面部分和销 114b 的右面部分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向 前左耳轴构件 144a 和第二向前右耳轴构件 144b。
     第二耳轴装置 148(148a、 148b) 可以在联接体 110 的相对向后部分 187 处与联接
     体 110 结合, 并与第一耳轴装置 144a、 144b 间隔开第一距离 D1( 见图 3)。例如, 在一个实施 例中, 向后销 148a、 148b 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而连接到联接体 110 的向后部分 187 上, 以 便向后左面销 148a 和向后右面销 148b 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向后左耳轴构件 148a 和第二向 后右耳轴构件 148b。
     联接体中的另一个 112 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 208( 见图 1) 附装到作业工具 190 上。
     第一槽装置 146(146a、 146b) 可以在第二联接体 112 的相对向后部分 212 处与该 联接体 112 结合。例如, 在一个实施例中, 一对向前的槽 146a、 146b 可以在联接体 112 的 向前部分 212 中形成, 以便分别形成第一向前左槽 146a 和第二向前右槽 146b。向前左槽 146a 和向前右槽 146b 可以构造成分别容纳第一向前左耳轴构件 144a 和第二向前右耳轴构 件 144b。在图 1 所示的实施例中, 槽 146a、 146b 在向后弯曲的钩 147a、 147b 内形成。
     第二槽装置 150(150a、 150b) 可以在联接体 112 的相对向后部分 216 处与联接体 112 结合。例如, 在一个实施例中, 一对向后的槽 150a、 150b 可以在联接体 112 的向后部分 216 中形成, 以便分别形成第一向后左槽 150a 和第二向后右槽 150b。向后左槽 150a 和向 后右槽 150b 可以构造成分别容纳第一向后左耳轴构件 148a 和第二向后右耳轴构件 148b。 参见图 7, 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 第一耳轴装置 144a、 144b 可以由销 198 形成, 该 销 198 将原动机 114 紧固到第一联接体 110 上。在这种实施例中, 销 198 形成联接体 110 的一部分, 并可以通过例如分别在第一联接体 110 的向前左面部分和向前右面部分中形成 的第一和第二开口 200a、 200b 连接于其上。销 198 可以附装并保持在联接体 110 上, 以使 该销 198 的两端伸到第一联接体 110 的左侧 110a 和右侧 110b 之外, 以分别形成第一联接 体 110 的第一向前左耳轴构件 144c 和第二向前右耳轴构件 144d。在这种可供选择的实施 例中, 第二联接体 112 也可以修改以便在向下弯曲的钩 147c、 147d 内形成第一槽装置 146c、 146d。
     现在参见图 1 和 4, 第三耳轴装置 152(152a、 152b) 可以在联接体 112 的向后部分 216 处与联接体 112 结合, 并与第一耳轴装置 144a、 144b 和槽装置 146a、 146b 间隔开一第 二距离 D2( 见图 3), 该第二距离 D2 大于第一距离 D1。例如, 在一个实施例中, 一对向后凸 台 152a、 152b 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设置到联接体 112 的向后部分 216 上, 以便向后左凸 台 152a 和向后右凸台 152b 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向后左耳轴构件 152a 和第二向后右耳轴构 件 152b, 并可以构造成用于与在相应向后左楔形构件和向后右楔形构件 120A、 120B 上的包 括第一向后左槽 154a 和第四向后右槽 154b 的第三槽装置接合。
     如上所述, 楔形装置 300 可以例如在联接体 110 的向后部分 187 处与第一联接体 110 结合, 并构造成用于与第二联接体 112 接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 楔形装置 300 可以包括位于联接体 110 的相对左面向后部分处 的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和位于联接体 110 的相对右面向后部分处的第二旋转式楔形 构件 120b。
     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可以通过旋转致动器 160 安装到第一联接体 110 上, 该旋转致动器 160 具有沿着轴线 140 由其向外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输出轴构件 164a、 164b。如在图 3 中看到的, 轴线 140 可以大致与耳轴构件 152a、 152b 的中心轴线 320 对准, 以便与耳轴构件 152a、 152b 类似地使旋转式楔形构件距第一耳轴装置 144 一距离 D2 安装。
     另外, 旋转致动器 160 可以例如大致沿轴线 140 大致共线地设在两个楔形构件 120A、 120B 之间。因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 楔形构件 120A、 120B 可以设在第二耳轴装置 148a、 148b 的后 面, 并设置成绕设在第二耳轴装置 148a、 148b 的后面的轴线 140 旋转。
     旋转致动器 160 可以例如通过安装螺栓 304( 图 5) 与第一联接体 110 结合, 该安 装螺栓 304 贯穿第一联接体 110 的向后设置的板 324 并贯穿加有旋转致动器 160 的安装架 328。在一个实施例中, 旋转致动器 160 可以是液压旋转致动器, 该液压旋转致动器构造成 在通过液压供应源 ( 未示出 ) 施加液压压力时使旋转输轴构件 164a、 164b 旋转。
     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各自可以例如通过螺栓构件 308 联接到相应旋转输出 轴构件 164a、 164b 上, 该螺栓构件 308 穿过相应楔形开口 312a、 312b 连接, 并接合设置在相 应输出轴构件 164a、 164b 的螺纹孔 314a、 314b 内的螺纹。 因此, 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可以例如在施加液压压力到液压致动器 160 上时与旋转式输出轴构件 164a、 164b 一前一后 ( 协力, 串联, in tandem) 选择性地相对于第一联接体 110 并绕轴线 140 旋转。
     如图 5 中用线 326 象征性地示出的, 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 旋转液压致动器 160 可以用多个 ( 例如两个 ) 独立的旋转液压致动器 160a、 160b 代替, 该液压致动器 160a、 160b 具有可独立操作和控制的旋转输出轴 164a、 164b。因此, 第一旋转液压致动器 328a 可以通 过第一轴 164a 连接到第一楔形构件 120A 上, 而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 328b 可以通过第二轴 164b 连接到第二楔形构件 120B 上而与第一液压致动器 328a 无关。在这个实施例中, 第一 和第二致动器 328a、 328b 均可以例如通过分开的液压管线 ( 未示出 ) 相互独立地操作, 以 便独立地驱动第一和第二输出轴 164a、 164b 及第一和第二楔形构件 120A、 120B。楔形构件 120A、 120B 可以操作成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110、 112 紧固在一起, 而同时适应联接器装置 10 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磨损。因此, 通过使用两个分开的致动器 328a、 328b 来独立地操作 第一楔形构件 120A 和第二楔形构件 120B, 可以进一步独立适应左侧部件或右侧部件上的 磨损。
     现在参见图 1 和 5, 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可以各自构造成在相应旋转式楔形 构件 120A、 120B 内具有槽 154a、 154b。槽 154a、 154b 可以成形为通过在其中容纳第二联接 体 112 的第三耳轴装置 152a、 152b 的耳轴构件 152a、 152b 而与第二联接体 112 互连, 因此 在第一联接体 110 的槽 154a、 154b 和第二联接体 112 的耳轴构件 152a、 152b 之间形成第三 连接界面 119( 图 3)。
     各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可以形成为具有拱形楔表面 122a、 122b, 该拱形楔 表面 122a、 122b 成形为在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逐渐旋转时将逐渐增加的紧固压力施 加到耳轴装置 152a、 152b 上, 以用于将联接体 110、 112 紧固和固定在一起。 例如, 参见图 6, 当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相对于第一联接体 110 处在第一固定的角位置时, 拱形楔表面 122a 可以绕轴线 140 成大致螺旋关系定位, 以致拱形楔表面 122a 至少部分地在逐渐地远离轴线 140 的径向位置 R 处围绕轴线 140。如图 6 中所示, 拱形楔表面 122a 的半径 R 在大约 12 点 钟的位置处具有第一数值 R1, 半径 R 的值可以随着拱形楔表面 122a 按顺时针方向朝 3 点钟 位置旋转 90°而逐渐地增加, 并且可以随着拱形楔表面 122a 按顺时针方向朝 6 点钟位置旋 转 90°而进一步逐渐地增加。
     图 1 和 3 中的楔形构件 120A 示出为处于大致 “打开” 的位置, 准备初始的与第二 联接体 112 的耳轴构件 152a 的组装接合。然而, 图 6 中所示的楔形构件 120A 示出为处于部分 “闭合” 的位置, 它已经定位成与耳轴构件 152a 接合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稍小于 90°。 在一个实施例中, 在完全闭合位置, 图 6 的楔形构件 120A 可以从起点打开位置朝顺时针方 向旋转大约 220°以用于与耳轴构件 152a 完全锁紧接合, 从而可以将由拱形楔表面 122a 所 施加的紧固压力在图 1 和 6 中示意性示出的位置 336 附近 ( 例如约 4 或 5 点钟位置 ) 施加 到耳轴构件 152a 上。因此楔形构件 120A 的拱形楔表面 122a 可以构造成使得该楔形构件 120A 的进一步旋转会进一步增加耳轴构件 152a 上的紧固压力。因此, 楔形构件 120A 可以 构造成如果需要的话通过其旋转能进一步紧固, 例如以便适应不同联接部件的磨损, 如耳 轴构件 152 的磨损、 楔形装置 300 的磨损、 销 148 或 144 的磨损或者槽 150 或 146 的磨损。
     再参考图 6,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拱形楔表面 12a 当处于固定位置时可以具有 第一半径 R1, 如在大约 12 点钟的第一位置处从旋转轴线 140 测得的, 并且可以当沿着拱形 楔表面 122a 的表面朝顺时针方向围绕拱形楔表面 122a 移动具有大致增加的半径 R, 因此 在朝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个 22.5°时半径 R2 可以增加约 2%的量。例如, 半径 R 可以是约 29mm(1.14 英寸 ), 而半径 R2 可以是 29.6mm(1.17 英寸 )。当绕拱形楔表面 122a 进一步移 动时半径 R 可以类似地 ( 例如, 以恒定地增加百分率 ) 增加。或者, 如图 6 中所示, 半径 R 可以当沿拱形楔表面 122a 的表面顺时针移动以增大的百分率增加, 例如, 因此在 3 点钟位 置 ( 偏离 12 点钟位置 90° ) 处, 半径 R4 可以在 3 点钟位置之前的最后 22.5° 上增加约 4.5%, 即, 若移向图 6 的半径 R5 则图 6 的半径 R4 增加 4.5%。在这个实施例中, 拱形楔表 面 122a 的半径 R 在移向图 6 的 6 点钟位置时的最后 22.5°上进一步增加例如约 6%的量, 即, 若移向图 6 的半径 R8 则图 6 的半径 R7 会增加 6%。这种绕拱形楔表面的表面顺时针移 动连续地增加半径 R 的生长率的一种作用是当楔形构件 120A 绕耳轴构件 152a 紧固在顺时 针位置时, 该楔形构件 120A 的进一步旋转会引起第一联接体 110 的朝向第二联接体 112 的 逐渐减少的紧固运动的量。另外, 如果液压致动器 160 例如通过液压压力控制装置控制以 便通过楔形装置 300 以特别期望的紧固压力将联接体紧固在一起, 则可以得到提高达到所 需紧固压力的准确度。
     工业适用性
     在将第一联接体 110 组装到第二联接体 112 上之前, 可以例如通过销连接 168、 172 将第一联接体 110 附装到原动机 114 上 ; 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 208( 见图 1) 将第二联接 体 112 附装到作业工具 190 上。
     参见图 1, 在第一联接体 110 和第二联接体 112 互连期间, 操作者可以通过将第一 联接体 110 的第一耳轴装置 144a、 144b 安放成与第一槽装置 146a、 146b 接合而在这两个联 接体 110、 112 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界面 116a、 116b。 例如, 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相对向前的左 耳轴构件 144a 和第一相对向前的左槽 146a 来在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110、 112 之间形成第一 配对连接。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二相对向前的右耳轴构件 144b 和第二相对向前的右槽 146b 来在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110、 112 之间形成第二配对连接。应该理解, 第一和第二配对连接 有时可以在装配作业期间基本同时地发生。
     然后操作者可以沿箭头 332 的方向 ( 图 1) 绕第一耳轴装置 144a、 144b 旋转联接 体 110, 直至第一联接体 110 的第二耳轴装置 148a、 148b 接合第二联接体 112 的第二槽装置 150a、 150b 以形成第二连接界面 118(118a、 118b)( 见图 3)。例如, 可以使第一向后左耳轴 构件 148a 与第二联接体 112 的第一向后右槽 150a 接合以便在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110、 112之间形成第三配对连接, 可以使第二向后在耳轴构件 148b 与第二联接体 112 的第二向后右 槽 150b 接合以便在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110、 112 之间形成第四配对连接。
     第一联接体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三界面 119( 图 3) 也可以通过使第一联接体 110 的第三槽装置 154a、 154b 与第二联接体 112 的第三耳轴装置 152a、 152b 接合而形成。
     然后可以起动液压旋转致动器 160 以便使 (i) 旋转输出轴 164a、 164b 绕轴线 140 旋转以及使 (ii) 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和拱形楔表面 122a、 122b 绕轴线 140 旋转, 由 此逐渐地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110、 112 紧固并固定在一起。
     如上所述, 液压致动器 160 可以例如电子地或液压地控制, 以便绕耳轴装置 152a、 152b 紧固楔形构件 12A、 120B, 直至施加预定的紧固压力来将联接体 110、 112 紧固并固定在 一起。因此, 拱形楔表面 122a、 122b 可以协同操作以便在绕轴线 140 逐渐旋转旋转式楔构 件 120A、 120B 时对耳轴 152a、 152b 施加逐渐增大的紧固压力, 因而强制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进入逐渐更紧密的接合。
     至少部分地由于第一耳轴装置 144a、 144b, 第二耳轴装置 148a、 148b 和第三耳轴 装置 152a、 152b 的相对间隔开 ( 例如, 成三角形 ) 的定位, 该第三耳轴装置的紧固 ( 例如, 通过楔形构件 120A、 120B 绕第三耳轴构件 152a、 152b 紧固 ) 可以引起 (i) 第一联接体 110 和第二联接体 112 在第一连接界面 116 处以及 (ii) 第一联接体 110 和第二联接体 112 在 第二连接界面 118 处二者的同时逐渐地紧固在一起。另外, 至少部分地由于楔形装置 300 在第一和第二耳轴装置 144、 148 的后面间隔开并在第一和第二耳轴装置的后面位置处接 合第二联接体 112, 所以旋转式楔形装置 300 和第三耳轴装置 152 的固定和紧固部件不消耗 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且尤其是第一和第二连接界面 116、 118 之间的宝贵空间, 因此第一 和第二联接体 110、 112( 并因此作业臂 114 和作业工具 190) 可以安放成非常靠近。
     如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理解的, 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的拱形楔表面 122a、 122b 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 110 旋转到第一角位置中时以第一压力 接合第二联接体 112, 并且当旋转式楔形构件 120A、 120B 相对于第一联接体 110 旋转到第二 角位置中时 ( 例如, 如上所述当楔形构件 120A、 120B 进一步绕轴线 140 旋转到完全锁紧位 置时 ) 以增大的第二紧固力接合第二联接体。
     更具体地说,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楔形构件 120A、 120B 绕轴线 140 从第一打开位置 旋转约 160°或超过 160°而进入第一紧固位置时, 拱形楔构件 122a、 122b 开始通过施加紧 固压力到第三耳轴装置 152a、 152b 上来使第一和第二联接体紧固在一起。随着拱形楔构件 进一步旋转、 例如再转 20° ( 例如, 从第一打开位置转 180° ) 到第二紧固位置, 拱形楔表 面 122a、 122b 通过第三耳轴装置 152a、 152b 在第二联接体 112 上施加更大的紧固力。同样 地, 随着拱形楔构件进一步旋转例如再转 20° ( 例如, 从第一打开位置转 200° ) 到第三紧 固位置时, 拱形楔表面 122a、 122b 然后通过第三耳轴装置 152a、 152b 在第二联接体 112 上 施加甚至更大的紧固力。另外, 当拱形楔构件进一步旋转, 例如再旋转 20° ( 例如, 从第一 打开位置旋转 220° ) 到第四紧固位置时, 拱形楔表面 122a、 122b 通过第三耳轴装置 152a、 152b 在第二联接体 112 上施加甚至更大的紧固力。
     从前面的说明可以理解, 尽管本文已经出于举例的目的说明了一些具体实施例, 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修改。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 虑此处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及实际时可以显见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说明书和所公开的例子仅是示例性的, 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方案 表示。因此, 除了所附权利要求书之外, 本发明不受限制。

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49241A43申请公布日20120509CN102449241ACN102449241A21申请号201080023775022申请日2010040161/165,53720090401US12/698,41520100202USE02F3/3620060171申请人卡特彼勒工具有限公司地址荷兰斯海尔托亨博斯72发明人DJ卢扬戴克O扎伊曼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吴鹏马江立54发明名称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57摘要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用于将原动机114固定到作业工具190上的联接装置10可以包括第一联接体110和第二联接体112,这些。

2、联接体可以互连以形成第一连接界面和与该第一连接界面间隔开的第二连接界面。该联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该旋转式楔形构件附装到第一联接体上,并且可旋转以便逐渐地强制使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在一起。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1130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0/02965520100401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15017EN20101007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8页附图6页CN102449264A1/3页21一种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联接体,。

3、该第一和第二联接体能互连以形成第一连接界面和与该第一连接界面间隔开的第二连接界面;和旋转式楔形构件,该旋转式楔形构件附装到第一联接体上并且可旋转以便逐渐地强制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到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能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以便在第一连接界面和第二连接界面处逐渐且同时将第一联接体和第二联接体紧固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该旋转式楔形构件包括拱形楔表面,该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该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逐渐旋转时在第二联接体上施加逐渐地增大的紧固压力,由此强制第二联接体朝向第一联接体逐渐地进入更紧固的接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

4、旋转式楔形构件的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一角位置时以第一紧固压力接合第二联接体,并且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到第二角位置中时以增加的第二紧固压力接合第二联接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20。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60。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80。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旋转式楔形构件的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三角位置时以比第二紧固压力高的第三紧固压力接合第二联接体。9如权利要求8所述。

5、的联接装置,其中,旋转式楔形构件的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四角位置时以比第三紧固压力高的第四紧固压力接合第二联接体。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二角位置与第一角位置相差至少20;和第三角位置与第二角位置相差至少20。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拱形楔表面能绕轴线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和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处于第一角位置时,该拱形楔表面以大致螺旋的关系绕该轴线设置,以使该拱形楔表面至少部分地在逐渐远离该轴线的径向位置处环绕中心轴线。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二联接体上具有耳轴;和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

6、逐渐旋转时在耳轴上施加逐渐增加的紧固压力,由此推动第二联接体朝向第一联接体进入逐渐更紧固的接合。13一种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包括第一联接体,该第一联接体包括相对向前的部分、相对向后的部分、相对右侧部分和相对左侧部分,该第一联接体构造成能与第二联接体互连以便形成I第一连接界面,该第权利要求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2/3页3一连接界面在第一联接体上第一相对向前的左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第一配对连接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第二相对向前的右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二配对连接;和II第二连接界面,该第二连接界面在第一联接体上第三相对向后的左面位。

7、置处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三配对连接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第四相对向后的右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四配对连接;和旋转式楔形构件,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联接到第一联接体上,并能旋转以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固定在一起,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能绕位于第三和第四位置的至少一个的相对后面的轴线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一连接界面包括第一耳轴装置;第二连接界面包括第二耳轴装置,该第二耳轴装置与该第一耳轴装置间隔开第一距离;和旋转式楔形构件,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能与第二联接体互连以形成包括第三耳轴装置的第三连接界面,该第三耳轴装置与该第一耳轴界面间隔开一第二距离;和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

8、离。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一连接界面包括第一耳轴装置,该第一耳轴装置形成在第一联接体上并且能与第二联接体上的第一槽装置接合;和第二连接界面包括第二耳轴装置,该第二耳轴装置形成在第一联接体上并且能与第二联接体上的第二槽装置接合;和第三连接界面包括第三耳轴装置,该第三耳轴装置形成在第二联接体上并且能与旋转式楔形构件上的第三槽装置接合。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该联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旋转式液压致动器,该旋转式液压致动器连接到第一联接体和旋转式楔形构件上;该旋转式液压致动器包括旋转输出轴,该旋转输出轴能在对旋转式液压致动器施加液压压力时旋转;和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该旋转式。

9、液压致动器的旋转输出轴上,以使该旋转式楔形构件与该旋转输出轴一前一后地旋转。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第一连接界面包括第一耳轴装置;第二连接界面包括第二耳轴装置,该第二耳轴装置与第一耳轴装置间隔开第一距离;和旋转式液压致动器,该旋转式液压致动器与第一耳轴界面间隔开第二距离;和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该联接装置包括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这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与第一联接体联接并且可操作成接合第二联接体;和该至少一个液压致动器共线地设置在这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3/3页4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

10、联接装置,其中该联接装置包括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和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这两个旋转式楔形构件与第一联接体连接并且可操作成接合第二联接体;该联接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联接体和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之间的第一旋转液压致动器;该第一旋转液压致动器包括第一旋转输出轴,该第一旋转输出轴能在对第一旋转式液压致动器施加液压压力时旋转;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第一旋转液压致动器的第一旋转输出轴上,以便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与第一旋转输出轴一前一后地旋转;该联接装置包括连接在第一联接体和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之间的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该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包括第二旋转输出轴,该第二旋转输出轴能在对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施加液压压力时与第。

11、一旋转输出轴无关地旋转;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的第二旋转输出轴上,以便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与第二旋转输出轴一前一后地旋转。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装置,其中旋转式楔形构件上包括拱形楔表面,该拱形楔表面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逐渐旋转时在第二联接体上施加逐渐增加的紧固压力,由此推动第二联接体朝向第一联接体进入逐渐更紧固的接合。权利要求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1/8页5用于作业机械的快速联接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联接器,例如用于将作业工具联接到原动机上的快速联接器。背景技术0002快速联接器通常用来将作业工具例如铲斗可拆卸。

12、地连接到原动机例如反铲挖土机、挖掘机或装载机的作业臂上。快速联接器是有利的,因为它们可以使机械操作者能快速地从一个作业工具改变到另一个作业工具。因此,快速联接器的使用可以增加效率和多用性。0003在过去已经公开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联接器。2000年12月12日授予ALBERTTWILT等人的标题为“EXCAVATORCOUPLING”的US专利6,158,950中公开了一种联接器。该950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挖掘机的铰接臂连杆附装到铲斗或其它作业机具上的联接器。“该联接器具有转子,该转子装在一对主体部件之间并可相对于该对主体部件旋转。该转子具有用于容纳作业机具的销钉的细长通道并承载曲柄,该曲柄可以。

13、通过液压缸手动转动或移动以便驱动转子。在一个位置中,该通道敞开以便使销钉能进入和取出,而在另一些位置中该通道关闭以便锁紧销以防止移出。该联接器包括另一容纳销钉的槽,以便可以容纳作业机具的第二销钉。转子的槽和通道在敞开位置中彼此相对倾斜。”00041999年4月6日授予GARYRWOERMAN的标题为“LATCHINGMECHANISMFORAQUICKCOUPLER”的US专利5,980,871中公开了另一种联接器。该871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可拆卸地将作业工具联接到挖掘机或反铲挖土机的操纵杆上的联接器。“该快速联接器具有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由单作用缸提供动力以使联接器解锁,并由弹簧装置与充气储。

14、存装置二者提供动力以将联接器闩锁到铲斗上。”00051997年12月2日授予KAZUTERUKUZUTANI的标题为“ATTACHMENTDETACHINGAPPARATUSFORHYDRAULICSHOVEL”的US专利5,692,325中公开了又一种联接器。该325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铲的附件拆卸设备。该设备“包括托架,该托架分别通过臂销和连杆销在液压铲的臂的尖头端上枢转。导槽设有开切口进入托架的开口部分,在与导槽相对的部位中设置摆臂,此处开口部分具有位于与导槽或滑动滑块相对的一侧上的切口。设置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摆臂或滑动滑块的开关设备,该开关设备通过附件的销钉A与托架的导槽的接合及第二销。

15、钉B与摆臂或滑动滑块的切口的接合被朝接合方向驱动以便保持附件。能夹紧销钉A的旋转钩在托架上通过旋转轴枢转,该旋转轴设在其中当销A沿着其使该销A沿导槽分开的方向操作销A时朝闭合旋转钩的方向施加一旋转力的位置。用于液压铲的附件拆卸设备具有由旋转钩、摆臂或滑动滑块组成的开关设备。”00061996年8月27日授予RIFKACHOLAKON等人的标题为“FASTMAKECOUPLERFORATTACHINGAWORKIMPLEMENTTOAPRIMEMOVER”的US专利5,549,440中公开了又一种联接器。该440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将作业机具连接到原动机上的改进的联接器组件。该联接器组件的主体。

16、部分具有横向间隔开的侧板,每个侧板都包括第一和第二容纳安装销钉的槽,所述槽具有敞开口和顶点。敞开口因此适合于容纳固定到作业机具上的安装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2/8页6销钉。第一槽比第二槽长,第一槽集成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适于在第二安装销钉能容纳于第二槽的敞开口内之前使第一安装销钉保持在第一槽的敞开口内。具有转子构件的锁紧分组件在第一槽的顶点之间横向延伸。转子安装成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转子适合于当转子处于其第一位置中时接合第一安装销钉,以便将第一安装销钉保持在第一槽的顶点内。转子还适合于当处于其第二位置中时选择性地使第一安装销钉能在第二安装销钉处于在第。

17、二槽上方基本上垂直对准之后沿着第一槽滑动。”0007尽管现有联接器可以令人满意地执行它们预定的任务,但希望该领域中的一些改进。例如,在该领域中也许理想情况是利用使作业臂和联接到其端部的作业工具之间分离距离最小的联接器,以便由作业臂加到作业工具上的杠杆作用可以最大化并且可以提高作业工具的效率。另外,在该领域中也许理想情况是利用适应其不同部件之间的磨损的联接器。另外也许理想情况是提供具有较少部件的联接器。0008本发明针对改进的联接设备的不同实施例。发明内容0009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联接体,该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可互连以形成第一连接界面和与该。

18、第一连接界面间隔开的第二连接界面。该联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式楔形构件,该旋转式楔形构件附装到第一联接体上并可旋转以便逐渐地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楔接楔牢在一起。0010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用于将原动机固定到作业工具上的联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联接体,该第一联接体具有相对向前的部分、相对向后的部分、相对右侧部分和相对左侧部分。第一联接体可以与第二联接体互连以便形成I第一连接界面,该第一连接界面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一相对向前右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一配对连接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二相对向前左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二配对连接;及II第二连接界面,该第二连接界面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三。

19、相对向后右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三配对连接并在第一联接体上的第四相对向后左面位置处具有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四配对连接。该联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式楔形构件,该旋转式楔形构件连接到第一联接体上并可旋转以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固定在一起。旋转式楔形构件可以绕位于第三和第四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相对后面的轴线相对于第一联接体旋转。0011应该理解,上述一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不限制要求保护的发明。附图说明0012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或特征,所述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用来阐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0013图1是具有部分地互连的第。

20、一和第二联接体的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侧视图;0014图2是图1的联接体的局部示意透视图;0015图3是图1的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侧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联接体进一步互连;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3/8页70016图4是图1的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透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不互连;0017图5是图1的联接体的局部示意透视部件分解图;0018图6是图1的楔形构件的视图;0019图6A是沿着图6的线6A6A所取的剖视图;0020图6B是图1的楔形构件的第一侧视图;0021图6C是图1的楔形构件的第二侧视图;和0022图7是替代性联接器装置的局部示意透视图。0023尽管附图。

21、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或特征,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出,并且某些特征可以放大以便更好示出和解释本发明。本文所给出的例证举例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或特征,这些例证不被认为用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0024现在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特征,它们的一些例子在附图中示出。整体上,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标号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0025现在参考图1、2、3和5,其中为说明起见示出不同的相对方向,如向前的方向184、向后的方向186、向左的方向180图2和5和向右的方向182图2和5。如可以理解的,各方向不是必须涉及机械或工具的“前”、“后”、“左侧”或“右侧”,而是表示各部件或特征的相对位。

22、置,如下面将说明的。0026现在参见图1,其中示出用于将原动机114固定到作业工具190上的联接器10。该联接器10可以包括第一联接体110,该第一联接体110具有第一和第二耳轴装置144A、148A及旋转式楔形装置300,它们都适于与第二联接体112互连。该第二联接体112可以具有第一和第二槽装置146A、150A及第三耳轴装置152A,它们都可以与第一联接体110互连。0027联接体中的一个110可以附装到原动机114上,例如以便使该原动机114可以通过联接器10给作业工具190提供动力。如图1中所示,原动机114可以例如为挖掘机、反铲挖土机、装载机等的作业臂114。图1的联接体110可以。

23、通过第一销连接168在联接体110的向前部分185处接合到作业臂114上。例如,第一销198可以穿过联接体110中一对向前开口202左侧向前开202A和右侧向前开口202B及作业臂114中的开口与联接体110和作业臂114接合,以保持作业臂114处于与联接体110作业接合。0028联接体110可以在联接体110的向后部分187处通过第二销连接172接合到连杆176上。例如,第二销200可以穿过联接体110中一对向后开口204左侧向后开口204A和右侧向后开口204B及连杆176中的开口与联接体110接合,以便保持连杆176处于与联接体110作业接合。连杆176可以附装到作业臂114上,并可以进。

24、一步附装到液压缸上以用于通过联接器10给作业工具190施加额外的、选择性地受控的作业力。0029第一耳轴装置144144A、144B可以在联接体110的相对向前部分185处与联接体110结合。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前销194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而连接到联接体110的向前部分185上,以便销114A的左面部分和销114B的右面部分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向前左耳轴构件144A和第二向前右耳轴构件144B。0030第二耳轴装置148148A、148B可以在联接体110的相对向后部分187处与联接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4/8页8体110结合,并与第一耳轴装置144A、144。

25、B间隔开第一距离D1见图3。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后销148A、148B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而连接到联接体110的向后部分187上,以便向后左面销148A和向后右面销148B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向后左耳轴构件148A和第二向后右耳轴构件148B。0031联接体中的另一个112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208见图1附装到作业工具190上。0032第一槽装置146146A、146B可以在第二联接体112的相对向后部分212处与该联接体112结合。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向前的槽146A、146B可以在联接体112的向前部分212中形成,以便分别形成第一向前左槽146A和第二向前右槽146B。向前左槽14。

26、6A和向前右槽146B可以构造成分别容纳第一向前左耳轴构件144A和第二向前右耳轴构件144B。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槽146A、146B在向后弯曲的钩147A、147B内形成。0033第二槽装置150150A、150B可以在联接体112的相对向后部分216处与联接体112结合。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向后的槽150A、150B可以在联接体112的向后部分216中形成,以便分别形成第一向后左槽150A和第二向后右槽150B。向后左槽150A和向后右槽150B可以构造成分别容纳第一向后左耳轴构件148A和第二向后右耳轴构件148B。0034参见图7,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第一耳轴装置144A、。

27、144B可以由销198形成,该销198将原动机114紧固到第一联接体110上。在这种实施例中,销198形成联接体110的一部分,并可以通过例如分别在第一联接体110的向前左面部分和向前右面部分中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开口200A、200B连接于其上。销198可以附装并保持在联接体110上,以使该销198的两端伸到第一联接体110的左侧110A和右侧110B之外,以分别形成第一联接体110的第一向前左耳轴构件144C和第二向前右耳轴构件144D。在这种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第二联接体112也可以修改以便在向下弯曲的钩147C、147D内形成第一槽装置146C、146D。0035现在参见图1和4,第三耳轴。

28、装置152152A、152B可以在联接体112的向后部分216处与联接体112结合,并与第一耳轴装置144A、144B和槽装置146A、146B间隔开一第二距离D2见图3,该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一距离D1。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向后凸台152A、152B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设置到联接体112的向后部分216上,以便向后左凸台152A和向后右凸台152B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向后左耳轴构件152A和第二向后右耳轴构件152B,并可以构造成用于与在相应向后左楔形构件和向后右楔形构件120A、120B上的包括第一向后左槽154A和第四向后右槽154B的第三槽装置接合。0036如上所述,楔形装置300可以。

29、例如在联接体110的向后部分187处与第一联接体110结合,并构造成用于与第二联接体112接合。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楔形装置300可以包括位于联接体110的相对左面向后部分处的第一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和位于联接体110的相对右面向后部分处的第二旋转式楔形构件120B。0038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可以通过旋转致动器160安装到第一联接体110上,该旋转致动器160具有沿着轴线140由其向外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输出轴构件164A、164B。如在图3中看到的,轴线140可以大致与耳轴构件152A、152B的中心轴线320对准,以便与耳轴构件152A、152B类似地使旋转式楔形构件距。

30、第一耳轴装置144一距离D2安装。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5/8页9另外,旋转致动器160可以例如大致沿轴线140大致共线地设在两个楔形构件120A、120B之间。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楔形构件120A、120B可以设在第二耳轴装置148A、148B的后面,并设置成绕设在第二耳轴装置148A、148B的后面的轴线140旋转。0039旋转致动器160可以例如通过安装螺栓304图5与第一联接体110结合,该安装螺栓304贯穿第一联接体110的向后设置的板324并贯穿加有旋转致动器160的安装架328。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致动器160可以是液压旋转致动器,该液压旋转致动。

31、器构造成在通过液压供应源未示出施加液压压力时使旋转输轴构件164A、164B旋转。0040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各自可以例如通过螺栓构件308联接到相应旋转输出轴构件164A、164B上,该螺栓构件308穿过相应楔形开口312A、312B连接,并接合设置在相应输出轴构件164A、164B的螺纹孔314A、314B内的螺纹。因此,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可以例如在施加液压压力到液压致动器160上时与旋转式输出轴构件164A、164B一前一后协力,串联,INTANDEM选择性地相对于第一联接体110并绕轴线140旋转。0041如图5中用线326象征性地示出的,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

32、,旋转液压致动器160可以用多个例如两个独立的旋转液压致动器160A、160B代替,该液压致动器160A、160B具有可独立操作和控制的旋转输出轴164A、164B。因此,第一旋转液压致动器328A可以通过第一轴164A连接到第一楔形构件120A上,而第二旋转液压致动器328B可以通过第二轴164B连接到第二楔形构件120B上而与第一液压致动器328A无关。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8A、328B均可以例如通过分开的液压管线未示出相互独立地操作,以便独立地驱动第一和第二输出轴164A、164B及第一和第二楔形构件120A、120B。楔形构件120A、120B可以操作成将第一和第二联接。

33、体110、112紧固在一起,而同时适应联接器装置1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磨损。因此,通过使用两个分开的致动器328A、328B来独立地操作第一楔形构件120A和第二楔形构件120B,可以进一步独立适应左侧部件或右侧部件上的磨损。0042现在参见图1和5,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可以各自构造成在相应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内具有槽154A、154B。槽154A、154B可以成形为通过在其中容纳第二联接体112的第三耳轴装置152A、152B的耳轴构件152A、152B而与第二联接体112互连,因此在第一联接体110的槽154A、154B和第二联接体112的耳轴构件152A、152B。

34、之间形成第三连接界面119图3。0043各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可以形成为具有拱形楔表面122A、122B,该拱形楔表面122A、122B成形为在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逐渐旋转时将逐渐增加的紧固压力施加到耳轴装置152A、152B上,以用于将联接体110、112紧固和固定在一起。例如,参见图6,当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相对于第一联接体110处在第一固定的角位置时,拱形楔表面122A可以绕轴线140成大致螺旋关系定位,以致拱形楔表面122A至少部分地在逐渐地远离轴线140的径向位置R处围绕轴线140。如图6中所示,拱形楔表面122A的半径R在大约12点钟的位置处具有第一数值R。

35、1,半径R的值可以随着拱形楔表面122A按顺时针方向朝3点钟位置旋转90而逐渐地增加,并且可以随着拱形楔表面122A按顺时针方向朝6点钟位置旋转90而进一步逐渐地增加。0044图1和3中的楔形构件120A示出为处于大致“打开”的位置,准备初始的与第二联接体112的耳轴构件152A的组装接合。然而,图6中所示的楔形构件120A示出为处于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6/8页10部分“闭合”的位置,它已经定位成与耳轴构件152A接合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稍小于9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完全闭合位置,图6的楔形构件120A可以从起点打开位置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大约220以用于与耳轴构件。

36、152A完全锁紧接合,从而可以将由拱形楔表面122A所施加的紧固压力在图1和6中示意性示出的位置336附近例如约4或5点钟位置施加到耳轴构件152A上。因此楔形构件120A的拱形楔表面122A可以构造成使得该楔形构件120A的进一步旋转会进一步增加耳轴构件152A上的紧固压力。因此,楔形构件120A可以构造成如果需要的话通过其旋转能进一步紧固,例如以便适应不同联接部件的磨损,如耳轴构件152的磨损、楔形装置300的磨损、销148或144的磨损或者槽150或146的磨损。0045再参考图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拱形楔表面12A当处于固定位置时可以具有第一半径R1,如在大约12点钟的第一位置处从。

37、旋转轴线140测得的,并且可以当沿着拱形楔表面122A的表面朝顺时针方向围绕拱形楔表面122A移动具有大致增加的半径R,因此在朝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个225时半径R2可以增加约2的量。例如,半径R可以是约29MM114英寸,而半径R2可以是296MM117英寸。当绕拱形楔表面122A进一步移动时半径R可以类似地例如,以恒定地增加百分率增加。或者,如图6中所示,半径R可以当沿拱形楔表面122A的表面顺时针移动以增大的百分率增加,例如,因此在3点钟位置偏离12点钟位置90处,半径R4可以在3点钟位置之前的最后225上增加约45,即,若移向图6的半径R5则图6的半径R4增加45。在这个实施例中,拱形楔。

38、表面122A的半径R在移向图6的6点钟位置时的最后225上进一步增加例如约6的量,即,若移向图6的半径R8则图6的半径R7会增加6。这种绕拱形楔表面的表面顺时针移动连续地增加半径R的生长率的一种作用是当楔形构件120A绕耳轴构件152A紧固在顺时针位置时,该楔形构件120A的进一步旋转会引起第一联接体110的朝向第二联接体112的逐渐减少的紧固运动的量。另外,如果液压致动器160例如通过液压压力控制装置控制以便通过楔形装置300以特别期望的紧固压力将联接体紧固在一起,则可以得到提高达到所需紧固压力的准确度。0046工业适用性0047在将第一联接体110组装到第二联接体112上之前,可以例如通过。

39、销连接168、172将第一联接体110附装到原动机114上;可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208见图1将第二联接体112附装到作业工具190上。0048参见图1,在第一联接体110和第二联接体112互连期间,操作者可以通过将第一联接体110的第一耳轴装置144A、144B安放成与第一槽装置146A、146B接合而在这两个联接体110、112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界面116A、116B。例如,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相对向前的左耳轴构件144A和第一相对向前的左槽146A来在第一和第二联接体110、112之间形成第一配对连接。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二相对向前的右耳轴构件144B和第二相对向前的右槽146B来在第一和第二联接。

40、体110、112之间形成第二配对连接。应该理解,第一和第二配对连接有时可以在装配作业期间基本同时地发生。0049然后操作者可以沿箭头332的方向图1绕第一耳轴装置144A、144B旋转联接体110,直至第一联接体110的第二耳轴装置148A、148B接合第二联接体112的第二槽装置150A、150B以形成第二连接界面118118A、118B见图3。例如,可以使第一向后左耳轴构件148A与第二联接体112的第一向后右槽150A接合以便在第一和第二联接体110、112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7/8页11之间形成第三配对连接,可以使第二向后在耳轴构件148B与第二联接体。

41、112的第二向后右槽150B接合以便在第一和第二联接体110、112之间形成第四配对连接。0050第一联接体和第二联接体之间的第三界面119图3也可以通过使第一联接体110的第三槽装置154A、154B与第二联接体112的第三耳轴装置152A、152B接合而形成。0051然后可以起动液压旋转致动器160以便使I旋转输出轴164A、164B绕轴线140旋转以及使II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和拱形楔表面122A、122B绕轴线140旋转,由此逐渐地将第一和第二联接体110、112紧固并固定在一起。0052如上所述,液压致动器160可以例如电子地或液压地控制,以便绕耳轴装置152A、152B。

42、紧固楔形构件12A、120B,直至施加预定的紧固压力来将联接体110、112紧固并固定在一起。因此,拱形楔表面122A、122B可以协同操作以便在绕轴线140逐渐旋转旋转式楔构件120A、120B时对耳轴152A、152B施加逐渐增大的紧固压力,因而强制第一和第二联接体进入逐渐更紧密的接合。0053至少部分地由于第一耳轴装置144A、144B,第二耳轴装置148A、148B和第三耳轴装置152A、152B的相对间隔开例如,成三角形的定位,该第三耳轴装置的紧固例如,通过楔形构件120A、120B绕第三耳轴构件152A、152B紧固可以引起I第一联接体110和第二联接体112在第一连接界面116处。

43、以及II第一联接体110和第二联接体112在第二连接界面118处二者的同时逐渐地紧固在一起。另外,至少部分地由于楔形装置300在第一和第二耳轴装置144、148的后面间隔开并在第一和第二耳轴装置的后面位置处接合第二联接体112,所以旋转式楔形装置300和第三耳轴装置152的固定和紧固部件不消耗第一和第二联接体之间且尤其是第一和第二连接界面116、118之间的宝贵空间,因此第一和第二联接体110、112并因此作业臂114和作业工具190可以安放成非常靠近。0054如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理解的,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的拱形楔表面122A、122B构造成当旋转式楔形构件相对于第一联接体110旋。

44、转到第一角位置中时以第一压力接合第二联接体112,并且当旋转式楔形构件120A、120B相对于第一联接体110旋转到第二角位置中时例如,如上所述当楔形构件120A、120B进一步绕轴线140旋转到完全锁紧位置时以增大的第二紧固力接合第二联接体。0055更具体地说,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楔形构件120A、120B绕轴线140从第一打开位置旋转约160或超过160而进入第一紧固位置时,拱形楔构件122A、122B开始通过施加紧固压力到第三耳轴装置152A、152B上来使第一和第二联接体紧固在一起。随着拱形楔构件进一步旋转、例如再转20例如,从第一打开位置转180到第二紧固位置,拱形楔表面122A、12。

45、2B通过第三耳轴装置152A、152B在第二联接体112上施加更大的紧固力。同样地,随着拱形楔构件进一步旋转例如再转20例如,从第一打开位置转200到第三紧固位置时,拱形楔表面122A、122B然后通过第三耳轴装置152A、152B在第二联接体112上施加甚至更大的紧固力。另外,当拱形楔构件进一步旋转,例如再旋转20例如,从第一打开位置旋转220到第四紧固位置时,拱形楔表面122A、122B通过第三耳轴装置152A、152B在第二联接体112上施加甚至更大的紧固力。0056从前面的说明可以理解,尽管本文已经出于举例的目的说明了一些具体实施例,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不同。

46、的修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此处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及实际时可以显见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说明书和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8/8页12所公开的例子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方案表示。因此,除了所附权利要求书之外,本发明不受限制。说明书CN102449241ACN102449264A1/6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49241ACN102449264A2/6页14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49241ACN102449264A3/6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49241ACN102449264A4/6页16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49241ACN102449264A5/6页17图5图6图6A图6B说明书附图CN102449241ACN102449264A6/6页18图6C图7说明书附图CN10244924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