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091340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96877.6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号:

CN106873711A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G 5/02申请日:20170329|||公开

IPC分类号:

G05G5/02; G01S19/42(2010.01)I; G06Q10/08(2012.01)I

主分类号:

G05G5/02

申请人:

西安外事学院

发明人:

李曼; 彭丽霞; 张云龙

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第一盒体的外侧壁和第二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盒体的内腔中均有第一球壳,且第一球壳的内腔中设有第二球壳,此物流状态跟踪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在第二盒体的六个面均设有类似于防撞检测装置的第一盒体,每个第一盒体中的第一球壳和第二球壳在受到物流车意外车祸撞击时候,会带动内部的第一铜触片和第二铜触片电性接触,引起三角楔劈卡死在凹型锁紧块中,此时铜凹块和铜套筒卡在一起,接通电流,防止车祸造成物流车中的GPRS定位器中的线路断开而失联,大大保证了物流系统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包括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
盒体(2)均为长方体结构,且第一盒体(1)的外侧壁和第二盒体(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的内腔中均有第一球壳(3),且第一球壳(3)的内腔中设有第二球
壳(5),所述第一球壳(3)的内侧壁设有多个第二铜触片(7),第二球壳(5)的外侧壁设有多
个第一铜触片(6),且第一球壳(3)的内侧壁和第二球壳(5)的外侧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4)
连接;
所述第二盒体(2)的一端内侧壁通过伸缩杆(8)和封闭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第
二盒体(2)通过第一顶出板(10)和齿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1)的另一端活动
插接在套筒中,且套筒和第二盒体(2)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1)和齿轮(12)啮
合,齿轮(12)和电动机上的转轴连接,电动机的底部和第二盒体(2)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
接;
所述封闭板(9)的另一侧面的上端面通过第一顶出板(10)和三角楔劈(20)的一端固定
连接,所述封闭板(9)的另一侧面的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出板(13),第二顶出板
(13)通过滚筒和导轨(14)滑动连接,导轨(14)远离封闭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铜套筒
(16),铜套筒(16)活动套接在第二顶出板(13)上,所述第二顶出板(13)上同时固定套接有
铜凹块(15),第二顶出板(13)远离封闭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三角楔劈(20)的一端,所述三
角楔劈(20)的另一端与两个限位板(21)之间形成的间距匹配对应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板
(21)均连接有T型插杆(22),T型插杆(22)上套接有第二弹簧(19),且两个T型插杆(22)分别
活动插接在锁紧块(18)的上下端开设的通孔中,锁紧块(18)和第二盒体(2)的内侧壁固定
连接;
所述铜凹块(15)、铜套筒(16)、电池(17)和GPRS定位器(23)共同组成串联电路,且GPRS
定位器(23)位于第二盒体(2)的内腔中,所述第一铜触片(6)、第二铜触片(7)、电动机和电
池(17)共同组成串联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板(10)和
第二顶出板(13)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封闭板(9)为长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的数目
有四个,且伸缩杆(8)之间呈现矩阵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板(13)底
部的滚筒数目多于四个,且滚筒之间平行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的数
目共有六个,且第一盒体(1)均分在第二盒体(2)的六个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球壳(3)
中的第二铜触片(7)的数目至少有六十个,每个所述第二球壳(5)中的第一铜触片(6)的数
目至少有四十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壳(3)和第
二球壳(5)之间连接第一弹簧(4)数目多于六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凹块(15)开设有
与铜套筒(16)外形匹配卡接的套筒槽。

说明书

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跟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物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它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经营方式
和管理方式,将有效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
放,促进国内物流业持续发展,加快流通现代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企业及产业结构
调整,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快递业务
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现有远程物流的到达时间需要3天左右,当物品寄出后,3天后才知道结
果,当出现意外时,查找物品的周期很长,有时甚至出现查不到的情况,对于一些重要的邮
件这种情况是非常可怕的,最主要是一旦物流车出了意外车祸之后,车载的GPRS定位仪器
和线路受到撞击被破坏,导致无法供电,与外界失去联络。为此,提出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
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
为长方体结构,且第一盒体的外侧壁和第二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盒体的内腔
中均有第一球壳,且第一球壳的内腔中设有第二球壳,所述第一球壳的内侧壁设有多个第
二铜触片,第二球壳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一铜触片,且第一球壳的内侧壁和第二球壳的外
侧壁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

所述第二盒体的一端内侧壁通过伸缩杆和封闭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盒体
通过第一顶出板和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套筒中,且套筒和
第二盒体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和齿轮啮合,齿轮和电动机上的转轴连接,电动
机的底部和第二盒体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封闭板的另一侧面的上端面通过第一顶出板和三角楔劈的一端固定连接,所
述封闭板的另一侧面的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出板,第二顶出板通过滚筒和导轨滑
动连接,导轨远离封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铜套筒,铜套筒活动套接在第二顶出板上,所述
第二顶出板上同时固定套接有铜凹块,第二顶出板远离封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三角楔劈的
一端,所述三角楔劈的另一端与两个限位板之间形成的间距匹配对应设置,两个所述限位
板均连接有T型插杆,T型插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且两个T型插杆分别活动插接在锁紧块的
上下端开设的通孔中,锁紧块和第二盒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铜凹块、铜套筒、电池和GPRS定位器共同组成串联电路,且GPRS定位器位于第
二盒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铜触片、第二铜触片、电动机和电池共同组成串联电路。

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出板和第二顶出板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封闭板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数目有四个,且伸缩杆之间呈现矩阵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出板底部的滚筒数目多于四个,且滚筒之间平行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数目共有六个,且第一盒体均分在第二盒体的六个外侧
壁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球壳中的第二铜触片的数目至少有六十个,每个所述第二
球壳中的第一铜触片的数目至少有四十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球壳和第二球壳之间连接第一弹簧数目多于六个。

优选的,所述铜凹块开设有与铜套筒外形匹配卡接的套筒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物流状态跟踪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在第
二盒体的六个面均设有类似于防撞检测装置的第一盒体,每个第一盒体中的第一球壳和第
二球壳在受到物流车意外车祸撞击时候,会带动内部的第一铜触片和第二铜触片电性接
触,从而引起第二盒体中的电动机、齿轮、齿条、封闭板和第二顶出板组合结构的移动,使得
三角楔劈卡死在凹型锁紧块中,此时铜凹块和铜套筒卡在一起,接通铜凹块、铜套筒、电池
和GPRS定位器共同组成的串联电路,从而保障了GPRS定位器的电源供应,和外界随时保持
信号联络,防止车祸造成物流车中的GPRS定位器中的线路断开而失联,大大保证了物流系
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 第一盒体、2 第二盒体、3 第一球壳、4 第一弹簧、5 第二球壳、6 第一铜
触片、7 第二铜触片、8 伸缩杆、9 封闭板、10 第一顶出板、11 齿条、12 齿轮、13 第二顶出
板、14 导轨、15 铜凹块、16 铜套筒、17 电池、18 凹型锁紧块、19 第二弹簧、20 三角楔劈、
21 限位板、22 T型插杆、23 GPRS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包括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均
为长方体结构,且第一盒体1的外侧壁和第二盒体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盒体1的数目共
有六个,且第一盒体1均分在第二盒体2的六个外侧壁上,第一盒体1的内腔中均有第一球壳
3,且第一球壳3的内腔中设有第二球壳5,第一球壳3的内侧壁设有多个第二铜触片7,第二
球壳5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一铜触片6,且第一球壳3的内侧壁和第二球壳5的外侧壁之间通
过第一弹簧4连接,每个第一球壳3中的第二铜触片7的数目至少有六十个,每个第二球壳5
中的第一铜触片6的数目至少有四十个,第一球壳3和第二球壳5之间连接第一弹簧4数目多
于六个。

第二盒体2的一端内侧壁通过伸缩杆8和封闭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伸缩杆8的数
目有四个,伸缩杆8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且伸缩杆8之间呈现矩阵分布,且第二盒体2通过
第一顶出板10和齿条11的一端固定连接,齿条11的另一端活动插接在套筒中,且套筒和第
二盒体2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齿条11和齿轮12啮合,齿轮12和电动机上的转轴连接,电
动机的底部和第二盒体2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

封闭板9的另一侧面的上端面通过第一顶出板10和三角楔劈20的一端固定连接,
封闭板9的另一侧面的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顶出板13,第一顶出板10和第二顶出板
13之间平行设置,封闭板9为长方体结构,第二顶出板13通过滚筒和导轨14滑动连接,第二
顶出板13底部的滚筒数目多于四个,且滚筒之间平行等间距分布,导轨14远离封闭板9的一
端固定连接有铜套筒16,铜套筒16活动套接在第二顶出板13上,第二顶出板13上同时固定
套接有铜凹块15,铜凹块15开设有与铜套筒16外形匹配卡接的套筒槽,第二顶出板13远离
封闭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三角楔劈20的一端,三角楔劈20的另一端与两个限位板21之间形
成的间距匹配对应设置,两个限位板21均连接有T型插杆22,T型插杆22上套接有第二弹簧
19,且两个T型插杆22分别活动插接在锁紧块18的上下端开设的通孔中,第二弹簧19使得T
型插杆22在通孔中伸缩移动,锁紧块18和第二盒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铜凹块15、铜套筒16、电池17和GPRS定位器23共同组成串联电路,其中,铜凹块15
和铜套筒16的组合相当于第一控制开关,且GPRS定位器23位于第二盒体2的内腔中,第一铜
触片6、第二铜触片7、电动机和电池17共同组成串联电路,其中,第一铜触片6和第二铜触片
7的组合相当于第二控制开关。

工作原理:当物流车遭遇车祸时候,巨大的冲击力将可能来自四面八方的,第二盒
体2的六个面均设有类似于防撞检测装置的第一盒体1,每个第一盒体1中的第一球壳3和第
二球壳5在受到物流车意外车祸撞击时候,会带动内部的第一铜触片6和第二铜触片7电性
连接,从而将电池17接通,为电动机供电,此时,电动机带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带动齿条11
移动,齿条11通过第一顶出板10带动封闭板9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顶出板10和第二顶出板13
的前端连接的三角楔劈20快速卡入到两个限位板21之间,锁死在凹型锁紧块18中,由于封
闭板9下端连接的第二顶出板13也会随之移动,从而引起铜凹块15和铜套筒16卡在一起,接
通铜凹块15、铜套筒16、电池17和GPRS定位器23共同组成的串联电路,从而保障了GPRS定位
器23的电源供应,维持物流车与外界联络,而且封闭板9、第一顶出板10和第二顶出板13将
保护GPRS定位器23免受冲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状态跟踪系统,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第一盒体的外侧壁和第二盒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盒体的内腔中均有第一球壳,且第一球壳的内腔中设有第二球壳,此物流状态跟踪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在第二盒体的六个面均设有类似于防撞检测装置的第一盒体,每个第一盒体中的第一球壳和第二球壳在受到物流车意外车祸撞击时候,会带动内部的第一铜触片和第二铜触片电性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