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的快速转运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玻璃的快速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传送带一般按有无牵引件来进行分类,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等组成;张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的结构特点是:被运送物料装在与牵引件连结在一起的承载构件内,或直接装在牵引件上,牵引件绕过各滚筒或链轮首尾相连,形成包括运送物料的有载分支和不运送物料的无载分支的闭合环路,利用牵引件的连续运动输送物料。
原材料在入炉成形,制成半成品后,需要经过传送装置的传输以进行下一步的镀膜等精加工。传统的辊子传送装置传送玻璃到加工设备与传送设备之间的位置时,玻璃往往会与传送装置或是加工设备的进口处相碰撞,导致玻璃划伤或是碎角,并且在传送过程中玻璃的位置还可能发生一定的位置偏移,进而使得玻璃的位置无法与加工设备的进口位置完全匹配,不仅容易造成玻璃的受损,还降低了传送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的快速转运方法,解决传统辊轮传送中玻璃位置偏移、传送效率低等问题,来达到提高传送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本发明首先在传输机构的支承架的两端设置左挡板与右挡板,圆辊的两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齿轮,电机驱动齿轮,带动齿轮与左、右挡板上的链条配合,使得圆辊支承架上转动,进而开始传动玻璃移动;圆辊可使得不同种类的玻璃稳定放置在传送平面上,防止玻璃的位置偏移,在支承架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能够起到一个过渡的功能,可以将玻璃与加工设备进口位置统一,减少玻璃与支承架或是加工设备相碰撞。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支承架、电机、左挡板、右挡板和圆辊,电机设置在支承架内,左挡板、右挡板设置在支承架的两端,圆辊转动设置在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左挡板、右挡板上设置有链条,圆辊的两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链条配合,还包括设置在支承架上的辅助支撑结构。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导向球,底座上开有半圆形凹槽,导向球滚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底座与支承架螺栓连接。
所述圆辊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第一辊面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辊面。
所述圆辊之间的间距为5~10㎝。
所述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的圆辊可使得不同种类的玻璃稳定放置在传送平面上,防止玻璃的位置偏移,在支承架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能够起到一个过渡的功能,可以将玻璃与加工设备进口位置统一,减少玻璃与支承架或是加工设备相碰撞,提高传送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玻璃的受损率。
2、本发明的多个圆辊共同构成的传送平面不仅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玻璃的快速传送,各圆辊之间的间距设置为5~10㎝,既可防止因间距太小而导致圆辊数量的增加,进而导致传送速度减缓;也可避免因间距太大而导致玻璃卡在圆辊之间,影响传送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左挡板、2-右挡板、3-圆辊、4-导向球、5-底座、6-第一辊面、7-第二辊面、8-橡胶垫、9-齿轮、10-链条、11-支承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首先在传输机构的支承架的两端设置左挡板与右挡板,圆辊的两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齿轮,电机驱动齿轮,带动齿轮与左、右挡板上的链条配合,使得圆辊支承架上转动,进而开始传动玻璃移动;圆辊可使得不同种类的玻璃稳定放置在传送平面上,防止玻璃的位置偏移,在支承架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能够起到一个过渡的功能,可以将玻璃与加工设备进口位置统一,减少玻璃与支承架或是加工设备相碰撞;其中传输机构包括支承架11、电机、左挡板1、右挡板2和圆辊3,电机设置在支承架11内,左挡板1、右挡板2设置在支承架11的两端,圆辊3转动设置在左挡板1与右挡板2之间,左挡板1、右挡板2上设置有链条10,圆辊3的两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齿轮9,齿轮9与链条10配合,还包括设置在支承架11上的辅助支撑结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底座5和导向球4,底座5上开有半圆形凹槽,导向球4滚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底座5与支承架11螺栓连接;所述圆辊3之间的间距为5~10㎝。本发明在支承架11的两端设置左挡板1与右挡板2,圆辊3的两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齿轮9,电机驱动齿轮9,带动齿轮9与左、右挡板1、2上的链条10配合,使得圆辊3在支承架11上转动,进而开始传动玻璃移动;设置的圆辊3可使得不同种类的玻璃稳定放置在传送平面上,防止玻璃的位置偏移,在支承架11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能够起到一个过渡的功能,可以将玻璃与加工设备进口位置统一,减少玻璃与支承架11或是加工设备相碰撞,提高传送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玻璃的受损率;当玻璃被传送至辅助支撑机构上时,即与橡胶材质的导向球4接触,活动设置的导向球4与玻璃之间产生滚动摩擦力,与一般的动摩擦力相比,滚动摩擦更加省力,在减少对玻璃的磨损的同时,可使玻璃快速通过辅助支撑机构到达加工设备的进料口;所述圆辊3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辊面6和第二辊面7,第一辊面6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辊面7,第一辊面6和第二辊面7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玻璃在圆辊3发生位置偏移,可使得汽车玻璃,不管是平板玻璃还是曲面玻璃均可稳定的放置在圆辊3上。
多个圆辊3共同构成的传送平面不仅起到支撑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玻璃的快速传送,各圆辊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5~10㎝,既可防止因间距太小而导致圆辊3数量的增加,进而导致传送速度减缓;也可避免因间距太大而导致玻璃卡在圆辊3之间,影响传送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