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板用胶水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水,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制作板材用胶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板主要分为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中纤板等,其中胶合夹板由杂木皮和胶水通过加热层压而成,一般压合时采用横、坚交叉 压合。目的是起到增强强度作用。胶合夹板按类别有4类,即耐气候、耐潮胶合板为I类,耐水胶合板为 II类、耐潮胶合板III类,不耐潮胶合板IIII类。胶合板在生产过程中的胶水是主要原材料之一,传统生产E2级的产品,主要使用甲醛及尿素作为主要原材料制作胶水,但在制作工艺时间较长,对材料用量要求较大,对能源的消耗也有一定程度的浪费,同时对环境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本着不改变胶水性能、保证生产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胶合板用胶水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工艺合理,从原料配比方面做出突破,使得每釜胶水中尿素用量与改进前相比约减少,减少了胶水中的尿素用量和甲醛用量,胶水粘度较好,提高板材的胶合强度,即降低了原材料用量、蒸汽用量和电耗等,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合板用胶水的制备方法,生产步骤如下:
1)一次加料,依次加入聚乙稀0.1份、甲醛60份、尿素24份、氨水9份,搅拌加热至90摄氏度,进行保温半小时,保温完成后调整PH值4.8-5.1,此时胶水漓钵速度达到5-6秒左右;
2)第二次加料,加入尿素6份、三聚氰胺2份,加热搅拌半小时后,再加入适量浓度为40%的碱 水停止反应并降温至80摄氏度,保证PH值6-6.5;
3)第三次加料,加入尿素4份继续搅拌降温至70摄氏度,增加胶水粘稠度;
4)第四次加料,加入一定量的尿素继续搅拌降温半小时后成胶。
5)检测:抽检部分胶水;
6)入库,待用:将合格胶水存入储胶罐、待用。
所述的过程中从入料到成胶过程搅拌不停止,以使物料均匀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原材料用量、蒸汽用量和电耗,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环境的污染,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胶合板用胶水的制备方法,生产步骤如下:
1)一次加料,依次加入聚乙稀0.1kg、甲醛60 kg、尿素24 kg、氨水9 kg,搅拌加热至90℃,进行保温半小时,保温完成后调整PH值4.8-5.1,此时胶水漓钵速度达到5秒;
2)第二次加料,加入尿素6 kg、三聚氰胺2 kg,加热搅拌半小时后,再加入适量浓度为40%的碱 水停止反应并降温至80℃,保证PH值6;
3)第三次加料,加入尿素4 kg继续搅拌降温至70℃,增加胶水粘稠度;
4)第四次加料,加入1kg尿素继续搅拌降温半小时后成胶。
5)检测:抽检部分胶水;
6)入库,待用:将合格胶水存入储胶罐、待用。
实施例2:
一种胶合板用胶水的制备方法,生产步骤如下:
1)一次加料,依次加入聚乙稀2kg、甲醛1200kg、尿素480kg、氨水180kg,搅拌加热至90℃,进行保温半小时,保温完成后调整PH值5,此时胶水漓钵速度达到6秒左右;
2)第二次加料,加入尿素120kg、三聚氰胺2kg,加热搅拌半小时后,再加入适量浓度为40%的碱 水停止反应并降温至80℃,保证PH值6.5;
3)第三次加料,加入尿素80kg继续搅拌降温至70℃,增加胶水粘稠度;
4)第四次加料,加入尿素20kg继续搅拌降温半小时后成胶;
5)检测:抽检部分胶水;
6)入库,待用:将合格胶水存入储胶罐、待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