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087121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72202.7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106700030A

公开日:

2017.05.24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8G18/79; C08G18/65; C08G18/66; C08G18/32; C08G18/40; C08G18/48; C08G18/63; C08J9/08; C08G101/00(2006.01)N

主分类号:

C08G18/79

申请人:

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剑; 赵叶宝; 薛晓金; 蔡万东; 章海飞; 林孝宾

地址:

325200 浙江省瑞安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大道16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树脂包含树脂A组分,树脂B1组分和树脂B2组分,树脂A组分包括聚多元醇A、交联剂、催化剂、发泡剂和匀泡剂;树脂B1包括异氰酸酯B1??100份,聚多元醇B1??10~40份,副反应阻止剂0.002~0.010份,树脂B2包括异氰酸酯B2??100份,聚多元醇B2??50~100份,副反应阻止剂0.002~0.010份,异氰酸酯B1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聚多元醇B1为聚醚三元醇,异氰酸酯B2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聚多元醇B2为聚醚多元醇。本发明可制得不同硬度慢回弹聚氨酯海绵,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含树脂A组分,树脂B1组分和树脂B2组分;
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下组分组成:聚多元醇A、交联剂、催化剂、发泡剂和匀泡剂;
所述树脂B1组分含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异氰酸酯B1 100份;
聚多元醇B1 10~4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所述树脂B2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B2 100份;
聚多元醇B2 50~10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所述的异氰酸酯B1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
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聚多元醇B1为聚醚三元醇;
所述异氰酸酯B2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聚多元醇B2为聚醚多元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
下组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
下组分组成:
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B1组分由如
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B1 100份;
聚多元醇B1 12~2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所述树脂B2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B2 100份;
聚多元醇B2 50~9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所述的异氰酸酯B1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
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聚多元醇B1为数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
所述异氰酸酯B2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聚多元醇B2为数均分子量3000~7000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二元醇;
所述副反应阻止剂为磷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组分中聚
多元醇A为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的混合物;所述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的质量
比为1∶1~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数
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和和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的聚氧
化丙烯醚三元醇的混合物,所述数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和
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的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的质量比为5∶3~8∶1;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为数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苯乙烯或丙烯腈接枝共聚氧化乙烯-
氧化丙烯三元醇,固含量为40~50%;
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1,6-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和70wt%的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
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的混合物,所述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和70wt%的双(二甲氨基
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4~1∶1;
所述发泡剂为水;
所述匀泡剂为有机硅匀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
酯树脂B1组分和聚氨酯树脂B2组分的质量比为1∶9~9∶1;A组分活性氢摩尔数与B1组分和
B2组分总的异氰酸酯基团摩尔数之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多元醇A、交联剂、催化剂、发泡剂和匀泡剂在50~60℃下反应1.5~2.5h后,降
温至40~45℃,混合1.0~1.5h,得到所述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
(2)将异氰酸酯B1、聚多元醇B1和副反应阻止剂在65~75℃反应2~3h,即得聚氨酯树
脂B1组分;
(3)将异氰酸酯B2、聚多元醇B2和副反应阻止剂在65~75℃反应2~3h,即得聚氨酯树
脂B2组分。
9.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
制备慢回弹聚氨酯海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温度为20~
25℃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0~25℃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温度为20~25℃的聚氨
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25~30℃箱泡中反应5~10min成型,脱模,切片即
得所述的聚氨酯海绵。

说明书

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氨酯全名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
统称,是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相互作用而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聚
氨酯海绵具有质量轻、回弹性好等特点。

用于生产聚氨酯海绵的树脂一般为双组份原料——多元醇混合物和预聚物(简称
AB料/AB组分或黑白料)。

不同性能要求的聚氨酯海绵需要不同种类的AB料配合使用。对于聚氨酯海绵生产
企业,需要配备各种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原料以适应不同性能要求的海绵的生产,而且每
次更换原料需要清洗打样机台和物料罐体,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克服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包含树脂A组分,树脂B1组分和树脂B2组
分;

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树脂B1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B1 100份;

聚多元醇B1 10~4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所述树脂B2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B2 100份;

聚多元醇B2 50~10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优选的:

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优选的:

所述树脂B1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B1 100份;

聚多元醇B1 12~2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优选的:

所述树脂B2组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B2 100份;

聚多元醇B2 50~90份;

副反应阻止剂 0.002~0.010份。

所述树脂A组分中聚多元醇A为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的混合物,所述聚醚多
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的质量比为1∶1~5∶1;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数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和数
均分子量为300~1000的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的混合物,所述数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
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和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的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的质量比为5
∶3~8∶1;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为数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苯乙烯或丙烯腈接枝共聚氧化乙
烯-氧化丙烯三元醇,固含量为40~50%。

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1,6-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
上。

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和70wt%的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与
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的混合物,所述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和70wt%的双
(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4~1∶1。

所述发泡剂为水;

所述匀泡剂为有机硅匀泡剂。

所述树脂B1组分中异氰酸酯B1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
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树脂B1组分中聚多元醇B1为聚醚三元醇,优选数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
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

所述树脂B1组分中副反应阻止剂为磷酸;

所述树脂B2组分中异氰酸酯B2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
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树脂B2组分中聚多元醇B2为聚醚多元醇,优选数均分子量3000~7000的聚氧
化乙烯-氧化丙烯二元醇;

所述树脂B2组分中副反应阻止剂为磷酸。

所述的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多元醇A、交联剂、催化剂、发泡剂和匀泡剂在50~60℃下反应1.5~2.5h
后,降温至40~45℃,混合1.0~1.5h,得到所述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

(2)将异氰酸酯B1、聚多元醇B1和副反应阻止剂在65~75℃反应2~3h,即得聚氨
酯树脂B1组分;

(3)将异氰酸酯B2、聚多元醇B2和副反应阻止剂在65~75℃反应2~3h,即得聚氨
酯树脂B2组分。

所述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用于制备慢回弹聚氨酯海绵,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将温度为20~25℃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0~25℃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
温度为20~25℃的聚氨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25~30℃箱泡中反应5~
10min成型,脱模,切片即得所述的慢回弹聚氨酯海绵。

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聚氨酯树脂B2组分的质量比为1∶9~9∶1;

A组分活性氢摩尔数与B1组分和B2组分总的异氰酸酯基团摩尔数之比为1∶1。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包含树脂A组分、B1组分和B2组分,通过调节B1组
分和B2组分的质量比,可制得不同性能的聚氨酯海绵。相比与普通的双组份聚氨酯树脂,本
发明产品在生产聚氨酯海绵过程中生产厂家无需配置各种不同原料,生产不同要求海绵
时,仅需调整B1和B2组份的配比,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利用不
同比例的两种预聚体组分(B1和B2)与A组分混合反应形成的聚氨酯树脂链段更加规整有
序,制得的聚氨酯海绵性能更佳。利用本发明产品生产的聚氨酯海绵硬度可调范围宽,回弹
慢、泡孔细密均匀、更适合连续生产操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
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和
要求做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144.3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6000),86.6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300),46.2kg的苯乙烯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6000),1.39kg乙二醇,0.22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0.89kg的70wt%的双
(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2.77kg水和0.28kg有机硅匀泡剂在
50℃下反应2.5h后,降温至40℃,混合1.5h,得到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119.8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9.8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
氰酸酯,1.99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6000)和0.0040kg的磷酸在
65℃反应3h,即得聚氨酯树脂B1组分。

将12.0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6.00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3000)和0.0005kg的磷酸在65℃反应3h,即得聚氨酯树脂B2组分。

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温度为20
℃的聚氨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25℃箱泡中反应10min成型,脱模,切片即
得聚氨酯海绵。

实施例2

144.3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6000),86.6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300),46.2kg的苯乙烯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6000),1.39kg乙二醇,0.22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0.89kg的70wt%的双
(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2.77kg水和0.28kg有机硅匀泡剂在
50℃下反应2.5h后,降温至40℃,混合1.5h,得到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18.7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6.21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
酸酯,0.30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6000)和0.0009kg的磷酸在65
℃反应3h,即得聚氨酯树脂B1组分。

将150.9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75.6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
均分子量为3000)和0.002kg的磷酸在65℃反应3h,即得聚氨酯树脂B2组分。

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温度为20
℃的聚氨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25℃箱泡中反应10min成型,脱模,切片即
得聚氨酯海绵。

实施例3

89.8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0),11.2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1000),101.0kg的丙烯腈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
均分子量为10000),2.02kg乙二醇,1.01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1.01kg的70wt%的
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3.03kg水和4.04kg有机硅匀泡剂
在60℃下反应1.5h后,降温至45℃,混合1.0h,得到所述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7.99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
酸酯,2.00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0)和0.002kg的磷酸在75
℃反应2h,即得聚氨酯树脂B1组分。

将57.9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9.9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7000)和0.009kg的磷酸在75℃反应2h,即得聚氨酯树脂B2组分。

将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温度为25
℃的聚氨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30℃箱泡中反应5min成型,脱模,切片即
得聚氨酯海绵。

实施例4

89.8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0),11.2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1000),101.0kg的丙烯腈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
均分子量为10000),2.02kg乙二醇,1.01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1.01kg的70wt%的
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3.03kg水和4.04kg有机硅匀泡剂
在60℃下反应1.5h后,降温至45℃,混合1.0h,得到所述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50.3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2.6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
酸酯,12.6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0)和0.002kg的磷酸在75
℃反应2h,即得聚氨酯树脂B1组分。

将4.52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89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7000)和0.0002kg的磷酸在75℃反应2h,即得聚氨酯树脂B2组分。

将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温度为25
℃的聚氨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30℃箱泡中反应5min成型,脱模,切片即
得聚氨酯海绵。

实施例5

217.6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9000),72.5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600),145.1kg的苯乙烯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9000),21.8kg乙二醇,1.31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2.61kg的70wt%的双
(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5.66kg水和4.35kg有机硅匀泡剂在
60℃下反应1.5h后,降温至45℃,混合1.0h,得到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153.8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1.1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
均分子量为9000)和0.010kg的磷酸65℃反应3h,即得聚氨酯树脂B1组分。

将52.5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3.6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
酸酯,79.1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3000)和0.010kg的磷酸在65℃
反应3h,即得聚氨酯树脂B2组分。

将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温度为25
℃的聚氨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30℃箱泡中反应5min成型,脱模,切片即
得聚氨酯海绵。

实施例6

160.0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8000),40.0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900),160.0kg的苯乙烯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8000),7.20kg1,4-丁二醇,1.08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2.16kg的70wt%
的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4.32kg水和4.68kg有机硅匀泡
剂在50℃下反应2.5h后,降温至40℃,混合1.5h,得到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99.3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78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8000)和0.006kg的磷酸在75℃反应2h,即得聚氨酯树脂B组分。

将11.7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8.18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
酸酯,15.2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4000)和0.003kg的磷酸在75℃
反应2h,即得聚氨酯树脂B2组分。

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B1组分和温度为20
℃的聚氨酯树脂B2组分,在浇注机中混合后,注入25℃箱泡中反应10min成型,脱模,切片即
得聚氨酯海绵。

对比例1

144.3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6000),86.6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300),46.2kg的苯乙烯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
分子量为6000),1.39kg乙二醇,0.22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0.89kg的70wt%的双
(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2.77kg水和0.28kg有机硅匀泡剂在
50℃下反应2.5h后,降温至40℃,混合1.5h,得到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131.8k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9.8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
氰酸酯,6.00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3000),1.99kg的聚氧化乙
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6000)和0.0045kg的磷酸在65℃反应3h,即得聚氨酯树
脂B组分。

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温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B组分,在浇注机中
混合后,注入25℃箱泡中反应10min成型,脱模,切片即得聚氨酯海绵。

对比例2

89.8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0),11.2kg的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数均分子量1000),101.0kg的丙烯腈接枝共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
均分子量为10000),2.02kg乙二醇,1.01kg的三乙烯二胺的乙二醇溶液,1.01kg的70wt%的
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与30wt%一缩二丙二醇配成的溶液,3.03kg水和4.04kg有机硅匀泡剂
在60℃下反应1.5h后,降温至45℃,混合1.0h,得到所述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

将65.89g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00kg的碳化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
酸酯,49.9kg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7000),2.00kg的聚氧化乙烯-
氧化丙烯三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0)和0.011kg的磷酸在75℃反应2h,即得聚氨酯树脂B
组分。

将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A组分和温度为25℃的聚氨酯树脂B组分在浇注机中
混合后,注入30℃箱泡中反应5min成型,脱模,切片即得聚氨酯海绵。

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所制得的聚氨酯海绵的各项性能测试如下:

表I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可知,在聚氨酯树脂A组分不变的前提
下,简单调整树脂B1组分和B2组分的比例就可制得不同硬度、不同回弹时间、泡孔细密均匀
的聚氨酯海绵,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约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
1,实施例3和对比例2可知,利用本发明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更易制得硬度较高回弹时
间较长,或者硬度较低回弹时间较长的海绵。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宗旨情况下,对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
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树脂包含树脂A组分,树脂B1组分和树脂B2组分,树脂A组分包括聚多元醇A、交联剂、催化剂、发泡剂和匀泡剂;树脂B1包括异氰酸酯B1?100份,聚多元醇B1?1040份,副反应阻止剂0.0020.010份,树脂B2包括异氰酸酯B2?100份,聚多元醇B2?50100份,副反应阻止剂0.0020.010份,异氰酸酯B1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