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83602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1CN102383602ACN102383602A21申请号201110365160222申请日20111117E04G21/0220060171申请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322100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东路65号72发明人楼永良蒋金生皮朝阳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代理人施少锋54发明名称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包括立管,立管固定连接在已施工完成的竖直立面上,立管斜向向外延伸有斜管,斜管的顶部为进料口,立管固定连接有角钢支架,角钢支架固定连接。
2、在竖直立面上,实现立管与竖直立面的固定连接,立管与角钢支架之间通过环箍螺栓固定连接,角钢支架与竖直立面之间通过对拉螺杆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清理及运输,提升现场的文明标化与绿色施工水平,解决现场垃圾运输过程中防尘的技术难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与综合效益的提高,切实的推进绿色施工的进程;该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牢固可靠,经济适用,灵活方便,可在多个工程中周转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83618A1/1页21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1,所述立管。
3、1固定连接在已施工完成的竖直立面6上,所述立管1斜向向外延伸有斜管2,所述斜管2的顶部为进料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固定连接有角钢支架3,所述角钢支架3固定连接在竖直立面6上,实现立管1与竖直立面6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与角钢支架3之间通过环箍螺栓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箍螺栓4的直径为1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支架3与竖直立面6之间通过对拉螺杆5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现。
4、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5的直径为16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1呈漏斗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2与立管1的夹角呈45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2与立管1的连接部距离楼面标高150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2与立管1之间焊接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383602ACN102383618A1/2页3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背景技术0002。
5、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还没有形成定型化、工具化的装置体系,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大力提倡和推行绿色施工的背景下,原有的施工方式不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为使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防止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使施工现场一些固定资产重复进行周转使用,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建筑施工现场的防尘降噪要求,推行绿色施工。目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清理都是由施工企业作业人员通过斗车或袋装或者人货电梯等方式运至地面在进行处置,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建筑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与环境保护,同时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施工成本高、效益低且文明施工水平总体较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
6、置,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费时费力,浪费资源,施工成本高的问题。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立管固定连接在已施工完成的竖直立面上,立管斜向向外延伸有斜管,斜管的顶部为进料口。0006进一步,立管固定连接有角钢支架,角钢支架固定连接在竖直立面上,实现立管与竖直立面的固定连接。0007进一步,立管与角钢支架之间通过环箍螺栓固定连接。0008优选的,环箍螺栓的直径为10MM。0009进一步,角钢支架与竖直立面之间通过对拉螺杆固定连接。0010优选的,对拉螺杆的直径为16MM。0011进一步,进料口呈漏斗状。。
7、0012优选的,斜管与立管的夹角呈45度。0013优选的,斜管与立管的连接部距离楼面标高150MM。0014进一步,斜管与立管之间焊接连接。001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6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清理及运输,提升现场的文明标化与绿色施工水平,解决现场垃圾运输过程中防尘的技术难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与综合效益的提高,切实的推进绿色施工的进程。该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牢固可靠,经济适用,灵活方便,可在多个工程中周转使用,便于建筑施工企业广泛的推广应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2383602ACN。
8、102383618A2/2页4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发明中立管与竖直立面的连接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运输装置,包括内径为150MM的立管1,立管1固定连接在已施工完成的竖直立面6上,立管1斜向向外延伸有内径为150MM的斜管2,斜管2与立管1的连接部高出楼面标高150MM,斜管2与立管1之间焊接连接。斜管2的长度为340MM,斜管2与立管1的夹角呈45度,斜管2的顶部为进料口21,进料口21呈漏斗状,用内径为150MM的钢管和厚度为3MM的钢板焊接成上。
9、底为381MM,下底为150MM,高为200MM的漏斗状进料口21,每楼层设置一个。立管1固定连接有角钢支架3,立管1与角钢支架3之间通过环箍螺栓4固定连接,角钢支架3采用50MM50MM的等边角钢焊接成长为300MM,高为200MM,在角钢支架3的长度中部冼两个12MM的螺孔,间距为160MM,采用10MM的环箍螺栓4用螺帽将立管1与角钢支架3固定。角钢支架3固定连接在竖直立面6上,角钢支架3与竖直立面6之间通过对拉螺杆5固定连接,在角钢支架3的高度中部冼两个18MM的螺孔,采用16MM的对拉螺杆5将角钢支架3与已施工完成的竖直立面6上,间距为90MM;实现立管1与竖直立面6的固定连接。清理楼层建筑垃圾时,将垃圾倒入漏斗,通过漏斗斜管2立管1将垃圾运输至地面指定位置。002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说明书CN102383602ACN102383618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8360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