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0864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71567.0

申请日:

2013.05.11

公开号:

CN104138515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68申请公布日:201411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8; A61P9/10; A61P9/06; A61K35/56(2006.01)N; A61K35/0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申请人:

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雷雨山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建筑街1号5层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上述药物中除龙骨和牡蛎外,其余药物混合,冲洗后浸泡3小时,龙骨和牡蛎煎煮一小时后与其它浸泡后的混合同煎,药物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浓缩,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补气养血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

说明书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有心绞痛,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本发明是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包括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率失常在中医属心悸,怔 范畴,在中医临床辨证事施治中有心虚胆怯型,心血不足型,阴虚火旺型,心阳不振型,水凌心型,心血瘀阻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
本发明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
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
制备方法:
除龙骨和牡蛎外,其余药物混合,冲洗后浸泡3小时,龙骨和牡蛎煎煮一小时后与其它浸泡后的混合同煎,药物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浓缩,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的功效。
典型病例:熊燕,女,4l岁。主诉,胸闷、心慌、气短3年,下肢轻度浮肿半年。患者1年前开始胸闷,阵发性胸闷痛,伴心慌、烦躁、气短乏力。半年来,下肢浮肿。曾在西医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服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听诊: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肝区压痛,下肢I度浮肿。舌苔白,脉沉细,偶有结脉出现。服本发明药物后诸症减轻,心慌心悸好转,已不胸痛,浮肿消除,又服用14天后诸症消失。
诊断标准:早博,心缓,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沉,细缓结代。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
制备方法:
除龙骨和牡蛎外,其余药物混合,冲洗后浸泡3小时,龙骨和牡蛎煎煮一小时后与其它浸泡后的混合同煎,药物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浓缩,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515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515A21申请号201310171567022申请日20130511A61K36/8968200601A61P9/10200601A61P9/06200601A61K35/56200601A61K35/0220060171申请人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地址1500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建筑街1号5层3号72发明人雷雨山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

2、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上述药物中除龙骨和牡蛎外,其余药物混合,冲洗后浸泡3小时,龙骨和牡蛎煎煮一小时后与其它浸泡后的混合同煎,药物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浓缩,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补气养血的功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515ACN104138515A1/1页。

3、21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权利要求书CN104138515A1/2页3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背景技术0002冠心病的主要表现有心绞痛,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本发明是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包括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率失常在中医属心悸,怔范畴,在中。

4、医临床辨证事施治中有心虚胆怯型,心血不足型,阴虚火旺型,心阳不振型,水凌心型,心血瘀阻型。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0004本发明治疗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冠心病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0005制备方法除龙骨和牡蛎外,其余药物混合,冲洗后浸泡3小时,龙骨和牡蛎煎煮一小时后与其它浸泡后的混合同煎,药物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浓缩,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0006服用方法每。

5、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0007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的功效。0008典型病例熊燕,女,4L岁。主诉,胸闷、心慌、气短3年,下肢轻度浮肿半年。患者1年前开始胸闷,阵发性胸闷痛,伴心慌、烦躁、气短乏力。半年来,下肢浮肿。曾在西医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服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听诊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肝区压痛,下肢I度浮肿。舌苔白,脉沉细,偶有结脉出现。服本发明药物后诸症减轻,心慌心悸好转,已不胸痛,浮肿消除,又服用14天后诸症消失。0009诊断标准早博,心缓,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沉,细缓结代。具体实施方式0010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红参30G、生黄芪20G、五味子10G、麦冬10G、桂枝15G,炙甘草10G、龙骨30G、牡蛎30G、炒枣仁15G、麻黄8G、仙灵脾15G、当归10G、川芎10G。0011制备方法除龙骨和牡蛎外,其余药物混合,冲洗后浸泡3小时,龙骨和牡蛎煎煮一小时后与其它浸泡后的混合同煎,药物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浓缩,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说明书CN104138515A2/2页40012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说明书CN10413851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