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0821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74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46752.7

申请日:

2011.12.28

公开号:

CN102518312A

公开日:

2012.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G 21/14申请公布日:20120627|||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4

主分类号:

E04G21/14

申请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发明人:

阮庆; 宋峥嵘; 姜维; 王勇; 李林; 王娴; 郑茂尧; 李振; 鞠学国; 李丰亭; 佘玥霞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代理人:

高凤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采用以下安装步骤:一、将承载框架、支撑框架依次置于下层水平片上;二、将下层大型设备置于承载框架上,并安装上层水平片;三、将上层设备安装在水平片上;四、在承载框架上安装的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直至将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顶升至预定高度后卸载;五、布置支撑装置,并将液压千斤顶II置于各支撑装置上;六、各液压千斤顶II同步作业;七、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使下层大型设备与上层大型设备准确对接、安装、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本发明能够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装,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分布及上层设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降低了被吊装大型设备安装中吊机使用频率施工难度及风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采用以下安装步骤 : 第一步, 将数个垫墩置于承载框架底部 ; 第二步, 在下层水平片上安装层间立柱 ; 第三步, 将支撑框架置于下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 ; 第四步, 将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 ; 第五步, 将下层大型设备放置于承载框架上, 并在层间立柱上安装上层水平片 ; 第六步, 将上层设备安装在上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 ; 第七步, 在承载框架与支撑框架之间安装数个液压千斤顶 I ; 第八步, 各液压千斤顶 I 同步顶升, 将承载框架顶升一个设定高度行程 ; 第九步, 液压千斤顶 I 卸载, 同时, 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 ; 第十步, 液压千斤顶 I 继续卸载, 液压千斤顶 I 油缸回缩至初始状态 ; 第十一步, 在液压千斤顶 I 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块 ; 第十二步,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I 与下部所对应的垫板接触 ; 第十三步, 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 直至将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顶升至预定 高度, 并在顶层垫板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 ; 第十四步, 液压千斤顶 I 卸载, 垫墩与减模薄垫片接触, 此时, 液压千斤顶 I 与下部所对 应的垫块分离 ; 第十五步, 在垫墩周围布置数个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与支撑框架连接固定, 同时, 将数 个液压千斤顶 II 置于各支撑装置上 ; 第十六步,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II 同步作业, 并对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水平方向的 位移进行微调 ; 第十七步, 液压千斤顶 I 同步顶升, 微调各液压千斤顶 I 的顶升高度, 使下层大型设备 与上层大型设备准确对接、 安装 ; 第十八步, 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 安装作业完成后, 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一步至第六步中, 在安装之前, 首先完成支撑框架、 承载框架、 下层水平片、 上层水平片的预 制工作。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四步中, 当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后, 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进行临时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七步中, 安装完数个液压千斤顶 I 后, 打开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的临时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九步中, 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板, 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后, 承载框架依靠垫 板支撑。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十五步中, 数个支撑装置及数个液压千斤顶 II 布置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说明书


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的安装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间受限的大型设备同步顶 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属于钢结构建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钢结构的建造中, 考虑到大型吊机使用频率及高低空组对施工难度, 通常, 将处于同一标高的众多杆件作为水平片置于较低位置进行单独预制, 然后, 采用吊机对其 进行整体吊装。此种建造方式可以显著降低高空吊装作业次数、 大型吊机使用频率及高空 组对施工量, 故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工程建造过程中。一般情况下, 设备均支撑于水平片上, 待水平片吊装就位后, 采用吊装方式安装设备。然而, 对于部分钢结构而言, 由于部分设备 只与上层水平片上的设备进行连接, 因此, 供施工作业空间受到显著限制。传统做法是 : 将 设备吊装到下层水平片上临时放置, 然后, 安装上层水平片及上层设备, 设备吊装用钢丝绳 穿透上层水平片与吊机相连并吊装, 最后, 完成与上层设备的连接工作。 上述传统做法主要 存在以下不足 :
     1、 由于被吊装设备吊装钢丝绳需穿透上层甲板, 被吊装设备会受到上层水平片结 构梁分布的影响 ; 考虑到上层甲板会受到钢丝绳的碰撞, 部分梁将不能进行预安装 ; 若所 需钢丝绳布置位置与上层设备支撑主梁碰撞, 此种方法将不能实现。
     2、 传统方法中, 被吊装设备处于吊机驾驶员不可见区域, 增大吊装作业难度及风 险。
     3、 被吊装设备采用吊装方式将会存在动荡, 就位精度较差, 需配备辅助精确就位 装置, 不利于较高精度设备的连接, 增大了施工难度及安全施工风险。
     4、 吊机数量将受到被吊装设备自身的重量、 尺寸及强度等因素影响。
     5、 设备间的连接通常需多台吊机且需要较长工期, 且需长期占用建造场地吊机等 场地资源, 不利于场地吊机等稀缺资源的调配, 进而影响整个建造场地所有工程项目的正 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 而提供一种大型设备同步 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能够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装, 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 分布及上层设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 同时, 不需额外配备辅助高精度就位装置 ; 不需要 长期占用建造场地吊机等场地资源, 降低了被吊装大型设备安装中吊机使用频率施工难度 及风险, 使整个建造场地所有工程项目的正常有序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采用以下安装步骤 :
     第一步, 将数个垫墩置于承载框架底部 ;
     第二步, 在下层水平片上安装层间立柱 ;第三步, 将支撑框架置于下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 ;
     第四步, 将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 ;
     第五步, 将下层大型设备放置于承载框架上, 并在层间立柱上安装上层水平片 ;
     第六步, 将上层设备安装在上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 ;
     第七步, 在承载框架与支撑框架之间安装数个液压千斤顶 I ;
     第八步, 各液压千斤顶 I 同步顶升, 将承载框架顶升一个设定高度行程 ;
     第九步, 液压千斤顶 I 卸载, 同时, 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 ;
     第十步, 液压千斤顶 I 继续卸载, 液压千斤顶 I 油缸回缩至初始状态 ;
     第十一步, 在液压千斤顶 I 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块 ;
     第十二步,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I 与下部所对应的垫板接触 ;
     第十三步, 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 直至将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顶升至 预定高度, 并在顶层垫板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 ;
     第十四步, 液压千斤顶 I 卸载, 垫墩与减模薄垫片接触, 此时, 液压千斤顶 I 与下部 所对应的垫块分离 ;
     第十五步, 在垫墩周围布置数个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与支撑框架连接固定, 同时, 将数个液压千斤顶 II 置于各支撑装置上 ;
     第十六步,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II 同步作业, 并对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水平方 向的位移进行微调 ;
     第十七步, 液压千斤顶 I 同步顶升, 微调各液压千斤顶 I 的顶升高度, 使下层大型 设备与上层大型设备准确对接、 安装 ;
     第十八步, 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 安装作业完成后, 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
     所述第一步至第六步中, 在安装之前, 首先完成支撑框架、 承载框架、 下层水平片、 上层水平片的预制工作。
     所述第四步中, 当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后, 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进行临时 固定。
     所述第七步中, 安装完数个液压千斤顶 I 后, 打开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的临时固 定。
     所述第九步中, 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板, 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后, 承载框架依靠垫板支撑。
     所述第十五步中, 数个支撑装置及数个液压千斤顶 II 布置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可对被吊装大型设备三维坐标精度进行微调控制, 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 装;
     2、 不存在钢丝绳穿透水平片及被吊装设备处于吊机驾驶员不可见区域的情况, 有 效降低施工风险 ;
     3、 设备支撑平稳, 就位精度较高, 不需额外配备辅助高精度就位装置, 对于连接精 度较高的设备而言, 将显著降低施工难度及风险, 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分布及上层设 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 ;
     4、 可根据设备自身情况设计承载框架, 安装精度及施工难度不受设备重量、 尺寸大小及强度等因素的制约 ;
     5、 设备连接期间不需要吊机配合, 有效减少吊机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支撑框架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承载框架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下层水平片及层间立柱安装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支撑框架安装示意图示意图。
     图 5 为本发明承载框架安装示意图。
     图 6 为本发明下层大型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 7 为本发明上层水平片安装示意图。
     图 8 为本发明上层大型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 9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及垫墩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 10 为本发明液压千斤顶与承载框架接触示意图。
     图 11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顶升承载框架一个高度行程示意图。
     图 12 为本发明垫墩下部第一个块垫板放置示意图。 图 13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至垫墩与第一块垫板接触示意图。 图 14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油缸收缩至离开支撑框架一设定高度示意图。 图 15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下第一个垫板布置示意图。
     图 16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油缸伸出、 并与对应垫板接触示意图。
     图 17 为本发明减摩薄垫片布置示意图。
     图 18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卸载至离开对应垫板示意图。
     图 19 为本发明水平方向液压千斤顶及其支撑装置布置总体示意图。
     图 20 为本发明承载框架水平方向位移微调示意图。
     图 21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顶升承载框架一定高度示意图。
     图 22 为本发明上下层大型设备对接总体示意图。
     图 23 为本发明上下层大型设备安装完工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
     1 支撑框架、 2 承载框架、 3 垫墩、 4 下层水平片、 5 层间立柱、 6 下层大型设备、 7 上层 水平片、 8 上层大型设备、 9 液压千斤顶、 10 垫板、 11 减摩薄垫片、 12 液压千斤顶、 13 支撑装 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以下安装步骤 :
     如图 1- 图 7 所示, 在安装之前, 首先, 完成支撑框架 1、 承载框架 2、 下层水平片 4、 上层水平片 7 的预制工作 ;
     第一步, 将数个垫墩 3 安装于承载框架 2 的底部 ;
     第二步, 如图 3 所示, 在下层水平片 4 上进行层间立柱 5 的安装 ;第三步, 如图 4 所示, 将支撑框架 1 置于下层水平片 4 上的设定位置 ;
     第四步, 如图 5 所示, 将承载框架 2 置于支撑框架 1 上, 并且, 在垫墩 3 及支撑框架 1 之间作临时焊接固定 ;
     第五步, 如图 6, 图 7 所示, 将下层大型设备 6 放置于承载框架 2 上, 并在层间立柱 5 上安装上层水平片 7 ;
     第六步, 如图 8 所示, 将上层设备 8 置于上层水平片 7 上的设定位置, 并做好上层 设备 8 与上层水平片 7 之间的连接工作 ;
     第七步, 如图 9、 图 10 所示, 在承载框架 2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布置数个竖直方向液 压千斤顶 9, 在液压千斤顶 9 与承载框架 2 之间作临时焊接固定, 同时, 打开垫墩 3 与支撑框 架 1 之间的临时焊接固定 ;
     第八步, 第九步, 如图 11 所示, 各液压千斤顶 9 同步顶升, 将承载框架 2 顶升一个 设定高度行程 ;
     第九步, 如图 12、 图 13 所示, 在垫墩 3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布置数个标准垫板 10, 并 且, 各液压千斤顶 9 进行适当卸载, 同时, 承载框架 2 高度进行适当回调, 此时, 承载框架 2 依靠垫板 10 支撑 ;
     第十步, 如图 14 所示, 液压千斤顶 9 继续卸载, 使得液压千斤顶 9 的油缸回缩至初 始状态 ;
     第十一步, 如图 15 所示, 在液压千斤顶 9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布置数个垫板 10 ;
     第十二步, 如图 16 所示,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9 伸出油缸, 保证液压千斤顶 9 与其下 部所对应的垫板 10 接触 ;
     第十三步, 如图 17 所示, 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 直至将承载框架 2 及下层大 型设备 6 顶升至预定高度, 并在顶层垫板 10 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 11 ;
     第十四步, 如图 18 所示, 液压千斤 9 顶适当卸载, 垫墩 3 与减模薄垫片 11 接触, 此 时, 液压千斤顶 9 与其下部所对应的垫块 10 分离 ;
     第十五步, 如图 19、 图 20 所示, 在垫墩 3 周围布置数个水平方向的液压千斤顶 12 的支撑装置 13, 支撑装置 13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同时, 将数个水平方向液 压千斤顶 12 置于各千斤顶支撑装置 13 上 ;
     第十六步, 如图 21 所示,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12 同步作业, 并对承载框架 2 及下层 大型设备 6 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微调 ;
     第十七步, 如图 22 所示, 竖直方向的液压千斤顶 9 同步顶升, 微调各竖直放置方向 液压千斤顶 9 的顶升高度, 以保证下层大型设备 6 与上层设备 8 准确对接, 并完成上下层大 型设备 8、 9 之间的连接工作 ;
     第十八步, 如图 23 所示, 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 安装作业完成, 拆除所有辅助 工装设施。
     液压千斤顶、 减摩薄垫片为现有产品。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 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18312A43申请公布日20120627CN102518312ACN102518312A21申请号201110446752722申请日20111228E04G21/1420060171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址100010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申请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72发明人阮庆宋峥嵘姜维王勇李林王娴郑茂尧李振鞠学国李丰亭佘玥霞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代理人高凤荣54发明名称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57摘要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采用以下安装步骤一、将承载框架、支撑。

2、框架依次置于下层水平片上;二、将下层大型设备置于承载框架上,并安装上层水平片;三、将上层设备安装在水平片上;四、在承载框架上安装的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直至将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顶升至预定高度后卸载;五、布置支撑装置,并将液压千斤顶II置于各支撑装置上;六、各液压千斤顶II同步作业;七、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使下层大型设备与上层大型设备准确对接、安装、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本发明能够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装,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分布及上层设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降低了被吊装大型设备安装中吊机使用频率施工难度及风险。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6页1/1页21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安装步骤第一步,将数个垫墩置于承载框架底部;第二步,在下层水平片上安装层间立柱;第三步,将支撑框架置于下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第四步,将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第五步,将下层大型设备放置于承载框架上,并在层间立柱上安装上层水平片;第六步,将上层设备安装在上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第七步,在承载框架与支撑框架之间安装数个液压千斤顶I;第八步,各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将承载框架顶升一个设定高度行程;第九步,液压千斤顶I卸载,同时,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第十步,液压千斤顶I继续卸载。

4、,液压千斤顶I油缸回缩至初始状态;第十一步,在液压千斤顶I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块;第十二步,控制各液压千斤顶I与下部所对应的垫板接触;第十三步,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直至将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顶升至预定高度,并在顶层垫板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第十四步,液压千斤顶I卸载,垫墩与减模薄垫片接触,此时,液压千斤顶I与下部所对应的垫块分离;第十五步,在垫墩周围布置数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支撑框架连接固定,同时,将数个液压千斤顶II置于各支撑装置上;第十六步,控制各液压千斤顶II同步作业,并对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微调;第十七步,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微调各液压千斤顶。

5、I的顶升高度,使下层大型设备与上层大型设备准确对接、安装;第十八步,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安装作业完成后,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至第六步中,在安装之前,首先完成支撑框架、承载框架、下层水平片、上层水平片的预制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当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后,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进行临时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中,安装完数个液压千斤顶I后,打开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的临时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

6、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步中,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板,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后,承载框架依靠垫板支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五步中,数个支撑装置及数个液压千斤顶II布置方向均为水平方向。权利要求书CN102518312A1/4页3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的安装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间受限的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属于钢结构建造领域。背景技术0002在大型钢结构的建造中,考虑到大型吊机使用频率及高低空组对施工难度,通常,将处于同一标高的众多杆件作为水平片置于较。

7、低位置进行单独预制,然后,采用吊机对其进行整体吊装。此种建造方式可以显著降低高空吊装作业次数、大型吊机使用频率及高空组对施工量,故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工程建造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设备均支撑于水平片上,待水平片吊装就位后,采用吊装方式安装设备。然而,对于部分钢结构而言,由于部分设备只与上层水平片上的设备进行连接,因此,供施工作业空间受到显著限制。传统做法是将设备吊装到下层水平片上临时放置,然后,安装上层水平片及上层设备,设备吊装用钢丝绳穿透上层水平片与吊机相连并吊装,最后,完成与上层设备的连接工作。上述传统做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00031、由于被吊装设备吊装钢丝绳需穿透上层甲板,被吊装设备会受到上层水。

8、平片结构梁分布的影响;考虑到上层甲板会受到钢丝绳的碰撞,部分梁将不能进行预安装;若所需钢丝绳布置位置与上层设备支撑主梁碰撞,此种方法将不能实现。00042、传统方法中,被吊装设备处于吊机驾驶员不可见区域,增大吊装作业难度及风险。00053、被吊装设备采用吊装方式将会存在动荡,就位精度较差,需配备辅助精确就位装置,不利于较高精度设备的连接,增大了施工难度及安全施工风险。00064、吊机数量将受到被吊装设备自身的重量、尺寸及强度等因素影响。00075、设备间的连接通常需多台吊机且需要较长工期,且需长期占用建造场地吊机等场地资源,不利于场地吊机等稀缺资源的调配,进而影响整个建造场地所有工程项目的正常。

9、运行。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能够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装,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分布及上层设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同时,不需额外配备辅助高精度就位装置;不需要长期占用建造场地吊机等场地资源,降低了被吊装大型设备安装中吊机使用频率施工难度及风险,使整个建造场地所有工程项目的正常有序运行。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10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安装步骤0011第一步,将数个垫墩置于承载框架底部;0012第二步,在下层水平片上安装层间立柱;说明书CN10251。

10、8312A2/4页40013第三步,将支撑框架置于下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0014第四步,将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0015第五步,将下层大型设备放置于承载框架上,并在层间立柱上安装上层水平片;0016第六步,将上层设备安装在上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0017第七步,在承载框架与支撑框架之间安装数个液压千斤顶I;0018第八步,各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将承载框架顶升一个设定高度行程;0019第九步,液压千斤顶I卸载,同时,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0020第十步,液压千斤顶I继续卸载,液压千斤顶I油缸回缩至初始状态;0021第十一步,在液压千斤顶I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块;0022第十二步,控制各液压。

11、千斤顶I与下部所对应的垫板接触;0023第十三步,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直至将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顶升至预定高度,并在顶层垫板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0024第十四步,液压千斤顶I卸载,垫墩与减模薄垫片接触,此时,液压千斤顶I与下部所对应的垫块分离;0025第十五步,在垫墩周围布置数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支撑框架连接固定,同时,将数个液压千斤顶II置于各支撑装置上;0026第十六步,控制各液压千斤顶II同步作业,并对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微调;0027第十七步,液压千斤顶I同步顶升,微调各液压千斤顶I的顶升高度,使下层大型设备与上层大型设备准确对接、安装;0028。

12、第十八步,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安装作业完成后,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0029所述第一步至第六步中,在安装之前,首先完成支撑框架、承载框架、下层水平片、上层水平片的预制工作。0030所述第四步中,当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后,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进行临时固定。0031所述第七步中,安装完数个液压千斤顶I后,打开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的临时固定。0032所述第九步中,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板,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后,承载框架依靠垫板支撑。0033所述第十五步中,数个支撑装置及数个液压千斤顶II布置方向均为水平方向。00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351、可对被吊装大型设备三维坐标精度进行微调控制。

13、,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装;00362、不存在钢丝绳穿透水平片及被吊装设备处于吊机驾驶员不可见区域的情况,有效降低施工风险;00373、设备支撑平稳,就位精度较高,不需额外配备辅助高精度就位装置,对于连接精度较高的设备而言,将显著降低施工难度及风险,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分布及上层设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00384、可根据设备自身情况设计承载框架,安装精度及施工难度不受设备重量、尺寸说明书CN102518312A3/4页5大小及强度等因素的制约;00395、设备连接期间不需要吊机配合,有效减少吊机使用时间。附图说明0040图1为本发明支撑框架示意图。0041图2为本发明承载框架示意图。00。

14、42图3为本发明下层水平片及层间立柱安装示意图。0043图4为本发明支撑框架安装示意图示意图。0044图5为本发明承载框架安装示意图。0045图6为本发明下层大型设备安装示意图。0046图7为本发明上层水平片安装示意图。0047图8为本发明上层大型设备安装示意图。0048图9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及垫墩总体布置示意图。0049图10为本发明液压千斤顶与承载框架接触示意图。0050图11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顶升承载框架一个高度行程示意图。0051图12为本发明垫墩下部第一个块垫板放置示意图。0052图13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至垫墩与第一块垫板接触示意图。0053图14为本发明竖直。

15、方向液压千斤顶油缸收缩至离开支撑框架一设定高度示意图。0054图15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下第一个垫板布置示意图。0055图16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油缸伸出、并与对应垫板接触示意图。0056图17为本发明减摩薄垫片布置示意图。0057图18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卸载至离开对应垫板示意图。0058图19为本发明水平方向液压千斤顶及其支撑装置布置总体示意图。0059图20为本发明承载框架水平方向位移微调示意图。0060图21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顶升承载框架一定高度示意图。0061图22为本发明上下层大型设备对接总体示意图。0062图23为本发明上下层大型设备安装完工示意图。00。

16、63图中主要标号说明00641支撑框架、2承载框架、3垫墩、4下层水平片、5层间立柱、6下层大型设备、7上层水平片、8上层大型设备、9液压千斤顶、10垫板、11减摩薄垫片、12液压千斤顶、13支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65本发明采用以下安装步骤0066如图1图7所示,在安装之前,首先,完成支撑框架1、承载框架2、下层水平片4、上层水平片7的预制工作;0067第一步,将数个垫墩3安装于承载框架2的底部;0068第二步,如图3所示,在下层水平片4上进行层间立柱5的安装;说明书CN102518312A4/4页60069第三步,如图4所示,将支撑框架1置于下层水平片4上的设定位置;0070第四步,如图。

17、5所示,将承载框架2置于支撑框架1上,并且,在垫墩3及支撑框架1之间作临时焊接固定;0071第五步,如图6,图7所示,将下层大型设备6放置于承载框架2上,并在层间立柱5上安装上层水平片7;0072第六步,如图8所示,将上层设备8置于上层水平片7上的设定位置,并做好上层设备8与上层水平片7之间的连接工作;0073第七步,如图9、图10所示,在承载框架2与支撑框架1之间布置数个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9,在液压千斤顶9与承载框架2之间作临时焊接固定,同时,打开垫墩3与支撑框架1之间的临时焊接固定;0074第八步,第九步,如图11所示,各液压千斤顶9同步顶升,将承载框架2顶升一个设定高度行程;0075第九。

18、步,如图12、图13所示,在垫墩3与支撑框架1之间布置数个标准垫板10,并且,各液压千斤顶9进行适当卸载,同时,承载框架2高度进行适当回调,此时,承载框架2依靠垫板10支撑;0076第十步,如图14所示,液压千斤顶9继续卸载,使得液压千斤顶9的油缸回缩至初始状态;0077第十一步,如图15所示,在液压千斤顶9与支撑框架1之间布置数个垫板10;0078第十二步,如图16所示,控制各液压千斤顶9伸出油缸,保证液压千斤顶9与其下部所对应的垫板10接触;0079第十三步,如图17所示,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直至将承载框架2及下层大型设备6顶升至预定高度,并在顶层垫板10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

19、11;0080第十四步,如图18所示,液压千斤9顶适当卸载,垫墩3与减模薄垫片11接触,此时,液压千斤顶9与其下部所对应的垫块10分离;0081第十五步,如图19、图20所示,在垫墩3周围布置数个水平方向的液压千斤顶12的支撑装置13,支撑装置13与支撑框架1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同时,将数个水平方向液压千斤顶12置于各千斤顶支撑装置13上;0082第十六步,如图21所示,控制各液压千斤顶12同步作业,并对承载框架2及下层大型设备6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微调;0083第十七步,如图22所示,竖直方向的液压千斤顶9同步顶升,微调各竖直放置方向液压千斤顶9的顶升高度,以保证下层大型设备6与上层设备8准。

20、确对接,并完成上下层大型设备8、9之间的连接工作;0084第十八步,如图23所示,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安装作业完成,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0085液压千斤顶、减摩薄垫片为现有产品。008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518312A1/16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2/16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3/16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4/16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

21、A105/16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16/16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27/16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38/16页14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49/16页15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510/16页16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611/16页17图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712/16页18图17图18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813/16页19图19图20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1914/16页20图21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2015/16页21图22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2116/16页22图23说明书附图CN102518312A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