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的安装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间受限的大型设备同步顶 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属于钢结构建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钢结构的建造中, 考虑到大型吊机使用频率及高低空组对施工难度, 通常, 将处于同一标高的众多杆件作为水平片置于较低位置进行单独预制, 然后, 采用吊机对其 进行整体吊装。此种建造方式可以显著降低高空吊装作业次数、 大型吊机使用频率及高空 组对施工量, 故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工程建造过程中。一般情况下, 设备均支撑于水平片上, 待水平片吊装就位后, 采用吊装方式安装设备。然而, 对于部分钢结构而言, 由于部分设备 只与上层水平片上的设备进行连接, 因此, 供施工作业空间受到显著限制。传统做法是 : 将 设备吊装到下层水平片上临时放置, 然后, 安装上层水平片及上层设备, 设备吊装用钢丝绳 穿透上层水平片与吊机相连并吊装, 最后, 完成与上层设备的连接工作。 上述传统做法主要 存在以下不足 :
1、 由于被吊装设备吊装钢丝绳需穿透上层甲板, 被吊装设备会受到上层水平片结 构梁分布的影响 ; 考虑到上层甲板会受到钢丝绳的碰撞, 部分梁将不能进行预安装 ; 若所 需钢丝绳布置位置与上层设备支撑主梁碰撞, 此种方法将不能实现。
2、 传统方法中, 被吊装设备处于吊机驾驶员不可见区域, 增大吊装作业难度及风 险。
3、 被吊装设备采用吊装方式将会存在动荡, 就位精度较差, 需配备辅助精确就位 装置, 不利于较高精度设备的连接, 增大了施工难度及安全施工风险。
4、 吊机数量将受到被吊装设备自身的重量、 尺寸及强度等因素影响。
5、 设备间的连接通常需多台吊机且需要较长工期, 且需长期占用建造场地吊机等 场地资源, 不利于场地吊机等稀缺资源的调配, 进而影响整个建造场地所有工程项目的正 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 而提供一种大型设备同步 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能够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装, 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 分布及上层设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 同时, 不需额外配备辅助高精度就位装置 ; 不需要 长期占用建造场地吊机等场地资源, 降低了被吊装大型设备安装中吊机使用频率施工难度 及风险, 使整个建造场地所有工程项目的正常有序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大型设备同步顶升精确就位安装工艺, 其特征在于 : 采用以下安装步骤 :
第一步, 将数个垫墩置于承载框架底部 ;
第二步, 在下层水平片上安装层间立柱 ;第三步, 将支撑框架置于下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 ;
第四步, 将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 ;
第五步, 将下层大型设备放置于承载框架上, 并在层间立柱上安装上层水平片 ;
第六步, 将上层设备安装在上层水平片上设定位置 ;
第七步, 在承载框架与支撑框架之间安装数个液压千斤顶 I ;
第八步, 各液压千斤顶 I 同步顶升, 将承载框架顶升一个设定高度行程 ;
第九步, 液压千斤顶 I 卸载, 同时, 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 ;
第十步, 液压千斤顶 I 继续卸载, 液压千斤顶 I 油缸回缩至初始状态 ;
第十一步, 在液压千斤顶 I 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块 ;
第十二步,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I 与下部所对应的垫板接触 ;
第十三步, 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 直至将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顶升至 预定高度, 并在顶层垫板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 ;
第十四步, 液压千斤顶 I 卸载, 垫墩与减模薄垫片接触, 此时, 液压千斤顶 I 与下部 所对应的垫块分离 ;
第十五步, 在垫墩周围布置数个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与支撑框架连接固定, 同时, 将数个液压千斤顶 II 置于各支撑装置上 ;
第十六步,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II 同步作业, 并对承载框架及下层大型设备水平方 向的位移进行微调 ;
第十七步, 液压千斤顶 I 同步顶升, 微调各液压千斤顶 I 的顶升高度, 使下层大型 设备与上层大型设备准确对接、 安装 ;
第十八步, 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 安装作业完成后, 拆除所有辅助工装设施。
所述第一步至第六步中, 在安装之前, 首先完成支撑框架、 承载框架、 下层水平片、 上层水平片的预制工作。
所述第四步中, 当承载框架置于支撑框架上后, 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进行临时 固定。
所述第七步中, 安装完数个液压千斤顶 I 后, 打开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的临时固 定。
所述第九步中, 在垫墩与支撑框架之间布置数个垫板, 承载框架高度进行回调后, 承载框架依靠垫板支撑。
所述第十五步中, 数个支撑装置及数个液压千斤顶 II 布置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可对被吊装大型设备三维坐标精度进行微调控制, 顺利实现大型设备的准确安 装;
2、 不存在钢丝绳穿透水平片及被吊装设备处于吊机驾驶员不可见区域的情况, 有 效降低施工风险 ;
3、 设备支撑平稳, 就位精度较高, 不需额外配备辅助高精度就位装置, 对于连接精 度较高的设备而言, 将显著降低施工难度及风险, 且不受上层水平片结构梁分布及上层设 备支撑形式的影响及制约 ;
4、 可根据设备自身情况设计承载框架, 安装精度及施工难度不受设备重量、 尺寸大小及强度等因素的制约 ;
5、 设备连接期间不需要吊机配合, 有效减少吊机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支撑框架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承载框架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下层水平片及层间立柱安装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支撑框架安装示意图示意图。
图 5 为本发明承载框架安装示意图。
图 6 为本发明下层大型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 7 为本发明上层水平片安装示意图。
图 8 为本发明上层大型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 9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及垫墩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 10 为本发明液压千斤顶与承载框架接触示意图。
图 11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顶升承载框架一个高度行程示意图。
图 12 为本发明垫墩下部第一个块垫板放置示意图。 图 13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至垫墩与第一块垫板接触示意图。 图 14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油缸收缩至离开支撑框架一设定高度示意图。 图 15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下第一个垫板布置示意图。
图 16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油缸伸出、 并与对应垫板接触示意图。
图 17 为本发明减摩薄垫片布置示意图。
图 18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卸载至离开对应垫板示意图。
图 19 为本发明水平方向液压千斤顶及其支撑装置布置总体示意图。
图 20 为本发明承载框架水平方向位移微调示意图。
图 21 为本发明竖直方向液压千斤顶顶升承载框架一定高度示意图。
图 22 为本发明上下层大型设备对接总体示意图。
图 23 为本发明上下层大型设备安装完工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
1 支撑框架、 2 承载框架、 3 垫墩、 4 下层水平片、 5 层间立柱、 6 下层大型设备、 7 上层 水平片、 8 上层大型设备、 9 液压千斤顶、 10 垫板、 11 减摩薄垫片、 12 液压千斤顶、 13 支撑装 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以下安装步骤 :
如图 1- 图 7 所示, 在安装之前, 首先, 完成支撑框架 1、 承载框架 2、 下层水平片 4、 上层水平片 7 的预制工作 ;
第一步, 将数个垫墩 3 安装于承载框架 2 的底部 ;
第二步, 如图 3 所示, 在下层水平片 4 上进行层间立柱 5 的安装 ;第三步, 如图 4 所示, 将支撑框架 1 置于下层水平片 4 上的设定位置 ;
第四步, 如图 5 所示, 将承载框架 2 置于支撑框架 1 上, 并且, 在垫墩 3 及支撑框架 1 之间作临时焊接固定 ;
第五步, 如图 6, 图 7 所示, 将下层大型设备 6 放置于承载框架 2 上, 并在层间立柱 5 上安装上层水平片 7 ;
第六步, 如图 8 所示, 将上层设备 8 置于上层水平片 7 上的设定位置, 并做好上层 设备 8 与上层水平片 7 之间的连接工作 ;
第七步, 如图 9、 图 10 所示, 在承载框架 2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布置数个竖直方向液 压千斤顶 9, 在液压千斤顶 9 与承载框架 2 之间作临时焊接固定, 同时, 打开垫墩 3 与支撑框 架 1 之间的临时焊接固定 ;
第八步, 第九步, 如图 11 所示, 各液压千斤顶 9 同步顶升, 将承载框架 2 顶升一个 设定高度行程 ;
第九步, 如图 12、 图 13 所示, 在垫墩 3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布置数个标准垫板 10, 并 且, 各液压千斤顶 9 进行适当卸载, 同时, 承载框架 2 高度进行适当回调, 此时, 承载框架 2 依靠垫板 10 支撑 ;
第十步, 如图 14 所示, 液压千斤顶 9 继续卸载, 使得液压千斤顶 9 的油缸回缩至初 始状态 ;
第十一步, 如图 15 所示, 在液压千斤顶 9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布置数个垫板 10 ;
第十二步, 如图 16 所示,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9 伸出油缸, 保证液压千斤顶 9 与其下 部所对应的垫板 10 接触 ;
第十三步, 如图 17 所示, 重复上述第八步至第十二步, 直至将承载框架 2 及下层大 型设备 6 顶升至预定高度, 并在顶层垫板 10 上部铺设对应数量的减摩薄垫片 11 ;
第十四步, 如图 18 所示, 液压千斤 9 顶适当卸载, 垫墩 3 与减模薄垫片 11 接触, 此 时, 液压千斤顶 9 与其下部所对应的垫块 10 分离 ;
第十五步, 如图 19、 图 20 所示, 在垫墩 3 周围布置数个水平方向的液压千斤顶 12 的支撑装置 13, 支撑装置 13 与支撑框架 1 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同时, 将数个水平方向液 压千斤顶 12 置于各千斤顶支撑装置 13 上 ;
第十六步, 如图 21 所示, 控制各液压千斤顶 12 同步作业, 并对承载框架 2 及下层 大型设备 6 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微调 ;
第十七步, 如图 22 所示, 竖直方向的液压千斤顶 9 同步顶升, 微调各竖直放置方向 液压千斤顶 9 的顶升高度, 以保证下层大型设备 6 与上层设备 8 准确对接, 并完成上下层大 型设备 8、 9 之间的连接工作 ;
第十八步, 如图 23 所示, 上下层大型设备准确就位、 安装作业完成, 拆除所有辅助 工装设施。
液压千斤顶、 减摩薄垫片为现有产品。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 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