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08049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45983.6

申请日:

2011.12.28

公开号:

CN102425305A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G 2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卫路4号9楼变更后: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卫路4号9楼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广州市恒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广州恒盛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00申请日:201112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00; E04B1/66; E01D21/00; E01D19/08

主分类号:

E04G21/00

申请人:

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恒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岑哲晞; 卫嘉倩; 杨春明; 张家祺; 李慧莹; 邓钊平; 陆耀东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卫路4号9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王会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基层处理、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本发明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基层处理 : 在混凝土浇筑或砂浆抹灰完成超过 48 小时后, 对基层表面进行修 补处理, 剔除基层表面超过 0.3mm 的蜂窝、 麻面、 开裂、 酥松缺陷, 并洗去基层表面的尘灰 ; 步骤二、 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 采用低压泵送喷雾器在基层表面整体喷涂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二至三遍, 单次喷涂间隔时间应在 24 小时以上, 喷涂前用力摇动水 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至起泡状, 并将低压泵送喷雾器的喷嘴调至喷出呈雾状, 再以由上而 下的顺序将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均匀喷涂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至基层表面完 全浸润并达到镜面效果,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喷涂量为 4-5m2/kg ; 步骤三、 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 : 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 24 小时后, 用滚 筒滚刷器或硬毛刷将丙烯聚合物乳液均匀涂覆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二至三遍, 后 续涂覆操作须在前次涂覆的丙烯聚合物乳液固化后进行, 不同遍次的涂覆操作横竖交叉 进行, 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 0.4mm-0.6mm, 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控制 在 1.0-1.5mm 范围内 ; 步骤四、 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 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局部加强处理步骤, 所述局部加强处理步骤为采用步骤二的方法, 对于需要加强防水效果 的部位进行局部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一 中的修补处理, 应在剔凿清洗干净后, 然后局部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再用丙烯聚合 物乳液涂抹 ; 或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修补抹平, 除去超过 0.3mm 的缺陷, 再喷涂一遍水性渗 透型无机防水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二 中, 对于喷涂后明显快于其他混凝土表面吸收液剂的位置, 或混凝土表面存在小于 0.3mm 缺陷的位置等情况, 应进行局部加喷, 至与基层表面的其余部位共同达到镜面效果。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二 中, 应连续均匀地向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喷涂, 若当次喷涂时无法一次性完成, 则需要保证 15-20mm 的喷涂搭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 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为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二中, 施工区域环境温度控制在 5℃— 35℃之间, 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低于 2℃, 相对湿度在 10%-90% 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二 中, 在首次喷涂前还需对混凝土浇筑或砂浆表面进行预湿处理, 将清水在喷涂前喷洒与基 层表面, 待预湿表面变干后再进行第一遍的喷涂操作, 后续喷涂操作无须进行预湿处理。

说明书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背景技术 在工程领域, 混凝土和砂浆作为最常见的固定、 制成结构被广泛采用, 无论是建筑 领域、 路桥工程领域或者其他工程领域, 混凝土及砂浆的施筑都运用广泛。其中, 许多混凝 土结构都是构筑在潮湿、 多水甚至是酸、 碱、 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和砂浆结构明显有害 的环境中, 因此, 在构筑混凝土和砂浆结构式是充分考虑到防渗、 防水的要求, 保证混凝土 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长久耐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防水、 防渗技术, 其中, 最主要的方式包括在混凝土和砂浆 结构的外围构筑防水、 防渗结构的物理防水、 防渗方法, 但此方法不仅需要额外的构筑工 序, 而且防水、 防渗结构在某些力学要求极高的条件下, 构筑难度极大且需要占用额外的位 置, 很多条件下都无法采用, 另外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防渗剂, 防止潮湿环境中的水 分、 酸碱或者其他对混凝土结构有害的物质渗入混凝土结构中, 也是业界经常采用的方式, 这一方式被成为刚性防水 ; 另外在混凝土或砂浆结构的表面涂覆隔水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 业界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但由于该涂覆层常会收到外接因素的损害, 经常无法起到良好的 防水防渗效果。
     因此, 开发出一种新的混凝土防水施工方法, 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 工方法, 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 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 覆于基层的表面, 形成高分子防水层, 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 显著地提高 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 防渗效果, 优化工程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基层处理 : 在混凝土浇筑或砂浆抹灰完成超过 48 小时后, 对基层表面进行修 补处理, 剔除基层表面超过 0.3mm 的蜂窝、 麻面、 开裂、 酥松缺陷, 并洗去基层表面的尘灰 ; 步骤二、 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 采用低压泵送喷雾器在基层表面整体喷涂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二至三遍, 单次喷涂间隔时间应在 24 小时以上, 喷涂前用力摇动水 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至起泡状, 并将低压泵送喷雾器的喷嘴调至喷出呈雾状, 再以由上而 下的顺序将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均匀喷涂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至基层表面完 全浸润并达到镜面效果,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喷涂量为 4-5m2/kg ; 步骤三、 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 : 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 24 小时后, 用滚 筒滚刷器或硬毛刷将丙烯聚合物乳液均匀涂覆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二至三遍, 后续涂覆操作须在前次涂覆的丙烯聚合物乳液固化后进行, 不同遍次的涂覆操作横竖交叉 进行, 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 0.4mm-0.6mm, 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控制 在 1.0-1.5mm 范围内 ; 步骤四、 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 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 施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 优选地, 该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还包括局部加强处理步骤, 所述局部 加强处理步骤为采用步骤二的方法, 对于需要加强防水效果的部位进行局部的水性渗透型 无机防水剂喷涂。
     优选地, 步骤一中的修补处理, 应在剔凿清洗干净后, 然后局部喷涂水性渗透型无 机防水剂, 再用丙烯聚合物乳液涂抹 ; 或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修补抹平, 除去超过 0.3mm 的 缺陷, 再喷涂一遍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优选地, 步骤二中, 对于喷涂后明显快于其他混凝土表面吸收液剂的位置, 或混凝 土表面存在小于 0.3mm 缺陷的位置等情况, 应进行局部加喷, 至与基层表面的其余部位共 同达到镜面效果。 优选地, 步骤二中, 应连续均匀地向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喷涂, 若当次喷涂时无法一 次性完成, 则需要保证 15-20mm 的喷涂搭接。
     优选地, 所述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为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
     优选地, 步骤二中, 施工区域环境温度控制在 5℃— 35℃之间, 混凝土表面温度不 低于 2℃, 相对湿度在 10%-90% 之间。施工时, 应尽量避免在强阳光、 狂风或恶劣天气时施 工, 如要在强太阳下施工或在施工面温度按近上限温度时, 则应将表面喷水降温, 然后再施 喷施工, 防止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在渗透进混凝土前变干。
     优选地, 步骤二中, 在首次喷涂前还需对混凝土浇筑或砂浆表面进行预湿处理, 将 清水在喷涂前喷洒与基层表面, 待预湿表面变干后再进行第一遍的喷涂操作, 后续喷涂操 作无须进行预湿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为碱激活的化学渗透液, 其具体成分 参见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行业标准的规定, 利用渗透的原理使混凝土中的游离碱和溶 液中的催化剂产生反应, 形成晶体, 填满混凝土内所有细小孔隙, 从而成为混凝土整体结构 的一部分, 从而完全阻止了外部的水、 酸、 碱、 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 使霉菌 和微生物无法在其表面及内部生长, 达到最有效的防水功能。丙烯聚合物乳液能够在混凝 土密封型防水膜, 用于普通水泥的改性, 它能使普通水泥具有从其他改性剂上无法获得的 独特性能。 它含有的聚合成份, 可以大大促进普通水泥的交联, 使水泥内部产生一种兼具化 学性和机械性粘结力和内聚合力, 不论基层的正反面都可以防水, 同时, 它还具有抗热胀冷 缩、 抗风化腐蚀、 抗磨损、 抗紫外线、 抗老化的作用。
     上述两种材料结合使用能够简单, 高效, 经济, 它从内到外为混凝土提供密封及防 水保护, 双重防护, 能有效解决任何等级要求的防水工程, 并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寿 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
     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 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 形成高分子防水层, 充分结合 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 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 防渗效果, 优化工程质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在所参 照的附图中, 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依 次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一、 基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或砂浆抹灰完成超过 48 小时后, 对基层表面进行修 补处理, 剔除基层表面超过 0.3mm 的蜂窝、 麻面、 开裂、 酥松缺陷, 并洗去基层表面的尘灰。
     具体实现时, 步骤一中的修补处理, 应在剔凿清洗干净后, 然后局部喷涂水性渗 透型无机防水剂, 再用丙烯聚合物乳液涂抹 ; 或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修补抹平, 除去超过 0.3mm 的缺陷, 再喷涂一遍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步骤二、 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采用低压泵送喷雾器在基层表面整体 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二遍, 单次喷涂间隔时间应在 24 小时以上, 喷涂前用力摇动水 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至起泡状, 并将低压泵送喷雾器的喷嘴调至喷出呈雾状, 再以由上而 下的顺序将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均匀喷涂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至基层表面完 全浸润并达到镜面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为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 具体 2 实现时,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喷涂量为 4.5m /kg。需要说明的是,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 水剂Ⅱ型为碱激活的化学渗透液, 其具体成分参见 《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行业标准的规 定, 在业内简称为 DPS。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购自福建省宁德市建 工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建工集团, 产品批号分别为 2010075 和 110375, 而且通过长期 的实验发现, 其他来源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也具有类似的良好效果。实际使用过 程中, 本发明采用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 其配料比按厂家和相关产品说明书执行 或直接使用, 其用量视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及微孔量多少而有所不同, 一般为 4-5m2/kg。
     从原理上讲, 利用渗透的原理使混凝土中的游离碱和溶液中的催化剂产生反应, 形成晶体, 填满混凝土内所有细小孔隙, 从而成为混凝土整体结构的一部分, 从而完全阻止 了外部的水、 酸、 碱、 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 使霉菌和微生物无法在其表面 及内部生长, 达到最有效的防水功能。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 对于喷涂后明显快于其他混凝土表面吸收液剂的位置,或混凝土表面存在小于 0.3mm 缺陷的位置等情况, 应进行局部加喷, 至与基层表面的其余 部位共同达到镜面效果。
     另外, 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应连续均匀地向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喷涂, 若当次喷涂时无法一次性完成, 则需要保证 15-20mm 的喷涂搭接。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步骤二中, 在首次喷涂前还需对混凝土浇筑或砂浆表面进 行预湿处理, 将清水在喷涂前喷洒与基层表面, 待预湿表面变干后再进行第一遍的喷涂操 作, 后续喷涂操作无须进行预湿处理。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中, 整体喷涂的次数应该根据具 体情况而定, 一般按上述贵方喷涂 2-3 此即可是混凝土或砂浆结构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
     另外, 本发明步骤二的操作对于施工条件要求严格, 施工区域环境温度控制在 5℃— 35℃之间, 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低于 2℃, 相对湿度在 10%-90% 之间。施工时, 应尽量避 免在强阳光、 狂风或恶劣天气时施工, 如要在强太阳下施工或在施工面温度按近上限温度 时, 则应将表面喷水降温, 然后再施喷施工, 防止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在渗透进混凝土前变 干。
     步骤三、 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 24 小时后, 用滚筒滚刷器或硬毛刷将丙烯聚合物乳液均匀涂覆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二遍, 后 续涂覆操作须在前次涂覆的丙烯聚合物乳液固化后进行, 不同遍次的涂覆操作横竖交叉 进行, 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 0.5mm, 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为 1.2mm。 结合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步骤三种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 1、 涂刷丙烯聚合物乳液用专业滚筒滚刷器或硬毛刷为宜 ; 2、 丙烯聚合物乳液的混合配料比具体参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操作 ; 3、 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喷涂 24 小时后, 方可进行丙烯聚合物乳液的涂刷 施工 ; 4、 当底层仍处于潮湿状态时, 可均匀连续涂刷丙烯聚合物乳液第一层, 待上一遍涂层 固化至手指触不粘手后才能进行下一遍涂刷。
     5、 施工用鬃刷或滚子将配好的浆料涂覆到已清理干净平整的基面上, 无论是刷涂 法或是滚涂法, 均要求按顺序操作, 涂覆均匀, 紧密接茬, 不可漏刷或漏滚。
     6、 每遍应来回多重复几次, 令浆料与基层之间粘结严实、 不留气泡和砂眼, 若当次 涂刷时无法一次性完成, 则涂刷应与前次喷涂圈形成搭接不小于 15cm。
     6、 每遍涂刷应均匀, 要横竖交叉, 上一遍横涂, 下一遍竖涂。
     7、 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 0.4mm-0.6mm, 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 度控制在 1.0-1.5mm 范围内 ; 8、 涂刷完成后, 在阳光下和有风时则需采取覆盖等保护措施。
     从原理上讲, 丙烯聚合物乳液能够在混凝土密封型防水膜, 用于普通水泥的改性, 它能使普通水泥具有从其他改性剂上无法获得的独特性能。它含有的聚合成份, 可以大大 促进普通水泥的交联, 使水泥内部产生一种兼具化学性和机械性粘结力和内聚合力, 不论 基层的正反面都可以防水, 同时, 它还具有抗热胀冷缩、 抗风化腐蚀、 抗磨损、 抗紫外线、 抗 老化的作用。对于本发明采用的丙烯聚合物乳液为普通市售产品, 其有效成分根据建筑行 业的丙烯聚合物乳液产品的行业标准规定, 业内简称为 RMO。本发明上述实施中采用的丙 烯聚合物乳液为购自广东建工集团, 产品批号分别为 RMO-110375。而且通过长期的实验发
     现, 其他来源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Ⅱ型也具有类似的良好效果。
     步骤四、 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 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
     相较于现有技术, 上述实施例揭示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 在混 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 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 面, 形成高分子防水层, 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 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 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 防渗效果, 优化工程质量。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25305A43申请公布日20120425CN102425305ACN102425305A21申请号201110445983622申请日20111228E04G21/00200601E04B1/66200601E01D21/00200601E01D19/0820060171申请人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地址510000广东省广州市广卫路4号9楼申请人广州市恒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岑哲晞卫嘉倩杨春明张家祺李慧莹邓钊平陆耀东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代理人王会龙54发明名称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57摘要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

2、复合防水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基层处理、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本发明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CN102425312A1/1页21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

3、步骤步骤一、基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或砂浆抹灰完成超过48小时后,对基层表面进行修补处理,剔除基层表面超过03MM的蜂窝、麻面、开裂、酥松缺陷,并洗去基层表面的尘灰;步骤二、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采用低压泵送喷雾器在基层表面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二至三遍,单次喷涂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喷涂前用力摇动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至起泡状,并将低压泵送喷雾器的喷嘴调至喷出呈雾状,再以由上而下的顺序将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均匀喷涂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至基层表面完全浸润并达到镜面效果,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喷涂量为45M2/KG;步骤三、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24小。

4、时后,用滚筒滚刷器或硬毛刷将丙烯聚合物乳液均匀涂覆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二至三遍,后续涂覆操作须在前次涂覆的丙烯聚合物乳液固化后进行,不同遍次的涂覆操作横竖交叉进行,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04MM06MM,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控制在1015MM范围内;步骤四、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局部加强处理步骤,所述局部加强处理步骤为采用步骤二的方法,对于需要加强防水效果的部位进行局部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5、骤一中的修补处理,应在剔凿清洗干净后,然后局部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再用丙烯聚合物乳液涂抹;或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修补抹平,除去超过03MM的缺陷,再喷涂一遍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于喷涂后明显快于其他混凝土表面吸收液剂的位置,或混凝土表面存在小于03MM缺陷的位置等情况,应进行局部加喷,至与基层表面的其余部位共同达到镜面效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应连续均匀地向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喷涂,若当次喷涂时无法一次性完成,则需要保证1520MM的喷涂搭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为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施工区域环境温度控制在535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低于2,相对湿度在1090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首次喷涂前还需对混凝土浇筑或砂浆表面进行预湿处理,将清水在喷涂前喷洒与基层表面,待预湿表面变干后再进行第一遍的喷涂操作,后续喷涂操作无须进行预湿处理。权利要求书CN102425305ACN102425312A1/5页3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

7、01本发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工程领域,混凝土和砂浆作为最常见的固定、制成结构被广泛采用,无论是建筑领域、路桥工程领域或者其他工程领域,混凝土及砂浆的施筑都运用广泛。其中,许多混凝土结构都是构筑在潮湿、多水甚至是酸、碱、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和砂浆结构明显有害的环境中,因此,在构筑混凝土和砂浆结构式是充分考虑到防渗、防水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长久耐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防水、防渗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包括在混凝土和砂浆结构的外围构筑防水、防渗结构的物理防水、防渗方法,。

8、但此方法不仅需要额外的构筑工序,而且防水、防渗结构在某些力学要求极高的条件下,构筑难度极大且需要占用额外的位置,很多条件下都无法采用,另外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防渗剂,防止潮湿环境中的水分、酸碱或者其他对混凝土结构有害的物质渗入混凝土结构中,也是业界经常采用的方式,这一方式被成为刚性防水;另外在混凝土或砂浆结构的表面涂覆隔水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业界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但由于该涂覆层常会收到外接因素的损害,经常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水防渗效果。0004因此,开发出一种新的混凝土防水施工方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9、提供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000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或砂浆抹灰完成超过48小时后,对基层表面进行修补处理,剔除基层表面超过03MM的蜂窝、麻面、开裂、酥松缺陷,并洗去基层表面的尘灰;步骤二、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采用低压泵送喷雾器在基层表面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

10、二至三遍,单次喷涂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喷涂前用力摇动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至起泡状,并将低压泵送喷雾器的喷嘴调至喷出呈雾状,再以由上而下的顺序将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均匀喷涂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至基层表面完全浸润并达到镜面效果,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喷涂量为45M2/KG;步骤三、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24小时后,用滚筒滚刷器或硬毛刷将丙烯聚合物乳液均匀涂覆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二至三遍,后说明书CN102425305ACN102425312A2/5页4续涂覆操作须在前次涂覆的丙烯聚合物乳液固化后进行,不同遍次的涂覆操作横竖交叉进行,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

11、度控制在04MM06MM,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控制在1015MM范围内;步骤四、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000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优选地,该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还包括局部加强处理步骤,所述局部加强处理步骤为采用步骤二的方法,对于需要加强防水效果的部位进行局部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0008优选地,步骤一中的修补处理,应在剔凿清洗干净后,然后局部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再用丙烯聚合物乳液涂抹;或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修补抹平,除去超过03MM的。

12、缺陷,再喷涂一遍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0009优选地,步骤二中,对于喷涂后明显快于其他混凝土表面吸收液剂的位置,或混凝土表面存在小于03MM缺陷的位置等情况,应进行局部加喷,至与基层表面的其余部位共同达到镜面效果。0010优选地,步骤二中,应连续均匀地向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喷涂,若当次喷涂时无法一次性完成,则需要保证1520MM的喷涂搭接。0011优选地,所述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为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0012优选地,步骤二中,施工区域环境温度控制在535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低于2,相对湿度在1090之间。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强阳光、狂风或恶劣天气时施工,如要在强太阳下施工或在施工面温度按近上。

13、限温度时,则应将表面喷水降温,然后再施喷施工,防止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在渗透进混凝土前变干。0013优选地,步骤二中,在首次喷涂前还需对混凝土浇筑或砂浆表面进行预湿处理,将清水在喷涂前喷洒与基层表面,待预湿表面变干后再进行第一遍的喷涂操作,后续喷涂操作无须进行预湿处理。0014需要说明的是,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为碱激活的化学渗透液,其具体成分参见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行业标准的规定,利用渗透的原理使混凝土中的游离碱和溶液中的催化剂产生反应,形成晶体,填满混凝土内所有细小孔隙,从而成为混凝土整体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完全阻止了外部的水、酸、碱、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使霉菌和微生物无法在其表。

14、面及内部生长,达到最有效的防水功能。丙烯聚合物乳液能够在混凝土密封型防水膜,用于普通水泥的改性,它能使普通水泥具有从其他改性剂上无法获得的独特性能。它含有的聚合成份,可以大大促进普通水泥的交联,使水泥内部产生一种兼具化学性和机械性粘结力和内聚合力,不论基层的正反面都可以防水,同时,它还具有抗热胀冷缩、抗风化腐蚀、抗磨损、抗紫外线、抗老化的作用。0015上述两种材料结合使用能够简单,高效,经济,它从内到外为混凝土提供密封及防水保护,双重防护,能有效解决任何等级要求的防水工程,并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寿命。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

15、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说明书CN102425305ACN102425312A3/5页5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

16、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或砂浆抹灰完成超过48小时后,对基层表面进行修补处理,剔除基层表面超过03MM的蜂窝、麻面、开裂、酥松缺陷,并洗去基层表面的尘灰。0021具体实现时,步骤一中的修补处理,应在剔凿清洗干净后,然后局部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再用丙烯聚合物乳液涂抹;或用等强度的水泥砂浆修补。

17、抹平,除去超过03MM的缺陷,再喷涂一遍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0022步骤二、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采用低压泵送喷雾器在基层表面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二遍,单次喷涂间隔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喷涂前用力摇动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至起泡状,并将低压泵送喷雾器的喷嘴调至喷出呈雾状,再以由上而下的顺序将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均匀喷涂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至基层表面完全浸润并达到镜面效果。002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为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具体实现时,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喷涂量为45M2/KG。需要说明的是,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为碱激活的化学渗透液,其具体成分参见水。

18、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行业标准的规定,在业内简称为DPS。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购自福建省宁德市建工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建工集团,产品批号分别为2010075和110375,而且通过长期的实验发现,其他来源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也具有类似的良好效果。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发明采用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其配料比按厂家和相关产品说明书执行或直接使用,其用量视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及微孔量多少而有所不同,一般为45M2/KG。0024从原理上讲,利用渗透的原理使混凝土中的游离碱和溶液中的催化剂产生反应,形成晶体,填满混凝土内所有细小孔隙,从而成为混凝土整体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完全阻止了外部。

19、的水、酸、碱、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使霉菌和微生物无法在其表面及内部生长,达到最有效的防水功能。0025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对于喷涂后明显快于其他混凝土表面吸收液剂的位置,说明书CN102425305ACN102425312A4/5页6或混凝土表面存在小于03MM缺陷的位置等情况,应进行局部加喷,至与基层表面的其余部位共同达到镜面效果。0026另外,整体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应连续均匀地向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喷涂,若当次喷涂时无法一次性完成,则需要保证1520MM的喷涂搭接。0027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步骤二中,在首次喷涂前还需对混凝土浇筑或砂浆表面进行预湿处理,将清水在喷涂前喷。

20、洒与基层表面,待预湿表面变干后再进行第一遍的喷涂操作,后续喷涂操作无须进行预湿处理。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中,整体喷涂的次数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按上述贵方喷涂23此即可是混凝土或砂浆结构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0028另外,本发明步骤二的操作对于施工条件要求严格,施工区域环境温度控制在535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低于2,相对湿度在1090之间。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强阳光、狂风或恶劣天气时施工,如要在强太阳下施工或在施工面温度按近上限温度时,则应将表面喷水降温,然后再施喷施工,防止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在渗透进混凝土前变干。0029步骤三、整体涂覆丙烯聚合物乳液。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喷涂24小时后。

21、,用滚筒滚刷器或硬毛刷将丙烯聚合物乳液均匀涂覆于需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二遍,后续涂覆操作须在前次涂覆的丙烯聚合物乳液固化后进行,不同遍次的涂覆操作横竖交叉进行,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05MM,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为12MM。0030结合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本发明的步骤三种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1、涂刷丙烯聚合物乳液用专业滚筒滚刷器或硬毛刷为宜;2、丙烯聚合物乳液的混合配料比具体参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操作;3、完成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型喷涂24小时后,方可进行丙烯聚合物乳液的涂刷施工;4、当底层仍处于潮湿状态时,可均匀连续涂刷丙烯聚合物乳液第一层,待上一遍涂层固化至手指触不粘手后才能。

22、进行下一遍涂刷。00315、施工用鬃刷或滚子将配好的浆料涂覆到已清理干净平整的基面上,无论是刷涂法或是滚涂法,均要求按顺序操作,涂覆均匀,紧密接茬,不可漏刷或漏滚。00326、每遍应来回多重复几次,令浆料与基层之间粘结严实、不留气泡和砂眼,若当次涂刷时无法一次性完成,则涂刷应与前次喷涂圈形成搭接不小于15CM。00336、每遍涂刷应均匀,要横竖交叉,上一遍横涂,下一遍竖涂。00347、单次涂覆操作的涂层厚度控制在04MM06MM,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层的总厚度控制在1015MM范围内;8、涂刷完成后,在阳光下和有风时则需采取覆盖等保护措施。0035从原理上讲,丙烯聚合物乳液能够在混凝土密封型防水。

23、膜,用于普通水泥的改性,它能使普通水泥具有从其他改性剂上无法获得的独特性能。它含有的聚合成份,可以大大促进普通水泥的交联,使水泥内部产生一种兼具化学性和机械性粘结力和内聚合力,不论基层的正反面都可以防水,同时,它还具有抗热胀冷缩、抗风化腐蚀、抗磨损、抗紫外线、抗老化的作用。对于本发明采用的丙烯聚合物乳液为普通市售产品,其有效成分根据建筑行业的丙烯聚合物乳液产品的行业标准规定,业内简称为RMO。本发明上述实施中采用的丙烯聚合物乳液为购自广东建工集团,产品批号分别为RMO110375。而且通过长期的实验发说明书CN102425305ACN102425312A5/5页7现,其他来源的水性渗透型无机防。

24、水剂型也具有类似的良好效果。0036步骤四、对基层表面进行养生处理,而后根据需要对面层进行装饰面施工处理。0037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揭示的混凝土渗透与密封复合防水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或砂浆的表面喷涂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的同时,将丙烯聚合物乳液涂覆于基层的表面,形成高分子防水层,充分结合了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的优点,显著地提高了潮湿环境下混凝土和砂浆的防水、防渗效果,优化工程质量。0038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425305ACN102425312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2530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