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的二氧化氮传感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二氧化氮浓度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氮是一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很大的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及时准确测定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对检测和环保有着重大意义。目前,CuPc(酞菁铜)被广泛应用在二
氧化氮气体传感器中,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但是其电阻很高,工作电流很小,导致
后续的传感器电路设计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其电阻高,大气中的水气对传感器的影响较
大,为此,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通过掺杂的方法,使得电阻降低,但是掺杂的同时,又使得
传感器的敏感性降低和响应时间增长,这是一对相互影响的矛盾体,目前,没有更好的解决
手段。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基于喷砂加工多孔YSZ基板的混成电位型NO2传感器及制备
方法,该传感器依次由带有Pt加热电极的Al2O3陶瓷板、YSZ基板、参考电极和敏感电极组成;
YSZ基板具有粗糙多孔表面,参考电极为条状Pt,敏感电极为条状NiO,两电极彼此分立且对
称地制备在YSZ基板的粗糙表面上,YSZ基板的下表面与Al2O3陶瓷板粘结在一起。本发明利
用喷砂加工的YSZ基板为电解质,其表面的粗糙多孔结构提高待测气体与电解质的接触,增
加反应活性位点,达到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YSZ基板的制造困难,成
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灵敏度的二氧化氮传感器,使具有制造成本低,测试
灵敏且选择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灵敏度的二氧化氮传感器,包括圆柱形的陶
瓷管,陶瓷管两端中心插装有陶瓷端帽,陶瓷管内设有螺旋电热丝,螺旋电热丝的两端经导
线从陶瓷端帽的中心孔引出,陶瓷管一端的端面上设有Au参考电极,陶瓷管另一端的端面
上设有Au工作电极,Au工作电极外覆盖有TiO敏感电极,参考电极及敏感电极上分别引出有
Pt引线,在陶瓷管外周设有纳米铟锡氧化物制成的喷涂烧结层,在喷涂烧结层外设有若干
金线,金线连接在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
该装置通过工作电极、参考电极和金线形成阵列电极,形成稳定场,减少孤立电子
对边界测量值得影响,可保证其准确性,铟锡在氧化物、敏感电极和气体三相界面处形成原
电池反应,
NO2→NO+1/2O2
NO2+2e-→NO+O2-
2O2-→O2+4e-
不同浓度NO2所对应的反应速度不同,从而反应会在参考电极和敏感电极之间产生不
同的电势差,通过检测电势差,可以获得NO2浓度,达到准确检测的目的。该装置工作于280
℃时,对于NO2浓度低于200ppm的,原电池反应速度最快,检测也最灵敏准确;浓度超过
200ppm的,则趋于饱和。该装置对水、汽油、一氧化碳等气体不敏感,可用于气体环境中NO2
浓度的检测。该传感器制造方便,检测灵敏,使用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线等距螺旋分布在喷涂烧结层外。
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纳米铟锡氧化物中,SnO2:In2O3的摩尔比为1:(6~8)。
为进一步提供稳定场,避免干扰,所述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对应的Pt引线分别向
四个方向引出,工作电极对应的Pt引线引出后的端头相互连接在一起,参考电极对应的Pt
引线引出后的端头也相互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保证三相界面处的原电池反应顺利进行,所述TiO敏感电极与喷涂烧结层
相连。
在纳米铟锡氧化物采用溶胶凝胶技术进行制备时,将硝酸铟溶液和四氯化锡溶液
与浓硝酸混溶加热,成为凝胶后喷涂在陶瓷管外周,再在600~650℃下烧结1~2小时,成为
SnO2和In2O3,获得喷涂烧结层。
金线采用金浆印制在喷涂烧结层外再于600~650℃烧结2-3小时获得。
本发明中,金线宽度为25~30μm,参考电极厚度为80~120μm,工作电极厚度为50~60
μm,喷涂烧结层厚度为40~60μm,TiO敏感电极的厚度为100~150μ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传感器的电势差与NO2浓度的测试图。
其中,1电热丝,2陶瓷端帽,3参考电极,4陶瓷管,5喷涂烧结层,6工作电极,7Pt引
线,8敏感电极,9空腔,10金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为一种高灵敏度的二氧化氮传感器,包括圆柱形的陶瓷管4,陶瓷
管长度12mm,外径8mm;陶瓷管4两端中心插装有陶瓷端帽2,陶瓷管4内的空腔9中设有螺旋
电热丝1,螺旋电热丝1的两端经导线从陶瓷端帽2的中心孔引出,陶瓷管4一端的端面上设
有Au参考电极3,陶瓷管4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Au工作电极6,Au工作电极6外覆盖有TiO敏感
电极8,参考电极3及敏感电极8上分别引出有Pt引线7,在陶瓷管4外周设有纳米铟锡氧化物
制成的喷涂烧结层5,在喷涂烧结层5外设有若干金线10,金线10连接在工作电极6和参考电
极3之间,金线10等距螺旋分布在喷涂烧结层5外。金线10宽度为25~30μm,参考电极3厚度为
80~120μm,工作电极6厚度为50~60μm,喷涂烧结层5厚度为40~60μm,TiO敏感电极8的厚度为
100~150μm。
纳米铟锡氧化物中,SnO2:In2O3的摩尔比为1:(6~8)。工作电极6和参考电极3对应
的Pt引线7分别向四个方向引出,工作电极6对应的Pt引线7引出后的端头相互连接在一起,
参考电极3对应的Pt引线7引出后的端头也相互连接在一起。TiO敏感电极8与喷涂烧结层5
相连。
制造时,纳米铟锡氧化物采用溶胶凝胶技术进行制备,将硝酸铟溶液和四氯化锡
溶液与浓硝酸混溶加热,成为凝胶后喷涂在陶瓷管外周,再在600~650℃下烧结1~2小时获
得。金线采用金浆印制在喷涂烧结层外再于600~650℃烧结2-3小时获得。
获得的传感器经测试,如图3所示,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能够准确测量NO2浓度,
图线光滑,无畸变,说明测量准确性好。NO2浓度超过200ppm的,则趋于饱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
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