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079076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29884.9

申请日:

2016.11.22

公开号:

CN106587007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B 32/15申请日:20161122|||公开

IPC分类号:

C01B32/15(2017.01)I; C09K11/65; G01N21/64

主分类号:

C01B32/15

申请人: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丹农; 严一楠; 姜杰; 王萍; 李士浩; 金彩虹

地址: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东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代理人:

唐莉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将含氮、硫元素的小分子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超纯水中,加入具有与前述分子发生酸碱偶联作用的柠檬酸,并使用水浴超声,使两种分子充分溶解;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50ml四氟内衬水热釜中,置于烘箱中高温反应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上述含有黑色固体的淡黄色液体经超速离心分离大体积缩合物,柱层析分离未反应小分子,分离后得到澄清的淡黄色液体,柱层析洗脱剂为甲醇和氯仿(v/v=1:1).并置于安瓿中保存,真空干燥后得到蓬松状的碳量子点固体颗粒。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高、荧光效率高的制备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含氮硫的小分子的水热反应
将含氮、硫元素的小分子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超纯水中,加入具有与前述分子发生酸
碱偶联作用的柠檬酸,并使用水浴超声,使两种分子充分溶解;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50ml
四氟内衬水热釜中,置于烘箱中高温反应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2)碳点的制备
将上述含有黑色固体的淡黄色液体经超速离心分离大体积缩合物,柱层析分离未反应
小分子,分离后得到澄清的淡黄色液体,柱层析洗脱剂为甲醇和氯仿 (v/v=1:1).并置于安
瓿中保存,真空干燥后得到蓬松状的碳量子点固体颗粒。
2.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在PH检测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生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体是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
和应用,由含有氮、硫元素的小分子为原料经热缩合反应制备纳米荧光显影材料,是材料学
技术与荧光技术的交叉应用。

背景技术

碳量子点,简称碳点,是一类尺寸小于10nm的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相比于传统的
半导体量子点,荧光碳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比如尺寸小,水溶性好,耐光漂白,易于
功能化,可调的光致发光性质,低毒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碳量子点具有的优异性能,
使其一经发现,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研究兴趣。碳量子点材料由于共轭π结构的量子尺寸效
应,表面态和边缘态效应,核态和分子态效应,本征态和缺陷态效应,sp2局域化的电子空穴
对效应,激子辐射复合和杂原子到碳原子的电荷转移效应等,成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碳
量子点的传统合成方法可分为化学法和物理法两大类,化学法包括电化学法[1]、氧化法[2]、
微波法[3]和模板法等; 物理法包括电弧放电法[4]和激光烧蚀法[5]等。以多种材料为碳源,
如用燃烧蜡烛煤烟的方法制备了量子产率为2. 0%的碳量子点[6]; 柠檬酸单元作为碳源,
通过热解不同的柠檬酸铵盐来合成碳量子点[7];采用糖类作为碳源,先将糖类通过浓硫酸
脱水制得含碳的前体,再使用硝酸将这些含碳的前体破裂成单个的碳粒子得到发荧光的碳
量子点[8];使用活性炭作为碳源也可合成光致发光碳量子点的方法,合成的碳量子点量子
产率达12. 6%[9]。

虽然未经掺杂的碳量子点已经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但较低的荧光量子产率限制
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元素掺杂是提高碳点量子产率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碳量子
点经过掺杂后,其荧光量子产率以及光电性能均能得到明显的提升[10]。目前,有大量关于N
元素掺杂碳点的报道,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得到显著提高[11]~[13]。比如,Yang[11]等利用柠
檬酸铵合成了N掺杂并且具有pH响应特性的碳量子点。Han[12]等使用EDTA和尿素通过水热
法得到了荧光量子产率达到42.3%同时能够充当纳米探针的碳量子点。然而,S掺杂或者S,N
共掺杂碳量子点的研究相对较少,S元素的引入对碳点性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pH在环境、工业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以荧光为基础的pH响
应纳米传感器引起了人们巨大的研究兴趣[14] 。Jia等一步绿色合成了pH响应并且具有上转
换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该碳点在生物探针,生物传感及生物医药成像设备等方面具有潜
在应用价值[15]。Hu等利用煎炸油合成了一种S掺杂同时具有pH响应的碳量子点,该碳量子
点在pH=3~9范围内与碳点荧光强度具有线性关系,这使其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应用领
域的pH检测[16]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
备和应用。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元素掺杂,pH响应碳量子点的合成制备问题,提供一种
具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高的制备方法, 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易重复的优点。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含氮硫的小分子的水热反应

将含氮、硫元素的小分子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超纯水中,加入具有与前述分子发生酸
碱偶联作用的柠檬酸,并使用水浴超声,使两种分子充分溶解;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50ml
四氟内衬水热釜中,置于烘箱中高温反应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2)碳点的制备

将上述含有黑色固体的淡黄色液体经超速离心分离大体积缩合物,柱层析分离未反应
小分子,分离后得到澄清的淡黄色液体,柱层析洗脱剂为甲醇和氯仿 (v/v=1:1).并置于安
瓿中保存,真空干燥后得到蓬松状的碳量子点固体颗粒。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在pH检测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采用常规的参比法测定,即在相同激发条
件下,分别测定待测荧光试样、已知量子产率的参比荧光标准物质的积分荧光强度和同一
激发波长的入射光的吸收度,再将这些值代人下列公式:


Φ和ΦR分别为待测物质和参比物质的荧光量子产率;I和IR分别为待测物质和参比物
质的荧光积分强度;A和AR为待测物质和参比物质在该激发波长的入射光的吸收度;η和ηR分
别为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的折射率。以硫酸奎宁(54%)作为参比物,经测定本发明提供的碳
量子点荧光为7~9%, 可满足于pH监测用途。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氮、硫双掺杂性pH敏感型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提
供了一种具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高、荧光效率高的制备方法, 同时工艺简单、成本低、
易重复。

本发明有如下优势:该方法使用含氮硫元素小分子为碳量子点原料,原料简单易
得,以水热法为高温碳化方法制备水溶性的碳点荧光材料。操作简便,容易工业化实现;生
物相容性高,安全性好,应用于pH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所得碳量子点的TEM照片。

图2为实施例4的紫外吸收和发射曲线。

图3为实施例1,2,3,4的红外图谱。

图4为实施例4中碳量子的荧光光谱。

图5为所测的360nm处光强随pH值变化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氮硫元素分子对氨基苯磺酸0.17g 和交联分子柠檬酸0.42g溶解于10ml 去离子水
溶液中,置于50ml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换至氮气气氛后至200摄氏度烘箱中放置15个小时。
冷却至室温,2000rpm离心10min 后得到除去沉淀的黄色分子,使用柱层析除去游离未反应
的对氨基磺酸和柠檬酸小分子,得到碳量子点溶液,测得荧光产率为7.56%。

实施例2:

将氮硫元素分子对氨基磺酸0.17g 和交联分子柠檬酸0.42g溶解于10ml 去离子水溶
液中,置于50ml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换至氮气气氛后至210摄氏度烘箱中放置15个小时。冷
却至室温,2000rpm离心10min 后得到除去沉淀的黄色分子,使用柱层析除去游离未反应的
对氨基磺酸和柠檬酸小分子,得到碳量子点溶液,测得荧光产率为7.93%。

实施例3:

将氮硫元素分子对氨基磺酸0.17g 和交联分子柠檬酸0.42g溶解于10ml 去离子水溶
液中,置于50ml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换至氮气气氛后至220摄氏度烘箱中放置15个小时。冷
却至室温,2000rpm离心10min 后得到除去沉淀的黄色分子,使用柱层析除去游离未反应的
对氨基磺酸和柠檬酸小分子,得到碳量子点溶液,测得荧光产率为8.47%。

实施例4:

将氮硫元素分子对氨基磺酸0.17g 和交联分子柠檬酸0.42g溶解于10ml 去离子水溶
液中,置于50ml四氟乙烯反应釜中置换至氮气气氛后至230摄氏度烘箱中放置15个小时。冷
却至室温,2000rpm离心10min 后得到除去沉淀的黄色分子,使用柱层析除去游离未反应的
对氨基磺酸和柠檬酸小分子,得到碳量子点溶液,测得荧光产率为8.98%。

其TEM图谱如图1所示,该合成碳点呈球形,粒径分布较宽在1~7nm之间,并且能观
察到明显的晶格结构,晶格间距为0.22nm。

其紫外-可见吸收图谱如图2所示,该碳点溶液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均有吸收,
319nm和333nm处的吸收峰可能表示C=N和C=O基团的n-π*跃迁。在400nm激发下的发射峰如
图所示,发射波长在478nm附近。由右上角插图可知,该合成碳点是淡黄色液体,在紫外光激
发下发出蓝绿光。

其红外图谱如图3所示,3391cm-1 处的峰表示N-H和O-H的伸缩振动,1641cm-1和
1714cm-1为C=O的伸缩振动峰,1407cm-1和1485cm-1分别为C-N和C=C的伸缩振动峰,1149cm-1、
2584cm-1、2177cm-1各自代表S=O、S-H和C-S的伸缩振动峰。以上结果说明表面含有氨基、羟
基、羧基等基团。

其荧光光谱如图4所示,当激发光为400nm时,其荧光强度最强。当激发波长在
340nm~440nm范围内,对应的激发峰位保持不变,而当激发波长继续增加,发射峰对应波长
红移。

其365nm激发下pH响应图谱如图5所示,当pH值显示为酸性时,最大发射波长在
478nm处,当pH呈中性或者碱性时,最大发射波长蓝移至430nm处,同时荧光强度有所增强。
以上pH响应特性说明,碳点可作为pH探针用于环境或者生物领域的pH检测。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硫掺杂pH敏感型碳量子点及制备和应用,将含氮、硫元素的小分子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超纯水中,加入具有与前述分子发生酸碱偶联作用的柠檬酸,并使用水浴超声,使两种分子充分溶解;将所得混合溶液转移至50ml四氟内衬水热釜中,置于烘箱中高温反应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上述含有黑色固体的淡黄色液体经超速离心分离大体积缩合物,柱层析分离未反应小分子,分离后得到澄清的淡黄色液体,柱层析洗脱剂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