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0783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74824.4

申请日:

2011.09.16

公开号:

CN102434141A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43/2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戢良鹏 刘小力 马平杰 宁晚云 黄敏变更后:盛玉明 戢良鹏 沈德才 吕中友 曹跃生 马平杰 张国来 黄敏 张信龙 陈善武|||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B 43/2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中水电海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116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铺变更后权利人: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8层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后权利人: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登记生效日:201401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28申请日:20110916|||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8

主分类号:

E21B43/28

申请人:

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戢良鹏; 刘小力; 马平杰; 宁晚云; 黄敏

地址:

410116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代理人:

宁星耀;舒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井:井身采用三管结构,所述三管为技术套管、生产套管、中心管;(2)单井建槽:将常温水从生产套管与中心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溶解后的卤水从中心管返出;(3)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两井或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从一口井注入75~90℃的含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注剂,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原料卤水;(5)母液回注井下。本发明之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实现了选择性开采氯化钾;并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母液回注实现了母液的零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建井 根据矿层的埋藏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及由于矿床开采对地表稳定性的 影响评价结果, 确定井距、 组距和排距, 建井为二井或多井一组, 井组沿矿层的底板等高线 布置 ; 井身结构采用三管结构, 所述三管为技术套管、 生产套管、 中心管, 技术套管下至矿层 顶板并固井 ; 生产套管下至矿层底板以上 3 ~ 5 米, 生产套管底端以上 1±0.2 米安装电极 液位计, 电极液位计的电缆从生产套管与技术套管的环形空间中引至地面测控站 ; 中心管 下至矿层底板或底板以下盐层 3 ~ 5 米 ; (2) 单井建槽 将常温水从生产套管与中心管的环形空间注入, 溶解后的卤水从中心管返出或注返互 换; 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 映垫层的空间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 (3) 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 两井或井组连通后, 一部分井组进行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 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 是为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提供一部分注剂 ; 两井或井组连通后, 提出中心管, 从一口井注入常温水或建槽产生的淡卤水, 从井组的 另一口井返出卤水 ; 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由井下 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 井组的两口井每隔 20-30 天进行注返互换 ; (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 两井或井组连通后, 提出中心管, 从一口井注入 75 ~ 90℃的氯化钠浓度为 25 ~ 50 克 / 升和氯化镁浓度为 270 ~ 305 克 / 升的注剂, 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温度为 55 ~ 72℃的卤水 ; 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由井下的电极 液位计反映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 井组的两口井每个月要进行注返互换 ; (5)母液回注井下 1) 一个热溶腔采完后, 提出生产套管, 将中心管下入至溶腔底部, 加工厂剩余的母液通 过中心管注入到溶腔底部, 置换溶腔中的卤水 ; 2) 当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井组的采高达到 5 米以上时, 下入中心管到溶腔底部, 加 工厂的母液通过中心管注入, 顶替溶腔中的卤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 压 缩空气气垫层厚度为 10 ~ 20 厘米, 并根据液位计反映的数据及时增减压缩空气, 控制气垫 的位置, 并控制气垫的厚度保持为 10 ~ 20 厘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4) , 提出中心管后, 从一口井注入的注剂为 : 常温非选择性开采卤水、 建槽卤水中的一种或 两种的混合物与加工厂的生产氯化钾过程中排放的含氯化镁 400 ~ 450 克 / 升的高镁液 体, 配制成含氯化钠为 25 ~ 50 克 / 升和含氯化镁为 270 ~ 305 克 / 升的注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 注剂加热采用加工厂对卤水进行蒸发、 结晶生产氯化钾产品过程中的余热。 2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行常温 非选择性溶解开采的井组占生产井组的四分之一。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矿层厚 度大于 10 米时, 采用梯段式开采法开采。

说明书


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的方法, 尤其是涉及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 钾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 耕地普遍缺钾, 钾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国产 钾肥满足率仅占 30% 左右, 每年进口钾肥达 4000kt (K2O) 以上。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中国钾肥消费量还将有较高的年增长率, 预计到 2020 年, 中国钾肥消费量将达到 10000kt (K2O) , 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绝大多数的钾肥都产自盐湖。
     近年来, 已有用钻井水溶法开采可溶性盐类矿床的应用。但就开采地下光卤石矿 而言, 其开采价值主要在于其中的钾盐, 光卤石的主要成分氯化钾、 氯化镁以及共生伴生的 岩盐 (氯化钠) 均易溶于水, 按现有水溶法开采出的溶液即为含氯化钾、 氯化钠、 氯化镁的卤 水, 卤水经加工提取氯化钾后产出大量价值较低的氯化钠副产品, 一般难以就地消化, 留放
     在地面会严重影响地面表层的生态环境。
     CN 1424486A 公开了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的方法。但该方法开采出的卤水的浓 度不高。 CN 1987041A 公开了一种钻井四管液垫选择性热溶开采钾盐矿的方法及装置, 但该 方法采用抗乳化剂形成液体垫层, 抗乳化剂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成本低的利用钻井 水溶法选择性的热溶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本发明根据相图理论, 用含高浓度氯化镁、 氯化钠的溶液溶解光卤石, 这种溶液几 乎不溶解光卤石中的氯化镁, 而溶解有用矿物—氯化钾, 从而能够实现氯化钾的选择性开 采; 当溶液温度升高, 溶液中氯化钾的饱和度也随之增大。
     本发明之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1) 建井 根据矿层的埋藏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由于矿床开采对地表稳定性 的影响评价结果, 确定合理的井距、 组距和排距, 二井或多井一组 (一般二井一组) , 井组沿 矿层的底板等高线布置 ; 井身结构宜采用三管结构, 所述三管为技术套管、 生产套管、 中心管, 技术套管下至矿 层顶板并固井 ; 生产套管下至矿层底板以上 3 ~ 5 米 (这与井距和矿层侧溶角有关, 井距和 侧溶角越大该值越大) , 生产套管底端以上 1±0.2 米安装电极液位计, 电极液位计的电缆从 生产套管与技术套管的环形空间中引至地面测控站 ; 中心管下至矿层底板或底板以下盐层 3~5米; (2) 单井建槽 常温水从生产套管与中心管的环形空间注入, 溶解后的卤水从中心管返出 (或注返互
     换) ; 为控制建槽高度, 尽快实现两井 (井组) 连通, 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 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垫层厚度宜为 10 ~ 20 厘米) (注入垫层的压力和流速根据井深与钻井 中液体的比重计算) , 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空间位置与厚度, 并根据液位计反映 的数据及时增减压缩空气, 控制气垫的位置, 并控制气垫的厚度保持为 10 ~ 20 厘米 ; (3) 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 两井或井组连通后, 一部分井组 (一般约占生产井组的四分之一) 进行常温非选择性溶 解开采, 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是为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提供一部分注剂 ; 两井或井组连通后, 提出中心管, 从一口井注入常温水或建槽产生的淡卤水, 从井组的 另一口井返出卤水 ; 为了控制溶腔的形态, 并防止快速上溶, 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 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气垫厚度优选 10 ~ 20 厘米) , 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 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 为了控制溶腔的平衡发展, 井组的两口井每隔 20-30 天进行注返互换 ; 当矿层厚度大 于 10 米时, 宜采用梯段式开采法开采, 以保持溶腔的形态及提高回采率 ; (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 两井或井组连通后, 提出中心管, 从一口井注入 75 ~ 90℃的氯化钠浓度为 25 ~ 50 克 / 升和氯化镁浓度为 270 ~ 305 克 / 升的注剂, 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卤水 (温度 一般为 55 ~ 72℃) ; 为了控制溶腔的形态, 并防止快速上溶, 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 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气垫厚度优选 10 ~ 20 厘米 ; 更优选 14-18 厘米) , 由井下 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 井组的两口井一般每个月要进行注返互 换; 当矿层厚度大于 10 米时, 宜采用梯段式开采法开采, 以保持溶腔的形态及提高回采率 ; 提出中心管后, 从一口井注入的注剂为 : 常温非选择性开采卤水、 建槽卤水中的一种 或两种的混合物与加工厂的高镁母液 (生产氯化钾过程中需排放的含高镁液体, 含氯化镁 400 ~ 450 克 / 升) 混合, 并加热配制成温度为 75 ~ 90℃、 氯化钠含量为 25 ~ 50 克 / 升、 氯化镁含量为 270 ~ 305 克 / 升的注剂 ; 加热采用加工厂对卤水进行蒸发、 结晶生产氯化钾 产品过程中的余热 ; (5)母液回注井下 1) 一个热溶腔采完后, 提出生产套管, 将中心管下入至溶腔底部, 加工厂剩余的母液通 过中心管注入到溶腔底部, 置换溶腔中的卤水 ; 2) 当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井组的采高达到 5 米以上时, 下入中心管到溶腔底部, 加 工厂的母液通过中心管注入, 顶替溶腔中的卤水。
     这样既有利于环境保护 ; 又多采出一部分卤水,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
     本发明之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 不是将常温非选择性开采的卤水直接 送至加工, 从而可大大减少加工的蒸发量, 节约能源, 降低生产成本 ; 通过母液回注, 实现母 液的零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有以下两个显着的特点 : 1、 采用压缩空气形成气垫, 并在 生产套管底端以上 1 米左右安装电极液位计, 既能有效控制气垫层的空间位置和厚度 (根 据液位计反映的情况, 通过增减注气量控制气垫层的空间位置和厚度) , 从而控制溶腔的发 展形态, 提高采收率、 保护矿层顶板, 又节省了大量油垫用油 ; 2、 母液回注溶腔, 可置换溶腔 体积 50 - 85% 的卤水, 充分利用了资源, 实现了整个企业的零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单井建槽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的井组开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 建井 参照附图, 根据矿层 6 的埋藏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以及矿床开采对地 表稳定性的影响评价, 确定二井一组, 井距 50 米, 组距 170 米, 排距 120 米, 井平均深度 390 米, 井组沿矿层 6 底板等高线布置 ; 井身结构三管结构, 即技术套管 1(直径 177.8 毫米) 下 至矿层 6 顶板并固井, 生产套管 2(直径 127 毫米) 下至矿层 6 底板以上 3 米, 中心管 3(直 径 73 毫米) 下至矿层 6 底板以下盐层 3 米, 电极液位计 4 安装在生产套管 2 底端以上 1 米 处; 2、 单井建槽 常温水从生产套管 2 与中心管 3 的环形空间注入, 溶解后的卤水从中心管 3 返出 (或注 返互换) ; 从技术套管 1 与生产套管 2 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垫层 5 厚度控 制为 14-18 厘米) , 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 4 反映垫层 5 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 3、 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 两井 (井组) 连通后, 提出中心管 3, 从一口井注入常温水或建槽生产的淡卤水, 从井组 的另一口井返出卤水 (矿石成份为 : 氯化钾 — 18.51%、 氯化钠 — 21.95%、 氯化镁 — 24.32% ; 返出卤水浓度为 : 氯化钾 --71 克 / 升、 氯化钠 --86 克 / 升、 氯化镁 --96 克 / 升) ; 由井组其 中一口井的技术套管 1 与生产套管 2 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气垫厚度 14-18 厘米) , 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 4 反映气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使之保持 14-18 厘米 的厚度 ; 为了控制溶腔的平衡发展, 井组的两口井每隔 25 天进行注返互换 ; 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 两井 (井组) 连通后, 提出中心管 3, 从一口井注入高温含氯化钠和高浓度氯化镁的注剂 (注剂温度 90℃, 浓度为 : 氯化钾 --29 克 / 升、 氯化钠 --36 克 / 升、 氯化镁 --292 克 / 升) ; 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卤水 (卤水温度 72 ℃, 浓度为 : 氯化钾 --70 克 / 升、 氯化 钠 --38 克 / 升、 氯化镁 --315 克 / 升) ; 由井组其中一口井的技术套管 1 与生产套管 2 的环 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 (气垫厚度 14-18 厘米) , 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 4 反映气垫 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 使之保持 14-18 厘米的厚度, 井组的两口井每隔 25 天进行注 返互换 ; 从一口井注入的高温含氯化钠和高浓度氯化镁的注剂为 : 常温非选择性开采卤水、 建 槽卤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与加工厂的高镁母液 (生产氯化钾过程中需排放的含高镁 液体, 含氯化镁 441 克 / 升) 混合并加热 (90℃) , 配制成温度 90℃、 氯化钠 (36 克 / 升) 、 氯 化钾 (29 克 / 升) 和高浓度氯化镁 (292 克 / 升) 的注剂。
     从所述注剂和返出卤水的浓度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氯化镁和氯化钠都留在了溶腔中, 采出了有用矿物—氯化钾 ; 5、母液回注井下 1) 一个热溶腔采完后, 提出生产套管 2, 将中心管 3 下入至溶腔底部, 加工厂剩余的母 液 (氯化钾 4 克 / 升、 氯化钠 7 克 / 升、 氯化镁 441 克 / 升) 通过中心管 3 注入到溶腔底 部, 置换溶腔中的卤水 ; 2) 当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井组的采高达到 5 米以上时, 下入中心管 3 到溶腔底部, 加 工厂的母液通过中心管 3 注入, 顶替溶腔中的卤水 ; 完全实现了加工厂母液的零排放, 这样 既有利于环境保护, 又多采出一部分卤水,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

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34141A43申请公布日20120502CN102434141ACN102434141A21申请号201110274824422申请日20110916E21B43/2820060171申请人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地址410116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铺72发明人戢良鹏刘小力马平杰宁晚云黄敏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43205代理人宁星耀舒欣54发明名称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57摘要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井井身采用三管结构,所述三管为技术套管、生产套管、中心管;(2)单井建槽将常温水从生产套管与中心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溶解。

2、后的卤水从中心管返出;(3)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两井或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从一口井注入7590的含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注剂,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原料卤水;(5)母液回注井下。本发明之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实现了选择性开采氯化钾;并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母液回注实现了母液的零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CN102434146A1/2页21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井根据矿层的埋藏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由于矿床。

3、开采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评价结果,确定井距、组距和排距,建井为二井或多井一组,井组沿矿层的底板等高线布置;井身结构采用三管结构,所述三管为技术套管、生产套管、中心管,技术套管下至矿层顶板并固井;生产套管下至矿层底板以上35米,生产套管底端以上102米安装电极液位计,电极液位计的电缆从生产套管与技术套管的环形空间中引至地面测控站;中心管下至矿层底板或底板以下盐层35米;(2)单井建槽将常温水从生产套管与中心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溶解后的卤水从中心管返出或注返互换;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空间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3)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两井或。

4、井组连通后,一部分井组进行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是为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提供一部分注剂;两井或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从一口井注入常温水或建槽产生的淡卤水,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卤水;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井组的两口井每隔2030天进行注返互换;(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两井或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从一口井注入7590的氯化钠浓度为2550克/升和氯化镁浓度为270305克/升的注剂,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温度为5572的卤水;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由井下的电。

5、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井组的两口井每个月要进行注返互换;(5)母液回注井下1)一个热溶腔采完后,提出生产套管,将中心管下入至溶腔底部,加工厂剩余的母液通过中心管注入到溶腔底部,置换溶腔中的卤水;2)当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井组的采高达到5米以上时,下入中心管到溶腔底部,加工厂的母液通过中心管注入,顶替溶腔中的卤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压缩空气气垫层厚度为1020厘米,并根据液位计反映的数据及时增减压缩空气,控制气垫的位置,并控制气垫的厚度保持为102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所述步骤(4),提出中心管后,从一口井注入的注剂为常温非选择性开采卤水、建槽卤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与加工厂的生产氯化钾过程中排放的含氯化镁400450克/升的高镁液体,配制成含氯化钠为2550克/升和含氯化镁为270305克/升的注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注剂加热采用加工厂对卤水进行蒸发、结晶生产氯化钾产品过程中的余热。权利要求书CN102434141ACN102434146A2/2页3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的井组占生产井组的四分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7、的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矿层厚度大于10米时,采用梯段式开采法开采。权利要求书CN102434141ACN102434146A1/4页4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是一个钾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耕地普遍缺钾,钾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产钾肥满足率仅占30左右,每年进口钾肥达4000KT(K2O)以上。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国钾肥消费量还将有较高的年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中国钾肥消费量将达到10000KT(K2O),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绝大多数的钾肥。

8、都产自盐湖。0003近年来,已有用钻井水溶法开采可溶性盐类矿床的应用。但就开采地下光卤石矿而言,其开采价值主要在于其中的钾盐,光卤石的主要成分氯化钾、氯化镁以及共生伴生的岩盐(氯化钠)均易溶于水,按现有水溶法开采出的溶液即为含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的卤水,卤水经加工提取氯化钾后产出大量价值较低的氯化钠副产品,一般难以就地消化,留放在地面会严重影响地面表层的生态环境。0004CN1424486A公开了一种开采地下光卤石矿的方法。但该方法开采出的卤水的浓度不高。CN1987041A公开了一种钻井四管液垫选择性热溶开采钾盐矿的方法及装置,但该方法采用抗乳化剂形成液体垫层,抗乳化剂的投资和生产成本比较。

9、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的利用钻井水溶法选择性的热溶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0006本发明根据相图理论,用含高浓度氯化镁、氯化钠的溶液溶解光卤石,这种溶液几乎不溶解光卤石中的氯化镁,而溶解有用矿物氯化钾,从而能够实现氯化钾的选择性开采;当溶液温度升高,溶液中氯化钾的饱和度也随之增大。0007本发明之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建井根据矿层的埋藏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由于矿床开采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井距、组距和排距,二井或多井一组(一般二井一组),井组沿矿层的底板等高线布置;井身。

10、结构宜采用三管结构,所述三管为技术套管、生产套管、中心管,技术套管下至矿层顶板并固井;生产套管下至矿层底板以上35米(这与井距和矿层侧溶角有关,井距和侧溶角越大该值越大),生产套管底端以上102米安装电极液位计,电极液位计的电缆从生产套管与技术套管的环形空间中引至地面测控站;中心管下至矿层底板或底板以下盐层35米;(2)单井建槽常温水从生产套管与中心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溶解后的卤水从中心管返出(或注返互说明书CN102434141ACN102434146A2/4页5换);为控制建槽高度,尽快实现两井(井组)连通,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垫层厚度宜为1020厘米)(注。

11、入垫层的压力和流速根据井深与钻井中液体的比重计算),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空间位置与厚度,并根据液位计反映的数据及时增减压缩空气,控制气垫的位置,并控制气垫的厚度保持为1020厘米;(3)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两井或井组连通后,一部分井组(一般约占生产井组的四分之一)进行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是为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提供一部分注剂;两井或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从一口井注入常温水或建槽产生的淡卤水,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卤水;为了控制溶腔的形态,并防止快速上溶,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气垫厚度优选1020厘米),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位置。

12、与厚度并加以控制;为了控制溶腔的平衡发展,井组的两口井每隔2030天进行注返互换;当矿层厚度大于10米时,宜采用梯段式开采法开采,以保持溶腔的形态及提高回采率;(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两井或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从一口井注入7590的氯化钠浓度为2550克/升和氯化镁浓度为270305克/升的注剂,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卤水(温度一般为5572);为了控制溶腔的形态,并防止快速上溶,从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气垫厚度优选1020厘米;更优选1418厘米),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反映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井组的两口井一般每个月要进行注返互换;当矿层厚度大于1。

13、0米时,宜采用梯段式开采法开采,以保持溶腔的形态及提高回采率;提出中心管后,从一口井注入的注剂为常温非选择性开采卤水、建槽卤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与加工厂的高镁母液(生产氯化钾过程中需排放的含高镁液体,含氯化镁400450克/升)混合,并加热配制成温度为7590、氯化钠含量为2550克/升、氯化镁含量为270305克/升的注剂;加热采用加工厂对卤水进行蒸发、结晶生产氯化钾产品过程中的余热;(5)母液回注井下1)一个热溶腔采完后,提出生产套管,将中心管下入至溶腔底部,加工厂剩余的母液通过中心管注入到溶腔底部,置换溶腔中的卤水;2)当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井组的采高达到5米以上时,下入中心管到溶腔。

14、底部,加工厂的母液通过中心管注入,顶替溶腔中的卤水。0008这样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多采出一部分卤水,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0009本发明之开采地下光卤石矿中钾盐的方法,不是将常温非选择性开采的卤水直接送至加工,从而可大大减少加工的蒸发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母液回注,实现母液的零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001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有以下两个显着的特点1、采用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并在生产套管底端以上1米左右安装电极液位计,既能有效控制气垫层的空间位置和厚度(根据液位计反映的情况,通过增减注气量控制气垫层的空间位置和厚度),从而控制溶腔的发展形态,提高采收率、保护矿层顶板,又节省了大量油垫。

15、用油;2、母液回注溶腔,可置换溶腔体积5085的卤水,充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整个企业的零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明书CN102434141ACN102434146A3/4页6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单井建槽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井组开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31、建井参照附图,根据矿层6的埋藏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床开采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评价,确定二井一组,井距50米,组距170米,排距120米,井平均深度390米,井组沿矿层6底板等高线布置;井身结构三管结构,即技术套管1(直径1778毫米)下至矿层6顶板并固井。

16、,生产套管2(直径127毫米)下至矿层6底板以上3米,中心管3(直径73毫米)下至矿层6底板以下盐层3米,电极液位计4安装在生产套管2底端以上1米处;2、单井建槽常温水从生产套管2与中心管3的环形空间注入,溶解后的卤水从中心管3返出(或注返互换);从技术套管1与生产套管2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垫层5厚度控制为1418厘米),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4反映垫层5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3、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两井(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3,从一口井注入常温水或建槽生产的淡卤水,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卤水(矿石成份为氯化钾1851、氯化钠2195、氯化镁2432;返出卤水浓度为氯化钾71克/。

17、升、氯化钠86克/升、氯化镁96克/升);由井组其中一口井的技术套管1与生产套管2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气垫厚度1418厘米),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4反映气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使之保持1418厘米的厚度;为了控制溶腔的平衡发展,井组的两口井每隔25天进行注返互换;4、高温热溶选择性开采两井(井组)连通后,提出中心管3,从一口井注入高温含氯化钠和高浓度氯化镁的注剂(注剂温度90,浓度为氯化钾29克/升、氯化钠36克/升、氯化镁292克/升);从井组的另一口井返出供加工的卤水(卤水温度72,浓度为氯化钾70克/升、氯化钠38克/升、氯化镁315克/升);由井组其中一口井的技术套管。

18、1与生产套管2的环形空间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气垫层(气垫厚度1418厘米),由井下的电极液位计4反映气垫层的位置与厚度并加以控制,使之保持1418厘米的厚度,井组的两口井每隔25天进行注返互换;从一口井注入的高温含氯化钠和高浓度氯化镁的注剂为常温非选择性开采卤水、建槽卤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与加工厂的高镁母液(生产氯化钾过程中需排放的含高镁液体,含氯化镁441克/升)混合并加热(90),配制成温度90、氯化钠(36克/升)、氯化钾(29克/升)和高浓度氯化镁(292克/升)的注剂。0014从所述注剂和返出卤水的浓度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氯化镁和氯化钠都留在了溶说明书CN102434141ACN102434146A4/4页7腔中,采出了有用矿物氯化钾;5、母液回注井下1)一个热溶腔采完后,提出生产套管2,将中心管3下入至溶腔底部,加工厂剩余的母液(氯化钾4克/升、氯化钠7克/升、氯化镁441克/升)通过中心管3注入到溶腔底部,置换溶腔中的卤水;2)当常温非选择性溶解开采井组的采高达到5米以上时,下入中心管3到溶腔底部,加工厂的母液通过中心管3注入,顶替溶腔中的卤水;完全实现了加工厂母液的零排放,这样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多采出一部分卤水,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说明书CN102434141ACN102434146A1/1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3414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