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076232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2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34126.6

申请日:

2016.11.16

公开号:

CN106442919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33/18申请日:20161116|||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3/18; G06Q10/06(2012.01)I; G06Q50/26(2012.01)I

主分类号:

G01N33/18

申请人: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发明人:

朱英; 邵艳秋; 杨凯; 田超; 单然然; 史会剑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科院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郑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方法核算赔偿资金。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相应
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的计算公式
为:
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COD平均浓
度)/(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2)+(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NH3-N平均
浓度)/(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2)]×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奖励或赔偿数额S=目标时段的水质变
化参数E×生态补偿资金系数k;
其中,k=50万元/(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段为月份、季度或年度。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单个省控断面
该年度的额外奖励资金数额W。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单个省控断面COD和NH3-N单一年度内月平
均浓度均达到该省确定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则W=200万元;
若单个省控断面21项水质监测指标单一年度内季度平均浓度均达到优良水质控制要
求;则W=500万元;
若上述两者同时达到,则W=500万元。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已获得年度额外
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的年度赔偿资金P。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
单一年度内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的月平均浓度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
则P=200万元;
若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单一年度内累计2个季度的季度平均浓度
不能满足优良水质控制要求,则P=500万元;
若上述两者同时达到,则P=500万元。
9.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并下
达生态补偿资金;
(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次性
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
(4)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方法
核算赔偿资金。
10.一种省控河流水质变化参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省控河流断面目标时段COD平均浓度、NH3-N平均浓度的进行测定,收集数据;
将测定结果根据如下公式进行核算,即得:
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COD平均浓
度)/(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2)+(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NH3-N平均
浓度)/(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2)]×100%。

说明书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域生态补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可全面、准确地掌握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的水质状况,根
据水质状况,构建水质良好的奖励办法及奖励额度,同时也制定水质不达标的处罚办法及
处罚额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省控水质监测断面生态补偿的办法,为改善省控河流监测断面
水环境质量的提供方法和借鉴。

随着工业发展,水污染加剧,保护水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关于流域生态补偿
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基于生态服务的效益来补偿,基于用水量来补偿,基于COD的通量估
算了该流域内各区县(市)间的水污染补偿量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适用范围,但是这些
方法只是单纯的受益者对保护者补偿的方法,对于保护水环境质量的行为或对水质恶化的
无作为行为没有采取措施,达不到对环境保护奖励或破坏环境惩罚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只需要对
比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两年同季度COD和NH3-N的浓度变化百分比,不涉及上下游的月
断面用水量。

现有的基于流域上下游水质方法是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上游地区的供水
刚好达标,则上下游之间不进行补偿;若水质优于规定标准,则下游需对上游进行补偿;若
水质劣于规定标准,则上游需对下游进行赔偿。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增加了水质断面
本季度与上一年同季度比较,比较水质在一年内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情况给予补偿,而不
是根据划定的标准来补偿,这样即使水质达不到优质的标准,只要水质得以改善,也会得到
相应的补偿,避免了一刀切的补偿标准,同时,同一个监测断面间同时段的比较也避免了
丰、枯水期的不同引起的误差。而且常规的水质补偿标准的估算公式为:P=Q*∑(Li*Ci*
Ni)。式中,P为补偿支付的数额;Q为下游引水量;Li为第i种污染物水质提高的级别;Ci为第i
种污染物提高一个级别净化所需成本;Ni为第i种污染物的超标倍数。该公式还涉及到下游
用水量和污染物提高一个级别净化所需成本,所需数据较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现有的常用的水质评价指标多达几十种,在生态补偿中,常按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因子种类计算出各个单因子补偿资金,然后,把这些单因子补充资金相加,即是最终的补偿
资金。但该方法计算步骤繁琐,无法反映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情况。因此,本发明在系统分
析各水质评价指标在水质整体变化情况中的影响因子大小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提出了
一种新的、整体评价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情况的参数,既避免了现有单因子、多因子评价方
法计算繁琐、参数指标多的问题,又能够实时、准确、快速地反映目标水环境整体水质变化
情况,实际应用中完全可替代现有的单因子或多因子评价方法,使断面水质变化情况的评
估更为简捷、高效、准确。

优选的,所述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COD平均
浓度)/(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2)+(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NH3-N平
均浓度)/(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2)]×100%。

本发明中“COD”是指化学需氧量。

本发明中“NH3-N”是指氨氮。

优选的,所述奖励或赔偿数额S=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生态补偿资金系数
k;

其中,k=50万元/(1%)。

优选的,所述目标时段为月份、季度或年度。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单个省控断面该年度的额外奖励资金数额W。

更优选的,若单个省控断面COD和NH3-N单一年度内月平均浓度均达到该省确定的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则W=200万元;

若单个省控断面21项水质监测指标单一年度内季度平均浓度均达到优良水质控
制要求;则W=500万元;

若上述两者同时达到,则W=500万元。

优选的,所述21项水质监测指标为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
石油类、挥发酚、汞、铅、总磷、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砷、镉、六价铬、氰化物、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的年度赔
偿资金P。

更优选的,若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单一年度内连续3个月或
累计6个月的月平均浓度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则P=200万元;

若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单一年度内累计2个季度的季度平均
浓度不能满足优良水质控制要求,则P=500万元;

若上述两者同时达到,则P=500万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
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

(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
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

(4)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
方法核算赔偿资金。

优选的,步骤(1)所述的省控河流监测数据采用环境信息与监控中心提供的省控
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数据,无自动监测数据的采用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人工监测
数据。监测数据每月由省环保厅定期发布。

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生态补偿金核算公式如下:

某设区市的补偿资金额度=该市所有省控断面季度平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生
态补偿资金系数;

该市所有省控断面季度平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上年同季度COD平均浓度—本
年考核季度COD平均浓度)÷上年同季度COD平均浓度×50%+(上年同季度NH3-N平均浓
度—本年考核季度NH3-N平均浓度)÷上年同季度NH3-N平均浓度×50%]×100%。

生态补偿资金系数为50万元/(1%),即某设区市所有省控断面季度平均浓度同比
改善(或恶化)1个百分点,则该市获得(或赔偿)省级生态补偿资金50万元。

有高锰酸盐指数(CODmn)数据的监测断面,优先采用CODmn监测数据。河流断面出
现断流情形的,断流期间,所在设区市环保部门应选择合适的断面,报省环保厅同意后作为
替代断面。

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单个省控断面COD和NH3-N全年月平均浓度达到省里确定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划控制要求的,由省财政给予200万元/断面的一次性额外奖励。

②单个省控断面21项指标(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
挥发酚、汞、铅、总磷、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砷、镉、六价铬、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硫化物,实际中可根据各地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选择或替换),全年季度平均浓度均
达到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达到或优于Ш类),由省级财政给予500万元/断面的一次性额外
奖励,同时,省环保厅将对其汇水区域,在审批权限下放、污染源随机抽查、评先树优、资金
支持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

③已获得一次性额外奖励的省控断面,如水环境质量出现恶化,每年连续3个月或
累计6个月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予200万元/
断面的赔偿;每年累计2个季度不能满足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予
500万元/断面的赔偿,并同时取消所有激励措施。

④未确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的监测断面,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Ⅴ类标准及2016年现状水质从严控制。

优选的,步骤(4)所述的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单个省控断面实测浓度和剔除上游影响因素后,COD或NH3-N连续3个月或累计6
个月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予
500万元/断面的赔偿。连续第n个年度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
予n×500万元/断面的赔偿。

②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省控断面的汇水区域,省环保厅将在区域限批、
污染源随机抽查、评先树优等方面采取惩罚措施。

本发明原理:依据各设区市的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同比变化情况用于生
态补偿的资金,实行省、市分级筹集。以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为对象,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
补偿机制。根据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对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
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核算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省环保厅、财政厅对稳定达到地表水
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
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
罚”,每年度按方法核算赔偿资金。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河流水环境生态补偿,可全面了解各设区市省控河流断
面的水质情况,补偿方法涉及到水质中COD,氨氮以及21项指标等多项水质指标,能够综合
全面地考虑各项水质指标在省控河流的水环境生态补偿中的所起的作用,能够客观全面的
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生态补偿。建立健全的水环境保护奖励和处罚办法,有针对性地提出省
控水质监测断面生态补偿的办法,为改善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提供方法和借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省控河流水质变化参数测定方法,包括:

对省控河流断面目标时段COD平均浓度、NH3-N平均浓度的进行测定,收集数据;

将测定结果根据如下公式进行核算,即得:

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COD平均
浓度)/(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2)+(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NH3-N平
均浓度)/(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2)]×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获得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数据的基础上,对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
境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季度考核,考核公式中涉及COD和氨氮浓度。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状
况,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次性奖
励,对单个省控断面COD和氨氮全年月平均浓度达到省里确定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
要求以及单个省控断面21项指标全年季度平均浓度均达到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两种情况
给予不同金额奖励,而对于已获得一次性额外奖励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出现恶化的应
给予省财政赔偿。对于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单
个省控断面实测浓度和剔除上游影响因素后,COD或氨氮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均劣于《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的以及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省控断面的汇水区域,将
采用相应的惩罚措施。

(2)本发明只需要对比两年同季度COD和NH3-N的浓度变化百分比,不涉及上下游
的月断面用水量,比现有计算方法更简单,更易操作。现有的基于流域上下游水质方法是基
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上游地区的供水刚好达标,则上下游之间不进行补偿;若水质优
于规定标准,则下游需对上游进行补偿;若水质劣于规定标准,则上游需对下游进行赔偿。
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增加了水质断面本季度与上一年同季度比较,比较水质在一年
内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情况给予补偿,而不是根据划定的标准来补偿,这样即使水质达不
到优质的标准,只要水质得以改善,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偿,避免了一刀切的补偿标准,同时,
同一个监测断面间同时段的比较也避免了丰、枯水期的不同引起的误差。而且常规的水质
补偿标准的估算公式为:P=Q*∑(Li*Ci*Ni)。式中,P为补偿支付的数额;Q为下游引水量;
Li为第i种污染物水质提高的级别;Ci为第i种污染物提高一个级别净化所需成本;Ni为第i
种污染物的超标倍数。该公式还涉及到下游用水量和污染物提高一个级别净化所需成本,
所需数据较多。

(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
技术人员的理解:

实施例1

以2010-2011年某某省某市省控河流水质数据为例,研究其水环境质量的生态补
偿情况。

(1)获取该市所有省控河流2010年和2011年COD、氨氮第一季度监测数据。

表1某某省某市省控河流2010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COD、氨氮平均浓度

年份
COD浓度(mg/L)
氨氮浓度(mg/L)
2011
23.70
0.91
2010
29.26
2.00

(2)补偿资金额度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该市所有省控断面季度平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为36.79%,即
2011年第一季度较上年同期改善了36.79%,则该区市补偿金额度=36.79%×50万/1%=
1839.582万元。

(3)省环保厅、财政厅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
个省控断面实行一次性额外奖励

表2某省控河流断面2011年水质COD和氨氮全年月平均浓度



该省控河流的COD和氨氮全年月平均浓度均小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五类
标准,由省财政给予200万元/断面的一次性额外奖励。

实施例2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实施例3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所述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COD平均
浓度)/(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2)+(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NH3-N平
均浓度)/(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2)]×100%。

现有的常用的水质评价指标多达几十种,在生态补偿中,常按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因子种类计算出各个单因子补偿资金,然后,把这些单因子补充资金相加,即是最终的补偿
资金。但该方法计算步骤繁琐,无法反映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情况。因此,本发明在系统分
析各水质评价指标在水质整体变化情况中的影响因子大小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提出了
一种新的、整体评价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情况的参数,既避免了现有单因子、多因子评价方
法计算繁琐、参数指标多的问题,又能够实时、准确、快速地反映目标水环境整体水质变化
情况,实际应用中完全可替代现有的单因子或多因子评价方法,使断面水质变化情况的评
估更为简捷、高效、准确。

实施例4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所述奖励或赔偿数额S=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生态补偿资金系数k;

其中,k=50万元/(1%)。

实施例5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所述目标时段为月份、季度或年度。

实施例6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单个省控断面该年度的额外奖励资金数额W。

实施例7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单个省控断面该年度的额外奖励资金数额W。

若单个省控断面COD和NH3-N单一年度内月平均浓度均达到该省确定的地表水环
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则W=200万元;

若单个省控断面21项水质监测指标单一年度内季度平均浓度均达到优良水质控
制要求;则W=500万元;

若上述两者同时达到,则W=500万元。

实施例8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的年度赔偿资金
P。

实施例9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系统,包括:

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对流域内省控河流断面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项监测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将所述各项监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核算,得出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及
相应的奖励或赔偿数额S;

输出设备:用于将处理器核算后得出的数据进行输出。

所述处理器还可核算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的年度赔偿资金
P。

若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单一年度内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
的月平均浓度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则P=200万元;

若已获得年度额外奖励资金的单个省控断面单一年度内累计2个季度的季度平均
浓度不能满足优良水质控制要求,则P=500万元;

若上述两者同时达到,则P=500万元。

实施例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
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

(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
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

(4)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
方法核算赔偿资金。

实施例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
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

(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
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

(4)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
方法核算赔偿资金。

步骤(1)所述的省控河流监测数据采用环境信息与监控中心提供的省控河流监测
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数据,无自动监测数据的采用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人工监测数据。监
测数据每月由省环保厅定期发布。

实施例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
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

(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
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

(4)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
方法核算赔偿资金。

步骤(2)所述的生态补偿金核算公式如下:

某设区市的补偿资金额度=该市所有省控断面季度平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生
态补偿资金系数

该市所有省控断面季度平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上年同季度COD平均浓度—本
年考核季度COD平均浓度)÷上年同季度COD平均浓度×50%+(上年同季度NH3-N平均浓
度—本年考核季度NH3-N平均浓度)÷上年同季度NH3-N平均浓度×50%]×100%。

生态补偿资金系数为50万元/(1%),即某设区市所有省控断面季度平均浓度同比
改善(或恶化)1个百分点,则该市获得(或赔偿)省级生态补偿资金50万元。

有高锰酸盐指数(CODmn)数据的监测断面,优先采用CODmn监测数据。河流断面出
现断流情形的,断流期间,所在设区市环保部门应选择合适的断面,报省环保厅同意后作为
替代断面。

实施例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
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

(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
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

(4)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
方法核算赔偿资金。

步骤(3)所述的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单个省控断面COD和NH3-N全年月平均浓度达到省里确定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划控制要求的,由省财政给予200万元/断面的一次性额外奖励。

②单个省控断面21项指标(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
挥发酚、汞、铅、总磷、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砷、镉、六价铬、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硫化物等),全年季度平均浓度均达到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达到或优于Ш类),由省
级财政给予500万元/断面的一次性额外奖励,同时,省环保厅将对其汇水区域,在审批权限
下放、污染源随机抽查、评先树优、资金支持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

③已获得一次性额外奖励的省控断面,如水环境质量出现恶化,每年连续3个月或
累计6个月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予200万元/
断面的赔偿;每年累计2个季度不能满足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予
500万元/断面的赔偿,并同时取消所有激励措施。

④未确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控制要求的监测断面,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Ⅴ类标准及2016年现状水质从严控制。

实施例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
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

(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
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

(4)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
方法核算赔偿资金。

步骤(4)所述的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单个省控断面实测浓度和剔除上游影响因素后,COD或NH3-N连续3个月或累计6
个月均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予
500万元/断面的赔偿。连续第n个年度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责任设区市向省财政给
予n×500万元/断面的赔偿。

②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省控断面的汇水区域,省环保厅将在区域限批、
污染源随机抽查、评先树优等方面采取惩罚措施。

实施例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省控河流水质变化参数测定方法,包括:

对省控河流断面目标时段COD平均浓度、NH3-N平均浓度的进行测定,收集数据;

将测定结果根据如下公式进行核算,即得:

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COD平均
浓度)/(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2)+(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NH3-N平
均浓度)/(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2)]×100%。

实施例1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省控河流水质变化参数测定方法,包括:

对省控河流断面目标时段COD平均浓度、NH3-N平均浓度的进行测定,收集数据;

将测定结果根据如下公式进行核算,即得:

目标时段的水质变化参数E=[a(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COD平均
浓度)/(上年同时段COD平均浓度×2)+(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本年考核时段NH3-N平
均浓度)/(上年同时段NH3-N平均浓度×2)]×100%;

其中,a=0.9782561。

由于COD测量过程耗时长、操作繁琐,特别是移液枪在吸取液体的时候会受液体张
力大小、真空密封活塞瞬间封闭的程度的影响,常导致最终测量结果的极值较大。为此,本
发明根据常年工作经验,通过将COD测量值×矫正系数a有效减少了COD测量的相对偏差、提
高检测的准确度,使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
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
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流域内省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数据;(2)各设区市的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按公式核算并下达生态补偿资金;(3)对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或优良水质控制要求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一次性额外奖励,每年度核算并下达一次性额外奖励资金;对不能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单个省控断面实行“按年连续计罚”,每年度按方法核算赔偿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