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6075461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4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02357.1

申请日:

2015.10.22

公开号:

CN106609224A

公开日:

2017.05.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G 3/04申请日:20151022|||公开

IPC分类号:

C12G3/04

主分类号:

C12G3/04

申请人:

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奇超; 樊美珍; 龚倩; 桂海龙; 李成; 储勤芳

地址: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经济开发区新群路19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代理人:

刘云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蛹虫草固体培养阶段,将部分固体培养基连同生长于其中的孢梗束按照置于容器的形状从整体培养基中分离;步骤2,将分离的培养基及生长其中的孢梗束置于容器;步骤3,用支撑物将固体培养基固定于容器底部;步骤4,向容器中注酒;和步骤5,固定一定时间,取出支撑物;其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为以谷物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本发明制备的蛹虫草酒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独具艺术美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在蛹虫草固体培养阶段,将部分固体培养基连同生长于其中的
孢梗束按照置于适于容器的形状从整体培养基中分离;
步骤2,将分离的培养基及生长其中的孢梗束置于容器;
步骤3,用支撑物将固体培养基固定于容器底部;
步骤4,向容器中注酒;和
步骤5,固定一定时间,取出支撑物;
其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为以谷物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选自小麦、
玉米、大米、小米、黄豆粉、荞麦、大麦、燕麦、糙米、粳米中的任意
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取的孢梗
束为生长至成熟的孢梗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固体培养
基置于盛酒容器前,将培养基削薄至厚度小于2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培养基削薄至厚
度小于1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支撑物
为木头、玻璃、不锈钢或其他任何不与基酒发生反应的材质制成的柱形
结构,其高度略小于容器底部到容器口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固定时
间在45天以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固定时
间在35天以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取出支撑物
后继续浸泡60天以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取出支撑
物后继续浸泡100天以上。

说明书

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
特定的谷物培养基生产“长在酒坛中的蛹虫草”酒的方法,属于医
药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蛹虫草(虫草花)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虫草科、虫草
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 militaris(Vuill.)Fr.]。现代科学论
证蛹虫草中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且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其中尤以虫草酸、虫草素、腺苷、虫草多糖为主。具有补肺阴、
补肾阳等功能,蛹虫草的主要作用是治肾虚、阳萎遗精、腰膝酸
痛、病后虚弱。中医认为其起扶正固本作用,对老年性慢性支气
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显著疗效,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护肝
作用,提高身体抗病毒和抗辐射能力。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
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
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将蛹虫草泡酒是通常采用的营养吸收方法,其泡制过程为:
将蛹虫草(也可以和其他药物一起泡制,如人参、枸杞等)放在
容器中并且倒入白酒、密封、放置适当天数即可饮用。采用这种
泡制方法,蛹虫草是利用现成培养的孢梗束放置在容器中的,散
乱且有的漂浮在酒表层,其有效成分并未完全浸在酒中,而且并
未显示蛹虫草在酒中生长的良好态势,未突出虫草视觉美的感受。
没有呈现出我国古老的酒文化的特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的制备方法,其不仅
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独具艺术美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蛹虫草固体培养阶段,将部分固体培养基连同生长于
其中的孢梗束按照置于容器的形状从整体培养基中分离;

步骤2,将分离的培养基及生长其中的孢梗束置于容器;

步骤3,用支撑物将固体培养基固定于容器底部;

步骤4,向容器中注酒;和

步骤5,固定一定时间,取出支撑物;

其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为以谷物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

进一步,所述谷物选自小麦、玉米、大米、小米、黄豆粉、
荞麦、大麦、燕麦、糙米、粳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步骤1所取的孢梗束为生长至成熟的孢梗束。

进一步,步骤1所取的固体培养基面积以能够放入容器为准,
可以略小于能进入容器所需的面积,形状不限,具体形状以美观
为原则。

进一步,步骤2将固体培养基置于盛酒容器前,将培养基削
薄,以保证生长于其中的孢梗束不散开为准;更进一步,将培养
基削薄至厚度小于2cm;更进一步,将培养基削薄至厚度小于1cm;
更进一步,将培养基削薄至厚度小于0.5cm。

进一步,步骤3所述支撑物为木头、玻璃、不锈钢或其他任
何不与基酒发生反应的材质制成的柱形结构,如木棒、玻璃棒、
不锈钢棒等;其高度略小于容器底部到容器口的高度。

进一步,步骤4所述注酒的高度应高于孢梗束;更进一步,
注酒高度高于孢梗束1cm以上。

进一步,步骤5所述固定时间在45天以内;更进一步,固定
时间在35天以内;更进一步,固定时间在30天以内。

进一步,步骤5取出支撑物后继续浸泡60天以上;更进一步,
继续浸泡80天以上;更进一步,继续浸泡100天。

本发明所述蛹虫草的培养过程为:将蛹虫草菌种通过液体培养
进行扩增;扩增后的菌种进行固体培养。所述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
方法可参照现有技术公开的蛹虫草培养方法。液体培养为以菌种扩
增为目的,可采用常规的菌种扩培方法,包括斜面培养、摇瓶培
养、种子罐培养、发酵罐培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所用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液体培养基,如PSA培养基或酵母浸
出粉-复合氨基酸-蔗糖培养基,酵母浸出粉-白砂糖-大豆水解蛋白
培养基,麸皮煮汁-白砂糖培养基等;进一步优选为PSA培养基或
酵母浸出粉-复合氨基酸-蔗糖培养基;更进一步,PSA培养基各成
分比例为:马铃薯15-25%、蔗糖1-5%、琼脂1-5%;酵母浸出粉-
复合氨基酸-蔗糖培养基各成分比例为:酵母浸出粉0.5-2%、复合
氨基酸0.2-1%、蔗糖2-5%。更进一步,PSA培养基各成分比例为:
马铃薯20%、蔗糖2%、琼脂2%;酵母浸出粉-复合氨基酸-蔗糖培
养基各成分比例为:酵母浸出粉1%、复合氨基酸0.5%、蔗糖3.5%。
固体培养过程中,在菌丝体生长阶段采用遮光培养,培养温度
22-24℃,相对湿度为65-70%;从孢梗束始发至采收阶段采用光照
培养,培养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为65-70%,孢梗束始发时
保证光照强度为100-200Lx。

本发明中所用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Vuill.)Fr.]是广布种。
蛹虫草分布于湖北、河北、吉林、陕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台湾等省区。按照一般中药材的采集方法都可采到,是现有技术中
已知菌种,并可以从商业途径(如食用菌厂、研究所)购买获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外形美观:本发明将孢梗束和固体培养基一同放入酒坛后,
用支撑物支撑,防止孢梗束上浮,经月余,待孢梗束与酒的渗透
压平衡后,移去支撑物,孢梗束和培养基会稳定待在瓶底,不会
上浮,保持优美态势。②营养成分含量高:本发明蛹虫草酒培养
100天左右,其腺苷含量达到28.3μg/ml,是长规泡制方法的1.77
倍,HEA(即N6-(2-羟乙基腺苷,又名茧草菌素,是虫草的特有
成分,已作为虫草制品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含量达到54.12μg
/ml,是常规方法泡制的蛹虫草酒的1.87倍。

附图说明

图1用于切割固体培养基的工具

图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蛹虫草酒

图3蛹虫草酒中腺苷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图4蛹虫草酒中HEA含量与时间关系图

实验例1固体培养基的考察

1、实验方法

取实施例1扩大培养的蛹虫草菌种,分别以表1所列材料作为固
体培养基,按实施例9的方法进行固体培养,并按照实施例10的方
法进行采收及固定(每种培养基实验数为20瓶),于45天后去掉
支撑物,观察各组孢梗束和培养基的状态。

2、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不同类型固体培养基固定45天孢梗束的状态


结果表明,谷物培养基在固定45天内可以达到平衡不再上浮;
而其他类型的固体培养基在固定45天内不能稳定,不适宜作为本发
明方法的固体培养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液体培养

斜面培养:将分离纯化的菌种接种于斜面试管中,再将接种菌种
的斜面试管放入22℃培养箱,培养时间为7天,待菌丝长满试管;

摇瓶培养:在500m1三角瓶中装入200m1液体培养基,在
0.11Mpa压力下高压灭菌30分钟,待冷却至室温,将1支斜面试管
的菌种接种到500m1三角瓶培养基上,并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温
度22±1℃,150转/分钟条件下培养,培养时间为3天;

种子罐培养:在5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20L液体培养基,培
养基温度大于95℃,加入食用消泡剂,加入量为培养基重量的0.03%,
在0.11Mpa压力下,通入蒸汽加热到121℃,并保压30-45分钟;灭
菌后,冷却至20℃时,将4瓶上述培养好的500m1摇瓶菌种接入培
养基,培养温度为22±1℃,通气量为1:0.5V/V min,保压4.903-7.
0845×104Pa,经3天通气培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即可,终培养体积
为20L。

发酵罐培养:在50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200L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温度大于95℃,加入食用消泡剂,加入量为培养基重量的0.
03%,在0.11Mpa压力下,通入蒸汽加热到121℃,并保压30-45分钟;
灭菌后,冷却至20℃时,将上述培养好的200L种子罐种子全部接入
培养,培养温度为22±1℃,通气量为1:0.5V/V min,保压4.903-7.
0845×104Pa,经3天通气培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即可。终培养体积
为200L。

斜面试管培养基:每1升液体含有200克土豆煮汁,20克蔗糖,
20克琼脂,余补水至1000毫升,pH值为6.5;

摇瓶、种子罐及发酵罐中的液体培养基:含有酵母浸出粉1%,
复合氨基酸0.5%,白砂糖3.5%,余量补水至100%,pH值为6.5。

实施例2液体培养

斜面培养:将分离纯化的菌种接种于斜面试管中,再将接种菌种
的斜面试管放入22℃培养箱,培养时间为7天,待菌丝长满试管;

摇瓶培养:在500m1三角瓶中装入200m1液体培养基,在
0.11Mpa压力下高压灭菌30分钟,待冷却至室温,将1支斜面试管
的菌种接种到500m1三角瓶培养基上,并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温
度22±1℃,150转/分钟条件下培养,培养时间为3天;

种子罐培养:在5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20L液体培养基,培
养基温度大于95℃,加入食用消泡剂,加入量为培养基重量的0.03%,
在0.11Mpa压力下,通入蒸汽加热到121℃,并保压30-45分钟;灭
菌后,冷却至20℃时,将4瓶上述培养好的500m1摇瓶菌种接入培
养基,培养温度为22±1℃,通气量为1:0.5V/V min,保压4.903-7.
0845×104Pa,经3天通气培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即可,终培养体积
为20L。

斜面试管培养基:每1升液体含有200克土豆煮汁,20克蔗糖,
20克琼脂,余补水至1000毫升,pH值为6.5;

摇瓶及种子罐培养基:每1升液体含有30克酵母浸出粉,30克
白砂糖,5克大豆水解蛋白,加水补至1000毫升,pH值为6.5。

实施例3液体培养

斜面培养:将分离纯化的菌种接种于斜面试管中,再将接种菌种
的斜面试管放入22℃培养箱,培养时间为7天,待菌丝长满试管;

种子罐培养:在50L气升式种子罐中装入20L液体培养基,培
养基温度大于95℃,加入食用消泡剂,加入量为培养基重量的0.03%,
在0.11Mpa压力下,通入蒸汽加热到121℃,并保压30-45分钟;灭
菌后,冷却至20℃时,将4瓶上述斜面试管的菌种接入培养基,培
养温度为22±1℃,通气量为1:0.5V/V min,保压4.903-7.
0845×104Pa,经3天通气培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即可,终培养体积
为20L。

发酵罐培养:在500L气升式发酵罐中装入200L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温度大于95℃,加入食用消泡剂,加入量为培养基重量的0.
03%,在0.11Mpa压力下,通入蒸汽加热到121℃,并保压30-45分钟;
灭菌后,冷却至20℃时,将上述培养好的200L种子罐种子全部接入
培养,培养温度为22±1℃,通气量为1:0.5V/V min,保压4.903-7.
0845×104Pa,经3天通气培养,达到对数生长期后即可。终培养体积
为200L。

斜面试管培养基:每1升液体含有200克土豆煮汁,20克蔗糖,
20克琼脂,余补水至1000毫升,pH值为6.5;

种子罐及发酵罐培养基:每1升液体含有40克麸皮煮汁,30克
白砂糖,余补水至1000毫升,pH值为6.5。

实施例4固体培养

接种:接种前培养容器先在超净工作台或百级层流罩内(下)用
紫外光照射0.5h;按每个培养容器按7%的接种量将实施例1~3经扩
大培养得到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4~9任一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容
器放入培养室培养。

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为22-24℃,空气相对湿度65%-70%;
首先要将培养室遮光,使发菌室基本黑暗。待菌丝体长满料面时(室
内培养3~5天),转入光照培养。接种后定期检查,及时剔除生长势
差、感染杂菌的培养容器。此后为诱导形成孢梗束时期,保持培养室
温度为20-22℃,相对空气湿度65%~70%,保证有散射光(100Lx~
200Lx)诱导孢梗束形成。培养室要适时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
新鲜。

实施例5固体培养基

将小麦清洗控水后,加入适量的水,其重量比为小麦:水为1:1.4,
混合均匀;装入密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孔上贴中有
透气膜);将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下灭菌
30-50min;灭菌后,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以下移
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6固体培养基

将大米清洗控水后,加入适量的水,其重量比为大米:水为1:1.3,
混合均匀;拌匀后装入密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孔上
贴中有透气膜);将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下
灭菌30-50min;灭菌后,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
以下移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7固体培养基

将糙米清洗控水后,加入适量的水,其重量比为糙米:水为1:
1.5,混合均匀;拌匀后装入密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
孔上贴中有透气膜);将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
下灭菌30-50min;灭菌后,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
以下移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8固体培养基

将小米清洗控水后,加入适量的水,其重量比为小米:水为1:1.3,
混合均匀;拌匀后装入密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孔上
贴中有透气膜);将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下
灭菌30-50min;灭菌后,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
以下移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9固体培养基

玉米芯69%、棉籽壳16%、木屑11%、石膏3%、石灰1%,固
体物料:水=1:1.5(视原料含水量而定)混合拌匀,拌匀后装入密
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孔上贴中有透气膜);将装好
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下灭菌30-50min;灭菌后,
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以下移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10固体培养基

农作物秸秆培养基:玉米秸粉50%、麦杆粉20%、棉花秸20%、
黄豆粉5%、玉米粉5%,固体物料:水=1:1.5(视原料含水量而定)
混合拌匀,拌匀后装入密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孔上
贴中有透气膜);将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下
灭菌30-50min;灭菌后,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
以下移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11固体培养基

农作物皮壳培养基:麦麸皮35%、稻壳粉20%、菜籽壳粉35%、
黄豆粉5%、玉米粉5%,固体物料:水=1:1.5(视原料含水量而定)
混合拌匀,拌匀后装入密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孔上
贴中有透气膜);将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下
灭菌30-50min;灭菌后,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
以下移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12固体培养基

经济林木树枝或茎秆培养基:桑枝粉70%、榆树枝粉20%、黄
豆粉5%、玉米粉5%,固体物料:水=1:1.5(视原料含水量而定)
混合拌匀,拌匀后装入密封的聚丙烯盒子中(盒子上方盖打孔,孔上
贴中有透气膜);将装好培养基的培养容器放置灭菌锅内,121℃下
灭菌30-50min;灭菌后,培养容器移置缓冲室内,自然冷却至24℃
以下移置接种室内。

实施例13孢梗束采收及固定

将实施例1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5制备的小麦培养基
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一
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用特制的两头直径约略大于瓶口的不锈钢
园筒(一端打磨尖锐,见图1),沿垂直于培养基的方向将孢梗束
和固体培养基一同切割下来,然后用切纸刀将下部的培养基切除,
仅余0.5cm左右,此过程不可碰断孢梗束。然后将孢梗束连同固
体培养基摆放在酒坛正中,孢梗束向四方散开,用小竹棍将其固
定在瓶底。向固定好培养基的酒坛中沿瓶壁徐徐倾入基酒至盖过
孢梗束顶端1-1.5cm,放入洁净的暗室浸泡后熟。25天后,去掉支
撑物,此时孢梗束和培养基不会再上浮,得到极具观赏性的蛹虫
草酒(见图2)。

实施例14孢梗束采收及固定

将实施例2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6制备的大米培养基
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一
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采收及固定方法同实施例13,区别在于固
体培养基削薄至1.0cm左右,支撑物为玻璃棒;30天后去掉支撑
物,孢梗束和培养基不会再上浮,得到极具观赏性的蛹虫草酒。

实施例15孢梗束采收及固定

将实施例3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7制备的糙米培养基
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一
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采收及固定方法同实施例13,区别在于固
体培养基削薄至1.5cm左右,支撑物为不锈钢棒;35天后去掉支
撑物,孢梗束和培养基不会再上浮,得到极具观赏性的蛹虫草酒。

实施例16孢梗束采收及固定

将实施例1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9制备的谷物培养基
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一
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采收及固定方法同实施例13,35天后去掉
支撑物,孢梗束和培养基不会再上浮,得到极具观赏性的蛹虫草
酒。

实施例17孢梗束采收及固定

将实施例2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10制备的秸秆培养
基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
一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采收及固定方法同实施例14,55天后去
掉支撑物,孢梗束和培养基不会再上浮,得到极具观赏性的蛹虫
草酒。

实施例18孢梗束采收及固定

将实施例3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11制备的皮壳培养
基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
一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采收及固定方法同实施例15,60天去掉
支撑物,孢梗束和培养基不会再上浮,得到极具观赏性的蛹虫草
酒。

实施例19孢梗束采收及固定

将实施例1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12制备的茎秆培养
基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
一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采收及固定方法同实施例13,60天去掉
支撑物,孢梗束和培养基不会再上浮,得到极具观赏性的蛹虫草
酒。

实施例20后熟

将实施例13~19蛹虫草酒继续浸泡45~100天,出窖,得到营
养成分含量高且美观的蛹虫草酒。

实施例21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制备的蛹虫草酒有效成分含量比

将实施例1经液体培养的菌种接种到实施例5制备的小麦培养基
上,按实施例4进行固体培养,选择垂直生长,长势均匀,高度一
致的孢梗束进行采收;

样品1:直接将孢梗束取下,置于酒坛中,制备成蛹虫草酒;

样品2:按本发明实施例13方法进行采收和固定,制备成蛹
虫草酒;

样品基酒为古井贡50°酒。

定期测定样品1、2中腺苷和HEA的含量(腺苷测定方法参照“《腺
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白鸿主编《保健食品功效测定方法》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p214-215”;HEA测定方法参照“《蛹
虫草子实体中N6-(2-羟乙基)-腺苷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作用》,食
用菌学报2013.20(1):62~65”)。结果见图3~4。

从图3可看出样品1、2腺苷含量均在122天左右达到最高并趋
于平稳,但样品2腺苷含量明显高于样品1;

从图4可看出样品1、2HEA含量均在105天左右达到最高并趋
于平稳,但样品2中HEA含量明显高于样品1。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方法在实现观赏效果的同
时,能尽快使孢梗束中的有效成分浸出,图3和4能够明显显示
出浸泡相同时间,样品2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比样品1。

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观的蛹虫草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蛹虫草固体培养阶段,将部分固体培养基连同生长于其中的孢梗束按照置于容器的形状从整体培养基中分离;步骤2,将分离的培养基及生长其中的孢梗束置于容器;步骤3,用支撑物将固体培养基固定于容器底部;步骤4,向容器中注酒;和步骤5,固定一定时间,取出支撑物;其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为以谷物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本发明制备的蛹虫草酒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