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线缆磁扣.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067106 上传时间:2019-04-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97763.6

申请日:

2017.02.22

公开号:

CN106602481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G 3/02申请公布日:201704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G 3/02申请日:20170222|||公开

IPC分类号:

H02G3/02

主分类号:

H02G3/02

申请人:

上海胜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民; 曹至文

地址:

200127 上海市浦东新区蓝村路31弄11号1602室

优先权:

2016.10.31 CN 2016109271879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多功能线缆磁扣,能通过内扣件与外扣件组合配对,采用内扣件锅磁体与外扣件导磁体吸合、同组磁扣的锅口磁极相同、内扣件外倒角与外扣件内倒角配合、内扣件凸缘与外扣件凹槽多位自锁、外扣件解扣孔等结构,克服了现有线缆磁扣难以满足大吸力体积比、选择性吸合、吸合防滑脱、多线径适应、可解扣重用等应用要求的不足,实现了线缆磁扣的布线、叠线、收线、防打结、防滑脱、多线径、可解扣等功能,具有结构可靠、操作简便、拆装容易、适应性强、通用性广、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包括电动车辆、移动设备、手持器具等充电、供电或信号电缆在内的多类线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线缆磁扣,能通过内扣件与外扣件组合配对,采用内扣件锅磁体与外扣
件导磁体吸合、同组磁扣的锅口磁极相同、内扣件外倒角与外扣件内倒角配合、内扣件凸缘
与外扣件凹槽多位自锁、外扣件解扣孔结构,实现线缆磁扣的布线、叠线、收线、防打结、防
滑脱、多线径、可解扣功能;主要由内扣件、外扣件两部件构成,内扣件主要由锅磁体、非磁
内扣两组件构成,外扣件主要由导磁体、非磁外扣两组件构成;其中:锅磁体为柱形结构,其
结构组件从内向外主要包括永磁柱、非磁环和导磁锅,永磁柱与导磁锅的环状间隙通过注
胶形成非磁环,其中心设有贯穿紧固连接件用的通孔,且通孔靠锅口端设有沉孔;导磁体为
盘形结构,其中心设有贯穿紧固连接件用的通孔,且通孔一端设有沉孔;非磁内扣为锅口朝
上、槽口朝下的上锅下槽形结构,其锅口设有外倒角,其锅中心设有贯穿锅磁体通孔用的连
接柱,连接柱端部穿过锅磁体的沉孔后注胶或热塑成沉头,并使锅口外倒角的外端面与锅
磁体的锅口端面平齐,槽底内侧面设有防滑用的沟纹,两槽臂的端部外侧设有一对带导入
角的凸缘;非磁外扣也为锅口朝上、槽口朝下的上锅下槽形结构,其锅口设有内倒角,其锅
中心设有贯穿导磁体通孔用的连接柱,连接柱端部穿过导磁体的沉孔后热塑或注胶成沉
头,并使锅口内倒角的内端面与导磁体带沉孔的端面平齐,槽底内侧面设有防滑用的沟纹,
两槽臂的内侧设有多对带导入角的凹槽,与非磁内扣的凸缘搭配起多位自锁作用,不同自
锁位适应不同直径或根数的线缆,凹槽处设有解扣用的通孔;为实现选择性吸合,同组磁扣
的锅口磁极应相同;为达到防锈、耐磨、缓冲目的,锅磁体和导磁体的外露面还应涂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线缆磁扣,也可不设锅磁体和导磁体的通孔、非磁内扣
和非磁外扣的连接柱,而采用卡扣、胶接、嵌铸或熔合方式紧固连接锅磁体与非磁内扣、导
磁体与非磁外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线缆磁扣,在线缆上加装时,先将线缆嵌入内扣件槽
内,再将外扣件的槽口对着内扣件的槽口按压,直至内扣件的凸缘导入外扣件的凹槽后锁
紧线缆;用细杆形工具插入外扣件的解扣孔,依次撬压内扣件的两凸缘,即可逐步分离内/
外扣件;线缆防打结用途时,至少应在线缆两端各装一磁扣;布线、叠线或收线用途时,可在
线缆上任意或等距加装磁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线缆磁扣,在线缆上加装后布线、收线或叠线操作时,
将磁扣的锅磁体工作面吸合在铁磁质布线基体的所需位置上,即可实现易改动的快速布
线;通过磁扣的锅磁体工作面与另一磁扣的导磁体吸合,将多个磁扣首尾相吸,即可实现收
线或多重叠线,两磁扣通过内外倒角配合可防止滑脱;用手逐个掰开吸合的磁扣,即可展开
或分开线缆。

说明书

多功能线缆磁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用磁性扣件,尤其是兼具布线、叠线、收线、防打结、防滑脱、
多线径、可解扣等多功能的线缆磁扣。

背景技术

线缆扣件具有布线(布局线缆的位置和走向)、叠线(并排或交叉叠放线缆)、收线
(环绕叠放线缆)、防打结(线缆仅须两端扣紧后收纳,就可防止展开时打结)等多种用途,传
统线缆扣件多为绑扎带、钩环、卡扣、管夹等连接件,由于采用机械式紧固连接,虽连接效果
牢固可靠,但扣接和解扣不够便捷,难以适应需经常反复的场合。

现已公开的有关线缆磁扣的技术专利(如一种可移式磁性布线按扣、易收纳防缠
绕的线缆),基本原理是:永磁吸合方式采用开放式磁路结构,线缆连接方式采用单一卡槽
或固定连结;主要缺点是:磁能利用率、吸力体积比低(因开放磁路的工作气隙磁密较低),
叠线时磁扣相吸须考虑磁极问题(因磁体相吸面须极性相反),叠线时吸合磁扣易滑脱(因
相吸磁体间的抗剪力远小于抗拉力),单一磁扣难以适应多种线缆直径;故该类专利不适合
有大吸力体积比、选择性吸合、吸合防滑脱、多线径适应等要求的应用场合,因而推广应用
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弥补现有线缆磁扣难以满足大吸力体积比、选
择性吸合、吸合防滑脱、多线径适应等应用要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线缆磁扣,
能通过内扣件与外扣件组合配对,采用内扣件锅磁体与外扣件导磁体吸合、同组磁扣的锅
口磁极相同、内扣件外倒角与外扣件内倒角配合、内扣件凸缘与外扣件凹槽多位自锁、外扣
件解扣孔等结构,实现线缆磁扣的布线、叠线、收线、防打结、防滑脱、多线径、可解扣等功
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内扣件(或公扣件)、外扣件
(或母扣件)两部件构成,内扣件主要由锅磁体、非磁内扣两组件构成,外扣件主要由导磁
体、非磁外扣两组件构成。其中:锅磁体为柱形结构,其结构组件从内向外主要包括永磁柱、
非磁环和导磁锅,永磁柱与导磁锅的环状间隙通过注胶形成非磁环;其中心设有贯穿紧固
连接件用的通孔,且通孔靠锅口端设有沉孔;导磁锅能将气隙磁通集中在锅口端面,大幅提
高磁能利用率和吸力体积比。导磁体为盘形结构,其中心设有贯穿紧固连接件用的通孔,且
通孔一端设有沉孔。非磁内扣为锅口朝上、槽口朝下的上锅下槽形结构,其锅口设有外倒
角,其锅中心设有贯穿锅磁体通孔用的连接柱,连接柱端部穿过锅磁体的沉孔后注胶或热
塑成沉头,并使锅口外倒角的外端面与锅磁体的锅口端面平齐;槽底内侧面设有防滑用的
沟纹,可防止安装到位的磁扣在线缆上滑移;两槽臂的端部外侧设有一对带导入角的凸缘。
非磁外扣也为锅口朝上、槽口朝下的上锅下槽形结构,其锅口设有内倒角,其锅中心设有贯
穿导磁体通孔用的连接柱,连接柱端部穿过导磁体的沉孔后热塑或注胶成沉头,并使锅口
内倒角的内端面与导磁体带沉孔的端面平齐;槽底内侧面设有防滑用的沟纹,可防止安装
到位的磁扣在线缆上滑移;两槽臂的内侧设有多对带导入角的凹槽,与非磁内扣的凸缘搭
配起多位自锁作用,不同自锁位适应不同直径或根数的线缆,凹槽处设有解扣用的通孔。为
实现选择性吸合,同组磁扣的锅口磁极应相同。为达到防锈、耐磨、缓冲等目的,锅磁体和导
磁体的外露面还应涂覆处理。另外,也可不设锅磁体和导磁体的通孔、非磁内扣和非磁外扣
的连接柱,而采用卡扣、胶接、嵌铸或熔合等方式紧固连接锅磁体与非磁内扣、导磁体与非
磁外扣。磁扣在线缆上加装时,先将线缆嵌入内扣件槽内,再将外扣件的槽口对着内扣件的
槽口按压,直至内扣件的凸缘导入外扣件的凹槽后锁紧线缆;用细杆形工具插入外扣件的
解扣孔,依次撬压内扣件的两凸缘,即可逐步分离内/外扣件;线缆防打结用途时,至少应在
线缆两端各装一磁扣;布线、叠线或收线等用途时,可在线缆上任意或等距加装磁扣。磁扣
在线缆上加装后布线、收线或叠线操作时,将磁扣的锅磁体工作面吸合在铁磁质布线基体
的所需位置上,即可实现易改动的快速布线;通过磁扣的锅磁体工作面与另一磁扣的导磁
体吸合,将多个磁扣首尾相吸,即可实现收线或多重叠线,两磁扣通过内外倒角配合可防止
滑脱;用手逐个掰开吸合的磁扣,即可展开或分开线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扣件与外扣件组合配对,采用内扣件锅磁体与外扣
件导磁体吸合、同组磁扣的锅口磁极相同、内扣件外倒角与外扣件内倒角配合、内扣件凸缘
与外扣件凹槽多位自锁、外扣件解扣孔等结构,克服了现有线缆磁扣难以满足大吸力体积
比、选择性吸合、吸合防滑脱、多线径适应、可解扣重用等应用要求的不足,实现了线缆磁扣
的布线、叠线、收线、防打结、防滑脱、多线径、可解扣等功能,具有结构可靠、操作简便、拆装
容易、适应性强、通用性广、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包括电动车辆、移动设备、手
持器具等充电、供电或信号电缆在内的多类线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和2是本发明中锅磁体的俯、仰视图。

图3和4是本发明中非磁内扣的俯、仰视图。

图5和6是本发明中导磁体的俯、仰视图。

图7和8是本发明中非磁外扣的俯、仰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内扣件的装配结构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外扣件的装配结构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在线缆上加装时的展开状态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在线缆上加装后的收线状态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10所示实施例中,本发明主要由内扣件(1)、外扣件(2)两部件构成,内扣
件主要由锅磁体(11)、非磁内扣(12)两组件构成,外扣件主要由导磁体(21)、非磁外扣(22)
两组件构成。其中:锅磁体为柱形结构,其结构组件从内向外主要包括永磁柱(111)、非磁环
(112)和导磁锅(113),永磁柱与导磁锅的环状间隙通过注胶形成非磁环;其中心设有贯穿
紧固连接件用的通孔(114),且通孔靠锅口端设有沉孔(115)。导磁体为盘形结构,其中心设
有贯穿紧固连接件用的通孔(211),且通孔一端设有沉孔(212)。非磁内扣为锅口朝上、槽口
朝下的上锅下槽形结构,其锅口设有外倒角(121),其锅中心设有贯穿锅磁体通孔用的连接
柱(122),连接柱端部穿过锅磁体的沉孔后注胶或热塑成沉头(123),并使锅口外倒角的外
端面与锅磁体的锅口端面平齐;槽底内侧面设有防滑用的沟纹(124),两槽臂(125)的端部
外侧设有一对带导入角的凸缘(126)。非磁外扣也为锅口朝上、槽口朝下的上锅下槽形结
构,其锅口设有内倒角(221),其锅中心设有贯穿导磁体通孔用的连接柱(222),连接柱端部
穿过导磁体的沉孔后热塑或注胶成沉头(223),并使锅口内倒角的内端面与导磁体带沉孔
的端面平齐;槽底内侧面设有防滑用的沟纹(224),两槽臂(225)的内侧设有多对带导入角
的凹槽(226),与非磁内扣的凸缘搭配起多位自锁作用,不同自锁位适应不同直径或根数的
线缆,凹槽的导入角处设有解扣用的通孔(227)。为实现选择性吸合,同组磁扣的锅口磁极
应相同。为达到防锈、耐磨、缓冲等目的,锅磁体和导磁体的外露面还应涂覆处理。永磁柱的
推荐选材为高磁能积型钕铁硼永磁,导磁锅和导磁体的推荐选材为10#低碳钢(或A3钢),非
磁内扣和非磁外扣的推荐选材为PC/ABS塑料(或POM、PA),粘接剂和涂覆层的推荐选材为环
氧树脂胶。

在图11所示实施例中,本发明在线缆上的加装方法是:先将线缆嵌入内扣件槽内,
再将外扣件的槽口对着内扣件的槽口按压,直至内扣件的凸缘导入外扣件的凹槽后锁紧线
缆;用细杆形工具插入外扣件的解扣孔,依次撬压内扣件的两凸缘,即可逐步分离内/外扣
件;线缆防打结用途时,至少应在线缆两端各装一磁扣;布线、叠线或收线等用途时,可在线
缆上任意或等距加装磁扣。

在图12所示实施例中,本发明在线缆上加装后布线、收线或叠线的操作方法是:将
磁扣的锅磁体工作面吸合在铁磁质布线基体的所需位置上,即可实现易改动的快速布线;
通过磁扣的锅磁体工作面与另一磁扣的导磁体吸合,将多个磁扣首尾相吸,即可实现收线
或多重叠线,两磁扣通过内外倒角配合可防止滑脱;用手逐个掰开吸合的磁扣,即可展开或
分开线缆。

多功能线缆磁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多功能线缆磁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多功能线缆磁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功能线缆磁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线缆磁扣.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多功能线缆磁扣,能通过内扣件与外扣件组合配对,采用内扣件锅磁体与外扣件导磁体吸合、同组磁扣的锅口磁极相同、内扣件外倒角与外扣件内倒角配合、内扣件凸缘与外扣件凹槽多位自锁、外扣件解扣孔等结构,克服了现有线缆磁扣难以满足大吸力体积比、选择性吸合、吸合防滑脱、多线径适应、可解扣重用等应用要求的不足,实现了线缆磁扣的布线、叠线、收线、防打结、防滑脱、多线径、可解扣等功能,具有结构可靠、操作简便、拆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