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06349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7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93334.6

申请日:

2011.12.01

公开号:

CN102587873A

公开日:

2012.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16申请日:20111201|||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16

主分类号:

E21B43/16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会英; 陈仁保; 李勇; 叶盛军; 李东民; 冯建松; 汤蒙; 刘丰忠; 石琼林; 杨小亮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谢小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领域水平油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是:通过一种工艺管柱将适量的CO2注入到条件适宜的非正常水淹的水平井中(非正常水淹井指采出程度低于标定水驱率的80%以下,而含水与采出程度不匹配的特高含水井)。关井(焖井)一段时间,使注入的CO2与油层及层内流体进行物理化学反应,起到使原油膨胀、降粘、降低表面张力;使水碳酸化,提高水的粘度;使储层增能、提高渗透率等作用。开井后控制生产,即可达使非正常水淹的特高含水水平井(包括井斜角大于45°至86°大斜度井)含水显著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采用动态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水平油井正常和非正常水淹,对
低采出程度下的特高含水和非正常水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储
层潜力;
2)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气体用量V:
V=π∮abH
式中:
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立方米)
a,b——处理半径,单位m(米);
H——生产井段,单位m(米);
∮——孔隙度
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其处理半
径:
a-短轴,取油藏厚度的一半;
b-长轴,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
3)确定注入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为:m=ρv;
其中:
m为质量,单位t(吨);
ρ为密度,单位t/m3(吨/立方米);
v为体积,单位m3(立方米);
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
4)确定注入速度为3~5t/h,(吨/小时)并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步骤2)
和3)确定的CO2量;
5)焖井反应,时间为15-30d(天);
6)开井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1)所述的水平油井储层满足
以下条件:
(1)油藏以边底水或注入水驱动,且有较好的水动力学封闭性;
(2)油藏埋深在1450-2300m(米);地温梯度3-3.3℃/100m(米);
(3)普通稠油或稀油边底水油藏,50℃原油粘度10-3000mPas;
(4)地层水总矿化度小于3000;
(5)原始气油比小于200;
(6)饱和压力2-14MPa;
(7)剩余油饱和度在40%以上;
(8)水平油井位于断层附近或者构造中高部位和局部微构造高点;
(9)目的层维持压力系数保持在0.8以上;
(10)无严重套损、出砂和漏失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
作用半径是根据油藏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确定作用半径,为2-8m(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
作用半径当剩余油饱和度高于45%时取2-5m(米),低于45%时取5-8m(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3)所述的CO2密度当地层温
度60-80℃,压力15-23MPa时,CO2的密度为0.45-0.75t/m3(吨/立方米);
低压高温取低值,高压低温取高值,一般取0.6t/m3(吨/立方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4)所述的注入速度满足
条件是:
(1)注入压力低于油层套管最大承压;
(2)低于地层破裂压力;
(3)以设备最高注入能力注入;
(4)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使用
3-5mm油嘴控制放压,控制油层CO2与原油的分离速度,采液强度控制在
0.05-0.2m3/m*d(立方米/米*天)正常生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在
回采过程中,检测邻井套管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单井每天检测一次,时间
约1个月,了解该井是否发生气窜,确定二氧化碳的吞吐效果。

说明书

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工程中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油井——井斜角度大于86°,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段
的定向油井。在油藏开发中,采用水平井开发,是国内近几年逐渐推广的一
项重要开发技术。随着水平井开发时间的延长,井数不断的增多,含水上升
导致水淹问题日显突出,而且大多数井是在低采出程度下的非正常水淹(即
舌进或指进造成部分井段水淹)。

现有水平井控水技术普遍采用先找水,再针对出水层段进行机械卡封或
堵剂封堵方法来降低水平油井含水。找水、机械卡封或堵剂封堵方法施工工
艺复杂、工序多、作业难度大,多道工序施工,技术要求高,往往造成返工,
二次作业处理等,施工风险大,投入大,一般在均在100万元以上。有效率
低,不能实现经济有效或经济效益差。

主要原因:一是找水技术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水层段,难以确认油水界
面,也不能反映非出水段是否具有出油潜力;二是机械卡封或堵剂封堵作用
半径小,层内水会很快形成绕流,使卡或堵措施失效;三是对近井地带储层
造成伤害,会导致储层油相渗透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便、经济高效、安全可靠,并且绿色环保
的水平油井控水增油方法,从根本上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效解决目前油
田水平井开发的层内非正常水淹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水平油井控水增油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采用动态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水平油井正常和非正常水淹,对低
采出程度下的特高含水和非正常水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储层
潜力;

步骤1)所述的水平油井储层满足以下条件:

(1)油藏以边底水或注入水驱动,且有较好的水动力学封闭性;

(2)油藏埋深在1450-2300m(米);地温梯度3-3.3℃/100m(米);

(3)普通稠油或稀油边底水油藏,50℃原油粘度10-3000mPas;

(4)地层水总矿化度小于3000;

(5)原始气油比小于200;

(6)饱和压力2-14MPa;

(7)剩余油饱和度在40%以上;

(8)水平油井位于断层附近或者构造中高部位和局部微构造高点;

(9)目的层维持压力系数保持在0.8以上;

(10)无严重套损、出砂和漏失现象。

2)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气体用量V:

V=π∮abH

式中:

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立方米)

a,b——处理半径,单位m(米);

H——生产井段,单位m(米);

∮——孔隙度

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其处理半
径:

a-短轴,取油藏厚度的一半;

b-长轴,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

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是根据油藏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确定作
用半径,为2-8m。

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当剩余油饱和度高于45%时取2-5m,低于
45%时取5-8m。

3)确定注入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为:m=ρv;

其中:

m为质量,单位(t);

ρ为密度,单位(t/m3);

v为体积,单位(m3);

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

步骤3)所述的CO2密度当地层温度60-80℃,压力15-23MPa时,CO2的密
度为0.45-0.75t/m3;低压高温取低值,高压低温取高值,一般取0.6t/m3

4)确定注入速度为3~5t/h,并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步骤2)和3)确
定的CO2

步骤4)所述的注入速度满足条件是:

(1)注入压力低于油层套管最大承压;

(2)低于地层破裂压力;

(3)以设备最高注入能力注入;

(4)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

5)焖井反应,时间为15-30d(天);

6)开井生产。

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控制油层CO2
原油的分离速度,采液强度控制在0.05-0.2m3/m*d正常生产。

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在回采过程中,检测邻井套管气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单井每天检测一次,时间约1个月,了解该井是否发生气窜,确定
二氧化碳的吞吐效果。

本发明使现有复杂的、高投入、高风险、低效益或无效益的水平油井找
堵水施工,变成了简便、经济高效,并且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措施。可实
现通过判断综合确定油井潜力,无需找水确定具体出水段;施工简单,只要
确保井口、井筒及泵况完好,不需要动管柱作业,施工周期一般2-3d;施工
费用30-50万元;可实施经济有效率高达94.1%,平均单井增油>330t,降水>
3000m3。注入一吨CO2可换取一吨原油,减少产水10方,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
3.6(油价按60美元/桶计算,未计控水和CO2减排效益)。并且埋存了部分
CO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效益对比


附图说明

图1计算模型;

图2Ng6小层构造井位图;

图3G104-5P115采油曲线图;

图4G104-5P115井眼轨迹图;

图5注入流程;

图6G104-5P115施工曲线图;

图7Nm I7小层顶面构造图;

图8M28-P4井眼轨迹图;

图9M28-P4采油曲线图;

图10M28-P4施工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作用机理是向非正常水淹水平井内注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利用
其主要与储层内原油作用膨胀、降粘、降低表面张力;其次是与水作用使水
碳酸化,提高水的粘度;与储层及岩石作用增能、提高渗透率;等等多项作
用机理,使CO2作用范围内的储层含油饱和度升高,油水粘度比降低,油相
渗透率提高,水相渗透率降低,油流动能增加,储层渗透率提高;同时会把
大部分舌进或指进水挤出窜流优势通道,形成局部油墙,恢复部分油相渗透
率,起到封堵水流通道,改善产液剖面的作用,从而提高油相流量,降低水
相流量,使高含水井含水显著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达到控水增油目的。

本发明实例1如下:

1、选井:一口高孔高渗常规稠油边底水油藏中的非正常水淹井,构造
位置见图2。孔隙度30.75%,渗透率905.3md,油藏埋深1730m;油藏压力
15.4MPa,地层压力系数0.89;油藏温度63℃;原油粘度475mPa.s;原油密
度0.94g/cm3。地层水矿化度1037。由于投产过程中入井液与底水沟通,导
致投产即高含水,属非正常高含水。生产情况图3。油层厚度6m,单井生产
井段44m/1段,井眼轨迹见图4。控制地质储量2.5wt、可采储量0.5wt,剩余
可采储量0.5wt,剩余油饱和度50%。综合分析各项条件,本井符合CO2吞吐
控水增油选井原则。

2、CO2吞吐工艺设计:

A 气体用量设计

①计算模型:图1是计算模型示意图;

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计算模型及
参数计算:

a,b——处理半径,a取3m;b取5m;

H——生产井段,44m;

∮——孔隙度30%

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

②地下二氧化碳体积计算:V=π∮abH

=3.14*0.3*3.0*3.0*44=373m3

③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m=ρv=373*0.6=223t

质量:m(t)

密度:ρ(t/m3)

体积:v(m3)

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当地层温度63℃,压力
15.4MPa时,CO2的密度为0.6t/m3

B 注入压力、速度: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本井预计注入压力10MPa
以下,速度为3~5t/h;如遇压力超出预计值,则注入压力控制在低于地层
破裂压力下。

C 注入方式及施工流程

注入前确认井筒泵况良好,有杆泵举升运行正常。从油套环空一次注
入CO2液体设计量。

注入流程见附图5:

D 焖井时间:15-30d(15d后井口压力出现下降或压力不降即可开井)

E 开井方式与生产控制

一是开井释放井筒压力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

二是采液强度控制在0.2m3/m*d正常生产,尽可能确保平稳连续生产。

3、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

(1)按照CO2设计量,采用专用CO2运输罐车,备足纯度99.9%的CO2223t;

(2)撬装气体注入泵用于注入CO2,井场配备50KVA三相交流电源;

(3)地面施工管线:用27/8油管连接CO2注入泵和套管闸门;

(4)40m3大罐1具。

4、井筒及井口准备

(1)井筒套管完好无破损,承压40MPa以上;

(2)确认井内有杆泵举升系统及地面配套设备工况正常;

(3)将有杆泵放入泵底,倒出光杆,更换250型清蜡闸门,装好油套压
表(按设计压力配套);

(4)对采油树及施工管线试压25MPa,不渗不漏;

5、施工步骤

(1)打开油、套管闸门;

(2)按设计量、注入压力、排量等参数,从套管注入二氧化碳,实际注入
施工曲线见图6;油管有液体返出>0.5m3后关闭油管闸门;

(3)关闭套管阀门,焖井反应22d;

(4)开井:

A、用5mm油嘴控制放套压;

B、按设计采液强度要求确认工作制度(实际本井因处在试验初期阶段,
未能实现合理控制产液量),要求平稳连续生产。实施结果见图3。实施后
日产油从1.36吨上升到16.47吨,含水从98.1%下降到16.8%,累计增油
521吨,降水2066方。增油效果明显,但有效期40天,较短。施工总投入
29.8万元,产出153.1万元(只按60美元/桶计算了增油收益,未计算减
少产水和碳排放收益)。

在回采过程中,检测邻井套管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单井每天检测一次,
时间约1个月。其监测目的是了解该井是否发生气窜,确定二氧化碳的吞吐
效果。

本发明实例2如下:

1、选井:一口常规稠油边底水油藏中的水平井,位于断层根部较高部
位,见图7。生产井段173.7m/2段;油层厚度6m,见图8。油藏埋深:1530m;
油藏压力:14.8MPa;孔隙度29.09%,渗透率148.8md;油藏温度:60℃;
原油粘度:116mPa·s(地下)/240mPa·s(地面50℃),原油密度:
0.9410g/cm3;小层地质储量7wt,采出程度仅为4.0%,标定水驱采收率10.0%。
生产初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仅为4%时就已含水100%,分析认为初期液量
高,采液强度大造成局部底水锥进,见图9。符合CO2吞吐控水增油选井原则。

2、CO2吞吐工艺设计:

A 气体用量设计

①计算模型:

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本井计算模型及
参数计算:

a,b——处理半径,a取3m;b取2m;

H——生产井段,173m;

∮——孔隙度29.09%

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

②地下二氧化碳体积计算:V=π∮abH

=3.14*0.29*2.0*3.0*173=945m3

③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m=ρv=945*0.58=548t

质量:m(t)

密度:ρ(t/m3)

体积:v(m3)

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当地层温度60℃,压力
14.8MPa时,CO2的密度为0.58t/m3

由于受成本控制影响,本井实际设计只注入270吨。

B 注入压力、速度: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本井预计注入压力10MPa
以下,速度为3~5t/h;如遇压力超出预计值,则注入压力控制在低于地层
破裂压力下。

C 注入方式及施工流程

注入前确认井筒泵况良好,有杆泵举升运行正常。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
CO2液体设计量。

注入流程见图5:

D 焖井时间:15-30d(15d后井口压力出现下降或压力不降即可开井)

E 开井方式与生产控制

一是开井释放井筒压力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

二是采液强度控制:由于本井生产井段长,所以要求控制在0.05m3/m*d
以下正常生产,尽可能确保平稳连续生产。

3、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

(1)按照CO2设计量,采用专用CO2运输罐车备足纯度99.9%的CO2270t;

(2)撬装气体注入泵用于注入CO2,井场配备50KVA三相交流电源;

(3)地面施工管线:用27/8油管连接CO2注入泵和套管闸门;

(4)40m3大罐1具。

4、井筒及井口准备

(1)井筒套管完好无破损,承压40MPa以上;

(2)确认井内有杆泵举升系统及地面配套设备工况正常;

(3)将有杆泵放入泵底,倒出光杆,更换250型清蜡闸门,装好油套压
表(按设计压力配套);

(4)对采油树及施工管线试压25MPa,不渗不漏;

5、施工步骤

(1)打开油、套管闸门;

(2)按设计量、注入压力、排量等参数,从套管注入二氧化碳270t,注入
施工曲线见图10;油管有液体返出>0.5m3后关闭油管闸门;

(3)关闭套管阀门,焖井反应22d;

(4)开井:

A、用5mm油嘴控制放套压;

B、按设计采液强度要求确认工作制度,平稳连续生产。实施结果见图
8。实施后日产油从0上升到10.69t,含水从100%下降到0.6%,累计增油
1361t。施工总投入29.8万元,产出400.13万元。

6、其他实施要求:如井控、资料录取等要求同实例1。

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87873A43申请公布日20120718CN102587873ACN102587873A21申请号201110393334622申请日20111201E21B43/16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007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72发明人马会英陈仁保李勇叶盛军李东民冯建松汤蒙刘丰忠石琼林杨小亮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3代理人谢小延54发明名称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领域水平油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方法。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是通过一种工艺管柱将适量的CO2注入。

2、到条件适宜的非正常水淹的水平井中非正常水淹井指采出程度低于标定水驱率的80以下,而含水与采出程度不匹配的特高含水井。关井焖井一段时间,使注入的CO2与油层及层内流体进行物理化学反应,起到使原油膨胀、降粘、降低表面张力;使水碳酸化,提高水的粘度;使储层增能、提高渗透率等作用。开井后控制生产,即可达使非正常水淹的特高含水水平井包括井斜角大于45至86大斜度井含水显著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达到控水增油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2页21一种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3、采用动态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水平油井正常和非正常水淹,对低采出程度下的特高含水和非正常水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储层潜力;2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气体用量VVABH式中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立方米A,B处理半径,单位M米;H生产井段,单位M米;孔隙度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其处理半径A短轴,取油藏厚度的一半;B长轴,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3确定注入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为MV;其中M为质量,单位T吨;为密度,单位T/M3吨/立方米;V为体积,单位M3立方米;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4确定注入速度为35T/H,吨。

4、/小时并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步骤2和3确定的CO2量;5焖井反应,时间为1530D天;6开井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1所述的水平油井储层满足以下条件1油藏以边底水或注入水驱动,且有较好的水动力学封闭性;2油藏埋深在14502300M米;地温梯度333/100M米;3普通稠油或稀油边底水油藏,50原油粘度103000MPAS;4地层水总矿化度小于3000;5原始气油比小于200;6饱和压力214MPA;7剩余油饱和度在40以上;8水平油井位于断层附近或者构造中高部位和局部微构造高点;9目的层维持压力系数保持在08以上;10无严重套损、出砂和漏失现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5、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是根据油藏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确定作用半径,为28M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当剩余油饱和度高于45时取25M米,低于45时取58M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3所述的CO2密度当地层温度6080,权利要求书CN102587873A2/2页3压力1523MPA时,CO2的密度为045075T/M3吨/立方米;低压高温取低值,高压低温取高值,一般取06T/M3吨/立方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4所述的注入速度满足条件是1注入压力低于油层套管最大承压;2低于地层破裂压力;3以设备最高注入。

6、能力注入;4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控制油层CO2与原油的分离速度,采液强度控制在00502M3/MD立方米/米天正常生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在回采过程中,检测邻井套管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单井每天检测一次,时间约1个月,了解该井是否发生气窜,确定二氧化碳的吞吐效果。权利要求书CN102587873A1/6页4一种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工程中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水平油井井斜角度大于86,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

7、度的水平段的定向油井。在油藏开发中,采用水平井开发,是国内近几年逐渐推广的一项重要开发技术。随着水平井开发时间的延长,井数不断的增多,含水上升导致水淹问题日显突出,而且大多数井是在低采出程度下的非正常水淹即舌进或指进造成部分井段水淹。0003现有水平井控水技术普遍采用先找水,再针对出水层段进行机械卡封或堵剂封堵方法来降低水平油井含水。找水、机械卡封或堵剂封堵方法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作业难度大,多道工序施工,技术要求高,往往造成返工,二次作业处理等,施工风险大,投入大,一般在均在100万元以上。有效率低,不能实现经济有效或经济效益差。0004主要原因一是找水技术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水层段,难以确。

8、认油水界面,也不能反映非出水段是否具有出油潜力;二是机械卡封或堵剂封堵作用半径小,层内水会很快形成绕流,使卡或堵措施失效;三是对近井地带储层造成伤害,会导致储层油相渗透率降低。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便、经济高效、安全可靠,并且绿色环保的水平油井控水增油方法,从根本上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效解决目前油田水平井开发的层内非正常水淹问题。0006本发明所述的水平油井控水增油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00071采用动态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确定水平油井正常和非正常水淹,对低采出程度下的特高含水和非正常水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储层潜力;0008步骤1所述的水平油井储层满足以下条件00。

9、091油藏以边底水或注入水驱动,且有较好的水动力学封闭性;00102油藏埋深在14502300M米;地温梯度333/100M米;00113普通稠油或稀油边底水油藏,50原油粘度103000MPAS;00124地层水总矿化度小于3000;00135原始气油比小于200;00146饱和压力214MPA;00157剩余油饱和度在40以上;00168水平油井位于断层附近或者构造中高部位和局部微构造高点;00179目的层维持压力系数保持在08以上;001810无严重套损、出砂和漏失现象。00192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气体用量V0020VABH说明书CN102587873A2/6页50021式。

10、中0022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立方米0023A,B处理半径,单位M米;0024H生产井段,单位M米;0025孔隙度0026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其处理半径0027A短轴,取油藏厚度的一半;0028B长轴,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0029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是根据油藏渗透率、剩余油饱和度确定作用半径,为28M。0030所述的二氧化碳横向作用半径当剩余油饱和度高于45时取25M,低于45时取58M。00313确定注入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为MV;0032其中0033M为质量,单位T;0034为密度,单位T/M3;0035V为体积,单位M3;003。

11、6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0037步骤3所述的CO2密度当地层温度6080,压力1523MPA时,CO2的密度为045075T/M3;低压高温取低值,高压低温取高值,一般取06T/M3。00384确定注入速度为35T/H,并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步骤2和3确定的CO2;0039步骤4所述的注入速度满足条件是00401注入压力低于油层套管最大承压;00412低于地层破裂压力;00423以设备最高注入能力注入;00434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00445焖井反应,时间为1530D天;00456开井生产。0046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控制油层CO2与原油的分。

12、离速度,采液强度控制在00502M3/MD正常生产。0047步骤6所述的开井生产时在回采过程中,检测邻井套管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单井每天检测一次,时间约1个月,了解该井是否发生气窜,确定二氧化碳的吞吐效果。0048本发明使现有复杂的、高投入、高风险、低效益或无效益的水平油井找堵水施工,变成了简便、经济高效,并且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措施。可实现通过判断综合确定油井潜力,无需找水确定具体出水段;施工简单,只要确保井口、井筒及泵况完好,不需要动管柱作业,施工周期一般23D;施工费用3050万元;可实施经济有效率高达941,平均单井增油330T,降水3000M3。注入一吨CO2可换取一吨原油,减少产水。

13、10方,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36油价按60美元/桶计算,未计控水和CO2减排效益。并且埋存了部分CO2。004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效益对比说明书CN102587873A3/6页60050附图说明0051图1计算模型;0052图2NG6小层构造井位图;0053图3G1045P115采油曲线图;0054图4G1045P115井眼轨迹图;0055图5注入流程;0056图6G1045P115施工曲线图;0057图7NMI7小层顶面构造图;0058图8M28P4井眼轨迹图;0059图9M28P4采油曲线图;0060图10M28P4施工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0061以下根据附图和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62本。

14、发明作用机理是向非正常水淹水平井内注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利用其主要与储层内原油作用膨胀、降粘、降低表面张力;其次是与水作用使水碳酸化,提高水的粘度;与储层及岩石作用增能、提高渗透率;等等多项作用机理,使CO2作用范围内的储层含油饱和度升高,油水粘度比降低,油相渗透率提高,水相渗透率降低,油流动能增加,储层渗透率提高;同时会把大部分舌进或指进水挤出窜流优势通道,形成局部油墙,恢复部分油相渗透率,起到封堵水流通道,改善产液剖面的作用,从而提高油相流量,降低水相流量,使高含水井含水显著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达到控水增油目的。0063本发明实例1如下00641、选井一口高孔高渗常规稠油边底水油藏中的。

15、非正常水淹井,构造位置见图2。孔隙度3075,渗透率9053MD,油藏埋深1730M;油藏压力154MPA,地层压力系数089;油藏温度63;原油粘度475MPAS;原油密度094G/CM3。地层水矿化度1037。由于投产过程中入井液与底水沟通,导致投产即高含水,属非正常高含水。生产情况图3。油层厚度6M,单井生产井段44M/1段,井眼轨迹见图4。控制地质储量25WT、可采储量05WT,剩余可说明书CN102587873A4/6页7采储量05WT,剩余油饱和度50。综合分析各项条件,本井符合CO2吞吐控水增油选井原则。00652、CO2吞吐工艺设计0066A气体用量设计0067计算模型图1是计。

16、算模型示意图;0068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计算模型及参数计算0069A,B处理半径,A取3M;B取5M;0070H生产井段,44M;0071孔隙度300072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0073地下二氧化碳体积计算VABH007431403303044373M30075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MV37306223T0076质量MT0077密度T/M30078体积VM30079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当地层温度63,压力154MPA时,CO2的密度为06T/M3。0080B注入压力、速度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本井预计注入压力10MPA以。

17、下,速度为35T/H;如遇压力超出预计值,则注入压力控制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下。0081C注入方式及施工流程0082注入前确认井筒泵况良好,有杆泵举升运行正常。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CO2液体设计量。0083注入流程见附图50084D焖井时间1530D15D后井口压力出现下降或压力不降即可开井0085E开井方式与生产控制0086一是开井释放井筒压力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0087二是采液强度控制在02M3/MD正常生产,尽可能确保平稳连续生产。00883、施工材料及设备准备00891按照CO2设计量,采用专用CO2运输罐车,备足纯度999的CO2223T;00902撬装气体注入泵用于注入CO2。

18、,井场配备50KVA三相交流电源;00913地面施工管线用27/8油管连接CO2注入泵和套管闸门;0092440M3大罐1具。00934、井筒及井口准备00941井筒套管完好无破损,承压40MPA以上;00952确认井内有杆泵举升系统及地面配套设备工况正常;00963将有杆泵放入泵底,倒出光杆,更换250型清蜡闸门,装好油套压表按设计压力配套;说明书CN102587873A5/6页800974对采油树及施工管线试压25MPA,不渗不漏;00985、施工步骤00991打开油、套管闸门;01002按设计量、注入压力、排量等参数,从套管注入二氧化碳,实际注入施工曲线见图6;油管有液体返出05M3后关。

19、闭油管闸门;01013关闭套管阀门,焖井反应22D;01024开井0103A、用5MM油嘴控制放套压;0104B、按设计采液强度要求确认工作制度实际本井因处在试验初期阶段,未能实现合理控制产液量,要求平稳连续生产。实施结果见图3。实施后日产油从136吨上升到1647吨,含水从981下降到168,累计增油521吨,降水2066方。增油效果明显,但有效期40天,较短。施工总投入298万元,产出1531万元只按60美元/桶计算了增油收益,未计算减少产水和碳排放收益。0105在回采过程中,检测邻井套管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单井每天检测一次,时间约1个月。其监测目的是了解该井是否发生气窜,确定二氧化碳的吞。

20、吐效果。0106本发明实例2如下01071、选井一口常规稠油边底水油藏中的水平井,位于断层根部较高部位,见图7。生产井段1737M/2段;油层厚度6M,见图8。油藏埋深1530M;油藏压力148MPA;孔隙度2909,渗透率1488MD;油藏温度60;原油粘度116MPAS地下/240MPAS地面50,原油密度09410G/CM3;小层地质储量7WT,采出程度仅为40,标定水驱采收率100。生产初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仅为4时就已含水100,分析认为初期液量高,采液强度大造成局部底水锥进,见图9。符合CO2吞吐控水增油选井原则。01082、CO2吞吐工艺设计0109A气体用量设计0110计算模。

21、型0111二氧化碳气体在目的油层的作用范围看作椭圆柱体来计算,本井计算模型及参数计算0112A,B处理半径,A取3M;B取2M;0113H生产井段,173M;0114孔隙度29090115V地层条件下的CO2气体体积,M3;0116地下二氧化碳体积计算VABH01173140292030173945M30118液态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公式MV945058548T0119质量MT0120密度T/M30121体积VM30122采用标准图板可查出地层条件下的CO2的密度当地层温度60,压力148MPA时,CO2的密度为058T/M3。说明书CN102587873A6/6页90123由于受成本控制影响,本。

22、井实际设计只注入270吨。0124B注入压力、速度以储层最大吸入能力注入,本井预计注入压力10MPA以下,速度为35T/H;如遇压力超出预计值,则注入压力控制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下。0125C注入方式及施工流程0126注入前确认井筒泵况良好,有杆泵举升运行正常。从油套环空一次注入CO2液体设计量。0127注入流程见图50128D焖井时间1530D15D后井口压力出现下降或压力不降即可开井0129E开井方式与生产控制0130一是开井释放井筒压力时,使用35MM油嘴控制放压。0131二是采液强度控制由于本井生产井段长,所以要求控制在005M3/MD以下正常生产,尽可能确保平稳连续生产。01323、施。

23、工材料及设备准备01331按照CO2设计量,采用专用CO2运输罐车备足纯度999的CO2270T;01342撬装气体注入泵用于注入CO2,井场配备50KVA三相交流电源;01353地面施工管线用27/8油管连接CO2注入泵和套管闸门;0136440M3大罐1具。01374、井筒及井口准备01381井筒套管完好无破损,承压40MPA以上;01392确认井内有杆泵举升系统及地面配套设备工况正常;01403将有杆泵放入泵底,倒出光杆,更换250型清蜡闸门,装好油套压表按设计压力配套;01414对采油树及施工管线试压25MPA,不渗不漏;01425、施工步骤01431打开油、套管闸门;01442按设计。

24、量、注入压力、排量等参数,从套管注入二氧化碳270T,注入施工曲线见图10;油管有液体返出05M3后关闭油管闸门;01453关闭套管阀门,焖井反应22D;01464开井0147A、用5MM油嘴控制放套压;0148B、按设计采液强度要求确认工作制度,平稳连续生产。实施结果见图8。实施后日产油从0上升到1069T,含水从100下降到06,累计增油1361T。施工总投入298万元,产出40013万元。01496、其他实施要求如井控、资料录取等要求同实例1。说明书CN102587873A1/4页10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87873A102/4页11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587873A113/4页12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587873A124/4页13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587873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