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蹲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蹲便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87481A43申请公布日20120718CN102587481ACN102587481A21申请号201110382906022申请日20111125E03D11/04200601E03D11/17200601E03D11/1820060171申请人李飞宇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霞飞东路2号72发明人陈安源郭跃华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代理人张松亭连耀忠54发明名称节水蹲便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水蹲便器。本发明包括便盆主体,所述便盆主体的后部下方设有存水湾及排污管道;所述便盆主体的后部设置有进水口,其内腔周围设置有洗。
2、圈水道,洗圈水道具有外侧壁和内侧壁并设置有主冲刷孔和多个洗圈小孔,洗圈水道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存水湾通过排污管道与下水道相连通,本发明具有至少一个主冲刷孔,置于所述洗圈水道沿便盆主体长侧的中部,所述主冲刷孔的下游设有截流结构,主冲刷孔下方的便盆主体内设有导流结构。这样的机构减少了水流的能量损失,使得冲刷污物更为有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1页21节水蹲便器,包括便盆主体,所述便盆主体的后部下方设有存水湾及排污管道;所述便盆主体的后部设置有进水口,其内腔周围设置有洗圈水道,洗圈水道具有。
3、外侧壁和内侧壁并设置有主冲刷孔和多个洗圈小孔,洗圈水道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存水湾通过排污管道与下水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主冲刷孔,置于所述洗圈水道沿便盆主体长侧的中部,所述主冲刷孔的下游设有截流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冲刷孔置于所述便盆主体后部向前部的延伸方向上的腔室长度的50到8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冲刷孔下方的便盆主体内设有导流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冲刷孔有两个,分别置于所述洗圈水道沿便盆主体两个长侧的中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结构自洗圈水道的外侧壁向内侧。
4、壁延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结构和洗圈水道的外侧壁为一体,与洗圈水道的内侧壁形成窄水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是虹吸管道。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排污管道的出口平面低于存水湾内壁最低面15CM。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节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存水湾至所述排污管道出口的截面积不断减小。权利要求书CN102587481A1/3页3节水蹲便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卫生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水蹲便器。背景技术0002蹲便器属于一种常用且大量使用的卫生陶瓷,尤其是公共场所用的最多,有。
5、些公共场所的蹲便器每天被平均使用上百次已属正常现象。传统蹲便器的主冲刷孔前置,主冲刷孔离进水口很远,使得从进水口进入洗圈水道的水流到达该主冲刷孔时,水流的动能损失很大,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将污物排尽。另外,在用水量少的情况下,长距离的主冲刷水流于较早冲进排污管道的水流容易失去连续性,影响排污效果,特别是在有虹吸的管道的蹲便器中,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节水蹲便器。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0004节水蹲便器,包括便盆主体,所述便盆主体的后部下方设有存水湾及排污管道;所述便盆主体的后部设置有进水口,其内腔周围设置有洗圈水道,洗圈水道具有外侧壁和内侧。
6、壁并设置有主冲刷孔和多个洗圈小孔,洗圈水道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存水湾通过排污管道与下水道相连通,该节水蹲便器具有至少一个主冲刷孔,置于所述洗圈水道沿便盆主体长侧的中部,所述主冲刷孔的下游设有截流结构。0005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冲刷孔置于所述便盆主体后部向前部的延伸方向上的腔室长度的50到80。0006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冲刷孔下方的便盆主体内设有导流结构。0007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主冲刷孔有两个,分别置于所述洗圈水道沿便盆主体两个长侧的中部。0008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截流结构自洗圈水道的外侧壁向内侧壁延伸。0009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
7、施方案中,所述截流结构和洗圈水道的外侧壁为一体,与洗圈水道的内侧壁形成窄水道。0010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污管道是虹吸管道。0011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污管道的出口平面低于存水湾内壁最低面15CM。0012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从所述存水湾至所述排污管道出口的截面积不断减小。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41主冲刷孔中置,缩短了水流的行程,减少了水流的能量损失。00152主冲刷孔前设有截流结构是水流在主冲刷孔处遇阻形成压力,增大了所截留说明书CN102587481A2/3页4水流的能量,使得冲刷污物更为有力。00163主冲刷孔下方设有朝向存水湾的导流结构,使。
8、得从主冲刷孔冲出的水流指向存水湾,可以避免了两股或多股水流的碰撞,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附图说明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18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节水蹲便器主视图;0019图2是图1所示的节水蹲便器AA面剖面图;0020图3是图2所示的节水蹲便器BB面剖面图;0021图4是图2所示的节水蹲便器CC面剖面图;0022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洗圈水道上的截流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0023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洗圈水道上的截流结构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为。
9、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5如图1、2及3所示,本发明的节水蹲便器,包括便盆主体10,所述便盆主体10的后部下方设有存水湾11及排污管道14;所述便盆主体10的后部设置有进水口12,其内腔周围设置有洗圈水道13,洗圈水道13具有外侧壁和内侧壁并设置有主冲刷孔131和多个洗圈小孔133,所述洗圈小孔133分布于整个洗圈水道中;洗圈水道13与所述进水口12相连通,所述存水湾11与排污管道14与下水道相连通,本发明具有至少一个主冲刷孔13。
10、1,置于所述洗圈水道13沿便盆主体10长侧的中部,所述主冲刷孔131的下游设有截流结构135。优选的,所述排污管道14为虹吸管道。0026如图3所示,所述主冲刷孔131优选的置于所述便盆主体10后部向前部的延伸方向上的腔室长度的50到80。如图3所示,便盆主体10的腔室长度为L,则由其前部向后部延伸方向上,主冲刷孔131可以设置在便盆本体10的中部即50长度L1上至80长度L2之间。0027水流经进水口进入洗圈水道后,在遇到截流结构135之前,少部分水流从主冲刷孔上游的洗圈小孔133流出,以清洗便盆主体10的后部壁面;在遇到截流结构后,一部分水流被截从主冲刷孔131冲出,将主要的污物冲入存水湾。
11、11的底部并通过排污管道14进入下水道,未被截留的水流通过主冲刷孔131下游的洗圈小孔133流出,以较慢的速度清洗便盆主体10的前部壁面,并流入存水湾11以保持其水封面的最佳状态。0028如图2、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冲刷孔131下方的便盆主体10内设有导流结构101,用以将从主冲刷孔131冲出的水流导向存水湾11方向。优选的,本发明的主冲刷孔131有两个,分别置于所述洗圈水道13沿便盆主体两个长侧的中部;所述截流结构135自洗圈水道13的外侧壁向内侧壁延伸;对应两个主冲刷孔131,各设置一个导流柱101,其导流方向均大致指向存水湾11,并避免从两个主冲刷孔131冲出的水流彼。
12、此相说明书CN102587481A3/3页5撞而引起不必要的能量损失。0029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截流结构135和洗圈水道13的外侧壁为一体,与洗圈水道13的内侧壁形成窄水道137。0030主冲刷孔131的过水面积大于洗圈小孔133的过水面积。这样的结构使得流经洗圈水道13的大部分水流被截留,并经由主冲刷孔131冲出。其余的水流均从洗圈小孔133流出,所述洗圈小孔的数量为3642个,其均匀的分布于洗圈水道13上。0031如图2所示,所述排污管道14的出口平面H2低于存水湾内壁最低面H115CM。从所述存水湾11至所述排污管道14出口的截面积不断减小。0032对于截流结构135,可以有多种实。
13、施方式,图3示出了其中一种方式,即所述截流结构135为在洗圈水道13上设置的挡块,以起到截流的效果,该挡块与洗圈水道13外壁的夹角为锐角。如图5所示,作为所述截流结构135另一种实施方式,即洗圈水道13下游水道的截面小于上游水道的过水面积,同样起到截流的效果,此时截流结构135即是洗圈水道13下游水道与上游水道的连接处,且截流结构135与洗圈水道13外壁的夹角为锐角。如圈6所示,作为所述截流结构135再一种实施方式,即截流结构135与所述洗圈水道13外壁的夹角为钝角,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0033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587481A1/4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87481A2/4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87481A3/4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587481A4/4页9图6说明书附图CN1025874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