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0628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07259.7

申请日:

2012.04.13

公开号:

CN103375133A

公开日:

2013.10.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6/06申请公布日:201310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6/06申请日:20120413|||公开

IPC分类号:

E21B6/06

主分类号:

E21B6/06

申请人:

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发明人:

易先中; 高德利; 张军锋; 李永和

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熊成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中,依次安装有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在上传动主轴(3)外依次安装有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在下传动主轴(23)外依次安装有启振座(11)、振动套(13)、碟形弹簧(15)、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TC径向轴承(22);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用来产生轴向位移,碟形弹簧(15)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本发明通过给钻头施加低幅高频扭转冲击力,实现由高频率周期性的冲击力与静压旋转联合作用破碎岩石,有效提高了硬质地层的机械钻速,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钻井工程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由连接外壳(1)、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套筒(4)、中间外壳(9)、上连接套(10)、锁紧球(14)、锁紧螺母(16)、下连接套(20)、下接头(21)、下传动主轴(2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其结构中设置有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外壳(7)、喷嘴(8)、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碟形弹簧(15)、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TC径向轴承(22)、扶正叶片(24)、花键(25);上外壳(7)的上端与连接外壳(1)的下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外壳(7)的下端与与中间外壳(9)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中间外壳(9)的下端与下接头(21)通过螺纹相联接;在外壳中,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在上传动主轴(3)外,从上至下沿着上传动主轴(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TC径向轴承(5)和滚动球轴承组(6)对上传动主轴(3)起支撑作用;套筒(4)支撑在上TC径向轴承(5)的内圈上;在下传动主轴(23)外,从上至下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锁紧球(14)、碟形弹簧(15)、锁紧螺母(16)、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连接套(20)、下TC径向轴承(22);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11)用来产生轴向位移,并且碟形弹簧(15)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碟形弹簧(15)安装在振动套(13)和冲击头(17)之间;上连接套(10)、振动套(13)、冲击头(17)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安装,并能够传递碟形弹簧(15)产生的冲击;PDC推力轴承(19)固定在下传动主轴(23)的轴肩上;下连接套(20)安装在PDC推力轴承(19)和下TC径向 轴承(22)之间,并且用来支撑下TC径向轴承(22)的内圈;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中间是环空结构,用来输送从连接外壳(1)和过流套(2)流入的泥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过流套(2)的下端与上传动主轴(3)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传动主轴(3)的下端与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通过花键(25)相联接,来传递井下动力马达的扭矩。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喷嘴(8)安装在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扶正叶片(24)安装在中间外壳(9)的外侧,3个扶正叶片(24)空间上呈3×120°的对称分布,扶正叶片(24)有螺旋叶片和直叶片两种形式。

说明书

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属石油钻井工具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井方式主要是采用单纯的旋转方式破岩。采用传统的旋转钻井方式钻进硬质地层时,通常没有足够的扭矩来破碎岩石,从而使钻头瞬间停止转动,这时的扭转能量储存在钻柱中,一旦产生剪切破碎地层所需的扭矩,钻柱能量便会释放出来,在钻头齿上会产生比平常大得多的冲击载荷,以至最终导致钻头失效;另一方面,采用传统的旋转钻井方式,岩石基本是被研磨破碎的,由于排渣速度有限,在钻头上容易形成偏斜力矩,造成硬岩以及复杂地层钻井时的井斜情况发生。此外,旋转钻井方式钻进硬质地层时需要较高的转速,从而增加了钻具与井眼孔壁的碰撞机会,因此容易出现孔壁坍塌等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通过给钻头施加低幅高频扭转冲击力,实现由高频率周期性的冲击力与静压旋转联合作用破碎岩石,可以稳定地给钻头传递扭矩,具有提高硬质地层的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工程综合技术经济效益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在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的结构中,设置有连接外壳、过流套、 上传动主轴、套筒、上TC径向轴承、滚动球轴承组、上外壳、喷嘴、中间外壳、上连接套、启振座、滚珠、振动套、锁紧球、碟形弹簧、锁紧螺母、冲击头、滚动轴承、PDC推力轴承、下连接套、下接头、下TC径向轴承、下传动主轴、扶正叶片、花键;上外壳的上端与连接外壳的下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外壳的下端与与中间外壳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中间外壳的下端与下接头通过螺纹相联接;在外壳中,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流套、上传动主轴和下传动主轴;过流套的下端与上传动主轴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传动主轴的下端与下传动主轴的上端通过花键相联接,来传递井下动力马达的扭矩;喷嘴安装在下传动主轴的上端面上;在上传动主轴外,从上至下沿着上传动主轴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套筒、上TC径向轴承、滚动球轴承组;上TC径向轴承和滚动球轴承组对上传动主轴起支撑作用;套筒支撑在上TC径向轴承的内圈上;在下传动主轴外,从上至下沿着下传动主轴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启振座、滚珠、振动套、锁紧球、碟形弹簧、锁紧螺母、冲击头、滚动轴承、PDC推力轴承、下连接套、下TC径向轴承;启振座和下传动主轴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用来产生轴向位移,并且碟形弹簧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碟形弹簧安装在振动套和冲击头之间;上连接套、振动套、冲击头沿着下传动主轴的轴向安装,并能够传递碟形弹簧产生的冲击;上连接套用来定位碟形弹簧,并且防止滚动球轴承组的轴向移动;锁紧球用来锁紧上连接套和振动套在下传动主轴上的位置;锁紧螺母对振动套和冲击头起锁紧作用;滚动轴承和下TC径向轴承对下传动主轴起支撑作用;PDC推力轴承固定在下传动主轴的轴肩上,能够承载大部分的下传动轴的轴向载荷;下连接套安装在PDC推力轴承和下TC径向轴承之间,并且用来支撑下TC径向轴承的内圈;上传动主轴和下传动主轴中间是环空结构,用来输送从连接外壳和过流套流入的泥浆;扶正叶片安装 在中间外壳的外侧,3个扶正叶片空间上呈3×120°的对称分布,扶正叶片有螺旋叶片和直叶片两种形式。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通过给钻头施加低幅高频扭转冲击力,实现由高频率周期性的冲击力与静压旋转联合作用破碎岩石,可以稳定地给钻头传递扭矩,从而大大降低了钻头的粘滑现象,降低了卡钻致使钻头失效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硬质地层的机械钻速,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钻井工程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连接外壳、2.过流套、3.上传动主轴、4.套筒、5.上TC径向轴承、6.滚动球轴承组、7.上外壳、8.喷嘴、9.中间外壳、10.上连接套、11.启振座、12.滚珠、13.振动套、14.锁紧球、15.碟形弹簧、16.锁紧螺母、17.冲击头、18.滚动轴承、19.PDC推力轴承、20.下连接套、21.下接头、22.下TC径向轴承、23.下传动主轴、24.扶正叶片、25.花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由连接外壳1、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外壳7、喷嘴8、中间外壳9、上连接套10、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锁紧球14、碟形弹簧15、锁紧螺母16、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连接套20、下接头21、下TC径向轴承22、下传动主轴23、扶正叶片24、花键25组成;上外壳7的上端与连接外壳1的下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外壳7的下端与与中间外壳9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中间外壳9的下端与下接头21通过螺纹相联接;在外壳中,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 轴23;过流套2的下端与上传动主轴3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传动主轴3的下端与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通过花键25相联接,来传递井下动力马达的扭矩;喷嘴8安装在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面上,能够用于调节泥浆的流入速度;在上传动主轴3外,从上至下沿着上传动主轴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TC径向轴承5和滚动球轴承组6对上传动主轴3起支撑作用;套筒4支撑在上TC径向轴承5的内圈上;在下传动主轴23外,从上至下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锁紧球14、碟形弹簧15、锁紧螺母16、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连接套20、下TC径向轴承22;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11由上启振体、下启振体和滚珠12组成,滚珠12在上启振体和下启振体内运动,滚珠12运动的槽节圆展开线具有一定的曲线规律;可以是具有正弦或余弦谐波槽型、锯齿槽型、矩形槽型、梯形槽型、自由曲线或多项式槽型等结构;启振座11用来产生轴向位移,并且碟形弹簧15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碟形弹簧15安装在振动套13和冲击头17之间;上连接套10、振动套13、冲击头17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安装,并能够传递碟形弹簧15产生的冲击;上连接套10用来定位碟形弹簧15,并且防止滚动球轴承组6的轴向移动;锁紧球14用来锁紧上连接套10和振动套13在下传动主轴23上的位置;锁紧螺母16对振动套13和冲击头17起锁紧作用;滚动轴承18和下TC径向轴承22对下传动主轴23起支撑作用;PDC推力轴承19固定在下传动主轴23的轴肩上,能够承载大部分的下传动轴23的轴向载荷;下连接套20安装在PDC推力轴承19和下TC径向轴承22之间,并且用来支撑下TC径向轴承22的内圈;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中间是环空结构,用来输送从连接外壳1和过流套2流入的泥浆;扶正 叶片24安装在中间外壳9的外侧,3个扶正叶片24空间上呈3×120°的对称分布,扶正叶片24有螺旋叶片和直叶片两种形式。
当井下动力马达(涡轮马达、螺杆马达或电动马达等)转动时,通过过流套2带动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转动,并由与下传动主轴23连接的钻头对地层施加压力,从而来破碎岩石。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11在旋转过程中产生轴向位移,带动振动套13在轴线方向上下周期性的移动。当启振座11轴向位移增加时,将位移通过振动套13传递给碟形弹簧15,接下来蝶形弹簧15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并将产生的柔性冲击传递给冲击头17,然后冲击头17将一定频率的冲击力和冲击能量传递给钻头。当启振座11轴向位移减小时,由于对钻头施加的钻压存在,从而冲击头17和下传动主轴23一起向上运动,蝶形弹簧15在冲击头17的推力下不断的压缩,从而储存下一次冲击所需的能量。在钻进过程中,泥浆一部分沿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下传动主轴23的轴心方向运动来带动钻头破碎岩石,另一部分润滑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滚动轴承18、下TC径向轴承22。连接外壳1的上部用来连接涡轮马达、螺杆马达或电动马达等形式的马达外壳。上外壳7、中间外壳9、下接头21用来轴向和径向定位钻具,能够经受由于轴向载荷和横向应力产生的挠曲和纵向弯曲,并且上外壳7、中间外壳9、下接头21是由高质量的锻钢棒料加工而成的,热处理并且精磨内孔。中间外壳9上安装有扶正叶片24,相当于稳定器的作用,喷嘴8安装在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面上,能够适当的调节泥浆的流入的速度。

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75133A43申请公布日20131030CN103375133ACN103375133A21申请号201210107259722申请日20120413E21B6/0620060171申请人长江大学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72发明人易先中高德利张军锋李永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3代理人熊成香54发明名称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中,依次安装有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在上传动主轴3外依次安装有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

2、组6;在下传动主轴23外依次安装有启振座11、振动套13、碟形弹簧15、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TC径向轴承22;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用来产生轴向位移,碟形弹簧15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本发明通过给钻头施加低幅高频扭转冲击力,实现由高频率周期性的冲击力与静压旋转联合作用破碎岩石,有效提高了硬质地层的机械钻速,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钻井工程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75133ACN103375133A1。

3、/1页21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由连接外壳1、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套筒4、中间外壳9、上连接套10、锁紧球14、锁紧螺母16、下连接套20、下接头21、下传动主轴2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其结构中设置有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外壳7、喷嘴8、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碟形弹簧15、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TC径向轴承22、扶正叶片24、花键25;上外壳7的上端与连接外壳1的下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外壳7的下端与与中间外壳9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中间外壳9的下端与下接头21通过螺纹相联接;在外壳中,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

4、主轴23;在上传动主轴3外,从上至下沿着上传动主轴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TC径向轴承5和滚动球轴承组6对上传动主轴3起支撑作用;套筒4支撑在上TC径向轴承5的内圈上;在下传动主轴23外,从上至下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锁紧球14、碟形弹簧15、锁紧螺母16、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连接套20、下TC径向轴承22;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11用来产生轴向位移,并且碟形弹簧15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碟形弹簧15安装在振动套13和冲击头17之间;上连接套1。

5、0、振动套13、冲击头17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安装,并能够传递碟形弹簧15产生的冲击;PDC推力轴承19固定在下传动主轴23的轴肩上;下连接套20安装在PDC推力轴承19和下TC径向轴承22之间,并且用来支撑下TC径向轴承22的内圈;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中间是环空结构,用来输送从连接外壳1和过流套2流入的泥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过流套2的下端与上传动主轴3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传动主轴3的下端与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通过花键25相联接,来传递井下动力马达的扭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喷嘴8安装在下传动主。

6、轴23的上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扶正叶片24安装在中间外壳9的外侧,3个扶正叶片24空间上呈3120的对称分布,扶正叶片24有螺旋叶片和直叶片两种形式。权利要求书CN103375133A1/3页3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属石油钻井工具设计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钻井方式主要是采用单纯的旋转方式破岩。采用传统的旋转钻井方式钻进硬质地层时,通常没有足够的扭矩来破碎岩石,从而使钻头瞬间停止转动,这时的扭转能量储存在钻柱中,一旦产生剪切破碎地层所需的扭矩,钻柱能量便会释放出来,在钻头齿上会产生。

7、比平常大得多的冲击载荷,以至最终导致钻头失效;另一方面,采用传统的旋转钻井方式,岩石基本是被研磨破碎的,由于排渣速度有限,在钻头上容易形成偏斜力矩,造成硬岩以及复杂地层钻井时的井斜情况发生。此外,旋转钻井方式钻进硬质地层时需要较高的转速,从而增加了钻具与井眼孔壁的碰撞机会,因此容易出现孔壁坍塌等事故。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通过给钻头施加低幅高频扭转冲击力,实现由高频率周期性的冲击力与静压旋转联合作用破碎岩石,可以稳定地给钻头传递扭矩,具有提高硬质地层的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井工程综合技术经济效益的特点。0004本发明是通。

8、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0005在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的结构中,设置有连接外壳、过流套、上传动主轴、套筒、上TC径向轴承、滚动球轴承组、上外壳、喷嘴、中间外壳、上连接套、启振座、滚珠、振动套、锁紧球、碟形弹簧、锁紧螺母、冲击头、滚动轴承、PDC推力轴承、下连接套、下接头、下TC径向轴承、下传动主轴、扶正叶片、花键;上外壳的上端与连接外壳的下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外壳的下端与与中间外壳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中间外壳的下端与下接头通过螺纹相联接;在外壳中,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流套、上传动主轴和下传动主轴;过流套的下端与上传动主轴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传动主轴的下端与下传动主轴的上端。

9、通过花键相联接,来传递井下动力马达的扭矩;喷嘴安装在下传动主轴的上端面上;在上传动主轴外,从上至下沿着上传动主轴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套筒、上TC径向轴承、滚动球轴承组;上TC径向轴承和滚动球轴承组对上传动主轴起支撑作用;套筒支撑在上TC径向轴承的内圈上;在下传动主轴外,从上至下沿着下传动主轴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启振座、滚珠、振动套、锁紧球、碟形弹簧、锁紧螺母、冲击头、滚动轴承、PDC推力轴承、下连接套、下TC径向轴承;启振座和下传动主轴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用来产生轴向位移,并且碟形弹簧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碟形弹簧安装在振动套和冲击头之间;上连接套、振动套、冲击头沿着下传动主轴的轴向安。

10、装,并能够传递碟形弹簧产生的冲击;上连接套用来定位碟形弹簧,并且防止滚动球轴承组的轴向移动;锁紧球用来锁紧上连接套和振动套在下传动主轴上的位置;锁紧螺母对振动套和冲击头起锁紧作用;滚动轴承和下TC径向轴承对下传动主轴起支撑作用;PDC推力轴承固定在下传动主轴的轴肩上,能够承载大部分的下传动说明书CN103375133A2/3页4轴的轴向载荷;下连接套安装在PDC推力轴承和下TC径向轴承之间,并且用来支撑下TC径向轴承的内圈;上传动主轴和下传动主轴中间是环空结构,用来输送从连接外壳和过流套流入的泥浆;扶正叶片安装在中间外壳的外侧,3个扶正叶片空间上呈3120的对称分布,扶正叶片有螺旋叶片和直叶片。

11、两种形式。0006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通过给钻头施加低幅高频扭转冲击力,实现由高频率周期性的冲击力与静压旋转联合作用破碎岩石,可以稳定地给钻头传递扭矩,从而大大降低了钻头的粘滑现象,降低了卡钻致使钻头失效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硬质地层的机械钻速,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钻井工程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0008在图中1连接外壳、2过流套、3上传动主轴、4套筒、5上TC径向轴承、6滚动球轴承组、7上外壳、8喷嘴、9中间外壳、10上连接套、11启振座、12滚珠、13振动套、14锁紧球、15碟形弹簧、16锁紧螺母、17冲击头、18滚动轴承、19PDC推力轴承、。

12、20下连接套、21下接头、22下TC径向轴承、23下传动主轴、24扶正叶片、25花键。具体实施方式0009本发明一种井下位移冲击式钻井工具由连接外壳1、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外壳7、喷嘴8、中间外壳9、上连接套10、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锁紧球14、碟形弹簧15、锁紧螺母16、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连接套20、下接头21、下TC径向轴承22、下传动主轴23、扶正叶片24、花键25组成;上外壳7的上端与连接外壳1的下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外壳7的下端与与中间外壳9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中间外壳9的下端与下接头21通。

13、过螺纹相联接;在外壳中,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过流套2的下端与上传动主轴3的上端通过螺纹相联接;上传动主轴3的下端与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通过花键25相联接,来传递井下动力马达的扭矩;喷嘴8安装在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面上,能够用于调节泥浆的流入速度;在上传动主轴3外,从上至下沿着上传动主轴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套筒4、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上TC径向轴承5和滚动球轴承组6对上传动主轴3起支撑作用;套筒4支撑在上TC径向轴承5的内圈上;在下传动主轴23外,从上至下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依次安装有启振座11、滚珠12、振动套13、锁紧球14、碟形弹簧1。

14、5、锁紧螺母16、冲击头17、滚动轴承18、PDC推力轴承19、下连接套20、下TC径向轴承22;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11由上启振体、下启振体和滚珠12组成,滚珠12在上启振体和下启振体内运动,滚珠12运动的槽节圆展开线具有一定的曲线规律;可以是具有正弦或余弦谐波槽型、锯齿槽型、矩形槽型、梯形槽型、自由曲线或多项式槽型等结构;启振座11用来产生轴向位移,并且碟形弹簧15将轴向位移转化为冲击力;碟形弹簧15安装在振动套13和冲击头17之间;上连接套10、振动套13、冲击头17沿着下传动主轴23的轴向安装,并能够传递碟形弹簧15产生的冲击;上连接套10用来定。

15、位碟形弹簧15,并且防止滚动球轴承组6的轴向移动;锁紧球14用来锁紧上连接套10和振动套13在下传动主轴23上的位置;锁紧螺母16对振动套13和冲击头17起锁紧作用;滚说明书CN103375133A3/3页5动轴承18和下TC径向轴承22对下传动主轴23起支撑作用;PDC推力轴承19固定在下传动主轴23的轴肩上,能够承载大部分的下传动轴23的轴向载荷;下连接套20安装在PDC推力轴承19和下TC径向轴承22之间,并且用来支撑下TC径向轴承22的内圈;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中间是环空结构,用来输送从连接外壳1和过流套2流入的泥浆;扶正叶片24安装在中间外壳9的外侧,3个扶正叶片24空间上呈。

16、3120的对称分布,扶正叶片24有螺旋叶片和直叶片两种形式。0010当井下动力马达涡轮马达、螺杆马达或电动马达等转动时,通过过流套2带动上传动主轴3和下传动主轴23转动,并由与下传动主轴23连接的钻头对地层施加压力,从而来破碎岩石。启振座11和下传动主轴23通过键的形式连接,一起旋转。启振座11在旋转过程中产生轴向位移,带动振动套13在轴线方向上下周期性的移动。当启振座11轴向位移增加时,将位移通过振动套13传递给碟形弹簧15,接下来蝶形弹簧15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并将产生的柔性冲击传递给冲击头17,然后冲击头17将一定频率的冲击力和冲击能量传递给钻头。当启振座11轴向位移减小时,由于对钻头施加。

17、的钻压存在,从而冲击头17和下传动主轴23一起向上运动,蝶形弹簧15在冲击头17的推力下不断的压缩,从而储存下一次冲击所需的能量。在钻进过程中,泥浆一部分沿过流套2、上传动主轴3、下传动主轴23的轴心方向运动来带动钻头破碎岩石,另一部分润滑上TC径向轴承5、滚动球轴承组6、滚动轴承18、下TC径向轴承22。连接外壳1的上部用来连接涡轮马达、螺杆马达或电动马达等形式的马达外壳。上外壳7、中间外壳9、下接头21用来轴向和径向定位钻具,能够经受由于轴向载荷和横向应力产生的挠曲和纵向弯曲,并且上外壳7、中间外壳9、下接头21是由高质量的锻钢棒料加工而成的,热处理并且精磨内孔。中间外壳9上安装有扶正叶片24,相当于稳定器的作用,喷嘴8安装在下传动主轴23的上端面上,能够适当的调节泥浆的流入的速度。说明书CN103375133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7513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