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6062292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0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46147.5

申请日:

2017.03.13

公开号:

CN106933450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 3/0481申请日:20170313|||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81(2013.01)I; G06F3/0488(2013.01)I

主分类号:

G06F3/0481

申请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京; 张亮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创业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王宝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口事件,执行以下流程: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第二应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本申请能够实现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自动激活多窗口显示,无需再应用之间频繁切换,可以直观的显示屏上查看多个应用的交互界面,由此降低操作复杂度,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口事件,执行以下流程:
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第二应
用;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所述
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应用的不同,响应所述多窗口事
件时所控制的在所述第二窗口内显示的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二应用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前台运行的应用;
监控基于所述前台运行的应用在一预定时间内所切换到的应用;
基于所述前台运行的应用及所述切换到的应用,建立对应关系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设置对应关系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针对所述第一窗口内显示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的第一关闭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第一应用并关闭所述第二应用;
和/或
获得针对所述第二窗口内显示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的第二关闭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第二应用并恢复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的全屏窗
口的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窗口调整指令;
基于所述窗口调整指令,对所述第一窗口和/或所述第二窗口的尺寸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在所述显示
屏上的分布状态与两个窗口的易于操作的优先级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互不重叠。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口事件,
执行以下流程:
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表,
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应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
二标识,控制所述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显示
所述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接口,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输入操作,设置对应关系表。

说明书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在使用一个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启动另一个应用,
此时则需要按下任务切换键来实现应用的切换。

由此,会存在应用之间频繁切换的情况,使得操作复杂度较高,影响用户使用体
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手机会存在应用之间频繁切换的情况,使得操作复杂度较高,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口事件,执行以下流程:

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第
二应用;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
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

上述方法,优选的:基于第一应用的不同,响应所述多窗口事件时所控制的在所述
第二窗口内显示的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二应用不同。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监控前台运行的应用;

监控基于所述前台运行的应用在一预定时间内所切换到的应用;

基于所述前台运行的应用及所述切换到的应用,建立对应关系表。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设置对应关系表。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获得针对所述第一窗口内显示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的第一关闭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第一应用并关闭所述第二应用;

和/或

获得针对所述第二窗口内显示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的第二关闭指令;

响应所述第二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第二应用并恢复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的全
屏窗口的显示。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获得窗口调整指令;

基于所述窗口调整指令,对所述第一窗口和/或所述第二窗口的尺寸进行调整。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在所述显示屏上的分布状态与
两个窗口的易于操作的优先级相关。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互不重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

处理器,用于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口事
件,执行以下流程:

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
表,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应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
述第二标识,控制所述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
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

上述电子设备,有选的,还包括:

输入接口,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输入操作,设置对应关系表。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在获得多窗口时间的
触发指令之后,通过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标识之后,并基于对应关系表来
确定与第一应用的标识相关联的第二应用及其标识,进而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分窗口
分别显示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和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实现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多窗
口显示,无需再应用之间频繁切换,可以直观的显示屏上查看多个应用的交互界面,由此降
低操作复杂度,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图3a、图3b及图3c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实例图;

图4及图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部分流程图;

图6及图7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适用于对电子设
备的显示屏进行多窗口显示控制。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

其中,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可以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生成,例如,用户在通过电
子设备使用应用功能的过程中,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或其他部件进行点击或其他输入操
作,以表征在使用当前应用功能的同时需要使用另一应用或功能,由此,生成触发指令,由
本实施例对该触发指令进行获得。

步骤102:基于触发指令,响应多窗口事件,执行以下步骤103~步骤105。

其中,以下步骤103至步骤105为多窗口事件的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103: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

其中,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是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当前所显示的交
互界面所属的应用,该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可以为第一应用的名称或者在电子设备中的安
装信息等。

如图2中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文档阅读的界面,对应阅读应用,用户通
过对文档阅读的界面或电子设备上的其他部件进行操作,并由此生成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
令之后,本实施例获得该阅读应用的第一标识。

步骤104:基于第一标识及对应关系表,确定与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第二
应用。

其中,对应关系表中包括多个对应关系,每个对应关系为两个或更多个应用的标
识之间的关联或对应关系,如阅读应用的标识对应翻译应用的标识、通话应用的标识对应
通讯录应用的标识、图像采集应用的标识对应二维码扫描应用的标识或系统自带应用的标
识对应帮助应用的标识,等等。

本实施例中在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之后,在对应关系表
中找到与第一标识所在的对应关系,由此来确定与第一标识相关联的第二标识及该第二标
识所属的第二应用。

例如,本实施例在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阅读应用的标识之后,在对应关系表
中找到阅读应用的标识所在的对应关系,由此来确定对应的标识及该标识所属的翻译应
用。

步骤105:基于第一标识及第二标识,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第
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显示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

如图3a中所示,在显示屏的第一窗口显示阅读应用的交互界面,在显示屏的第二
窗口显示翻译应用的交互界面,翻译应用的交互界面中显示阅读应用中部分或全文文字的
翻译结果,由此方便用户的阅读,改善用户体验,无需用户在阅读应用及翻译应用之间频繁
切换。

其中,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可以互不重叠,或者部分重叠。而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
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或在显示屏上的分布状态,可以基于用户的预先操作或实时的输入操
作来设置,也可以根据两个窗口各自的易于操作的优先级设置,还可以基于第一应用与第
二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来设置等等。

例如,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于横屏状态下,显示聊天应用的第二窗口位于显示
屏的右侧位置,第二窗口具有较高的易于操作的优先级,如图3b中所示,以便于右手便利的
用户进行交互操作;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于竖屏状态下,显示翻译内容的第二窗口位于
显示屏的上方位置,如图3c中所示,以便于用户查看。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在获得多窗口时间的触
发指令之后,通过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标识之后,并基于对应关系表来确
定与第一应用的标识相关联的第二应用及其标识,进而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分窗口分
别显示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和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实现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自动激
活多窗口显示,无需再应用之间频繁切换,可以直观的显示屏上查看多个应用的交互界面,
由此降低操作复杂度,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获得的不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相应所确定的第二标识
是不同的,由此,在显示屏的第二窗口中所显示的交互界面所对应的第二应用也是相应不
同的。

例如,第一应用若为阅读应用,那么在第二窗口显示的交互界面为翻译应用的交
互界面;第一应用若为通话应用,那么在第二窗口显示的交互界面为通讯录应用的交互界
面,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对应关系表可以根据电子设备中的历史操作数据建
立,也可以基于用户的预先配置操作建立。

在一种实现中,对应关系表基于电子设备在历史使用过程中应用之间的切换情况
来建立,如图4中所示的流程:

步骤401:监控前台运行的应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监控前台运行的应用,区别于前文中的第一应用。这里的前台运
行的应用并不特指第一应用,而是泛指电子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每次处于前台运行的应
用,如聊天应用、购物应用、阅读应用或图像采集应用等。

步骤402:监控基于前台运行的应用在一预定时间内所切换到的应用。

例如,监控购物应用在使用3分钟之后被切换到支付应用,或者,监控阅读应用在
30秒之后被切换到翻译应用,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前台运行的应用切换到其他的应用中的切换操作可以由用户
实时进行操作而触发,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预先设置而触发。

步骤403:基于前台运行的应用及切换到的应用,建立对应关系表。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的历史操作数据来建立
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建立对应关系表。

在另一种实现中,对应关系表基于用户的预先配置操作建立,如图5中所示的流
程:

步骤501: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步骤502:基于输入操作,设置对应关系表。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需要在一起使用并同时观看的应用关联在
一起,建立对应关系表,由此,本实施例能够基于用户的需求将关联的一起的应用的交互界
面同时分窗口显示,为用户提供便利。

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在步骤105之后,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6:获得针对第一窗口内显示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的第一关闭指令。

其中,该第一关闭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来触发生成的,也可以是第一应用在
运行中所产生的条件或参数被满足时自动生成。例如,用户点击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的关
闭控件,或者第一应用的运行任务完成。

步骤107:响应第一关闭指令,关闭第一应用并关闭第二应用。

和/或

在步骤105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图7中所示的流程:

步骤108:获得针对第二窗口内显示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的第二关闭指令。

其中,第二关闭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输入来触发生成的,也可以是第二应用在运
行中所产生的条件或参数被满足时自动生成。例如用户点击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的关闭控
件,或者第二应用的运行任务完成。

步骤109:响应第二关闭指令,关闭第二应用并恢复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的全屏窗
口的显示。

例如,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阅读应用的交互界面即文档显示界面时,用户
选择“文本-翻译”之后,显示屏上开启多窗口功能,开启两个窗口分别显示当前的文档显示
界面和翻译应用的翻译界面,以方便用户查看原文和翻译内容。而在用户点击文档显示界
面的关闭控件之后,关闭阅读应用的同时关闭翻译应用,而在用户点击翻译界面的关闭控
件之后,关闭翻译应用的同时,返回到多窗口显示之前的文档显示界面的全屏显示状态。

例如,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通话应用的通话界面时,用户需要查看联系人
信息时,通过按键或语音激活通讯录应用的联系人界面,此时,本实施例在电子设备的显示
屏上将通话界面与联系人界面分窗口显示。之后,用户在结束通话界面时,电子设备同时关
闭通话应用和通讯录应用,或者,用户在关闭联系人界面时,电子设备关闭通讯录应用,同
时将通话界面恢复到全屏显示。

例如,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相机在使用二维码扫描功能时,扫描到二维码之后,
开启多窗口界面,同时显示二维码扫描界面和二维码的扫描结果显示界面,而对扫描结果
进行操作之后自动关闭多窗口显示功能,恢复到相机的二维码扫描界面。

例如,系统自带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帮助,则电子设备自动开启多窗口显
示功能,分别显示自带应用的应用界面及相关帮助的界面,而自带应用的任务顺利完成之
后,多窗口显示功能关闭,恢复到自带应用的全屏显示的状态或者自带应用与帮助界面均
被关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对显示屏上的窗口的调整操作指
令,对第一窗口和/或第二窗口的尺寸进行调整,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进一步改善用户
使用体验。

参考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以下结构:

指令获得单元801,用于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

指令响应单元802,用于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口事件,触发标识获得
单元803。

标识获得单元803,用于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

应用确定单元80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
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第二应用;

显示控制单元805,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控制电子设备的显
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交
互界面。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在获得多窗口时间的触
发指令之后,通过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标识之后,并基于对应关系表来确
定与第一应用的标识相关联的第二应用及其标识,进而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分窗口分
别显示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和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实现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自动激
活多窗口显示,无需再应用之间频繁切换,可以直观的显示屏上查看多个应用的交互界面,
由此降低操作复杂度,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
为手机、pad、电脑等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显示屏901,用于显示内容。

其中,该显示屏901可以为触控屏等部件实现。

处理器902,用于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
口事件,执行以下流程:

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
表,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对应的第二应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
述第二标识,控制所述显示屏801上以第一窗口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
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获得多窗口时间的触
发指令之后,通过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标识之后,并基于对应关系表来确
定与第一应用的标识相关联的第二应用及其标识,进而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分窗口分
别显示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和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实现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自动激
活多窗口显示,无需再应用之间频繁切换,可以直观的显示屏上查看多个应用的交互界面,
由此降低操作复杂度,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对应关系表可以根据电子设备中的历史操作数据建
立,也可以基于用户的预先配置操作建立。

在一种实现中,如图10中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输入接口903,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相应的,处理器902还用于基于该输入操作,设置对应关系表。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需要在一起使用并同时观看的应用关联在
一起,建立对应关系表,由此,本实施例能够基于用户的需求将关联的一起的应用的交互界
面同时分窗口显示,为用户提供便利。

本方案保护的是每个应用都有一个关联应用,在用户触发分屏或者分窗口的时
候,基于当前运行的应用确定关联应用,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以该分屏的两个区域(两个区
域不重叠)分别显示当前应用的界面以及与当前应用关联的应用的界面或者在显示屏的显
示区域以第一窗口显示当前应用的界面以及另一窗口显示与当前应用关联的应用的界面
(该两个窗口不重叠)。其中,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用户建立的,也可以是设备监控用户针
对每个应用的使用习惯自动建立的。另外,在分屏或者多窗口的状态一下,如果当前应用的
关闭了则关联应用一并关闭。即,退出分屏状态或者退出多窗口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
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
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
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
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
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
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所公开的实
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
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得多窗口事件的触发指令;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响应所述多窗口事件,执行以下流程:获得当前处于前台运行的第一应用的第一标识;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标识关联的第二标识及其第二应用;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标识,控制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以第一窗口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的交互界面以及以第二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的交互界面。本申请能够实现在电子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