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称净水机,通常可以有效清除水中的氯、重金属、细菌、病毒、藻类、固体
悬浮物和各种有机物等,使处理后的水清澈洁净、无菌,口感更佳。净水器中起主要作用的
是过滤器,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净水器一般采用多
级净化,也即设置多个级别的过滤器分级净化,从而使水的净化效果更好。然而现有的净水
器放置过久内部的连接管口容易受到灰尘杂质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器,旨在使得该净水器的连接管口不易受到污
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水路板、多个过滤器、及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装置,所述水路板包括水路管路、及多个与所述水路
管路连通的管路口,所述水路板面对所述连接装置的表面凸设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
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至少一所述管路口,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管口,所述
两管口分别连接一过滤器的管口和一管路口,所述连接装置面向所述管路口的端面盖合一
所述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面向所述管路口的一端设有一安装
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至少一与所述管路口连接的所述管口,所述安装板盖合一所述安装
槽。
优选地,所述净水器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安装板设有至少一第一安装孔,所述
安装槽的底壁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一所述第一安
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固定。
优选地,所述本体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装置和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若干
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一过滤器和一所述安装槽内的管路口,所述第一连
接装置背离所述第一个过滤器的表面沿竖直方向设有一筋条,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朝向所述
筋条凸设有抵持部,所述筋条与所述抵持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面向所述过滤器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卡扣,每一所述过滤
器的管口设有凸缘,或每一所述过滤器面向所述连接装置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卡扣,所述
连接装置的管口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可转动地与所述卡扣卡持。
优选地,所述凸缘设有至少一缺口,所述卡扣通过所述缺口卡持或脱离所述凸缘。
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主体部、及凸设于主体部的卡持部,所述凸缘可转动地与所
述卡持部卡持。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卡持部的表面设有一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有至少一卡槽,一所述加强筋卡入一卡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净水器通过将水路板设置若干安装部,每一安装部设有一
安装槽,每一安装槽内设有至少一管路口,当连接装置的管口与该管路口连接时,该连接装
置设有该管口的端面盖合安装槽,使得连接装置的管口与管路口的连接处于一种密闭空间
内,不容易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组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组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净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净水器的一实施例中过滤器与连接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净水器中连接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净水器中连接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净水器中连接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净水器中连接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的某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净水器的一实施例的过滤器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净水器的另一实施例的过滤器的连接头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
10中连接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连接装置
101d
加强筋
10
本体
101e
卡槽
11
第一管口
102
凸缘
12
第二管口
102a
缺口
13
第三管口
300
水路板
14
第四管口
301
管路口
200
过滤器
302
安装部
20
连接头
303
安装槽
21
入水管口
30
密封圈
22
出水管口
103
安装板
23
第一出水管口
104
支撑板
24
第二出水管口
105
第一安装孔
101
卡扣
106
第二安装孔
101a
主体部
107
筋条
101b
卡持部
108
抵持部
101c
卡持空间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
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
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
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
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
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
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
围之内。
参照图1至11,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净水器,具体参照图1和图2,所述净水器
包括水路板300、多个过滤器200、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装置100,所述水
路板300包括水路管路、及多个与所述水路管路连通的管路口301,所述水路板300面对所述
连接装置100的表面凸设有若干安装部302,每一所述安装部302凹设有一安装槽303,每一
所述安装槽303内设有至少一所述管路口301,每一连接装置100包括至少两管口,该两管口
一个面向过滤器200设置,一个面向管路口301设置,面向过滤器200设置的管口连接一过滤
器200的管口,面向管路口301设置的管口连接一管路口301,一所述连接装置100面向所述
管路口301的端面盖合一所述安装槽303。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净水器通过将水路板300设置若干安装部302,每一安装部
302设有一安装槽303,安装槽303内设有至少一管路口301,当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与该管路
口301连接时,该连接装置100设有该管口的端面盖合安装槽303,使得连接装置100的管口
与管路口301的连接处于一种密闭空间内,不容易受到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一本体10,所述本体10面向所述管路口301
的一端设有一安装板103,所述安装板103开设有至少一与所述管路口301连接的所述管口,
且所述安装板103盖合一所述安装槽303。
本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装置100设置安装板103,安装板103开设有管口,该管口与
水路板300的管路口301连接时,安装板103容置于安装槽303内,安装板103与安装槽303的
大小匹配,安装板103与安装槽301形成一封闭空间,连接的管口位于该封闭空间内,既可以
防止污染,且当净水器搬运或发生碰撞时,连接装置也不易发生错位,可保护相互连接管口
不易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器还包括若干紧固件(图未示),所述安装板103设有至少
一第一安装孔105,所述安装槽303的底壁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05设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
106,所述紧固件穿过一所述第一安装孔105和第二安装孔106将两者固定。本技术方案通过
设置紧固件进一步紧固,使得安装更为可靠。
优选地,该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而该第一安装孔105和第二安装孔106分别为第一
螺孔和第二螺孔,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安装板103相对连接装置100分别设有一第一螺孔105,安装槽301的槽
壁对应该第一螺孔设有第二螺孔106,拧上螺钉即可紧固。
优选地,一所述本体10还设有一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支撑所述安装板103。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板104支撑安装板103可以增加连接装置100的强度,使其不易损
坏。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装置100和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连接
的若干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分别连接第一个过滤器200和第一个所述安装
槽303内的管路口301,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背离所述第一个过滤器200的表面沿竖直方向
设有一筋条107,所述第一个安装槽303的槽壁朝向所述筋条107凸设有抵持部108,所述筋
条107与所述抵持部108抵接。
由于连接装置100靠近管路口301的一端是通过紧固件固定的,通水时背离管路口
301的一端受到重力会产生扭矩,容易损坏连接的管口,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筋条107与抵
持部108抵持可以消除扭矩对管口的影响。其次,本技术方案设置的筋条107还可以限位,使
得安装位置更为准确,比如可以使得安装板103上的第一安装孔105与安装槽303的第二安
装孔106位置可以对准,也使得安装紧固件时更为方便,而且将第一个连接装置100如此设
置,使得后面的连接装置100依次连接时都能准确对位。
进一步地,该净水器最后一个连接装置100也设有所述筋条107,对应地,该安装槽
303的槽壁设有所述抵持部108与该筋条107抵接。使得净水器整体的连接结构受力均衡,消
除扭矩对管口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装置100面向所述过滤器200的表面均凸设有至少一
卡扣101,每一所述过滤器200的管口设有凸缘102,或每一所述过滤器200面向所述连接装
置100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卡扣101,每一所述连接装置100的管口设有凸缘102,所述凸缘
102可转动地与所述卡扣101卡持。
本技术方案的净水器通过采用一种特殊结构的连接装置100,使得净水器中的每
一过滤器200均可以相对连接装置100转动,如此使得更换过滤器200或过滤器200的滤芯时
拆装更为方便。比如需要更换过滤器200或过滤器200滤芯,当过滤器200朝下,这种情况下
安装或拆卸过滤器200时操作有不便时,可以将过滤器200转动一合适角度,使得过滤器200
可朝向操作者便于操作的朝向位置,也即可将过滤器200调至操作者便于操作的位置,再进
行拆装时就会更为方便;而且本发明采用具有集成水路管路的水路板300,通过净水器中的
连接装置100的转接,简化了水路控制,使得净水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更具小型化。其中,本
发明提出的净水器中的连接装置100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具体地,对该连接装置100的连接结构的设置具体有如下两种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装置100设有至少两管口,该两管口分别连接于净水器的
过滤器200的管口和管路口301,所述连接装置100于面向所述过滤器200的表面凸设有至少
一卡扣101,所述卡扣101卡持所述凸缘102,且所述凸缘102位于所述卡持空间101c,因此过
滤器200可以相对连接装置100转动,也即凸缘102可以相对卡扣101于卡持空间101c内沿圆
周方向转动。
第二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装置100设有至少两管口,该两管口分别连接于净水器的
过滤器200的管口和管路口301,所述过滤器200面向所述连接装置100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
卡扣101,该卡扣101与该表面之间形成卡持空间101c,所述连接装置100的管口设有凸缘
102,所述卡扣101均卡持所述凸缘102,所述凸缘102于所述卡持空间101c内相对所述卡扣
101可转动。
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连接装置100设置为卡扣101结构,过滤器200设
置为凸缘102结构,或过滤器200设置为卡扣101结构,连接装置100设置为凸缘102结构。
其中,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与管路口301以及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与过滤器200的管
口的连接方式均采用螺纹连接,如此设置结构成本低,且拆装更为方便。进而对于该连接方
式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具体的连接方式为:连接装置100的管口均设置为外螺
纹,过滤器200的管口设置为内螺纹,管路口301也设置为内螺纹,连接装置100的管口旋入
过滤器200的管口以使连接装置100与过滤器200连接,连接装置100的另一管口旋入管路口
301;第二实施方式具体的连接方式为:连接装置100的管口均设置为内外螺纹,过滤器200
的管口设置为外螺纹,管路口301也设置为外螺纹,过滤器200的管口旋入连接装置100的管
口以使连接装置100与过滤器200连接,管路口301旋入连接装置100的另一管口。
可参照图1或图2,在本实施例中,净水器的水流过程为:水通过净水器的第一个安
装槽内的管路口301经连接装置100的管口进入至过滤器200内,再经过滤器200过滤后,从
过滤器200另一管口流至另一连接装置100经第二个安装槽内的第一个管路口回到水路板
300,然后从第二个安装槽内的第二个管路口301经连接装置100流至另一过滤器200进行过
滤,然后依次下去实现多级净化。当然根据净水器的管路设置的不同,连接装置100所控制
水流的流向也不同,比如,净水器设有四个过滤器200,且该四个过滤器200依次并排通过连
接装置100连接,水流可以是从第一个过滤器200净化后直接流入至第四个过滤器200,然后
再依次流入第二个过滤器200、第三个过滤器200进行净化。可以理解地,水流的流向与净水
器本身的设计结构有关,不同的结构,出水口设置位置以及过滤器200放置的位置均不同,
如过滤器200只有一排和过滤器200有两排的设置均不同,故本发明提出的连接装置100的
管口结构设置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进一步可以理解地,连接装置100无论设置为卡扣101结构,还是凸缘102结构均可
通过塑料成型工艺,如注塑成型,其制造成本较低。由于通水时,各个相连接的管口之间水
压冲力较大,通过卡扣101卡持凸缘102的配合结构的设置抵抗水压的冲力可防止过滤器
200的管口与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之间的连接被损坏,甚至是被冲开,由此本发明提出的净
水器中采用的连接装置100相对可靠性强。
进一步地,卡扣101与凸设有该卡扣101的表面之间的卡持空间101c的距离与凸缘
102的厚度相近,也即使得卡持松紧度适中相对转动较轻松的同时,也能满足抵抗水压的冲
力。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该连接装置100用于在过滤器200与净水器的管路口
301间起到转接桥梁作用,当净水器设有多级过滤器200时还可以用于多项转接,即通过一
连接装置100连接过滤器200与过滤器200、以及连接过滤器200与净水器的管路口301便于
通过一个集成管路或者一个水路板实现整个水路的控制,如此本发明的净水器采用该连接
装置100进行转接有助于实现净水器的集成化、小型化。
当净水器设置为多级净化净水器时,所述净水器设有多个级别的过滤器200进行
过滤。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采用的连接装置100的结构大致有如下两种方式,第一种只转
接过滤器200与净水器管路口301,第二种是既转接过滤器200与净水器的管路口301,还转
接过滤器200与另一过滤器200。
可参照图5,图5为连接装置100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第一种实施
方式为: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管口11和第二管口
12,所述过滤器200包括连接头20,所述连接头20包括相隔离的入水管口21和出水管口22,
所述第一管口11连接于所述管路口301,所述第二管口12连接于所述入水管口21,所述出水
管口22用于出水或者连接另一个连接装置100。
如图5所述结构的连接装置100,具体地,该本体10为扁型结构,本体10面向管路口
301的表面设有第一管口11,本体10朝向过滤器的侧面设有第二管口12,该侧面设有至少一
卡扣10,参照图1或图2,该连接装置100安装在净水器系统中,用于转接第一个过滤器200和
净水器的管路口301。
可参照图6,图6为连接装置100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结构示意图,第二种实施方式
为: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管口11和第二管口12,
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三管口13和第四管口14,所述第一管口11和所述第三管口13设于所述本
体10朝向所述管路口301的表面,所述第二管口12和所述第四管口14分别设于所述本体10
相对的两侧面,所述过滤器200包括连接头20,所述连接头20包括相隔离的入水管口21和出
水管口22,所述第一管口11和第三管口13连接于所述管路口301,所述第二管口12连接于所
述出水管口22,所述第四管口14用于连接另一过滤器200的连接头20的入水管口21。
如图6所述结构的连接装置100,具体地,该本体10为六面体结构,本体10设有两个
隔离的水路管路,一个水路管路设有所述第一管口11和所述第三管口13,另一个水路管路
设有所述第二管口12和所述第四管口14,所述第一管口11和所述第三管口13设于所述本体
10朝向所述管路口301的表面,所述第二管口12和所述第四管口14分别设于所述本体10相
对的两侧面,设有所述第二管口12和所述第四管口14的侧面均设有至少一卡扣101。参照图
1或图2,该连接装置100安装在中间位置,用于转接过滤器200与净水器的管路口301,以及
转接过滤器200与另一过滤器200。
参照图7和图8,图7为连接装置100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
该结构某方向的剖视图;第三种实施方式为: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设
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管口11和第二管口12,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三管口13和第四管口14,所述
第一管口11和所述第三管口13设于所述本体10朝向所述管路口301的表面,所述第二管口
12和所述第四管口14设于所述本体10朝向所述过滤器200的同一侧面,所述过滤器200包括
连接头20,所述连接头20包括相隔离的入水管口21、第一出水管口23和第二出水管口24,所
述第一管口11和第三管口13连接于所述管路口301,所述第二管口12和所述第四管口14分
别连接于第一出水管口23和第二出水管口24,所述入水管口21连接于另一连接装置的管
口。
进一步地,具体地参照图3、图4、图8、图10、及图11,连接装置100的第四管口14位
于第二管口12内,对应的过滤器200的第二出水管口24设于第一出水管口23内,所述第一管
口11和第三管口13连接于所述管路口301,所述第二管口12和所述第四管口14分别连接于
第一出水管口23和第二出水管口24,所述入水管口21连接于另一连接装置的管口。本技术
方案的连接装置100与过滤器200的结构通过如此设置可以适应特殊的滤芯结构。参照图1
或图2,该连接装置100安装在最后一级的净化过程中。
在本实施例中,列举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净水器设有四个所述过滤器200,每一所
述过滤器200均包括一连接头20,每一连接头20包括相隔离的入水管口21和出水管口22,所
述连接组件包括一个第一连接装置100、三个第二连接装置100、及一个第三连接装置100,
所述水路板300凸设有五个所述安装部302,每一所述安装部302凹设有一所述安装槽303,
面向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的所述安装槽303内设有一个管路口301,其它四个所述安装槽
303内均设有两个管路口301;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面向一所述安装槽303的端面设有
第一管口11,所述本体10面向第一个连接头20的表面设有第二管口12,所述第一管口11和
第二管口1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管口11连接于面向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的所述管路口
301,所述第二管口12连接于该第一个连接头20的入水管口21;
每一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00均包括一本体10,所述本体10面向第一个所述安装槽
303的端面设有一第一管口11和一第三管口13,该第一管口11连接于与该第一管口11相对
的第一个所述安装槽303内的一管路口301,该第三管口13连接于与该第三管口13相对的第
一个所述安装槽303内的另一管路口301,所述本体10面对该第一个连接头20的表面设有一
第二管口12,该第二管口12连接于与该第一个连接头20的入水管口21,所述本体10背离所
述第二管口12的表面设有一第四管口14,所述第四管口14连接于第二个连接头20的入水管
口21,该第二个连接头20的出水管口22连接于第二个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00的第二管口12,
该第二个第二连接装置100的第四管口14与第三个连接头20的入水管口21连接,所述第二
个第二连接装置100的第一管口11和第三管口13分别第三个所述安装槽303的两管路口301
连接,第三个连接头20的出水管口22连接所述第三个连接装置100的第二管口12,所述第三
个连接装置100的第一管口11和第三管口13分别连接第四个所述安装槽303的两管路口
301;
所述第三连接装置100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面向第一个所述安装槽303的端面
设有一第一管口11和一第三管口13,该第一管口11和第三管口13分别连接第五个所述安装
槽303的两管路口301,第四个所述连接头20的出水管口22包括第一出水管口2223和第二出
水管口2224,所述本体10面向第四个所述连接头20的表面设有第二管口12和第四管口14,
该第二管口12和第四管口14分别连接该第一出水管口2223和第二出水管口22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101可以设置为弹性卡扣和非弹性卡扣。当卡扣设置为非
弹性卡扣时,所述凸缘102设有至少一缺口102a,所述卡扣101通过所述缺口102a卡持或脱
离所述凸缘102。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缺口102a可以方便连接头20的拆装,同时卡扣101的
卡持强度可以设置更高,卡扣101穿过缺口102a后,过滤器200旋转一定角度,卡扣101就与
凸缘102卡持,沿管口轴线就不易脱离,也即可以抵抗水压冲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100设有两所述卡扣101,所述连接装置100与所述过滤器
200的管口连接的管口位于两所述卡扣101之间,或所述过滤器200设有两所述卡扣101,所
述过滤器200与所述连接装置100的管口连接的管口位于两所述卡扣101之间,所述凸缘102
设有两缺口102a,一所述卡扣101通过一所述缺口102a卡持或脱离所述凸缘102。
具体地,卡扣101设于连接装置100上时:所述卡扣101包括朝向所述过滤器200的
表面凸设的主体部101a、主体部101a背离该表面的一端朝第二管口12凸设有的卡持部
101b,所述卡持部101b与该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卡持空间101c。
卡扣101设于过滤器200上时:所述卡扣101包括朝向所述连接装置100的表面凸设
的主体部101a、主体部101a背离该表面的一端朝第二管口12凸设有的卡持部101b,所述卡
持部101b与该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卡持空间101c。
本技术方案通过相对设置两卡扣101,既可以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也可以保持受
力的平衡。
优选地,主体部101a背离卡持部101b的表面设有加强筋101d。通过设置加强筋
101d可增加卡扣101的强度以抵抗水压冲力,且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102于竖直方向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两所述缺口102a,所述连接
装置100于横向设置两所述卡扣101,当所述卡扣101与所述缺口102a平行时,所述卡扣101
可穿过所述缺口102a,所述卡扣101相对所述缺口102a位置旋转一定角度,所述卡扣101卡
持所述凸缘102。
具体地,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与过滤器200的管口旋紧时,过滤器200正好竖直朝
向,卡扣101与缺口102a呈90度;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与过滤器200的管口旋出,过滤器200转
到90度时,卡扣101正好与缺口102a平行,过滤器200的连接头20即可方便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安装槽303的槽壁均设有至少一卡槽101e,一所述加强筋
101d卡入一卡槽101e。
当连接装置100安装好后,过滤器200的连接头20装好后加强筋101d卡入一卡槽
101e。如此设置使得连接更加稳固,不易造成松动。
参照图4,本技术方案的一所述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与一所述过滤器200的管口之
间以及一所述连接装置100的管口与一所述管路口30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30进行密封设置,
以防止漏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
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
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