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生化处理综合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生化处理综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废水中难降解有机化合物与日俱增,危害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有
机颜料如苯并咪唑啉的生产过程中,在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的结晶、物料的流失及地面的冲
刷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通常含有难降解的毒性有机物,包括有机溶剂DMF、
苯、AABI、ASBI、苯胺等,具有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等特点,而且废水间歇排放、水质随时
间变化较大,属于有机物难降解工业废水。
目前,国内外处理这类废水的主要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生物降解、离子交换、溶
剂萃取、膜分离、化学氧化、电渗析、絮凝法等。但出水水质均难以满足回收再利用的要求。
电化学方法是目前有机颜料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长期以来由于电化学法存在能耗大、
电流效率低、成本高及易发生析氧、析氢等副反应的特点,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极材料的开发、反应器的研制及对传统电化学工艺的改进,电化学
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化学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具有降解能力强、脱色效率高等优
点,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将会更加经济、高效地处理有机印染废水。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具有
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电化学法在多种污染物处
理技术中显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在绿色工艺方面极具潜力。
而颜料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生化处理池进行污水处理,目前虽然有公开的
现有技术,例如,申请号为201620331018.4的发明“一种颜料废水处理系统”等,但是各系统
由于设置了生化池,会有废气产生,导致一定程度的排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生化处理综合系统。该系统可以
在不影响整体的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降低生化池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生化处理综合系统,包括第一压滤机、第二压滤机、第三压滤机、碱性还
原脱色池、酸性氧化脱色池、加酸调解池、过滤机、好氧池、厌氧池和排出口,其中:
所述第二压滤机、所述酸性氧化脱色池、所述过滤机、所述好氧池、所述厌氧池和
所述排出口顺次连接;
所述第一压滤机连接所述碱性还原脱色池,所述碱性还原脱色池连接所述过滤
机;
所述第三压滤机连接所述加酸调解池,所述加酸调解池连接所述酸性氧化脱色
池;
所述厌氧池设置有第一负压泵,所述第一负压泵连通有第一回管,所述第一回管
连通所述好氧池的曝气管,所述好氧池设置有罩体,在所述罩体下设置有第二负压泵,所述
第二负压泵连通有第二回管,所述第二回管连通所述好氧池的曝气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生化池产生的排放气体回收进体统内进行处理,减少
外部排放,避免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设置有风口,所述好氧池通过所述风口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的开口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管设置有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管设置有管道增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回管设置有止回阀。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废水生化处理综合系统,一方面可以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
理,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放进行回收处理,并对处理过程无影响,从而
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减少系统排放,避免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废水生化处理综合系统的结构图。
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第一压滤机,2、第二压滤机,3、第三压滤机,4、碱性还原脱色池,5、酸性氧化脱
色池,6、、加酸调解池,7、过滤机,8、好氧池,9、厌氧池,10、排出口,11、第一负压泵,12、第一
回管,13、罩体,14、第二负压泵,15、第二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
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生化处理综合系统,包括第一压滤
机1、第二压滤机2、第三压滤机3、碱性还原脱色池4、酸性氧化脱色池5、加酸调解池6、过滤
机7、好氧池8、厌氧池9和排出口10,好氧池8的开口为圆形。
第二压滤机2、酸性氧化脱色池5、过滤机7、好氧池8、厌氧池9和排出口10顺次连
接。
第一压滤机1连接碱性还原脱色池4,碱性还原脱色池4连接过滤机7。
第三压滤机3连接加酸调解池6,加酸调解池6连接酸性氧化脱色池5。
厌氧池9设置有第一负压泵11,第一负压泵11连通有第一回管12,第一回管12设置
有止回阀和管道增压泵,第一回管12连通好氧池8的曝气管。
好氧池8设置有圆形的罩体13,罩体13设置有风口,好氧池8通过风口与外部连通。
在罩体13下设置有第二负压泵14,第二负压泵14连通有第二回管15,第二回管15设置有止
回阀,第二回管15连通好氧池8的曝气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系统开始工作后,好氧池和厌氧池产生的废气通过负压泵返回到曝气管中,重新
进行曝气,并依次进行下去。在返回的过程废气一方面被限制排放,一方面被逐渐消化,从
而提升系统处理效率,减少系统排放,避免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