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中国
也是养殖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自古就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养殖水体水质
和底质的优劣决定了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高密度养殖需要投
入大量的饲料,饵料残余以及水产动物排泄物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导致NH3、H2S、有机物
等有害物质增加,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耗氧量(BOD)增加,严重影响了水产动物的生长。
而现有的水体改良剂大部分是用鸡粪等无机肥和碳铵等化肥混合而成的,不但效果不好,
而且还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长期使用会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十分有必
要发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为水产
养殖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提供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对水产动物养
殖塘的水体具有很好的肥水、改水效果,同时具有诱食作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氨基酸20~40%、生物
小肽3~5%、芽孢杆菌6~9%、磷酸二氢钾10~15%、甘露醇0.1-1份、刺芒柄花素0.01-0.1份、红
芪多糖0.1-1份、生物酶6~12%、葡萄糖13~15%、芽孢杆菌7~14%、光合细菌8~13%、硝化细菌4~
13%。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芽孢杆菌菌种活化:培养基接
种芽孢杆菌菌种,进一步的,培养基原料为红糖、纯净水和有机酸。调节pH为7.0±0.2,接种
量占培养基的0.5%~1%,温度30℃~45℃,发酵10~15天,菌数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
用。培养基接种光合细菌菌种,调节pH为7.0±0.2,接种量占培养基的0.4%~1%,温度30℃~
40℃,发酵10~15天,菌数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用。培养基接种硝化细菌菌种,调节
pH为7.0±0.2,接种量占培养基的0.4%~1%,温度30℃~50℃,发酵10~15天,菌数达到50亿/g
时,得芽孢杆菌备用。按配方量称取氨基酸、生物小肽、芽孢杆菌、红芪多糖、甘露醇、刺芒柄
花素、磷酸二氢钾、生物酶、葡萄糖,混合,加入3~5倍体积的水,在50~70℃下进行搅拌,搅拌
的时间为30~40min,得到棕褐色的膏状物,即为本发明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其
中,芽孢杆菌菌种菌数为200亿/g。本发明的光合细菌菌种菌数为300亿/g。本发明的硝化细
菌菌种菌数为400亿/g。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配方依据及各组分特点
在于:以生物制剂为主要原料,不含有鸡粪、碳氨、金属络合物等易破坏水质的成份,生物小
肽和生物酶能加速有益藻类的分孽,营养物质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葡萄糖可加速藻类生
长,芽孢杆菌能平衡水体中的藻相,这几种成份混合使用、相互作用,不但能够快速肥水,而
且能够平衡藻相,提高溶氧量,降低水中的NH3、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另外对养殖水体不会
产生二次污染。对养殖动物具有诱食作用,特别对养殖动物使用杀虫药物后引起的拒食效
果明显。制备方法简单,在水中易溶解,可在养殖过程中投放,使用方便。本发明提供的水产
养殖用水质改良剂包括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具有活性较强的氨基酸、小肽等,能极大地
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消化吸收和动物生长发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几个实施案例来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案例只用于
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氨基酸20~40%、生物
小肽3~5%、芽孢杆菌6~9%、磷酸二氢钾10~15%、甘露醇0.1-1份、刺芒柄花素0.01-0.1份、红
芪多糖0.1-1份、生物酶6~12%、葡萄糖13~15%、芽孢杆菌7~14%、光合细菌8~13%、硝化细菌4~
13%,甘露醇和刺芒柄花素通过红芪多糖和磷酸二氢钾能够快速肥水,同时候对养殖动物具
有诱食作用,特别对养殖动物使用杀虫药物后引起的拒食效果明显。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
水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芽孢杆菌菌种活化:培养基接种芽孢杆菌菌种,进一步
的,培养基原料为红糖、纯净水和有机酸。调节pH为7.0±0.2,接种量占培养基的0.5%~1%,
温度30℃~45℃,发酵10~15天,菌数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用。培养基接种光合细菌
菌种,调节pH为7.0±0.2,接种量占培养基的0.4%~1%,温度30℃~40℃,发酵10~15天,菌数
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用。培养基接种硝化细菌菌种,调节pH为7.0±0.2,接种量占
培养基的0.4%~1%,温度30℃~50℃,发酵10~15天,菌数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用。按
配方量称取氨基酸、生物小肽、芽孢杆菌、红芪多糖、甘露醇、刺芒柄花素、磷酸二氢钾、生物
酶、葡萄糖,混合,加入3~5倍体积的水,在50~70℃下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为30~40min,得
到棕褐色的膏状物,即为本发明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其中,芽孢杆菌菌种菌数
为200亿/g。本发明的光合细菌菌种菌数为300亿/g。本发明的硝化细菌菌种菌数为400亿/
g。
实施例2
用于水产养殖的复合水质改良剂,称取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氨基酸30%、生物
小肽4%、芽孢杆菌8%、磷酸二氢钾13%、生物酶10%、葡萄糖14%、芽孢杆菌12%、光合细菌12%、
硝化细菌9%。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芽孢杆菌菌种活化:培养基接种芽孢杆菌菌种,调节pH为7.0±0.2,接种量占培养
基的0.8%,温度35℃,发酵14天,菌数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用。
培养基接种光合细菌菌种,调节pH为7.0±0.2,接种量占培养基的0.7%,温度35
℃,发酵13天,菌数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用。
培养基接种硝化细菌菌种,调节pH为7.0±0.2,接种量占培养基的0.9%,温度35
℃,发酵14天,菌数达到50亿/g时,得芽孢杆菌备用。
(2)按配方量称取氨基酸、生物小肽、芽孢杆菌、磷酸二氢钾、生物酶、葡萄糖,混
合,加入4倍体积的水,在60℃下进行搅拌,得到棕褐色的膏状物,即为本发明用于水产养殖
的复合水质改良剂。
步骤(1)中提到的培养基原料为红糖、纯净水和有机酸。
步骤(2)中搅拌的时间为35min。
实施例3:
浙江省舟山市马鞍村,标准虾池,每个虾池40亩,虾的大小平均个重都是18克,施用水
质改良剂前水体目测深度为60cm,水质比较瘦。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一个虾
池。实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水质改良剂;对照组使用武汉一家鱼肥厂生产的“肥
水乐”;每亩用量都是2000克,按比例稀释后均匀泼洒。施用水质改良剂第7天观察:实验池
水体目测深度为35cm,对照池水体目测深度为45cm,实验组肥水效果优于对照组。到第25天
按第一次同等用量分别再施用一次,到第45天检测水质和虾重如下:实验组水体目测深度
为25~30cm,水色是浅绿色,为优质水质,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都在正常值
范围内,虾平均个重39克;对照组水体目测深度为35cm,水色是墨绿色且有异味,氨氮
和亚硝酸盐均高于正常值30%,虾平均个重32克。
从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实验组在肥水和改良水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实施例4:
浙江省舟山市马鞍村,标准黄颡鱼鱼池,每个黄颡鱼鱼池40亩,黄颡鱼的大小平均个重
都是30克,施用水质改良剂前水体目测深度为60cm,水质比较瘦。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
组随机选取一个黄颡鱼鱼池。实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水质改良剂。对照组使用武
汉一家鱼肥厂生产的“肥水乐”;每亩用量都是2000克,按比例稀释后均匀泼洒。施用水质改
良剂第7天观察:实验池水体目测深度为35cm,对照池水体目测深度为45cm,实验组肥水效
果优于对照组。到第25天按第一次同等用量分别再施用一次,到第45天检测水质和虾重如
下:实验组水体目测深度为25~30cm,水色是浅绿色,为优质水质,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都在
正常值范围内,虾平均个重60克;对照组水体目测深度为35cm,水色是墨绿色且有异味,氨
氮和亚硝酸盐均高于正常值30%,虾平均个重32克。
从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实验组在肥水和改良水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所做的更动和润饰,均应属于本发
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