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系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05568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68944.8

申请日:

2006.09.25

公开号:

CN1924194A

公开日:

2007.03.0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1C 1/00申请公布日:2007030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00(2006.01)

主分类号:

E01C1/00

申请人:

王京光;

发明人:

王京光

地址: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福寿东街1265号潍坊市人民检察院徐慧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所述城市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所述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之间设有主车行道,每个独立的建筑区与四周的主车行道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离带,所述隔离带与建筑区之间设有环形的建筑区车行道,所述隔离带设有连接主车行道与建筑区车行道的出入口,本发明彻底解决了不封闭道路车速慢、易堵车、易出车祸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封闭道路不方便、不能全面实施的缺点,提高了交通速度,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所述城市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5),所述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5)之间设有主车行道(9),其特征是:每个独立的建筑区(5)与四周的主车行道(9)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离带(3),所述隔离带(3)与建筑区(5)之间设有环形的建筑区车行道(8),所述隔离带(3)设有连接主车行道(9)与建筑区车行道(8)的出入口(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若干独立建筑区(5)之间的主车行道(9)交叉口处为立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若干独立建筑区(5)之间的主车行道(9)为双向单行车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交叉口处的其中任一条主车行道(9)设有与交叉的另外一条主车行道(9)相连通的右转弯车道(11)。

5、
  根据权利要求1、2、3、4其中之一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主车行道(9)与每个独立建筑区的建筑区车行道(8)的出入口(10)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在建筑区车行道(8)与建筑区(5)四周对应的中间部位。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建筑区(5)与建筑区车行道(8)之间依次设有环形的非机动车道(7)、人行道(6)。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相邻独立的建筑区(5)之间设有供非机动车和行人行走的与主车行道(9)立交的立交通道(1)。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两条单行主车道之间设有封闭的主隔离带(4),所述建筑区车行道(8)与非机动车道(7)设有非机动车隔离带(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非机动车隔离带(2)、隔离带(3)、主隔离带(4)为不锈钢栅栏或绿化带或水泥块隔离带。

说明书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城市交通速度和缓解交通阻塞问题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的城市交通系统,大部分交叉口处设有红绿灯,行人或车辆通过路口时,必须等绿灯亮时才能通过,这种方式非常易于造成交叉口处的堵车现象,且大部分城市的主行车道、辅助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没有设立隔离带,这样就容易造成各种车辆与行人混行容易堵车,交通秩序比较混乱,且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的速度,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交通规划措施,如有的城市采取加大道路的宽度,但这种方式缺陷不能够无限增加而且也很难彻底解决交通拥挤的现状,有的采用隔离带的方式,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的速度,但由于受到城市中设置的红绿灯间隔距离的影响,行车的速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目前城市规划的建筑区都是开放式的,其建筑区与主行车道之间完全连通,虽然对居民的行走提供了方便,但正是这种开放式的方式造成整个城市交通的混乱状态。在一些大中城市,为了解决道路、建筑区相互连通的现象,在城市中建设高架路,高架路从一定程度解决了车速较慢的问题,但高架路下面的建筑区之间或建筑区内的道路仍然采用了原有的道路交通模式,而且高架路所包含的建筑区域较大,需要绕行的路程较远,有的还需要从高架路上下车后行驶较长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相邻建筑区、建筑区内的道路、建筑区之间的道路之间仍然为开放式,也就是说相互混杂连通,所以说这种方式不能有效解决整个城市交通混乱的局面,随着城市进程的迅速发展,目前的城市道路已满足不了城市交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城市交通阻塞问题,提高城市交通速度和行车秩序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所述城市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所述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之间设有主车行道,每个独立的建筑区与四周的主车行道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离带,所述隔离带与建筑区之间设有环形的建筑区车行道,所述隔离带设有连接主车行道与建筑区车行道的出入口。
下是对本发明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若干独立建筑区之间的主车行道交叉口处为立交。
所述若干独立建筑区之间的主车行道为双向单行车道。
所述交叉口处的其中任一条主车行道设有与交叉的另外一条主行车道相连通的右转弯车道。
所述连接主车行道与每个独立的建筑区的建筑区车行道的出入口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在建筑区车行道与建筑区四周对应的中间部位。
所述建筑区与建筑区车行道之间依次设有环形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所述相邻独立的建筑区之间设有供非机动车和行人行走的与主车行道立交的立交通道。
所述两条单行主车道之间设有封闭的主隔离带,所述建筑区车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有非机动车隔离带。
所述非机动车隔离带、隔离带、主隔离带为不锈钢栅栏或绿化带或水泥块隔离带。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隔离带的设置以及相邻独立的建筑区之间设有供非机动车和行人行走的立交通道的设置,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避免了人车混杂,维持了交通秩序,提高了交通速度,主车道相互之间的立交结构,更加提高了行车速度,避免了交通阻塞,建筑区车行道与建筑区四周对应的中间部位设有四个出入口,其余的地方用隔离带封闭,使机动车和行人按秩序行走,从而保证了行人的人身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本发明彻底解决了不封闭道路车速慢、易堵车、易出车祸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封闭道路不方便、不能全面实施的缺点,提高了交通速度,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所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所述城市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5,所述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5之间设有主车行道9,每个独立的建筑区5与四周的主车行道9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离带3,所述隔离带3与建筑区5之间设有环形的建筑区车行道8,所述隔离带3设有连接主车行道9与建筑区车行道8的出入口10,所述若干独立建筑区5之间的主车行道9交叉口处为立交,所述若干独立建筑区5之间的主车行道9为双向单行车道,所述交叉口处的其中任一条主车行道9设有与交叉的另外一条主车行道9相连通的右转弯车道11,所述连接主车行道9与每个独立的建筑区的建筑区车行道8的出入口10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在建筑区车行道8与建筑区5四周对应的中间部位,所述建筑区5与建筑区车行道8之间依次设有环形的非机动车道7、人行道6,所述相邻独立的建筑区5之间设有供非机动车和行人行走的与主车行道9立交的立交通道1,所述两条单行主车道之间设有封闭的主隔离带4,所述建筑区车行道8与非机动车道7设有非机动车隔离带2,所述非机动车隔离带、隔离带、主隔离带为不锈钢栅栏或绿化带或水泥块隔离带,机动车从建筑区5出来后,进入建筑区车行道8,通过建筑区车行道8上的出入口10进入主车行道9,在主车行道9上只能直行和右转弯,如果要想去反方向,则应通过右转弯绕一个环路后进入反方向车道,或从出入口10下车通过建筑区车行道8进入通往反方车道,机动车要到达某建筑区中的一栋建筑,则应在靠近该建筑的出入口下车,然后通过建筑区车行道8到达该建筑,本发明彻底解决了不封闭道路车速慢、易堵车、易出车祸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封闭道路不方便、不能全面实施的缺点,提高了交通速度,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交通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所述城市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所述若干个独立的建筑区之间设有主车行道,每个独立的建筑区与四周的主车行道之间设有环形的隔离带,所述隔离带与建筑区之间设有环形的建筑区车行道,所述隔离带设有连接主车行道与建筑区车行道的出入口,本发明彻底解决了不封闭道路车速慢、易堵车、易出车祸的问题,同时克服了封闭道路不方便、不能全面实施的缺点,提高了交通速度,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大范围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