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产生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世界各国皆不断的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法来产生电力能量,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但是,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皆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故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太阳能」自然无法运用;而「水力」及「地热」更是需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
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乃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设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包括一框架、一主转盘、一副转盘及一集能器,该主转盘设于该框架上,该主转盘是借助一马达带动而可转动于框架上;该副转盘设于该主转盘上,该副转盘上设有一框体,该框体上设有一重块组,该重块组是被一马达驱动而可上下位移于该框体上,该重块组是连接有一弹簧,该弹簧因该重块组位移而拉伸,而该集能器是与该框体连接,借此,当该重块组位移至一角度后,可使该弹簧弹性回复,而使该框体形成翻转,进而带动该集能器运转而集能。
实施时,该集能器为发电机。
实施时,该框架上设有用以稳定该框体摆动的稳定器。
借助上述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式、图号,将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启动后的连续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
11:稳定器
2:主转盘
21:马达
3:副转盘
31:框体
311:重块组
312:马达
313:弹簧
314:卡榫
4:集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7,为本发明动力产生装置的一实施例,其是由一框架1、一主转盘2、一副转盘3及一集能器4所组成。
该主转盘2设于该框架1上,该主转盘2是借助一马达21带动而可转动于框架1上;该副转盘3设于该主转盘2上,该副转盘3上设有一框体31,该框架1上设有一用以稳定该框体31摆动的稳定器11,该框体31上设有一重块组311,该重块组311是被一马达312驱动而可上下位移于该框体31上,该重块组311是连接有一弹簧313,该弹簧313因该重块组311位移而拉伸,而该集能器4为一发电机,其是与该框体31连接,借此,当该重块组311位移至一角度后,可使该弹簧313弹性回复,而使该框体31形成翻转,进而带动该集能器4运转而集能。
因此实施时,请参阅图1-7,首先令该副转盘3位于该主转盘2的最高点,而重块组311是位于该框体31的最高点,并受到一卡榫314而固定。
当该主转盘2受到该马达21带动而转动于框架1上后,该卡榫314即松解对该重块组311的固定,使得该重块组311因重力可向下位移,该弹簧313因受到重块组311的连动而被拉伸,而当副转盘3随着主转盘2的转动而转到主转盘2的最低点时,该重块组311可先左移后再通过马达312带动而向上位移,直到该弹簧313该重块组311位移至一角度后因弹性回复而使该框体31产生180度的转动,而使重块组311又形成位于主转盘2的最低点,此时再次启动该卡榫314固定该重块组311后,该主转盘2继续受到马达21的带动,而使该副转盘3再度回到主转盘2的最高点。
借此,重复上述的动作原理,当框体31上的重块组311因上下位移而使得弹簧313形成拉伸与弹性恢复的作用时,可带动该集能器4运转而集能。
此外,本发明设置后是可配合监视系统与检测装置,以达到作业环境监视与灾害预防。
以上所述乃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仍可视为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实质精神,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技术范畴之内,合先陈明。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发明确可达到新型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极具实用性与产业上利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