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填充空心薄壁构件成型用筒状模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砼填充空心薄壁构件成型用筒状模具。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特别是现浇钢筋砼空心板非抽芯成孔工艺,普遍采用薄壁管或薄壁盒填充,能满足各种不同空心板抽空砼的需要。如申请人于2002年5月29日申请的公开号为CN1462680A、名称为“空心管成型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二个接口边、张合式弹性筒、撑形件、合紧件,接口边固定于张合式弹性筒沿长度方向的壁边上,撑形件包裹于张合式弹性筒的端部内,合紧件锁紧在接口边上或抱紧在张合式弹性筒上。这样,空心管成型工具在使用时,松开合紧件,张合式弹性筒伸展开,在其上摊铺纤维复合材料料浆,两端放上堵头板,然后将伸展开的张合式弹性筒包裹撑形件,扣上合紧件,养护至规定时间,脱模即可,这样制作的空心管强度高、整体性好、可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同时,为便于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多边形空心管构件生产,可在张合式弹性筒上沿纵向设置有易于折合的纵向柔软过渡带或柔性过渡条或铰链条。这样,空心管成型工具在拐角处能顺利地折合,且强度高、柔性好、使用寿命长。但是这种空心管成型工具,目前主要用来生产圆形空心管构件;且还需通过撑形件来定形,同时还包括有接口边,其生产相对较麻烦,结构也相对较复杂;对于盆状或其它多边形构件除描述了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多边形空心管构件的生产外,其它在申请文件中并未描述。又如申请人于1999年11月29日同时分别申请了申请号为99115665.X、名称为“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管(盒)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所制得的薄壁管或薄壁盒可以是开口的,若带有封口则可制得封闭的薄壁管或封闭的薄壁盒;其制造方法中所采用的模具有阴模或阳模或者管芯模。这种管芯模为整体的管芯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脱模不方便,薄壁管或薄壁盒易破损,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砼填充空心薄壁构件成型用筒状模具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填充空心薄壁构件成型用筒状模具,具有脱模方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地基础上,包括模板、可转动部件、合紧件,至少两块模板由可转动部件依次连接,连接的模板可相对转动,模板合拢后,由合紧件合紧固定构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模板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这样,可实现一模多用,满足各种不同尺寸规格产品的生产;同时,松开合紧件后,脱模非常方便;此外,模具不像空心管成型工具那样还包括有接口边、撑形件,或者还需要通过撑形件来定形,因而模具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制造开口或封闭的各种多面体构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相对两面的模板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这样,模具中相对两面的模板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的不同尺寸要求,可调整模板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大大方便了生产,实现了一模多用,可降低模具成本的投入,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组相对两面的模板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这样,模具中两组相对两面的模板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的不同尺寸要求,可调整模板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大大方便了生产,实现了一模多用,可降低模具成本的投入,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在合拢部位合拢后模板合紧或搭接。这样,模板合紧或搭接后,形成了围合成整体的模具,方便了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在合拢部位合拢后有条形或间断的间隙。这样,模板在合拢部位合拢后有条形或间断的间隙时,多面体内如需设置加劲物等其它构件、配件时,可十分方便地由间隙放置于多面体构件内,同时,料浆之间合缝非常简单方便,大大方便了生产操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隙部位设置有托胚构件。这样,当作业间隙中设置有胚体构件后,方便了产品在作业间隙的封闭,同时还可十分方便地在作业间隙内设置各种加强物,对产品接合缝进行加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托胚构件为可拆卸式或一次使用或永久与产品结合的托胚构件。这样,应用上述模具进行生产时,可大幅度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托模与产品永久结合,可大大加强料浆接合缝部位强度,使多面体构件接合缝不易破损,降低损耗。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的合拢部位在成型模具的转角部位。这样,模板的合拢部位在成型模具的转角部位,当应用所述模具进行生产时,可提高模具的应用操作可靠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的合拢部位在两转角之间的同一模面上。这样,应用所述模具生产时,方便了生产控制,提高了模具的精度。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上设置有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应用所述模具进行生产时,可充分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与模板为一体成型的整体。这样,当上述构造与模板为一体成型的整体时,模具的整体性好,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可用次数,有利于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模具成本投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与模板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这样,当上述构造与模板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时,根据产品的不同需要,可选择设置上述各种构造,同时,其设置部位也可调整变化,实现了一模多用,方便了生产需要,可大幅度降低模具成本投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与模板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或可移动连接。这样,当上述构造与模板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或可移动连接时,根据产品的不同需要,可选择设置上述各种构造,同时,其设置部位也可调整变化,实现了一模多用,方便了生产需要,可大幅度降低模具成本投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伸缩的模板的伸缩部位设置有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或孔洞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或孔洞中的至少一种是可伸缩的。这样,根据多面体构件的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或孔洞尺寸的变化,可调整凸块或凸条或凹坑或凹槽或孔洞的尺寸来实现,使模具实现了一模多用,减少了模具的资金投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三块模板由可转动部件依次并排连接,合拢构成两端无端模板的筒状模具。这样,模具为三块模板依次并排铰链连接时,可十分方便地在模具上铺设料浆或增强材料,降低了多面体构件的生产工艺难度,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三块模板由可转动部件依次并排连接,其中至少一块模板的至少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合拢构成至少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这样,可大大降低封闭产品的工艺难度,加快生产速度,同时也可提高产品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四块模板由可转动部件依次并排连接,合拢构成筒状模具。这样,当应用这种模具进行生产时,可大大方便料浆与增强物的铺设,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四块模板由可转动部件依次并排连接,其中至少一块模板的至少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合拢构成至少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这样,应用所述模具进行生产时,因筒状模具端部设置有活动的端模板,可大大降低封闭产品的工艺难度,加快生产速度,同时也可提高产品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五块模板由可转动部件依次并排连接,其中合拢的模面有二块可转动的模板,合拢构成筒状模具。这样,可大大降低封闭产品的工艺难度,加快生产速度,同时也可提高产品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五块模板由可转动部件依次并排连接,其中至少一块模板的至少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合拢构成至少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这样,可大大降低封闭产品的工艺难度,加快生产速度,同时也可提高产品的整体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的端部或可转动部件所在部位有倒角或弧角或台阶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应用所述模具进行生产时,可相应得到转角部位为倒角、弧角、台阶角的多面体构件,可充分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部件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软片、可转动榫头、可转动插槽或可转动插孔、可转动螺栓、可转动插销、可转动滑套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当所述模具上的可转动部件为铰链时,模板之间转动灵活,同时合缝间隙小,提高了合缝精度;当其为合页或插销合页时,模具可分体加工后再用合页或插销合页固定连接;当其为软片时,则实现了相邻模板之间无缝隙可转动连接;当采用可转动榫头或可转动插槽连接时,模具可抽出分体,大大方便了模具的拆分和组装;当采用插孔、螺栓、插销或者滑套连接时,可快速拼装和拆除模具,方便了生产应用;此外,可转动部件的多样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可转动部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合紧件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这样,合紧件的多样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合紧件。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模具的合拢状态局部剖示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打开状态。
图26是在图25所示模具上铺设料浆胚体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5铺设料浆胚体后,模具部分拼合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5所示的模具成型生产空心薄壁构件时,最后成型的空心薄壁构件产品的立体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模板1、可转动部件2、合紧件3,至少两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连接,连接的模板1可相对转动,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各附图中,1为模板,2为可转动部件,3为合紧件,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其所述的其中一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相对两面的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如图2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其所述的相对两面的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组相对两面的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如图3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其所述的两组相对两面的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后模板1合紧或搭接。如图4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相对两面的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其所述的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后模板1合紧,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后有条形或间断的间隙5。如图5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相对两面的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其所述的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后有条形的间隙5,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隙5部位设置有托胚构件6。如图6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其中一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后有条形的间隙5,其所述的间隙5部位设置有托胚构件6,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托胚构件6为可拆卸式或一次使用或永久与产品结合的托胚构件。如图7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其中一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后有条形的间隙5,在间隙5部位设置有托胚构件6,其所述的托胚构件6为永久与产品结合的托胚构件,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1的合拢部位4在成型模具的转角部位。如图8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模板1的合拢部位4在成型模具的转角部位,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1的合拢部位4在两转角之间的同一模面上。如图9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模板1的合拢部位4在两转角之间的同一模面上,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1上设置有凸块7或凸条8或凹坑9或凹槽10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0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两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可在合拢部位4合拢,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其所述的两块可伸缩的相对模板1上设置有凹坑9,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7或凸条8或凹坑9或凹槽10与模板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如图11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一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在模板1上设置有凹坑9,其所述的凹坑9与模板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7或凸条8或凹坑9或凹槽10与模板1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如图12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两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可在合拢部位4合拢,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在模板1上设置有凸条8和凹槽10,其所述的凸条8和凹槽10与模板1为固定连接,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7或凸条8或凹坑9或凹槽10与模板1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或可移动连接。如图13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两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可在合拢部位4合拢,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在模板1上设置有凸块7,其所述的凸块7与模板1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伸缩的模板1的伸缩部位设置有凸块7或凸条8或凹坑9或凹槽10或孔洞11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4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两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可在合拢部位4合拢,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在模板1上设置有孔洞11,其所述的孔洞11设置在可伸缩的模板1的伸缩部位,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块7或凸条8或凹坑9或凹槽10或孔洞11中的至少一种是可伸缩的。如图14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可在合拢部位4合拢,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在模板1上设置有孔洞11,其所述的孔洞11是可伸缩的,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三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合拢构成两端无端模板1的筒状模具。如图15所示,两块L形模板1与一块可伸缩的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三块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三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合拢构成两端无端模板1的筒状模具,模板1上还设置有角钢加强物,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三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至少一块模板1的至少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1,合拢构成至少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如图16所示,两块L形模板1与一块可伸缩的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三块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其中一块模板1的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1,合拢构成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图示为模具的合拢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四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合拢构成筒状模具。如图17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四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合拢构成筒状模具。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四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至少一块模板1的至少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1,合拢构成至少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如图18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四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一块模板1的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1,合拢构成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五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合拢的模面有二块可转动的模板1,合拢构成筒状模具。如图19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五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合拢构成筒状模具,模板1上还设置有角钢加强物,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五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至少一块模板1的至少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1,合拢构成至少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如图20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五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其中一块模板1的一端有与之相连的活动端模板1,合拢构成一端封口的筒状模具,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1的端部或可转动部件2所在部位有倒角12或弧角13或台阶14中的至少一种。如图21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模板1的可转动部件2所在部位设置有倒角12和弧角13,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如图22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模板1的可转动部件2所在部位设置有台阶14,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部件2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软片、可转动榫头、可转动插槽或可转动插孔、可转动螺栓、可转动插销、可转动滑套中的至少一种。如图23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其中两块模板1为模面可扇形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可转动部件2为合页,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合紧件3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如图24所示,多块模板1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构成筒状模具,两块相对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在合拢部位4合拢,其所述的合紧件3为螺栓,图示为模具的打开状态。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为模具打开状态。
图26是在图25所示模具上铺设料浆胚体的示意图,15为料浆胚体,16为加强物,图示加强物16为纤维网格布,加强物16还可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金属薄条带、有机薄条带、纤维网、纤维带、纤维丝、纤维网或短纤维等。
图27是图25铺设料浆胚体后,模具部分拼合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5所示的模具成型生产空心薄壁构件时,最后成型的空心薄壁构件产品的立体图。
本发明实施时,可采用薄钢板或铁皮或白铁皮或工程塑料等板材,根据多面体构件的型号、规格尺寸下料,制得由可转动部件2依次并排连接的模板1,其中至少一块模板1为模面可伸缩的模板,模板1合拢后,由合紧件3合紧固定,即可得所述的砼填充空心薄壁构件成型用筒状模具。